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82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图书

An Introductory Study on China'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Recent Times

SSAPID:101-6751-7366-38
ISBN:978-7-5097-827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 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文史哲研究系列
作 者: 耿云志
编 辑:范明礼;温玉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人名索引

 后记

 出版说明

 内容提要

 Abstract

 社科文献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绪论

  一 本书研究的旨趣与构想

  二 明清之际传统文化内部的异动

  三 鸦片战争前清代思想、学术与文化的流变

 第一章 鸦片战后到洋务运动时期思想文化的演变

  一 陌生的“蛮夷”

  二 师夷长技

  三 太平天国的文化

  四 近代文化的初基

  五 “中体西用”的观念框架

 第二章 改革与革命主导清末社会文化潮流

  一 “中体”遭遇激烈的挑战

  二 政治主导文化潮流

   (一)译书与著书

   (二)报刊

   (三)教育

   (四)实业报国与收回利权运动

   (五)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政治化倾向

 第三章 清末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初步形成

  一 戊戌至辛亥时期近代教育的发展

   (一)戊戌前后

   (二)1902~1905年废科举前新教育发展概况

  二 戊戌至辛亥时期近代社会团体的发展

  三 近代传媒系统的建立及其他

   (一)近代报刊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二)其他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立

 第四章 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

  一 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

   (一)从“天子降尊”到君权的否定

   (二)孔子与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二 平民主义的文化趋势

  三 移风易俗的近代俗世文化

  四 世界化与个性主义观念初萌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失序与新旧思想的冲突

  一 民国初年的政治失序状态

   南北对峙的局面

   内部变乱迭起,外部胁迫相继

   “二次革命”

   国会有名无实

   复辟的闹剧

  二 新旧思想的冲突

   关于共和制与君主制之争

   关于孔教之争

    (一)建立国教以及以孔教为国教的问题

    (二)孔子学说是否为宗教的问题

   关于新旧道德之争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 先觉分子的反思

  二 新文化运动兴起

  三 新旧文化的激烈冲突

  四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基础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实绩及其主要观念

  一 五四运动给予新文化运动的巨大推力

  二 新文化运动的实绩

   (一)文学革命的实绩

   (二)教育改革的初步成功和新教育的臻于成熟

   (三)一代青年的觉醒及其“社会的结合”

  三 新文化的主要观念

   (一)平民主义

   (二)个性主义

   (三)科学精神

   (四)开放的文化观念

  四 新文化运动的纲领和目标

 第八章 从文化运动到政治运动

  一 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蓝公武、李大钊提出了怎样不同的意见

   胡适是如何回应蓝、李两位的批评的

   这场争论的实质与意义

  二 《新青年》同人的分化

  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四 国民党的改组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思想准备

   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推动

   改组的实现

   知识分子政治关心度普遍高涨

    关于联省自治

    “好政府”的主张

 第九章 近代文化转型中保守主义的角色演变

  一 洋务运动时期的保守主义

  二 从戊戌到辛亥时期的保守主义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保守主义

   排满革命高潮中的国粹主义

  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衡派

 第十章 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

  一 政治与文化的意义界定

  二 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

   (一)近代中国人的政治觉醒

   (二)近代中国人的文化觉醒

  三 文化觉醒给予政治的重大影响

 结语

  一 近代文化转型中的困惑

  二 社会条件的制约

  三 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

本书是关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讨论。书中提出许多中国学者前此未曾提出过的重大问题。例如,作者提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本质是由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崇尚儒家一尊的压抑个性的文化,转变到与近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崇尚自由的,高扬个性的新文化。研究这个转变过程,主要应客观地描述其转变的轨迹,同时揭示出转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又例如,作者根据多年研究提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世界化与个性主义化两大趋势。人们据以为理想的科学与民主,只是这两大趋势向前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最终依赖于中国世界化的程度与个性的解放与个人的创造力所达到的程度。近代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陷入文化的中西之间,古今之间,新旧之间的冲突与困惑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要摆脱困惑,重拾文化自信,同样也只能依赖于世界化与个性主义的发展,由此才能确立健全的文化心态,重建基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的自信心。

《申报》影印本

《万国公报》影印本

《强学报时务报》合印本,中华书局,1991

《湘报类纂》,上海中华编译印书馆光绪壬寅版

《国闻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中国新报》

《时报》

《东方杂志》

《游学译编》

《浙江潮》

《江苏》

《民报》

《河南》

《竞业旬报》

《国粹学报》

《外交报》

《大公报》

《国风报》

《庸言》

《甲寅杂志》

《新青年》

《新潮》

《每周评论》

《新教育》

《太平洋》

《少年中国》

《解放与改造》

《北京大学日刊》

《晨报副刊》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建设》

《星期评论》

《学衡》

《努力周报》

《传记文学》,台北传记文学社

《清文汇》,北京出版社,1996。

冯梦龙等《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中国哲学史资料选集》(近代之部),中华书局,1959。

《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1990。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64。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79。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故宫博物院,1930。

阿英编《鸦片战争文学集》(上、下),古籍出版社,1957。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

苏舆编《翼教丛编》光绪二十四年武昌刻本。

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1977。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

《民国经世文编》,上海经世文社,1914。

《近代译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上海书店,1987。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2~1987。

丁守和主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三联书店,1959。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联书店,1979。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丁守和主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上、下、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章伯锋等编《近代稗海》第3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000。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上杂出版社,1953。

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

朱维铮、姜义华等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共五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1982。

耿云志主编《胡适论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海龙文书店,1935。

黄修荣主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2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王守仁:《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又作《阳明全书》)卷一至卷三,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未注明出版年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明史·儒林传》。

王艮:《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李贽:《焚书》,北京燕山出版社,1959。

李贽:《藏书》,北京燕山出版社,1959。

袁宏道:《袁中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

顾炎武:《日知录》(清黄汝成集释本),岳麓书社,1994。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

颜元:《四存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唐甄:《潜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55。

戴震:《戴震全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999。

段玉裁:《经韵楼集》,1936年来薰阁本。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四部丛刊》本。

王念孙、王引之:《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凌廷堪:《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

阮元:《研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

焦循:《雕菰楼集》,苏州文学山房本。

汪中:《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魏源:《海国图志》,《魏源全集》本,岳麓书社,2004。

林则徐:《林则徐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徐继畬:《瀛环志略》,积山书局光绪乙未刊本。

方东澍:《仪卫轩文集》,同治七年刻本。

何秋涛:《朔方备乘》,咸丰九年刻本。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醒狮丛书”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1994。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商务印书馆,1921。

郑观应:《盛世危言》,“醒狮丛书”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醒狮丛书”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王韬:《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

薛福成:《筹洋刍议》,《自强学斋治平十议》,文瑞楼光绪丁酉石印本。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自强学斋治平十议》,文瑞楼光绪丁酉石印本。

邵作舟:《邵氏危言》,光绪丙申石印本。

汤寿潜:《危言》,见《萧山文史资料选辑·汤寿潜史料专辑》,1993。

宋恕:《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

陈炽:《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

陈虬:《经世博议》,《救时要义》,《自强学斋治平十议》,文瑞楼光绪丁酉石印本。

张树声:《张靖达公奏议》,木刻本。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光绪二十四年。

吴汝伦:《吴汝伦全集》,黄山书社,200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康氏自刊本,北京,1922。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光绪十七年,万木草堂刊本。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故宫博物院,1988。

康有为:《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合印本,中华书局,1988。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张之洞:《劝学篇》,湖北自强学堂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1986。

《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张謇:《张季子九录》,中华书局,1931。

宋教仁:《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

秋瑾:《秋瑾集》,中华书局,1961。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书店,1983。

黄远庸:《远生遗著》,上海书店,1990。

章士钊:《章士钊全集》,文汇出版社,2000。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三联书店,1984。

胡适:《胡适文存》,亚东图书馆,1921。

胡适:《胡适文存》二集,亚东图书馆,1924。

胡适:《胡适文存》三集,亚东图书馆,1930。

胡适:《胡适论学近著》,商务印书馆,1935。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周作人:《周作人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钱玄同:《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993。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杜亚泉:《杜亚泉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蒋梦麟:《西潮》,大孚书局(台南),1993。

蒋梦麟:《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陶孟和:《孟和文存》,亚东图书馆,1926。

吴虞:《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梅光迪:《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任鸿隽:《任鸿隽文存——科学救国之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83。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走向世界丛书》本,岳麓书社,1985。

张德彝:《随使英俄记》,《走向世界丛书》本,岳麓书社,1986。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

翁同龢:《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89~1998。

罗森等:《早期日本游记五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康有为:《康有为自编年谱》,见《戊戌变法》(四)。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郑孝胥:《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商务印书馆,1991。

张人凤整理《张元济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张謇:《张謇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

张謇:《蔷翁自订年谱》,影印稿本,1925。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宝文堂书店,1989。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先生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

汤志钧编《章太炎先生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

胡适:《胡适日记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钱玄同:《钱玄同日记》,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吴宓:《吴宓日记》(1~10卷),三联书店,1998~1999。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三联书店,1995。

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学林出版社,1983。

梅光迪:《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6卷,人民出版社,1989;第7卷,台北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6。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1984。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

李国祁等《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

张灏等《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耿云志:《耿云志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刘志琴等《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

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商务印书馆,2005。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上、下)、第二编第一、二卷,中华书局,1980、1981、1987。

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11种,1964。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28种,1971。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32种,1975。

韦政通:《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下),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朱文华:《中国近代文学潮流》,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台北中华书局,1979。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

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华文出版社,2002。

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朱志敏:《五四民主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邹小站:《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尹飞舟:《湖南维新运动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周敏之:《王照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史》,春秋出版社,1989。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殷海光:《中国文化之展望》,台北文星书店,1966。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余英时:《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过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

柯文著、《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李国英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王跃等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日〕近藤邦康:《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丁晓强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袁广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日〕小野川秀美:《晚清政治思想研究》,林明德、黄福庆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

《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中华书局,1989。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丁守和等编《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五四运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郝斌、欧阳哲生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周阳山编,牟宗三等著《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文化传统的重建》,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

周策纵等《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

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张玉法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六辑·五四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简 介:本书立足于儒家文化的理论视野,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追问集体主义的“问题化历史”,具体阐述了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逻辑形成、历史构象、文化表征、教化方式、近代型变和论域延展等问题,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传统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理论型构与内在关系,有力回应了集体主义的历...

作者: 陈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黄海学术论坛》系山东大学(威海)组织编撰的学术集刊,本辑为2017年下半年刊,聚焦于东北亚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东北亚各国在长期的相邻相处中编织了特殊的邻里关系,各国既有多样的个性特质,又有融通的认同性特点。东北亚正在经历由近代形成的旧格局旧关系向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格局新关系的转变,其中文化的转变居于重要的地位,关注东...

作者: 张蕴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