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45

财富与他者图书

Wealth and the Others:Market Exchange and Ethnic Relation in a Town of South China

SSAPID:101-6585-8522-20
ISBN:978-7-5097-098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经济总是沉浸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本书透过一个临江古镇及其周边村寨的生计方式、商品交换、财富观念、族群认同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的民族志考察,分析了族群文化与商品交换的互动关系,探讨了潜藏于商品交换之中的财富观念对于当地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作者试图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超越传统人类学研究的村落视域,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的现实图景,并对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提出了人类学式的批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
作 者: 吕俊彪
编 辑: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内容提要

 导论

  一 商品交换:物的交换,抑或关系的缔结?

  二 商品交换研究的理论脉络与研究回顾

   (一)交换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礼物、商品与社会

    1.人类学视域中的礼物

    2.礼物交换与商品交换

    3.商品、市场与社会的整合

   (三)中国乡土社会的市场与商品交换

  三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一)研究思路

    1.交换的静态结构

    2.交换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方法

    1.重点调查与多地点考察

    2.比较研究方法

    3.文献与口述的多重并置

   (三)田野工作

    1.田野调查地点

    2.田野调查工作

   (四)资料来源

    1.地方史志资料

    2.地方资料与民间文本

    3.口述资料与观察记录资料

    4.碑刻、图片资料

 第一章 财富之祸:扬美古镇的“四月初九”事件

  一 扬美古镇

   (一)古镇的历程

   (二)行政体系中的扬美

   (三)作为平话人聚居地的扬美

   (四)亦农亦商的扬美人

   (五)族群分布与族群关系

  二 “四月初九”:事件及叙述

   (一)《扬美惨剧》

   (二)梁烈亚与“四月初九”事件

   (三)事件亲历者

    1.邓五媄

    2.梁六叔公

   (四)扬美后人叙说中的“四月初九”事件

   (五)壮族人的历史记忆

 第二章 “富贵人家”:“名门之后”的想象与现实

  一 “名门之后”

   (一)姓氏与族源

    1.山东白马人

    2.广东南海人

   (二)功名

   (三)古建筑与住屋

    1.庙宇

    2.古街

    3.古屋

    4.家屋

  二 地缘与业缘

   (一)地缘

   (二)业缘

  三 社会组织

   (一)地方政权组织

   (二)民间组织

   (三)宗族组织

   (四)商业组织

  四 生活习俗

   (一)日常生活习俗

   (二)节庆习俗

    1.出生礼

    2.婚俗与婚礼

    3.寿礼

    4.丧葬习俗

  五 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

   (二)家庭

  六 想象的共同体与共同体的想象

 第三章 壮族人:财富的他者

  一 村落与墟场

   (一)智信村与胡村墟

   (二)那廊村与那廊墟

   (三)下楞村与下楞墟

  二 想象的祖籍

   (一)“山东青州府白马县”的祖籍想象

   (二)祖籍想象的虚幻与实在

  三 “村佬”的社会

   (一)“贫困”而丰裕的“村佬”

   (二)没有富人与穷人之分的社会

   (三)“村佬”的社会组织

    1.民间宗教组织

    2.地方宗族组织

    3.地方行政组织

   (四)通婚地域与婚俗

    1.通婚地域

    2.婚俗

   (五)家庭与亲属关系

   (六)“村佬”的习俗

    1.饮食习俗

    2.传统服饰

    3.住屋

    4.民间节日

    5.丧葬习俗

  四 “他者”的自我建构

 第四章 财富记忆:扬美古镇的墟市与商品交换

  一 市场体系

  二 扬美墟市

   (一)街道

    1.振兴街

    2.临江街

    3.共和街

    4.金马街

    5.永安街

    6.和平街

    7.中山街

    8.新民街

   (二)码头

   (三)墟场

    1.正街

    2.三角市

   (四)商铺与作坊

   (五)扬美商人

  三 墟市贸易与当地社会

   (一)墟市贸易

   (二)墟市秩序

    1.社会治安

    2.墟市管理

    3.禁约

   (三)墟市中的族群关系

   (四)“村佬”与扬美墟市

 第五章 财富之道:生计与族群区隔

  一 牛与人

   (一)老牛岭的传说

   (二)沙牛与扬美人

   (三)壮族人的水牛

  二 “揾餐食餐”

   (一)“吹糠见米”的走街

   (二)生意与“有本事的人”

   (三)“贱格”的耕农

   (四)“扬美特色”的加工业

    1.副食品加工

    2.裁缝与手工制品

  三 “耕田种地”

   (一)耕田

   (二)“不实在的工”

  四 生计取向与族群区隔的形成

 第六章 财富的观念图式:人、神、财

  一 独善其身的扬美人

  二 财神与谷神

   (一)北帝、石狗与三界圣爷

    1.北帝

    2.石狗

    3.三界圣爷

   (二)谷母与关公

    1.谷母

    2.关公

  三 财富的想象:“水”与酒

   (一)“水”与“捞”

    1.扬美人的“水”

    2.米粉与“捞”

   (二)酒与“兄弟情分”

  四 财富的交换逻辑

   (一)钱财如流水

   (二)“村佬”的财富等级

  五 富裕的“悭啬”与贫困的“慷慨”

   (一)富裕的“悭啬”

   (二)排饭:贫困的“慷慨”

 第七章 财富的维度:族群认同与社会整合

  一 族群认同

   (一)“扬美人”的族群认同

    1.祖先记忆

    2.地缘关系的认同

    3.由生计依赖而形成的认同

    4.语言的认同

    5.风俗习惯的“考虑”

   (二)壮族人的族群认同

    1.语言的认同

    2.习俗的认同

    3.历史记忆

    4.宗教信仰的认同

   (三)族群边界与族群认同的表述危机

    1.地界与族群边界

    2.族群认同的表述危机

   (四)族群认同的多重向度

  二 互酬与壮族社会的整合

   (一)“亲靠亲”的互酬观念

   (二)“亲帮亲”的互助形式

    1.生产上的互助

    2.生活上的互酬

    3.精神上的支持

   (三)互酬与壮族社会

  三 商品交换与扬美社会的整合

   (一)“卖”的期待与现实

   (二)内部商品交换

   (三)对外经济交往

   (四)社会经济的整合

 第八章 财富、交换与族群关系

  一 商品交换的社会实在性

   (一)交换的动因与基础

   (二)商品交换的社会属性

  二 商品交换的“理性”与财富观念图式

   (一)经济理性及其相对性

   (二)文化理性与财富的观念图式

  三 “差序格局”、“兄弟情谊”与商品交换

   (一)“差序格局”与商品交换

   (二)“兄弟情谊”与商品交换

   (三)商品交换与社会秩序的维系

   (四)社会整合模式与市场秩序

  四 乡土社会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认同的向度与商品交换

   (二)乡土社会的社会连带关系与商品交换

   (三)权力、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的重建

 结论

  一 商品交换与族群认同

   1.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商品交换促成了当地人族群认同的形成

   2.多向度性的族群认同是商品交换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3.随着以商品交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交往的增进,作为弱势族群的壮族人不断效仿汉族人的某些文化特征,从而使扬美人与壮族人各自的族群认同面临着表述上的危机

  二 财富的观念图式与族群关系

   1.财富观念图式的形成,源于族群内部的社会连带关系

   2.扬美人与壮族人的商品交换是围绕各自的财富观念图式而展开的

   3.“四月初九”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扬美人与其邻村壮族人在财富观念上的差异

  三 社会整合模式与商品交换

   1.生计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扬美人与当地壮族人对于商品交换的不同想象

   2.由于族群内部的社会整合方式不同,商品交换之于扬美人及其邻村壮族人的社会功能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 乡土社会的商品交换:一种总体性的经济交往方式

清末民初,广西南宁市以西四十公里的扬美古镇是当地有名的繁华商埠,为左江中下游地区农副产品和工业制品的主要集散地。1922年农历四月初九,这座主要由平话人(汉族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城镇,遭到了来自周边地区“七十二条村”的壮族人的洗劫,自此衰落。本书的研究,基于著者对于扬美古镇及其周边壮族村寨社会生活为期一年多的田野调查。通过比照各类文本的记载以及当地人的口述资料,本书对发生在1922年的“四月初九”事件进行了描述。著者以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扬美古镇的市场体系及商品交换,并对扬美人及其周边村寨壮族人的生计方式、族群认同、财富观念以及社会整合模式等进行了比较,试图通过对导致“四月初九”事件发生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分析,探讨中国乡土社会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问题。著者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起由于地方政权的更迭而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四月初九”事件的发生,却主要源于扬美人与当地壮族人财富观念的差异。在扬美古镇从军事据点到商埠再到村落的历史进程中,想象的祖籍、历史记忆、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当地人特殊的谋生方式,促成了扬美社会内部多重向度的族群认同以及社会结构上的某种异质性,从而奠定了扬美古镇商品交换的社会基础,并由此构建了扬美人“独善其身”的财富观念。与此同时,大致相同的经济生活和历史遭遇、紧密的亲属关系网络以及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社会结构,催生了扬美周边村寨壮族人“有福同享”的财富观念,使其难以接纳以谋取现实的物质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商品交换。“独善其身”的财富观念使得扬美人更为注重商品交换的物质利益,而这种价值取向与喜欢“有福同享”的壮族人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讲,“四月初九”事件的发生,正是这两种不同财富观念冲突的结果。本书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商品交换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物的交换,而是一种总体性的社会经济交往方式。这种社会交往,固然有着物质利益的现实需求,但同时也嵌合着诸多非经济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交易者对于商品交换的不同期待。而在客观文化特征逐渐趋同、族群认同面临表述危机之时,不同的生计取向和财富观念,甚至会成为区隔族群、建构自我与他者的重要工具。

《风俗通》。

《公羊传》。

《管子》。

《广雅》。

《汉书》。

《后汉书》。

《淮南子》。

《老子》。

《礼记》。

《六书故》。

《孟子》。

《史记》。

《说文》。

《宋史》。

《魏书》。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

《周礼》。

《周礼注疏》。

《左传》。

《康熙清远县志》。

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卢德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炼金术——布尔迪厄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胡代光等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北村敬直:《关于清代的商品市场》,《经济学杂志》1953年第28卷第3~4期。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仓持德一郎:《四川的场市》,《日本大学史学会研究汇报》1957年第1期。

陈春声、刘志伟:《清代经济运作的两个特点——有关市场机制的论纲》,《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陈庆德等:《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对商品分析的文化视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陈庆德:《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庆德:《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陈文领博:《壮族石狗考略——兼谈壮族先民的图腾及其演变》,《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陈运飘:《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志坚:《雷州石狗文化初探》,《岭南文史》2004年第3期。

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场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

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布号与布庄》,《江淮论坛》1986年第5期。

程民生:《宋朝家庭人口数量初探》,《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

杜伯琳:《扬美村志》(未刊稿),2005。

杜濂章保存《杜氏族谱》(始修年月不详),2005。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复旦学报》1987年第2期。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范毅军:《明清江南市场聚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第9卷第3期,1998。

方行:《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6期。

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方瑜纂辑《南宁府志》,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刊本。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1969),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历史教学》1964年第5期。

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杜杉杉、姚继德、郭锐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谷源洋、林水源主编《世界经济概论》(上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广西南宁市江西镇扬美村村民委员会:《扬美村村民户口簿》,2006。

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军事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2。

郭世重纂修《南宁府志》,嘉靖十七年(1538年)刊本。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所地名研究室:《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北京,地图出版社,1983。

何格恩:《唐代岭南的墟市》,《食货》1937年第5卷第2期。

何国强:《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陈秀山译,商务印书馆,2000。

洪焕椿:《明清江南农村的综合型产业结构和市镇经济的兴盛》,载于洪焕椿《明清史偶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胡波:《岭南墟市文化论纲》,《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

湖南省博物馆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8。

黄纶湖收集、整理《扬美古镇风景点神话拾萃》(手抄本),2002。

黄南珊:《论西方理性观念的整体流变》,《学术论丛》1994年第4期。

黄南珊:《西方理性概念内涵分析》,《晋阳学刊》1995年第1期。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黄树民:《比较方法的运用与滥用:学科史述评》,张海洋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黄晓蕙:《论佛山祖庙北帝诞祭祀仪式及其价值功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佐:《广西通志》。

加藤繁:《关于唐宋的草市》(1926年),载于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1卷,台北,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

加藤繁:《清代村镇的定期市》,《东洋学报》1934年第23卷第2期,王兴瑞译,转引自《食货》1937年5卷1期。

蒋斌、何翠萍主编《国家、市场与脉络化的族群》,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赖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乐梅:《小额信贷扶贫·淀乡民间互助·钱与交换道德》,北京大学博士后论文,1996。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李伯重:《明清江南与外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李宏图、王加丰选编《表象的叙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李华:《明清广东墟市研究》,《平准学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论集》第四集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李世源:《珠澳等地北帝庙探秘》,《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李亦园主编《文化人类学选读》,台北,食货出版社,1974。

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梁建钊保存《梁氏族谱》(1963年始修),2005。

梁烈亚:《改选广西同志会的成立及其斗争》,载于《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刘秀生:《清代中期的三级市场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刘志伟:《试论清代广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市研究》1988年第2期。

刘佐泉:《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探源》,《岭南文史》2002年第4期。

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罗世敏主编《扬美古镇》,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罗一星:《明清佛山北帝崇拜的建构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罗一星:《明清时期的佛山商人》,《学术研究》1985年第6期。

罗一星:《清代前期岭南市场的商品流通》,《学术研究》1991年第2期。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麻国庆:《民族志经验反思》,《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马赛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刘永华等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张宏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那廊村村民委员会:《那廊村简况》,2006。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军事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市志》(综合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政府:《江西镇概况》,2006。

南宁市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市郊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南宁市统计局:《南宁市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全汉升:《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让·波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任天然:《清代以前的市》,《市政评论》1936年第4卷第11期。

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廷等译,中华书局,2000。

施琳:《经济人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舒仁辉:《宋朝大家庭论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四川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

宋兆麟:《巫与亚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苏士俊纂修《南宁府志》,清乾隆七年(1742年)本。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藤井宏:《新安商人研究》,《东洋学报》1953~1954年第36卷第1~4期。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2001。

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9。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王卫平:《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场体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王文长:《民族贸易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韦树关:《释“圩(墟、虚)”》,《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

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吴处厚:《青箱杂记》。

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冼宝干:《佛山忠义乡志》,1922。

萧兵:《楚辞与神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肖海明:《北帝(玄武)崇拜与佛山祖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谢庐明:《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谢庐明:《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近代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谢庐明:《明清赣南农村墟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谢祖萃修、莫炳奎纂《邕宁县志》,南宁,南宁大成印书馆,1937。

徐杰舜:《平话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院庆专辑。

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徐正光主编《汉人与周边社会研究——王崧兴教授重要著作选译》,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许斌、胡鸿保:《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扬美村村民委员会:《扬美村村民户口簿》,2006。

杨翰燃保存《杨氏宗支部》(民国十六年始修),2006。

杨翰燃:《扬美古镇历史》(未刊稿),2002。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杨清震:《民族贸易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杨思基:《社会有机体理论新论》,《齐鲁学刊》1991年第5期。

杨耀冲:《理性、非理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基础——科学合理性问题系列论文之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5期。

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叶显恩:《明清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与宗族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李区:《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张恭启、黄道林译,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袁少芬:《平话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论平话人的形成发展与平话文化》,《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尔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张次溪:《清人竹枝词中之燕都市场与庙会史料》,《正风》1935年第1卷第8期。

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海英:《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市场功能与社会效果分析》,《学术界》1990年第3期。

张均如、梁敏:《广西平话》,《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张兴国、张兴祥:《关于西方财富观念的历时考察》,《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

张雄:《哲学理性概念与经济理性概念辨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6期。

张应强、朱爱冬:《都市社会的族群认同及其表述实践》,《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赵冈:《中国历史上的城镇与市场》,《食货》1983年第13卷第5~6期。

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

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中共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党总支部:《扬美村基本情况汇报》,200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中华书局编辑《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78。

钟文典主编《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周大鸣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周大鸣:《凤凰村婚姻的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庄泽宣、潘凤韶、邱璧光:《集的研究》,《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第3卷第3期。

邹卫东、阮春林:《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北帝”的崇拜》,《岭南文史》2000年第3期。

《中国集市大观》编写组编《中国集市大观》,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马赛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让·波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E.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胡代光等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赖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等译,刘永华等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张宏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廷等译,中华书局,2000。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尔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方瑜纂辑《南宁府志》,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刊本。

郭世重纂修《南宁府志》,嘉靖十七年(1538年)刊本。

黄佐:《广西通志》。

徐宏祖:《徐霞客流记》。

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1969),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康熙清远县志》。

屈大均,《广东新语》。

苏士俊纂修《南宁府志》,清乾隆七年(1742年)本。

郑梦玉、梁绍献修纂《南海县志》。

北村敬直:《关于清代的商品市场》,《经济学杂志》1953年第28卷第3~4期。

仓持德一郎:《四川的场市》,《日本大学史学会研究汇报》1957年第1期。

加藤繁:《关于唐宋的草市》(1926年),载于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1卷,台北,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

加藤繁:《清代村镇的定期市》,《东洋学报》1934年第23卷第2期,王兴瑞译,载《食货》1937年5卷1期。

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藤井宏:《新安商人研究》,《东洋学报》1953~1954年第36卷第1~4期。

吴处厚:《青箱杂记》。

周去非:《岭外代答》。

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杜杉杉、姚继德、郭锐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卢德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李区:《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张恭启、黄道林译,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

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世出版社,2003。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炼金术——布尔迪厄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陈春声、刘志伟:《清代经济运作的两个特点——有关市场机制的论纲》,《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对商品分析的文化视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陈庆德:《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庆德:《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陈庆德等:《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文领博:《壮族石狗考略——兼谈壮族先民的图腾及其演变》,《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陈运飘:《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志坚:《雷州石狗文化初探》,《岭南文史》2004年第3期。

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场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

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布号与布庄》,《江淮论坛》1986年第5期。

程民生:《宋朝家庭人口数量初探》,《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

杜伯琳:《扬美村志》(未刊稿),2005。

杜濂章保存《杜氏族谱》(始修年月不详),2005。

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复旦学报》1987年第2期。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范毅军:《明清江南市场聚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第9卷第3期,1998。

方行:《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6期。

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历史教学》1964年第5期。

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谷源洋、林水源主编《世界经济概论》(上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广西南宁市江西镇扬美村村民委员会:《扬美村村民户口簿》,2006。

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军事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2。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所地名研究室:《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北京,地图出版社,1983。

何格恩:《唐代岭南的墟市》,《食货》1937年第5卷第2期。

何国强:《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洪焕椿:《明清江南农村的综合型产业结构和市镇经济的兴盛》,载于洪焕椿《明清史偶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胡波:《岭南墟市文化论纲》,《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

湖南省博物馆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8。

黄纶湖收集、整理《扬美古镇风景点神话拾萃》(手抄本),2002。

黄南珊:《论西方理性观念的整体流变》,《学术论丛》1994年第4期。

黄南珊:《西方理性概念内涵分析》,《晋阳学刊》1995年第1期。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黄树民:《比较方法的运用与滥用:学科史述评》,张海洋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黄晓蕙:《论佛山祖庙北帝诞祭祀仪式及其价值功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蒋斌、何翠萍主编《国家、市场与脉络化的族群》,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乐梅:《小额信贷扶贫·淀乡民间互助·钱与交换道德》(北京大学博士后论文),1996。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李伯重:《明清江南与外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李宏图、王加丰选编《表象的叙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李华:《明清广东墟市研究》,《平准学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论集》第四集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李世源:《珠澳等地北帝庙探秘》,《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李亦园主编《文化人类学选读》,台北,食货出版社,1974。

梁建钊保存《梁氏族谱》(1963年始修),2005。

梁烈亚:《改选广西同志会的成立及其斗争》,载于《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吉石:《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刘秀生:《清代中期的三级市场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刘志伟:《试论清代广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市研究》1988年第2期。

刘佐泉:《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探源》,《岭南文史》2002年第4期。

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罗世敏主编《扬美古镇》,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罗一星:《明清佛山北帝崇拜的建构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罗一星:《明清时期的佛山商人》,《学术研究》1985年第6期。

罗一星:《清代前期岭南市场的商品流通》,《学术研究》1991年第2期。

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麻国庆:《民族志经验反思》,《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那廊村村民委员会:《那廊村简况》,2006。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军事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市志》(综合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政府:《江西镇概况》,2006。

南宁市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市郊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南宁市统计局:《南宁市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

全汉升:《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食货》1934年第1卷第2期。

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任天然:《清代以前的市》,《市政评论》1936年第4卷第11期。

施琳:《经济人类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舒仁辉:《宋朝大家庭论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四川长江流城丈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

宋兆麟:《巫与亚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2001。

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9。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王卫平:《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场体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王文长:《民族贸易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韦树关:《释“圩(墟、虚)”》,《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

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冼宝干:《佛山忠义乡志》,1922。

萧兵:《楚辞与种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杜,1987,第8页。

肖海明:《北帝(玄武)崇拜与佛山祖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谢庐明:《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谢庐明:《赣南农村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近代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

谢庐明:《明清赣南农村墟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谢祖萃修、莫炳奎纂《邕宁县志》,南宁,南宁大成印书馆,1937。

徐杰舜:《平话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院庆专辑。

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徐正光主编《汉人与周边社会研究——王崧兴教授重要著作选译》,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许斌、胡鸿保:《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扬美村村民委员会:《扬美村村民户口簿》,2006。

杨翰燃:《扬美古镇历史》(未刊稿),2002。

杨翰燃保存《杨氏宗支部》(民国十六年始修),2006。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杨清震:《民族贸易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杨思基:《社会有机体理论新论》,《齐鲁学刊》1991年第5期。

杨耀冲:《理性、非理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基础——科学合理性问题系列论文之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5期。

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叶显恩:《明清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与宗族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袁少芬:《平话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论平话人的形成发展与平话文化》,《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张次溪:《清人竹枝词中之燕都市场与庙会史料》,《正风》1935年第1卷第8期。

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海英:《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市场功能与社会效果分析》,《学术界》1990年第3期。

张均如、梁敏:《广西平话》,《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张兴国、张兴祥:《关于西方财富观念的历时考察》,《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

张雄:《哲学理性概念与经济理性概念辨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6期。

张应强、朱爱冬:《都市社会的族群认同及其表述实践》,《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赵冈:《中国历史上的城镇与市场》,《食货》1983年第13卷第5~6期。

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中共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党总支部:《扬美村基本情况汇报》,200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

中华书局编辑《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78。

钟文典主编《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周大鸣:《凤凰村婚姻的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周大鸣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庄泽宣、潘凤韶、邱璧光:《集的研究》,《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年第3卷第3期。

邹卫东、阮春林:《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北帝”的崇拜》,《岭南文史》2000年第3期。

Barth,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London:George Allen & Unin.

Bloch,Maurice. 1983. Marxism and Anthropology:The History of a Relationshi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as,Franz. 1895.“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ecret Societies of the Kwakiutl Indians”,in Report of the U. S. National Museum(1894-1895).

Bohannan,P. 1955. “Some Principles of Exchange and Investment among the Tiv”,American Anthropologist,57.

Cerroni-Long,E. L. 1999. “Anthropology at Century’s End”,i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in North America,ed. by E. L. Cerroni-Long,Westport,Conn and London:Bergin & Garvey.

Claude Levi-Strauss,1966. The Savage Mi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hen,Abner. 1969. 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vans-Pritchard,E. E. 1967.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Magic:A Comparative Study of Trobriand and Zande Ritua and Spells”,in Magic,Witchcraft,and Curing,ed. by John Middleton,Garden City,NewYork: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Firth,Raymond. 1959. Economics of the Zealand Maori. Wellington,New Zealand:Government Printer.

Firth,Raymond. 1965. Primitive Polynesian Econom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Geertz,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

Hill,Polly. 1972. Rural Hausa:A Village and Setting,Cambridge,England:University Press.

Leach,E. R. 1954. Policti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Leach,Edmund. 1976.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e of Structuralist Analysis”,in Social Anthropology,Cambri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bra,Takie Sugiyama. 1969. “Reciprocity and the Asymmetric Principle:An Analytical Reappraisal of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On”,Psychologia 12.

Lebra,Takie Sugiyama. 1975.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Reciprocity”,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7.

Lefebvre,Henri. 1979.“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in 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ed. by J. W. Freiberg,New York:Irvington.

Lefebvre,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UK),Cambridge,Mass:Blackwell.

Levi-Strauss,Claude. 1965.“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in Sociological Theory,ed. by Lewis Coser and Bernard Rosenberg. New York:Macmillan.

Levi-Strauss,Claude. 1966. The Savag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vi-Strauss,Claude. 1969.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trans. by J.H.Bell and J.R. von Strurner,Boston:Beacon Press.

Mauss,Marce. 1967. The Gift.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

Plattner,Stuart. 1989. Economic Athropology. Californi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Polanyi,Karl. 1957.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Foreword by Robert M.Maclver,Boston:Beacon Press.

Polanyi,Karl. 1957.“The Economic as Instituted Process”,in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ed. by Conrad M.Arensberg & Harry W. Pearson,Glencoe:The Free Press.

Polanyi,Karl. 1968. Primitive,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cs:Essaya of Karl Polanyi,ed. by George Dalton,Boston:Beacon Press.

Redfield,Robert. 1956.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ahlins,Marshall. 1972. Stone Age Economics,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Schneider,Harold K. 1957. “The Subsistence Role of Cattle among the Pakot and in East Africa”,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9(2).

Taussig,Michael. 1980. The Devilandcommodity Fetichism in South America.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Van den Berghe,Pierre L.1981. The Ethnic Phenomenon. New York:Elsevier.

Weiner,Annette. 1992. Inalienable Possessions:The Paradox of Keeping-While-Giv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hite,Leslie. 1958. “Man,Culture,and Human Beings”,Address of the Vice President and Chairman of Section E(Anthropology)of the American Associt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Washington,D.C.,27 Dec. 1958.

Wilk,Richard. 1996. Economies and Cultures: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Westview Press.

Williams,Bracketter. 1989. “A Class Act:Anthropology and the Race to Nation Across Ethnic Terrain”,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8.

Winch,Peter. 1964. “Understanding a Primitive Society”,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

Worsley,Peter. 1984. The Three World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