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情报告(200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Vietnam's national situation 2008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越南国家的基本知识;越南2007~2008年发展报告,其中一篇综合报告和若干篇越南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状况的带有分析性的专题报告;2007年越南及中越关系大事记、有关重要文献、越南经济社会统计资料等。
From the Edito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编撰说明
社科文献资源库之皮书数据库
《越南国情报告(2008)》编委会
广西蓝皮书编委会
上篇 综合报告
灾年快发展
一 政治:贯彻越共十大方针路线
(一)加强党对全局工作的领导
(二)国会*完成换届
(三)政治体制改革
(四)反腐败
二 外交:拓展国际舞台
(一)大国外交
——中越关系的发展
——越美关系
——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二)邻国关系
——越老关系
——越柬关系
——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传统关系
——越朝关系*
——越古关系
(四)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东盟活动
——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三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保持发展势头,完成计划的上限
(二)工业化持续推进
(三)国内消费成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四)外资继续看好越南,民营经济投入越来越重要
四 自然灾害与社会问题
(一)自然灾害和人畜疫情严重
(二)物价涨幅近10多年来最高
(三)环境污染
(四)事故灾难频繁
五 2008年和2020年发展前瞻
(一)2006~2010年计划有可能提前实现
(二)越南越来越有可能在2010年、2015年、2020年左右赶超菲律宾、印尼、泰国
中篇 2007~2008年越南发展分报告
Ⅰ 政治
一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机构改革
二 完成国会换届和政府重组
三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Ⅱ 外交
一 2007年成效与特点
(一)经济外交显成效
(二)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形成良好互动
(三)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四)保证国家利益实现
二 与大国关系
(一)中越关系
(二)越美关系
(三)越日关系
(四)越印关系
(五)越俄关系
三 周边外交
(一)越老关系
(二)越柬关系
(三)越南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关系
(四)越韩关系不断攀升
四 与传统友好及其他重要国家的关系
五 重视多边外交
六 2008年前瞻
Ⅲ 中越关系
一 两国政治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二 两国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三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四 中越文化、教育、旅游合作进一步发展
五 中国香港、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关系日益发展
六 广西作为中越友好交流与合作前沿重地的地位日益突出
1.桂越交通便利和中国-东盟博览会
2.越南已经连续8年成为广西的最大贸易伙伴
3.投资方面
4.广西与越南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七 发展前瞻
1.加大南海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力度
2.加强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和民间往来
Ⅳ 农业
一 生产发展
(一)种植业
1.粮食
2.其他农作物
(二)畜牧养殖业
(三)林业
(四)盐业
(五)水产
1.水产捕捞
2.水产养殖
(六)农产品加工业生产
(七)农产品和农业物资的出口
二 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三 2008年展望
(一)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转变
(二)确定种植业的发展重点
(三)稳步发展养殖业
(四)进一步加强林业
(五)水产业将重视协调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Ⅴ 工业
一 持续快速发展
(一)工业生产完成情况
(二)工业产品进出口猛增
(三)高新技术工业发展加快
二 工业区成为越南发展工业的主要平台
三 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了越南工业水平
四 越南主要工业行业情况
(一)纺织工业
(二)能源工业
1.油气工业
2.电力工业
3.煤炭工业
(三)钢铁工业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力供应不足
(二)中高级人才缺乏
六 2008年发展前瞻
(一)越南具有发展工业的潜在优势
(二)外资仍将继续大量涌入越南
(三)2008年越南工业发展预测
Ⅵ 交通通信
一 交通运输
(一)2007年概况
(二)2008年计划目标
(三)“两廊一圈”交通建设
(四)交通领域各行业生产建设
1.海运和内河运输
2.公路运输业
3.铁路运输
4.民航业
二 通信、信息产业
(一)通信
(二)信息产业
Ⅶ 财政金融
一 财政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二)2007年财政预算收支的特点
1.全社会投资发展经济社会热情高涨,经济高速增长为财政预算收支提供了可靠的财源
2.工业快速增长正成为越南财政的主要来源
3.非国有经济正在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4.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从消费中的税收正在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5.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也是越南财政收入的亮点
6.加强财政管理,使财政收支进入了正常轨道
7.税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8年越南财政工作任务和展望
1.财政收入预算指标
2.财政支出预算指标
二 金融
(一)银行业发展
1.加入WTO一年后的越南银行系统现状
2.取得的成效
3.存在的问题
(二)2008年前瞻
三 证券
(一)2007年概况
(二)2008年前瞻
Ⅷ 商业服务业
一 国内商业服务业
(一)物价
(二)相关行业
1.交通运输
2.邮政、通信
3.教育培训
4.医疗卫生
5.文化新闻
6.体育
(三)电子商务
(四)主要商品贸易
1.粮食
2.食品
3.食糖
4.食盐
5.化肥
6.汽油
7.水泥
8.钢材
9.纸张
10.药品
二 对外贸易
(一)出口
(二)进口
(三)服务贸易
三 消费
四 2008年前瞻
(一)2008年进出口计划
(二)2008年国内商业发展计划
(三)2008年商业服务业发展主要措施
1.出口方面的措施
2.进口方面的措施
3.发展国内商业的措施
Ⅸ 对外经贸
一 对外交往情况
(一)加强周边外交
(二)发展与大国关系
(三)密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二 对外经贸关系
(一)经济概况
(二)吸收外资
(三)国际援助
(四)进出口
(五)旅游业
三 中越经贸关系
(一)双边贸易
(二)在越南投资
(三)工程承包
Ⅹ 旅游
一 主要城市的旅游发展
(一)河内
(二)胡志明市
(三)下龙湾(广宁省)
(四)海防市
(五)中部地区主要旅游城市
二 2007年旅游发展措施
(一)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外资吸引力度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旅游业发展创造稳定的法律基础
(三)注重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中央直属企业股份化改制平稳进行
(五)继续扩大宣传和推广越南旅游业
(六)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尤其是与邻国旅游组织合作
三 2007年度越南旅游业10大事件
四 2008年前瞻
Ⅺ 文化
一 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 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三 文学艺术的发展
(一)弘扬传统艺术
(二)文学事业
(三)第十五届电影节
四 报刊传媒工作
五 文化道德和“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的开展
六 文化家庭建设
七 民族节庆与文化旅游村
(一)民族文化节
1.热闹的华人文化节
2.首届全国芒族文化节
(二)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村
Ⅻ 教育
一 各级教育发展概况
(一)各级教育发展指数
(二)各级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二 教育领域的新气象、新动向
(一)学校学风建设——“两不”运动的发展
(二)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培训
(三)教育保障
三 高等教育的改革
(一)合作培养与先进课程的开展
(二)博士培养的新举措
(三)国家公派留学
(四)加入WTO对教育的双刃剑
四 家庭教育
五 国防安全教育
六 2007~2008学年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ⅩⅢ 首都河内
一 经济发展
(一)投资增加,工业持续高速增长
1.投资增加
2.工业快速增长
3.工业区-出口工业备受外国投资的青睐
(二)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河内经济的领舞者
(三)商品零售业和服务业
(四)进出口持续稳定增长
(五)财政超额完成计划,金融信贷稳步发展
(六)农林渔业平稳发展
二 社会民生
(一)重视教育的发展
(二)社会安定,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三 存在的问题和远景规划
(一)存在的问题
(二)远景规划
ⅪⅤ 工商业中心胡志明市
一 经济增长创历史新高
(一)重点加快工业区的建设
(二)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二 行政与社会发展
(一)人事和机构变动情况
(二)市委加强对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
(三)加强反贪污和反浪费工作
(四)改善民生
(五)调整市区建设
三 存在的问题
四 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前瞻
ⅩⅤ 越南北部湾沿岸十一省市概况
一 东北经济特区广宁省
二 北部最大港口城市海防市
三 油气资源丰富的太平省
四 纺织中心南定省
五 人口大省清化
六 面积最大的义安省
七 正在努力脱贫的河静省
八 海产品出口大省广平
九 陆路口岸广治省
十 古都承天-顺化
十一 岘港市
ⅩⅥ 中越“两廊一圈”建设
一 中越两国领导人重视“两廊一圈”建设
二 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一)口岸设施建设
(二)交通基础建设
1.高速公路
2.港口建设
3.铁路建设对接
4.道路交通运输合作
(三)电力合作富有成效
三 贸易发展迅猛
四 相互投资合作前景大
五 区域内旅游合作发挥先导作用
六 加快中越“两廊一圈”建设的建议
(一)协调机制的建设
(二)实施通关便利化措施
1.建设现代化的中越公路、铁路口岸
2.推进中越公路、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
(三)南宁-河内直通运输业务
(四)环北部湾旅游合作
(五)加快中越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步伐
下篇 综合资料
Ⅰ 越南概况
一 简况
二 地理
三 简史
四 行政区域和重点城市
(一)行政区划
五 主要城市和旅游胜地
(一)首都河内*
(二)最大城市胡志明市
(三)北方工业港口城市海防
(四)中部工业港口城市岘港
(五)农业中心芹苴市
(六)“海上桂林”与煤都下龙市
(七)最贴近中国的城市芒街
(八)钢城太原
(九)化工基地越池市
(十)纺织城南定
(十一)古都顺化
(十二)滨海城市芽庄
(十三)避暑胜地大叻
(十四)石油与旅游城市头顿
(十五)天涯海角河仙
Ⅱ 2007年越南和中越关系大事记
一 2007年越南大事记
二 2007年中越关系大事记
Ⅲ 重要文献
中越联合新闻公报
Ⅳ 经济社会统计资料
Ⅴ 高等院校越南语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Ⅵ 2007年越南问题著作和博硕士论文名目
一 专著、编著
二 博士论文
三 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
《越共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河内,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2006。
越南统计总局:2005、2006年《越南统计年鉴》,河内,越南统计出版社2006、2007年出版。
越南《共产主义》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数字与事件》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经济与预测》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工业》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农业》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商业》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财政》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旅游》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全民国防》杂志2007年第1~12期和2008年第1~3期。
越南《国际关系研究》杂志2007年全年和2008年第1~2期。
越南《东南亚研究》杂志2007年全年和2008年第1~2期。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人民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经济时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投资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劳动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物资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经济都市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人民军队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世界与越南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越南《西贡解放日报》(中文)。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人民日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环球时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经济日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经济参考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广西日报》。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瞭望》杂志。
2007年全年和2008年1~3月中国《东南亚纵横》。
古小松主编:2005、2006、2007年《越南国情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7年出版。
简 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采用史论结合、规范性分析和实证性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实践和热点问题三个层面,对越南政治、经济和外交,以及中越经贸往来、中越两社会主义比较等前沿问题进行了考察。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对越南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作者:
潘金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
简 介:●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承认它,踏踏实实地研究它,然后对它进行改进和完善。●中国模式是在中国这片国土上,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和优秀文化,经过不断地、反复地试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能够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人民普遍幸福的一整套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