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75

守望中国农民的精神田园图书

The Enlightenment of Peasants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

SSAPID:101-6658-7988-15
ISBN:978-7-5201-1517-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在学界提出“农民启蒙”的概念,在深入分析、探讨、诠释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从理性、政治、道德、审美四个维度呈现了新时期“农民启蒙”的面相,进而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农民启蒙”的内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把握和研究。本书冀图跨越学科界限,综合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聚焦于“农民”问题,将“农民启蒙”具体坐实到“三农”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卫朝
编 辑:佟英磊;赵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序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1.当前农村社会现状分析

   2.农民的主体性

   3.“农民启蒙”概念的提出

  二 “农民启蒙”的界定

   1.谁是“农民”?

   2.关于启蒙的意见

   3.什么是农民启蒙?

  三 新时期农民启蒙研究的基本框架

   1.“新时期”的历史界定

   2.农民启蒙何以是四个面相

 第一章 新时期农民启蒙的理性唤起与现实呈现

  一 理性与自主

  二 农民启蒙与破除迷信

   1.从电影《杀生》说开去

   2.启蒙与迷信

   3.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 新时期农民追求真理之路

   1.突破既有成见,追求事实真理

   2.向往幸福生活,追求价值真理

   3.沐浴现代文明,追求具体真理

  四 科技下乡与农民启蒙

   1.未着眼于启蒙的农民启蒙——农民科技教育

   2.“科技下乡”中农民启蒙的回流

   3.着眼于农民自愿、自主的科技下乡——农民启蒙的自觉

  五 农民启蒙与经济理性

   1.“等意交换”——传统“生存理性”的回归

   2.离土不离乡:乡镇企业——传统生存理性的首次突围

   3.离土又离乡:进城务工——传统生存理性的再次突围

   4.商品生产——市场理性的崛起

   5.返乡创业——经济理性的成熟趋向

  讨论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约自身经济理性的生长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继续坚定追求真理的征程

   3.坚持“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新时期农民启蒙的政治突围与主体崛起

  一 何谓农民政治启蒙?

   1.传统村民、臣民政治心理转向现代公民政治心理

   2.从绝对义务的政治观念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政治观念

   3.从政治冷漠到积极的政治参与

  二 新时期农民政治主体性的崛起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政治主体性

   2.村民自治与政治主体性

   3.进城务工与政治主体性

  三 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

   1.从社会结构板结化说起

   2.“书包翻身”的梦想破灭之后

   3.“进城务工”能够实现农民的梦想吗?

  四 农民政治启蒙的价值取向

   1.农民的国家(政治)认同

   2.农民对自由、民主、法治等现代精神的认同

   3.农民对主人翁地位的认同

  讨论

   1.政府主导,多方筹措,优化农民政治启蒙的外部环境

   2.着眼于提高自身政治主体性,打造农民政治启蒙的内在动力

 第三章 新时期农民启蒙的道德突破与现实困厄

  一 启蒙与道德

  二 农民启蒙:天人之际的道德旁落

   1.天人之际的道德意蕴

   2.天人之际的道德流变

   3.天人之际的道德反思

  三 农民启蒙:群己之间的道德演化

   1.传统群己之辩的道德向度及农民的历史选择

   2.突出“以群越己”的重围与农民自我意识的解蔽

   3.滑向“以己越群”的极端与农民群体意识的弥散

  四 农民启蒙:义利、理欲之间的道德确证

   1.传统义利之辩、理欲之辩的历史反思

   2.农民利、欲的解放以及生命体验的自我觉醒

   3.农民利、欲的放纵以及生命体验的自我放逐

  讨论

   1.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

   2.提升责任义务观念,构建和谐的群己关系

   3.重筑道德超越向度,构建正确的义利观和理欲观

   4.夯实底线伦理,确立共同信念,构建终极关怀,重树道德耻感

 第四章 新时期农民启蒙的审美提升与现实困惑

  一 农民审美启蒙为什么重要?

   1.农民也有审美?

   2.审美启蒙何以可能?

   3.农民审美启蒙的重要性

  二 走向崇高的劳作审美

   1.什么是劳作审美?

   2.优美与崇高

   3.走向崇高的劳作审美何以可能?

   4.体验崇高之后

  三 摹状城市的日常生活审美

   1.农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2.钢筋混凝土空间中的住宅审美

   3.时尚与实用调和的服饰审美

   4.走出饱腹之欲的饮食审美

  四 趋于多样化的农民娱乐审美

   1.20世纪80年代:文化娱乐的审美渴望

   2.20世纪90年代:“找乐子”的娱乐审美

   3.21世纪:“泛娱乐化”的娱乐审美

  讨论

   1.坚持自然原则和人化原则的统一,推进农民审美启蒙

   2.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推进农民审美启蒙

   3.坚持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推进农民审美启蒙

   4.坚持社会性(普遍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推进农民审美启蒙

   5.坚持审美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推进农民审美启蒙

 第五章 结论

  一 农民启蒙的应然状态

  二 农民启蒙任重而道远

  三 未来农民启蒙何以可能?

   1.启蒙反思的探讨为农民启蒙准备了理论条件

   2.农民启蒙的远未深入为其留置了广阔的提升空间

   3.迅猛发展的大众传媒为农民启蒙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4.“吃透两头”为农民启蒙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本书首次在学界提出“农民启蒙”的概念,在深入分析、探讨、诠释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从理性、政治、道德、审美四个维度呈现了新时期“农民启蒙”的面相,进而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农民启蒙”的内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把握和研究。本书冀图跨越学科界限,综合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聚焦于“农民”问题,将“农民启蒙”具体到“三农”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奥〕维特根斯坦,2003,《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2卷),江怡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德〕E·卡西勒,1988,《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2007,《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海德格尔,2004,《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海德格尔,2005,《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德〕黑格尔,1979,《美学》,商务印书馆。

〔德〕胡塞尔,1988,《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加达默尔,2004,《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康德,1985,《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

〔德〕康德,1996,《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德〕康德,2003,《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德〕康德,2004,《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德〕康德,2005,《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载〔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赖因霍尔德,2005,《对启蒙的思考》,载〔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马尔库塞,1993,《理论与革命——黑格尔与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

〔德〕马克思,200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2006,《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门德尔松,2005,《论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载〔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乔纳森·B.克努森,2005,《论大众启蒙》,载〔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韦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德〕韦伯,2004,《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韦伯,2010,《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席勒,1984,《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德〕席勒,1985,《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2001,《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2004,《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

〔法〕H.孟德拉斯,2005,《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法〕邦雅曼·贡斯当,2003,《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2012,《启蒙的精神》,马利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丹纳,1998,《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

〔法〕丹尼尔·罗什,2010,《启蒙运动中的法国》,杨亚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福柯,1999,《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法〕福柯,2005,《什么是启蒙运动?》,于奇智译,《世界哲学》第1期。

〔法〕霍尔巴赫,1963,《神圣的瘟疫》,载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法〕利奥塔,2000,《后现代道德》,莫伟民等译,学林出版社。

〔法〕卢梭,1997,《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

〔法〕卢梭,2003,《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法〕卢梭,2007,《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1994,《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国外社会科学》第5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65,《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94,《亚里士多德全集》(卷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加〕查尔斯·泰勒,2001,《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A.麦金太尔,2003,《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美〕A.麦金太尔,2003,《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美〕A.麦金太尔,2004,《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百科全书派、谱系学和传统》,万俊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1992,《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丁.伯德格,1988,《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2006,《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

〔美〕巴雷特,2007,《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特斯,2004,《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蒂里希,1999,《蒂里希选集》(上册),何光沪选编,上海三联书店。

〔美〕杜维明,2001,《超越启蒙心态》,雷洪德、张珉译,《哲学动态》第1期。

〔美〕弗莱德·R.多尔迈,1992,《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汉娜·阿伦特,2007,《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汉娜·阿伦特,2009,《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汉娜·阿伦特,2011,《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黄宗智,2014,《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法律出版社。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2014,《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张明澍译,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2014,《重访公民文化》,李国强等译,东方出版社。

〔美〕卡尔·贝克尔,2005,《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美〕克拉克,2011,《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于闽梅、曾祥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理查德·罗蒂,2003,《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

〔美〕理查德·罗蒂,2003,《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

〔美〕理查德·罗蒂,2004,《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理查德·罗蒂,2009,《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2013,《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马歇尔·伯曼,2003,《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

〔美〕舒尔茨,2006,《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

〔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2006,《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殷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维塞尔,2007,《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贺志刚译,华夏出版社。

〔美〕沃格林,2007,《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希拉里·普特南,2008,《无本体论的伦理学》,孙小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希梅尔法布,2011,《现代性之路:英法美启蒙运动之比较》,齐安儒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悉尼·胡克,2006,《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金克、徐崇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约翰·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约翰·罗尔斯,2000,《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

〔日〕沟口雄三,2011,《中国的冲击》,王瑞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日〕沟口雄三,2011,《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日〕沟口雄三,2011,《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龚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以〕艾森斯塔特,2006,《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英〕G.A.柯亨,2008,《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李朝晖译,东方出版社。

〔英〕阿巴拉斯特,2004,《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英〕埃德蒙·柏克,1998,《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

〔英〕安东尼·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英〕鲍曼,2002,《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英〕波普尔,1999,《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波普尔,2009,《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伯林,2003,《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英〕伯林,2004,《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潘荣荣、林茂译,译林出版社。

〔英〕伯林,2005,《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扬、杨深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英〕伯林,2008,《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

〔英〕伯林,2009,《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译林出版社。

〔英〕伯林,2011,《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它们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英〕哈代编,王岽兴、张蓉译,新星出版社。

〔英〕哈耶克,1997,《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哈耶克,2000,《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哈耶克,2003,《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

〔英〕洛克,1964,《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英〕欧克肖特,2003,《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齐格蒙·鲍曼,2000,《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齐格蒙特·鲍曼,2007,《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英〕乔治·克劳德,2006,《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英〕汤因比,2001,《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特里·伊格尔顿,2001,《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英〕托马斯·奥斯本,2007,《启蒙面面观:社会理论与真理伦理学》,郑丹丹译,商务印书馆。

《列宁全集》(第3卷),1984,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1965,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2009,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2009,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1,人民出版社。

蔡志栋,2004,《金刚何为怒目?——冯契美学思想初论》,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姜义华,2000,《理性缺位的启蒙·序》,上海三联书店。

曹锦清,2013,《黄河边的中国》(增补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晁亮主编,2015,《倾注三农这十年(2004~2014):互联网时代农业影视创新探索》,华夏出版社。

陈海文,2010,《启蒙论:社会学与中国文化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嘉映,2005,《真理掌握我们》,《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嘉映,2015,《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上海文艺出版社。

陈乐民,2006,《启蒙在中国》,《开放时代》第6期。

陈思和,1997,《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太明,2013,《理性启蒙与现代性道德的重建:后形而上学视域下道德的“第三条道路”》,《江汉学术》第5期。

陈卫平,1992,《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卫平,1994,《“和而不同”:孔子的群己之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陈卫平,1997,《孔子评传:儒家第一人》,广西教育出版社。

陈卫平、晋荣东,2002,《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陈卫平、李春勇,2006,《徐光启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晓莉,2007,《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农民政治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赟,2004,《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泽环,2005,《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学术月刊》第3期。

程漱兰,1999,《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日云,2015,《个人的成长与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读秦晖〈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新京报·书评周刊》11月29日。

崔永生,1981,《八亿农民急需精神食粮:丹东农村调查散记》,《文艺研究》第6期。

戴安林,2001,《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所作的贡献》,《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5期。

戴玉琴,2016,《农村协商民主:乡村场域中群众路线实现的政治路径》,《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邓晓芒,2003,《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

邓晓芒,2007,《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第9期。

邓秀华,2009,《长沙、广州两市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调查分析》,《政治学研究》第2期。

邓秀华,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邓秀华,2012,《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要类型分析》,《江西社会科学》第1期。

邓聿文,2003,《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科技信息》第12期。

丁国强,2005,《泛娱乐化时代——读〈娱乐至死〉》,《博览群书》第1期。

丁耘,2014,《启蒙视阈下中西“理性”观之考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杜景珍,2004,《当代农村基督教信仰调查》,《中国宗教》第1期。

杜卫,2003,《“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新解》,《浙江社会科学》第5期。

段林鹏,2011,《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板结化趋势及改善途径》,《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第12期。

段正明,1981,《农民要看农业科教影片》,《电影》第9期。

方晓红,2004,《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当代传播》第4期。

费孝通,1997,《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

费孝通,2008,《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2010,《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英汉对照),戴可景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费孝通,2010,《中国城镇化道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冯华,2008,《科技下乡“实”起来》,《人民日报》1月20日,第7版。

冯契,1986,《论“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学术月刊》第3期。

冯契,1996a,《冯契文集》(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契,1996b,《冯契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契,1997a,《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契,1997b,《冯契文集》(第八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润民主编,2015,《中国千村农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1~2013)》,上海人民出版社。

冯祥武、蒋彩娟,2005,《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的演进》,《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甘满堂,2007,《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兼与全国汉族地区调查数据比较》,《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

高瑞泉,2000,《鱼和熊掌何以得兼?——“义利之辩”与近代价值观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高瑞泉,2001,《“天人之辩”的近代展开及其终结——中国近代价值观变革的一个侧面》,《哲学研究》第7期。

高瑞泉,2004,《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高瑞泉,2005,《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瑞泉,2007,《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瑞泉、杨扬等,2008,《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上海古籍出版社。

葛荃,2006,《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龚险峰,2012,《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美学沉思》,《当代电视》第4期。

谷鹏飞、赵琴,2012,《中国当代服饰审美风尚与主体身份认同关系的嬗变》,《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

顾红亮,2000,《实用主义的误读:杜威哲学对中国近现代哲学之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爱华,2005,《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价值观与乡村民主政治》,《探索与争鸣》第3期。

管爱华,2009,《中国农民本体性价值观的传承与变迁——以苏北乡村为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郭于华,1996,《传统亲缘关系与当代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读书》第10期。

郭于华,2002,《“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第5期。

海伦县人民政府,1986,《办好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全员培训》,《成人教育》第4期。

韩长赋,2007,《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韩水法,2008,《启蒙的主体》,《开放时代》第5期。

韩水法,2014,《启蒙的第三要义:〈判断力批判〉中的启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韩水法主编,2013,《理性的命运:启蒙的当代理解》,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怀宏,1998,《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上海三联书店。

何怀宏,2009,《从“动员式道德”到“复员式道德”:1976至2005中国社会道德变迁之一瞥》,《科学中国人》第8期。

何怀宏,2013,《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四川人民出版社。

何晓红,2009,《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缺失与强化》,《政治学研究》第1期。

贺桂梅,2010,《“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6,《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贺雪峰,2008,《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第3期。

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3,《小农立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3,《新乡土中国》(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4a,《谁是农民?》,《经济导刊》第3期。

贺雪峰,2014b,《农村土地确权应当慎行》,《决策》第7期。

贺雪峰等,2010,《农民工返乡研究:以2008年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返乡的影响为例》,山东人民出版社。

胡凡,2010,《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人民日报》7月16日,第7版。

胡娟,2009,《对现代性自我的道德哲学审视——以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思想为学术资源的研究》,《浙江学刊》第5期。

胡治洪,2010,《启蒙的吊诡与启蒙的反思:以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为中心》,《学海》第5期。

胡治洪编,2011,《现代思想衡虑下的启蒙理念》,武汉大学出版社。

黄凯锋,1999,《人何以需要审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黄燎宇、〔德〕奥特弗里德·赫费编,2010,《以启蒙的名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琳,2010,《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云南大学出版社。

黄平,1996,《从乡镇企业到外出务工》,《读书》第10期。

黄文治,2012,《山区“造暴”:共产党、农民及地方性动员实践——以大别山区中共革命为中心的探讨(1923~1932)》,《开放时代》第8期。

黄学胜,2015,《马克思对启蒙的批判及其建构意蕴》,《思想与文化》第2期。

姜义华,2000,《“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

乐君杰、叶晗,2012,《农民信仰宗教是价值需求还是工具需求?——基于CHIPs数据的实证检验》,《管理世界》第11期。

李逢春,2008,《哲学基本问题在现时代》,《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李国波,2010,《农村群体性事件法律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李兰芬、华冬萍,201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公民意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水山、黄长春主编,2010,《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翔海,2011,《杜维明“启蒙反思”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5期。

李泽厚,1980,《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泽厚,1985,《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李泽厚,1999,《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李泽厚,1999,《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李泽厚,2005,《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泽厚、刘纲纪,1999,《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梁鸿,2013,《出梁庄记》,花城出版社。

梁漱溟,1989,《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晓声,2006,《关于农民的“真理”》,《艺术评论》第6期。

廖菲,2000,《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现代化探究》,《教学与研究》第12期。

林启彦,2008,《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林尚立,2007,《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学术月刊》第9期。

刘伟、王子宽、陈庭忠、夏家荣,1999,《浅析经济因素对村级民主建设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刘秀艳等,2011,《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出版社。

刘悦笛、许中云,2006,《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2009,《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5期。

刘泽华、张荣明等,2003,《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泽华主编,2000,《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陆学艺,2002,《“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德文,2007,《讲古》,载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10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吕途,2012,《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

吕途,2014,《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法律出版社。

罗洪、刘纯明,2016,《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理论导刊》第2期。

骆徽,2006,《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马德普,2014,《论启蒙及其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马庆钰,1998,《论家长本位与“权威主义人格”——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毛崇杰,1999,《关于价值与真理的若干问题》,《哲学研究》第8期。

孟繁华,2004,《重新发现的乡村历史——本世纪初长篇小说中乡村文化的多重性》,《文艺研究》第4期。

莫光辉,2015,《农民创业与贫困治理:基于广西天等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课题组,201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调查——农户视角:现状、需求意愿与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欧阳军喜,2013,《文化自觉与理论自信:新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期。

彭澎,2013,《转型期乡村基层政治体制与政治观念的发展趋势》,《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5期。

彭文刚,2010,《启蒙视域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逻辑》,《云南社会科学》第5期。

彭文刚,2015,《启蒙之后的“启蒙”:启蒙世界观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反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浦兴祖、洪涛主编,2004,《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秦晖,1994,《“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也谈“乡土中国重建”问题》,《东方》第1期。

秦晖,1996,《传统与当代农民对市场信号的心理反应——也谈所谓“农民理性”问题》,《战略与管理》第2期。

秦晖,2003,《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

秦晖,2012,《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东方出版社。

秦晖,2012,《共同的底线》,江苏文艺出版社。

秦晖、金雁,2010,《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语文出版社。

邱高会,2010,《四川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期。

任剑涛,2005,《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任剑涛,2010,《启蒙的自我澄清》,《读书》第11期。

尚新建,2009,《自主与理性:与韩水法教授商榷》,《哲学研究》第2期。

沈澄如,1986,《中国农村的科学普及工作:8亿农民学科学》,《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第4期。

释然,1996,《文化与乡村社会变迁》,《读书》第10期。

苏力,2011,《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德厚,2002,《村民制度外政治参与行为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孙君,2014,《给我三个春天: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孙美堂,2003,《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载陈新汉、冯溪屏主编《现代化与价值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唐少杰,2006,《“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从启蒙的反思到反思的启蒙》,《开放时代》第3期。

唐贤兴,1999,《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州学刊》第2期。

陶俊生、徐粉粉、李明华,2016,《农户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杭州市农民有机肥施用的调查》,《江南论坛》第4期。

仝志辉,2004,《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村庄社会关联中的村民选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佟辉,1995,《食艺调谐与政通人和——中国饮食文化政治与审美功能透析》,《寻根》第5期。

童世骏,2010,《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学林出版社。

童世骏等,2012,《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上海人民出版社。

万斌、吴坚,2011,《论自由、民主、法治的内在关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万斌、张燕,201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政治参与》,《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

汪晖,2004,《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汪晖,2008,《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汪晖、陈燕谷主编,2005,《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汪勇,2008,《从自发走向自觉: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嬗变》,《中国青年研究》第7期。

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纪孔,2012,《“三农”支援政策及其效果研究:韩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政策及其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家范,2000,《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建疆,2014,《当代中国审美形态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剑锋、邓宏图,201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影响与变迁机制辨析》,《探索与争鸣》第1期。

王露璐,2011,《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与现代转型》,《光明日报》1月18日。

王绍光,1991,《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论文》第4期。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有亮,2003,《徘徊于审美与启蒙、传统与现代之间——邓以蛰与朱光潜、宗白华比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魏恩荣,1982,《农民技术教育有了新的进展》,《成人教育》第3期。

温铁军,2000,《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

温铁军、郎晓娟、郑风田,2011,《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管理世界》第3期。

温铁军等,2012,《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东方出版社。

吴春梅、刘可,2016,《转型期农民的价值困惑、价值追求与价值提升》,《学习与实践》第4期。

吴冠中,2006,《文心独白》,山东画报出版社。

吴琦,2013,《农民工政治参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方式的偏好和选择》,《广西社会科学》第8期。

项继权,2002,《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甘肃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明,2006,《从事实真理、价值真理到具体真理》,《青海社会科学》第1期。

熊培云,2012,《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新星出版社。

徐碧辉,2004,《美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启蒙——20世纪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文艺研究》第2期。

徐大同、高建,1987,《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与特征》,《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

徐利英、姜天红,2004,《事实真理、逻辑真理与价值真理》,《黑河学刊》第2期。

徐庆全,2011,《党史上“新时期”一词的由来》,《南方都市报》3月13日。

徐万邦,2005,《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3期。

徐勇,1997,《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勇,2010,《序》,载彭正德《生存政治:国家整合中的农民认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勇、邓大才、任路、白雪娇等,2014a,《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2014(政治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勇、邓大才、任路、胡雅琼等,2014b,《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2013(社会文化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勇、邓大才、熊彩云、佘纪园等,2013,《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2012(经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勇等,2009,《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徐勇等,2012,《中国农民的政治认知与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友渔,2006,《“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从启蒙的反思到反思的启蒙》,《开放时代》第3期。

徐增阳、黄辉祥,2002,《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第6期。

许纪霖,2011,《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许纪霖、罗岗等,2007,《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纪霖主编,2010,《启蒙的遗产与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阎海军,2015,《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晏阳初、〔美〕赛珍珠,2003,《告语人民》,宋恩荣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高强,2011,《想望城市:论新世纪文学中农民的城市审美想象》,《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杨国荣,1993,《我的自觉与群体认同——明清之际儒家群己观的衍化》,《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

杨国荣,1994,《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国荣,2005,《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人民出版社。

杨国荣,2011,《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国荣,2014,《价值观视域中的天人之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杨志永,1989,《“强行注入法”是启蒙山区农民科技意识的有效途径》,《农村经济》第11期。

殷泓、张哲浩,2017,《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陕西省旬阳县以“三治融合”厚植新民风》,《光明日报》4月18日,第4版。

尹奇岭,2009,《启蒙与传统》,《学术界》第2期。

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于建嵘主编,2007,《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主编,2006,《农业农民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复旦大学出版社。

俞吾金,2010,《启蒙的缺失与重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袁贵仁,1985,《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哲学研究》第9期。

袁银传,2008,《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探析》,《哲学研究》第4期。

臧伯平,1982,《团结奋斗,办好农民教育》,《人民教育》第2期。

张爱凤,2009,《“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前沿》第3期。

张宝明,2009,《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张丽军,2009,《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现代作家的农民观与农民形象嬗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张丽军,2009,《想象农民:乡土中国现代化语境下对农民的思想认知与审美显现(1895~1949)》,山东人民出版社。

张鸣,1997,《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张柠,2005,《乡土社会的饮食和食物体系》,《花城》第5期。

张胜利、孙良,2008,《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社会稳定的挑战》,《中国青年研究》第7期。

张旭光,2001,《财产权、经济自由决策权与村级民主——对村级民主发生学的学理分析》,《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

张雪忠,2010,《警惕社会结构“板结化”》,《南风窗》第1期。

张一兵,2007,《启蒙的自反与幽灵式的在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张英洪,2005,《当代中国农民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

张英洪,2013,《农民、公民权与国家:1949~2009年的湘西农村》,中央编译出版社。

张运贵,1995,《试论中国饮食的审美特征》,《民族艺术研究》第2期。

张振海,1993,《当今农民的审美特性》,《戏剧文学》第2期。

张忠成,2011,《从温州教会的牧区现象看教会的牧养管理》,《金陵神学志》第1期。

章启群,2004,《新编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

章秀英,2013,《城镇化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影响研究》,《政治学研究》第3期。

赵红灿,2009,《理性与主体性的问题间性:现代性理论的核心论域》,《长白学刊》第5期。

赵林,2015,《启蒙与重建:全球化与“国学热”张力下的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赵林、邓守成主编,2008,《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赵汀阳,2006,《“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人民的理解才重要》,《开放时代》第3期。

郑风田、阮荣平、刘力,2010,《风险、社会保障与农村宗教信仰》,《经济学》(季刊)第3期。

郑凤娇,2013,《湖南省农民生态意识现状调查分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第6期。

钟枢,2013,《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索与争鸣》第9期。

周韬,2005,《树立现代政治意识,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中国农学通报》第8期。

周霞,2005,《回乡,还是留城?——对影响农民工理性选择的因素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周作翰、张英洪,2005,《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权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朱光潜,1987,《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朱光潜,2012,《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载朱光潜《欣慨室西方文艺论集 欣慨室美学散论》,中华书局。

朱立元、刘阳,2008,《审美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生成论统一——对一个长期争议的美学问题的澄清》,《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朱明国,2013,《变迁与重构:农民社会责任义务体系》,《学术研究》第12期。

朱启臻、赵晨鸣主编,2011,《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人民日报出版社。

资中筠,2011,《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宗白华,1994,《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邹诗鹏,200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邹诗鹏,2008,《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哲学研究》第6期。

邹诗鹏,2011,《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哲学研究》第3期。

邹诗鹏,2016,《从启蒙到唯物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

Albrecht Wellmer.1974.The Critical Theory of Society. Translated by John Cumming. 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

Bryce James.1921.Modern Democracie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