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4

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20~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lderly Health in China (2020-2021)

SSAPID:101-6703-3295-03
ISBN:978-7-5201-856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立足于老龄健康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吸收了行业内有关老年健康研究的学者、机构和社会力量,从宏观政策、健康需求、体系建设、投融资、技术赋能、实践案例和国际经验等方面,充分展现了老龄健康发展现状,剖析问题,为我国健康老龄化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本书以“迈向‘十四五’时期的积极健康老龄化”为主题,从中国老年健康面临的形势、新形势下老年人群的需求变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三个方面阐明了积极健康老龄化的必要性及相关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老年健康蓝皮书
作 者: 刘远立
编 辑:颜林柯;蔡莎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

[2]易鹏、梁春晓:《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王金营、李天然:《中国老年失能年龄模式及未来失能人口预测》,《人口学刊》2020年第5期。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健康老龄化: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2019。

[5]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数据》。

[6]景丽伟、侯清华、刘志等:《我国老龄健康公平社会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年第9期。

[7]郑超、才学韬:《家庭照料、医疗支出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8]欧阳鹏:《家庭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9]胡湛、彭希哲、王雪辉:《当前我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领域的认知误区》,《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11期。

[10]彭希哲、郭德君:《老龄化应对与当代社会基础性孝伦理体系的构建——基于传统“二十四孝”的批判性分析》,《探索》2018年第2期。

[11]杨靓、徐辉、巢健茜等:《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第18期。

[12]王丽敏、陈志华、张梅等:《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年第3期。

[13]徐健、孔灵芝:《关注慢性病助力健康老龄化》,《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年第9期。

[14]仇洪星、罗雯、肖宇等:《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与门诊就医行为的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15]王洪亮、朱星姝、陈英哲:《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动态分解——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实证研究》,《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16]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2015。

[17]赵宁、张健:《国外智慧养老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8期。

[1]许海玲、李旭:《中国近60年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情况综述》,《安徽医学》2012年第6期。

[2]WHO. Ageing and Health.[EB/OL]. 2015.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404/en/.

[3]WHO. 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EB/OL]. 2015.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86463/1/9789240694811_eng.pdf?ua=1.

[4]WHO. Global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on Ageing and Health.[EB/OL]. 2016. http://www.who.int/ageing/global-strategy/en/.

[5]韩赛丹、郭桂芳、孙静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反复入院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第8期。

[6]吴敏、李士雪:《浅析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第4期。

[7]邓锁:《政策实施的网络视角与社会服务整合》,《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8]Murveeman,I.,Hardy,B.,Steenbergen,M.,et al.,“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are in England and the Netherlands:Managing across Public-Private Boundaries”,Health Policy,2003,65(3):227-241.

[9]魏来、叶婷、张亮:《卫生资源整合和卫生服务整合的比较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年第9期。

[10]Singer,S.J.,Burgers,J.,Friedberg,M.,Rosenthal,M.B.,Leape,L.,Schneider,E.,“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tegrated Patient Care:Promoting the Next Frontier in Health Care Delivery”,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2011,68(1):112-127.

[11]李立明:《医学整合:我国医改目标实现的关键》,《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第1期。

[12]尹力:《医学整合:增进国民健康的必由之路》,《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第1期。

[13]饶克勤:《中国人口健康转型与医学整合》,《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第1期。

[14]Uhlenberg,P.,“Demography Is Not Destiny: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Global Population Aging”,Generations,2013,37(1):12-18.

[15]Herbert,R.J.,Gagnon,A.J.,Rennick,J.E.,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Questionnaires Measuring Health-related Empowerment”,Research and Theory for Nursing Practice,2009,23(2):107-132.

[16]Neuhauser,D.,“The Coming Third Healthcare Revolution:Personal Empowerment”,Quality Manage Health Care,2003,12:171-184.

[17]Biley,A.,“National Service Framework for Older People:Promoting Health”,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2001,11(7):469-476.

[18]Todd,W.E.,Ladon,E.H.,“Disease Management:Maximizing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Self-management”,Disease Management & Health Outcomes,1998,3:1-10.

[19]Adolfsson,E.T.,Walker-Engstrom,M.L.,Smide,B.,et al.,“Patient Education in Type 2 Diabet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1 Year Follow-up Study”,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7,76:341-350.

[20]Anderson,R.M.,Funnul,M.M.,Bulter,P.M.,et al.,“Patient Empowerment: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Diabetes Care,1995,18:943-949.

[21]Shearer,B.C.,“Health Empowerment Theory as a Guide for Practice”,Geriatric Nursing,2009,30(2 Suppl):4-10.

[22]Feder,G.,Griffi,C.,Eldridge,S.,et al.,“Patient Empowerment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Lancet,2000,356(9237):1278.

[23]Shearer,N.B.,Fleury,J.,Ward,K.A.,O’Brien,A.M.,“Empowerment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Adults,”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12,34(1):24-51.

[24]Deakin,T.A.,Cade,J.E.,Williams,R.,et al.,“Structured Patient Education:The Diabetes X-PERT Programme Makes a Difference”,Diabetic Medicine,2006,23(9):944-954.

[25]Wang,L.,Dong,J.,Gan,H.B.,et al.,“Empowerment of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habilitation”,Peritoneal Dialysis Internationals,2007,27 (Suppl 2):S32-34.

[26]Finfgeld,D.L.,“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Endur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Results from Concept Analyses and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s”,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2004,27(1):44-52.

[27]Aujoulat,I.,Marcolongo,R.,Bonadiman,L.,et al.,“Reconsidering Patient Empowerment in Chronic Illness:A Critique of Models of Self-efficacy and Bodily Control”,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8,66 (5):1228-1239.

[28]Hage,A.M.,Lorensen,M.,“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Empowerment:The Fundament of Education-Programme to the Frail Elderly”,Nursing Philosophy,2005,6:235-246.

[29]Aujoulat,I.,d’Hoore,W.,Deccache,A.,“Patient Empower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Polysemy or Cacophony”,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7,66:13-20.

[30]刘继同:《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前瞻》,《社会工作》(学者论坛)2012年第1期。

[31]卫生部人事司:《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与政策开发研究报告(摘要)》,《中国医院管理》2007年第11期。

[1]赵青:《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二十年回顾与新时代展望》,《领导科学论坛》2017年第21期。

[2]刘洋:《从社会政策演变看我国养老保险发展趋势》,《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年第1期。

[3]李雪丹、任欣琪、池思宇、李斓:《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探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23期。

[4]吕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创新医保治理》,《中国医疗保险》2020年第12期。

[5]邹钰莹、娄峥嵘:《中央层面养老服务政策内容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第3期。

[6]刘子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对策——主要从老年人社会福利的角度分析》,《农村实用技术》2019年第3期。

[7]裴晨阳、胡琳琳、刘远立:《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未来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年第11期。

[8]曹清华:《老年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问题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9]王晓洁:《人口老龄化下我国养老服务财政保障政策的演进特征及展望》,《经济与管理》2021年第1期。

[10]白小平、靳彤彤:《中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州学刊》2021年第1期。

[11]赵青:《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战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年第2期。

[12]王延中、龙玉其、宁亚芳:《“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3]王莉莉:《中国居家养老政策发展历程分析》,《西北人口》2013年第2期。

[14]秦侠:《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变迁与发展思考》,《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年第4期。

[15]易艳阳:《医养结合型养老社区:内涵逻辑、实践困囿与优化方略》,《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16]姜巍、王荣荣:《我国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卫生经济》2020年第6期。

[17]范庆梅、陈乐、吴猛等:《医养结合视角下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供给现存问题及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第3期。

[18]韩世曦:《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政策法规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第1期。

[19]陈雄、刘雪婷:《老年人精神需求立法保障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20]王鹭、杨阳:《我国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8期。

[21]冯伟:《新时代文化养老阵地建设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22]韩烨、付佳平:《中国养老服务政策供给:演进历程、治理框架、未来方向》,《兰州学刊》2020年第9期。

[23]辜胜阻、吴华君、曹冬梅:《构建科学合理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人口研究》2017年第1期。

[24]陈莉、卢芹、乔菁菁:《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人口学刊》2016年第3期。

[25]黄石松、伍小兰:《“十四五”时期我国健康老龄化优化路径思考》,《建筑技艺》2020年第10期。

[26]林卡、吕浩然:《四种老龄化理念及其政策蕴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27]郑新、韩伟、于维洋:《精神文化养老服务产业:老年教育供给困境及对策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28]王延中、龙玉其、宁亚芳:《“十四五”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0年第3期。

[29]郑功成:《“十四五”时期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30]何晖、芦艳子:《“十三五”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十三五”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社会保障研究》2016年第3期。

[31]王延中:《中国“十三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展望》,《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32]杨永恒:《“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前瞻》,《人民论坛》2020年第29期。

[33]张月:《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路线和供需现状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7期。

[34]黄石松、伍小兰、刘子赢:《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中国国情国力》2020年第10期。

[35]杨舸:《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人口变动及重大“转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景丽伟、侯清华、刘志等:《中国老龄健康公平社会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年第9期。

[2]杜鹏、谢立黎:《中国老年公平问题: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3]陈家应、龚幼龙、严非:《卫生保健与健康公平性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0年第4期。

[4]Solar,O.,Irwin,A.,“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ct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Discussion Paper for the 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

[5]石光、韦潇、汝丽霞:《卫生政策的优先重点:健康和健康不公平的社会决定因素》,《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6]Whitehead Margaret,“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Heal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1995,22(3):429-445.

[7]刘昌平、汪连杰:《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5期。

[8]DeVoe,E.,Bazemore,W.,Cottrell,K.等:《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融入路径》,杨文译,《中国全科医学》2016年第22期。

[9]Zhao,Y.,Atun,R.,Oldenburg,B.,et al.,“Physical Multimorbidity,Health Service Use,and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by Socioeconomic Groups in China:An 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Panel Data”,The Lancet Global Health,2020,8(6):e840-e849. DOI:10.1016/S2214-109X(20)30127-3.

[10]Wang,Z.,Li,X.,Chen,M.,“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s and Its Inequality in Elderly Households with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2015,14:8. DOI:10.1186/s12939-015-0134-6.

[11]李洁、陈长香、李淑杏等:《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第3期。

[1]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2006/871403.html.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

[3]宋雪娇、王敏、赵慧丽:《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综述》,《智慧健康》2019年第1期。

[4]刘燕舞:《农村家庭养老之殇——农村老年人自杀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4期。

[5]乌云特娜、七十三:《精神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6]赵紫薇:《城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社区社会支持建构——基于C市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8。

[7]行红芳:《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8]吴凤兰:《老年心理问题与老年抑郁症》,《中华医学与健康》2005年第4期。

[9]唐敏:《200名女性离退休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华夏医学》2004年第5期。

[10]孟凡伟、连温林、冯静、于海英:《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国疗养医学》2006年第5期。

[11]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第7期。

[12]刘梅、徐婕、王金龙等:《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医学与哲学》2015年第10期。

[13]陈琳莹、蚁淳、蔡剑雄、黄小兵:《广东142位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卫生软科学》2011年第10期。

[14]陈正英:《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护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15]胡健、雷世光:《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16期。

[16]段艳蕊:《留守老年人孤独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8年第15期。

[17]滕海英、王倩云、熊林平、马玉琴:《西安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18]吕雅男:《城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2。

[19]Esmayel,E.M.,Eldarawy,M.M.,Hassan,M.M.,et al.,“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in Elderly Medical Inpatient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Egypt”,Current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Research,2013,37(10):11-14.

[20]胡宏伟、李延宇、张澜:《中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与预测》,《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

[21]孙鹃娟、冀云:《家庭“向下”代际支持行为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兼论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人口研究》2017年第6期。

[22]王大华、张明妍:《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夫妻依恋、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2期。

[23]Wu,Z.,“The Effects of Marital and Non-marital Union Transition on Health”,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2,64:420-432.

[24]杨春:《城市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

[25]黄三宝、冯江平:《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现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第23期。

[26]任杰、金志成、杨秋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

[27]黄明炜、何小波、桂程丽:《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年第3期。

[28]Tiemeier,H.,Breteler,M.,Hofman,A.,et al.,“A Multivariate Score Objectively Assessed Health of Depressed Elderly”,Journal Clinical Epidemiol,2005,58:1134-1141.

[29]Vink,D.,Aartsen,M.J.,Schoevers,R.A.,“Risk Factors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A Review”,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6:29-44.

[30]翁飞燕:《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工商大学,2018。

[31]蒋玉芝、丁海燕、舒华、吴志勇:《湖南省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17期。

[32]陈红:《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7。

[33]秦中春:《缴费年限与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寻求》,《改革》2011年第2期。

[34]王璇、罗浩:《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1期。

[35]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第17期。

[36]钱锡红、申曙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老年人养老保障:解析社会网络》,《改革》2011年第9期。

[37]王大华、张明妍:《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夫妻依恋、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2期。

[38]Barlow,J.,Wright,C.,Sheasby,J.,et al.,“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Review”,Patient Education & Counseling,2002,48(2):177-187.

[39]Curtin,R.B.,Mapes,D.L.,“Health Car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Long-term Dialysis Survivors”,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2001,28:385-392.

[40]宫克、俞卓伟、马永兴:《老年人健康保健的自我管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第20期。

[41]许新鹏:《代际支持、身心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第2期。

[42]王萍、张雯剑、王静:《家庭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43]范国琴:《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7期。

[44]Cohen,S.,“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4,59(8):676-684.

[45]吴捷:《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科学》2008年第4期。

[46]陈立新、姚远:《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47]张建凤、李志菊、王芳云等:《合肥市社区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护理研究:上旬版》2010年第3期。

[48]王丽萍:《杭州市社区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10年第6期。

[49]陈元刚、唐春花、陈芳、罗小茶:《我国老年人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探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50]申喜连、张云:《农村精神养老的困境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1期。

[51]尤吾兵:《中国老年人口精神慰藉的现实矛盾及支持系统构建》,《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第12期。

[52]蒋雪:《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精神养老方式的实证研究》,《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第19期。

[53]刘丽菁:《缅怀疗法在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服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井冈山大学,2017。

[54]宿丽文、伍海霞:《农村高龄独居老年人的情感慰藉需求及社会工作介入探究——以四川省G村为例》,《老龄科学研究》2018年第6期。

[55]Nguyen,A.W.,“Social Support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frican American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6,17(3):959.

[56]Kwan,P.,“Psychiatric Morbidity,Quality of Life,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mong Elderly Population:A Community-based Study”,Dysphrenia,2016,7(1):31.

[57]Conte,K.P.,“Correlates of Social Support in Older American Indians:The Native Elder Care Study”,Aging & Mental Health,2015,19(9):835-843.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2016。

[2]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2020。

[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2016。

[4]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的通知》,2016。

[5]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的通知》,2017。

[6]丁汉升、赵薇、薛建军等:《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调查及其分级实践》,新华出版社,2017。

[7]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2018。

[8]杨金宇:《长期照护与InterRAI照护评估系统》,博士学位论文,南方医科大学,2017。

[1]蔡玥等:《我国居民2030年预期寿命预测及国际间比较》,《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年第1期。

[2]“Forecasting Life Expectancy,Years of Life Lost,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50 Causes of Death:Reference and Alternative Scenarios for 2016-40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The Lancet,2018,10159(392):2052-2090.

[3]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

[4]冯婧:《微信在中老年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及对策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医科大学,2018。

[5]国家卫健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6]武学慧等:《上海市老年长期护理(LTC)需求实证分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20期。

[7]国家卫计委:《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

[8]胡宏伟等:《中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与预测》,《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

[9]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

[10]周长洪:《经济社会发展与生育率变动关系的量化分析》,《人口研究》2015年第2期。

[11]李昂等:《美国PACE模式及其对我国医养结合的启示》,《中国医院管理》2017年第10期。

[12]Alexis Denton等:《探讨美国CCRC养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建筑技艺》2014年第3期。

[13]周驰:《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医学与哲学》2018年第12期。

[14]罗娟等:《对上海“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思考》,《科学发展》2018年第3期。

[15]陈江芸:《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9。

[16]于新亮等:《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与劳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基于公私部门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期。

[17]王震:《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中国医疗保险》2018年第9期。

[18]贾宇飞:《商业健康保险在医药费用支付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卫生经济研究》2020年第5期。

[19]宋占军等:《城市普惠型医疗保险辨析及展望》,《上海保险》2021年第1期。

[20]冯鹏程:《商业健康险需要做好的“12345”》,《中国保险报》2019年5月22日。

[21]财联社:《未来十年畅想:万亿健康险走向价值商保的10大转变》,2020年4月6日。

[22]冯鹏程:《健康险姓“保”也姓“健”》,《中国保险报》2017年2月8日。

[23]郑秉文:《引入“自动加入”机制提升企业年金参与率》,《中国证券报》2017年4月8日。

[1]de Bruin,Simone,R.,et al.,“Comprehensive Care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Health Policy,2012,107(2-3):108-145.

[2]Hopman,Petra,et al.,“Effectiveness of Comprehensive Care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or Frailty: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Health Policy,2016,120(7):818-832.

[3]de Bruin,Simone,R.,et al.,“The Sustain Project:A European Study on Improving 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Living at Ho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8,18(1):1-12.

[4]Vondeling,Hindrik,“Economic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Care:An 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04,4:20.

[5]Kyriacou,Corinne,and Fredda Vladeck,“A New Model of Care Collaboration for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Find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NORC-health Care Linkage Evalu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1,11:17.

[6]Dalton,Hazel,et al.,“Form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entral Coast Integrated Care Program (CCICP),NSW Austral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9,19(3):15.

[7]Cash-Gibson,Lucinda,et al.,“Project Integrate:Developing a Framework to Guide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eople-centred Integrated Care Proces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9,19(1):3.

[8]张璐:《基于SERVAUAL模型的医养结合养老院服务质量测评》,《调查研究》2015年第9期。

[9]周绿林、潘利雯、何娟等:《基于期望理论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质量研究——以镇江市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7期。

[10]朱亮、杨小娇、张倩等:《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9年第2期。

[11]吴炳义、李娟、马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服务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年第9期。

[12]李晓俞、张文光、席杨娟等:《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分级照护评估研究现状》,《护理研究》2019年第9期。

[13]李洪霞:《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医养结合延续性照护模式的效果》,《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13期。

[14]Pawson,Ray,Nick Tilley,and Nicholas Tilley,Realistic Evaluation (London:Sage,1997).

[15]《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

[1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20/content_10328.htm。

[17]《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6/content_5445271.htm。

[18]Hoedemakers,Maaike,et al.,“Integrated Care for Frail Elderly:A Qualitative Study of a Promising Approach in the Netherlan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9,16:1-11.

[19]Kuluski,Kerry,et al.,“What is Important to Older People with Multimorbidity and Their Caregivers?Identifying Attributes of Person Centered Care from the User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9,4:1-15.

[20]The Health Foundation.Measuring Patient Experience,Available from:https://www.health.org.uk/sites/default/files/MeasuringPatientExperience.pdf.

[21]Sadler,Euan,et al.,“Service User,Carer and Provider Perspectives on 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with Frailty,and Factors Perceived to Facilitate and Hinder Implemen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arrative Synthesis”,PloS one,2019,14(5):e0216488.

[22]Breton,Mylaine,et al.,“Multiple Perspectives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Care Model for Older Adults in Quebe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9,19(4):1-13.

[23]邓敏、倪享婷、刘盼等:《医养结合的资源、服务与产出的关系实证研究:从居家老年人的视角》,《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年第13期。

[24]Toro,Nuria,et al.,“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Healthcare Integration Pilots in the Basque Country/Marco Evaluativo de las Experiencias de Integración Asistencial en el País Vasc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2,12(Suppl2):e39. DOI:http://doi.org/10.5334/ijic.885.

[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30/content_9560.htm。

[26]Liljas,Ann,E.M.,et al.,“Impact of Integrated Care on Patient-related Outcomes Among Older People—A Systematic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9,19(3):1-16.

[1]McKnight,P.,Sechrest,L.,“The Use and Misuse of the Term ‘Experience’ o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A Re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003,16(3):431-460.

[2]陈江芸:《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9。

[3]Adams,K.M.,Hester,P.T.,Bradley,J.M.,et al.,“Systems Theory as the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Systems”,Systems Engineering,2014,17(1):112-123.

[4]宫芳芳、孙喜琢、邱传旭等:《我国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实践现状》,《现代医院管理》2015年第2期。

[5]王丹、张慧兰、邓静等:《整合照料理念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建设的设想》,《医学与社会》2016年第10期。

[6]Donabedian,A.,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Assurance in Health Ca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7]Parasuraman,A.,Zeithamal,V.A.,Berry,L.L.,“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rketing,1985,49(4):41-50.

[8]Parasuraman,A.,Zeithamal,V.A.,Berry,L.L.,“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 (1):12-40.

[9]Castle,N.G.,Ferguson,J.C.,“What Is Nursing Home Quality and How Is It Measured?”,Gerontologist,2010,50(4):426-442.

[10]Hutchinson,A.M.,Milke,D.L.,Maisey,S.,et al.,“The Resid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Minimum Data Set 2.0 Quality Indicators:A Systematic Review”,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0,10(1):1-14.

[11]Zimmerman,D.R.,Karon,S.L.,“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Nursing Home Quality Indicators”,Health Care Financing Review,1995,16(4):107-127.

[12]Berg,K.,Mor,V.,Morris,J.,et al.,“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xisting Nursing Homes Quality Indicators”,Health Care Financing Review,2002,23(4):19-36.

[13]Curry,A.,Stark,S.,“Quality of Service in Nursing Homes”,Health Services Management Research,2000,13(4):205-15.

[14]景洁:《基于老年人视角的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经贸大学,2012。

[15]Wang,W.L.,Chang,H.J.,Liu,A.C.,et al.,“Research into Care Quality Criteria for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7,15(4):255-264.

[16]隋小磊:《基于SERVQUAL模型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6。

[17]欧阳盼:《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长沙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6。

[18]王成爽、吴梅利洋、曾铁英:《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体验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7年第5期。

[19]高海涛:《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8。

[20]赵国伟:《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2015。

[21]童琳:《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9。

[22]孙晓娥:《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实证论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3]Morgan,D.L.,“Focus Group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6,22:129-152.

[24]方蒸蒸、程晋宽:《“焦点小组访谈”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意义》,《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

[25]柯平、张文亮、李西宁、唐承秀:《基于扎根理论的馆员对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感知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年第3期。

[26]〔美〕朱丽叶·M.科宾、〔美〕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第3版),朱光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7]刘芷含:《市场逻辑下的病人满意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8]李蔚、何海兵:《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逻辑及其应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1]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 Desa).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13. 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df/ageing/WorldPopulationAgeing2013.pdf.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3]吴玉韶:《对新时代居家养老的再认识》,《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第5期。

[4]吴玉韶、王莉莉、孔伟等:《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5年第8期。

[5]Yin,C.B.,Sun,S.Q.,Ren,P.,“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Field of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926-930:2582-2585.

[6]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纪要》,《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2期。

[7]顾梅、王雪梅:《基于CNKI的国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全科护理》2018年第32期。

[8]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

[9]Lawrence,P.R.,Lorsch,J.W.,“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7,12:1-47.

[1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

[1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http://shfl.mca.gov.cn/article/zcfg/zcfga/200809/20080900019762.shtml。

[12]Prince,M.J.,Wu,F.,Guo,Y.,et al.,“The Burden of Disease in Older People and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olicy and Practice”,Lancet,2015,385:549-56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近两成老人失能半失能》,http://www.gov.cn/xinwen/2016-10/10/content_511655 7.htm。

[14]Carbon,P.,“Demographic Transition or Revolution?The Weaknes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art 2:The Consequences”,Population et Avenir,1998,637:2-7.

[1]王德禄、王成刚、张浩、何建:《怎样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型新兴产业》,《投资北京》2011年第5期。

[2]刘家强:《推进老年人就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团结》2020年第6期。

[3]林其森:《福州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9。

[4]赵海军、俞杰、蓝华超、宋芬芬、李得君:《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华章》2011年第7期。

[5]陶凤、吕银玲:《北京吸引养老服务人才 本科毕业入职奖6万》,《北京商报》2020年11月24日。

[6]《2019年中国养老护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https://zhidao.baidu。

[7]邓海建:《养老护理员供需缺口巨大》,《健康时报》2020年9月8日。

[8]屈冠银:《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瓶颈问题研究》,《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9]陈融雪:《应对人口老龄化 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科学大观园》2020年第21期。

[10]《养老护理员“无学历要求”条件放宽但标准不降》,http://www.sohu.com/。

[11]张雯婧:《全国首个养老本科专业开学》,《天津日报》2019年9月13日。

[12]马三津、范耕新:《老年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标准分析》,《黑河学刊》2013年第6期。

[13]《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http://www.doc88.com。

[14]卞丹丹:《如皋健康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当代经济》2019年第7期。

[15]龚大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资源建设及实践研究》,《智库时代》2020年第11期。

[16]张琳宜:《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3期。

[17]邓淑英:《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现状研究综述》,《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1期。

[18]王雪辉:《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老龄科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9]王莎、何国平、姚菊琴、罗艳:《健康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7期。

[20]赵恩兰、宋丽萍:《论老龄社会与高职院校服务人才的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21]王建民:《老给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22]刘记红:《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人才的需求动向与培养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8年第8期。

[23]张国海、凌玲:《基于服务养老需求的职业培训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5期。

[24]王芃、王庆、杜美婷、兰萌、王春霞、王博巧:《天津市养老服务现状及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对策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36期。

[25]黄加成:《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18期。

[26]张俊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0期。

[27]郭红霞、陈红:《丹麦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分析及启示》,《华西医学》2016年第11期。

[28]林杰、陈星玲:《日本养老服务专门人才教育体系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

[29]余星、姚国章:《国外养老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比较研究——以日本、德国、丹麦为例》,《经营与管理》2017年第6期。

[30]张生:《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中国行业研究所,2013。

[31]刑凤梅、董胜莲、张小曼等:《养老人力配置现状及对策》,《河北联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第3期。

[32]郎晓东、李曼春:《社区服务人力造源的现状与需求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年第5期。

[1]《中国统计年鉴2019》,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2]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0期。

[3]Fuchs,V.R.,“Though Much is Taken:Reflections on Aging,Health,and Medical Care”,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Health and Society,Vol.62,No.2(Springer,1984):143-166.

[4]张再生、邵辉:《老年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年第3期。

[5]张钧、郑晓瑛:《老年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6期。

[6]韬睿惠悦咨询公司:《2019年全球养老金资产研究》,www.towerswatson.com。

[7]陈东升:《长寿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上海保险》2020年第1期。

[8]李沛霖:《美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广东经济》2008年第6期。

[9]董克用、孙博、张栋:《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载《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第1~20页。

[1]Rosemarie Tong,“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Worldwide:Whose Responsibility Is I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eminist Approaches to Bioethics,2009,2(2):5-30.

[2]Wong,L.,and Tang,J.,“Dilemmas Confronting Social Entrepreneurs:Care Homes for Elderly People in Chinese Cities”,Pacific Affairs,2006,79(4):623-640.

[3]冯占联、詹合英、关信平等:《中国城市养老机构的兴起:发展与公平问题》,《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6期。

[4]钟仁耀、侯冰:《公平性视角下的养老机构分类管理机制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5]吴玉韶、王莉莉、孔伟、董彭滔、杨晓奇:《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5年第8期。

[6]朱凤梅、王震:《长期照护供需失衡的政策分析》,《中国医疗保险》2016年第9期。

[1]曹玉凤、李菲:《微信健康教育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20年第10期。

[2]陈春柳:《智慧居家医养服务发展路径研究——以温州市“互联网+健康养老”创新模式为例》,《决策咨询》2019年第4期。

[3]陈璐:《“十四五”时期安徽省智慧养老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蚌埠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4]陈昱、金铭、邱玉春:《智慧养老服务民生需求——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打造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第2期。

[5]董少龙、任娜:《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实施路径与推进建议》,《社会福利》2018年第10期。

[6]顾耀华、谭晓东:《健康老龄化对中国启示》,《中国公共卫生》2019年第8期。

[7]黄石松、伍小兰:《“十四五”时期我国健康老龄化优化路径思考》,《建筑技艺》2020年第10期。

[8]姜媛媛、陈宏宇、李文辉:《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探究》,《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11期。

[9]雷晓康、汪静:《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健康养老:战略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10]李宝娟、孙晓杰:《我国“互联网+”居家智慧养老现状分析》,《卫生软科学》2019年第3期。

[11]李宏洁、张艳、余自娟等:《中国“互联网+养老”发展现状及启示》,《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第12期。

[12]李攀、曾瑞明、许敏:《智慧时代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3]李婷:《广州市越秀区试点先行探索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健康中国观察》2020年第1期。

[14]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15]李志宏:《“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及国家战略对策》,《老龄科学研究》2020年第8期。

[16]廖生武、朱宏、谭碧慧:《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困境及对策》,《中国全科医学》2019年第7期。

[17]刘厚莲:《“十四五”时期老龄健康重点关注的问题》,《人口与健康》2020年第8期。

[18]刘雪丽:《“大智移云”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路径探索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年第4期。

[19]陆杰华、曹桂祥:《“互联网+健康养老”的运营模式及发展路径》,《中国国情国力》2020年第7期。

[20]陆杰华、郭冉:《从新国情到新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21]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年第17期。

[22]苏冰:《把握好“十四五”期间智慧养老发展机遇》,《中国社会工作》2020年第35期。

[23]孙月、陈菲、屈会等:《基于分类树模型的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8年第18期。

[24]王明霞:《兰州市“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5]韦艳、徐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以陕西省为例》,《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26]温晓君、赵燕、石岩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中国计算机报》2020年7月6日第8版。

[27]吴爱娟、何红、朱小玲等:《基于手机APP平台的延续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第10期。

[28]尤丽珏:《基于信息技术的居家老年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实践》,《中国医疗设备》2016年第3期。

[29]于凌云、李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运行模式与优化策略——基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实践》,《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年第8期。

[30]于潇、孙悦:《“互联网+养老”:新时期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研究》,《人口学刊》2017年第1期。

[31]张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基于有效供给视角》,《兰州学刊》2019年第11期。

[32]张车伟、宋福兴主编《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3]张昊:《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

[34]张应文、沈永祥、周晨旭:《一个街道的智慧健康养老之路》,《中国社会工作》2020年第23期。

[35]赵晔:《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需破解四大难题》,《中国人口报》2019年4月15日第3版。

[36]甄思圆、李海燕:《国内外智慧健康养老现状研究及中医药养老设想》,《辽宁中医杂志》2020年第7期。

[37]郑世宝:《物联网与智慧养老》,《电视技术》2014年第22期。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2009/20200900029333.shtml,2021年3月。

[39]朱勇主编《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40]祝国红:《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日。

[41]左美云、刘浏、尚进:《从国家政策看智慧健康养老发展脉络》,《中国信息界》2021年第1期。

[42]左美云、潘思璇、李梓童:《智慧养老需要体系化运营》,《中国信息界》2019年第5期。

[43]左美云:《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第297页。

[44]Bagheri-Nesami,M.,Oladzad,A.,Montazeri,M.,et al.,“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Health Care of Aging People with Cognitive Disorder:A Narrativ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vestigation 5,2016:81-92.

[45]Carver,L.F.,Mackinnon,D.,“Health Applications of Gerontechnology,Privacy,and Surveillance:A Scoping Review”,Surveillance & Society 18,2020:216-230.

[46]Safdari,R.,Shams Abadi,A.R.,Pahlevany Nejad,S.,“Improve Health of the Elderly People with M-health and Technology”,Iranian Journal of Ageing 13,2018:288-299.

[47]Sun,X.,Yan,W.,Zhou,H.,et al.,“Internet Use and Need for Digital Health Technology among the Elderly: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China”,BMC Public Health 20,2020:1-8.

[1]童锋、张革:《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独特优势及路径依赖》,《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第2期。

[2]李乐乐、秦强:《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经济问题探索》2020年第5期。

[3]张博:《新时代新经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及发展路径》,《兰州学刊》2020年第6期。

[4]丁文均、丁日佳、周幸窈等:《推进我国智慧养老体系建设》,《宏观经济管理》2019年第5期。

[5]屈贞:《智慧养老:机遇、挑战与对策》,《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6]杨芳:《智慧养老发展的创新逻辑与实践路向》,《行政论坛》2019年第6期。

[7]朱海龙:《中国养老模式的智慧化重构》,《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4期。

[8]林中燕、郑大川、李佐勇,等:《我国智慧养老研究综述》,《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年第6期。

[9]房莉杰、周盼:《“多元一体”的困境: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理解路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0]陈文沁:《老龄化社会中的数字鸿沟与数字赋能》,《青年记者》2020年第25期。

[11]杨依帆:《“积极老龄化”理论及实践创新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6期。

[12]迟沫涵、尚杰、孙涛:《ROCCIPI框架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问题识别与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14年第9期。

[13]孙蕾扬、孙晶晶:《智慧养老创新模式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14]黄剑锋、章晓懿:《中国智慧养老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与技术路线图模型》,《中国科技论坛》2020年第1期。

[15]朱海龙、唐辰明:《智慧养老的社会风险与法律制度安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16]张萍、丁晓敏:《代偿机制下适老智慧产品交互设计研究》,《图学学报》2018年第4期。

[17]顾严:《人口老龄化:从阶段性应急到常态化治理》,《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10期。

[18]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年第17期。

[19]华中生、刘作仪、孟庆峰等:《智慧养老服务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科学基金》2016年第6期。

[20]张泉、李辉:《从“何以可能”到“何以可行”——国外智慧养老研究进展与启示》,《学习与实践》2019年第2期。

[21]张泉:《智慧养老服务缘何遭遇普及推广难题?——基于青岛市智慧养老服务业的价值网络分析》,《理论学刊》2020年第5期。

[1]国家统计局:《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

[2]民政部:《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

[3]迟玉芳:《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基于50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数据分析》,《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年第10期,第53~61页。

[4]周子懿:《医养结合养老健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8-扬州大学:计算机技术[D]。

[5]王昌等:《信息生态视角下老年人医养结合信息服务需求探索》,《情报探索》2021年第2期。

[6]王雪:《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年第9期。

[7]丁萃华:《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进策略研究》,《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8]熊志豪:《论互联网平台与网约工劳动关系的认定》,硕士学位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9]Sharm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nsurance Sector”,Journal of the Insurance Institute of India,Apr-Jun 2019,Vol.6 Issue 4,pp.59-61.

[10]Gerup,“Augmented Reality and Mixed Reality for Healthcare Education beyond Surgery:An Integrativ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2020,Vol.11,pp.1-18.

[1]郑海利:《科技助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中国社会工作》2020年第09期。

[2]李俏:《中国式养老与代际项目的视域融合——基于百度和谷歌搜索的社会学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3]邢宇宙:《深圳龙岗推进都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国情国力》2020年第1期。

[1]赵海军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华章》2011年第7期。

[2]王桥:《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3]王建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4]徐佳慧:《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问题》,《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5]张昊:《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18。

[6]韩俊江、王天鑫:《我国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养老服务研究》,《中国劳动》2015年第16期。

[7]黄小丽等:《我国养老模式特色的现况分析》,《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年第1期。

[8]王文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中国民商》2020年第3期。

[9]李凡姝等:《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探讨》,《经济管理》(文摘版)2017年第12期。

[10]邓海建:《养老护理员供需缺口巨大》,《健康时报》2020年9月8日。

[11]董涛:《发展“医养结合”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境》,《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5期。

[12]万智奇:《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上海人大月刊》2013年第11期。

[13]郭潘:《健康养老视角下的重庆城市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工商大学,2017。

[14]姜茉然:《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15]屈冠银:《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瓶颈问题研究》,《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16]陈融雪:《应对人口老龄化 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科学大观园》2020年第21期。

[17]《全国首个养老本科专业开学》,《天津日报》2019年9月13日。

[18]马三津、范耕新:《老年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标准分析》,《黑河学刊》2013年第6期。

[19]罗燕:《专访清华大学教授裴晓梅——长期照护体系亟待建成》,《民生周刊》2020年第20期。

[20]卞丹丹:《如皋健康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当代经济》2019年第7期。

[21]龚大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资源建设及实践研究》,《智库时代》2020第11期。

[22]邓淑英:《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现状研究综述》,《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2期。

[23]王雪辉:《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老龄科学研究》2015年第11期。

[24]王莎等:《健康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7期。

[25]刘记红:《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人才的需求动向与培养机制研究》,《农业经济》2018年第8期。

[26]张国海、凌玲:《基于服务养老需求的职业培训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5期。

[27]黄加成:《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18期。

[28]张俊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0期。

[29]郭红霞、陈红:《丹麦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分析及启示》,《华西医学》2016年第11期。

[30]林杰、陈星玲:《日本养老服务专门人才教育体系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

[31]余星、姚国章:《国外养老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比较研究——以日本、德国、丹麦为例》,《经营与管理》2017年第6期。

[32]王海丽:《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调查解析》,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年10月15日。

[33]邢凤梅等:《养老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第3期。

[1]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2010.

[2]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Rising Demand for Long-Term Services and Supports for Elderly People”,2013,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44363.

[3]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UK,“Care Act 2014,”2014.

[4]Care Quality Commission,“Guidance for Providers on Meeting the Regulations”,2015.

[5]The King’s Fund,“Supporting Integration through New Roles and 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2016,https://www.kingsfund.org.uk/publications/supporting-integration-new-roles-boundaries.

[6]WHO,“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Guidelines on Community-level Interventions to Manage Declines in Intrinsic Capacity”,2017.

[7]《介护保险法》,日本厚生劳动省,2000。

[8]谢海雁、Sean Leng、李冬晶、沈悌:《PACE——新型而高效的老年人医疗服务模式》,《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第3期。

[9]〔日〕中村秀一:《日本护理事业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本调研研讨会,2018。

[10]赵青、李珍:《英国长期照护:基本内容、改革取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社会保障研究》2018年第5期。

[1]德国联邦统计局,https://www.destatis.de/DE/Themen/Gesellschaft-Umwelt/Bevoelkerung/Bevoelkerungsstand/Tabellen/liste-altersgruppen.html。

[2]德国联邦统计局,Bev?lkerung im Wandel:Ergebnisse der 14.koordinierten Bev?lkerungsvorausberechnung。

[3]德国联邦卫生部,Sechster Bericht der Bundesregierung über die Entwicklung der Pflegeversicherung und den Stand der pflegerischen Versorgung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themen/pflege/pflegeversicherung-zahlen-und-fakten/pflegeberichte.html。

[4]德国联邦卫生部,Pflegeversicherung,Zahlen und Fakten,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themen/pflege/pflegeversicherung-zahlen-und-fakten.html。

[5]德国联邦卫生部,Finanzierung der Pflegeversicherung,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themen/pflege/online-ratgeber-pflege/die-pflegeversicherung/finanzierung.html。

[6]张盈华:《老年长期照护:制度选择与国际比较》,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第83~91页。

[7]刘芳:《德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理念及启示》,《德国研究》2018年第1期,第61~76页。

[8]赵雅冰:《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9。

[9]华颖:《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最新改革动态及启示》,《中国医疗保险》2016年第7期,第67~70页。

[10]卢求:《德国长期照护体制与机构式护理养老设施的经验与启示》,《建筑学报》2017年第10期,第43~49页。

[11]刘晓梅、李蹊:《德国长期照护保险供给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12期,第43~47页。

[12]李强、岳书铭:《城乡居民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构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第62~84页。

[13]李珍、雷咸胜:《当前我国建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逻辑反思与现实选择》,《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69~81页。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3-03/28/content_7601.htm。

[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4/16/content_5383270.htm。

[16]《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20。

[1]Department of Health,“Care Act 2014 Part 1:Factsheets”,2014,6.

[2]Department of Health,“No Secrets:Guidance on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Multi-agency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to Protect Vulnerable Adults from Abuse”,2001,3.

[3]Department of Housing,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Improved Better Care Fund (iBCF):Quarterly and Year-end Reporting 2018-19”,2019,10.

[4]Department of Health,“Improving Health and Care:The Role of the Outcomes Frameworks”,2012,11.

[5]Department of Health,“The National Service Framework for Long-term Conditions”,2005,3.

[6]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The Government’s Revised Mandate to NHS England for 2018-19”,2019,5.

[7]Stein,K. V.,“Developing a Competent Workforce for Integrated Health and Social Care:What Does It T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