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7 !

参考文献

165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图书

the study on citizienzation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SSAPID:101-6616-5395-92
ISBN:978-7-5097-401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中国经济最发达也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密集的一些典型城市,着重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研究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及其内在影响因素,认为要加快农民工城市化进程,需要全方位调控: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外来人口管理,建立多元成本分担机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单菁菁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Abstract

 摘要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 国外研究回顾

   二 国内研究回顾

    (一)农民市民化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二)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三)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研究

    (四)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五)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及其分担机制研究*

   三 研究评述

  第三节 问题与假设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调研范围

   三 调研方法

   四 样本总体特征

 第二章 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一 进京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二 在杭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三 东莞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四 进城农民工社会适应度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情况

   一 进京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

   二 在杭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

   三 东莞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

   四 三市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比较

   五 进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情况

   一 进京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情况

   二 在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情况

   三 东莞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情况

   四 进城农民工城市认同度的总体评价

  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的心理融入情况

   一 进京农民工的心理融入情况

   二 在杭农民工的心理融入情况

   三 东莞农民工的心理融入情况

   四 进城农民工心理融入情况的总体评价

  第五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及其特征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特征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生活状况

   一 就业与收入

    (一)就业情况

    (二)经济收入情况

   二 居住与生活

    (一)居住情况

    (二)生活支出情况

   三 保障与福利

    (一)社会保障情况

    (二)福利待遇情况

  第二节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一 就业情况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性分析

    (一)就业稳定性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性分析

    (二)就业充分性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性分析

   二 经济生活状况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性分析

   三 充分就业对农民工经济生活及其市民化的影响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

   一 长三角、珠三角再遇“民工荒”

   二 造成当前“民工荒”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订单回升拉动用工需求迅速增加

    (二)劳动力市场分流导致人力资源局部供给下降

    (三)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引发择业诉求多元化

    (四)供需高峰错位加剧劳动力市场临时性失衡

   三 对“民工荒”现象的基本判断

    (一)当前的“民工荒”具有短期性特征

    (二)当前的“民工荒”具有结构性特征

    (三)劳动力市场总体格局依然供大于求

  第四节 影响农民工经济生活和市民化的就业壁垒

   一 农民工就业的制度性壁垒

   二 农民工就业的经济性壁垒

    (一)人力资本壁垒

    (二)人力资本壁垒下的双重困境

    (三)其他经济性壁垒

   三 农民工就业的市场化壁垒

    (一)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非正规就业缺乏制度保护

    (三)市场信息不对称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

   一 量表设计及相关理论

    (一)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

    (二)调查量表设计

     1.在日常生活中,您都和哪些人交往?

     2.当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您一般会告诉谁?和谁商量?

     3.您认为当您遇到麻烦时谁最有可能帮助您?对您来说,什么关系最可靠?

     4.在以往的生活中,您主要曾从哪些人中获得过支持和帮助?

   二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一)进京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二)在杭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三)东莞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四)农民工社会交往情况比较

   三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

    (一)社会关系的亲密程度

    (二)社会关系的支持网络

    (三)社会关系的情感强度

   四 农民工社会网络结构的演变及作用

    (一)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结构特点

    (二)农民工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一 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性分析

   二 农民工的市民化历程及其内在相关性

  第三节 弱关系的应用——进城农民工的自我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制度设计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相关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 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控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二 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的政策松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三 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的政策引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

   四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推动阶段(21世纪以来)

  第二节 制度设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影响

   一 制度设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分析

   二 当前制度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原因

    (一)城乡分割下的公平缺失

    (二)城市导向下的目标偏离

    (三)市民本位下的利益固化

  第三节 当前农民工政策的缺陷分析

   一 在制度设计上“重城轻乡”

   二 在资源配置上“重工轻农”

   三 在管理体制上“城乡分治”

   四 在福利安排上“城乡有别”

  第四节 新时期的农民工诉求及其政策改进

   一 新时期农民工结构与诉求的变化

   二 农民工政策的调整方向:帕累托改进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一 破除制度壁垒

   二 促进充分就业

   三 完善社会保障

   四 强化教育培训

   五 国际经验总结

  第二节 国内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做法

   一 各地促进农民进城的主要做法

    (一)“宅基地换住房”的天津华明模式

     1.具体做法

     2.主要经验

    (二)“带着土地进城落户”的成都模式

     1.具体做法

     2.主要成效

    (三)“住房换宅基地、社保换承包地”的重庆九龙坡模式

     1.具体做法

     2.主要经验

    (四)中西部的主要做法

   二 各地完善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主要做法

    (一)城镇模式

     1.广东模式

     2.江苏模式

    (二)独立模式

    (三)准城镇模式

     1.浙江模式

     2.北京模式

    (四)农村模式

  第三节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杭州经验解读

   一 “新杭州人”:称谓改变传达社会认同信号

   二 “石桥之变”:开启外来人口市民化管理

   三 破解“七”难: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

    (一)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破解农民工“就业难”

    (二)建立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破解农民工“住房难”

    (三)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特点的保险政策——破解农民工“保障难”

    (四)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救助机制——破解农民工“维权难”

    (五)最大限度扩大教育招生规模——破解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六)扩大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破解农民工“看病难”

    (七)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破解农民工“娱乐难”

   四 “我们的价值观”:培育引导社会共识

   五 杭州经验总结

    (一)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二)发展路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三)制度设计:针对问题、各个击破

    (四)管理创新: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进城农民工的总体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

   二 当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程度较低

   三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四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正在成为其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资本

   五 当前的制度设计仍然存在着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严重缺陷

   六 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门槛正在逐步弱化、但成本门槛日益凸显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 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障碍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

    (三)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二 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奠定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基础

    (一)政府: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加速人力资本积累

    (二)企业:创新用工模式,稳定员工队伍

    (三)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技能

   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后顾之忧

    (一)农民工社保体系的构建方向

    (二)农民工社保体系的建设重点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四 创新外来人口管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网络重构

    (一)确立以社区为主体、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范式

    (二)引导社会形成包容、认同、接纳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附录1 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状况调查表*

  A 您的基本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B 您的工作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C 您的生活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D 您的社会交往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E 您的社会保障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F 您对城市生活的感受(请在相应答案后划“√”)

  G 您未来的打算(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H 您对城市生活的期望与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相应答案后划“√”)

 附录2 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调查表*

 附录3 金融危机对江苏和广东两省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一 江苏省农民工就业情况变化

   (一)江苏省的农民工总量和结构

   (二)当前江苏省农民工就业形势

    1.农民工春节返乡提前,但没有出现大规模“返乡潮”

    2.企业用工需求增幅下降,但就业岗位数量变化不大

    3.农民工加班减少,总收入下降,但企业员工队伍稳定性提高

    4.用工需求有回升迹象,但是企业信心不足

    5.劳动力整体过剩与结构性缺员并存

    6.用工需求变化在产业间和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

  二 广东省农民工就业情况变化

   (一)农民工节前返乡情况

   (二)农民工节后返岗情况

   (三)金融危机对广东省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影响

    1.节前农民工大量返乡,但节后返岗率高、流失率低

    2.农民工加班时间缩短、收入减少

    3.岗位增长势头明显下降

    4.劳动力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仍然存在

  三 各地采取的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

   (一)江苏省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基础工作

    1.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2.完善全民创业扶持体系

    3.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4.实施国民待遇社会保险政策

    5.坚持人人平等劳动保障维权原则

   (二)江苏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措施

    1.开展专题调研,建立应急机制

    2.减轻企业负担,扶持企业发展

    3.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创业

    4.提供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援助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能力

  四 当前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江苏省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1.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2.农民工培训总量性矛盾突出

    3.扩大内需政策拉动就业的效果不明显

   (二)广东省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多重因素叠加使广东省受金融危机影响大于全国其他省份

    2.近期劳动力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但前景仍不容乐观

  五 金融危机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普遍影响

    1.企业用工需求放缓,劳动力供求格局变化

    2.农民工收入普遍减少,企业岗位稳定性增强

    3.企业预期谨慎,用工要求提高

   (二)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

    1.劳资纠纷程度差异

    2.资金紧张程度差异

    3.产业结构/链差异

    4.劳动力需求增长缓慢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1.切实加大国家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力度

    2.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3.引导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或者在本乡就业

 附录4 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Capital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Asian Rural Sociology;ed.Charan Sanitwong Kanpim Co.Ltd.2010)。正是这次抽样调查和本文在社会学大会上引发的热烈讨论,让作者认识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萌生了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想法,所以成此书。故作者特别将此文作为本书的研究缘起列为重要附录。">*

  Ⅰ.Scale Design

   1.Whom do you mainly associate with usually?

   2.When you encounter the difficulties and puzzles,whom do you tell and whom do you consult with usually?(multi choices)

   3.From whom did you obtain assistance and support in the past?(Multiple choices)

   4.Who do you think could help you when you are in trouble?Which relation is most reliable for you?(Multi choices)

  Ⅱ.Survey Result And Analysis

  Ⅲ.The Social Network Transition Of Migrant Workers

  Ⅳ.Social Network As A Kind Of Social Capital

 前言

作者在中国经济最发达也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密集区选择了一些典型城市,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对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从经济层面看,进城农民工们的经济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从社会层面看,进城农民工们正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调整和重新编织着自己的社会网络;从文化心理层面看,进城农民工们的城市适应和社会满意度普遍不高,对所在城市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不强。

1.Bian Yan Sheng,“Find Back Strong Relation,”Foreign Sociology 2(1998):50-55.

2.Bian Yan Sheng,“Social Network and Course of Job Hunting,”Foreign Sociology 4(1999):1-13

3.Bourdieu,translated by Bao Yaming,“Bourdieu Interview: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Alchemy,”(Shanghai:People’s Press,1997),202-203.

4.Chi Zi Hua,“History Review of Flood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Sociology Research 4(1998):100-109.

5.Huang Ping,E.Clare,“Promotion and Impact on Agriculture:Research at Village Level on Chinese Peasants going out to work,”Sociology Research 3(1998):71-82.

6.Li Han Lin,Wang Qi,“Strength of Tie As a Kind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Way—a Kind of Angle of View on presents research,”The villagers in the City—Floating Population in Big City in China;ed. Li Han Lin,(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2001),15-39.

7.Li Pei Lin,“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Sociology Research 4(1996):42-52.

8.Wang Han Sheng,“‘Village of Zhe Jiang’:The Unique way of Chinese Peasants Entering City,”Sociology Research 1(1997):56-67.

9.Xiang Biao.“What Is For The Community --Study on Floating Population Community In Beijing,”Sociology Research 6(1998):54-62.

10.Xie GaoQiao,Urban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Case Study of Kaohsiung,(TaiWan Chuliu book Company of Taiwan,1984),82-96.

11.Zhang Ji Jiao,Adaptation of City—Employment and Business Start-up of Migrants,(Commerical Press,2004),63-119.

12.Barnes,J.A.,“Class and committee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Human Relations (1954).

13.Bourdieu,Pierre,“The Form of Social Capital,”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Greenwood Press,1986),46-58.

14.Fischer,Claude S.,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Free Press,1977),21-74.

15.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973):1360-1380.

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蔡禾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常勤毅:《从走出、融入到融合: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城市融合的研究综述及其思考》,《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陈剩勇等:《进城劳工阶层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程海峰:《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初探》,《经济纵横》2005年第3期。

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高华:《论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理论界》2007年第6期。

高钟:《“推力”、“拉力”之外更需“助力”——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之历史蜕变途径浅探》,《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广东省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点与权益保护》,内部调研报告。

郭聪惠:《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探微》,《兰州科学》2008年第9期。

国家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年3月19日,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宏伟、栾文建、周德军:《“民工荒”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研究》,《农业经济》2011年第1期。

何文举、李娜:《农民工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制度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胡苏云、赵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4期。

黄晨熹:《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7期。

黄闯:《“民工荒”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研究》,《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黄泰岩、张培丽:《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前线》2004年第5期。

黄小花:《中国人口与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中国城市经济》2002年第11期。

姜作培:《六统一:农民市民化的对策选择》,《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李汉林、王琦:《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浩升:《对昆山市农民工市民化经验的解读》,《小城镇建设》2008年第1期。

李若、闫志刚:《走向有序:地方性外来人口管理法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涛:《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的需求与障碍—京、粤、青(岛)三地农民工生存与发展基本状况调查报告》,载李真《流动与融合》,团结出版社,2005。

李艳、孔德永:《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缺失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李永勤、王骏、陈攀:《关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探析》,《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厉以宁:《厉以宁改革论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刘志彪:《“用工荒”——转型路线的自动纠偏》,2011年2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

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1期。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

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陆林:《融入与排斥的两难——农民工入城的困境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特区展望》2000年第3期。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马万里、陈玮:《建立健全面向农民工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杭州农民工基本住房状况调查与政策建议》,《城市规划》2008年第5期。

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潘泽泉:《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市场排斥与边缘化研究》,《天府新论》2008年第4期。

彭希哲:《推动人口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柯兰君、李汉林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漆向东、徐永新、刘利仄:《中国农民非农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钱正武:《青年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分析》,《青年探索》2006年第1期。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2010年6月21日《工人日报》。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单菁菁:《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与生活满意度调查》,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国情调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单菁菁、牛凤瑞等:《中国城市科学发展报告》,载牛凤瑞主编《城市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单菁菁:《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若干经济问题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研究报告,2010。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唐健:《让农民“带地进城”》,《中国土地》2010年第7期。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王春光:《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流动与融合》,团结出版社,2005。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桂芳:《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王正中:《以市民化推进农民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

魏后凯、陈雪原:《带资进城与破解农民市民化难题》,《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4期。

吴振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式选择及其原因探析》,《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许峰:《农民市民化问题探讨》,《绿色中国》2004年第10期。

徐莺:《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难的思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徐志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132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闫文秀:《流动民工的边缘化问题综述》,《求实》2005年第2期。

颜秀金:《农民工市民化:篱栅重重》,《人力资源》2006年第13期。

杨东:《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3年第6期。

杨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上海城市管理》2009年第3期。

杨浩:《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土地流转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叶鹏飞:《城市化发展必须提高农民工经济能力》,2011年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4版。

叶鹏飞:《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

袁小燕:《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浅探》,《资料通讯》2005年第1期。

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张时玲:《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张世友:《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角色障碍及其调适策略》,《农村经济》2004年第12期。

张蔚:《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退出机制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张新岭、赵永乐、林竹、宋成一:《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张新梅:《“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方式的几点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1期。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600例样本的频数分析为例》,《社会》2003年第9期。

朱考金、吴磊:《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与代际对比研究报告》,内部报告,2007。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Abu Lughod,Janet L.,Race,Space,and Riots in Chicago,New York,and Los Angel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Alejandro Portes,“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998).

Auvachez,Elise,“Supranational Citizenship Building and the United Nations:Is the UN Engaged in a ‘Citizenization’ Process?”Global Governance:A Review of Multilat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2009).

Barnes,J.A.,“Class and committee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Human Relations (1954).

Blau,Peter M.& Joseph E.Schwartz,Crossing Social Circle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4).

Bian 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1997).

Bourdieu,Pierre,“The Form of Social Capital,”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John G.Richardson,(Greenwood Press,1986).

Burgess,E.W.,“The Growth of the City,”The City;ed. R.E.Park,E.W.Burgess and R.Mckenzi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Cohen,Elizabeth F.,“Reconsidering US Immigration Reform:The Temporal Principle of Citizenship,”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10(2011).

Christenson,James A.,“Urbanism and Community Sentiment:Extending Wirth’s Model,”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1(1979).

David R.Goldfield,Blaine A.Brownell,Urban American a History,(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0).

Deane,P. & Cole,W. A.,British Economic Growth,1688-1957,(Cambridge,1964).

Fei,C.H. & Rains,G.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 (1961).

Fischer,Claude S.,“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1972).

Fischer,Claude S.,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Free Press,1977).

Gans,H.,The Urban Villagers,(Free Press,1962).

Garreau J.,Edge City,(New York:Donbleday,1991).

Geertz,C.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1973).

Knox P.,Urbaniza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4).

Lewis,W.Arthur,“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Research Program in Development Studies;ed.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Woodrow Wilson School,Discussion paper,1972).

Linn,Johannes F.,“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 (1982).

Laumann,Edward O.,“Prestige and Association in an Urban Community,”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Urban Social Networks;ed.(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73).

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Macunovich,Diane J.,Birth Quake:The Baby Boom and Its Aftershock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Messeri P.,Silverstein M.,&Litwak E.,“Choosing optimal support groups:A review and reformation,”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4 (1993).

Miller,Z.,et al.,The Urbanization of Modern Americ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James 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1988).

Philip R.Popple,Leslie Leighninger,Social Works,Social Welfare and American society,(Boston:Allyn and Bacon,1999).

Philip R.Popple,Leslie Leighninger,Social Works,Social Welfare and American society,(Boston:Allyn and Bacon,1999).

Pierre Bourdieu,“The Forms of Capital,”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John G.Richardson,(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

Redford A.,Labor Migration in England,1800~1850.(Manchester,1964).

Richardson,H.W.,“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a four-countries comparis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87).

Roberts,K.D.,“The Determinants of Job Choice by Rural Labor Migrants in Shanghai,”China Economic Review 1(2001).

Ronald Burt,Structural Hol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Ronald Burt,“Structural Holes versus Network Closure as Social Capital,”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ed.Lin Nan,Karen Cook,and Ronald Burt,(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2001).

Shan Jingjing,“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Capital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Asian Rural Sociology,(CharanSanitwong Kanpim Co.Ltd,2010).

Thomas,B.,Mi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Study of Great Britain and Atlantic Economy,(Cambridge,1973).

Todaro,M.P.,Economic development,. (Addison Wesley,1969).

Tonnies F.,Community and Society,(Cambridge,1931).

Trotter,J.J.,ed.The Great Migr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Bloomington,1991).

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9 Revision),(New York,2010).

Walter I.Trattner.From Poor law to Welfare State,A History of Social Welfare in America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4).

Weber,A. F.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A Study in Statistics. (New York,1963).

Xu Jianling,Liu Chuanjiang,“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n Voter Theory to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ies for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 workers—An empirical study on 436 peasant workers in Wuhan,”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1 (2008).

Zhao Yaohui,“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1999).

简 介:基于现实观察和理论思考,本书提出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与城市主体社会间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思路。在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这一关系可用"社会融合"来进行分析,并可从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对其测量。研究发现,这一融合并非单向、静态的,而是双向的、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城市社会中的社区、学校及家庭...

作者: 王毅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简 介:本书首先分析了贵州省城镇化的进程,贵州省农民工的数量、规模、流动特点、经济状况、文化需求等基本情况;其次详细阐释了贵州省农民工城市认同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贵州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贵州省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贵州省农民工城市认同和市民化意愿的功能;最后回顾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

作者: 康红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简 介: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在于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协同发展。本书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北京人口发展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简 介:本书介绍了2014年安徽社会建设发展形势,内容涉及教育领域的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养老服务新模式、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等,并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费改革、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以及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助残服务、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简 介:本书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媒介技术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影响。作者和研究团队横跨十余省,访谈了200余名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的年龄从18岁到80岁,包括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教师、农村大学生、农村干部等。本书通过三种媒介使用:信息传播媒介,交通媒介,广泛意义上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和事物,揭示了媒介技术对农村经...

作者: 张世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简 介: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本书主要通过家庭发展秩序和半城市化两个概念,深描了普通农业型村庄的城市化场景,并通过对可逆城市化和城市二元结构弹性的深入分析,展示了中国在城市化道路上的制度优势。

作者: 陈文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简 介:本书选择中国经济最发达也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密集的一些典型城市,着重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研究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及其内在影响因素,认为要加快农民工城市化进程,需要全方位调控: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外来人口管理,建立多元成...

作者: 单菁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