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2008)图书

ANALYSIS AND FORECAST ON CHINA’S RURAL ECONOMY(2007-2008)

SSAPID:101-6720-7150-90
ISBN:978-7-5097-0130-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章节部分对当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对下一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算,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农村经济绿皮书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Abstract

 法律声明

 作者

 第一章 2007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和2008年展望及预测*

  一 2007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一)农产品及其食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

   (二)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进一步放缓

   (三)粮食继续保持增产,但一些农产品生产出现滑坡

   (四)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扩大

   (五)农民收入实际增长达到9.5%

   (六)农村消费市场繁荣进一步显现

  二 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宏观调控政策

   (二)国际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1.近年来全球农产品价格涨幅趋于增大

    2.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需求出现了新增长点

    3.全球农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周期尚未结束

   (三)国家支持“三农”政策

   (四)农业生产资料

   (五)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灾害

  三 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展望与主要指标的预测

   (一)农产品及其食品价格

   (二)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农产品进出口

   (四)农民收入

   (五)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 农村政策、改革回顾与展望

  一 财政支农政策分析

   (一)2007年财政投入政策的实施

    1.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要进展

    2.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推开

    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业绩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

    4.各项直补政策继续实施

    5.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步伐加快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水、电、路、气诸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

    7.继续支持农村市场建设

   (二)关于支农投入总水平的讨论

   (三)中央财政“三农”投入机制与效率的讨论

  二 关于实行积极的城镇化政策的讨论

   (一)积极的城镇化政策已经初露端倪

   (二)多半人口居住在农村不容易建设新农村

    1.小规模农业经营不可能产生支撑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2.现行“兼业模式”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

    3.农村总人口不变的条件下政府公共投入无以建设新农村

   (三)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究竟有多大

   (四)什么是更积极的城镇化政策

  三 农村土地管理政策仍深陷困境

   (一)土地收益分配政策微调继续进行

   (二)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三)“股田制”是不是解决规模经营的途径

   (四)建立全新的土地管理制度

  四 总结性评论

 第三章 农业、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

  一 农村产业对国内生产的贡献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城乡分解(生产法)

   (二)经济增长的来源(生产法)

  二 农村投资与消费

   (一)农村投资

   (二)农村消费

   (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分解及其增长来源

  三 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

  四 农产品价格上涨及其对城乡居民的影响

  五 农村部门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变

 第四章 农业投入与产出

  一 农业投入及特点

   (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提高

   (二)财政、金融投入稳步增长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

   (四)农业资源情况

   (五)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

   (六)农户生产投入增速提高

   (七)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价格上涨

  二 农业产出及特点

   (一)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格局

   (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加快增长

   (四)农产品价格上涨

  三 耕地生产率

 第五章 农村产业结构

  一 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征

   (一)农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征

    1.种植业成为拉动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2.畜牧业对农业增幅的贡献大幅下降

    3.渔业发展平稳

    4.林业继续发展

   (二)非农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征

    1.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好较快发展

    2.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

    3.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三)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征

  二 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

   (一)农村就业结构

   (二)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的偏差

  三 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及趋势

   (一)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及趋势

   (二)非农产业影响因素及趋势

 第六章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一 总体情况

  二 种植业产品

   (一)粮食

   (二)油料

   (三)棉花

   (四)其他

  三 畜牧业产品

   (一)猪肉

   (二)牛、羊肉

   (三)家禽和禽蛋

   (四)毛绒产品和奶产品

  四 渔业产品和林产品

 第七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一 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一)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

   (二)农产品进出口主要特点

    1.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较快增长

    2.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明显增大

    3.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

    4.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巨大

    5.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

    6.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

  二 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诸多因素促使国内外市场粮价上升

   (二)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保障了国内供给

   (三)国内油料产量下降,对外依赖度上升

   (四)国家继续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

   (五)不断提高处理贸易争端的应对能力

   (六)多种因素造成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大

  三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一)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二)主要粮食自给率程度很高

   (三)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四 政策评价与形势展望

   (一)政策评价

    1.加强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2.通过关税政策调节农产品进出口

    3.通过储备粮出库拍卖调节市场供应

   (二)形势展望

    1.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可能持续上涨

    2.美国经济走弱影响世界商品贸易

    3.发达国家技术壁垒仍有负面影响

    4.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及逆差扩大

 第八章 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

  一 农村居民收入

   (一)2007年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构成

    1.工资性收入

    2.家庭经营收入

    3.财产性收入

    4.转移性收入

    5.纯收入构成

   (二)近5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特点

    1.收入快速增长

    2.工资性收入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3.现金纯收入比重提高

    4.购买力增强

    5.收入分配差距略有扩大

   (三)2008年农村居民增收形势分析

    1.各项支农措施力度持续加大

    2.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各种机会

    3.外出务工收入将继续增长

  二 农村居民生活

   (一)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特点

    1.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二)近5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特点及趋势

    1.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2.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3.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九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和效果

  一 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

   (一)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农业机械化

   (二)劳动力流动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三)劳动力流动提升了人力资本

   (四)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 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增收

  三 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缓解

  四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发展

  五 劳动力流动与城乡统筹

   (一)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二)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六 结语

 第十章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一 2007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主要特点

   (一)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二)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三)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

   (四)中、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

  二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一)自然资源

   (二)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

   (三)体制与市场

  三 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二)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三)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四)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第十一章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政策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改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成效的直接体现

  二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一)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二)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事业仍然落后

   (三)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滞后

  三 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实现农业和农村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二)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化发展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

   (四)推动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五)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第十二章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展及效果

   (一)农村生态修复

    1.退耕还林

    2.水土流失防治

   (二)农村生态保护

    1.生态保护区建设

    2.湿地保护

   (三)农村生态资源开发与利用

    1.农村水资源利用

    2.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

   (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五)农村生态产品开发

  二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变化特征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制度建设

    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管理

    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

    4.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实施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挑战

    1.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2.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

    3.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加重

    4.农村工业污染突出

    5.农村生活污染加剧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

  三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一)农村能源节约与开发

   (二)农业水利建设

   (三)农村生态修复

   (四)农村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五)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六)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七)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八)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专题一 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一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发展的整体状况和成就

   (一)中央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

   (二)对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投资有所增加,建设速度加快

   (三)一些适应中国农业发展阶段变化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重视,并开始逐步加大投入力度

   (四)各地运用农业开发项目扶持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世行、亚行等国际机构资金,拓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

   (五)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职能分布在政府多个部门承担

  二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投资和建设需求大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并存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存在多头管理、项目混乱的问题

   (四)与多头管理相对应,资金使用分散,投资交叉重复现象明显,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五)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过度依赖中央,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挤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六)信贷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投资等其他社会资金较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

  三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的政策建议

 专题二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一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就

   (一)农业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三)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二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呈现结构性偏差

   (二)农业科研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三)创新成果不足,引领作用不强,部分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很高

   (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亟待完善

   (五)科研投入不足,政策保障不健全

  三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情况

   (一)目标与任务

   (二)体系的构成

   (三)体系的管理体制

   (四)体系的运行机制

  四 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转变中央财政投入方式

   (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

 专题三 农业结构调整

  一 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状况

   (一)农业及国民经济结构

   (二)农业产业结构

  二 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标及其措施

   (一)政策目标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3.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推广

    4.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5.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6.建立综合性补贴政策体系

  三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一)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1.种植业

    2.畜牧业

    3.渔业

   (二)区域结构进一步完善*

   (三)优质品种比例大幅提高

  四 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强调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农业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不够

   (二)农业生产结构趋同,区域布局仍待调整

   (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低,竞争地位不稳固

   (四)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五)专业合作组织缺乏,组织化程度不高

  五 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与政策导向

   (一)总体趋势

    1.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

    2.未来农业结构的调整仍然要求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基本目标

    3.农业的多功能性将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导向

   (二)具体产业的政策导向

    1.粮食

    2.油料

    3.生猪

    4.奶业

    5.渔业

 专题四 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村经济组织发展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农民专业协会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二)中介组织带动模式

   (三)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三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四 农产品经纪人

 专题五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一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现状与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与问题

    1.现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与问题

    1.现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1.现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进程

   (二)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三)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四)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制度

   (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监察职能

 专题六 大城市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与特点

   (一)近城空间位置及所产生的优劣势

   (二)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少

   (三)生产成本较高

   (四)发展水平一般来说高于周边农业地区

   (五)城乡关系极为密切,城乡融合趋势显著

   (六)政府拥有较强财力和支农力度,支农惠农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行性

  二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适应所面临的新的环境

   (二)按照城市功能的要求规划都市型现代农业分区发展

   (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1.规划区域经济发展

    2.加强生产条件改造

    3.继续调整农业结构

    4.创新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6.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四)顺应城乡融合趋势,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

   (五)探索支农长效机制,提高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和保护能力

    1.坚持部门联动

    2.加强规划指导

    3.强化资金支撑

    4.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三 都市型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制度建设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当前需要着手解决的若干政策调整与制度设计问题

 前言

 中文摘要

1.本摘要概括了本书所描述的2007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以及对2008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一些展望和预测。2.2007年,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现价计)中,农村各部门创造的比重为45.5%,比2006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农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2.3%,上升0.1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比重为11.5%,下降0.4个百分点。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4%。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农村部门贡献了4.54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39.8%,比2006年下降2.6个百分点。在农村部门中,第一产业贡献了0.38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3.3%,比2006年下降1.6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产业贡献了3.4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29.8%,比2006年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贡献了0.76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6.7%,比2006年下降1.4个百分点。4.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910亿元(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2006年实际增长3.7%。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农业比重为56.1%,比2006年下降2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为4.4%,下降0.1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为27.1%,提高2.9个百分点;渔业比重为9.7%,下降0.4个百分点。5.2007年,乡镇企业增加值6800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1%。其中,工业增加值478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000亿元。2007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80000亿元,增长14.1%;利润总额17000亿元,增长14.6%;上缴税金7200亿元,增长14.7%。6.2007年,在以增加值计算的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为29.8%,比2006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5.0%,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15.2%,下降0.4个百分点。7.2007年,县及县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799亿元,比2006年增长15.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3%,比2006年下降0.2个百分点。8.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2006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9.2007年,粮食总产量50150万吨,比2006年增长0.7%;棉花产量760万吨,增长1.3%;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少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长11.4%。10.2007年,按播种面积计算的单位面积产量,粮食达到4752公斤/公顷,比2006年提高31公斤,增长0.7%;棉花1360公斤/公顷,比上年略增;油料2250公斤/公顷,提高31公斤,增长1.4%;糖料66527公斤/公顷,提高5303公斤,增长8.7%。11.2007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2006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2007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12.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比2006年上涨18.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分别上涨9.8%、4.4%、31.4%和8.1%。粮食生产价格上涨10.3%,油料生产价格上涨33.4%,棉花生产价格上涨9.6%,糖料生产价格与上年持平,蔬菜生产价格上涨6.9%,水果生产价格上涨1.3%,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1.4%,生猪生产价格上涨45.9%,奶产品生产价格上涨6.2%,家禽生产价格上涨17%,禽蛋生产价格上涨15.9%,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8.1%。13.200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2006年上涨7.7%。14.2007年,农户人均生产投入1580元,比上年增加198元。农户用于农业的生产投入人均1270元,比2006年增加177元,增长16.2%。其中:种植业投入人均675元,增加76元,增长12.6%;林业投入人均10元,增加0.3元,增长3.4%;牧业投入人均540元,增加93元,增长20.7%;渔业投入人均45元,增加8元,增长22.2%。15.2007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16.2007年,农户用于家庭第二、第三产业生产经营的投入人均162元,比上年增加13元,增长9%;用于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人均147元,增加8元,增长5.4%。17.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3244.6亿元、4155.7亿元和242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28.2%和27.7%。18.2007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775.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1%;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6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7.9%;农产品进口额409.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8.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2006年的9.6亿美元扩大至43.7亿美元。19.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实际增长9.5%,增速比2006年提高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2194元,比2006年增加263元,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1745元,增加223元,增长14.7%。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增加221元,增长16.1%;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人均651元,增加97元,增长17.5%。财产性收入人均128元,增加28元,增长27.6%。转移性收入人均222元,增加41元,增长23%。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53%,工资性收入占38.6%,财产性收入占3.1%,转移性收入占5.4%。20.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504.9元、3896.9元和2908.8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3.3%、17.0%和17.0%。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缩小,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略微扩大。21.2007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略为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42。22.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为扩大,收入差距比由2006年的3.28∶1扩大到3.33∶1。2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24元,比2006年增加395元,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1389元,增长14.1%,恩格尔系数为43.1%,比2006年提高0.1个百分点;衣着支出193元,增长15.1%;居住支出574元,增长22.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49元,增长17.8%;交通及通讯支出328元,增长13.7%;文教娱乐支出306元,增长0.2%;医疗保健支出210元,增长9.8%。24.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059.5元、2984.4元和2423.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5.2%和15.3%。25.预计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左右。26.预计2008年粮食总产量在5亿吨左右波动;油料总产量将恢复到2600万吨的水平。27.预计2008年肉类总产量将达到7800万吨。28.预计2008年农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将继续低于农产品进口额增长速度。农产品贸易逆差将继续明显扩大。29.预计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大约12%。30.预计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将低于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到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