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05

新市民的社会管理图书

Social Management Of The Transforming Citizens

SSAPID:101-6795-3760-58
ISBN:978-7-5097-2215-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诠释了社会管理的定义,认为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组织对个人或社会群体的服务、指导、协调和约束。本书全面论述了新市民的群体特征、现实状况、诉求和愿望。书中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对新市民的管理进行了探析,具有原创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吕世辰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一 新市民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

  二 新市民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三 新市民社会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章 新市民与科学发展

  一 新市民与科学发展的研究意义

  二 新市民科学发展的实践

   (一)新市民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二)新市民推动了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 新市民科学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

  四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市民再创辉煌

 第三章 WTO机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过程

   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二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和现状

  三 与WTO机制直接相联系的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四 WTO机制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1.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

   2.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

   3.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4.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

   5.要运用行政、经济、政治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做好服务工作

 第四章 新市民与耕地之间的关系(上)

  一 新市民:历史与经济的视野

   (一)新市民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土地制度成为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三)土地流转与新市民:一个历史的契合

  二 新市民土地问题研究综述

  三 新市民的心声:基于山西省的调查

   (一)研究简介及样本基本情况

   (二)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1.新市民家庭承包土地实现流转的比例

    2.土地流转的过程及收益分配

    3.土地流出年限及流出意愿

  四 影响新市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

   1.年龄

   2.文化程度

   3.务工经商年限

   4.家庭外出务工经商人数

   5.务工形式

  五 促进新市民土地流转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1.农地流转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

   2.规范土地流转的过程

   3.土地流转的适度问题

   4.保护新市民土地承包权益,防止变相“圈地”

   5.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下新市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五章 新市民与耕地之间的关系(下)

  一 新市民是中国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突破口

  二 新市民承包地流转的现状

  三 目前理论界有关农地制度改革的述评

  四 关于新市民与承包地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 新市民劳动管理

  一 引言

  二 新市民劳动管理研究综述

   1.关于劳动管理法律制度的研究

   2.关于新市民劳动报酬研究

   3.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新市民就业

   4.新市民劳动权益保护

   5.关于新市民就业服务和培训

  三 历史与现状:新市民劳动管理政策演变轨迹

  四 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与新市民劳动管理

   1.政府行为引致新市民劳动就业障碍分析

   2.企业微观劳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第三部门与新市民的劳动权益维护

  五 多管齐下:完善新市民劳动管理体制的着力点

   1.完善新市民劳动力流动机制

   2.创新企业内部新市民劳动管理机制

   3.构建企业新市民劳动管理监督机制

   4.完善新市民劳动就业服务机制

   5.建立新市民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第七章 中外新市民活跃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一 命题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意义

  二 早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市民活跃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三 发展中国家新市民活跃期的经济发展情况

  四 我国的新市民国情

   (一)我国新市民的萌芽期

   (二)新市民停滞期

   (三)我国新市民活跃期

  五 我国新市民经济的发展战略

 第八章 新市民的大多数是中国工人阶级新成员

  一 新市民大多数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

  二 新市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 新市民工人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 进一步确立新市民的工人阶级地位

 第九章 新市民政治参与

  一 研究意义

  二 各国新市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理论

  三 中国新市民政治参与现状

  四 新市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五 新市民政治参与之我见

 第十章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

  一 研究意义

  二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和现状

   (一)新市民是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游离农村和农业的

   (二)新市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在走向正轨

   (三)我国中部某省一中等城市新市民思想政治状况*

  三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四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五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第十一章 新市民政治管理

  一 新市民政治管理的研究意义

  二 新市民政治管理的实践和理论

  三 中国新市民政治管理现状

  四 关于新市民政治管理的思考

 第十二章 新市民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一 研究意义

  二 新市民应该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三 新市民政治运行机制和模式初现端倪

   (1)乡镇企业政治模式

   (2)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政治模式

   (3)农民工政治模式

  四 关于新市民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第十三章 新市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处理好农民与新市民群体关系的意义

  二 新市民群体基层组织的基本状况和建设经验

  三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四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农民与新市民群体的关系

   (一)面对农村现实,摆对二者的关系,实行分类指导,注意发挥新市民群体在基层组织中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三)干部队伍的选用

   (四)对农村各群体实施有效的管理

 第十四章 新市民与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一 新市民群体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二 我国新市民群体引发和潜在的社会问题及原因

  三 发挥新市民群体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的构想

 第十五章 新市民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 新市民与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 新市民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三 对新市民实行有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建议和措施

 第十六章 新市民与中国社会体制改革

  一 社会体制及其特点

  二 关于社会体制的理论综述

   (一)国外关于社会体制的理论*

    1.社会秩序理论

    2.社会团结理论

    3.福利国家理论

    4.“第三条道路”理论

    5.“市民社会”理论

    6.“新公共管理”理论

    7.“治理”理论

    8.“善治”理论

   (二)国内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理论综述

  三 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四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取向

   (一)现阶段推进我国社会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二)社会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价值定位和运行机制

  五 新市民——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先遣队

 第十七章 新市民社会保障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

    1.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市民化的步调相对一致

    2.社会保障制度是所有公民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权利的获得不应存在任何的制度障碍

    3.入保的门槛较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比较广

    4.具有相对完善的、可操作的体系

    5.社会保障基金可由私营机构而非政府机构经营管理

   (二)国内研究

    1.关于新市民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2.关于新市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

    3.关于新市民社会保障的治理对策

    4.关于新市民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1.学科的综合运用有待提高

    2.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

    3.定性研究很多,定量研究较少

    4.研究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重现象的描述,缺乏对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质性分析

    5.研究中存在着结构性偏差

    6.很少真正从新市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7.国内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三 国内相关政策和典型性探索

   (一)国内相关政策

   (二)典型探索

    1.“统一型”

    2.“独立型”

    3.“过渡型”

    4.“回乡型”

  四 建立新市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是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体现,是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

    2.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

    4.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可行性*

    1.政治条件:政府新的价值取向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2.社会条件:社会保障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3.经济条件:政府财政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财力基础

  五 解决新市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新市民社会保障的难点及面临的挑战

   (二)公平、共享、渐进的基本原则

   (三)分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工伤保险

    3.大病医疗保险

    4.子女读书的基本保障

    5.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八章 新市民与户籍制度改革

  一 户籍与户籍制度

   (一)户籍与户籍制度

   (二)户籍制度研究的基本结构和框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户籍制度的由来

   (一)户籍制度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户籍制度

   (三)户籍制度被继续沿用的原因分析

  三 户籍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四 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政策调整

  五 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四)户籍制度改革应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

 第十九章 新市民社会生活管理

  一 新市民社会生活考察

   1.消费

   2.闲暇

   3.社会交往

   4.社会参与

  二 “碎片化”——新市民社会生活特征分析

  三 社区管理:新市民社会生活重建的路径选择

   (一)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

    1.国外关于社区的研究

    2.中国城市社区:历史与现状

   (二)社区管理模式比较

    1.社区管理的国内模式

    2.社区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三)新市民社区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 新市民社区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第二十章 新市民计划生育工作

  一 研究意义

  二 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工作历程

  三 新市民生育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现状

  四 新市民在计划生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五 做好新市民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第二十一章 新市民部分女性性工作者探析

  一 研究意义

  二 女性性工作的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综述

   (一)女性性工作的发展历史

   (二)近年来研究综述

    1.国内女性性工作研究的总体状况

    2.国外相关研究简述

    3.相关理论回顾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商品论

     (2)功能主义理论

     (3)供求理论

     (4)职业平移理论

     (5)社会心理理论

     (6)社会转型论

     (7)西方女权主义的性别压迫论和合法权利论

     (8)目标—手段论

  三 L市新市民女性性工作现状探析

   (一)分析框架

    1.质性研究方法

    2.社会性别视角

   (二)社区基本情况

   (三)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

    2.实地调查

   (四)对本次调查的描述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调查对象从事性工作的历程

    3.性服务行为的缘起

    4.性工作网络分析

     (1)“小姐”与客人的关系

     (2)“小姐”与妈咪、鸡头、老板的关系

     (3)“小姐”与“小姐”的关系

     (4)与警方的关系

     (5)其他方面的关系

    5.接客分析

     (1)接客场所

     (2)服务对象

     (3)从事性服务的收入

    6.生殖健康与性病传播

    7.对性工作的态度分析

    8.对国家“扫黄”行为以及处理方式的态度分析

   (五)对性工作整体图像的透视

    (1)商业性性行为是经济活动,是不道德行为

     1)经济上的相对贫困感

     2)社会地位的相对贫困感

     3)社会性别贫困

    (2)国家对商业性性行为重打击和惩处的处置模式,基本上不能起“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商业性性交易行为变本加厉

    (3)一味地阻击女性性工作者并不能真正防治艾滋病

    (4)被调查地性服务行业的内部行规的“合理性”是这一行业在本地能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内部利润分配较为合理,确保双方利益

     2)雇佣制,性工作者有较大自由

     3)在组织者的保护下,受到的伤害较少

  四 关于农村进城务工女性性工作者的讨论与思考

   1.女性性工作者的人权不容忽视,尤其是就业权与生殖健康权

   2.改变对性工作者的处理态度与方式

   3.加大对商业性性交易中买方市场的控制力度

   4.调控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降低人们的相对贫困感

   5.关注农民工的性生活,解决农民工性生活实现难问题

 第二十二章 新市民转业教育

  一 新市民转业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二 发达国家新市民转业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一)德国对新市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途径

   (二)德国新市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

   (三)美国新市民职业技术教育的途径及经验

    1.在普通中等教育中对新市民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

    2.高等教育中的成人职业技术教育

   (四)德、美工业化初期新市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三 发展中国家新市民转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四 我国新市民转业教育的设想

 第二十三章 新市民教育培训

  一 中国新市民教育培训的现状

  二 新市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 加强对新市民教育培训的设想

 第二十四章 新市民社会教育管理

  一 发展社会教育的意义

  二 新市民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三 新市民社会教育的现状

  四 关于新市民社会教育的思考

新市民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产物。对新市民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基础。本书是对新市民进行科学管理研究的成功尝试。本书率先提出有关新市民的理论,诠释了社会管理的定义,全面论述了新市民的群体特征、现实状况、诉求和愿望。本书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对新市民的管理进行了探析,具有原创性。本书对维护广大新市民的权益,改变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状况,构建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朱考金、刘瑞清:《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述评》,《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3期。

周井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行业比较研究》,《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人民网,2010年8月20日。

《中国女性性工作者安全调查》,2008年4月11日《中国新闻周刊》。

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理论视野》2007年第6期。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理论前沿》2004年第5期。

赵磊:《“三农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赵捷、王凯、罗燕、萧恒:《女权主义学者与同性恋人群的交流:性与社会性别的再认识》,《中国“性”研究》2007年第2辑。

赵建军:《山西省土地流转现状调查》,http://sx.people.com.cn/GB/channel2/24/200907/03/49667.html.2009-7-3/2009-9-5。

赵海林:《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章辉美、邓春梅:《闲暇的历史定位及其社会学意义——兼论我国农民工的闲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张宗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张智勇:《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6期。

张志浩:《关于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社会学》2001年第3期。

张振声:《卖淫妇女的心理研究》,《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张新岭、赵永乐、林竹、宋成一:《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张笑寒:《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5期。

张务伟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其土地处置方式的关系》,《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3期。

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工资拖欠问题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占少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机制探析》,《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曾祥炎:《“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岳经纶:《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开始形成需要社会管理体制革新》,2007年4月24日《学习日报》。

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余小琳:《构建“面向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探讨》,《农村经济》2007年第2期。

余桔云:《农民工职业安全困境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享乐主义工资理论的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二元性探析》,《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2期。

于立、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叶文辉:《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探析》,2010年2月9日《光明日报》。

叶长茂:《论市民社会的建构和培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8期。

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姚从容:《论人口城乡迁移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

杨乃芬:《农民工返乡土地纠纷可能升温》,2008年12月14日《文摘报》。

杨立雄:《农民工社会保护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燕玉海:《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线》,2006年3月14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徐增阳:《武汉市农民政治参与状况调查》,《社会学》2003年第3期。

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徐艳、肖云、曾国平:《论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与政府主体角色——以重庆市为例》,载《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徐谷明:《中国农民工NGO的生存困境》,2006年1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

《新市民普法教育第一课让社会更和谐》,2009年12月9日《江阴日报》。

《部分进城务工妇女生活状况调查:权利意识淡薄》,2008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夏学銮:《大力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半月谈》2006年第22期。

吴鹏森:《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理念创新与发展思路》,《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2期。

吴鹏、武三中:《广州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属性及其政治分析》,《探求》2005年第5期。

翁晓斌、谭婧:《城市农民工处境的法律透视》,《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温家宝:《把真实情况向人民讲清楚,这是我的义务》,2009年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温家宝:《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新华月报》2006年2月号·下半月。

温家宝:《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思路》,人民网,2009年12月27日。

温家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等问题》,《新华月报》2004年第1期。

尉健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步伐》,载何士坤主编《中国工会年鉴》,中国工会年鉴编辑部,2001。

王竹林:《农民工问题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王秀忠:《乡镇企业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力量》,2005年3月2日《中国乡镇报》。

王蜀磊:《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劳动力市场建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王蜀磊、王艳萍:《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制约的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王美艳:《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研究——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6期。

王金玲:《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性观念的一种转型》,《浙江学刊》1994年第5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田晓雯、费伟:《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评析》,《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4期。

陶然:《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唐娟:《经济转型后的城市基层政治社会秩序重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宋成一、赵永乐:《关于完善农民工就业的经济政策的思考》,《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舒建玲、陈松:《解读农民工工资偏低状况》,《经济导刊》2008年第6期。

寿钰婷:《美国人力发展培训计划及其对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邵彦敏:《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土地流转》,《人口学刊》2007年第6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新华月报》1991年第1期。

邱峰、习萍、晁金典:《整合农民工服务资源构建和谐就业环境再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9期。

秦兴洪、廖树芳:《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三个视点》,《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潘毅、卢晖临等:《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

潘绥铭:《破碎的城市梦——她们怎样走上“性工作者”之路》,《同舟共进》2007年第8期。

潘绥铭:《近百年来关于娼妓的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潘绥铭:《性存在与社会性别的解析——“性文化研究与性存在理念”专题讲座(一)》,李春红记录与整理,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网站,2005年2月22日。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调查与建议》,http://www.studytimes.com.cn/webpage/xxsb/html/5017.html。

牛喜霞:《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求实》2007年第8期。

宁吉喆:《我国农业节动力转移及乡村人口变动分析》,《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第27期。

聂正安:《农民工问题:一种企业管理视野的分析》,《经济评论》2006年第4期。

毛明华:《社区管理模式之选择》,《社会》2001年第3期。

马桂萍:《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马纯红:《行走在城市边缘——对长沙市农民工闲暇生活的调查与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吕学静:《对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评估》,《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第2期。

吕世辰:《新市民经济及其健康发展》,《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

吕世辰:《论准市民与耕地之间的关系》,《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8期。

陆学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社会学》2003年第10期。

卢文:《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第31期。

卢汉龙:《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柳松、禹规娥、刘春桃:《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经济》2006年第5期。

柳松、李大胜:《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商业研究》2007年5期。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刘继亮:《卖淫女性人格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刘辉、周慧文:《农民工劳动合同低签订率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刘宏艳:《贫困和不平等测量》,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de3275db3e5c8bd848256b31005c169e/12256b30c553 480348 256 e6100087c92?OpenDocument 2004-03-24。

张国强、刘俊荣:《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13期。

刘芳:《国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经验及其借鉴》,《乡镇经济》2007年第6期。

凌建勋、凌文辁、方俐洛:《深入理解质性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林艳琴、丁清光:《农民工劳动基准现状与对策研究》,《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

林晓洁:《建立外来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

廖鸿:《社会保障体系是伟大的社会工程》,《新华月报》2002年第10期。

李玉荣:《农民工权益受损导致其对社会的低信任度》,《社会学》2004年第6期。

李永东:《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农业土地制度第二次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李应利:《农民工劳动保障问题的政策审视》,《商业时代》2006年第14期。

李雄:《劳动权保障与制度重构——以“农民工”为视角》,《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李伟东:《消费、娱乐和社会参与——从日常行为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城市问题》2006年第8期。

李强:《城市新市民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李培林:《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教育和创新》,2007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8期。

李恒光、李峰:《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建议》,《东方论坛》2004年第5期。

李从容、段兴民、徐志敏:《农民工社区就业的实证研究——兼与其他社区就业群体的比较》,《经济管理》2007年第9期。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冷熙亮:《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社会》2001年第3期。

金萍:《关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的调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第6期。

金家厚:《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与模式构建》,《社会学》2003年第12期。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华月报》2002年第12期。

李鹤、邓晓霞、曹红涛:《流动中绽放的青春——部分进城务工妇女生活状况调查》,2008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回良玉:《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给,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华月报》2004年第4期。

黄盈盈:《对A市与B市发廊小姐专业化情况的考察与分析》,《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黄蓉芳:《农民工消费心理在变迁》,2007年6月19日《广州日报》。

黄丽:《农地制度创新、制度联动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期。

胡永利:《对“城市农民工”宜实行社区化管理》,《城市问题》2001年第4期。

胡锦涛:《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2008年2月24日《光明日报》。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06年12月2日《山西日报》。

胡锦涛:《在同全国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人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载《中国工会十四大文件汇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胡锦涛:《在省市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新华月报》2005年第8期。

胡锦涛:《在河南考察工作时谈话》,《新华月报》2004年第1期。

胡锦涛:《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保证基层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006年12月2日《山西日报》。

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6月26日《山西日报》。

《胡锦涛在天津、江苏考察工作》,《新华月报》2005年第1期。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

何显兵:《论性工作者的人权保障》,《中国性科学》2007年第4期。

何文举、殷志云:《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支持系统如何构建》,《求索》2007年第5期。

何美金、郑英隆:《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韩泳洁:《中央一号文件的回归》,《新华月报》2004年第3期。

韩学平、刘兆军:《论农民工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

《关于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新华月报》2003年第9期。

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2006年10月24日《中国信息报》。

郭金丰:《新市民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城乡建设》2004年第9期。

郭继强:《中国农民工城乡双锁定工资决定模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甘士明:《立足发展提高,再造“异军突起”》,2004年8月20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龚瑜:《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理论前沿》2006年第19期。

高以诺:《乡镇企业: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强音》,2001年4月12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甘士明:《坚持贴近“三农”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出新贡献》,2005年1月21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冯敏良:《我国社区行政模式的选择》,《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封福霖、许亿录:《转型期农民工的思想教育探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董月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探讨》,中国网,2008年2月13日。

丁元竹:《社会管理观念创新问题研究》,《社会学》2005年第12期。

丁元竹:《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管理体制安排》,《社会学》2007年第1期。

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完善四个机制》,2007年4月12日《长江日报》。

丁元竹:《建立和完善社会发展资源管理体制》,www.nmgnews.com,2005年9月12日。

丁元竹、江汛清:《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社区”的界定》,《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3期。

邓秀华:《湖南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湖南论坛》2005年第6期。

邓晓东:《转制后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第5期。

邓伟志:《关于当前中国的社区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邓伟秀:《城市政府的农民工管理亟待变革》,《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戴长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管理方式的变革》,《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戴长征、熊光清:《流动中的政治:中国流动人口政治管理问题初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程婕:《利息税去留在研究中》,2006年4月9日《文摘报》。

成志刚、罗帅:《近十年我国新市民社会保障研究问题综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陈志、刘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陈锡文:《根据测算约两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v/news/hot/2009-02/03/content_17215148.htm 2009-02-03/2009-09-20。

陈朴:《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岭南学刊》2003年第2期。

陈良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下的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社会工作》2004年第1期。

陈福平、李强成:《性服务业存在并兴盛的另类解读》,《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曹宗平:《论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2期。

包宗顺等:《农村土地流转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4期。

白暴力:《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分析——现实、宏观效应与原因》,《经济经纬》2007年第4期。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年12月1日《中国教育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新华月报》2004年第3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2月2日《山西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月报》2008年11月号·下半月。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月报》2006年11月号·下半月。

《香港社工概况》,2007年8月20日《浙江日报》。

《乡镇企业融资问题面面观》,2001年6月11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现阶段乡镇企业行政管理职能不能替代》,2004年4月5日《中国乡镇企业报》。

《全总要求依法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新华月报》2003年第9期。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新华月报》2004年第1期。

《胡锦涛先后在上海、四川考察工作》,《新华月报》2004年第9期。

《胡锦涛同志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新华月报》2003年第11期。

《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竞争能力》,2002年4月26日《乡镇企业报》。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新华月报》2006年5月号·下半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新华月报》2007年4月号·下半月。

《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团组织建设》,1994年11月25日《山西日报》。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状况分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20期。

《650万农民工今年入工会》,《新华月报》2006年11月号·下半月。

《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lss.gov.cn/gb/news/2007-05/18/content178167.htm。

《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2003年2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l2005-01311 contewt 25290 73ntm.2009.7.27。

谢旖隽:《当前我国卖淫女群体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财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皇明文衡》卷三十七。

邹沧萍主编《世界人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中国统计摘要: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赵树凯:《纵横城乡》,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张友渔:《社会教育学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张毅等:《中国乡镇企业简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张仁贤:《中国教育科学改革实用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于显洋:《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杨云善:《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杨银付:《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燕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彦欣:《卖淫嫖娼与社会控制》,朝华出版社,1992。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5。

夏立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法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武冬立:《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人口登记户籍管理法律法规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魏平雄、王顺安:《中国治安管理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

王章辉等:《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王绪君:《管理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王旭、黄柯可:《城市社会的变迁——中美城市化及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武召:《社会交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编著《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岳麓书社,1972。

王雷:《社会教育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王克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资产化运作与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王金玲:《误入歧途的女人——中国大陆卖淫女透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王江松:《最新工会工作全书》,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王洪春、阮宜胜:《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田方、陈一钨主编《国外人口迁移》,知识出版社,1986。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唐云岐:《中国劳动管理概览》,中国城市出版社,1990。

孙光德:《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8。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第十五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时庆本:《治安管理条例新释与运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石秀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潘绥铭主编《艾滋病时代的性生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潘绥铭:《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潘绥铭:《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群言出版社,1999。

潘绥铭:《呈现与标定:中国“小姐”深研究》,万有出版社,2005。

孟昕、白南生:《结构变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

马道宗:《世界娼妓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吕世辰:《准市民论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吕世辰:《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新华出版社,1999。

吕世辰:《农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刘淑兰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人民出版社,1997。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载《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

李培林等:《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培林:《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姜安荣:《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陈民:《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胡冬舫、邱业伟:《两性交往与法律限制》,重庆出版社,1991。

郝书辰、董西明等:《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顾明远、梁忠义:《社会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樊元、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0。

恩格斯:《一八四五年和一八八五年的英国》,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

《邓小平文选一九二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

储槐植:《“六害”治理论》,中国监察出版社,1996。

陈盛南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编《业务教育的制度和措施》,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亚洲经济问题》编辑组编《亚洲经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马洪、孙尚清:《市场经济30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欧福钦:《中国改革成就最令人瞩目》,2008年4月20日《参考消息》。

阿丽森·扎嘎尔:《卖淫论》,沈睿译,http://www.xslx.com/htm/zlsh/shrw/2002-10-27-10812.htm,2002年10月27日发布。

WEISBERGER A.,Marginality and its Directions.,Sociological Forum,1992(Sep.).

Park,R.E.,Human Ec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6,Vol.42,No.1.

Tracey Sagar,Tackling On-street Sex Work:Anti-social Behaviour Orders,Sex Workers and Inclusive Inter-agency Initiatives,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2007,Vol.7,No.2.

Scoular,Jane and Pitcher,Jane and Campbell,Rosie and Hubbard,Phil and O’Neill,Maggie,What’s Anti-social about Sex Work?The Changing Representation of Prostitution’s Incivility,Community Safety Journal,6(1).

Sullivan,B.,The Business of Sex:Australian Government and the Sex Industry,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1991,Vol.27,No.1.

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W.I.托马斯、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2003。

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勒内·杜蒙、玛丽—弗朗斯·莫坦:《拉丁美洲的病态发展》,胡晓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京华出版社,2000。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

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淑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坦娜希尔:《历史中的性》,童仁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傅伊德、金:《西方教育史》,任室辉、吴元训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保罗·贝罗赫:《一九〇〇年以来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复旦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Burgess,E.W.,Natural Area,in Gould,J. and Kolb,W.L.(eds.),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Free Press,1964.

Gans,H.J.,The Urban Villagers,New York:Free Press,1962. Urbanism and Sub Urbanism as Ways of Life:A Revaluation of Definitions,in Callow,A.B.a Jr.(ed.),American Urban History,2nd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Mckenzie,R.,On Human Ec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Goodall,B.,The Facts of Human Geography,New York: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1987.

Suttles,G.D.,The Social Order of the Slum:Ethnicity and Territory in the Inner C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White,P.,The European City:A Social Geography,London:Longman,1984.

Judith R.Walkowitz,Prostitution and Victorian Society:Women,Class and the Stat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Mary Lucille Sullivan,Making Sex Work:A Failed Experiment with Legalised Prostitution,Spinifex Press,2007.

Belinda Brooks-Gordon,Price of Sex:Prostitution,Policy and Society,Willan Publishing,2006.

Yvonne Abraham with Sarah McNaught,Prostitution Theory,The Boston Phoenix,1997.

简 介:本书围绕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问题,着重对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社会管理整体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政策分析;以中央社会综治委确立的9个社会管理创新典型示范地区、38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为样本,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