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建所50年纪念文集(1964~2014)(上、下卷)图书

SSAPID:101-6589-0259-67
ISBN:978-7-5097-680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4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世界宗教研究所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出版本书,以庆祝和纪念世界宗教研究所半个世纪来的历程和发展,书中汇聚了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后至今不同时代学人于不同时期所发表的学术文章,记录了各位学人自身对宗教研究的诠释和理解,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老中青几代学人的风采,也体现了宗教学学科发展五十年来丰富的学术积淀。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编 辑:袁卫华;周志静;马续辉;刘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后记

 离退休学者文集卷

  刘勰与佛学

   一

   二

   三

   四

  华严宗形成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

   一 华严学的历史演化

   二 至相寺与华严宗的理论创造

   三 华严宗兴起的社会条件

  德国福音教会的传教活动及特点

   传教宗旨与机构

   德国福音教会的传教历史

   传教活动的主要特点

  先秦诸子哲学对宗教传统的继承与转化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 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联系是伊斯兰教影响外交政策的重要渠道

   二 泛伊斯兰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是影响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两股重要思潮

   三 伊斯兰国家的外交政策有时易受到国内貌似激进的宗教组织的干扰和影响

  江西旅途中的民间信仰事象随想

  宗教心理学的发展简介

   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理论和方法

  《曹溪大师传》及其在中国禅宗史上的意义

   一 《六祖坛经》和《曹溪大师传》

   二 《曹溪大师传》题目、著作年代和内容特色

    1.原传题目和内容

    2.著作年代: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3.最澄将《曹溪大师传》带到日本

    4.内容特色

   三 《曹溪大师传》在中国禅宗史上的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 端正学风,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二 要站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高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三 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四 要在对过去误译、误读、误解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重新诠释的过程中进行研究

   五 在总结国际共运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六 在总结我党历史上的宗教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七 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关于宗教问题的几次大讨论进行回顾与总结

  佛教典籍的传译与中国佛教宗派

   一 中国佛教宗派的源头

   二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学派的涌起

   三 从学派到宗派的发展

  “如果”:历史可以这样书写

  川密:四川石窟体系的发展轨迹

   一 川密孕育期

   二 川密成长期

   三 川密完成期

  法门寺塔地宫及其藏品的几个问题

   地宫平面、剖面图及地宫遗迹、遗物反映出的考古学问题

   八重宝函与五重宝函的关系

   捧真身菩萨的有关问题

   安国寺僧人与法门寺“金骨舍利”的关系

   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和捧真身菩萨在中国密教史上的地位

  佛教艺术内涵在中国佛教传播初期的重要价值

   一 佛教表现艺术的内涵

   二 “洁斋三月”在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史上的首要地位

    药师仪轨一具

  十王地藏信仰图像源流演变

   一 管地狱与掌六道

    (一)阎罗与五道大神

    (二)三王先导

    (三)五种五趣六道图

     1.有部律典图

     2.五道大神/转轮王图

     3.卢舍那法界图像

     4.地藏菩萨救度图像

     5.观音菩萨救度图像

   二 十王经像形成转变

    (一)《阎罗王授记经》

    (二)藏川述《佛说十王经》

    (三)阎罗地藏并坐之像

     1.《地藏菩萨经》

     2.北山院与香坛寺

    (四)风帽形像转变

     1.《道明还魂记》

     2.南禅寺壁画与临猗绢画

   三 地藏统领十王

    (一)十三图《佛说十王经》

    (二)川渝龛像

    (三)敦煌绘作斋会

     1.敦煌绘画

     2.敦煌斋会

    (四)演变分合

     1.台州经图

     2.大足宝顶

     3.明州画坊

   四 明清经寺窟像

    (一)明代经本

    (二)窟像作品

    (三)宝卷、《玉历》及锡伯族用本

  关于《毗卢藏》《崇宁藏》的收经及总函数问题

   一 《毗卢藏》《崇宁藏》的总函数

   二 《宫内省图书寮一切经目录》附载之经目

  日本新兴宗教教理的现世性

   一 现实主义的理想观

   二 现世主义的救济观

   三 道德律条的实用性

  对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两点思考

   一 什么叫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今天中国基督教会离本色教会还有多远?

   二 本色化与三自的关系,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联系是否就实现了本色化了?

  政教关系浅议

   一 政教关系的概念

   二 西方的有关政教关系理论的历史沿革

   三 中国的政教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一 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

   二 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多层面影响及其原因

    1.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及其原因

    2.民间信仰化的基督教

   三 结语

  近年来俄国宗教活动管窥

   步入正轨的宗教活动困难重重

   神学院的学生各有自己的打算

   义务布道士

   一座乡村教堂和一个虔诚信徒的困惑

   一位准教徒心目中的俄国社会主义

   一点感想

  《东正教与俄罗斯社会》序论

   一

   二

   三

  一炷香教:世俗化道教教派

   一 董四海与一炷香教的创立传播

   二 一炷香教的传播地区及组织特点

   三 一炷香教的信仰风习与道教的关系

   四 一炷香教与其他民间教派的融合

  “替天行道”,捍卫绿色家园

   一 水之为道——鲧、禹的启示

   二 天之道,法自然

   三 制天命而用之与人定胜天

   四 修复自然生态

  元江南名道张雨艺文考

   一 张雨之诗作

   二 张雨之集部(或诗集之别称)

   三 张雨之书画

   四 张雨之著述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一

   二

   三

   四

  中亚五国的宗教问题及其对政局的影响

   一

   二

   三

   四

  恐怖主义溯源

   一 宗教与恐怖活动

    1.宗教史上的恐怖活动

    2.宗教的社会功能与恐怖主义

    3.“文明冲突论”和“伊斯兰威胁论”

   二 民族、宗教冲突中的恐怖主义

    1.北爱尔兰

    2.斯里兰卡

    3.车臣

   三 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

    1.锡克教极端主义

    2.伊斯兰极端主义与恐怖活动

    3.伊斯兰因素分析

   四 邪教恐怖主义

  中国伊斯兰教中的经学

   一 经学用法种种

   二 经堂教育经学之形成

   三 经堂教育经学之发展

   四 经堂教育经学之演变

   五 结语

  战后摩洛哥的宗教与政治

   一 政治环境与宗教策略

    (一)伊斯兰教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二)传统宗教机构国家制度化

    (三)官方对伊斯兰复兴的态度

    (四)主要党派的宗教策略

   二 政治伊斯兰的实力

    (一)政治伊斯兰产生的根源

    (二)政治伊斯兰的表现形式

    (三)政治伊斯兰团体的新趋向

  埃及苏非教团概述

   一

   二

   三

   四

  论犹太教的契约观

   一 什么是犹太教的契约观?

   二 犹太教的契约观的由来

    (一)上帝与挪亚订立的契约

    (二)上帝与亚伯拉罕订立的契约

    (三)上帝与以色列人订立的契约

   三 犹太教的契约观的影响

    (一)形成了犹太人的天赋使命感

    (二)规定了犹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结语

  试论儒学现在面临的发展阶段及其任务

   一 如何理解近20年来文化思潮的转向

   二 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看儒学所处的发展阶段

   三 儒学现在面临的任务及命运

 博士后文集卷

  姑苏道士席应珍考略

   一 有关史料记载

   二 几个问题的考辨

    (一)姓名与籍贯

    (二)出家时间、地点及师承法嗣

    (三)主持致道观的问题

    (四)住持苏州白鹤观与相城灵应宫

    (五)席应珍之修为

    (六)席应珍与姚广孝的关系

   三 结语

  魏晋南北朝节日祛灾去病风俗与道教文化

   一 去除疾病的节日风俗与道教文化

   二 辟兵祛灾的节日风俗与道教文化

   三 避劫消祸的节日风俗与道教文化

   四 驱除鬼邪的节日风俗与道教文化

  生态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一 研究缘起

   二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然风貌和塔吉克族人口分布

    (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然风貌

    (二)塔吉克族人口分布

   三 塔吉克阿巴提镇生态移民的背景和实施

    案例1

    案例2

   四 阿巴提镇生态移民工程效果评估

    (一)政府的数据

     案例3

     案例4

    (二)群众的声音

     案例5

     案例6

     案例7

     案例8

     案例9

     案例10

    (三)我们的视角

  孔子宗教思想中的人文理性精神

   一 从原始宗教的神人未分到周代宗教人文理性精神的初显

   二 孔子宗教思想中的人文理性精神

   三 结语

  巫统与血统:萨满教的祖神与祖先观念*

   一 萨满教祖先神的一般观念

   二 家族制度背景下的祖神与祖先观念

   三 构建于巫统与血统之上的社会秩序

   四 余论

  从“妈祖信俗”申遗成功来看民间信仰视野下的妈祖研究

   一 国家与地方合作之下的妈祖信俗申遗之过程

   二 作为文化遗产议题的妈祖研究

   三 学术的转向——迈向文化研究的宗教研究

   四 作为文化遗产——民间信仰的合法化思考

  近代北京政府佛教管理方式探析

   一 近代北京宗教管理相关政策

    1.《监督寺庙条例》颁布以前的宗教法规条例

    2.《监督寺庙条例》

    3.北京地方性法律法规

   二 近代北京政府采取的寺院管理方式

    1.寺院登记

    2.督促寺院兴办公益慈善事业

   三 有佛教信仰的政界要人对佛教管理方式的影响

   四 结语

  试析俄罗斯东正教圣徒崇敬传统形成的民族动因

   一 俄罗斯东正教圣徒崇敬的多神教渊源

    (一)基督教圣徒崇敬与古希腊罗马的多神教

    (二)俄罗斯东正教圣徒崇敬与古罗斯的多神教

     1.圣徒与多神教神祇的对应

     2.祖先崇拜

     3.多神教的拜物主义

   二 俄罗斯东正教圣徒崇敬与“神圣罗斯”理念

    (一)时空维度下的“神圣罗斯”

    (二)超时空维度的“神圣罗斯”

     1.“神圣罗斯”与东正教

     2.“神圣罗斯”与圣徒

   三 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论梁武帝的《断酒肉文》与佛教中国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梁武帝《断酒肉文》时间考

   三 《断酒肉文》出现之前僧尼传记中的素食现象

   四 梁武帝《断酒肉文》提出的世俗背景

    (一)世俗社会提出僧尼应该素食的要求

    (二)佛教素食与政治逐渐发生直接的关系

    (三)崇佛士人糅合传统思想和佛教理论来解释素食的必要

    (四)崇佛士人在“释氏辅教之书”中通过宣扬食肉的恶报来强化蔬食的观念

   五 《断酒肉文》所反映的本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

  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华人宗教传播:泰北德教团体创建考*

   引言: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一 泰北德教团体创建史略

   二 创建、传播的方式:扶鸾、修骷、注册

    (一)扶鸾扬教与“崇山老人”崇拜的建构

    (二)修骷法会与德教传播

    (三)注册善堂与获取合法地位

   三 创建、传播者与信众

    (一)扬教者:罗衣与卢育德

    (二)信众:“崇山老人”的信徒

   结语: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华人宗教传播

  南屏诗社考论

   一 南屏诗社缘起、成员和延续时间

   二 南屏诗社与西湖吟社、湖南诗社的关系

   三 南屏诗社的活动、主张与文学艺术成就

   四 南屏诗社的评价和研究的未竟问题

  佛塔受花形制渊源考略

   一 何谓受花

   二 受花形制渊源

    (一)植物花叶状受花

    (二)阶梯几何状受花

     1.从半岛Mada’insaleh古建筑群的文化背景上来看

     2.从中西交通状况来看

     3.从几个具体实例来看

   三 结语

  身体、创世与拯救:试析保罗人论中的身体观

   一 引言

   二 Soma:身体化的存在

   三 Sarx:人的必死性

   四 灵性的身体

   五 结语:创世与拯救

  国内韩国基督教研究综述

   一 韩国宗教现状

   二 韩国基督教近现代传教史

   三 东西文明的冲突

   四 基督教与韩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五 韩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进程

   六 基督教与韩朝政治

  五代宋初时期于阗王族的汉化研究

   一 敦煌石窟中的于阗王供养像

   二 其他于阗王族供养像

   三 于阗人在敦煌的佛事活动

   小结

  敦煌遗书《密教最上乘法观行法》(拟)校读

  赵州从谂行脚及禅法思想阐微

   (一)

   (二)

   (三)

   (四)

  西夏本《佛说疗痔病经》释读

  再论《灵宝经》之中“元始旧经”的含义

   一 关于陆修静的《灵宝经》分类的误解

   二 元始旧经与元始系《灵宝经》的区别

   三 关于元始旧经的成书经过和作者的传说

   四 元始旧经的数次出世

   五 元始系《灵宝经》的出世

   六 结语

  陕西佳县白云观《真武修行图》研究

   一 白云观和《真武修行图》简况

   二 《真武修行图》的内容

    1.建醮祠嗣(图1)

    2.命请道象(图2)

    3.梦吞日光(图4)

    4.国母降生(图5)

    5.沐浴金身(图6)

    6.朝见国父(图7)

    7.辨读经书(图8)

    8.舍国离父(图9)

    9.密祷归山(图10)

    10.元君寿道(图11)

    11.太白赐剑(图12)

    12.阻润群臣(图13)

    13.蛇虎引路(图14)

    14.猿猴伴道(图15)

    15.悟杵成针(图16)

    16.猿鹿进果(图17)

    17.仙人进贡(图18)

    18.折柳插梅(图19)

    19.云雾圣迹(图20)

    20.观音点化(图21)

    21.五龙捧圣(图22)

    22.仙人引接(图23)

    23.玉帝赐衣冠(图24)

    24.收降水火(图25)

    25.征魔外道(图26)

    26.收龟蛇二将(图27)

    27.降破蚩尤(图28)

    28.天人画像(图29)

    29.上圣父母(图30)

    30.上清授受(图31)

    31.玉帝授受(图32)

    32.上朝泰清(图33)

    33.上朝真清(图34)

    34.上朝玉境(图35)

    35.上朝玉帝(图36)

    36.三元保举(图37)

    37.祈祷雨泽(图38)

    38.察人善恶(图39)

    39.积功成圣(图40)

    40.终纫济苦(图41)

    41.行满三界(图42)

    42.圣父母宫(图43)

    43.甘雨回 (图44)

    44.十王请命(图45)

    45.冤魂哀苦(图46)

    46.具庆宫殿(图47)

    47.水涌洪钟(图48)

    48.琼台受册(图49)

    49.神枪退寇(图50)

    50.焦氏护嗣(图51)

    51.大圣南庆宫(图52)

    52.木驸马监工(图53)

    53.神流巨木(图54)

    54.封受香烟(图55)

    55.赐善吉祥(图57)

    56.洞天云盖(图58)

    57.寇染安仁(图59)

    58.王虎宽消(图60)

    59.船河兴福(图61)

    60.祖街捕迷(图62)

   三 《真武修行图》的排序和神话结构

   四 《真武修行图》的故事来源和本地化特色

   五 《真武修行图》的图像风格

  从民间信仰到儒教

   一 XP道坛实地调研概述

   二 圣人的错置——被引入道坛神灵体系的孔子

   三 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道坛的教义——道坛文本建构

   四 儒家伦理在乡村社会中的实践

   五 孔子开光仪式中祭奠礼的引入

   六 结论

  圣俗之间:论甘地宗教哲学的特征

   一 宗教与政治的结合

   二 信仰与理性的统一

   三 印度思想与西方观念的融合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抄本概况研究

   一 中国南传佛教抄本概况

    1.地理范围

    2.中国南传佛教抄本的源流

    3.抄本形制和数量

    4.内容结构

   二 对西双版纳中国南传佛教抄本的个案调查和研究

    1.载体形制

    1.格式

    2.文字

    3.制作来源(Makerresources)

    4.地理来源

    5.抄本数量

   三 中国南传佛教贝叶经抄本濒危问题

   结论

  新加坡联合宫信仰模式探究

   一 新加坡联合宫信仰概况

   二 联合宫信仰模式的社会根源

   三 联合宫信仰的社会功能

   四 余论

  维摩诘图像的创造及其图像来源分析

   一 中土艺术家在创造一种新的宗教图像时所面对的挑战及可能借鉴的图像资源

    1.经典文本本身

    2.外来现成的造像模式

    3.本土的造像传统

   二 维摩诘经变的几个图像来源

    1.维摩诘经

    2.外来现成的造像模式

    3.本土艺术资源的启发

   三 “顾创维摩像”与“竹林七贤”画像的图像渊源

    1.“顾创维摩像”及其艺术传统

    2.“顾创维摩像”所处的文化环境

    3.“顾创维摩像”与“竹林七贤”画像的关系

   结语

 硕士、博士论文集卷

  国师之师

   一 师承

    (一)涅槃学

    (二)律行

   二 同门

    (一)其貌不扬

    (二)弘法主旨与法业相同

    (三)发展道路深受统治者影响

    (四)擅长讲法、辩才过人

    (五)弟子中多有学解、辩才过人之辈,而其行持并不见长

   三 弟子

    (一)俭素苦行

    (二)文才出众

    (三)道德高尚

    (四)戒行过人

   四 外护

   结语

  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看宗教与社会相适应

   一 两种典型的相异观点

   二 基于宗教属性的回应

   三 基于实践对比的回应

   结语

  “立法以垂教”

  唐代《道僧格》复原研究

   一 《僧尼令》27条的基本内容

   二 “取童子条”“外国寺条”、“斋会布施条”考证和复原

    1.“取童子条”

    2.“外国寺条”

    3.“斋会布施条”

   三 郑显文复原的《道僧格》新条文辨析

    1.“禁毁谤条”

    2.“和合婚姻条”

    3.“度人条”

   四 《道僧格》未复原条文可能涉及的内容

    1.关于“还俗”的刑种设置

    2.关于僧道的丧葬

    3.关于僧尼免受囚禁、刑讯的规定

    4.关于外籍僧人管理

  天台智者对心的诠释

   一 前言

   二 妙不可分之心

   三 一心具足一切法

   四 一念三千

   五 一念无明法性心

   六 四不生心

   七 结论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云南宗教

   一 缘起——老问题,新视角

   二 个例解读——多层面,新理解

    (一)少数民族基督教——微观层面上的“资源集合体”

    (二)伊斯兰教社区——中观层面的宗教网络及其结构化

    (三)传统宗教——宏观层面的嵌入与管理

   三 结论

  马启西苏非思想溯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马启西与北庄门宦

   三 马启西与刘智思想

   四 马启西与哲赫忍耶门宦

   五 马启西撒马尔罕之行

   六 结语

  佛教东传与海南宝岛之猜想

   一 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沿与海南猜想

    (一)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海南岛处于要冲地位

    (二)从古代航海技术看海南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三)海南“蕃客”之联想

    (四)“吉贝”传播路线的推断

   二 早期佛教东传的海路路线与海南猜想的可能

    (一)海路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之一

    (二)佛教东传与海上丝绸之路

    (三)佛教东传的主要人物与线路

   三 结论

  房山隆阳宫与明代北方全真道

   一 陈风便挂剑隆阳宫

   二 张常真主钵白云观

   三 张太素兴造王屋山

   四 余论

  Buddhism in the Post-industrial and Risk Society

   Buddhism response in the Internet age

  牛津运动中书册派对安立甘教派身份认同的重构

   一 19世纪初英国安立甘教派身份认同危机的出现

    1.功利主义

    2.伊利都主义

    3.宗教自由主义

   二 书册派对英国安立甘教派身份认同的重构

    1.回归大公传统

    2.遵行“中庸之道”

    3.践行圣事礼仪

   三 对书册派重构安立甘教派身份认同的反思

  台湾における一貫道の発展の現状

   玉山宝光聖堂の儀式の進行

    (一)供礼を献ずる

    (二)壇礼を請う

    (三)三厳を鼓する

    (四)神を迎える

    (五)線香上げの礼

    (六)初献礼

    (七)亜献礼

    (八)終献礼

    (九)望燎

    (十)神を送る

   音楽

   結論

  《钟吕传道集》与《西山群仙会真记》版本考述

   一 《钟吕传道集》版本考

    (一)《钟吕传道集》的历史版本考述

    (二)《钟吕传道集》的现存版本考述

    (三)结论

   《西山群仙会真记》版本考述

    (一)《西山群仙会真记》版本考述

    (二)《西山群仙会真记》与《太上玉函玄秘群书》

    (三)结论

  历史上五台山与藏传佛教

   一 五台山与藏传佛教的渊源

    1.信仰因素

    2.地理因素

    3.历史因素

    4.政治需要

   二 元清两朝五台山的藏传佛教

  法国佛学发展与佛教文化的贡献

   前言

   一 法国早期佛教科学研究

   二 法国皇室对亚洲研究的支持

   三 印度先驱俄欧仁比尔努夫在法国的佛学研究

   四 法国佛教的推动者西尔万·列维

   五 印度文明研究所的创建

   六 法国远东学院的建立

   七 法国学院的佛教系主任

   八 法国佛学研究对欧洲邻国的影响

   结语

  华坪县女性佛道神妡崇拜研究

   一 华坪县佛道源流考及华坪县佛道神妡崇拜现状

   二 华坪县女性佛道神妡崇拜原因

    (一)佛道神妡崇拜提高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觉悟

    (二)佛道神妡崇拜成为女性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

    (三)佛道神妡崇拜成为女性精神寄托,具有心理调节功能

   三 华坪县女性佛道神妡崇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世界宗教研究所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出版本书,以庆祝和纪念世界宗教研究所半个世纪来的历程和发展,书中汇聚了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后至今不同时代学人于不同时期所发表的学术文章,记录了各位学人自身对宗教研究的诠释和理解,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老中青几代学人的风采,也体现了宗教学学科发展五十年来丰富的学术积淀。

世瑾:《宗教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9。

L.B.Brown(ed.):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Belief,Academic Press,London,1987.

1.艾布·艾勒瓦法·艾勒塔富塔扎尼:《埃及苏非教团》,埃及信仰出版社,1991。

2.塞易德·穆罕默德·陶非格·巴克里1892年手稿,《埃及苏非教团》,埃及国家图书馆藏。

3.埃及苏非最高委员会文件:《苏非教团法》,1976年第118号、1978年第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