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52

增量共治的杭州实践图书

Incremental Co-governance: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Hangzhou

SSAPID:101-6725-8958-08
ISBN:978-7-5097-666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回应,以杭州增量共治为研究对象,切实全面地剖析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在杭州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论证这种治理经验对于其他地方的借鉴和适用价值;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字里行间渗透着中外管理学领域的前沿理论和观点,并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追溯历史,面对现实,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案例更加阐明了增量共治的积极社会效应。

相关信息

丛书名:清华明德研究丛书·社会共治
作 者: 刘国翰
编 辑:蒋北娟;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附录1 杭州市志愿组织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杭州市志愿者志愿行为特征调查问卷

 序言

 绪章

  绪章 社会共治话语中的增量共治

   0.1 对于善治的追求

   0.2 增量创新的路径

   0.3 杭州的日常生活

   0.4 杭州的社会管理

   0.5 研究方法和思路

 实践篇

  第一章 民主民生:追求“仁”的城市德行

   1.1 善治的评价标准

   1.2 杭州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1.3 杭州的社会治理项目

   1.4 杭州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

    (1)传统社会管理体制没有涉及的领域

    (2)传统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的领域

    (3)和传统社会管理处于不同层面的领域

    (4)传统社会管理部门正在探索的领域

  第二章 共建共享:富于“义”的城市胸怀

   2.1 让谁来治理?

   2.2 传统的社会治理主体与新型社会治理主体

   2.3 新型社会组织的特征

   2.4 杭州的社会复合主体

   2.5 社会复合主体的控制机制

    (1)交叉兼职

    (2)信任关系

    (3)权威

    (4)契约

    (5)氛围

    (6)集体协商

   2.6 社会复合主体的作用机制

    2.6.1 关联博弈(Related Game)

    2.6.2 社会嵌入(Embeddedness)

   2.7 企业参与社会治理

    (1)杭州携职的文化资本

    (2)杭州携职的捐赠人资本

    (3)杭州携职的受益人资本

    (4)商业环境类社会资本

   2.8 新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逻辑

   2.9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发展方向

    2.9.1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逻辑前提

    2.9.2 扩大并健全社会组织体制的法人结构

    2.9.3 承认并重视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正当的利益诉求

    2.9.4 疏通并规范人、财、物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

  第三章 同心同意:倡导“理”的城市精神

   3.1 城市治理的精神特质

   3.2 城市治理理念的来源

   3.3 价值观的现代性追求

   3.4 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

    3.4.1 主体层面的价值观

    3.4.2 行动层面的价值观

    3.4.3 城市层面的价值观

  第四章 协商协行,践行“智”的治理之道

   4.1 有智慧的治理

   4.2 新型治理平台

   4.3 新型治理关系

   4.4 新型治理结构

   4.5 社会复合主体的内部结构

    4.5.1 部门间科层网络

    4.5.2 内聚性跨域网络

    4.5.3 扩展性跨域网络

    4.5.4 双核网络

    4.5.5 部门内网络

   4.6 新型治理工具

  第五章 高质高效,提升“能”的治理之本

   5.1 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出

   5.2 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5.2.1 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5.2.2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杭州实践

     (1)平等互信,多向沟通,提升社情民情知晓力

     (2)简政放权,各司其职,提升社会资源协同力

     (3)凝心聚力,协同攻坚,提升政策执行力

     (4)高效公平,多方供给,提升公共服务力

     (5)多维联动,共担风险,提升创业创新力

   5.3 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

    5.3.1 社会组织的发展

    5.3.2 杭州新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的创新之路

     (1)跨界复合,多层联动的创新型社会组织

     (2)新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凸显

   5.4 杭商参与社会治理

    5.4.1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5.4.2 杭商社会责任践行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1)以义生利,推动经济前行力

     (2)配置资源,提升民生改善力

     (3)践行责任,促进社会公益力

     (4)创新开放,提升城市竞争力

  第六章 互联互动,构建“信”的治理之脉

   6.1 信任社会

   6.2 历史传统与地域文化

   6.3 杭州的社会组织

   6.4 杭州的志愿活动

    6.4.1 志愿活动的规模

    6.4.2 志愿服务陶冶公民的道德情操

    6.4.3 志愿服务培养公民的行为理性

 理论篇

  第七章 从治理到共治

   7.1 治理和善治出现的时代背景

   7.2 共治范式的变革

   7.3 分类视角下的社会共治

    7.3.1 按治理领域划分

    7.3.2 按照治理关系划分

    7.3.3 按治理工具的分类

   7.4 社会共治的理论源流

    7.4.1 行政国家论

    7.4.2 社会系统论

    7.4.3 社会沟通论

    7.4.4 社会权力论

  第八章多元主体社会共治

   8.1 治理主体——多中心治理

    (1)政府及准政府主体

    (2)市场主体

    (3)公民社会主体

    (4)宗教及传统社会主体

   8.2 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

   8.3 治理机制——协同治理

   8.4 治理关系——新公共管理、新统合主义

    8.4.1 新公共管理

    8.4.2 新统合主义

   8.5 治理过程——协商治理、动态治理

   8.6 发达国家社会共治的案例

    8.6.1 美国的社会共治案例

    8.6.2 欧盟国家的社会共治案例

    8.6.3 日本的社会共治案例

  第九章 增量共治的实践和理论思考

   9.1 社会共治是一场社会变革

   9.2 增量变革

    (1)示范作用

    (2)熔炉效应

    (3)倒逼机制

   9.3 柔性变革*

   9.4 杭州社会共治的成功因素

   9.5 变革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多元共治

 案例篇

  案例一 西泠印社

   一 百年名社——西泠印社

   二 困境与危机

   三 治理与改革

   四 机制与运作

   五 名社重生的启示

  案例二 运河综合保护

   一 “京杭大运河”的成功申遗

   二 曾经哭泣的杭州“母亲河”何去何从

   三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合力的运河综保治理新机制

   四 运河综保申遗治理的借鉴意义

  案例三 杭州城市品牌网群

   一 杭州的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

   二 城市品牌网群的发展历程

   三 四界联动、“点线面块”结合的组织架构运作

   四 网群特色与存在问题

  案例四 “湖滨晴雨”工作室

   一 “湖滨晴雨”工作室的概况

   二 “湖滨晴雨”工作室的运行架构

    1.“一室”:湖滨晴雨工作室

    2.“六站”:社区民情气象站

    3.“两员”:民情预报员和民情观察员

    4.“四报”:“民情气象一天一报”、“民生焦点一周一报”、“民生时政一月一报”和“民生品质一年一报”

    5.“三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处理反馈机制”“效果评估机制”

   三 “湖滨晴雨”成效斐然

   四 独具特色的基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创新

    1.整合资源,打造公共平台

    2.多元参与,推动治理转型

    3.多方合力,探索治理机制

   五 湖滨晴雨的治理创新思考

  案例五 我们圆桌会

   一 《我们圆桌会》的出现

   二 《我们圆桌会》的内容

   三 《我们圆桌会》的特点

   四 《我们圆桌会》带给社会的启示

  案例六 杭州的市民体验日

   一 在体验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杭州市民体验日

   二 杭州市民体验日的活动机制

   三 杭州市民体验日的活动特色

   四 杭州市民体验日存在的问题

  案例七 杭州丝绸女装产业联盟

   一 丝绸女装产业联盟助力“丝绸之府、女装之都”

   二 多元互动,助推行业联盟增活力

   三 多力融合帮助行业联盟提效力

  案例八 绿色浙江

   一 绿色浙江的概况

   二 专注环境治理,构建多界协作互动的环境监督模式

   三 健全完善制度,加强治理能力建设

   四 关注民生,多元互动推广建立生态社区

  案例九 西湖国际博览会

   一 西博会的重生

   二 西博会复合主体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特色

    1.多层复合“平台”

    2.分层式的项目管理

    3.多层面的参与人员

    4.多职能的常设机构

    5.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办会模式

   三 以“西博效应”带动城市发展的大舞台

 代序 关于社会共治的几点思考

 附录3 杭州市志愿服务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创新和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面临的公共问题具有越来越鲜明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因应这样的特征,来自政府、社会、企业等诸多不同领域的主体进行“共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传统的治理模式相比较,社会共治在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关系、治理过程等方面都具有新的内涵和发展,“共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治理范式。杭州的社会共治具有明显的增量创新的特征,即首先在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边缘按照全新的社会共治理念来发展,通过倒逼机制和示范效应等来影响既有体制内部的机构和组织,待条件成熟之后再寻求新旧社会管理体制的接轨,这种实现路径称为增量共治。从具体的实践内容来看,杭州的增量共治可以概括为仁、义、理、智、能、信,是一种为了民生的治理,包容并蓄的治理,有理念、有理论、有理想的治理,有智慧的治理,有能力的治理,能够提高社会信任的治理。

[1]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Random House,2003.

[2]Ali Farazmand,Sound Governance:Engaging Citizens through Collaborative Organizations,Public Organizations Review,2012(12):223-241.

[3]ANDREA LARSON,Network dyads i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s: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

[4]Archon Fung,Varieties of Participation in Complex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12):66-75.

[5]Barzel Yoram,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6]Bowen,H.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New York:Harper,1953.

[7]C.Hood,Tools of Government,London:Macmillan,1983:55-56.

[8]Deil S.Wright,Managing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ene:the changing dramas of federalism,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W.B.Eddy editor,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Berlin,de Gruyter,1983.

[9]Department of Workforce Development,Wisconsin WorksW-2)Program:An Evaluation,2001.

[10]Federico Butera,Adapting the Pattern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5(4):403-419.

[11]Gerry Stoker,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osition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8(155).

[12]Hyden Goran,Governanc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Policy Order,in Richard Joseph(ed.),State,Conflict,and Democracy in Africa,Boulder,CO:Lynne Rienner,1999.

[13]Ingo Bode,Oscar Firbank,Barriers to Co-Governance:Examining the“Chemistry”of Home-Care Networks in Germany,England and Quebec.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2009,vol.37,No.2:325-351.

[14]Jan Kooiman,Governing as Governance.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3.

[15]Jan Kooiman,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SAGE Publications Ltd.,1993.

[16]Jan Kooiman,Social-Political Governance.Public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Theory,1999,1:1,67-92

[17]John D.Donahue,Richard J.Zeckhauser,Collaborative Governance:Priivate roles for public goals in turbulent tim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

[18]Jones Candance,William S.Hesterly,Stephen P.Borgatti,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Vol.22,No.4,p.911-945.

[19]Kerlin Janelle A,Social Enterpri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Differences,Voluntas,2006(17):247-263.

[20]Kj?r Mette Anne,Governance. Polity Press,2004.

[21]Laborde Cécile.Pluralism,Syndicalism and Corporatism:Léon Guguit and the Crisis of the State(1900―1925),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1996(3).

[22]Lester M.Salamon,and Odus V.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1.

[23]Lukes Steven,Power:A Radical View,Macmillan,1974.

[24]Max Weber,The Protestant Ethn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Rutledge,1992.

[25]Maya Fruet Genoveva,Paths to State/Society Synergy?The experience of housing cooperatives in Porto Alegre,Brazil.Roskilde University,2002.

[26]Maya Fruet Genoveva,Paths to State-Society Synergy?The experience of housing cooperatives in Porto Alegre,Brazil. Roskilde University,2002.

[27]Oliver E.Williamson,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06),Vol.36,No.2,pp.269-296.

[28]Oliver Treib,Holger B?hr,Gerda Falkner,Modes of governance:towards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2007(1):1-20.

[29]Patrick Harkness,Co-governance,Welsh Government New Ideas Fund,A discussion paper,2012.

[30]Pierre Bourdieu,The Forms of Capital,in J.Richardar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1986:241-258.

[31]R.A.W.Rhodes,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1996,XLIV,652-667.

[32]Reinhard Steurer,Disentangling governance:a synoptic view of regulation by government,business and civil society.Policy Science,2013(46):387~410.

[33]Rhodes,R.A.W,Understanding Governance:Policy Networks,Governance,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34]Robert Dahl,Who Gover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290.

[35]Scharpf,Fritz W,Games Real Actors Play,Actor-Centered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cy Research. Westview Press,1997.

[36]Schieffer Alexander,Lessem Ronnie,Beyond Social and Private Enterprise:Towards the Integrated Enterprise.Transition Studies Review,2009(4).

[37]Schmitter Philippe C.,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Review of Politics. 1974(1).

[38]Teece,D.J,Strategies for Capturing the Financial Benefits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 N.Rosenberg,R.Sandau,and D.C.Mowrey.eds,Technolog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174-205.

[39]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0]The World Bank.State-Society Synergy for Accountability:Lessons for the World Bank,World Bank Working Paper,No.30,2004.

[41]Tneodore Levitt,TheDanger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9).

[42]Williamson Oliver E,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36,No.2(Jun.,1991),p.269-296.

[43]Young R.Dennis,Lecy D.Jesse,Defining the Universe of Social Enterprise:Competing Metaphors,Voluntas,2013(10).

[44]ネットワークガバナンス研究会,ネットワークガバナンス研究会报告书,2006。

[45]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6]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27页。

[47]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商务印书馆,2005。

[48]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第82页。

[49]白锐:《“行政国家”解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0]白则平:《如何认识我国的社会组织》,《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3~10页。

[51]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苏国勋,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2008。

[52]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

[53]查尔斯·蒂利:《信任与统治》,胡位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54]陈鼎:《政治现代化金成中增量民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温岭市基层治理持续创新为例》,《观察与思考》2013年第3期,第22~26页。

[55]陈广胜:《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第13页。

[56]陈洪涛:《转型期中国行业协会自律功能探析——以三鹿事件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年第4期。

[57]陈宁:《新时期杭州传统人文精神的反思》,《杭州通讯》2008年第10期,第16~17页。

[58]陈小洪,马骏,袁东明等:《产业联盟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9]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50页。

[60]丁煌,孙文:《从行政监管到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突破——基于网络分析的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109~115页。

[61]冯兴元:《论农民权益保护——一种“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论”》,《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6月17日。

[62]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

[63]高炳坤:《论澳门特区合作主义治理的演变与发展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2期。

[64]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676页。

[65]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66]郭春甫:《公共部门治理新形态——网络治理理论评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67]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第73页。

[68]杭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杭商企业社会责任与杭州社会运行关系研究》,《杭州研究》2010年第4期,第72~92页。

[69]杭州市下城区志愿服务事业时间与研究课题组:《城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70]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第23~36页。

[71]何辉:《社会企业的兴起:理论观点与中国实践》,载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101~146页。

[72]何显明:《政府转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60年来政府体制演变的内在逻辑》,《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第4~14页。

[73]侯龙龙:《金融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Embeddedness)视角》,《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4年第2期。

[74]胡鞍钢、魏星:《治理能力与社会机会——基于世界治理指标的实证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第118~121页。

[75]黄君慈,罗杰:《声誉、关联博弈与民间信用私人实施机制》,《江淮论坛》2006年第3期。

[76]黄晓红、李继刚、崔浩:《嵌套博弈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机制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7]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2期。

[7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事业单位改革研究课题组译,中信出版社,2004。

[79]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0]李怀斌:《经济组织的社会嵌入与社会形塑——企业社会嵌入及其对企业范式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7期。

[81]李怀斌:《企业社会嵌入的范围界定和对象差序分析——双核导向和双向嵌入的提出和论证》,《市场营销导刊》2006年第6期。

[82]李慧凤:《公共治理视阈下的社会管理行为优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22~30页。

[83]李玲:《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中国道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导刊》2014年第4期。

[84]李路路:《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2日。

[85]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6]李献策:《西部地区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研究》,燕山大学.2010.

[87]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8]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22页。

[89]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志愿精神在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

[90]梁文松,曾玉凤:《动态治理:新加坡政府的经验》,中信出版社,2010。

[91]刘广磊、任泽伟:《关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述评》,《学习与思考》2011年第5期,第11页。

[92]刘国翰、金碧华、陈晓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会企业运作模式——以杭州携职为例》,《经营与管理》2014年第6期。

[93]刘国翰:《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杭州》2011年第9期,第27~29页。

[94]卢芳:《中国草根NGO网络化现象初探——基于慧灵网络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

[95]鲁恩·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第六版)——对古典理论的扩展》,刘少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50页。

[96]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7]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页。

[98]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9]罗纳德·H.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主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2008。

[100]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魏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54~61页。

[101]马克·格兰诺维特:《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美国社会学杂志》1985年第91(3):481~510。

[10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

[103]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第28~40页。

[104]毛栋英,苏兰花:《社会共治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以浦东为例》,《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第2期,第156~159页。

[105]毛寿龙,李文钊,张旭霞等:《社会复合主体对城市发展和治道变革的意义 》,载《“民主民生”调研组研究报告摘要汇编》,第四届生活品质全国论坛,2009,第108~120页。

[106]尼古拉斯·伯恩鲁斯,内森·加德尔斯:《智慧治理》,朱新伟等译,格致出版社,2013,第6页。

[107]彭正银等:《企业网络组织的异变与治理模式的适应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08]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09]阮平南,杨小叶:《网络组织形态及结构探微》,《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2期。

[110]塞夫里娜·贝利娜:《多种形式的合理性:现实、多元化权以及政权的根基》,法国更新治理研究院编《治理年鉴(2009—2010)》,金俊华译,吉林出版集团,2011。

[111]邵欢,李艳等:《以价值观为引领,促进志愿者组织成长》,《杭州(我们)》2013年第2期,第42~46页。

[112]沈晓峰,郑元春,钟雯君:《让民间组织长成公益之树》,《杭州(我们)》2012年第4期,第22~24页。

[113]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4]孙增武,许尧:《多中心治理: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创新——以物业小区业主自治为例》,《公共管理改革》2008年第12期。

[115]谭英俊:《网络治理:21世纪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战略》,《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

[116]唐杰:《北京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57~63页。

[11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

[118]汪海霞,郭维汉:《法制视阈下社会协同治理的制度创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13~19页。

[119]汪锦军:《走向合作治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条件、模式和路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20]王成磊,杨雅琴:《浅析新型社会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困境》,《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第6期,第45~47页。

[121]王国平:《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研究与实践》,杭州出版社,2009。

[122]王敬尧:《地方财政与治理能力》,商务印书馆,2010,第12~13页。

[123]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4]王名,孙春苗:《行业协会论纲》,《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年第4期。

[125]王水雄:《镶嵌式博弈:对转型社会市场秩序的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26]谢玉梅:《格莱明银行模式:基于关联博弈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8期。

[127]徐慧:《国际环境合作与贸易关联的博弈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28]肖剑忠:《采荷街道文化志愿者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杭州(我们)》2012年第8期,第33~35页。

[129]徐晋:《平台经济学——平台竞争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30]许叶枚:《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1期,第38页。

[131]盐野宏:《行政组织法》,杨建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2]杨丽:《“枢纽型”社会组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学会》2012年第3期,第14~19页。

[133]易学志:《善治视野下政府治理能力基本要素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1~12页。

[134]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第294页。

[135]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重庆出版社,1994。

[136]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重庆出版社,1994,第119~123页。

[137]俞可平:《增量民主:“三轮两票”制镇长选举的政治学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3期,第27~28页。

[138]俞可平:《增量民主的改革思路》,《领导科学》2012年第6期,第28页。

[139]俞可平:《增量政治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第8~14页。

[140]俞可平:《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构的重大创新:在第三届生活品质全国论坛上的讲话》,王国平主编《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研究与实践》,杭州出版社,2009,第22~24页。

[14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2]喻卫斌:《不确定性和网络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3]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44]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2~13页。

[145]张敏:《协商治理及其当前实践:内容/形式与未来展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第72~78页。

[146]张网成:《中国公民志愿行为研究(2011)——现状、特点及政策启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147]张旭昆,秦诗立:《商会的激励机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48]郑崇明,郭子平:《中国行政国家合法性的历史变迁与路径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34~37页。

[149]郑杭生:《中国经验的亮丽篇章》,载王国平主编《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研究与实践》,杭州出版社,2009,第270~274页。

[150]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10,第318页。

[151]朱瑜,王雁飞,蓝海林:《产业网络中社会嵌入影响机制及其效应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2期。

[152]施雪华:《政府综合治理能力论》,《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8~13页。

简 介:温州的社会共治实践探索缘起于社会改革的推动,它很好地将政府治理理念与民间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有的共治路径和机制。基于治理实践,我们将温州社会共治的路径概括为以“推典型让项目”、“推模式让空间”、“推规范让职权”为核心的“推位让治”路径。本书从温州的社会开始谈起,深入剖析温州社会共治的社会基础,分析温州实践的做法、...

作者: 王春婷 王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