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6

流动儿童与媒介图书

Migrant Children and Media: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s

SSAPID:101-6589-9820-21
ISBN:978-7-5097-991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在城市、农村两种文化、价值观间双重拉力的作用下可能导致其产生自卑以及“同一性混乱”等心理危机。本书从文化、结构、心理三重融合框架入手,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危机与其媒介接触特征综合起来考量,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即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涵化效应、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社会网络拓展、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并沿着该路径展开具体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庄曦
编 辑:单远举;常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后记

 序

 第一章 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数据方法

  一 研究背景

   1.进城务工者迁移模式的结构性变迁使流动儿童规模膨胀,且在迁入地的居住时间延长

   2.流动儿童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间遭遇的“移民困境”,不仅是流动儿童的问题或者流动人口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

   3.探究流动儿童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媒介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中的角色担当成为当务之急

  二 相关文献综述

   1.主要概念界定

    (1)流动儿童

    (2)社会融合

   2.流动儿童研究的发展历程

   3.社会融合研究的维度分析

   4.媒介对流动儿童的影响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混合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内容分析法

    (4)定性访谈法

    (5)参与观察法

   2.样本基本构成

    (1)第一轮调查的样本构成

    (2)第二轮调查的样本构成

  四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双重边缘群体的社会融合困境

   一 进城务工潮中双重边缘群体的形成

   二 边缘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合困境

  第二节 社会融合框架下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状况解析

   一 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操作化定义

   二 流动儿童文化融合状况

    1.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文化资本的累积

    2.家庭“照看者”在流动儿童的文化资本累积中呈现功能性缺位

    3.同城待遇获取不易,随迁就学流动性大等问题影响流动儿童文化资本的获取

   三 流动儿童结构融合状况

    1.学校老师与流动儿童师生间的二元互动有限

    2.志愿者与流动儿童关系呈现间断的、非稳定性特征

    3.基于学缘、地缘、血缘形成的同伴群体内融合度整体较高,但与城市同伴的交流尚存隔阂

   四 流动儿童心理融合状况

    1.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与社会排斥的碰撞易引发心理危机

    2.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与其受教育情境呈现相关性

 第三章 移民情境下流动儿童的媒介接触特征

  第一节 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状况

   一 流动儿童的电视接触频度较高

   二 流动儿童互联网接触率呈显性增长趋势

  第二节 关于流动儿童媒介接触情况的比较研究

   一 对传统媒体的喜好度与接触率比较

   二 新媒体接触情况的比较

    1.“异质”“同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及城市儿童群体对于新媒体的喜好度增长较快,且趋于一致;“异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的网络接触率与城市儿童趋近,明显高于“同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

    2.城市儿童的手机拥有率略高于流动儿童,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拥有手机的儿童中,倾向于使用手机上网的城市儿童、“异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同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比例接近;儿童对于手机上网功能的使用情况与其年龄呈现相关性

  第三节 流动儿童媒体接触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第四章 社会融合视角下考察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维度分析

  第一节 流动儿童对媒介“拿来我用”的诉求特征

   一 认知诉求特征

    1.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网络在儿童新闻信息的获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异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利用网络及印刷媒体满足其新闻信息需求的取向较为明显;“同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利用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热度提升较快

    3.网络已超越传统纸媒成为流动儿童获取新知识最主要的途径

    4.流动儿童倾向于将电视作为自己最信任的信源,其对于网络媒体的信任度亦在逐渐提升

    5.流动儿童对于突发事件的认知仍较为依赖电视媒体;网络作为该群体获知突发新闻的渠道,其作用已经开始超越传统纸媒

   二 娱乐诉求特征

   三 社会交往诉求特征

   四 身份认同诉求特征

  第二节 社会融合视角下考察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

   一 媒介对流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二 媒介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拓展的作用

   三 媒介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

 第五章 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榜样学习及自我效能

  第一节 流动儿童社会学习中的榜样学习及自我效能

   一 由榜样学习到媒介涵化效应的考察

    1.媒介变迁中扩展的符号榜样

    2.媒介的涵化——基于媒介榜样学习的考察

   二 从自我效能到流动儿童的“第三人效果”分析

    1.自我效能——社会情境下的综合评估

    2.从自我效能到“第三人效果”

  第二节 个体、媒介、环境三者互动间的涵化效应

   一 媒介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的代表性假说

   二 环境、个体变量的介入假设

   三 研究结论

    1.与城市同龄人相比,流动儿童并非媒介暴力内容的易染人群

    2.基于群体间的比较研究得出:在对于媒介暴力信息的接收与判断中,性别、年龄、儿童看电视时父母的伴随状态、儿童的受教育情境等变量与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的收看和模仿倾向有一定的相关性

     (1)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内容的理性判断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

     (2)性别图式对流动儿童媒介暴力免疫程度影响较大

     (3)“异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的免疫力较强

     (4)“双亲-儿童共同观看”模式下的流动儿童的电视暴力免疫力较强

  第三节 个体、媒介、环境三者互动间自我效能的呈现

   一 流动儿童呈现出亲社会却又缺乏安全感的双重特征

   二 流动儿童对电视暴力内容认知中的“第三人效果”

    1.流动儿童对电视暴力内容的认知存在较明显的“第三人效果”

    2.性别因素与流动儿童电视暴力认知中的“第三人效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第六章 传播网络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网络是移民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资本

   一 社会资本内嵌于社会网络中得以实现

   二 移民社会融合有赖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撑

  第二节 流动儿童强弱关系网络的现实特征

   一 血缘网络的差序格局被打破

   二 地缘网络多围绕“老乡圈”及“城中村”构成

   三 学缘成为拓展强关系网络的主要途径

   四 弱关系网络现实发展受阻

  第三节 基于媒体使用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影响的研究假设

   一 媒介在流动儿童强关系网络发展中的作用假设

   二 媒介在流动儿童弱关系网络发展中的作用假设

    1.媒介信息有助于填补弱关系发展中的社交沟壑

    2.互联网构成流动儿童主动拓展城市弱关系网络的重要渠道

  第四节 流动儿童媒介使用对其社会网络拓展的影响

   一 传统媒体构成流动儿童获得交往资本的重要途径

   二 互联网实现了流动儿童强关系网络的再聚合

   三 互联网成为流动儿童拓展弱关系网络的重要渠道

    1.网络聊天:弱关系网络拓展的途径

     (1)流动儿童发展网络弱关系的热度与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身处“异质”教学情境下的流动儿童对于网络弱关系的探索更为积极

     (3)网络聊天模式下“弱关系”的拓展由虚入实难度大

    2.网络游戏:角色参与中的替代性交往

     (1)流动男童偏爱征服型网游,在获取替代性交往体验的同时积累同伴间的交往资本

     (2)流动女童偏爱虚拟社区网游,在角色替代中沉浸于理想社区的融合

     (3)网络游戏中的交往“代偿”容易引发流动儿童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第七章 身份认同的困局与媒介互动中的突围

  第一节 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与歧视知觉

   一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中的双重意识

   二 边缘语境下歧视知觉介入身份建构

   三 大众媒介——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

  第二节 大众媒体对于流动儿童的“他者”建构

   一 媒体报道中的流动儿童群像特征

    1.流动儿童报道主题框架较为集中

    2.流动儿童在报道中多处于主体能动缺失的配角地位

    3.媒体报道中流动儿童呈现弱势刻板形象

   二 媒介镜像与流动儿童自我概念间差异显著

  第三节 流动儿童媒介话语实践中的自我表征

   一 流动儿童媒介话语实践中的自我表征方式

   二 流动儿童自我表征中出现非主流取向

 第八章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对策探讨

  一 完善教育体制,促进“异质”教育情境中的人际互动

  二 建构社区支持网络,拓展流动儿童文化社交渠道

  三 重视流动儿童自我同一性发展困境,突破都市话语刻板框架

  四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针对流动儿童的现实特征加以有效引导

  五 推进家庭教育辅导站的建设,推动“照看者”功能的提升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经历着城市、农村两种文化、价值观间双重拉力的作用,成为一群游走在边缘的“陌生人”。地理上的迁移既从某种程度上割断了地缘、血缘的联系,又打破了个体以往的社会网络。在这个阶段中,现实的挫折感可能导致孩童产生自卑以及“同一性混乱”等心理危机。本书从文化、结构、心理三重融合框架入手,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危机与其媒介接触特征综合起来考量,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即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涵化效应、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社会网络拓展、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并沿着该路径展开具体探讨。

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5。

陈宪奎:《美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达尼洛·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姜志辉译,译林出版社,2007。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3。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戴维·理查斯:《差异的面纱》,朱智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9。

郭建斌、吴飞主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黄少华、陈文江:《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年鉴:2007》,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保利·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如何继承父业》,秘舒、凌旻华译,译林出版社,2013。

凯特·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粟秀云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柯克·约翰逊:《电视与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树茁、杜海峰、杨绪松、靳小怡、费尔德曼:《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载《清议报》第6册,中华书局,199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媒介素养专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刘杨等:《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罗伯特·E.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陈静静、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

古学斌、阮曾媛琪等:《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绪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

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缪建东:《同一片蓝天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探索与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

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维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肖文明、吴新利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R.默里·托马斯:《儿童发展理论——比较的视角》,郭本禹、王云强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苏扬、周肖燕、尹德挺:《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0。

乌尔里希·贝克、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张鹂:《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利与社会网络的重构》,袁长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周皓:《流动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朱庆芳:《社会指标的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阿·沃泽尔、盖·洛梅蒂:《电视暴力研究》,胡正荣译,《世界电影》1992年第4期。

白文飞:《关于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阴山学刊》2007年第11期。

白文飞:《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综述》,《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

边燕杰:《社会资本研究》,《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查婧:《家庭对文化资本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巢昕、李娟:《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陈钢:《媒介技术变迁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6期。

陈怀川:《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社会学分析》,《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陈黎:《流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利弊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1期。

陈岳芬、黄启昕:《遮蔽抑或凸显: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乌坎事件”——中西媒体新闻报道比较研究》,《新闻大学》2013年第2期。

程国萍、熊云生、吴敏:《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研讨》,《决策探索》2005年第7期。

丁芳、吴伟、周鋆、范李敏:《初中流动儿童的内隐群体偏爱、社会支持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14年第6期。

段成荣:《法国青年骚乱对我国流动儿童政策制定的警示》,《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

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6期。

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

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心理学报》2012年第5期。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冯武勇:《法国巴黎骚乱:30年隔离的代价》,《文汇报》2005年11月5日。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科学》1992年第6期。

顾顺平:《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数字化教育研究的一个尝试》,《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6期。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等:《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9期。

郭镇之:《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期。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郝斌、刘庆喜:《户籍制度改革——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弊端及其改革原则》,《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郝振、崔丽娟:《受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中介机制及自尊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3期。

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6期。

侯莉敏:《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华耀龙:《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天津教育》1994年第6期。

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金星明:《用生态学观念看待媒介对儿童发育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第4期。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李柏宁、熊少严:《广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调查与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5期。

李海秀:《留守儿童达6000万,流动儿童超3500万》,《光明日报》2013年5月16日。

李建平:《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中国教育报》1995年1月2日。

李明欢:《20 世纪西方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晓巍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研究:社会比较的视角》,《心理研究》2008年第2期。

联合国秘书长报告:《国际移徙与发展》,2006。

林宇玲:《偏远地区儿童的电玩实践与性别建构》,《新闻学研究》2007年总第90期。

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2期。

刘朝晖、蒋志宏:《“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刘胜枝:《大众媒介与青少年审美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国家教委、公安部颁发,《人民教育》1998年第5期。

刘霞、申继亮:《流动儿童的歧视归因倾向及其对情感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8期。

刘霞:《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科学》2013年第1期。

龙腾华:《飘流的花朵——打工族子女教育备忘录》,《社会》1994年第8期。

卢海元:《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陆亨:《使用与满足:一个标签化的理论》,《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8期。

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教育科学》2002年第8期。

罗文辉、牛隆光:《自尊、第三人效果与对限制媒介支持度的关联性研究》,《新闻学研究》2003年总第75期。

马良、孙宝瑞:《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综述》,《生活教育》2007年第11期。

倪士光、李虹:《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1期。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任云霞:《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单菁菁:《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城市问题》2007年第4期。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社会化后果及其原因探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宋雁慧:《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资本分析》,《民主与科学》2004年第8期。

孙苏芳:《对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媒介教育的思考》,《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

唐有财:《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成诗、曾宪宝:《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省际人口流动规律分析》,《西北人口》2013年第1期。

田恬:《北京流动儿童对北京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6个北京流动儿童个案研究》,《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

王崇锋、张古鹏:《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水平预测研究(2010~2020)》,《东岳论丛》2009年第6期。

王桂新、王利民:《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王回澜:《进城务工子女社会化环境转变之对比》,《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王卫东:《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2004年第9期。

闫丽君:《民工子弟学校的困境与出路——对某市三所民工子弟学校校长的访谈》,《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杨莉明:《自我尊重、自我效能与第三人效果中的自我-他人差异》,《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4期。

杨银娟:《儿童参与“摩尔庄园”网络游戏的内在动机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2期。

于洁:《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文教资料》2008年第5期。

曾恒:《自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成都“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调查和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曾坚朋:《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以外来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为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谁在新闻中说话》,《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期。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心理科学》2007年第11期。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10年第3期。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南方农村》2007年第2期。

张秋凌、屈志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青年研究》2003年第9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文宏、栾博:《社会结构取向下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测量与功能》,《社会》2007年第2期。

张翼、风笑天:《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

张云武:《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社会》2009年第1期。

赵芳:《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赵润红:《大众传媒时代的儿童社会化——从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歌曲的影响谈起》,《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第3期。

郑素侠:《网络环境中的“第三人效果”:社会距离与认知偏差》,《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10年2月1日。

韩俊、汪志洪、崔传义、金三林、秦中春、李青:《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改革》2009年第2期。

周皓、陈玲:《对流动儿童学校之合理性的思考与建议》,《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

周皓、巫锡炜:《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人口研究》2008年第7期。

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8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社会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庄曦:《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

庄曦:《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庄曦:《转型社会中网络行动舆论动员的结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邹艳娟:《流动儿童教育:今天的教育问题,明天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年报》2001年11月16日。

左英姿:《移民身份焦虑的文化调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Bandura,A.,Social Learning Theory(NJ:Prentice-Hall,1977).

Bandura,A.,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NJ:Prentice-Hall,1986).

Bandura,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s of Control(New York:Freeman,1997).

Baudrillard,J.,“The Procession of Simulation,” in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by Glaser,S.F.,Arbor,A.(Michigu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Blumler,J.G.et al.,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 Research(Beverly Hill:Sage,1974).

Berry,J.W.,Poortinga,Y.H.,Segall,M.H.,Dasen,P.R.,Cross-crt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rions(Cambidge,Ma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Cordon,M.M.,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Debord,G.,In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Detroit:Black & Red Books,1977).

Durham,M.G.,Kellner,D.M.,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Key Works(Oxford:Blackwell,2006).

Eisenstadt,S.N.,The Absorption of Immigrant(Glencoe:Free Press,1955).

Eldering,L.,Kloprogge,J.,Different Cultures,Same School: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in Europe(Amsterdam:Swets & Zeitlinger,1989).

Felner,et al.,Preventive Psychology: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New York:Paragon Press,1983).

Lerner,R.M.,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New York:Random House,1986).

Lin,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Lyotard,J.,The Postmodern Condi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McQuail,D.,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Milner,A.,Browitt,J.,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y:An Introduction(Routledge,2002).

Park,R.,Race and culture(Glencoe:Free Press,1950).

Park,R.E.,Burgess,E.W.,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Poster,Mark,Postmodern Virtualities:The Second Media Age(Cambridge,MA:Polity Press,1995).

Shramm,W.,Lyle,J.,Parker,W.B.,Television in the Live of Our Children(Stanford:California,1961).

Stuart Hall et al.,Culture,Media,Language(London:Hutchinson,1980).

Badura,A.,“The Self System in Reciprocal Determin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8.

Perry,B.,“The Mismatch between Income Measuresand Direct Outcome Measures of Poverty,”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Issue 19,2002.

David,B.D.,Thompson,K.,“Self-concept and Delinquency:The Effects of Reflected Appraisals by Parent and Peers,”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2005(6).

Elias,N.,Lemish,D.,“Spinning the Web of Identity:The Roles of the Internet in the Lives of Immigrant Adolescents,” New Media Society,2009(11).

Feliciano,C.,“The Benefits of Biculturalism:Exposure to Immigrant Culture and Dropping out of School among Asian and Latino Youth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ume 82.Issue 4.2001.

Granovetter,“Mark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

Hans-Bernd Brosius,Dirk Engel.,“The Causes of Third-person Effects:Unrealistic Optimism,Impersonal Impact,or Generalize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Media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996(8).

Landecker,W.S.,“Type of Integration and Their Measuremen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1,56(4).

Leeuw,S.,Rydin,I.,“Migrant Children’s Digital Stories:Identity Formation and Self-representation Through Media Produ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7(10).

Lum,C.M.K.,“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Insularity:The Chinese Immigrant Experien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991.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Television and Behavior:Ten Years of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ighties,” 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Vols.1 and 2,1982.

Nelly Elias and Dafna Lemish,“Media Uses in Immigrant Families:Torn between ‘Inward’ and ‘Outward’ Paths of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pp.70,21.

Riley,M.W. & Riley Jr,J.W.,“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eterly,Vol.15,No.3,1951.

Ron Warrant,Phi1Gerke,Kelly,M.A.,“Is There Enough Time on the Clock?” Journal of Broadeasting & Electronic Media,Vol.1,2002.

Rubin,A.M.,“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Television View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34,No.3,1984.

Satya,R.C.,Ambrosio.C.,“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exclusion,”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eries 52,Number 3,2006.

Scott,R.A.,“Deviance,Sanctions,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Small-Scale Societies,” Social Force,1976,54(3).

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2).

Schwarzweller,H.K.,“Parental Family Tie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Rural to Urban Migra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64,26(4).

Selman,R.L.,Schorin,M.Z.,Stone,C.R.,Phelps,E.,“A Naturalistic Study of Children’s Soci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3,19(1).

Unger,L.S.,Kernan,J.B.,“On the Meaning of Leisure:An Investigation of Some Determinants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3.

Ven-Hwei Lo,Ran Wei,“Third-Person Effect,Gender and Pornography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46(1).

Wilkin,A.H.,“The Role of Family Interaction in New Immigrant Latinos’Civic engag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ivision at the 58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Montreal,Canada,May 2008.

Phillips Davison,W.,“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47(1).

Woronov,T.E.,“In the Eye of the Chicken:Hierarchy and Marginality Among Beijing’Smigrant Schoolchildren,” Ethnography,2004(5).

Zohoori,A.,“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Television Us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198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