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78

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图书

Finanical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 Rural Area

SSAPID:101-6806-3223-25
ISBN:978-7-80230-44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作者们分别从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户等不同的侧面考察和分析农村合作基金会事件对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以及对整个农村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史和现实方面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编 辑:屠敏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前言

 上篇 主报告

  第一章 从合作基金会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一 制度转型与供给短缺:合作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需求

    (二)市场发展和经济繁荣创造的条件

    (三)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

   二 先天不足与环境压力:合作基金会组织行为变化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组织行为变化的过程

    (二)合作基金会组织性质上的矛盾性

    (三)合作基金会管理体制上的依附性

    (四)合作基金会生存发展的要求与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 金融风险与市场变化:合作基金会的清理与整顿

    (一)不良资产的迅速增长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三)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

    (四)亚洲金融危机的警示

   四 市场重组与资金分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回归单一市场

    (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收缩

    (三)对农村金融业务的不对称影响与资金外流

    (四)金融资产质量未能借机改善

    (五)吸取基金会经验教训而进行的改革创新

   五 供给不足与信用替代: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政府信用与民间信用

     1.政府信用

     2.扩展的政府信用

     3.民间信用

    (二)政府信用与地方经济发展

     1.通过权力渗透,将农村合作基金会改造成政府控制的金融组织

     2.为企业融资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

     3.以政府名义或政府直接介入,为县、乡经济发展进行社会筹资

    (三)政府信用危机

    (四)信用替代

   六 债务负担与行为转换:对当地政府的影响

    (一)对当地财政的影响

    (二)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三)当地政府对关闭合作基金会的看法

   七 农村金融发展方向选择:合作化还是商业化

    (一)农村需要合作金融

    (二)商业化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

    (三)未来发展方向: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共存

   八 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多元化还是单一化

    (一)多样化分散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二)缺乏竞争和激励的农村金融供给

    (三)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缺口

    (四)面向多元化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九 信用制度再造:政府的角色

    (一)地区发展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二)政府的角色

   十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中篇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清理合作基金会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 调查点基本情况

    (一)社会与经济发展

    (二)金融市场

   二 竞争格局的改变

    (一)清理基金会之前

    (二)基金会的竞争手段

    (三)不规范竞争

    (四)基金会之后

   三 机构的重组

    (一)农村信用社对基金会的接收

    (二)同时进行的机构重组

    (三)机构重组的结果和影响

   四 业务发展

    (一)信用社存贷款增长

    (二)不对称发展

    (三)资产负债结构变化

    (四)客户对象变化

    (五)业务空间扩展

   五 贷款质量变化

    (一)接收基金会贷款质量变化

    (二)信用社整体贷款质量变化

   六 经营效益

    (一)人员效率

    (二)收入与支出

   七 对制度政策设计和改革创新的影响

    (一)基金会的经验教训

    (二)信用社的新做法

   八 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的发现和结论

    (二)思考和建议

  第三章 关闭基金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与乡镇经济发展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建立与乡镇经济发展

     1.乡镇社区金融资源控制与竞争的重要工具

     2.积极参与工业发展

    (二)扭曲的基金会

     1.政府干预下的基金会行为

     2.政府干预与基金会行为扭曲

   二 关闭基金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任危机

     1.被金融管理机构列为金融高风险区

     2.信用社的信任危机

     3.中介信用出现危机

    (二)关闭基金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工业发展的影响

     2.对农业和农民生产的影响

     3.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影响

     4.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 相关结论

    (一)金融多元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机制和能力上的严重缺陷

    (三)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防止金融市场上的政府越位

    (四)利益是信用关系的基础

    (五)尊重地方经济利益

   四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和农民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工商行和农行要成为农村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供给者

    (二)简化手续,扩大信贷业务,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户家庭生产

  第四章 农村合作基金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历程

    (一)集体股金为主的规范发展阶段

    (二)个人股金为主的突破发展阶段

    (三)不良资产迅速增长阶段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与矛盾

    (一)合作基金会在产权上的矛盾

    (二)合作基金会的法人地位问题

    (三)关于合作基金会是否是一个金融机构的问题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管理体制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合作基金会的收益分配管理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内部管理

     1.组织结构

     2.业务分工

     3.借款程序和审批权限

   四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产关闭

    (一)第一阶段:清产核资

    (二)第二阶段:分类处置

    (三)第三阶段:分期兑付

   五 合作基金会关闭对政府的影响

    (一)对当地财政的影响

    (二)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三)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四)当地政府对关闭合作基金会的评价

   六 结论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有积极的一面

    (二)合作基金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行政干预

    (三)地方政府有干预合作基金会的内在动力

    (四)现行的宏观管理体制也形成了对合作基金会干预的压力

    (五)农户个人利益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对农户权益的尊重

    (六)不能滥用政府的信用

    (七)还需要发展新的农村金融组织

 下篇 背景分析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 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麦金农-肖学派)

   三 对麦金农-肖学派的批评

    (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二)新结构主义学派

    (三)新制度主义学派

    (四)马克思主义学派

   四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脆化

   五 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一)理论:市场失败与政府干预

    (二)直接信贷问题

    (三)竞争性金融市场问题

   六 农村金融领域的3种代表性理论

    (一)农业融资论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七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变革

   一 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与金融组织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银行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二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一)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改革

     1.农业银行的改革

     2.农村信用社改革

    (二)20世纪90年代农村金融改革

     1.建立政策性银行,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实现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

     2.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成为自主经营的金融机构

     3.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昙花一现

     4.全国统一金融市场的建立,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具竞争性

   三 中国农村金融运行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农村金融运行特征

     1.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

     2.贷款大于存款,存款对贷款的支持率低于1

     3.农村金融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没有动摇

     4.农村信贷投入数量受金融宏观调控取向的影响比较大

     5.农村金融的信贷结构从农业为主逐渐转向以非农业为主

    (二)农村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质没有真正恢复

     2.农村金融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3.利率的市场化问题

     4.农村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

   四 深化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的原因和动机

    (二)政府的支持

    (三)发展壮大

   二 规章制度

    (一)组织性质

    (二)组织结构

    (三)管理体制

    (四)经营规范

   三 经营

    (一)资金筹集

     1.会员股金

     2.代管金

     3.自身积累资金

    (二)资金投放

    (三)资产质量与盈亏

   四 绩效

    (一)集体资金管理

    (二)为农户、农业和农村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三)抑制民间高利贷发展

    (四)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五 存在问题

    (一)违规经营

    (二)行政干预严重

    (三)管理混乱

    (四)潜在的金融风险较大

   六 清理整顿

   七 后续影响

    (一)对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支持的影响

    (二)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三)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四)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八章 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情况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探索试验阶段

    (二)推广发展阶段

    (三)高速扩张阶段

    (四)整顿发展阶段

    (五)清理关闭阶段

   二 合作基金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资产构成

    (一)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

     2.管理体制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运行机制

     1.资金筹集

     2.资金投放

     3.借款回收

     4.收益分配

    (三)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产结构

     1.会员股金

     2.代管金

     3.其他

    (四)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人员结构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

    (一)清理整顿的基本内容

     1.实施方案

     2.具体办法

     4.还本付息

    (二)清理整顿的效果

     1.首期兑付

     2.资产合并

     3.社会秩序

     4.后续问题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德国维滕大学共同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关闭合作基金会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作者们分别从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户等不同的侧面考察和分析农村合作基企会事件对农村企融市场发育以及对整个农村发展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史和现实方面的若干重要问题。

汤世生等(译):《发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

何安耐、胡必亮:《农村金融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罗纳德·麦金农(1973):《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中文版。

爱德华·肖(1973):《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中文版。

赵昌文、郭晓明:《兴盛与衰亡——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香港中文大学,2000。

刘逖:《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几个问题》,《中国经济政治评论》,2000年第1期。

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深化》,《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1期。

李静:《农村合作基金会与政府的依附关系》,分报告,打印稿,2001。

张元红:《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报告,打印稿,2001。

张军:《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对农户和企业的影响》,分报告,打印稿,2001。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中经网,2001年6月7日。

温铁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1984~1999——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分报告之二》,中经网,2001年6月7日。

曹力群:《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第2期。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Goldsmith,Raymond W.,1966: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Mexico,(OECD,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

McKinnon,Ronald I.,1989:“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Reassessment of Interest - Rate Polici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5 (4),winter.

McKinnon,Ronald I.,1991: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ohns Hopkins uni. Press.

Patrick,H.T.,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14,No.2,Jan.

Stiglitz,J.E.,& A. Weiss,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No.3.

Stiglitz,J.E.,1989:“Markets,Market Failures,and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9,No.2,May.

Stiglitz,J.E.,1994:“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3.

Yaron,Jacob,1992:“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150,Washington.

约翰·格利、爱德华·肖(1960):《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中文版。

罗纳德·麦金农(1973):《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中文版。

爱德华·肖(1973):《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中文版。

刘逖(2000):《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几个问题》,《中国经济政治评论》,2000年第1期。

世界银行(1989):《世界发展报告,198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世界银行(1993):《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中文版。

Adams,Dale W. et al,1984:Undermining Rural Development with Cheap Credit,Boulder.

Amdt,H. W.,1988:“Market Failures and Underdevelopment”,World Development,Vol. 16,No.2,Feb.

Beckerman,P.,1988:“The Consequences of Upward Financial Repression”,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ol.2,No. 1,June.

Blejer,M.I.,& S.B. Sagari,1988:“Sequencing the Liberaliz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Finance and Development,March.

Buffie,E.P.,1984:“Financial Repression,the New Structuralists,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Semi-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Jounl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14,April.

Burkett,Paul,1987:“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Third World: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Neoclassical Development Theory”,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ol. 19,No. 1.

Burkett,Paul,A. K. Dutt,1991:“Interest Rate Policy,Effective Demand and Growths in LD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Vol.5,No.2.

Courakis,A.S.,1984:“Constraints on Bank Choices and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LDCs”,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46.

Demetriades,Panicos O. & Kul B.Luintel,1996:“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 and Banking Sector Controls:Evidence from India”,the Economic Journal,March,1996.

Dutt,A.K.,1991:“Interest Rate Policy in LDCs:A Post Keynesian View”,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Vol.13,No.2.

Franks,J.,& C. Mayer,1990:“Capital Markets and Corporate Control:A Study of France,Germany,and the UK”,Economic Policy,April.

Fry,Maxwell J.,1978:“Money and Capital or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Vol. 10,Nov.,1978.

Fry,Maxwell J,1980:“Saving,Investment,Growth and the Cost of Financial Repression”,World Development,Vol.8,April,1980.

Fry,Maxweu J,1982:“Models of Financially Repressed Developing Economies”,World Development,Vol.10,Sept.,1982.

Fry,Maxwell J,1988:Money,Interest Rates and Bank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

Fukuchi,Takao,1995:“Liberalization Effect in Financially Repressed Economy:the Case of Indonesia,1982 - 90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Sept. 1995.

Galbis,Vincente,1977:“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A Theoretical Approach”,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 13.

Galbis,Vincente,1982:“Analytical Aspects of Interest Rate Policie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Savings and Development,Vol.6,No.2.

Gibson,H.& E. Tsakalotos,1994:“The Scope and Limit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ritical Survey”,Journal of Developing Studies,Vol.30.

Goldsmith,Raymond W.,1966: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Mexico,

(OECD,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

Jansen,Karel,1989: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in E.V.K. FitzGerald & Rob Vos (eds.),Financing Economic Development: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Monetary Policy,Aldershot,England.

Kapur,Basant K.,1976:“Alternative Stabilization Polieies for less- developed Econom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Part 1,Aug.,1976.

Kapur,Basant K,1983:“Optimal Financial and Foreign- Exchange Liberaliza-tion of Less Developed Econom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98,No. 1.

Killick,Tony,1989:A Reaction Too Far: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Stat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Mathieson,Donald J.,1979:Financial Beform and Capital Flows in a Develop-ing Economy,IMF Staff Papers,Sept.

Mathieson,Donald J.,1980:“Financial Reform and Stabilizafion Polic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i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Sept.,1980.

McKinnon,Ronald I.,1989:“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Reassessment of Interest- Rate Polici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5 (4),Winter.

McKinnon,Ronald I.,1991: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ohns Hop-kins Univ. Press.

Molho,lazaros E.,1986:“Life Cycle,Individual Thrift,and the Wealths of Na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6,No.3.

Patrick,H.T.,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14,No.2,Jan.

Roubini,Nouriel,& Xavier Sala-i-Martin,1992:“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39.

Stiglitz,J.E.,& A. Weiss,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Beview,Vol.71,No.3.

Stiglitz,J.E.,1986:Economics of Public Sector,N.Y.,Norton & Co.

Stiglitz,J.E.,1989:“Markets,Market Failures,and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9,No.2,May.

Stiglltz,J.E.,1994:“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3.

Stiglitz,J.E.,1996:“Some Lessons from the East Asian Miracle”,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Vol. ll,No.2,Aug.

Stiglitz,J.E.,& Marilou Uy,1996:“Financial Markets,Public Policy,and the East Asian Miracle”,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Vol. 11,No.2,Aug.

Taylor,L.,1983:Structuialist Macroeconomics:Applicable Models for the Third World,N.Y.:Basic Books.

Van Wijnbergen,S.,1983:“Interest Rate Management in LDC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 12,No.3,Sept.

World Bank,1996: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From Plan to Market,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son,Martin H.,1996:“A Post Keynesian Thoery of Credit Rationing”,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Vol. 18,No.3,Spring.

Yaron,Jacob,1992:“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150,Washington.

魏道南、张晓山:《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郭晓鸣、赵昌文:《以农民合作的名义——1986~1999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存亡里程》,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0。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调大队:《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4~2000。

杨绍品等:《坚持正确办会方向,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农村合作基金会健康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6年第1期。

蒋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的反思》,《农村经济》,2000年第1期。

蒋文恒:《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几点思考》,《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1999年第21期。

褚鸿飞、田心斌:《对农村合作基金会退出市场的调查与思考》,《金融参考》,1999年第7期。

简 介:本书综合了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一并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三大问题: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以及农户借贷行为的现状和特征;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期阶段;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中期和后期阶段。进而得出:农户借贷正由生存型向生产型转变;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借方和贷方仍以强...

作者: 陈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简 介: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本书对中国农村民间金融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和分析,包括民间金融的形式和结构、民间金融的信用机制、民间金融的利率决定、民间金融的市场边界与市场均衡、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这些研究对把握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特点和机制,并将其经验应用于中国农村金融部门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

作者: 张元红 张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简 介:本书从多学科、多角度来探讨全球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极强,有强烈的时代感,并对农村发展的现实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 张晓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简 介: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本书对中国农村民间金融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和分析,包括民间金融的形式和结构、民间金融的信用机制、民间金融的利率决定、民间金融的市场边界与市场均衡、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这些研究对把握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特点和机制,并将其经验应用于中国农村金融部门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

作者: 张元红 张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