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性别平等与文化构建(上、下)图书

Gender Equality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SSAPID:101-6709-9838-98
ISBN:978-7-5097-3470-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收集了《妇女研究论丛》1992~2011年共2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力图从不同侧面展现性别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机制,论证扬弃传统性别文化的必要性,为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性别文化提供智识支持。全书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媒介和传播中对性别的不同呈现。第二部分关注文学和语言对性别的构建。第三部分关注身体和生育文化中的性别构建。第四部分关注仪礼和社会观念对性别的不同期待和规范。第五部分关注仪式和节俗文化对性别的不同规范和构建。第六部分关注在历史及有关事件中的性别呈现。通过上述不同视角的性别呈现,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两性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被文化之手所掌控,因此,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改变落后的性别文化必须依靠有识之士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依靠全社会共同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参与精神。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谭琳 姜秀花
编 辑:黄丹;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身体·生育·性别

  整形美容手术的两难与焦虑的女性身体

   一 引言

   二 女性主义的争论:压迫还是赋权?

   三 研究和调查的方法:倾听女性的声音

   四 讨论:整形美容手术与焦虑的女性身体

   五 小结

  对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评析

   一 身体美是女人的价值所在

   二 对身体美的追求成为一些女性极端的生活方式

   三 对身体美的追求使女人一生与自己的身体为敌

   四 女性在审美文化中的地位

   五 结语:从病态的审美文化中突围

  减肥广告与病态的苗条文化

   一 减肥药与减肥广告

   二 研究抽样说明

   三 减肥药广告解析

    (一)共性之一:主诉对象——中青年女性

     1.产品名称

     2.广告人物形象

     3.广告语

    (二)共性之二:主诉功效——瘦身,塑造充满性感魅力的“苗条身材”

    (三)共性之三:构建病态的“苗条文化”

     1.偷换概念:“苗条=健康”

     2.营造暴政:肥胖的女人有罪

     3.歪曲人格:女人苗条才成功

     4.渲染“色”、“性”:苗条是一件美丽的展品

     5.误导消费:人人都应该而且可以快速拥有苗条的身材

  身体之痛:《祝福》中的性别政治

   一 身体的经验

   二 性的身体

   三 仪式的政治

  超越身体的困境:从《体育皇后》、《女篮5号》和《沙鸥》看中国体育故事片中的女性

   一 多重观看与摩登上海

   二 “去势”焦虑与身体政治

   三 民族荣誉与独身女人

   四 女性身体与体育电影

  摩登与反摩登

   一 女性身体:女性解放的代言

   二 女性身体:摩登战场

   三 反摩登、废装饰的妇女解放思潮

   四 反摩登的复古主义风潮

  解放乳房的艰难: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

   一 平胸观遭遇“天乳”观的挑战

   二 政府推动下的“天乳运动”

   三 “天乳运动”的反响及效果

   四 结语

  晚清女性服饰改革:女性身体与国家、细节和时尚

   一 “家国叙事”与身体盲视

   二 细节:悖论与游戏

   三 改革:身体与时尚

  清末的媒体与女性的戒缠足

   一 引言

   二 缠足之害

   三 劝戒缠足的方法

   四 消除民众戒缠足的心理顾虑

   五 戒缠足的效果

   六 余论

  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

   一 导言:女孩们哪里去了?

   二 父权主义制度结构与性别偏好

    1.定义

    2.分析框架与假设

    3.框架设计上的特点

     (1)结构视角(structural perspective)

     (2)性别视角(gender perspective)

    4.对各背景因素的说明

     (1)封建伦理对社会态度的全面整合

     (2)封建的法律制度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4)家族聚居

   三 背景因素的变迁和延续对性别偏好的影响

  儿子偏好还是儿女双全?*

   一 分析框架

   二 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

    (二)生育性别偏好态度测量及信度

    (三)分析方法

   三 结果和讨论

    (一)儿子偏好态度和女儿偏好态度的构成

     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2.因子荷载值

    (二)儿子偏好与女儿偏好的关系

    (三)不同人群的生育性别偏好态度差异

   四 结论及政策含义

   五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改进方向

  母性话语与分娩医疗化

   一

   二

   三

  面对疼痛的自己: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性与生育

   一 男权压制下的生育言说

   二 生命意识觉醒后的呐喊与反抗

   三 性别解放下的性别隐匿

   四 女性生育视角的多元化

   五 小结

 仪礼·观念·性别

  守贞是妇女的文化宿命吗?

   渐行渐远的贞节牌坊

   应彻底打碎封建主义的贞节牌坊

   解析阴魂附体的“处女”癖

   反贞操观不能回避女人的性权利

   贞操观是对女人的性专权

   “名誉”和权益间的两难

   切莫以道德名义绑架他人

  新文化运动中关于贞操问题的讨论

   一 贞操观念的衍变及实质

   二 对贞操问题的讨论

   三 对节烈观念的猛烈批判

  贞节观念历史演进轨迹的重构

   一 女教理论的发展与正史《列女传》的编纂

   二 朝廷的褒奖与民众的认可

   三 男子的要求与女子的践履

   四 余论

  从《礼记》看战国以后夫权的强化

   一 婚礼意义的改变

   二 “三从”之义的变更

   三 战国以后夫权加强的原因

   四 结语

  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

   一 礼仪中男外女内的象征性仪式

   二 礼仪对男女之防的严格规定

   三 礼仪对男主女从性别关系的规定

   四 礼仪关于夫妇职责的规定

   五 礼仪对男阳女阴、阴阳相交的象征

    1.纳幣:“纳征,玄 束帛俪皮。”(《士昏礼》)

    2.礼服:“主人爵弁 裳缁袘”,“女次,纯衣 衻”。(《士昏礼》)

    3.用器:笲,缁被 里,加于桥。(《士昏礼》)

    4.媵御相交之节

    5.妇馈舅以枣栗,馈姑以腶脩

   六 丧服对夫尊妇卑的规定

  孝文化与传统中的妇女

   一 孝文化对妇女的压抑与张扬

   二 对母亲之孝和母权的形成

   三 女性在孝文化中的表达及依归

  “女子无才便是德”考述

   一 问题缘起与相关研究

   二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起源与真正含义

   三 结语

  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一 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妇女地位的变化

   二 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有关女性的基本观点

    1.天人灾异的自然观

    2.“女色败家败国”的历史观

    3.“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文化观

    4.采阴补阳的养生观

    5.贞操观念

   三 中国传统妇女性别观念的基本结构和负面影响

    1.最基本的人格特征——“三从四德”

    2.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婚姻家庭

    3.最标准的形象——“贤妻良母”

    4.最隐秘压抑的内心世界——情感与性

   结语

  “回家”还是“被回家”?

   一 妇女回家:观念变迁的结果还是制度约束下的无奈选择?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次“妇女回家”的讨论和主流意识形态转型

   三 结语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二 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

   三 分析与思考

    1.知识教育与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建构

    2.经济发展与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建构

    3.社会文化与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建构

  “照顾责任女性化”及其理论探讨*

   一 前言

   二 “照顾责任”的性别效应

    (一)儿童照顾责任

    (二)老年人照顾责任

    (三)残疾人照顾责任

   三 “照顾责任女性化”的理论分析

    (一)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二)关怀伦理理论(ethic of care theory)

    (三)性别角色理论(gender roles theory)

   四 照顾责任性别效应之反思

    (一)对“照顾责任女性化”理论阐述的反思

    (二)“照顾责任女性化”的负向影响

  “反家庭暴力”立法应有男性气质视角

   一 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是家庭暴力存在的重要背景

   二 性别气质的多样性决定男性也可能成为受暴者

   三 防治家庭暴力,需要借助男性气质改造

   四 强调男性气质影响因素,不应忽略对施暴者和体制的改变

 仪式·节俗·性别

  革命、仪式与性别

   一 国际妇女节传入中国

   二 革命与性别——国民革命背景下的“三八”妇女节

   三 空间与仪式——“三八”节纪念活动

   四 “三八”妇女节构建的集体记忆

   五 小结

  变化与稳定:非正式制度中的性别呈现*

   一 引言

   二 调查点情况

   三 性别化的仪礼操行

    1.仪礼参加

    2.仪式过程

    3.礼金

    4.仪礼的中断

   四 非正式制度中性别关系的文化图式

  神格与人格的交融

   引言

   一 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概述

   二 神格的光辉——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产生和流行的原因探索

    (一)远古社会对女性神圣能力的崇拜影响后人的信仰心理

    (二)宗教的盛行导致古人对宗教神的信仰

    (三)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导致古人对理想女神的信仰

   三 人格的雕琢——此类节日反映的古代妇女的道德修养

    (一)孝道——中国古代女性的为妇之道

    (二)女红——中国古代女性的“才”的标准

    (三)节义——中国古代女性的精神苦役

   四 结语

  女儿节的狂欢与日常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乞巧节的田野调查描述

   三 仪式中的女性

    1.貌巧

    2.手巧

    3.生巧

    4.身巧

   四 仪式中的男性

    1.男性的显性参与

    2.男性的隐性参与

   五 乞巧节的传承和变异

  传统节日节物的性别修辞与符号指述关系研究*

   一 社会生产和性别劳动分工是端午索确立女性修辞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前提

   二 端午索“女性书写”的符号意义及其指述关系

    (一)端午索夫妻关系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1.禳病祛疾、躲避兵灾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2.夫妻情感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二)端午索母子关系指向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1.对“五月子”禁讳规避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2.节物教化功能的修辞意义及指述关系

   三 结论和启示:传统节日节物符号化象征载体的现代性重构

  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

   一 家族研究的历史性回顾

   二 女性祖先崇拜与墓地风水

   三 家族祭祀仪式与女性

 历史·事件·性别

  妇女史研究:女性意识的“缺席”与“在场”

   背景:不同的妇女史关注及与女性意识的关系

    1.加强学科化建设与进入学术主流

    2.走向民间,搜集保存妇女活的历史,在进行口述史、搜集保存妇女实物史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开展女性意识启迪与提高工作

    3.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开展女性意识的教育与培训

  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近代中国妇女

   其一,导致了关于妇女观念的一系列变化

   其二,西学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其三,中西文化的交融,为中国妇女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增添了新内容,促进了中国妇女生活方式的变迁

  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

   一 评价妇女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否反对性别本质主义

   二 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男女社会差异主要由后天文化的教育而非先天生理决定

    第一,妇女的低劣与从属地位并非与生俱来,而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后天的教育所塑成

    第二,男性统治者对女性进行弱势塑造,是为了使其永远愚昧无知,对男性盲目服从

   三 戊戌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男智女愚并非天生而是后天教育塑成

  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

   一 在家从父

   二 既嫁从夫

   三 夫死从子

  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化路径

   一 男尊女卑观的哲理化

   二 男尊女卑观的法律化

   三 男尊女卑观的社会习俗化

  五四时期新女性的悲剧命运评析

   一

   二

   三

  性别视野中的女学生之死

   一 女学生的生命历程

   二 从个人悲剧到公共事件

   三 公共领域的言说

   四 结论

  同乡、媒体和新女性

   一 同乡救助与案件审理

   二 女性自杀:媒体的新闻炒作

   三 女权运动:刘廉彬自杀的象征意义

   四 新文化人形象:大学教授身份的反思

   五 歧义的新女性:刘廉彬身份之谜

   六 余论

本论文集收集了《妇女研究论丛》1992~2011年共2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全书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媒介和传播中对性别的不同呈现。第二部分关注文学和语言对性别的构建。第三部分关注身体和生育文化中的性别构建。第四部分关注仪礼和社会观念对性别的不同期待和规范。第五部分关注仪式和节俗文化对性别的不同规范和构建。第六部分关注在历史及有关事件中的性别呈现。通过上述不同视角的性别呈现,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两性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被文化之手所掌控,因此,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改变落后的性别文化必须依靠有识之士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依靠全社会共同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参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