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4

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图书

WEI GONGHEGUO ZHUZAO GANGTIE JILIANG

SSAPID:101-6718-7917-03
ISBN:978-7-5097-498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视角,对莱钢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莱钢经验,提升为莱钢道路,对于整个钢铁行业乃至整个工业战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我国工业企业整体上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我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充分展现我国钢铁战线工人阶级的力量和风采。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智奎 毛立言
编 辑: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后记

 引言

 一 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

  (一)发展的阶段性战略决策与赶超型发展的实现

   1.历史从这里开始(从1969年11月开始)

    (1)谋划和运筹——历史的起点。

    (2)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关怀。

    (3)莱钢: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

   2.艰苦创业筑钢铁长城(1970年1月至1982年12月)

    (1)起步和创业。

    (2)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3)生死边缘,困难重重。

    (4)磨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培育莱钢精神。

   3.抓机遇成功实现转型(1983~1999年)

    (1)转机和契机。

    (2)抓住机遇:“八五”“九五”时期利用外资改扩建。

    (3)莱钢精神的丰富和确立。

    (4)成功转型。

    (5)企业改革的重大成果。

    (6)处理事故的辩证法。

   4.实现跨越发展新辉煌(2000~2010年)

    (1)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党组织*。

    (2)莱钢“十五”建设发展。

    (3)“十一五”建设,实施战略转移。

    (4)融入山钢集团。

    (5)在金融危机中迎难而上。

   5.新起点、新方向、新征程(从2011年起)

    (1)莱钢面临的形势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2)新阶段、新战略、新思考、新举措。

  (二)赶超型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1.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跻身全国钢铁行业前列

   2.“特色”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彰显重要地位

   3.一些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钢铁工业领先地位

   4.闻名遐迩的“莱钢速度”和蜚声中外的莱钢品牌

    (1)莱钢速度。

    (2)莱钢品牌。

   5.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承载社会责任,乐于奉献社会

   6.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1)“七五”时期。

    (2)“八五”时期。

    (3)“九五”时期。

    (4)“十五”时期。

  (三)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中国改革与发展视阈的思考

   1.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与中国道路的开拓

    (1)中国道路的历史条件与现实选择。

    (2)中国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与中国道路的内涵要素。

   2.历史性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莱钢道路”

    (1)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道路”的开拓。

    (2)莱钢道路的开拓及其意义。

 二 党的领导与党建创新在莱钢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1.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

    (1)把关定向,把的是企业社会主义之关。

    (2)把关定向,定的是企业发展之向。

    (3)把关定向,党风廉政建设是重要内容。

   3.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组织保证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毫不动摇。

    (2)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国企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4.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1)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国企政治优势的重要内涵。

    (2)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1.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1)莱钢始终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莱钢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莱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1)思想政治工作与关爱职工有机结合。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企业家的责任境界转化为企业的示范力。

    (2)把劳模人物和先进班组的精神凝聚成企业的精神。

    (3)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教育人、影响人。

  (三)勇于创新,探索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路

   1.开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路

    (1)重视创新是莱钢党建的传统。

    (2)莱钢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性探索。

   2.建设活动的理论创新

    (1)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有了新的科学认识。

    (2)创造性地提出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建设总抓手”的定位。

   3.建设活动的实践贡献

  (四)党的建设与党建创新的启示与思考

   1.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2.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行

   3.党的建设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并抓到实处

   4.党的建设必须不断创新

   5.正确处理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与党建创新的关系

 三 体制改革与大型钢铁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创建

  (一)体制改革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治理模式的历程

   1.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莱钢及其体制与改革的必然性

   2.体制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基本思路

   3.体制改革的路径、方式选择与制度变革

    (1)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两权分离、实行经济责任制。

    (2)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合理的企业集团,多种方式开展资本运营。

    (4)辅业改制和集团重组,形成多种产权结构、活力更加充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二)企业体制改革与治理结构建设的成果

   1.“中国式企业治理结构难题”与莱钢的探索

   2.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3.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4.职代会建设及其职能

   5.集团的管控体系

  (三)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与治理模式的基本经验

   1.企业制度与治理模式

   2.企业体制改革的经验

    (1)认识到位、敢为人先、勇于实践是进行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

    (2)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是贯穿改革始终的基本原则。

    (3)职能分化、有效制衡、协同发展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本质所在。

    (4)制度创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5)民主管理、党委参与、股东决策是深化体制改革的组织保证。

    (6)坚持群众路线、发挥职工才智是积聚改革能量的动力源泉。

    (7)树立现代理念、确定发展目标是推进体制改革的措施保障。

    (8)产权关系明晰、资产结构优良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9)产业结构优化、主辅分离改制是改革富有成效的完整体现。

    (10)企业能否搞活、资本是否增值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

  (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的启示与思考

   1.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现状的认识

   2.关于世界企业治理模式演进趋势的思考

   3.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历史地位

 四 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体系的演进与重构

   1.统一计划调配管理理念与体制的建立和探索

   2.产能效益增长导向管理理念的建立和探索

    (1)试行经济核算和岗位责任制,扩大二级厂矿的经营自主权。

    (2)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莱钢企业发展理念与体制的探索。

    (3)主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现企业产能升级的跨越。

   3.以学习型组织创建为突破口,提升企业品质和管理水平

    (1)提升企业发展品质。

    (2)以学习型组织创建为突破口,构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3)引进先进管理工具,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全面管理创新及其成果

   1.内部管理创新的三大基石

    (1)战略管理创新。

    (2)组织结构创新。

    (3)企业文化创新。

   2.基础管理创新与管理基础的夯实

    (1)六西格玛管理体系。

    (2)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管理。

    (3)QES管理体系建设。

    (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5)“5S”现场管理的应用。

    (6)信息化管理系统创新。

   3.关键环节的专业管理创新与提升

    (1)生产过程管理。

    (2)市场营销管理。

    (3)技术创新管理。

    (4)财务和资本运营管理。

    (5)流程再造与部门协同。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全员素质

    (1)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2)建立目标评价机制。

    (3)建立绩效激励机制。

    (4)实现全员素质提升。

   5.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洁效能管理体系

    (1)廉洁效能管理制度体系。

    (2)风险防控体系。

    (3)“四位一体”监督体制。

    (4)考核评价体系。

  (三)管理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成效

   1.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1)各类现代管理工具有效运行。

    (2)特色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3)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2.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1)钢铁主业经营水平明显改善。

    (2)产业集群优势与协同效应显著。

    (3)产品结构优势突出。

   3.经营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促进了企业经营观念更新和管理思想进步。

    (2)完善了企业现代管理体系。

    (3)奠定了“严、细、实”管理的基础。

    (4)加快了专业化管理进程。

    (5)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

  (四)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1.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的经验

    (1)观念先行,适应经济转型和企业发展阶段要求的管理创新。

    (2)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

    (3)实践创新,创造一系列先进管理方法。

    (4)制度保障与管理创新相辅相成,实现长效化。

    (5)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体系,实现高效性。

   2.对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的贡献与启示

    (1)适应和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

    (2)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部署和宏观经济形势,抢占发展先机。

    (3)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学理念的巨大魅力。

 五 在“科技莱钢”的创建中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实现赶超型技术进步和跨越式技术提升的“奇迹”

   1.率先迎接科学技术的春天

   2.抢机遇跃升至国内先进水平

   3.从消化吸收再创新迈向自主创新

  (二)全面创建“科技莱钢”的战略与举措

   1.准确定位科技发展,实施“技术支撑体系”

   2.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汇聚创新合力

   3.优化激励机制,创设“141”首席研究员制度

   4.实行产销研一体化运行模式

   5.打造信息自动化“数字莱钢”

   6.营造群众性技术创新氛围,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三)“科技莱钢”建设的发展成效与持续突破

   1.科技进步的发展硕果及其重要贡献

    (1)创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2)提升了科技进步对钢铁主业产品结构优化的贡献率。

    (3)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有力支撑降本增效。

    (4)支撑非钢产业异军突起。

   2.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经验

    (1)将科技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作为做强莱钢的战略基点。

    (2)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3)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促进科技创新与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

    (5)实现高端专业技术研发与群众性全员参与技术革新相结合。

   3.未来“科技莱钢”寻求持续突破

    (1)钢铁行业迎接多重挑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2)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3)莱钢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点。

  (四)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启示和思考

   1.国有企业发展日益突出科技创新主题

   2.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模仿、引进再创新的关系

   3.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坚持市场导向、追求利润目标的关系

   4.处理好技术创新与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关系

 六 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一)后发工业化国家发展中的自觉行动

  (二)莱钢是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先行者

   1.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节点

    (1)学习、研究循环经济理论。

    (2)制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纲要》。

    (3)制定《生态莱钢发展纲要》。

    (4)成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制定循环经济能源环保“十二五”发展规划。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与成效

   1.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与特点

    (1)构建“四个循环链”,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2)依靠“四个支撑”,保障循环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

    (1)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

    (3)社会效益。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1.理念领先、领导重视是关键

   2.科学规划是前提

   3.科学管理是导向

   4.科学技术是支撑

   5.完善政策是保障

   6.全员参与是基础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与思考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4.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5.政府的重要职责

 七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文莱钢创建

  (一)企业文化建设过程

   1.“艰苦创业”打造“生长钢铁的土地”

   2.“改革创新”凝练企业精神

   3.“学习、超越、领先”创造“莱钢速度”“莱钢奇迹”

   4.“共创、共进、共赢”导入融合创新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1.倾力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

    (1)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历程。

    (2)学习型文化创建重点。

    (3)学习型文化建设的成效。

   2.以多种形式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1)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内容,培训和教育职工。

    (2)以铺天盖地的方式,广泛宣传企业文化。

    (3)以切实可行的方式,不断改善职工心智。

    (4)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5)以成功经验为基础,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3.融合创新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1)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融合。

    (2)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紧密融合。

    (3)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融合。

    (4)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

   4.建章立制落实企业文化职能管理

    (1)加强企业文化职能管理机构建设。

    (2)出台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3)规范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5.多措并举建设廉洁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1.强大的团队学习力

   2.卓越的职工执行力

   3.超强的企业凝聚力

   4.内生的企业创新力

   5.良好的企业影响力

  (四)在创建“人文莱钢”的过程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1.机制建设推进人文莱钢创建

    (1)畅通诉求,建立“人文莱钢”的渠道机制。

    (2)加强教育,建立“人文莱钢”的导向机制。

    (3)解决问题,建立“人文莱钢”的利益机制。

    (4)文明创建,建立“人文莱钢”的牵引机制。

   2.以人为本强化莱钢人文关怀

    (1)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

    (2)满足各类人才成长需要,激发人才潜能,促进人才成长。

   3.创建“人文莱钢”促进人企和谐

    (1)确立美好发展愿景,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2)树立莱钢品牌形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1.学习型企业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

   2.创新型企业文化打造领先的基础

   3.人本型企业文化成为精神支撑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1.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企业实践的关系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3.打造国有企业文化的品牌

 八 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经济效益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良性互动

   1.莱钢的建立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开始

   2.重视经济效益与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回报国家与社会

   1.共赢共享,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1)用优质产品和服务回报客户和消费者。

    (2)用优秀的业绩和分红回报股东和债权人。

    (3)关爱职工,缔造和谐劳动关系。

    (4)与供应商共谋发展,维护双方利益。

   2.关键时刻伸援手,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稳定

   3.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彰显社会大爱

   4.诚信纳税,建设美好社会

  (三)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的企地关系

   1.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珍惜土地,维护农民利益

   3.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关爱生命,关注未来,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5.带动莱芜经济社会发展

  (四)各界对莱钢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

   1.莱芜市民与各界领导对莱钢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

   2.媒体对莱钢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

   3.莱钢职工的自豪感

  (五)践行社会责任的经验与启示

   1.把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文化

   2.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3.依靠企地双方协同发展,创建和谐企地关系

   4.企业社会责任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5.国有企业是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引领者

 九 以人为本、共赢共享的和谐莱钢

  (一)共赢、共享的和谐莱钢

   1.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实现和谐莱钢的前提

   2.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3.合理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

  (二)以人为本的和谐莱钢

   1.职工的物质利益得到实现

   2.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化建设,保障民主。

    (2)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

   3.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样富有

    (1)文体活动——身心舒畅。

    (2)人文关怀——温暖人心。

    (3)心理疏导——排除障碍。

    (4)共赢共享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

   4.职工享有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和谐莱钢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1.坚持职工作为生产要素和主人的统一

   2.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坚持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视角,对莱钢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莱钢经验,提升为莱钢道路,对于整个钢铁行业乃至整个工业战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我国工业企业整体上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我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充分展现我国钢铁战线工人阶级的力量和风采。莱钢作为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一员,既普通又不平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莱钢人以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大胆探索精神,努力解答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搞好”这个意义重大的难题,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以他们成功的实践成果为破解这个历史性难题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与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5。

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胡乐明、宋云中主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陈佳贵等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吉利主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刘国光主编《共同理想的基石——国有企业若干重大问题评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钟宏武、张蒽、翟利峰主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1)》,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张喜武主编《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神华集团的探索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编著《2010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黎友焕、刘延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人民出版社,2010。

齐建国主编《中国循环经济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钟国兴主编《从〈第五项修炼〉到学习型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校编著《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人民出版社,2009。

冯梅、陈志楣、王再文:《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论——基于和谐社会的思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海热提编著《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编《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文集》,红旗出版社,2009。

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张卓元、郑海航主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编著《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陈宗兴、刘燕华主编《循环经济与国民经济建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编著《党建研究新视角:股份制与国企党建》,红旗出版社,2007。

黄海峰、刘京辉等编著《德国循环经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李荣融主编《探索创新实践:中央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实录》,红旗出版社,2007。

张亚光:《中国思想与企业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编《国有企业党建大有可为》,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蒋仁勇:《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红旗出版社,2004。

连玉明:《学习型政党》,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张平华编著《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张声雄等:《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上海三联书店,2002。

〔美〕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齐若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齐思贤译,东方出版社,2009。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彼得·圣吉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张成林译,中信出版社,1990。

《钢铁脊梁——庆祝莱钢建厂40周年报告文学集》,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共享金苹果——莱钢企业文化建设案例选编》,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莱钢年鉴(2010)》,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

《莱钢年鉴(2011)》,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11。

《莱钢品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莱钢志》第3卷,中华书局,1998。

《莱钢志》第4卷,红旗出版社,2002。

《莱钢志》第5卷,方志出版社,2008。

《莱钢志》第1卷,1987。

《莱钢志》第2卷,1991。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住房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组织职工团购商品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面履行职责,深化反腐倡廉建设为莱钢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在莱钢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3月29日。

《完善机制,务实创新,不断开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新局面——在莱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总结表彰暨理论与实践交流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月25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求效,为实现做强莱钢新跨越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莱钢集团党政工负责人会议上的政治工作讲话》,2010年2月9日。

《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的企业循环经济运行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十二五战略规划,努力实现做强莱钢的历史性跨越——在莱钢“十二五”战略规划推进暨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0月25日。

《振奋精神,开拓前进,为开创莱钢建设新局面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莱芜钢铁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莱钢内部资料,1983年3月30日。

《中共莱钢集团公司委员会、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的通知》,莱钢党委〔2007〕29号。

《中共莱钢集团公司委员会、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莱钢党委〔2010〕55号。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干部理论学习委员会关于2012年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总体安排意见》。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开展“双培”活动的意见》,2008年4月。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意见》,莱钢党发〔2004〕3号。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2010年3月27日。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结报告》,莱钢党发〔2009〕35号。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机制的意见》,2009年1月8日。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的意见》,2011年4月9日。

《改善职工住房工作推进(第四次)会议》。

莱钢党委:《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莱钢党委:《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给力企业和谐发展》。

莱钢党委:《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为建设一流钢铁强企提供强大保障》。

莱钢党委机关报:《大会战》。

莱钢党委宣传部:《对莱钢建立运行职工快线信息平台的调研》。

莱钢党委宣传部:《钢铁企业的精神》。

莱钢党委宣传部:《构建心理疏导体系,培育健康和谐心态》。

莱钢党委宣传部:《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莱钢党委宣传部:《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莱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思考》。

莱钢工会:《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2012年4月10日。

莱钢工会:《莱钢一线职工收入状况调查汇报提纲》。

莱钢公益事业部:《“莱钢申报社会责任示范企业材料”之〈加强公益事业〉》。

莱钢集团:《新岗效工资制方案》,2010年5月。

莱钢纪委:《莱钢反腐倡廉工作情况介绍》。

莱钢集团管理创新与进步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莱钢2009年度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2010年10月。

莱钢党委:《把创先争优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机融合》。

莱钢党委:《深化认识,创新实践,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莱钢领导:《强化创新意识,凝聚团队力量,开创莱钢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在莱钢科技质量能源环保循环经济工作上的讲话》,2012年1月12日。

莱钢领导:《在莱钢党校首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4月11日。

莱钢领导:《在莱芜市莱钢集团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莱钢领导:《在企地共建“平安莱钢”、“平安钢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和谐统一,月映万川——谈莱钢企业文化理念的沟通与贯彻》。

《莱钢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

莱钢企地关系办公室:《莱钢与莱芜企地建设情况介绍》。

《莱钢心理疏导推进会材料汇编》。

《莱钢职工思想动态预警机制》。

莱钢领导:《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三改一加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在莱钢总厂八届三次、股份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莱钢领导:《以“两分”、“三创”为主线,推进工厂制向公司制快速转化》。

莱钢领导:《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在莱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度推进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3月29日。

莱钢领导:《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经营机制转换,为把莱钢做强做大提供动力保证——在莱钢集团有限公司九届三次暨股份公司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莱钢领导:《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走向市场加快发展》。

莱钢领导:《莱钢如何应对入世新挑战——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向公司领导班子传达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的讲话》。

莱钢领导:《坚持一手抓“依靠”,一手抓“当好”,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

莱钢领导:《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建设一流钢铁强企的新跨越——在莱钢集团公司十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2008年1月5日。

莱钢领导:《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健康心灵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在莱钢心理疏导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2012年9月27日。

莱钢领导:《加大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把莱钢建成一流钢铁生态工业园区——在莱钢集团环保节能循环经济推进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1月26日。

莱钢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现主辅业共同发展——在莱钢集团公司十届二次职代会上的动员报告》。

莱钢领导:《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莱钢领导:《发挥政治优势,推动科学发展,为把莱钢建成钢铁强企而努力奋斗——在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0年10月11日。

莱钢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实现“十五”目标,为把莱钢做强做大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莱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0年12月16日。

莱钢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促进莱钢振兴,为全面实现莱钢“八五”计划而奋斗——在中共莱芜钢铁总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1991年7月7日。

莱钢领导:《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保障监督作用,为全面完成莱钢“七五”计划而奋斗——在中共莱芜钢铁总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莱钢领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3月。

莱钢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提供强大保障动力,以更好经营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在中共莱钢五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2012年1月16日。

莱钢领导:《参与重大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不断有所作为》。

莱钢领导:《把握规律性,增强有效性,为做强莱钢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在莱钢第四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大会暨政研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9月29日。

莱钢领导:《在莱钢组织人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月29日。

莱钢领导:《在莱钢组织人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3月8日。

莱钢领导:《在莱钢组织人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月17日。

莱钢领导:《在莱钢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2010年9月9日。

莱钢领导:《在反腐倡廉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月21日。

莱钢领导:《在莱钢处级干部廉政培训班上的讲话》,2008年10月25日。

莱钢领导:《在莱芜市莱钢集团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莱钢领导:《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生产建设的全面发展——在莱钢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莱钢领导:《转方式,调结构,创新超越,系统提升,为实现做强做大莱钢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印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莱钢党发〔2009〕4号。

中共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为建设一流钢铁强企提供强大保障》。

杜海东:《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及管理策略:市场导向视角的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金碚:《技术创新有待成为产业竞争力主要支撑点》,《中国企业报》2011年6月24日。

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求是》2009年第17期。

刘传佳、单保江:《加大科技投入,莱钢“双高”产品销售比重达44%》,《经济日报》2009年4月29日。

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动中央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综述》,《求是》2009年第16期。

雷宏振、张美玲:《企业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2期。

王玉荣、杨素云:《国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第8期。

《38年,莱钢复制了28个自己》,《经济导报》2008年11月3日。

刘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理论界》2007年第9期。

李省龙:《从转轨到转型——现阶段改革的历史定位及其和谐取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于洪:《德国企业管理特色对我国东北企业发展的启示》,《行政与法》2006年第11期。

雷宇,孙利:《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管理哲学及其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金秀芳:《中德企业文化之比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董辅礽:《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