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0

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图书

Socials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Hehuang, Qinghai, Modern Times

SSAPID:101-6678-0505-95
ISBN:978-7-5201-291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从先秦到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生态和文化从相对独立到形成并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书中围绕当地国民身份的转变、近代教育的兴起、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论证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属性过渡与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在内地化、近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与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相交织的情形,进而分析和反思青海河湟地区作为民族边疆地区在社会文化属性上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小花
编 辑:高启;高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一)河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二)利用历史人类学意义上的“华夏边缘”这一范畴和边疆学意义上的“民族边疆”这一概念,来涵括、指涉先秦至新中国成立前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及其近代转型,既十分妥帖,也具有较好的学术意义

   (三)本论题符合近年来史学研究的潮流,即新文化史视野下的社会史研究,以及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潮流

   (四)利用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史学研究框架,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地化、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

  二 相关概念

   (一)青海河湟地区

   (二)社会文化

   (三)华夏边缘

   (四)民族边疆

  三 本论题的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史料范围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华夏边缘:传统时代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从羌人地带到多元民族地带

   一 羌人地带到藏人地带:先秦至明朝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的民族分布

    (一)羌人地带

     1.羌族的起源与分布

     2.西羌的主要种落

     3.西羌的反汉活动

    (二)鲜卑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影响

     1.鲜卑西移历程

     2.鲜卑与当地汉人及汉人政权的关系

     3.南凉覆亡

    (三)藏人地带

     1.吐蕃东进、北上与青海河湟地区的吐蕃化

     2.青唐政权统治下的青海河湟

     3.明代前中期的民族分布

   二 多元民族地带:明代中期及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的民族分布

  第二节 传统时代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

   一 中原华夏与民族边缘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一)“华夷之辨”下的中原与华夏边缘文化观念的冲突

     1.“华夷之辨”是中原华夏开拓西部疆土的观念利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了甚多灾祸

     2.“因俗而治”方略下的妥协与冲突

     3.“用夏变夷”政策引发的各种冲突

    (二)中原伦理观念与华夏边缘伦理世界观的冲突

    (三)儒学传播过程中华夏边缘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与发展

   二 王朝国家与地方秩序的角逐与融通

    (一)大一统王朝与华夏边缘的角逐

    (二)不同政权间的攻伐及中原文化对华夏边缘的影响

    (三)国家权力与地方势力的合作与冲突

   三 华夏边缘社会生活及其内地化的缓慢进程

    (一)两汉至宋元时期青海河湟华夏边缘社会生活及其变迁

    (二)魏晋至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

    (三)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华夏边缘的社会生活及其内地化

     1.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及其内地化

     2.各具特色的婚丧礼俗

 第二章 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变迁因素

  第一节 近代河湟地区的政治文化变革

   一 清末新政在河湟的实施

   二 民国时期的行政改革与社会变迁

    (一)民初以来青海河湟政治结构中的新气象

     1.内地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

     2.近代化进程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影响

    (二)青海建省后河湟地区行政改革的深化与牧区地缘政治建构

     1.建省前后青海河湟地区行政改革的深化

     2.青海牧区的行政建置与地缘政治的建构

  第二节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背景下的青海河湟地区

   一 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与河湟时局

    (一)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民族主义思潮

    (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河湟时局

     1.晚清时期,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贵族统治,借用反抗异族统治的历史资源,以及传统种属观念,提出了“排满”主张

     2.以“五族共和”为标志性口号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在青海河湟地区有一定反映

     3.“中华民族”的构建对青海河湟时局亦有重大影响

   二 抗日战争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影响

    (一)抗日战争前夕民族主义思潮对青海河湟的影响

    (二)抗日战争期间民族主义思潮对青海河湟的影响

  第三节 移民、商贸活动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影响

   一 移民与社会变迁

   二 商贸活动对河湟地区的影响

    (一)河湟地区商贸活动基本状况

    (二)蒙、藏商人对青海民族贸易的贡献

     1.蒙、藏商人开发了青海牧区及西藏等地的各类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他们与内地互通有无,提高了蒙、藏牧民的生活质量

     2.蒙、藏商人的商贸活动繁荣了丹噶尔等地的市场,促进了当地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当地吸引了诸多外来客商,也促进了一些行业的发展

     3.蒙、藏商人的经贸活动增进了内地与牧区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了青海乃至西藏等地的社会发展

     4.从清末以来丹噶尔民族贸易衰败的各类因素中,亦可探知蒙、藏商人对青海民族贸易的重要影响

    (三)商贸活动对近代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属性的影响

 第三章 民族边疆: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从土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

   一 居民身份的历史变迁

    (一)先秦至明清时期居民身份的变化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居民身份的变化

     1.居民身份变化的时代背景

     2.居民身份变化的结果

   二 从户口统计看居民身份的近代转型

   三 从医疗史角度看国民身份的形塑

    (一)传统医学及居民的卫生状况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三)近代医疗与民族边疆地区国民身份的形塑及其有限性

     1.利用医疗手段保障和增强国民身体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形式之一

     2.利用医疗手段塑造国民身份符合民族国家的利益

  第二节 近代教育的兴起

   一 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

    (一)儒学教育承接近代教育

    (二)少数民族教育形式及其近代化

   二 近代教育的发展

    (一)北洋政府时期初级小学校的建设和普及

    (二)从统计数据看青海建省以来教育事业的较快发展

    (三)河湟教育近代化的其他表现

    (四)河湟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三 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民众受制于原有地方秩序规范下的文化观念,对近代教育多有抵触心理

    (二)青海河湟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的财力微薄,加之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干扰,使近代教育发展困难重重

    (三)教育界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制约着青海河湟地区的教育发展

  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一 衣食住行的近代化

    (一)服饰与饮食的变迁

    (二)建筑与交通的变迁

   二 文体娱乐及宗教生活的近代化

    (一)文艺、体育的近代化

    (二)娱乐方式的近代化

    (三)宗教生活中的一些近代因素

 第四章 结语

  一 内地化与地方性

  二 内地化与近代化、西方化

   (一)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进程加速

   (二)这一时期的内地化与近代化过程相伴随

   (三)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西方化

  三 “变”与“不变”

 表目录

本书以青海河湟地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单元为空间界域,以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从先秦到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生态和文化从相对独立到形成并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边疆行政改革、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人口迁移、商贸往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至晚清、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内地化进程快速发展,其社会文化最终以民族边疆的文化属性被整合到整个中国的社会秩序之中。本书围绕当地国民身份的转变、近代教育的兴起、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论证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属性过渡与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在内地化、近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与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相交织的情形,进而分析和反思青海河湟地区作为民族边疆地区在社会文化属性上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西宁办事大臣咨酌议青海应设官立学驻兵各情形抄奏》(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载《青海近代史料辑录》,青海省图书地方志阅览室内部档案资料,编号:1523:159。

《为筹备立宪查报蒙旗各项事宜并填送藩属要政统计表》,载《青海近代史料辑录》,青海省图书地方志阅览室内部档案资料,编号:1523:176。

《西宁总兵兼蒙番宣慰使马麟报告青海边防情形并陈意见电》(1913年8月),载《青海近代史料辑录》,青海省图书地方志阅览室内部档案资料,编号:1523:997。

《青海长官廉兴为青海左右翼盟长等承认共和请予优奖电》,载《青海近代史料辑录》,青海省图书馆地方志阅览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1045:689。

《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组织大纲》(1941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宗教类,64:8。

《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情况》(1942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宗教类,64:9。

《马主席在省垣筹建公共体育场》,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体育类,57:2。

《青海省体育概况》(1940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体育类,57:3。

《青海省体育场调查表》(1940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体育类,57:4。

《青海蒙藏民族对中央观感》,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民族类,63:39。

《民国三年甘肃各县教员职员比较表》,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22。

《西宁道各县学校学生比较表》(1914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21。

《青海省教育概况表》(1934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19。

《青海省三十二年度国民教育设施成绩报告》,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43。

《青海省三十六年度办理边疆教育工作报告》,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39。

《国立西宁师范学校组织大纲》,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144。

《国立西宁师范考察报告》(1946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135。

《国立西宁师范学校军事训练团规程》,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144。

《青海省教育厅三十二年元月份工作报告》,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49:145。

《青海省各县乡镇保甲户口统计表》(1944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人口类,62:3。

《青海省户口档案》(1936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人口类,62:5。

《青海省户口统计》(1943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人口类,62:8。

《青海省户口统计》(1945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人口类,62:10。

《蒙藏委员会提议增加蒙藏青康人口以资充实国防案》,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人口类,62:14。

《国务院公函(陆字第八百九十号)》(1913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政事类第2卷,68:30。

《马主席对西宁县区乡镇长保甲讲习会全体人员训话》,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政事类第2卷,68:40。

《国民政府指令》(1929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政事类第2卷,68:65。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1936年),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教育类,68:107。

《朱长官对蒙藏首领等恳切训话》,青海地方志办公室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编号:民俗、方志类,67:8。

老鹤:《什么是民族主义》,《民间周报》1933年第4期。

李积新:《青海之农垦问题》,《新青海》第1卷第1期,1932。

李世军:《我们怎样走到新西北的路上?》,《新青海》第1卷第1期,1932。

马步芳等:《建设新青海之刍议》,《西北问题研究会会刊》创刊号,1934。

《青海教育最近之调查》,《新青海》第1卷第3期,1933。

《青海中等学校调查(西宁通讯)》,《新青海》第3卷第11期,1935。

青一:《改进青海教育刍议》,《新青海》第1卷第2期,1932。

《申报》1912年5月26日,第14102号第7版。

《天山》1911年11月23日,第13935号第4版;1912年2月21日,第14007号第6版;1914年4月7日,第14782号第6版;1915年10月10日,第15325号第6版。

田生兰:《建设新青海刍议》,《新青海》第1卷第4期,1933。

王自强:《中国羊毛之探讨(续)》,《新青海》第2卷第11期,1934。

吴贯因:《五族同化论》,《庸言》第1卷第8号、第9号,1913。

《新青海论坛》,《新青海》第3卷第11期,1935。

岳永泰:《非常时期中边疆青年之修养与责任》,《新青海》第4卷第3期,1936。

张得善:《公民训练之重要与青海训练公民应注意之点》,《新青海》第3卷第8期,1935。

志育:《青海青年今后努力的动向》,《新青海》第3卷第7期,1935。

朱允明:《新青海之鸟瞰》,《新亚细亚》第2卷第4期,1931。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部:《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丛书》第23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清)长白文孚:《青海事宜节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

(清)邓承伟、来维礼:《西宁府续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清)龚景瀚:《循化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青海风物志编纂委员会:《青海风物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

(清)苏铣纂:《西宁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西宁市志编纂委员会:《西宁市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王昱主编《青海方志资料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徐丽华、李德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旧期刊集成》,中华书局,2006。

(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2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文献资料整理处:《北洋政府时期青海历史资料》(油印本),1951。

朱世奎主编《青海风俗简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阿地力·艾尼:《清末边疆建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白文固、杜常顺等:《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社会》,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法〕布尔努瓦:《西藏的黄金和银币——历史、传说与演变》,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藏族简史》编写组编《藏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9。

陈赓雅:《西北视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陈庆应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崔永红、翟松天:《青海经济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

方协邦:《青海体育史略》,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冯建勇:《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变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

耿金声、王锡宏主编《西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出版社,1985。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顾执中、陆诒:《到青海去》,商务印书馆,1934。

侯鸿鉴:《西北漫游记:青海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霍维洮、胡铁球:《近代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喇秉德、马文慧等:《青海回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

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李健胜:《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人民出版社,2012。

李健胜、武刚:《早期羌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李健胜、赵荽贞等:《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人民出版社,2012。

(清)梁汾:《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林鹏侠:《西北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刘岩:《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商务印书馆,1947。

马曼丽、切排:《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蒙、元卷)》,民族出版社,2009。

芈一之主编《西宁历史与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清)那彦成:《那彦成青海奏议》,宋挺生标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田澍、何玉红主编《西北边疆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允晨出版社,1997。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华书局,2009。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昱、李庆涛编《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吴丰培编《豫师青海奏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中华书局,1948。

(清)杨应琚:《据鞍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杨效平:《马步芳家族的兴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得祖、丁柏峰:《乐都史话》,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

张生寅:《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明清河湟土司与区域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周希武:《宁海纪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朱解琳:《甘青宁民族教育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祝启源:《青唐盛衰》,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庄华峰等:《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17辑,1963~1988。

青海省西宁市文联编《河湟民间文学集(内部资料)》,1982。

青海省西宁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宁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13辑,1984~2007。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西宁城中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22辑,1988~2010。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西宁城东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8辑,1990~2002。

青海省湟中县文史资料委员会:《湟中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辑,1989。

青海省大通县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大通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2~4辑,1987~1993。

青海省湟源县文史资料编委会:《湟源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2辑,1987。

陈新海:《试论东汉在青海地区的施政》,《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崔永红:《论青海土官、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丁柏峰:《河湟文化圈的形成历史与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丁三青、王建玲:《论中国传统政治在近代的调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杜常顺:《论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互动关系》,《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杜常顺:《论清代青海东部地区的行政变革与地方民族社会》,《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杜常顺:《清代丹噶尔民族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方铁:《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2期。

盖培、王国道:《黄河上游拉乙亥中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83年第1期。

高荣:《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高荣:《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及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郭凤霞:《古代河湟地区人口发展情况述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郭凤霞、杜常顺:《论清代及民国时期丹噶尔(湟源)民族贸易与地方经济社会》,《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郭洪纪:《河湟地区民族和谐发展的文化哲学基础》,《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何湟:《关于东汉时期羌汉战争的性质——与张大可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胡成:《略论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对边疆事务的构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黄云生:《近代西宁人口变迁初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李健胜:《汉族移民与河湟地区的人文生态变迁》,《西北人口》2010年第4期。

李锦山:《论宗日火葬墓及其相关问题》,《考古》2002年第11期。

芈一之:《青海民族历史的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特性》,《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勉卫忠:《论马麒与青海建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2期。

祁进玉:《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6期。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

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

申剑敏:《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与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

石志新:《清末甘肃地区经济凋敝和人口锐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王东杰:《华夏边缘与“近代性”:一九二九年的西番调查》,《读书》2005年第6期。

王友富:《民国时期大通煤矿的发展述略》,《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王友富:《青海西羌部落衰败原因探析》,《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汶江:《吐蕃统治下的汉人》,《西藏研究》1982年第3期。

吴忠民:《关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几个问题》,《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

谢全堂:《论青海民国时期新文化的发展特点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许淑珍:《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8期。

张淑娟:《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性因素》,《世界民族》2010年第2期。

赵春娥:《青海大通县广惠寺蒙藏小学校创办考论》,《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赵春娥:《青海社会变迁与教育“内地化”进程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周兵:《“自上而下”:当代西方新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