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6

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图书

Annual Report on Analysis of Beijing Society-Building(2015)

SSAPID:101-6815-2602-09
ISBN:978-7-5097-813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成立的“北京社会建设课题组”2015年最新成果,全面反映了北京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书中利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从社会结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地方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北京市2014年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展望了北京市2015年的社会建设前景。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建设蓝皮书
编 辑:张媛;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4~2015年度成果,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社会结构篇、公共服务篇、社会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调查报告篇。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和资料,结合课题组的调研与观察,全面分析了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并对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2014年北京市在社会建设各方面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新的进步: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污染天气减少,城市环境改善;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公共服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化,改善医疗和养老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加速,首都非核心功能开始疏解。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成效已经显现。当然,北京市社会建设还面临许多挑战,社会阶层结构和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治理难度较大,资源紧张的约束难以改变,公共服务的发展还跟不上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2015年,北京需要进一步认识首都“城市病”的根源,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完善北京的功能定位,解决首都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设法治社会,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与趋势》,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

段成荣:《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历史与现实的可能性》,《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科学发展》2013年第8期。

李培林等:《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李晓壮:《人才集体户: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以北京市为例》,《理论月刊》2015年第3期。

胡小武:《摇摆的青春: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的白领困境》,《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杨英新:《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影响的现状与问题》,《农业经济》2012年第4期。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2010。

王雪梅:《流动人口聚居区从“整治”走向“善治”》,北京社科规划项目“成果要报”,2015年2月。

〔加〕桑德斯:《落脚城市》,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王雪梅:《首都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与变动分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201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冯晓英、高勇:《北京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姚永玲:《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冯晓英:《由城乡分治走向统筹共治——中国城乡结合部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以北京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简 介:本书在进行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京津冀三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协同发展阶段性进展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书中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评估并对比了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情况;探讨了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的转移、互联网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影响、高铁联网对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重塑、京津冀大气污染及...

作者: 张贵 吕荣杰 金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