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艺论文年度文摘(2012年度上、中、下)图书
[内容简介] 作为目前国内首创的大型年选性和文摘性相结合的文学艺术出版物,《中文文艺论文年度文摘》(2012年度)是由文学艺术领域权威专家遴选辑成,收录资料信息全面、丰富,囊括全国文学与艺术领域年度学术论文精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学史论文(古代、近代)
王渔洋“神韵”的审美内涵及艺术精神
一 “神韵”的审美印象
二 “神韵”的美学内涵
三 “神韵”的印象主义倾向
中国文章学成立与古文之学的兴起*
一 何谓“中国文章学”
二 文章观念的成熟与文章学的成立
三 古文之学的成立及影响
四 宋代以后“文章”观念的复杂性
五 宋代文章学与中国文章学
六 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标志
多民族特点与世界性眼光
一 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与“诗言志”传统
二 中国诗歌的文化功能与诗人的社会责任
三 中国诗歌的形式之美与诗体的多样性
四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诗歌的多民族特点
五 中国诗歌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六 中国诗歌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兼容性
竹林名士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
一 关于竹林七贤
二 嵇康、阮籍生命哲学的二重性
三 放任狂诞:作为一种人格姿态
论文观点摘要
1.诸子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2.古代文学研究中理性史观和语境史观的平衡与对话
3.春秋时代的风雅精神与君子人格
4.《穀梁传》叙事比论
5.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
6.战国秦汉间的“公共素材”与周秦汉文学史叙事
7.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
8.《楚辞》地理研究述论
9.南朝与北朝的文学对话及其文学观念构建
10.吴声西曲与永明体成立关系的诗律学考察
11.六朝江南都市艳歌的生成机制及其历史流变
12.论李白乐府诗的创作思想、体制与方法
13.论元、白唱和及其诗歌演进
14.论唐宋诗差异与科举之关联
15.以战喻诗:略论宋诗中的诗战之喻及其创作心理
16.“古文辞”沿革的文化形态考察
17.《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
18.白话小说对明代中篇文言传奇的文体渗透
19.明清戏曲理论的系统建构
20.清末小说创作的社会性别意识与乌托邦想象
主要论文索引
文学史论文(现代、当代)
对“现代主义”在中国影响的再思考
一
二
三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范式
一
二
三
“文化诗学”的本土化与“中国文化诗学”之建构
一 文化诗学“本土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 “中国文化诗学”的本土资源
三 “中国文化诗学”的基本品格
论现代诗的“抽象的具象化”
一 抽象与言说
二 诗抽象的具象化
三 小结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历史与现状
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统计结果概述
二 教材型文学史与学术型文学史
三 文学史的“禁忌”
四 创新的难题
现代文学史上的同人写作
一 同人与同人写作
二 同人写作的典型方式
三 同人写作的意义与影响
台湾文学研究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影响
一 从对台湾的印象说起
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如何表现台湾的
三 存在的具体问题、原因及完善方法
现当代文学史何必“无所不包”?
一
二
三
四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话语和他者化
一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的兴起
二 新文学史话语与现代文学史话语
三 二十世纪文学史话语
四 双翼文学史话语
五 他者化的政治学
文学体制与现当代中国文学
一
二
三
论文观点摘要
1.“人民性”与“人民性”文学的二律背反
2.文学的“超克”
3.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向外转”
4.不忍远去成绝响
5.学科转型语境下的五四“文学”选择
6.“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意识形态悖论
7.五四启蒙传统的回归与重构
8.桥式结构及其叙事节点的“断裂”
9.意义与限度
10.浅论当代文学史书写对史铁生的忽视
11.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理论与实践
12.论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中歌谣现象的叙事类型和成因
13.文学社会主义想象的合法性构建
14.《狼图腾》与“中国”形象问题
15.谁在写史?
16.鲁迅杂文:何种“文学性”?
17.1943: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拐点
18.关于建构民国文学史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
19.从《桥》看废名小说中的玉谿诗风
20.国民性、个人主义与社会性别:新马华文作家对鲁迅经典的重写
主要论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