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6 !

参考文献

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competitiveness

SSAPID:101-6721-2067-92
ISBN:978-7-5097-0111-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为主旨,以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视角地评估了这些城市的综合及分项竞争力,并选取前200个城市进行排名、分级,以更加系统和直观地反映这些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编 辑:曹义恒;郭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编委会

 附录

 后记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国城市竞争力:总体报告

  第一章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2007年度排名

   一 2007年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见表1-1)++,A+,A,A-,A--,如排名1~10为A++,依此类推;B、C、D类似,从A++到D--共20个等级。">*

   二 2007年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省排名(见表1-2)

   三 2007年中国52个城市解释竞争力排名(见表1-3)

  第二章 中国城市竞争力2007年度述评

   一 计量研究发现

    (一)200个城市显示竞争力比较发现

     1.总体比较分析

     2.地域分组比较分析

     3.阶段分组比较分析

    (二)52个城市解释竞争力比较发现

     1.总体比较分析

     2.分组比较分析

   二 案例研究发现

    (一)最佳案例城市:经验提炼

    (二)双城记:26对城市的竞争力对比

   三 主题研究发现

    (一)全球城市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二)全球城市群竞争力分析

    (三)中国城市群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四)中国城市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五)中国城市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城市区域的规模体系

     2.城市区域的等级体系

     3.城市区域的空间体系

    (六)中国城市带竞争力

    (七)中国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1.总体规模偏小

     2.中心城市偏弱

     3.层级结构失衡

     4.内部竞争无序

     5.资源环境紧张

     6.基础设施重复

     7.产业低效同构

     8.市场分割严重

     9.城市建设冒进

     10.城际交通滞后

    (八)中国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战略建议

     1.制订中国城市群的战略规划

     2.创新的中国城市群制度框架

     3.建立中国城市群的政策框架

     4.构建中国城市群的治理框架

   四 中国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3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巨大成绩

     1.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加大

     2.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3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总结

     1.取长补短,骑马找马

     2.因利乘便,稳中求进

     3.逆向思维,先易后难

     4.另起炉灶,以新化旧

     5.博采众长,青胜于蓝

     6.分权分税,鼓励竞争

     7.联产承包,亦工亦农

     8.城镇开花,集群扩散

     9.工业带动,制造优先

     10.精英治市,模拟企业

     11.招商引资,环境营销

     12.经营资产,以城建城

    (三)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

     1.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将是加速化的发展

     2.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将是集约式的发展

     3.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将是差异化的发展

     4.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将是梯度化的发展

     5.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层级化发展

     6.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是个性化发展

     7.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是网络化发展

     8.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全球化发展

     9.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是非均衡发展

     10.中国一些城市未来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积极应对挑战,妥善把握平衡

 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竞争力模型

   一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前提

    1.城市收益理论

    2.城市的价值体系

   二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框架

    1.城市竞争力的显示框架

    2.城市竞争力解释框架

   三 城市竞争力的系统与关键

    (一)人才本体竞争力

    (二)企业本体竞争力

    (三)产业本体竞争力

    (四)公共部门竞争力

    (五)生活环境竞争力

    (六)商务环境竞争力

    (七)创新环境竞争力

    (八)社会环境竞争力

    (九)城市群国际竞争力

    (十)国家竞争力

  第四章 理论综述: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指标体系

   引言

   一 世界银行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二 世界经济论坛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三 美国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四 英国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五 印度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

   六 neoIT公司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七 韩国IPS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八 菲律宾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九 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十 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与发现

  第五章 200个城市区域分组竞争力比较

   一 东南地区

    1.增长竞争力(见表5-3)

    2.规模竞争力(见表5-4)

    3.效率竞争力(见表5-5和表5-6)

    4.效益竞争力(见表5-7)

    5.结构竞争力(见表5-8和表5-9)

    6.质量竞争力(见表5-10)

    7.综合竞争力(见表5-11)

   二 东北地区

    1.增长竞争力(见表5-12)

    2.规模竞争力(见表5-13)

    3.效率竞争力(见表5-14和表5-15)

    4.效益竞争力(见表5-16)

    5.结构竞争力(见表5-17和表5-18)

    6.质量竞争力(见表5-19)

    7.综合竞争力(见表5-20)

   三 西南地区

    1.增长竞争力(见表5-21)

    2.规模竞争力(见表5-22)

    3.效率竞争力(见表5-23和表5-24)

    4.效益竞争力(见表5-25)

    5.结构竞争力(见表5-26和表5-27)

    6.质量竞争力(见表5-28)

    7.综合竞争力(见表5-29)

   四 西北地区

    1.增长竞争力(见表5-30)

    2.规模竞争力(见表5-31)

    3.效率竞争力(见表5-32和表5-33)

    4.效益竞争力(见表5-34)

    5.结构竞争力(见表5-35和表5-36)

    6.质量竞争力(见表5-37)

    7.综合竞争力(见表5-38)

   五 环渤海地区

    1.增长竞争力(见表5-39)

    2.规模竞争力(见表5-40)

    3.效率竞争力(见表5-41和表5-42)

    4.效益竞争力(见表5-43)

    5.结构竞争力(见表5-44和表5-45)

    6.质量竞争力(见表5-46)

    7.综合竞争力(见表5-47)

   六 中部地区

    1.增长竞争力(见表5-48)

    2.规模竞争力(见表5-49)

    3.效率竞争力(见表5-50和表5-51)

    4.效益竞争力(见表5-52)

    5.结构竞争力(见表5-53和表5-54)

    6.质量竞争力(见表5-55)

    7.综合竞争力(见表5-56)

  第六章 200个城市阶段分组竞争力比较

   一 前工业化阶段城市比较

    1.增长竞争力(见表6-1)

    2.规模竞争力(见表6-2)

    3.效率竞争力(见表6-3和表6-4)

    4.效益竞争力(见表6-5)

    5.结构竞争力(见表6-6和表6-7)

    6.质量竞争力(见表6-8)

    7.综合竞争力(见表6-9)

   二 工业化前期阶段城市比较

    1.增长竞争力(见表6-10)

    2.规模竞争力(见表6-11)

    3.效率竞争力(见表6-12和表6-13)

    4.效益竞争力(见表6-14)

    5.结构竞争力(见表6-15和表6-16)

    6.质量竞争力(见表6-17)

    7.综合竞争力(见表6-18)

   三 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比较

    1.增长竞争力(见表6-19)

    2.规模竞争力(见表6-20)

    3.效率竞争力(见表6-21和表6-22)

    4.效益竞争力(见表6-23)

    5.结构竞争力(见表6-24和表6-25)

    6.质量竞争力(见表6-26)

    7.综合竞争力(见表6-27)

   四 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城市比较

    1.增长竞争力(见表6-28)

    2.规模竞争力(见表6-29)

    3.效率竞争力(见表6-30和表6-31)

    4.效益竞争力(见表6-32)

    5.结构竞争力(见表6-33和表6-34)

    6.质量竞争力(见表6-35)

    7.综合竞争力(见表6-36)

   五 资源型城市比较

    1.增长竞争力(见表6-37)

    2.规模竞争力(见表6-38)

    3.效率竞争力(见表6-39和表6-40)

    4.效益竞争力(见表6-41)

    5.结构竞争力(见表6-42和表6-43)

    6.质量竞争力(见表6-44)

    7.综合竞争力(见表6-45)

  第七章 52个最具竞争力城市综合分析

   一 特别行政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竞争力比较

    1.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3和7-4)

    2.企业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5和表7-6)

    3.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7和表7-8)

    4.公共部门竞争力比较(见表7-9和表7-10)

    5.生活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11和表7-12)

    6.商务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13和表7-14)

    7.创新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15和表7-16)

    8.社会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17和表7-18)

    9.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见表7-19和表7-20)

    10.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二 省会城市竞争力比较

    1.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23和表7-24)

    2.企业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25和表7-26)

    3.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27和表7-28)

    4.公共部门竞争力比较(见表7-29和表7-30)

    5.生活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31和表7-32)

    6.商务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33和表7-34)

    7.创新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35和表7-36)

    8.社会环境竞争力比较(表7-37和表7-38)

    9.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见表7-39和表7-40)

    10.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三 最具竞争力的地级城市竞争力比较

    1.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43和表7-44)

    2.企业本体竞争力比较(见表7-45和表7-46)

    3.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比较(表7-47和7-48)

    4.公共部门竞争力比较(见表7-49和表7-50)

    5.生活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51和表7-52)

    6.商务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53和表7-54)

    7.创新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55和表7-56)

    8.社会环境竞争力比较(见表7-57和表7-58)

    9.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见表7-59和表7-60)

    10.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第八章 10个最佳案例城市

   一 东莞:镇区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发展

    (一)积极发展镇区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

     1.产业乡村化

     2.产业集群化

     3.产业国际化

     4.产业本土化

     5.产业现代化

    (二)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城建促进产业升级

     1.乡村城镇化

     2.城镇集群化

     3.区域都市化

     4.城市现代化

     5.都市田园化

    (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1.社保一体化

     2.就业均等化

     3.设施网络化

     4.商业网点化

     5.财政倾斜化

    (四)投资软硬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1.场馆多样化

     2.活动常规化

     3.培训体系化

   二 上海:比肩国际城市,担当区域龙头

    (一)从城市对外包容到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二)切实担当在城市群区域治理中的龙头作用

    (三)“以人为本”,切实构建和谐社会

   三 柳州:坚守工业本位,革新确保转型

    (一)柳州市统一思想,全市上下形成了“产业报国、工业兴市”的城市精神

    (二)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技术革新,积极推动柳州市产业升级

    (三)柳州市全球化配置资源,开辟企业技术革新的新途径

    (四)柳州市狠抓职业技术教育,为新技术的创造和应用提供了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

   四 青岛:博采众山之石,开拓绩效管理

    (一)先行先试,围绕目标转移不断探索新方法

     1.为转变职能,嫁接目标管理

     2.为提高绩效,将目标管理拓展为目标绩效管理

     3.为创建满意政府,实施品牌管理

     4.为创建高效机关,移植平衡记分卡

    (二)量体裁衣,引进、消化和创新:以机关工委的平衡记分卡实践为例

     1.学习研究,掌握原理;实地考察,借鉴经验,坚定信念

     2.量体裁衣,创新发展,发展适合自己的平衡记分卡

     3.初见成效

    (三)活学活用,联系实际创造特色:以目标绩效管理的实施为例

   五 扬州:宜居与宜业共赢,生态同人文永续

    (一)坚持环保优先,建设宜居自然环境

     1.设定五条底线

     2.出台“环保优先计划”

     3.实施蓝天碧水工程

     4.实施绿杨工程

    (二)坚持创新软件,建设和谐社会环境

     1.创新沟通机制,实现“民主决策”

     2.创新城市管理制度,实施数字化城管

     3.创新住房保障制度

    (三)坚持居赏兼容,保修历史人文环境

     1.保护古城,改造古城,古城不仅是游览的圣地而且成为市民居住的最佳选择

     2.保留传统工艺,发展传统工艺

    (四)坚持居业兼容,建设有机产业环境

     1.合理确定城市空间的功能分工

     2.发展工业园区以促进产业集群

    (五)坚持宜居宜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六)坚持突出个性,确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突出城市个性

     2.城市环境的改善使土地等资产增值,这些收益用于改善城市环境

     3.城市环境的改善使土地等资产增值,这些收益用于提高市民福利

   六 呼和浩特:立足比较优势,龙头带动发展

    1.“奶业兴市”反映呼和浩特优势,战略定位准确

    2.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3.全面宣传“草原文化”,为企业发展助力

    4.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乳业发展

   七 义乌:弘扬重商精神,培育多元文化

    (一)经验做法

     1.兴商建市,弘扬重商创业的商业精神

     2.先发先试,强化政府的改革创新意识

     3.文明和谐,塑造多元开放的创新文化

    (二)成就

    (三)启示

   八 日照:市场运作提高效率,货币直补保证公平

    1.住房用地市场化

    2.住房补贴货币化

    3.市场购房自主化

    4.补贴运作透明化

   九 合肥:坚持市场导向,引领科技创新

    1.健全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改善城市创新服务水平

    2.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3.坚持持市场导向,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4.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十 驻马店:聚焦“三项建设”,统筹“平安崛起”

    1.聚焦项目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聚焦平安建设,全神贯注保平安

    3.聚焦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抓干部

    4.统筹平安崛起,坚定不移抓落实

 中国城市竞争力:主题研究

  第九章 城市群的分析框架

   一 城市群:概念与内涵

    1.城市群的意义

    2.城市群的概念

    3.城市群的内涵

    4.城市群的结构

    5.城市群的边界

   二 城市群:基本特征

    1.地域性

    2.人口群聚性

    3.中心性

    4.拥有范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除中心城市外的众多其他城市

    5.联系性

   三 城市群:不同分类*

    1.从城市群的空间形状来划分

    2.从内部城市结构来划分

    3.从区域影响角度来划分

     4.按发展阶段来划分

   四 城市群:系统要素框架

   五 城市群:演化框架

    (一)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城市群演化机制模型

     1.生成机制

     2.动力机制

     3.演化机制

   六 城市群:识别标准

    (一)城市群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与标准

    (二)城市群空间等级识别指标与标准

   七 城市群:政策框架

  第十章 国际城市群及竞争力分析

   一 城市群及其发展趋势

    (一)城市群的界定及OECD地区对城市群的划分

    (二)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和问题

     1.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

     2.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城市群发展趋势

   二 城市群竞争力分析

    (一)城市群竞争力概况

    (二)城市群竞争力分析:国家间比较

     1.城市群人均GDP与国家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2.城市群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国家劳动生产率关系分析

    (三)城市群竞争力:国内比较

     1.城市群人均GDP与国家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2.城市群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国家劳动生产率关系分析

    (四)研究发现

   三 国际经验

    1.政策支持

    2.合理规划

    3.有效治理

  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群实证分析

   一 中国城市群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中国城市群发展阶段和空间等级分析

     1.根据城市群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与标准分类

     2.根据城市群空间等级识别指标与标准分类

     3.中国各个城市群发展阶段和空间等级的关系

    (二)33个城市群

     1.长三角城市群

     2.珠三角城市群

     3.京津唐城市群

     4.海峡东岸城市群

     5.山东半岛城市群

     6.辽中南城市群

     7.海峡西岸城市群

     8.中原城市群

     9.武汉城市群

     10.成渝城市群

     11.关中城市群

     12.长株潭城市群

     13.哈尔滨城市群

     14.长春城市群

     15.皖江淮城市群

     16.徐州城市群

     17.浙东城市群

     18.汕头城市群

     19.琼海城市群

     20.石家庄城市群

     21.太原城市群

     22.环鄱阳湖城市群

     23.呼包鄂城市群

     24.拉萨城市群

     25.银川城市群

     26.兰州城市群

     27.乌昌城市群

     28.南宁城市群

     29.黔中城市群

     30.滇中城市群

     31.豫皖城市群

     32.冀鲁豫城市群

     33.鄂豫城市群

    (三)九大经济带

    (四)多心化的城市体系

     1.城市区域的规模体系

     2.城市区域的等级体系

     3.城市区域的空间分布

   二 中国城市群的问题与挑战

    (一)总体规模偏小

    (二)中心城市偏弱

    (三)层级结构失衡

    (四)内部竞争无序

    (五)资源环境紧张

    (六)基础设施重复

    (七)产业低效同构

    (八)市场分割严重

    (九)城市建设冒进

    (十)城际交通滞后

   三 中国城市群问题的政策原因

    (一)区域规划缺失

    (二)政策建构不足

     1.财税政策之不足

     2.金融政策之不足

     3.产业政策之不足

     4.行政体制之不足

    (三)制度建设滞后

    (四)区域治理缺位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群竞争力分析

   一 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

   二 样本与数据来源

    1.城市群竞争力计算方法

    2.企业辐射指数计算方法

    3.数据来源

    4.补充说明

   三 2008年中国城市群竞争力定量比较发现

    (一)2008年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总体比较分析

     1.2008年中国城市群各组竞争力关系和综合竞争力分析

    (二)2008年中国城市群竞争力分组比较分析

     1.2008年中国城市群先天竞争力格局

     2.2008年中国城市群现实竞争力格局

     3.2008年中国城市群成长竞争力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建议

   一 中国城市群的战略规划

    (一)国家层面的规划

     1.规划目的

     2.规划原则

     3.规划内容

    (二)具体城市群规划

     1.规划目的

     2.规划原则

     2.规划内容

   二 中国城市群的制度框架

    1.改革目的

    2.改革原则

    3.户籍制度改革

    4.金融体制改革

    5.土地制度改革

    6.财税体制改革

    7.社会保险制度

    8.市场监管制度

   三 中国城市群的政策框架

    (一)政策总则

     1.政策目标

     2.政策目的

     2.指导原则

    (二)财政政策

     1.中央财政政策

     2.地方财政政策

    (三)金融政策

     1.中央金融政策

     2.地方金融政策

    (四)土地政策

    (五)产业政策

   四 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框架

    (一)选择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模式

     1.松散的城市群治理组织

     2.专门委员会

     3.城市联盟组织模式

    (二)设立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组织

     1.发起人

     2.城市群治理组织的法律地位

     3.中央政府的监督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组织的组织结构

     1.中央政府/省政府与城市政府

     2.中央政府/省政府与城市群治理组织

     3.城市群治理组织与城市政府

     4.城市群治理组织的职权设计

    (四)建立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组织的运行机制

     1.城市群治理组织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2.城市群治理组织的责任和权力

     3.城市群治理方案的形成和执行

     4.政策执行的激励机制

     5.协调机制

    (五)改革中央政府层面的区域治理体制

 中国城市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第十四章 26对城市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一 上海对香港:东方巨轮扬帆江海之滨,中西合璧连通海内市场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 杭州对宁波:西湖丽景绘人间天堂,东南明珠炫商贸之都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三 北京对天津:依山邻海展国都风貌,渤海之滨领东方神韵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城市的差异性

    3.两城市的相似性

    4.两城市的竞合战略

   四 中山对珠海:宜居宜业共赢,年轻浪漫永续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城市的差异性

    3.两城市的相似性

    4.两城市的竞合战略

   五 深圳对广州:昔日羊城一枝独秀,而今双璧共放光辉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六 佛山对东莞:岭南陶都犹尚武,南粤名城飘莞香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七 惠州对泉州:海上丝路扬帆进,罗浮山下荔枝甜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八 南宁对昆明:西南绿都通四邻,滇池枕边遇春城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九 厦门对福州:遥望宝岛亦美港,镇守门户乃名城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 澳门对海口:融贯中西著于世,陆尽天边又一城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一 苏州对无锡:吴地园林誉东方水城,水乡温婉盈新兴气息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二 常州对南通:荟萃人文吴龙城,据会江海崇福地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三 扬州对徐州:江陆交通汇两城,史化烟云聚二州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四 南京对武汉:虎踞龙舟新南京,龟蛇相望大武汉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五 南昌对合肥:跨长珠闽三地启鄱阳之水,依长淮二水望巢湖之滨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六 台州对温州:碧海蓝天海上仙子国,黄金海岸国际轻工城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竞合战略

   十七 济南对青岛:胶东半岛两明珠,文化传承千余年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八 长沙对郑州:岳麓山下湘江城,十省通衢连九州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十九 绍兴对嘉兴:古越秀水东方名城,石桥跨渡绿城水都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 西安对太原:千年古都承东启西,西北重镇锦绣四方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一 沈阳对大连:振雄风建东方鲁尔,换新颜筑海港新城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二 哈尔滨对长春:东方巴黎显活力,城中之城多美名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三 成都对重庆:天府之土蕴生机,巴渝名城藏活力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四 呼和浩特对包头:草原明珠齐争辉,塞外古城共兴盛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五 潍坊对淄博:古老鲁中二市,蓬勃半岛双星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二十六 威海对烟台:秀美临海市,壮丽海滨城

    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3.两个城市的相似性

    4.两个城市的竞合战略

  第十五章 33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因数据所限,香港澳门两城市未列入珠三角城市群指标计算。本章33个城市群点评的顺序按照综合竞争力排名进行排列,拉萨、海峡东岸、乌昌城市群没有计算竞争力的,放在最后,予以文字点评。因数据所限,个别城市群县级数据未列入计算。">*

   1.长三角城市群

   2.珠三角城市群

   3.京津唐城市群

   4.山东半岛城市群

   5.辽中南城市群

   6.成渝城市群

   7.武汉城市群

   8.海峡西岸城市群

   9.中原城市群

   10.哈尔滨城市群

   11.长株潭城市群

   12.关中城市群

   13.皖江淮城市群(8+4)

   14.太原城市群

   15.徐州城市群

   16.石家庄城市群

   17.环鄱阳湖城市群

   18.浙东城市群

   19.长春城市群

   20.南宁城市群

   21.滇中城市群

   22.呼包鄂城市群

   23.黔中城市群

   24.汕头城市群

   25.冀鲁豫城市群

   26.琼海城市群

   27.银川城市群

   28.兰州城市群

   29.鄂豫城市群

   30.豫皖城市群

   31.海峡东岸城市群

   32.乌昌城市群

   33.拉萨城市群

  第十六章 52个城市解释指标排名

   一 人才本体竞争力点评及排名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二 企业本体竞争力排名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三 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排名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四 公共部门竞争力排名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五 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六 商务环境竞争力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七 创新环境竞争力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八 社会环境竞争力

    1.研究发现

    2.小结

    3.相关指标数据

 法律声明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城市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报告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为主旨,一方面延续了以往年度报告的核心思想、模型和方法,以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视角地评估了这些城市的综合及分项竞争力,并进行排名、分级,更加系统和直观地反映出这些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与往年报告相比,本报告在城市竞争力研究方面也进行了若干创新和拓展。比如将200个城市根据不同的标准,如所属区域、发展阶段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类别内部进行比较、研究和评价,突出了城市竞争力的相对性,便于城市之间互相比较和借鉴,也更具科学性和实用价值。此外,本报告还选取了52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对其解释竞争力进行解析和点评,同时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和类型的不同,作了更为细致的比较研究。比如根据52个城市各自的定位和特色将其分为26对,成对分析其城市优势和劣势、讨论其竞合战略,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等等,有效提升了报告的信息量和可读性。本报告主题研究发现,在全球化时代,城市群正日益成为国家财富和综合实力的真实版图,也是国家和城市争取全球机遇、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本报告对全球城市群的发展态势及其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分析,对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同时也对中国城市群的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群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简 介:本书分为理论研究、分项指数研究、区域研究、案例研究、专题研究等五个部分,对世界范围的旅游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本书的亮点是对5个分项指数的排行情况及其解释性指标进行了分析,对各区域旅游城市发展的特点及优劣势进行评价,并选取了全球7个代表性城市进行了重点研究,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政府管理、城市规划等不同视角提出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简 介:本书通过挖掘科技发展史和经济史中的相关史料提炼观点和路径,而不依靠深奥的数学模型和精深的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本书认为,就经济增长而言,仅仅有技术是不够的。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前沿的国家并未因此而实现大发展。技术创新,尤其是突破型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观原动力,而市场容量则是经济增长的客观原动力。二者相互...

作者: 许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简 介:本书以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为主题,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跟踪研究,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政策效应、战略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以及如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简 介:本书梳理了澳门房地产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影响澳门房地产发展的诸因素,然后利用经济计量方法定量研究澳门房地产发展与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书中通过建立澳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把房地产模型作为总体宏观经济模型的一部分,进而把澳门的房地产发展置于澳门的总体经济发展框架内,揭示了澳门总体宏观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关系,...

作者: 陈燕武 柯庆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简 介:本书围绕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主题,对当前中国人才建设的重点、热点问题做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对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博士和海外归国人才的发展、高校学术腐败和官本位问题,进行了研究。该书在“让一切人才充分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宗旨指导下,对中国人才建设工作具有较大的推动了作用。

作者: 潘晨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简 介:本书以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为主题,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跟踪研究,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政策效应、战略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以及如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