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13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2021)

SSAPID:101-6793-5931-80
ISBN:978-7-5201-819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呈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状况。围绕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主题形成总报告,并形成要素配置篇、产业升级篇、空间发展篇、公共基础篇、城乡治理篇、理论与案例篇。本书在布局谋篇上力图全面、系统地揭示反映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特点,并分析问题、展望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乡村振兴蓝皮书
编 辑:陈颖;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编委会

 基本子库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编写组

 前言

 Ⅰ 总报告

  B.1 广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一 “总书记关切”下广东开启城乡融合新篇章

   二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下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新实践

    (一)坚持以市场化协同化思维促进形成城乡要素配置新格局

    (二)坚持以集聚化多元化思维锻造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坚持以全域化特色化思维重塑城乡融合空间优化新格局

    (四)坚持以均等化一体化思维实现城乡公共基础建设新格局

    (五)坚持以平台化法治化思维提升城乡融合公共治理新格局

   三 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指数:观察与研判

   四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之间不协调,影响广东省城乡发展的整体质量

    (二)二元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偏低制约城乡融合发展高度

    (三)统一的城乡土地流转与定价体系尚未形成

    (四)缺乏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为载体的全产业链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五)资本下乡支持与引导力度不足,延滞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建立

   五 广东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一)以城乡空间联动实现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以“一核一带一区”牵引城乡协调发展空间将加速形成

    (二)以工商资本下乡实现广东城乡融合发展,“国内大循环”城乡融合发展将助力新发展格局形成

    (三)以湾区都市圈经济辐射加速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粤东西北农业农村新型产业化结构将呈现新发展业态

    (四)以资源优化配置加速广东城乡融合发展,广东将率先完善以要素市场化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

    (五)以制度创新变革实现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关键

    (六)加强党对城乡融合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推广连樟村的“村治方略”,以乡村居民收入可持续提升加快广东城乡融合发展

 Ⅱ 要素配置篇

  B.2 2020年广东城乡人力资源流动报告

   一 主要特征

    (一)人力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创新

    (二)人力资源丰富优势持续

    (三)人力资源城乡分化显著

   二 呈现双向流动新态势

    (一)乡村向城镇流动仍在持续

    (二)城镇向乡村流动渐成趋势

   三 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存在量质失衡

    (二)乡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四 策略建议

    (一)遵循规律科学配置城乡人力资源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助力城乡融合

    (三)振兴乡村人才建设现代化农村

  B.3 2020年广东省土地流转成效与流转模式创新报告

   一 农地制度变革与广东省土地流转态势

   二 广东省土地流转的成效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新业态

    (二)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创造新就业岗位

    (三)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强化品牌建设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弥补基础设施短板

   三 广东省土地流转的模式创新

    (一)增城区财政奖补模式

    (二)佛冈县土地入股+“四统一分”模式

    (三)开平市“两预两委托”模式

   四 广东省土地流转的启示与展望

    (一)广东省土地流转的启示

    (二)广东省土地流转的展望

  B.4 2020年广东工商资本下乡发展报告

   一 土地流转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工商资本下乡创造条件

   二 广东工商资本下乡成效

    (一)农民增收效应明显

    (二)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三)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条发展

     1.促进传统耕种向现代耕种转变

     2.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四)助推城乡融合

   三 广东工商资本下乡存在的局限

   四 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工商资本下乡路径多样化

    (一)珠三角核心区

     1.“工商资本+标准+农户”模式

     2.“政府+工商资本”模式

    (二)沿海经济带

     1.党组织推动下的“工商资本+合作社+农业项目+农户”模式

     2.返乡乡贤推动的村企合作模式

    (三)北部生态发展区

     1.“工商资本+合作社+合资公司”模式

     2.“财政资金+工商资本+产业园+合作社”模式

   五 启示与展望

    (一)三点启示

     1.应该充分发挥国家资本对工商资本下乡的引导作用

     2.资本下乡要聚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3.搭建工商企业、政府、农民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

    (二)展望

  B.5 2020年广东大力推动科技资源下乡报告

   一 广东科技资源下乡平台建设态势与成效

    (一)广东构建科技资源下乡平台

     1.构建完善科技资源下乡的体制政策

     2.开展科技支农的重大创新项目平台建设

     3.推动农业科技园平台提质升级

     4.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平台建设

     5.打造农业农村金融科技平台建设

     6.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转化平台建设

     7.全面建设农业科技人才下乡平台

    (二)科技资源下乡平台发挥的作用

     1.科技创新引领城乡融合

     2.科技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3.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二 广东构建推动科技资源下乡平台存在的问题

   三 广东推动科技资源下乡的对策前瞻

    (一)提升科技资源在城乡融合中的内生效能

    (二)推动科技金融支持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三)发挥科技资源下乡在城乡融合中的示范作用

  B.6 2020年广东生态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报告

   一 完善广东生态资源市场供给体系的现有基础

    (一)各类生态资源的品类和总量均稳步增长

    (二)高效的生态资源管理机制

    (三)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生态资源法律法规体系

   二 广东生态资源市场供给体系建设成效

    (一)政府各项规划不断完善和细化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调适

    (三)参与主体日益多元

    (四)新兴技术作用日益凸显

    (五)生态资源市场体系扩展速度加快

   三 广东完善生态资源市场供给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一)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错位

    (二)对生态资源修复和补偿机制还缺乏操作经验

   四 思考与对策

    (一)平衡生态资源体系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等战略实现“高能融合”

 Ⅲ 产业升级篇

  B.7 2020年广东科技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报告

   一 广东农业产业发展在科技推动下成效显著

    (一)广东水稻技术创新为中国水稻高产优质化做出重大贡献

     1.广东优质稻育种水平居世界前列,带动华南水稻优质化

     2.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机理研究全国领先,一批抗性资源被广泛应用

     3.创新高产稳产栽培,推广“三控”施肥技术

    (二)优质、高产、抗病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促进作物丰产增收

     1.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选育居国内领先地位

     2.鲜食玉米研究成果带动南方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三)育种技术创新推动广东各类蔬菜周年供应

     1.选育系列优良菜心品种成为岭南代表性特色蔬菜

     2.南种北繁推进菜心规模化异地种植及保障稳定供应

    (四)科技助力岭南佳果香飘四海

     1.香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分类、评价与利用综合研究填补空白

     2.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推动荔枝从“富贵果”成为“大众果”

     3.龙眼早结丰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助力主栽品种品质大幅提升

    (五)华南畜禽育种与集约化养殖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1.畜禽品种选育改良促进广东生猪、家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2.畜禽营养技术突破保障广东饲料工业全国领先

     3.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创新保障动物健康

    (六)渔业全产业链技术构建渔业发展技术引擎

     1.选育系列优质抗病水产养殖品种丰富了养殖品类

     2.研发适合我国海况养殖的国产化抗风浪网箱养鱼技术

     3.池塘底质调控和水质调控,促进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

    (七)优异茶品种支撑茶产业品牌效益不断提升

     1.广东茶产业实现区域化、品牌化发展态势

     2.“英红九号”以一个茶品种支撑壮大一个茶产业

    (八)农产品风险评估与监测保障食品安全

     1.成立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

     2.“三品一标”与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服务打造广东农业精品

   二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有力推进了城乡融合

    (一)产业与乡村建设协调的科学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二)农业关键技术攻关集成与新业态培育助推城乡一体化

    (三)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乡土专家成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力量

    (四)优秀岭南农业文化研究与传承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融合

   三 存在的问题

   四 启示与对策

  B.8 2020年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报告

   一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态势与成效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广东做法

    (二)取得的重大建设成效

   二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广东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

    (二)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B.9 2020年广东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报告

   一 广东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态势

    (一)各地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二 广东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总体特征

   三 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加快广东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Ⅳ 空间发展篇

  B.10 2020年广东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城乡融合大格局

   一 广东加快推动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二)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

    (三)深圳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二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城乡差距问题的根源

    (二)中心城市带动功能的差距造成城乡发展不均衡

    (三)居民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表现

    (四)区域资源要素差距是城乡差距的内在原因

   三 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构建城乡融合大格局

    (一)打造精品工程:广州探索具有超大城市特色的城乡融合之路

     1.高度重视城与乡的融合关系

     2.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形成“规建管”全链条城乡融合体系

     3.深化制度改革,建设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探索“飞地”治理模式:深汕共创精准帮扶、共赢发展全国范例

     1.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扎实推进飞地模式实践

     2.创新区域合作帮扶体制,探索有广东特色的扶贫模式

     3.深汕合作区朝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迈进

    (三)坚持绿色赋能:韶关探索生态型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1.建立健全守护“绿水青山”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

     2.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支撑,积极探索“三农”发展新模式

   四 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城乡融合大格局展望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二)优化对口帮扶机制,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大格局的动力传导机制

    (三)完善区域金融发展布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B.11 2020年广东都市圈与核心城市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一 现代化都市圈率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二 2020年广东省都市圈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二)提升都市圈核心城市能级,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三)优化产业分工协作,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带动城乡产业融合水平日益提升

    (四)大幅提升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城乡空间结构逐渐优化

    (五)消除制度障碍,都市圈范围内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六)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水平有效提升

    (七)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脱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 广东都市圈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都市圈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

    (二)城乡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仍然较低

    (三)城乡要素流动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效率较为低下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 对策与展望

    (一)更好地发挥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加强珠海、汕头、湛江三个都市圈核心城市建设

    (三)打造更多更高层次的城乡融合发展平台,提升城乡分工协作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

    (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五)先行先试,打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B.12 2020年广东“双循环”背景下区域差异化推进城乡融合

   一 广东城乡融合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要求

    (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广东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

    (二)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是广东乡村振兴和“双区建设”的着力点

    (三)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二 广东因地制宜有效疏解城乡融合发展堵点的生动实践

    (一)增城:激活土地资源的要素化功能,助推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内生发展

     1.创新政策,营造土地集中流转的良好氛围

     2.强化服务,打造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秩序

     3.集约经营,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二)顺德:全域空间功能优化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1.产业先导,培育城乡融合发展动力

     2.强化基础,着力建设美丽田园

     3.村企结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三)德庆:发挥杠杆效应,整合涉农资源,撬动乡村振兴发展

     1.“四农”聚集,打造乡村发展共同体

     2.镇村联动,创新融合发展新机制

     3.党建引领,助力乡村发展治理

    (四)佛冈:借助“入珠融湾”区位优势,推动乡村整体跨越发展

     1.凸显区位优势,强化资源配置能力

     2.抢抓“入珠融湾”,以开放引领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

     3.搭建发展平台,以交易协作平台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三 加快推进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以区域融合发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创新产业协同平台,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动能

    (三)推动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

    (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五)坚持农村优先,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Ⅴ 公共基础篇

  B.13 2020年广东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展报告

   一 整体谋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纳入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

    (二)统筹县域社会建设事业整体推进

    (三)连片规划建设破除区划阻隔

    (四)全面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

   二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协同管护和运行

    (一)建管同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

    (二)强化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

    (三)建立从户收集到县处理的垃圾协同处理体系

    (四)推动将城镇周边农村污水纳入城镇处理系统

   三 推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构建通达城乡的骨干交通运输网络

    (二)形成县镇村城乡公路交通网络

    (三)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四 愿景与对策

    (一)压实区(县)责任

    (二)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三)引进社会力量

    (四)完善工作规范和标准

    (五)重视建立长效机制

  B.14 2020年广东城乡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

   一 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成就与做法

    (一)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已基本实现城乡互补、工农互促

     1.公共教育均等化取得较大成就

     2.公共卫生均等化取得长足进展

     3.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初见成效

    (二)广东公共服务城乡融合的做法

     1.通过“微改造”来加快推进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

     2.在推动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3.对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色工程进行统筹推进

     4.对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工程进行重点突破

     5.在抗击疫情时期坚持实施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

     6.高效利用涉农资金来实施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具有广东特色的典型案例

     1.惠州市公共文化城乡融合特色

     2.信宜市公共文化城乡融合特色

     3.广州市黄埔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

   二 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存在的短板

    (一)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供给不均衡

     1.城乡生源流失率、人才流失率不均衡

     2.城乡教育经费配套不均衡

     3.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二)城乡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供给不均衡

     1.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不均衡

     2.城乡医疗卫生人才的分布不均衡

     3.城乡医疗保险的待遇和征缴义务不同

     4.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

   三 “十四五”时期推动广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一)加快构建新的城乡发展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设施,实现城乡共建共享

    (三)全面取消小城镇的落户限制,实现公共服务全面共享

    (四)重点改革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B.15 2020年广东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一 广东省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态势

    (一)广东省城乡社会救助发展态势

    (二)广东省城乡社会保险发展态势

   二 广东省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成效

    (一)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

    (二)社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结余持续增长

    (三)社会救助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四)社会保障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

   三 广东省城乡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四 政策建议

    (一)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制度衔接与整合,满足流动人口社保需求

    (三)建立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发展型救助转型

    (四)加快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五)结合“互联网+”技术,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B.16 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工作进乡村发展报告

   一 珠江三角洲社会工作进乡村的成效与特征

    (一)先行先试,打造乡村社会工作新模式

    (二)从人才着手,抓住社会工作进乡村的核心要点

    (三)凸显效能,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大转变

    (四)政策托底,以“三位一体”政策做保障

   二 社会服务进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滞后

    (三)村民与社会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社会组织活力不足

   三 珠江三角洲社会服务进乡村对策前瞻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工作服务能力

    (二)优化顶层设计,补齐乡村社会工作体系短板

    (三)深化以城带乡,探索城乡社会工作联动机制

 Ⅵ 城乡治理篇

  B.17 2020年广东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报告

   一 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

    (一)村组两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多

    (二)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量大

    (三)广东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好

    (四)农村集体经营运行稳

    (五)农村集体经济能力强

   二 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与成效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1.广东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2.完善、落实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1.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大力创新集体资产运营机制,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3.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释放发展红利

     4.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激活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5.多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

     6.多手段振兴村集体经济

   三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缺乏法律支撑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三)农村集体承担的公共负担仍然较重,利益协调存在困难

    (四)农民财产性收入潜力尚待挖掘

   四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展望

    (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法制建设

    (二)健全经济新常态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创新城乡利益联结模式和联农惠农机制

    (四)探索多种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五)构建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奖惩机制

  B.18 2020年广东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治理报告

   一 广东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治理发展态势

    (一)构建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乡村文化生活

    (二)传承创新岭南特色文化,赋能乡村德治体系

    (三)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乡村治理体系

   二 广东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如何协同

    (二)如何增强农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认同感”

    (三)如何深化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 广东乡风文明建设促进城乡融合的对策

    (一)优化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二)讲好新时代广东乡村故事,鼓励“三农”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

    (三)推进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四)多载体多渠道全方位协同推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B.19 2020年广东建构市域善治体系报告

   一 广东建立健全市域善治体系的成效

    (一)健全“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社会矛盾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二)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目标,农村基础管理模式逐步完善

    (三)深入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各项工作,社会治理创新效果显著增强

    (四)扎实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二 广东建立健全市域善治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供给不足

    (二)非户籍人口参与治理的动力不强

    (三)人口结构复杂使民生服务存在短板

    (四)城市治理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三 广东市域治理的发展机遇与前瞻

    (一)发展机遇

     1.充分利用外来人口人才多的优势,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2.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机遇,全面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3.抓住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机遇,推动城市群实现融合式发展

    (二)治理前瞻

     1.推动治理资源重心向基层下移,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服务

     2.真正发挥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通盘谋划、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

     3.全力打造“三治融合”先进样本,充分发挥自治德治法治的保障作用

     4.依托城乡自然文化的基础优势,凸显人文和生态并重的城乡特质

 Ⅶ 理论与案例篇

  B.20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拐点选择

   一 为何提出有广东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二 理论逻辑——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再认识

   三 广东行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拐点

  B.21 基础设施先行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南方电网模式

   一 发挥智慧电网优势,为城乡融合加速发展赋能

   二 用活智慧电网机制,为城乡融合基础建设赋能

   三 放大智慧电网功能,为城乡融合产业建设赋能

   四 用好智慧电网平台,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赋能

   五 以智慧电网助力广东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B.22 文化赋能城乡融合的茶山“四新发展”模式

   一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引擎

    1.全面提升发展空间,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2.实施镇村合作招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突出“文旅+产业”,拓展产业发展新领域

   二 崇尚乡风文明“新风尚”,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标杆

    1.加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深耕特色文化惠民,塑造文化发展品牌

   三 创建生态宜居“新农村”,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1.提升居住品质,建设“美丽家园”

    2.推动“田园变公园”,建设“美丽田园”

    3.整治园区环境,建设“美丽园区”

    4.“盆景”变“风景”,建设“美丽廊道”

    5.打好治水攻坚战,建设“美丽河湖”

   四 强化乡村发展“新支撑”,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环境

    1.构建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加强资金支持

    2.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人才基础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B.23 工业化牵引下城乡融合发展的黄埔模式

   一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城乡融合型布局

    1.强化城乡融合规划引领,优化空间一体化布局

    2.坚持落实四个优化要求,满足城乡融合要素配置

    3.强化乡村振兴督查督办,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二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城乡融合型产业

    1.坚持以工补农,依托工业扶持现代农业发展

    2.坚持产城融合,实现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目标

   三 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净化城乡融合型生态

    1.实施“万村整治”工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见效

    2.推进“千村示范”工程,着力打造示范样板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四 坚持系统推进城乡融合型治理创新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领导

    2.推动自治改革,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3.坚持依法自治,大力推进和强化农村法治建设

   五 坚持共建共享城乡融合成果

    1.坚持发挥工业优势,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2.坚持发挥工业优势,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

    3.坚持发挥工业优势,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B.24 “四行”并重系统推进城乡融合的电白“沙琅模式”

   一 产业先行:以特色型产业构筑城乡融合经济

   二 基建同行:以支撑型配套构筑城乡融合根基

   三 整治并行:以生态型村貌构筑城乡融合底色

   四 党建领行:以引领型党建构筑城乡融合堡垒

   五 前景展望:以顶层设计再谱城乡融合新辉煌

  B.25 “三位一体”髙水平城乡融合的蕉岭样板

   一 塑造广东美丽乡村新品牌,闯出“一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一)坚持以绿色发展塑造“一区”特色

    (二)坚持以生态变革激发“一区”动力

    (三)坚持以文旅创新树立“一区”品牌

   二 构筑城乡建设一体化新体系,创出“一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加速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实现城乡路通财通

    (二)加速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城乡设施相通

    (三)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同饮安全水

    (四)加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城乡优质教育共享

    (五)加速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健康联保

   三 探索基层党建引领新机制,干出“一区”城乡融合发展新成效

    (一)实施党建堡垒“四大工程”行动

    (二)实施党建引领人才促进发展行动

    (三)实施党建引领要素改革创新行动

 Ⅷ 附录

  B.26 广东城乡融合大事记

   2007年

   2010年

   2012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摘要

 法律声明

 Abstract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民出版社,2019。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概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2020。

陈锡文主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党俊武:《老龄社会的革命——人类的风险和前景》,人民出版社,2015。

郭跃文、赵细康主编《广东发展若干现实问题研究(2019)》,广东经济出版社,2020。

叶忠海:《人才学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周仲高:《赢取教育红利:中国人口质量转变初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马兴瑞:《广东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4日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20。

王瑞军:《加强科技创新治理支撑广东农业发展》,《中国农村科技》2019年第12期。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南方农村报社编《农科耀南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服务“三农”纪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吴燕妮:《广东省蔬菜出口竞争力问题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李丹霞、甘阳英、洪建军:《2016~2019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广东茶业》2020年第5期。

王丰:《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

胡玲玉、黄秉智、杨兴玉等:《香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与有效利用》,《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

向旭:《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

黄立飞、陈景益、皱宏达等:《广东甘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

何秀英、周少川、刘志霞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谢大森、江彪、刘文睿等:《优质、抗病冬瓜多样化育种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李少雄、洪彦彬、陈小平等:《广东花生生产、育种和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王丽、叶翔杨、温晓鹿等:《猪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邹宇晓、王思远、廖森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陈慧英、操君喜、孙世利等:《科技支撑英德红茶产业发展60年:成就与对策》,《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朱根发、杨凤玺、吕复兵等:《兰花育种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

卢志灵、黄小丹、王三军:《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建设的思考》,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2020年9月16日。

肖琴、罗其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第11期。

江娜、王岩:《背靠五大优势,广东数字农业未来可期——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谈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农民日报》2019年11月16日,第2版。

车晓蕙、吴涛:《为农业产业“补链”“强链”——广东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新华网客户端,2019年11月15日。

车晓蕙、吴涛:《现代农业产业园,岭南农业补短板》,《半月谈》2019年第24期。

叶贞琴:《关于广东“发展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的几点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第10期。

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http://www.gd.gov.cn/attachment/0/369/369879/2536169.pdf?ref=spec。

《〈农业农村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0年度工作要点〉解读》,http://www.gd.gov.cn/zwgk/zcjd/bmjd/content/post_3063328.html。

谢子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学习与研究》2020年第1期。

李国英:《构建都市圈时代“核心城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新格局》,《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6期。

邹培勇:《关于“一核一带一区”格局中粤北山区发展路径的思考》,《广东经济》2020年第8期。

龚蔚霞、周剑云:《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下的广东省乡村地区空间管治探索》,《小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

武文霞、庄伟光、邹开敏:《珠三角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广东经济》2020年第9期。

曲延春:《从“二元”到“一体”: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理论学刊》2020年第1期。

陈锡文、韩俊:《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20。

高帆:《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易赛键:《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城乡关系》,中原农民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19。

张学良、陆铭、潘英丽:《空间的聚集:中国的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格致出版社,2020。

周凯:《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广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动态》第20期,2020年6月3日。

《广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动态》第27期,2020年10月20日。

《广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动态》第29期,2020年11月9日。

《广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动态》第31期,2020年12月16日。

《广东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政策瞭望》2018年第6期。

盛广耀:《中国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异和提升》,《区域经济评论》2020年第4期。

聂高辉、宋璐:《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20年第2期。

杨茜、石大千:《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南方经济》2019年第9期。

严慧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振伟:《乡村振兴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法制保障》,《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第19期。

张晖:《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4期。

邵继红:《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财经界》(学术版)2018年第14期。

郑功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评估与政策思路》,《社会保障评论》2019年第1期。

姚李亭、彭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第12期。

习近平:《奋力开创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新局面》,《求是》2018年第15期。

国世平:《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全球定位》,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

古学斌:《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罗观翠、刘晓玲:《广东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易赛键:《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城乡关系》,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

李伟:《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理念、模式与方法》,《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

袁小平:《农村社会工作对乡村振兴的因应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萧子扬、刘清斌、桑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第2期。

郭占锋、李卓:《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及启示意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熊景维、钟涨宝:《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典型实践、经验与挑战》,《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姜军、乔夏阳:《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及当代启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陈相云:《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实践困境、价值亲和与专业突围》,《理论月刊》2018年第4期。

黄小明:《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深化与城乡融合》,《经济学家》2014年第1期。

卢丹梅:《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8期。

宋劲松:《城乡统筹三阶段》,《城市规划》2012年第1期。

徐勃:《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的路径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8期。

岳经纶、刘璐:《公众参与实践差异性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公共服务政策公众评议活动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刘怡仙、汪陈晨:《广东“双百计划”实施一周年:千名社工打通农村“最后一米”》,《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第19期。

央视报道:《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打通“最后一米”》,2020年8月9日。

中国智库网:《李昌金:实施乡村振兴:来自广东的调查与思考》,2019年11月4日。

赵昶、董翀:《民主增进与社会信任提升:对农民合作社“意外性”作用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9年第6期。

郁建兴、任杰:《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政治学研究》2020年第1期。

仝志辉、韦潇竹:《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解乡村治理:文献评述与研究建议》,《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孙秀林:《当代中国的村庄治理与绩效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黄祖辉、胡伟斌、徐梅缀:《农村集体经济“股社分离”改革——以杭州江干区为例的剖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公丕祥:《新中国70年进程中的乡村治理与自治》,《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5期。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林如鹏、程京武主编《传承与创新:广东乡风文明建设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20。

祁述裕:《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五个着力点》,《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第5期。

刘盛:《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现实难点与关键举措》,《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年第5期。

夏锦文:《以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经济日报》2018年12月28日。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严玉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与善治》,《法制与社会》2021年第4期。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王进:《中国农村新型治理体系转型与村社一体化融合发展研究》,《经济学家》2016年第10期。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供需报告(2019年)》,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社会责任报告》,2020年3月,http://news.bjx.com.cn/html/20200326/1058039.shtml。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8。

陈锡文主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宋洪远:《大国根基——中国农村改革40年》,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

刘义强等:《资本下乡: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社会主义论坛》2019年第7期。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求是》2013年第11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5月6日。

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年第6期。

陈晓华:《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基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过程的分析》,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朱翠明:《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人民论坛》2019年第7期。

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南方经济》2017年第10期。

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

穆克瑞:《新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及突破方向》,《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1期。

郑智维:《广东茂名电白区林头镇:把党员凝聚在兴农产业链上》,《民生周刊》2020年第20期。

梁明楣:《以党建引领电白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10期。

汪厚庭:《山区乡村产业振兴与有效治理模式和路径优化——基于皖南山区乡村实践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赵建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探索》,《山西农经》2021年第1期。

简 介:本书全面呈现2021年广东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状况。全书围绕在2021年度以“三精”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广东迈入乡村振兴全国第一方阵展开论述,形成总报告、乡村发展篇、乡村建设篇、乡村治理篇、区域协调篇、实践创新篇六个篇章共22个专题报告,并附有大事记,全面、系统呈现广东乡村振兴的成效、特点,并分析问题、展望趋势、提出对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