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SSAPID:101-6639-6572-66
ISBN:978-7-5097-133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迅速启动一揽子应对计划,力挽狂澜,同时面向长远,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抗危机战役。这一思路付诸实践的挑大梁者--东、中、西部区域,依据本区域实际分别承重,在为率先复苏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支撑起了危机中的战略转型。本报告突出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区域战略重点的整体布局从东部沿海到全面铺开,形成东中西部联动新局面;二是改革向多领域深化。本书还描述了各大区域板块的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区域蓝皮书
编 辑:田玉荣;邓泳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前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编委会

 中文摘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编委会

 总报告

  2009~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的评析与展望

   一 回望2008*

    (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缩窄态势进一步强化

     1.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天津逆势增长

     2.中部经济增速下滑,黄河中游经济区下滑幅度略大于长江中游经济区

     3.西部经济增速普遍下滑,各地表现略有差异

     4.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幅度最小,一产提升拉动

    (二)经济增长动力中,投资、消费拉动作用增强,出口遭遇困境

     1.东部投资和消费拉动作用增强,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双双下滑

     2.中部三大需求和实际利用外资持续高速增长,出口增速小幅回落

     3.西部内需平稳发展,外需逆势上扬

     4.东北地区三大需求实现高速增长,外需增速下滑明显

    (三)综合效益水平提速整体下滑,能耗水平进一步好转

     1.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东部降幅最大

     2.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利润率普遍大幅下滑,工业效益水平下降

     3.城乡人均收入水平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略高于城市居民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各地区能耗水平普遍降低

   二 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逆势中的突破

    (一)一揽子刺激经济方案与区域发展的新机遇

    (二)在应对危机中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变化

     1.透过2009年数据动态看趋势

     2.解读区域改革“突破点”

    (三)东部区域深化改革促转型

     1.珠三角面对危机下的惨淡,奋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2.长三角逆水行舟,清醒应对外需下压浪,实现凤凰涅槃式的沉重转身

     3.环渤海湾

    (四)东北再振兴——新一轮起跳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五年后再上新阶梯

     2.与世界经济接轨——高奏改革开放的华美乐章

    (五)中西部区域紧抓历史机遇在大发展中奋力转型

     1.中部崛起,再造高地

     2.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

   三 展望2010:后危机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向

    (一)解读国内外两个大势

    (二)2010年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的取向

     1.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转型中国”的必要支撑

     2.突破产业升级的体制墙

     3.区域全面加大科技创新的实施力度

     4.低碳经济走上区域竞争舞台

 综合篇

  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与区域发展的政策思考

   一 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 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空间规划研究与编制应提上议事日程

    (二)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改革,促进人口空间结构调整

    (三)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共同维护人人共享的生态环境

    (五)加强国际次区域合作,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气候变化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正面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三)气候不均匀性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区域分异特征

   二 气候变化对我国城市群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影响

     1.沿海城市低洼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巨大风险

     2.洪水和风暴潮威胁大大增加

     3.海水入侵和水质污染加重

     4.海岸和河口三角洲侵蚀更趋严重

     5.港口和河道航运受到威胁

    (二)气候变化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影响

     1.中原城市群旱涝灾害影响加大

     2.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洪水威胁日趋严重

     3.城市的热岛效应加强和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危害增加

    (三)气候变化对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影响

     1.关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2.成渝城市群洪水和地质灾害风险增加

   三 节能减排政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污染减排与区域发展

    (二)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

   四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对策

  金融危机与区域转型:短期应对与长期启示

   一 金融危机以来的区域经济

   二 区域经济回落及复苏的原因探讨

    1.金融危机中区域经济回落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经济复苏是以政府调控为主导多层面努力的结果

   三 区域应对措施的问题及长期启示

    1.财政体制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2.区域发展粗放特别是重复建设问题明显

    3.建设区域科学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综合比较分析

   一 新批规划区域的基本状况

    1.珠江三角洲

    2.海峡西岸经济区

    3.关中—天水经济区

    4.江苏沿海地区

    5.珠海市横琴岛

    6.辽宁沿海经济带

    7.中部六省地区

    8.图们江区域

    9.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10.海南国际旅游岛

    11.河南循环经济试点

   二 区域发展战略态势分析

    1.关于此轮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动因

    2.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

    3.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新进展

   三 各主要规划区域的实力与特色

   四 重点区域政策的综合比较分析

    1.财税政策对比分析

    2.航运政策对比分析

    3.土地政策对比分析

    4.科技政策对比分析

    5.产业政策对比分析

    6.行政管理对比分析

    7.社会改革对比分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一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二)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1.正效指标

     2.负效指标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四)加权综合计算

    (五)数据来源

   二 2008年全国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

    (一)全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

    (二)全国31个省市区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

   三 2008年全国区域创新专项指标排名

    (一)全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专项指标排名

     1.创新投入

     2.创新产出

     3.创新环境

    (二)全国31个省市区的区域创新专项指标排名

     1.创新投入

     2.创新产出

     3.创新环境

   四 结论

 环渤海湾

  2009年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 2009年经济运行态势

    (一)2009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见表1)

     1.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率先触底企稳

     2.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3.内需增长强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4.出口降幅缩窄,形势依然严峻

    (二)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二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出口下降幅度仍然很大

     2.工业效益下滑明显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

     4.以经济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难以长期持续

    (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2.曹妃甸开发建设

     3.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4.辽宁沿海经济带

     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后危机时代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一 金融危机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影响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2.经济复苏领先全国,投资成为主驱动力

    3.港口物流业受危机冲击显著,下半年逐步恢复

    4.区域旅游实质性启动,环渤海无障碍旅游圈正在形成

   二 环渤海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整体偏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2.各省市加紧内部整合,但区域性整合的内生动力不足

    3.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约束不断凸显

   三 天津建设“增长第三极”的新挑战与调整策略

    1.各省市发展均纳入国家战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天津的综合优势

    2.环渤海各省市自然禀赋优良,具有比天津更雄厚的资源优势

    3.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正酣,但区域辐射功能需要加速提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三维目标”(经济—社会—生态)实现途径及对策

   一 经济全球化给山东省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率先对外开放,但全球区域功能不强

    (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但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足

    (三)全球产业承接转化基地,但高新技术产业薄弱

    (四)发展条件优越,但人地矛盾、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二 山东省“三维目标”实施途径及对策建议

    (一)山东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及总体发展构想

     1.未来发展趋势

     2.总体发展构想

    (二)实施途径

     1.增强国际竞争力,率先全球化

     2.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保障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4.促进区域发展空间集约节约,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三)实现山东省“三维目标”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2.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政策保障体系

     3.建立区域发展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4.进一步实施人力资本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对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跟踪研究

   一 环京津贫困县2005~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情况分析

    (一)环京津贫困县经济总量水平有所提高,发展差异较大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有所增长,与京津冀及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有所提高,财力仍然不强

    (四)农林牧渔业和工业均有一定增长,工业增长快于农林牧渔业

   二 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现状

    (一)国家、省市扶贫规划和政策支持,使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环京津贫困县的扶持力度不够,与京津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1.环京津贫困带面积大,人均收入低

     2.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地区贫富差距悬殊

     3.环京津贫困带的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三 造成环京津贫困带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

    1.历史原因

    2.地理原因

    3.京津对河北省“虹吸”作用的原因

    4.政策原因

    5.自然条件原因

   四 促进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的对策建议

    1.国家和京津冀各级政府应尽快对贫困带采取与北京远郊县同样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2.尽快制定实施《扶持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专项规划》

    3.建立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

    4.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对口扶贫与交流合作

    5.建立长效的经济协作发展机制

    6.建立多元有序的补偿机制

    7.建立差别式扶贫机制

    8.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长三角区域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 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转移

    2.全球城市体系的网络化

    3.都市密集区的集聚效应

    4.创新型国家战略与长三角的科技优势

   二 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

    1.国际化水平较高

    2.产业集群发展潜力较大

    3.信息化程度较高

    4.政府管理能力较强

    5.独特的人文环境优势

   三 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

   四 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劣势与挑战

    1.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2.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 结语

  危机与后危机时代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一 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一)迫切性

    (二)可能性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二)需求动力结构问题

    (三)资源环境约束问题

    (四)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三 重点突破领域与主要任务

    (一)形成“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体系

     1.对未来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的判断

     2.积极推动“知识密集型”和“都市型”服务业发展

    (二)形成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体系

     1.人才引进政策

     2.人才培养政策

     3.人才储备政策

    (三)形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主体的资源优化配置框架

     1.减少CBD区居住人口,提高其产出率

     2.将环间地带建设成主要的居住区

     3.以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理念规划环外土地

    (四)形成以提高劳动者收入报酬为主导的社会成果分享机制

     1.提高社会财富分配中劳动者收入比重

     2.通过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劳动者收入

   四 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及主要措施

    (一)合理解决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的矛盾

    (二)分类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重点产业建设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三个聚焦”

     1.聚焦“国家战略”

     2.聚焦重大产业项目

     3.聚焦创新基地

    (四)推进市场发育,构建促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1.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推动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商业信用、诚信服务体系

     4.完善和健全市场机制,培育企业动力机制

    (五)加强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六)积极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

  气候变化与长江三角洲*

   一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一)长江三角洲的概念

     1.沉积三角洲

     2.地理三角洲

     3.经济三角洲

     4.文化三角洲

    (二)沉积和地理三角洲的形成

    (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

   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及其影响

    (一)城市化空间特征

     1.城市化水平

     2.城镇体系

     3.城市连绵区

    (二)城市化对三角洲的影响

     1.不透水层面积增加

     2.湖泊面积和容积显著减少

     3.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

     4.碳排放密度最高的地区

   三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与海平面上升

    (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二)江苏沿海海平面上升预测

    (三)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1.土地淹没严重

     2.滋生生态环境问题

   结论

 珠三角与南部沿海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广东“三促进一保持”*评估报告

   一 当前广东经济运行态势

    (一)当前经济态势的主要征象

    (二)广东经济形势演变的动力结构分析

   二 “三促进一保持”政策效果分析及要着重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一)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三促进”呈现良好势头

    (二)反危机冲击中显示的一系列复杂情况凸显“三促进一保持”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 深入推进“三促进一保持”所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

     1.全球经济危机已基本触底,但复苏仍需时日

     2.经济全球化将进入深度调整

     3.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不均衡状态

     4.全球产业发展与分工呈现新态势

    (二)国内经济基本态势

   四 深入推进“三促进一保持”的对策建议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促转型关系

    (二)调整市场战略,构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多元市场体系

    (三)调整增长动力结构,强化持续发展动力

     1.从依靠外需到内外需并重转变

     2.从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转变

    (四)加快体制改革,推动发展动力转换

    (五)以珠三角城市圈一体化、同城化促进内需扩张,并带动环珠三角协调发展

   五 突出培育市场经济主体,全面提升运用财富和创造财富能力

  广东“双转移”政策效应评估

   一 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成效总体评估

    1.对“双转移”战略实施成效的基本判断

    2.从产业转移路径来看,政府引导与遵循市场规律相结合,产业有序转移格局逐步形成

    3.从转入地的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来看,粤东西北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区域协调发展初具雏形

    4.从转出地的产业结构来看,珠三角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

    5.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工业集约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科学发展局面逐步显现

    6.从产业转移双方合作机制来看,转出和转入地政府不断完善创新合作机制,合作共赢模式初步形成

    7.从劳动力转移来看,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区域配置明显优化,粤东西北地区劳动力结构不断改善

   二 推进“双转移”应着重处理好六大关键问题

    1.处理好双转移与保增长的关系问题,把“双转移”与“保增长”统一起来,推动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2.处理好“双转移”进程中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的关系问题,把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处理好“双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反梯度发展的关系问题,注意“引资”与“带动”并重,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4.处理好转入转出地双方政府的合作机制问题,探索建立联手共建的利益分享模式,夯实推动“双转移”的长效机制

    5.处理好“双转移”与“三型”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有效控制落后产能向欠发达地区边缘扩散,“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6.处理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坚持劳动力转移与产业转移协同推进,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从业者整体素质

   三 有效推进“双转移”战略的政策建议

    1.省政府层面:强化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

    2.转出地政府:提升产业层次,制定产业转移援助政策

    3.转入地政府:营造发展环境,做好配套产业

    4.产业转移园区: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承接环境

  “双转移”战略背景下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一 珠三角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珠三角产业集群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珠三角产业集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三)珠三角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

    (四)珠三角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企业和区域品牌的建设

    (五)珠三角产业集群以一批发展比较成熟的工业园区为载体

   二 珠三角产业集群是深化“双转移”,实现产业升级的主体

    (一)产业集群发展成熟,使珠三角成为推动“双转移”的策源地

    (二)珠三角产业集群成为连接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纽带

    (三)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和推动“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支撑点

    (四)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的重点是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

   三 深化实施“双转移”战略,加快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一)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

     1.珠三角产业集群要成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

     2.珠三角产业集群要能够融入国际产业链高端

    (二)推动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培育有利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

     3.建设完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长效体系

     4.重点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5.以创办生态工业园区的形式培育示范性生态型产业集群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及其均衡演化

   一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总体运行状况

    (一)金融危机中的珠三角劳动力市场

    (二)回顾:2002年的拐点意义

   二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及配置效率

    (一)珠三角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问题

     1.特点

     2.问题

    (二)劳动力结构偏离度视角下的配置效率

   三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演化

    (一)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柠檬均衡”

    (二)劳工短缺对“柠檬均衡”的击破

   四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稳定路径

    (一)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

    (二)劳动力产权的市场修复

    (三)广东省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

    (四)城镇化进程

    (五)有效的政府调控和劳动法制

  珠三角地区台商投资的发展模式及其升级转型

   一 珠三角台商投资的发展模式:战略优势与存在问题

    1.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形成“台湾接单、珠三角生产、香港转口及财务管理”的运作模式

    2.移植“专业化分工、集聚式配套协作”的生产模式,形成“地方产业群”

    3.资源外延扩张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正制约着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张

   二 珠三角台资的升级转型:宏观背景及存在问题

    (一)珠三角台资企业转型与转移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二)珠三角台资企业转型、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环境的变动加大了台商的生存难度

     2.台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强,难以顺利转型升级

     3.招工、用工存在困难,升级、转移均受抑制

     4.资源型要素成本上升阻碍产业升级、转移

     5.台资企业产业升级、转移遇到融资瓶颈

   三 新形势下台商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

    1.珠三角台商制造业企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或向外转移的步伐

    2.粤台现代农业合作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3.粤台服务业合作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4.粤东将开拓粤台合作新平台

  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研究

   一 科学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的内涵

   二 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重要意义

    (一)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落实好中央决策的客观要求

    (二)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发挥福建优势的必然选择

    (三)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有利于实现海西区又好又快发展

   三 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实践

    (一)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展实践

     1.闽台工业合作先行先试

     2.闽台农业合作先行先试

     3.闽台服务业合作先行先试

    (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展趋势

     1.优势产业得到提升

     2.产业对接园区化

     3.产业对接领域拓宽

   四 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基础

   五 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建议

 中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十年成就与经验

   一 西部大开发十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金融危机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

   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区域发展的普遍规律

    1.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性规律

    2.重大事件是打破原有秩序实现超越的重要契机

   二 2009上半年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1.GDP增速:中西部高于东部

    2.软件产业差距在缩小

    3.工业增加值和城镇投资,中西部高增长率

   三 金融危机中的中部机遇

    1.内生型经济优势逐步显现

    2.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

    3.扩内需保增长的受益者

   四 湖北省实现“弯道超越”的突破路径

    1.应对危机“三个优先”

    2.坚持“两型”开发,大胆先行先试

    3.扩大开放招商引资

    4.把“两圈一带”打造成为统筹区域协调的高平台

  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的现实论证

   一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的支撑条件

    1.“两型”社会开发的区位资源优势

    2.“两型”社会开发的科教文化优势

    3.“两型”社会开发的经济发展优势

    4.“两型”社会开发的国家政策优势

   二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的现实分析

    1.资源环境正在恶化

    2.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3.经济开放度相对较低

   三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的操作对策

    1.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3.促进服务业壮大,优化产业格局

    4.实现经济一体化,打造区域经济引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又一年

   一 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仍逆势发展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作用显现

    (二)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三)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一)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

    (二)区域内城市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互补性差

    (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科技产业薄弱

    (四)体制障碍多

    (五)人才短缺

    (六)开放合作水平不高

    (七)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北部湾港口的集疏运问题依然严重

   三 2010年展望

    (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大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贸进出口将有新的突破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成渝经济区内生发展机制分析

   一 成渝经济区成为经济增长极的现实条件

    1.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区位优势最突出的地区

    2.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

    3.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最强

    4.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

    5.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

   二 成渝经济区合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区域内尚未形成有效合作机制

    2.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竞争和冲突

    3.以市场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尚未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4.成、渝间城市断层明显

   三 成渝经济区形成西部增长极的关键突破点

    1.创新机制

    2.培育中间城市群

    3.培育内需驱动型经济区

 东北地区

  东北,在振兴中崛起

   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三)国企改革初步完成,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四)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地区发展环境趋好

    (五)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新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六)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七)经济转型加快,资源城市焕发生机

    (八)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总量比重下降,与发达省份差距还在拉大

    (二)结构调整进展不大,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三)利用外资水平低,国际贸易相对比较落后

    (四)金融环境有待改善,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不强

   三 促进东北地区加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三)加快企业发展,巩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四)促进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六)努力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动富民进程

    (八)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09年东北地区经济运行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1.经济增长加快

     2.工农业发展向好

     3.内需增势强劲

     4.财政收支状况有所改观,金融支持发展有力

     5.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已经从控制危机转到了经济复苏

     2.国内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企稳回升局面得到确立

     3.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二)经济形势预测

   三 对策建议

    (一)内外需并举,实现增长动力转变新突破

    (二)调高调优调强,实现产业升级新突破

    (三)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增长微观基础新突破

    (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实现经济增长驱动新突破

    (五)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发展环境建设新突破

    (六)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新突破

    (七)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发展新突破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经济互动的进展与建议

   一 沿海和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是优化区域增长模式的必然选择

    1.形成和拓展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格局,有利于丰富经济总量和增强经济实力

    2.突出沿海港口在区域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将为东北地区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3.依托沿海港口作为内外经济结合点的优势地位,打造东北腹地对外开放的先导区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现状

    1.辽宁沿海经济带正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载体

    2.辽宁沿海经济带正成为我国新的产业集聚带

   三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进展和特点

    1.腹地企业将适于沿海发展的某些部门布局到港口附近

    2.建立海铁联运体系,在港口与腹地之间形成高效物流服务

    3.建设内陆干港,提高沿海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4.致力扩大大窑湾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的辐射范围

   四 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建议

    1.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进一步打破区域间产业割据的局面

    2.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致力形成东北腹地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良好的体制环境

    3.完善与沿海开发相适应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形成沿海与腹地之间完善的物流体系

    4.优化沿海与腹地间的通行环境,降低货物运营成本

    5.加强沿海六城市的合作,增强沿海经济带在腹地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2009年区域经济发展大事记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发展大事记

  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大事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事记

 Abstract

 法律声明

面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突袭,2009年,在惊心动魄中,我们迎来了新世纪最困难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突发性下压浪的冲击下,我国迅速启动一揽子应对计划,力挽狂澜,同时面向长远,以“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坚韧风格,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抗危机战役。而这一思路付诸实践的挑大梁者——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据本区域实际分别承重,在为率先复苏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支撑起了危机中的战略转型。不同区域如何在“救急”中“谋远”,是本报告今年的主题。200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区域政策出台密集度最高的一年。全年批复10个区域规划,再加上若干推进区域发展的意见和方案,数量多于历年的总和,出台速度与密度亦前所未有。对区域发展实施如此“大动作”,不仅与经济刺激方案形成了支撑性互补,同时也高瞻远瞩地迈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可以说,这是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地方案,是支持战略性大调整的区域新布局。本书围绕这一战略,突出了东部沿海“老特区”深化改革而图新;“新特区”以社会、环境等新问题引领不同特色的配套改革。本报告突出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在区域战略重点的整体布局上,从东部沿海到全面铺开,形成东、中、西部、东北地区联动新局面。二是改革向多领域深化。这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深化的新时期。在本书中,从不同区域充满活力的抗争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场更深刻、更全面的“突破”开始了!2010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最为复杂的一年,可以预期:2010年,新的技术变革将初露曙光,新的发展机遇亦悄然而至。我国改革开放踏入新阶段,工业化模式将面临大幅度转型、城镇化步伐将加快、内需的动力杠杆将启动,在这三个变革的交点上,区域经济将进一步迎来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机遇。

肖金成等:《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魏后凯等:《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及到2020年中长期发展思路研究》,内部报告。

李青、王恩同、齐清波:《200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内部报告。

姚慧琴、任宗哲主编《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韦苇主编《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国经济网:《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十年内东北将全面振兴》,2009年8月31日。

新华网:《中部经济企稳回暖初显 “崛起”呈加快态势》,2009年4月29日。

中国网:《范恒山:区域协作联动是中部崛起的关键》,2006年12月26日。

秦大河:《气候变化与干旱》,《科技导报》2009年第11期。

赵名茶:《CO2倍增对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及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1995年第10(0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府白皮书:《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8-10-29],http://www.gov.cn/zwgk/2008-10/29/content_1134378.htm。

陆魁东等:《湖南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响应》,《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3(01)期。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以水稻为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

邓根云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程延年:《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制度的影响》,《河北农学报》1994年第9(01)期。

徐斌、辛晓平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12期。

金之庆、葛道阔、石春林等:《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作物学报》2002年第28(1)期。

刘颖杰、林而达:《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第3(04)期。

林而达、张厚等:《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模拟》,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居辉、熊伟、许吟隆等:《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23(04)期。

肖国举、张强等:《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18(8)期。

张强、邓振镛、赵映东等:《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生态学报》2008年第28(03)期。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平面公报2008》,[2009-03-12],http://www.soa.gov.cn/。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平面公报2007》,[2008-01-22],http://www.soa.gov.cn/。

沈文周主编《中国近海空间地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8》,[2009-03-12],http://www.soa.gov.cn/。

李培英、杜军等著《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及评价》,海洋出版社,2007。

王静爱、王珏等:《中国城市水灾危险性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毛德华、龚重惠:《长沙市区灾害性洪水形成机制分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第25(03)期。

张允、赵景波:《近200年来关中地区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22(07)期。

黄润秋、徐则民:《西南典型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规划》,《中国地质》2007年第34(05)期。

李飞、董锁成、李泽红等:《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再检验》,《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第24(11)期。

郝寿义主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徐建辉、陆大道:《以功能圈思路破解传统区划困境》,2006年6月13日《科学时报》。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国家新一轮区域振兴规划 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2009年7月11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研讨会会议论文。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王立国、臧学英、周桂荣、邢春生、张智等:《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比较研究》,2007年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07ZLZLZT02100),2009年6月。

詹正茂、王裕雄、孙颖:《创新型国家建设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9。

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陆根书、吴军华、张晓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刘文婷、王建明:《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6期。

卢卫:《天津滨海新区实现国家战略的条件、优势与发展模式探索》,《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张晓松:《审计署揭示——环渤海城市污染严重》,2009年5月23日《海南日报》。

胡欣:《李克强:推进“五点一线”建设 构开放发展新格局》,2006年6月22日《辽宁日报》。

刘文、房光婷:《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优势与战略选择》,《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河北省人民政府编《河北经济年鉴(2006~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10月~2009年10月。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9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2006年10月。

上海统计公报:2008,http://www.stats-sh.gov.cn/2005shtj/tjgb/index.asp。

高汝熹、张洁:《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高汝熹、吴晓隽、车春鹂:《2007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高汝熹、车春鹂、吴晓隽:《上海健康医学产业创新集群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高汝熹:《科技建言:关于上海首先培育法律服务业和健康医疗服务业的建议》,2009年5月。

〔美〕阿瑟·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1998。

广东省统计局:《当前广东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报告》,2009年6月。

杨永贵:《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现状、影响、成因与对策》,《现代经济》2009年第5期。

郑晶:《论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理论模型及其解决思路》,《五山学术论坛》2004年第11期。

潘勇:《论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问题——理论模型与实践意义》,《科研管理》2003年第9期。

蔡昉、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张建武、王自成:《制度缺陷:珠三角地区普工短缺的根本原因》,《开放导报》2005年第8期。

张建武、宋国庆、邓江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1期。

刘秀琴、罗纪宁:《薪酬政策要避免的陷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柠檬”市场》,《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杨青松:《试论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

张传国、俞天贵:《长三角与珠三角利用台资的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北京),第3期,2005年3月。

朱炎:《台湾资讯产业的成长及其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

陈文鸿、朱文辉:《产业集聚与地区集中:世纪之交台商投资大陆行为的变化》,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2001。

邰宗妍:《广东台资企业香港上市情况分析》,《粤台视窗》(广州)2007年第2期。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郭军:《台资:在大陆的两个三角之间》,《新经济》(广州)2003年第3期。

刘名:《东莞、昆山等地台商投资现状的对话》,《现代乡镇》(广州)2003年第22期。

潘勤毅:《东莞新增建设用地空间仅剩8%,东莞将摸清土地家底》,2008年9月9日《广州日报》(广州)。

畲慧萍:《建设用地占了半个深圳》,2008年3月28日《南方日报》(广州)。

段小梅:《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特征及未来走向》,《亚太经济》(福建)2006年第3期。

姜坤:《“台商北移”与东莞IT产业发展对策》,《开放触觉》2002年第11期。

吕鸿德:《台商转型升级创造第二曲线》,《两岸经贸月刊》(台北)2008年第9期。

张科、彭玉蓉、刘小青:《关于在粤台资企业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分析》,《广东经济》(广州)2008年第3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08年12月。

王鹏:《珠三角台资电子业升级研究》,《2008年广东涉台研究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台湾研究中心,2009年4月。

吴雪菲、詹晓婷:《浅析粤台农业合作》,《合作经济与科技》(石家庄)2007年第12期,2007年6月。

丘丽云:《粤台服务业特征比较》,《2008年广东涉台研究论文集》,(广州)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台湾研究中心,2009年4月。

韩雪:《长株潭:区域一体化》,《中国改革》2008年第10期。

刘茂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刘茂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顾严、杨宜勇:《波动趋同、结构互补与经济一体化——国际经验及其对长株潭的借鉴意义》,《求索》2008年第7期。

刘茂松:《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路径》,《新湘评论》2007年第9期。

易春:《长株潭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研究》,《长株潭一体化推进方式一体化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朱有志、童中贤:《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作用分析——基于大长沙都市区整合的视角》,《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

湖南省环保局:《2006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2007。

湖南省统计局:《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运行情况简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unan.gov.cn/tmzf/tjsj/sjfxjd/200907/t20090721_165722.htm.2009年4月26日。

李荣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张春贤:《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新湘评论》2008年07期。

迟福林:《专家建议长株潭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群》,中国网,2008-05-25。

肖琳子:《长株潭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互动机制研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方式创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