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7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图书

Studies on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SAPID:101-6596-5651-68
ISBN:978-7-5097-048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特区改革与发展研究、体制借鉴与区域合作研究、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袁易明
编 辑:周丽;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后记:关于《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Kyklos,Vol.58(2005),No.2,pp.239-264。">*

   一 引言

   二 自生能力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三 现有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转型的政策措施

   四 自生能力问题的普遍性和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扩展

   五 自生能力与经济转型

   六 结语

  中国所有制改革对效率改进的贡献

   一 分析框架

    (一)生产函数的选择

    (二)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

   二 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估计

   三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四 所有制结构变动与经济运行效率

    (一)影响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因素

    (二)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及其变化

    (三)改革措施与国有经济的绩效改进

    (四)所有制结构变动与经济运行效率

   五 所有制变动对中国经济运行效率影响的估计

   六 几点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与调整

   一 中国“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

    (二)“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

     1.外贸体制改革

     2.鼓励出口政策

     3.优惠性的加工贸易政策

     4.优惠性的外资政策

     5.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三)三大出口战略的实施

     1.“以质取胜”战略

     2.“市场多元化”战略

     3.“科技兴贸”战略

   二 中国“出口导向”对外贸易战略面临的挑战

   三 实施“中性的”贸易战略

   四 结语

  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一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 贫困线计算

    (一)城镇人口界定

    (二)贫困线计算方法

    (三)贫困线的地区与时间调整

    (四)数据来源及描述

    (五)贫困线计算结果

   三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及其变动趋势

    (一)总量贫困测度方法

    (二)总量贫困测度结果

   四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趋势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度

    (一)影响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的因素

     1.成本因素

     2.收入因素

     3.竞争因素

     4.不确定因素

    (二)计量模型

    (三)数据说明

    (四)实证结果

    (五)关联度分析

   五 结论

  论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

   一 面向市场的企业经营机制

    (一)根据国内国外市场走势变化进行战略决策机制

    (二)走在市场前面的企业产品开发机制

    (三)以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为基础的人力管理机制

    (四)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销售机制

   二 企业在市场外的寻租

   三 企业竞争与行业竞争

   四 企业实施行业保护的经营机制

    (一)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中认准行业整体利益

    (二)积极参与组织本行业协会并使之不流于形式

    (三)依靠协会进行本行业的技术与管理培训工作

    (四)依靠协会促进本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

    (五)依靠协会进行行业整体宣传

  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

   一 引言

   二 模型的设定

    (一)TFP增长率与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外部性

    (三)关于技术扩散的进一步思考

   三 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

     1.各地区历年TFP的测算

     2.人力资本的测算

    (二)回归分析

    (三)对各地区技术进步模式的比较

    (四)人力资本对TFP增长率的边际影响

   四 政策建议和结论

 中国经济特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程、成就与启示*

   一 深圳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回顾

    (一)初创奠基和改革开放局部推进阶段(1978~1985年)

    (二)经济转型发展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1986~1992年)

    (三)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阶段(1993~2002年)

    (四)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二 深圳28年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深圳速度”

    (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三)经济外向型程度全国首屈一指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五)城市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三 深圳经济特区成功实践的启示

    (一)中央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成功的

    (二)坚持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三)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

    (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六)坚持科学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在深圳的实践

   一 改革试验田的诞生

   二 发展环境的变化

   三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创新

   四 科学发展观在深圳

   五 和谐深圳的新高度

   六 作为动力源的创新

   七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

   八 以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资源约束

  老特区新构想

   一 经济特区走出一条好路新路

   二 老特区新构想,再创辉煌

   三 最高目标

  论中国对外开放的递进

   一 过去30年我国开创了世界范围内开放式发展的成功范例

    (一)对外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二)我国开创了世界范围内开放式发展的成功范例

    (三)我国经济开放度有了显著提升

   二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一)“入世”过渡期结束和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是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两大重要标志

    (二)经济全球化加快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是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重大国际背景

    (三)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三 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

    (一)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渠道,积极有序推进多层次对外开放

    (二)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继续发挥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先导示范作用

    (三)扩大开放领域,将服务业作为新一轮开放的重点

    (四)推动生产要素双向跨境流动,扩大对外投资

    (五)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国际合作

    (六)实施互利共赢,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西部成都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和外向功能效应研究*

   一 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意义

   二 都市圈的经济集聚模型

   三 成都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和外向功能效应

   四 结论

  服务外包的本质及形成机理研究

   一 服务外包的本质

   二 关于服务外包过程的研究

   三 关于服务外包的若干定理

 体制借鉴与区域合作研究

  借鉴香港体制优势,完善社会基础制度安排

   一

   二

   三

  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缘经济的影响

   一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需要广阔的腹地和更稳定的贸易关系

   二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是东亚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中国经济崛起带动了东亚区域内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是以中国为中心、跨国生产体系的构建为表现形式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1.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与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形成

     2.跨国公司生产基地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

   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与东亚经济一体化轮廓的初步显现

    (一)加入WTO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上升

     1.加入WTO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坚实的体制基础

     2.“一国四席”——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砝码

     3.建立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有意愿并且有能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享自身经济的快速增长,共谋发展,共创繁荣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10+1”模式对“10+3”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性推动

  深港金融合作:理念、定位和路径

   一 在理念更新上有新突破

    (一)要顺应深港创建“大都会”的良机,树立深港金融业联手打造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理念

    (二)要以深港合作为契机,树立继续发扬敢于开拓创新的理念

    (三)明确深港两地的差距,树立“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的理念

    (四)要明确深港合作的背景,树立两地合作是属“优势互补的合作、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互赢互利的合作”的理念

   二 在明确定位上有新认识

    (一)合作中的区域定位

    (二)合作中的城市功能定位

    (三)合作中的内容定位

   三 在路径选择上有新举措

    (一)实现两地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

    (二)以金融创新为主线,全方位提供深港金融合作的运作载体

    (三)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形成集聚效应,夯实深港金融合作的根基

    (四)积极创建“深圳市金融产业服务基地”,为香港提供高质量的金融后台服务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深港金融合作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源

  深港合作:发展历程与总体评述

   一 深港合作发展历程

    (一)深港合作主要集中在产业层面,贸易、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不断增强

    (二)深港两地在城市层面开展了积极合作,包括城市功能、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服务在内的合作项目不断推进

    (三)深港合作逐渐扩展到制度层面,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等合作不断深化

   二 深港合作总体评述

    (一)深港合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发展缩影和成功篇章

    (二)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深港合作的“东亚模式”特色及其创新

    (三)深港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两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试论“C>2+2+1:珠江口—粤港澳发展湾区”

   一 导论:在差异性因素中寻求发展机遇和发展资源

   二 “三跨越”是对差异性因素加以组合的一种“发展范式”

   三 “E—丰字型”:全球化区域协作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 粤港澳地区的“三跨越发展协作系统”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情况

    (二)广东的情况

    (三)深圳经济特区的情况

    (四)珠海经济特区的情况

    (五)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情况

    (六)珠三角地区的“流感”:“龙头之争”、“边缘化”、“被边缘化”

   五 “C>2+2+1发展湾区”论:从“一国两制”中开发出来的一个可能的“发展范式”

    (一)粤港澳如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中心”的问题

    (二)粤港澳关系“典范转移和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三)“C>2+2+1发展湾区”论:“一国两制”内开发发展的一个新范式

   六 关于“C>2+2+1:珠江口发展湾区”的概念和构想

    (一)“伶仃洋—粤港澳发展湾区”是一个差异性因素多元化处理的系统

    (二)所谓“发展湾区—湾区发展”的内涵

    (三)“C>2+2+1:粤港澳发展湾区”的构建及营运

     1.首先,说说“它不是什么”

     2.那么,再探索一下“它是什么”

     3.把横琴岛开发为“C>2+2+1粤港澳发展湾区”的“营运中心”

   七 结论:全球化区域协作时代使“发展范式多样化”的探索成为可能

 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日本地方自治体的财政改革及其现状

   一 地方自治体的财政状况与国家主导的财政健全化方案

    (一)地方自治体的职责和财政的紧迫

    (二)“关于地方自治体财政健全化的法律”的制定与特征

    (三)政令所定的财政漏洞等相关的各指标及标准

   二 对健全化法的评价及行政服务的削减

    (一)地方自治首长对健全化法的评价

    (二)行政服务逐渐削减

   三 地方自治体之间的财政差距和国家的措施

    (一)财政差距的现状和国家暂定的“水平调整”方式的引用

    (二)大城市的财政危机——大阪府

   四 从2008年度预算方案看国家的实施措施和“三位一体改革”的重审

    (一)2008年度地方财政计划的制订和减收增补债的发行

    (二)增加地方纳税额和重审“三位一体改革”

   小结

  中俄经济体制转轨的成效比较及其启示*

   一 改革起始点的差异性

   二 中俄改革方式的区别

   三 中俄改革的经济社会成本比较

   四 中俄改革效果之比较

   五 比较与结论

  日本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构造和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比较

   一 引言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 所得保障(收入保障)

    (一)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 结语

 学术委员会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林毅夫:《信息产业发展与比较优势原则》,《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0年第19期。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林毅夫:《关于中国股市的四个问题》,《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7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林义相:《证券市场的第三次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Balcerowicz,Leszek,1994,“Common Fallacies in the Debate on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Economic Policy,Vol.9,Issue 19,pp.16-50.

Blanchard,O.,Dornbusch,R.,Krugaman,P.,Layard,R.,and Summers,L.,1991,Reform in Eastern Europe,MIT Press.

Blanchard,Oliver,Rudiger Dornbusch,Paul Krugman,Richard Layard,and Lawrence Summers,1991,Reform in Eastern Europe,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Research,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Boycko,Maxim,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1995,Privatizing Russia,MIT Press.

Brada,Josef C.,and King,Arthur E.,1991,“Sequencing Measur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ist Economies to Capitalism:Is There a J-Curve for Economic Reform?”,Research Paper Series#13,(Socialist Economies Reform Unit,World Bank).

Cardoso,Eliana and Ann Helwege,1992,Latin America’s Economy:Diversity,Trends and Conflits,MIT Press.

Chen,K.,Wang,H.,Zheng,Y.,Jefferson,G.,and Rawski,T.,1988,“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Industry:1953-1985”,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12,No.4,pp.570-591.

Chenery,Hollis B.,1961,“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No.1,pp.18-51.

Dabrowski,Marek,2001,“Ten Years of Polish Economic Transition,1989-1999” in Mario I.Blejer and Marko Skreb eds. Transition:The First Decade,MIT Press,pp.121-152.

Desai,Padma,1990,The Soviet Economy:Problems and Prospects,Reprint Edition,Blackwell.

Djankov,Simeon and Peter Murrell,2002,“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in Transition:A Quantitative Survey”,NBE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3319.

Friedman,Milton,1953,“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egory,Paul and Robert Stuart,2001,Russian and Soviet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7th edition,Addison Wesley.

Hayek,Friedrich A.1935,Collectivist Economic Planning,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rrold,Peter,1992,“China’s Reform Experience to Date”,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180.

Kolodko,Grzegorz W.,2001,“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and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The Lessons for Policy Reforms”,in Mario I.Blejer and Marko Skreb eds. Transition:The First Decade,MIT Press,,pp.45-83.

Kolodko,Grzegorz W.,2000,From Shock to Therapy: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st-socialist Transformation,Unu/Wider Studie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Kornai,Janos,1986,“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Kyklos,39 (1),pp.3-30.

Kornai,Janos,1990,The Road to a Free Economy,Norton.

Krueger,Ann O.,197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4,No.3,pp.291-303.

Jefferson,G.,Rawski,T.,1994,“How Industrial Reform Worked in China:The Role of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perty Right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pp.129-156.

Lange,Oscar,1936,“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ism”,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4,No.1,pp.53-71.

Lavigne,Marie,1995,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From Socialist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St.Martin’s Press.

Lin,Justin Yifu and Guofu Tan,1999,“Policy Burdens,Accountability,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9,No.2,pp.426-431.

Lin,Justin Yifu and Yang Yao,2001,“Chines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East Asian Miracle”,in Joseph E.Stigilitz and Shahid Yusuf eds,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43-195.

Lin,Justin Yifu,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pp.34-51.

Lin,Justin Yifu,1998,“Transition to a Market-Oriented Economy:China versus 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in Yujiro Hayami and Masahiko Aoki,eds.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St.Martin’s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pp.215-247.

Justin Yifu Lin,2003,“Development Strategy,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3:pp.277-308.

Lin,Justin Yifu,Fang Cai and Zhou Li,2001,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Lin,Justin Yifu,Fang Cai,and Zhou Li,1996,“The Lessons of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Cato Journal,Vol.16,No.2,pp.201-231.

Lipton,David,and Sachs,Jeffrey,1990,“Privatization in Eastern Europe:The Case of Poland”,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ies,No.2,pp.293-341.

McKinnon,Ronald I,1994,“Gradual versus Rapid Liberalization in Socialist Economies:Financial Policies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in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pp.63-94.

McMillan,John,and Naughton,Barry,1992,“How to Reform a Planned Economy:Lessons from Chin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8,No.1,pp.130-143.

Murphy,Kevin M.,Andrei Shleifer,and Robert W.Vishny,1989,“Income Distribution,Market size,and Industrializ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4,No.3,pp.537-564.

Murphy,Kevin M.,Andrei Shleifer,and Robert W.Vishny,1989,“Industrialization and Big Pus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No.5,pp.1003-1026.

Murphy,Kevin,Andrei Schleifer,and Robert Vishny,1992,“The Trad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Pitfall of Partial Refor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7,No.3 pp.889-906.

Murrell,P.,“Ca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underpin the Reform of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5,No.4 (1991),pp.59-76.

Murrell,P.,1992,“Evolutionary and Radical Approaches to Economic Reform”,Economic Planning,Vol.25,pp.79-95.

Murrell,P.,1995,“The Transition according to Cambridge,Mass”,Jouranl of Economic Leterature,Vol.33,No.1,pp.164-178.

Naughton,Barry,1995,Growing Out of the Plan: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hru,Jawaharlal,1946,The Discovery of India,John Day Company.

North,Douglass,2002,“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China Economic Quarterly,Vol.1,No.4,pp.787-802.

Perkins,Dwight H.,1988,“Reforming China’s Economic System”,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26,No.2,pp.601-645.

Qian,Yingyi and Xu,Chenggan,1993,“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Vol.1,No.2,pp.135-170.

Sachs,Jeffrey D. and Lipton,David,1990,“Poland’s Economic Reform”,Foreign Affairs,Vol.69,No.3,pp.47-66.

Sachs,Jeffrey D.,and Woo,Wing Thye,1994,“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Economic Policy,No.18,pp.101-145.

Sachs,Jeffrey D.,and Woo,Wing Thye,1997,“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Manuscript.

Sachs,Jeffrey,Wing Thye Woo,and Xiaokai Yang,2000,“Economic Reforms and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annce,Vol.1,No.2,pp.435-491.

Singh,I.J.(1991),“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Is There a Professional Schizophrenia on Socialist Reform”,Research Paper Series,#17 (Socialist Economies Reform Unit,World Bank,1991).

Srinivasan,TN.,1994,Agriculture and Trade in China and India:Policies and Performance since 1950,ICS Press.

Stiglitz,Joseph,1998,“More Instruments and Broader Goals:Moving toward 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WIDER Annual Lecture 2,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

Swamy,Dalip.S,199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ization:From Self-Reliance to Globalization,Sage Publications.

Summers,Lawrence H.,1994,“Russia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n and Now:Comment”,in Olivier Jean Blanchard,Kenneth A.Froot,and Jeffrey D.Sachs,eds. The Transition in Eastern Europe,Vol.1,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4,pp.252-255.

Wiles,Peter,1995,“Capitalist Triumphalism in the Eastern European Transition”,Macmillan Press.

Williamson,John,“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Revisited”,In Louis Emmerij,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the XXI Century,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oo,Wing Thye,1993,“The Art of Reforming Centrally-Planned Economies:Comparing China,Poland and Russia”,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Tradition of Centrally-Planned Economies in Pacific Asia (Asia Foundation in San Francisco,May 7-8).

孔翔、Rabort E.Marks等:《国有企业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刘小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刘小玄、郑京海:《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袁易明:《所有制结构与平等和效率的选择》,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0。

A.B.Atkinson,1983,“The Economics of Inequality”,2n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friat,S.N.,1972,“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3,pp.368-398.

Fan.S,1989,“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a’s Agriculture”,Amer.J.Agr.Econ. 73,pp.266-275.

Farrell,M.J,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Royal Statist.Soc.Series A (general),21,pp.253-281.

Huang.Y.P and Kalirajan,K.P.1998,“Enterprise Reform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Applied Economics,30,pp.585-592.

Jinghai Zheng et al.,1998,“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Chinese Enterprises (1986-1990)”,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6,pp.465-484.

Kalirajan,K.P. and Shand,R.T,1994,“Economics in Disequilibrium:an Approach from the Frontier”,Macmillan.

Kalirajan.K.P. and J.C.Flinn,1983,“The Measurement of Farm Specific Technical Efficiency”,Pakistan J.Appl.Econ. 2,pp.167-180.

Solow.R,1957,“Technical Charge and the Aggreg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9,pp.312-322.

陈传兴:《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国际贸易》2007年第9期。

陈未:《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绩效与挑战》,《财贸经济》2001年第11期。

丁学良:《中国经济再崛起的薄弱环节》,《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3~4期。

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冯雷:《中国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冯雷:《从贸易方式走向与国际经济融合——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国际贸易》2002年第3期。

关志雄:《摆脱重商主义——反思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际贸易》2003年第3期。

靖学青:《中国外贸战略模式评析》,《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李钢、李俊:《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人民出版社,2006。

李晓钟、张小蒂:《我国得自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利益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1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编《惠及民众的全球贸易》,中国商务部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梁正、贾根良:《长周期变动、新重商主义与亚洲金融危机》,《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潘永源:《加工贸易之我见》,《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8期。

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77~1998》,《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效应——贸易制度创新与贸易增长、经济增长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王小龙、李斌:《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王允贵:《WTO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魏浩等:《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2期。

姚顺利:《出口与外资优惠政策挂钩: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症结之一》,《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7~8期。

尹翔硕:《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尹翔硕:《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赵陵、宋少华、宋泓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1年第8期。

钟昌标:《转型期中国市场分割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朱文晖:《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迷思——大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战略与管理》,1998。

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Chad P.Bown(2007),“China’s WTO Entry:Antidumping,Safeguards,and Dispute Settlement,” NBER Working Paper 13349,August 2007.

Melitz,Marc(2003),“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71 (6),pp.1695-1725.

Rodriguez,Francisco and Dani Rodrik(2001),“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A Sceptic’s Guide to Cross-National Literature”,In Ben Bernanke and Kenneth Rogoff(eds.),National Bureau for Economic Research Macro Annual 2000,Massachusetts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Press.

Rodrik(2001),“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Trade As If Development Really Mattered”,Background paper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Project,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CTAD(2004),“Exports of Serv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une,The report has been prepared by Mr.Alberto Gabriele,Economic Affairs Officer,Division on International Goods and Services,and Commodities.

蔡昉:《 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5。

李实、古斯塔夫森:《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中国社会科学,1996(6)。

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薛进军:《中国的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人口科学,2005(5)。

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4,“Poverty profil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DB,http://www.adb.org/Documents/Reports/Poverty_Profile_PRC/PRC.pdf.

Foster,J.,Greer,J. and Thorbecke,E.,1984,“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Econometrica,52,pp.761-766.

Giles,J.,Park,A. and Zhang,J.,2005,“What is China’s True Unemployment Rate?”,China Economic Review,16,pp.149-170.

Gustafsson,B.,Li,S. and Sato,H.,2004,“Can a Subjective Poverty Line Be Applied to China?Assessing Poverty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1999”,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6,pp.1089-1107.

Hussain,A.,2003,“Urban Poverty in China:Measurement,Patterns and Policies”,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Geneva,Manuscript.

Knight,J. and Yueh,L.,2004,“Urban Insiders Versus Rural Outsiders:Complementarity or Competition in China’s Urban Labour Market?”,Paper Presented at the Poverty,Inequality,Labour Market and Welfare Reform in Vhina Conference,Canberra.

Meng,X.,Gregory,R.G.,and Wang,Y.,2005,“Poverty,Inequality,and Growth in Urban China,1986-2000”,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3,pp.710-729.

Martin,Ravallion,1998,“Poverty Lin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LSMS Working Paper.

Sen,A.,1976,“Poverty:An Ordinal Approach to Measurement”,Econometrica,44,pp.219-231.

Zheng,B.,1997,“Aggregate Poverty Measure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1,pp.123-162.

张敏:《企业竞争中的博弈分折》,《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柳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06。

文魁等著《历史存在权——公有制功能及其市场型实现新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王振中:《转型经济理论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李泽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武汉出版社,1999。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经济研究》 2002年第1期。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徐瑛、陈秀山、刘凤良:《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 2006年第8期。

徐现祥、舒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世界经济》 2005年第1期。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岳书敬、刘朝阳:《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

Abreu,M.,H.L.F.de Groot,and R.J.G.M.Florax,Spatial Pattern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Tin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TI 2004-079/3.

Acemoglu D,P Aghion and F Zilibotti.Distance to Frontier,Selection,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6,4(1),pp.37-74.

Aghion,P.,and P.Howitt,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Vol.60,No.2,1992,pp.323-351.

Anselin,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Kluwer,1988.

Anselin L.,Spatial Externalities,Spatial Multipliers,and Spatial Econometric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Vol.22,No.2,2003,pp.153-166.

Barro,R.J.,and Sala-i-Martin,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2,No.1,1997,pp.1-26.

Benhabib,J. and Mark M.Spiegel,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1]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34,No.2,1994,pp.143-173.

Benhabib,J. and Mark M.Spiegel,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in Philippe Aghion and S.N.Durlauf (eds.)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Elsevier,2005,pp.935-966.

Caselli,F.,Accounting for Cross-Country Income Differences,in P.Aghion and S.Durlauf (eds.),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Elsevier,2005,pp.679-741.

D?ring,T. and Jan Schnellenbach,What Do We Know about Geographic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gional Growth?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Regional Studies,Vol.40,No.3,2006,pp.375-395.

Easterly,W. and Levine,R.,It’s Not Factor Accumulation:Stylized Facts and Growth Models,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5,2001,pp.177-219.

Gancia,G.,and F.Zilibotti,Horizontal Innovation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Philippe Aghion and S.N.Durlauf (eds.)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Elsevier,2005,pp.111-170.

Gollin,D.,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0,No.2,2002,pp.458-474.

Islam,N.,Growth Empirics:A Panel Data Approac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0,No.4,1995,pp.1127-1170.

Lucas,R.E.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No.1,1988,pp.3-42.

Mankiw,G.,D.Romer,and D.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7,No.2,1992,pp.407-437.

Nelson,R.R. and Edmund S.Phelp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6,1966,pp.69-75.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1990,pp.S71-S102.

Temple,J.,Generalizations that Aren’t?Evidence on Education and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45,2001,pp.905-918.

Wooldridge,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MIT Press,2002.

温家宝:《顺应新形势,办出新特色,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作用》,2005年9月15日《深圳特区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钟坚:《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苏东斌:《中国经济特区史略》,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江小涓等著《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增长1980~2005年》,人民出版社,2007。

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当中国改变世界》,中信出版社,2005。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2007》,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大前研一:《全球新舞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世界银行:《东亚创新 未来增长》,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陈宪等主编《中国服务经济报告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张幼文:《新开放观》,人民出版社,2007。

保罗·切希尔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三卷,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蔡孝箴:《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高汝熹、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科技导报》1990年第4期。

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沈立人:《为上海构造都市圈》,《财经研究》1993年第9期。

涂人猛:《大城市圈及其范围研究》,《区域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

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赵忆宁等:《九大经济圈——21世纪中国区域布局初构想》,《瞭望》1996年第37期。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左正:《论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放时代》1996年第2期。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2004。

Porter,M.,1991:“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2),pp.82.

Xinpeng Xu,J.P.Voon,2003:“Reg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A Statistical Model”,Economics Letters. 79,pp.35-42.

江小涓:《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增长1980~2005年》,人民出版社,2007。

杨洁勉:《大整合: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趋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

李罗力:《活力中国与全球区域经济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曹运华:《新中国—东盟关系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庞中英:《中国与亚洲——观察、研究、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王子昌:《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与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SHHID YUSUF等:《东亚创新 未来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田中青:《共赢——崛起中的东亚经济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邵志勤:《东亚经济的发展与调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蕴岭、周小兵:《东亚合作的进程与前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谭刚:《论深港经济合作的国际意义》,《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8期。

谭刚:《共创繁荣——深港经济合作述评》,《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第1期。

谭刚:《深港合作:发展历程与总体目标》,《港澳研究》2007年秋季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

综合开发研究院:《深港合作共创繁荣》,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李罗力、谭刚等:《繁荣还是衰落》,香港西迪商务出版公司,1999。

江潭渝:《香港回归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

郭国灿:《回归十年的香港经济》,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7。

陈秀珍:《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研究》,《开放导报》2005年第5期。

《港澳经济年鉴》2000~2006年各卷,港澳经济年鉴社。

陈广汉等:《粤港澳经济关系走向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林华生:《东亚经济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刘融:《中华经济协作系统论;第一屇中华经济协作系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

黄枝连:《美国203年:对“美国体系统”的历史学与未来学分析》,香港中流出版社,1980。

饶美蛟、李思名、施岳群:《区域经济合作:CEPA与珠三角及长三角》,香港商务印书馆,2006。

施汉荣、邓开颂、丘杉等:《全球化大潮中粤港澳经济区:历史、现状与前瞻》,澳门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

王效平、饶美蛟、李思名:《东亚新经济: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11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

黄景贵:《经济发展制度论——西方经济发展理论述评》,海南出版社,2001,第47页。

徐晋:《中国改革的历史对比与未来战略——苏联模式的突破与超级大国的崛起》,学术交流征求意见稿,未发表,200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7年。

〔日〕西田幌:《发展中国家的低效率》,〔日〕《日本经济往来》1995年第5期,第16页。

〔俄〕塔·阿列克谢耶娃:《中国体制转轨的特征及其与俄罗斯的比较》(俄文),〔俄〕《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2000年第1期,第78~79页。

〔俄〕A.伊拉里奥洛夫:《休克疗法过后的俄罗斯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俄文)2001年第4期,第87页。

IMF,2003:《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ends and Statistics》,Prepared by the Statistics Department In consultation with other departments,October 28,pp.6-12.

俄罗斯财政部,“Nominal GDP used—Current prices,bln.roubles,before 1998-trln.” rublesRussia.Special Data Dissemination Standard。

广井良典:《从可持续性的福利社会考虑开发援助》,《公共研究季刊》,千叶大学研究院,2005年Vol.2 No.1,第3~6页。

三浦有史:《有关中国人口构造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亚洲月刊》,日本总研,2007年2月号。

陈金霞:《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备——医疗制度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千叶大学研究院,2006年Vol.12,第84~98页。

林春姬、杨开宇、唐音之、所道彦、坂口正之:《国际化世代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以中国的养老金制度为中心》,《生活科学研究杂志》,大阪市立大学研究院,2003年 Vol.2,第1~7页。

耿欣:《有关中国城市的医疗保险财政——1990年以后的制度改革为中心》,《现代社会文化研究》,新泻大学研究院现代社会文化研究科,2006年No.35,第135~149页。

孙皎、刘群:《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介绍》,《石川看护杂志》,石川县立看护大学研究纪要,2005年Vol.2,第43~46页。

李为民:《从地域差距看到的中国医疗改革》,上井泰裕、末广昭编《东亚的福利体系构建》,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3年10月,第145~163页。

陈金霞:《中国的社会变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千叶大学研究院,2005年Vol.10,第47~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