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6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分析图书

Study on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s Effect on Employment in China

SSAPID:101-6720-5829-26
ISBN:978-7-5201-4324-0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类型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理论模型,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就业技能等不同维度分析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同时以上述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2001~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检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结果,并且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建立产业转移与当地劳动力市场联动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科思论丛
作 者: 李付俊
编 辑:单远举;程丽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7 劳动科学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全球化视野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兴起与发展

   二 全球工业革命掀起新浪潮,制造业向新型智能化转变

   三 新常态经济发展要求推动了中国产业转移的进程

   四 产业转移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一)产业转移在转出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二)产业转移在承接区域的劳动力市场表现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一 产业及其分类

   二 区域产业转移

   三 产业升级

   四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关系

   五 就业效应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技术路线与逻辑关系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目的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经济学模型方法

   三 实证研究方法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性

   一 交叉学科的理论突破与创新

   二 实证验证多维度突破与创新

   三 提出了较有新意的政策参考

 第二章 理论回顾及文献述评

  第一节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理论

   二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一)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流派

    (二)产业集聚的新地理经济学流派

    (三)微观视角的企业迁移理论流派

   三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阿伯纳西和厄特拜克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A-U模型)

    (三)有关产业衰退期的理论

  第二节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一 研究方法和文献样本的选择

   二 “产业-就业”研究分布情况

   三 “产业转移-就业”研究分布情况

   四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内容分析与文献述评

    (一)国内关于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内容分析

    (二)国内关于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文献述评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 从国际视角看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问题

   二 从国内视角看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模式

   一 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因素

    (二)区位及市场需求因素

     1.运输成本

     2.基础设施

     3.市场容量

     4.市场关联度

    (三)政策制度因素

   二 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一)要素导向型产业转移

    (二)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

    (三)政策导向型产业转移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

    (一)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发生的经验判断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特征

     1.东部发达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趋势明显

     2.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多元化趋势

     3.产业流失现象成为我国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新问题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就业效应的一般机制

   一 要素投入-就业总量影响效应

    (一)劳动力成本-就业总量影响效应

    (二)资本技术-就业总量影响效应

   二 比较优势-就业结构调整效应

    (一)二元结构与劳动力产业间转移

    (二)部门偏向、技能偏向与就业结构调整

   三 资本技术-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效应

    (一)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分类

    (二)资本-技能互补的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效应

     1.资本-技能劳动力需求变化

     2.资本-劳动生产率变化

    (三)技术-技能提升的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效应

   四 政策性转移-就业稳定效应

    (一)产能过剩-就业稳定效应

    (二)政策租-就业稳定效应

    (三)失业风险的控制

  第三节 区域产业转移就业效应的理论解释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二 区域产业转移-就业影响机制

   三 区域产业转移就业效应的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转移就业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说明

   一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二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第二节 面板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描述

  第四节 模型分析结果

   一 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 协整检验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就业总量影响效应模型分析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就业结构调整效应模型分析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效应模型分析

  第五节 数据估计结果的理论解释

   一 就业总量影响效应结果的理论解释

   二 就业结构调整效应结果的理论解释

   三 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效应结果的理论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的价值判断

  第二节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产业转移策略

  第三节 加快人才培养,满足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第四节 实施中部地区产业多元化策略,完善劳动力市场

  第五节 夯实西部地区产业基础,保障劳动力就业稳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作为“六稳”之首,稳就业既是一个社会问题、稳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发展问题。本书以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类型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理论模型,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就业技能等不同维度分析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同时以上述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2001~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检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结果,并且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建立产业转移与当地劳动力市场联动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1]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李建平、李闽榕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4]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

[5]任志成:《国际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芮明杰:《产业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7]汪彩君、徐维祥、唐根年:《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产业转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8]杨蕙馨主编《产业组织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张帆:《产业漂移:世界制造业和中心市场的地理大迁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商务印书馆,2009。

[2]〔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郭金兴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瑞典〕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美〕奥戴德·申卡尔:《中国的世纪》,金永红、奚玉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6]〔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7]〔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

[8]〔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周宝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9]〔日〕小岛清:《雁行型经济发展论》,《世界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10]〔日〕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黄晓勇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1]〔美〕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周文译,华夏出版社,2009。

[1]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学术述评》2007年第2期。

[2]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3]陈秀梅、吴镔:《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影响的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26期。

[4]陈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及其形成机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

[5]成艾华、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工业行业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的实证检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6]成学真、王超:《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效应分析》,《开发研究》2005年第4期。

[7]邓涛、刘红:《我国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影响分析》,《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8]段敏芳、徐凤辉、田恩舜:《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4期。

[9]樊士德、姜德波:《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10]傅允生:《产业转移、劳动力回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

[11]高波、陈健、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12]郭力:《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1999年—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兰州学刊》2011年第9期。

[13]海闻、赵达:《国际生产与格局的新变化》,《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14]侯风云:《“产业”概念界定与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基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07页。

[15]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16]江海潮:《产业政策激励、产业剩余分配与产业政策效应》,《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第2期。

[17]蒋国政、张毅、黄小勇:《要素禀赋、政策支持与金融资源配置:产业转移的承接模式研究》,《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18]蒋兴明:《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12期。

[19]李冰:《“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与就业》,《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0]李辉、刘春艳:《日本与欧盟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对策比较》,《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2期。

[21]李娟、万璐、唐珮菡:《产业转型升级、贸易开放与中国劳动市场波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期。

[22]李磊:《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3]林丕:《关于产业划分之管见》,《新视野》1994年第1期。

[24]刘莉:《产业转移中的就业新路》,《人力资源》2011年第10期。

[25]刘社建:《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协调互动探讨》,《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6]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27]刘晓光、卢锋:《中国资本回报率上升之谜》,《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3期。

[28]刘新争:《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经济学家》2012年第2期。

[29]刘渝琳、熊婕、李嘉明:《劳动力异质性、资本深化与就业——技能偏态下对“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审视》,《财经研究》2014年第6期。

[30]刘志彪:《产业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1]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32]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33]罗伟卿:《财政分权是否影响了公共教育供给——基于理论模型与地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财经研究》2010年第11期。

[34]罗知、郭熙保:《劳动力转移对资本回报率影响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35]彭曦:《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4期。

[36]曲玥、蔡昉、张晓波:《“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3期。

[37]任志成:《FDI与劳动力技能工资差距》,《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8]孙文杰:《承接国际外包、价值链升级与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基于工业行业的面板门槛模型》,《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39]覃成林、张伟丽:《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检验及因素分析——基于CART的区域分组和待检影响因素信息》,《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40]王红伟:《论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商业时代》2011年第19期。

[41]王乐平:《赤松要及其经济理论》,《日本学刊》1990年第3期。

[42]王鹏、陆浩然:《基于行业细分的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产经评论》2013年第5期。

[43]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44]王晓枫、郭远芳、袁绍锋:《外国直接投资、产业转移与母国就业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5]王晓萍:《“双重产业转移”中的代工制造业升级与就业转型互动》,《社科论坛》2014年第3期。

[46]王兴中:《要素流动与我国地带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1期。

[47]吴安:《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以重庆与北京、广东的比较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2期。

[48]吴丰华、刘瑞明:《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5期。

[49]吴德刚:《中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教育发展不平衡性问题研究》,《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50]谢光亚、陈春霞:《利用外资对北京市就业的贡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1]杨本建、毛艳华:《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行为——基于广东产业转移的调查数据》,《南方经济》2014年第3期。

[52]杨东方、臧学英:《对区位优势内涵的理解与运用》,《城市》2008年第6期。

[53]杨飞:《劳动禀赋结构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基于技术前沿国家的分析》,《经济评论》2013年第4期。

[54]杨蕙馨、李春梅:《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及工资差距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期。

[55]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5期。

[56]叶琪:《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模式比较与战略选择》,《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第3期。

[57]殷德生、唐海燕、黄腾飞:《FDI与中国的高技能劳动需求》,《世界经济》2011年第9期。

[58]余官胜、王玮怡:《海外投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就业技能结构——理论机理与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6期。

[59]张建敏、葛顺奇:《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变化及政策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4期。

[60]张兆同:《产业转移政策有效性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10期。

[61]赵庆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新概念及其评价》,《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62]钟小平:《集聚租、政策租与产业集聚:基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产经评论》2014年第4期。

[63]钟勇、夏庆丰:《产业概念辨析》,《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

[64]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收入分配影响的长期效应:以中国为例》,《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65]周均旭、江奇:《中部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以湖北蕲春为例》,《当代经济》2012年第3期。

[66]周艳梅:《FDI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67]周泽炯、黄邦根:《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效应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68]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经济学家》2011年第2期。

[1]孙红梅:《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关系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田洪川:《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王治虎:《河北省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谢威:《基于扩大就业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7]赵建军:《论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1]Acemoglu,Daron,“Technical Change,Inequa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1):7-8.

[2]Brouwer,A.E.,Mariotti,I.,and van Ommeren,J.N.,“The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2):335-347.

[3]Chan,W.H. and Rich,D.,“Occupational Labour Demand and the Sources of Non-neutral Technical Chang,”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6,68(1):23-43.

[4]De Gregorio,Joséand Jong-Wha Lee,“Educ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New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 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2,48(3):395-416.

[5]Demetriades,P.O. and Mamuneas,T.P.,“Intertemporal Output and Employment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apital:Evidence from 12 OECD,” The Economic Journal,2000(111):687-713.

[6]Dunning,John 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1-31.

[7]Falzoni,A. and Tajoli,L.,Offshoring and the Skill Composition of Employment in the Ital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KITeS Working Papers 219,KITeS Centre for Knowledge,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Studies,2008.

[8]Feenstra,Robert C. and Hanson,Gordon H.,“Foreign Investment,Outsourcing and Relative Wages,” in R.C.Feenstra,G.M.Grossman and D.A.Irwin(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Papers in Honor of Jagdish Bhagwati,Cambridge,1996,pp.89-127.

[9]Feenstra,Robert C. and Hong,Chang,National Bureauof Economic Researce,1050 Massachusetts Avenue,Cambridge,MA 02138,October,2007.

[10]Freeman,R.,“Demand for Education,” in Ashenfelter,O. and Layard,R.(eds.),Handbook of Labour Economics,1986.

[11]Gort,M. and Klepper,S.,“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 The Economic Journal,l982(92):630-653.

[12]Goyal,Ashima,“Distant Labour Supply,Skills and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in Gen. Vaidya Marg,Santosh Nagar,Goregaon Mumbai (eds.),Dira Gandhi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Research,Mumbai,400065,2006,pp.137-150.

[13]Grossman,G. and Helpman,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MIT Press Cambrige,1991,pp.23-34.

[14]Hirst,Paul and Thompson,Graham,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overnance,Polity Press,1996.

[15]Holl,Adelheid,“Manufacturing Location and Impacts of Roa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pai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4(3):341-363.

[16]Keller,W.,“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3):56-68.

[17]Krugman,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Geography,1991(9):183-199.

[18]Krugman,Paul,“The Increasing Returns Revolution in Trade and Geograph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3):561-571.

[19]Lumenga-Neso,O.,Olarreaga,M.,and Schiff,M.,“On Indirect Trade-related R&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5,49(7):1785-1798.

[20]Myrdal,Gunnar,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Gerald Duckworth,1957.

[21]Pellenbarg,P.H.,van Wissen,L.J.G.,and Van Dijk,J.,“Firm Relocation:State of the Art and Research Prospects,” SOM Research Report 02D31,University of Groningen,2002(11):13-50.

[22]Plimpton,Lisa,Indicators of Higher Education Attainment in Maine,August,Maine:Main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Maine Community Foundation,2006.

[23]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otions,MacMillan Press,1990.

[24]Raurich and Sorolla,Unemployment and Wage Formationina Growth Model with Public Capital,UFAE and IAE Working Paper,2002:15-17.

[25]Robertson,Roland and White,K.E.,Globalization: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Vol.6,Routledge,2003.

[26]Stiglitz,Joseph E.,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W.W.Norton,2002.

[27]Utterback,J.M.,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28]Van Vilsteren and Wever,Egbert,Borders and Economic Behaviors in Europe:A Geographical Approach,Koninklijke Van Gorcum,2005,pp.45-108.

[29]Vernon,Raymond,“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30]Wade,Robert Hunter,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Edward Elgar Pub.,2006.

[31]Zimmerling,Ruth,Globalization and Democracy:A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The Tampere Club,Tampere/Finland:Augus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