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

中国城市竞争力专题报告(1973-2015)图书

A Special Report on China Urban Competitiveness (1973-2015): An Open City, A Win-Win Future

SSAPID:101-6579-9311-82
ISBN:978-7-5097-833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课题组,创立“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中国各省级、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友好交往工作数据388 套,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梳理、总结并客观评价中国国际友好城市40年工作情况。本书即是此次研究的专题报告,是对中国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中国城市竞争力专题报告(1973~2015)编委会

 摘要

 后记

 第一部分 总体报告

  第一章 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排名“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CFI Index)是本项目首次创立的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由5个维度指数构成,即:(1)交往长度(Interaction Length,IL),指某一城市从结好签署协议起开展友好城市工作的时间长度;(2)交往广度(Interaction Range,IR),指某一城市与境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数量;(3)交往深度(Interaction Depth,ID),指城市友好交往工作所所采取的形式与所涉及的领域,即采取的形式和涉及的领域越多,则深度越强;(4)交往热度(Interaction Willingness,IW),指某城市外事部门工作人员对友好城市交往的主观评价,反映对友好城市工作的重视程度;(5)交往频度(Interaction Frequency,IF),指某城市与其所有结好城市交往活动的频次。未提供该次问卷调查数据的省市县不参与排名。">*

   一 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省级排名

   二 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地级以上城市排名

   三 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县级城市排名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 友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国内分布格局:重点省份遥遥领先,区域差异界限明朗

     1.首尾差距较大,多数省份低于全国均值

     2.四大区域明显分为三大梯队,西部省份青黔藏落后

    (二)国际分布格局:洲际分布不均,同一大洲国家的分布也有不同

     1.友好省州和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欧大陆

     2.友好省州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各洲活跃经济体和邻国

   二 友好城市关系建立的历史回顾及趋势

    1.1972~1979年:改革开放前,萌芽阶段

    2.1980~1990年:改革开放初,起步阶段

    3.1991~2000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后,发展阶段

    4.2000年后:进入新世纪,稳定阶段

   三 友好城市交往内容分析

    1.历年活动总体情况

    2.不同领域的历史变化趋势

     (1)第一类领域:政治、教育与人才、贸易和文化艺术

     (2)第二类领域:投资、旅游、体育和环保

     (3)第三类领域:科技、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与能源

   四 城市交往角度及其趋势判断

    1.总体趋势:友好城市交往逐渐频繁,来城批次超过去城

    2.地区排名:长春去城批次超过来城,黑河来城和去城人数居第一

   五 总结与展望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综述

   一 省级发展情况

    1.省级格局:两极分化,高端聚集

    2.省级十强:历史文化资源支撑作用明显,四川省独占鳌头

    3.区域格局:东部“高水平,高均衡”,中西部“低水平,低均衡”

   二 地级以上城市发展情况

    1.地级市格局:两极分化,低端聚集

    2.地级市十强: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双支柱”支撑作用明显

    3.区域格局:东部和东北“高水平,高失衡”,中西部“低水平,低失衡”

   三 县级城市发展情况

    1.县级城市格局:比较优势弱,发展水平低

    2.县级城市十强:区位优势支撑作用显著,口岸城市占据多数

   四 三个层级比较分析

   五 CFI指数与相关因素探讨

    1.省级和地级市经济社会建设对城市友好交往度的推动作用明显

    2.县级市经济社会建设对城市友好交往度的推动作用较弱

    3.历史文化资源对城市友好交往度的推动作用明显

   六 本章总结

 第二部分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第四章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一 友好城市与文献回顾

    1.友好城市

    2.文献回顾

     (1)友好城市研究

     (2)城市竞争力研究

   二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1.城市友好交往度理论框架

    2.指标体系

   三 城市友好交往度测度: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

    2.样本选取

    3.数据处理

    4.计算合成

 第三部分 研究发现

  第五章 计量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人文交流与城市友好交往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友好城市与对外贸易

    一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二 变量说明及其统计描述

    三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四 分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五 稳健性检验

     1.城市级别虚拟变量

     2.城市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

   第三节 友好城市与外商直接投资

    一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二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 分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友好城市与人文交流

    一 模型设定

    二 基本模型结果与分析

    三 区域回归结果与稳健性分析

   第五节 总结

  第六章 案例研究:最具城市友好交往度的十个省市县

   一 四川省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居于首位

   二 天津市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名列第二

   三 上海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位列第三

   四 无锡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独占鳌头

   五 武汉市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表现突出

   六 长春市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表现优异

   七 常州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表现突出

   八 哈尔滨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友好交往度优劣不一

   九 河口瑶族自治县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交往度位县级第一

   十 满洲里

    (一)概况

    (二)友好交往城市情况

    (三)交往度喜忧参半

 第四部分 分项报告

  第七章 城市友好交往长度分析

   一 全国情况

    (一)总体趋势:各阶段波动明显,整体增长态势喜人

    (二)区域分析:东部西部结好最早,东北部发展最均衡

    (三)省市县比较:由省开始,逐渐发展到县

   二 省级分析

    (一)整体水平:总体显著,集聚明显

    (二)区域比较:东部地区领跑,西部地区交往长度最弱

   三 地级以上城市分析

    (一)整体态势:爆发式增长,临近饱和

    (二)区域分布:东部与东北地区均值较高,西部悬殊

   四 县级城市分析

    (一)整体态势:交往长度较短,整体基础较为薄弱

    (二)区域分布:整体起步晚,东部领跑,中部个别突出

   五 结论

    (一)大事件驱动效应明显,助推友好关系蓬勃发展

    (二)友好城市分布不平衡,东西差异明显

    (三)行政等级逐渐降低,省级城市均值最高

    (四)其他因素的分析

  第八章 城市友好交往广度分析

   一 省级分析

    1.整体态势:省级整体水平较好,省级差距非常显著

    2.省级十强:东部地区占据六强,上海交往尤为领先

    3.区域格局与比较:东部、东北地区并驾齐驱,西部地区表现最弱

   二 地级以上城市分析

    1.整体态势:地市整体表现一般,少数城市较为优异

    2.市级城市十强:冰城羊城领先全国,前十呈现均衡分布

    3.区域格局与比较:东部城市依旧最强,中部西部整体较弱

   三 县级城市分析

    1.整体态势:县级整体表现最弱,八成县城只有一对

    2.县级城市前六强*:江浙地区占据四城,西部县城也有表现

    3.区域格局与比较:地区整体差距不大,中部东北地区反而最弱

   四 相关因素探讨

    1.城市交往广度与城市的行政级别密切相关

    2.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交往广度越高

    3.经济规模越大的城市交往广度越高

   五 存在问题

    1.区域间城市交往广度严重不平衡

    2.绝大部分城市的交往广度仍然偏低

   六 样本城市

    1.上海

    2.武汉

    3.西安

    4.哈尔滨

   七 总结

  第九章 城市友好交往深度分析

   一 省级分析

    (一)整体态势:整体提高、差距较大

    (二)省级十强:天津四川榜首山东次之,东中部合占七席

    (三)区域格局与比较:东部一马当先,西部整体落后

     1.整体比较:按东、东北、中、西部逐级递减,省级差距西部最大东部最小

     2.区域内峰值:东部天津中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北黑龙江

     3.区域内谷值:东部上海,中部江西,西部新疆,东北辽宁

     4.区域分布特征:东、中、西部均值以上省份居多

   二 地级以上城市分析

    (一)整体态势:沿海优秀城市集聚,东西部差异巨大

    (二)地级以上城市十强:无锡、武汉、深圳并列榜首,江苏、黑龙江各两城入选

    (三)区域格局与比较:东部城市优势显著,各区榜首指数差值较小

     1.整体比较:按东、东北、中、西部逐级递减,城市差距中部最大、东部最小

     2.区域内峰值:东部深圳、无锡,中部武汉,西部昆明,东北哈尔滨

     3.区域内谷值:东部张家口,中部吕梁,西部金昌,东北营口

     4.区域分布特征:东部均值以上城市居多,中、西、东北均值以下城市居多

    (四)100强分布:省级山东折桂、江苏次之,100强、50强均东部最多

     1.山东、江苏七成入列100强,西藏无一入选

     2.100强城市区域分布:半数城市集中在东部区域,东部优势显著

   三 县级城市分析

    (一)整体态势:整体水平较低,县级差距不小

    (二)县级城市十强:满洲里榜首,江苏湖南各三城入围

   四 三级划分对比:省级水平较高,地市级差距较大

    (一)整体比较:省市县均值逐级递减,地市级差距明显

    (二)分布特征:地市级、县级低值城市聚集,省级分布相对均衡

   五 友好交往深度具体分析

    (一)领域比较:政治领域交往一马当先,教育、贸易潜力巨大

     1.第一类领域:省级浙、闽、川脱颖而出,地市级武汉、长春表现优秀

     2.第二类领域:省级浙江、湖南优势凸显,地市级长春折桂、无锡抢眼

     3.第三类领域:省级津浙川崭露头角,地市级长春无锡表现不俗

    (二)形式比较:访问次数最高,展览次数最少

   六 相关因素探讨:区域走势东强西弱,历史文化提升城市交往深度竞争力

    (一)区域走势:均值呈东、东北、中、西逐级下降,省、市、县逐级递减

    (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城市优势突出

     1.历史文化名城与非历史文化名城比较

     2.历史文化名城批次比较

   七 问题: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县发展差距巨大

   八 总结

  第十章 城市友好交往热度分析

   一 省级分析

    1.总体情况:交往热度水平较高,东部地区发展相对均衡,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大

    2.十强分布:陕西一枝独秀,北方省份包揽前四

    3.区域格局与比较:东部、中部领先,发展更均衡,西部、东北相对落后,发展差异较大

     (1)整体格局:东部、中部领先,西部、东北相对落后

     (2)区内峰值:东部天津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北黑龙江

     (3)区内谷值:东部广东中部山西,西部青海东北辽宁

   二 地级以上城市分析

    1.整体态势:交往热度中高水平,城市间差距显著,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十强分布:得分排名竞争激烈,桂、浙、皖各两市入围

    3.100强、50强分布:东部东北占据优势,中部西部表现不佳,区域省级分布不均

     (1)100强城市省级分布:山东江苏数量最多,东北两省比例最高

     (2)100强城市区域分布:数量东部最多,比例东北最高,中部西部表现不佳

     (3)50强城市区域分布: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东北地区比例较高

    4.区域格局与比较:东部、东北“高水平,低失衡”,中部、西部“低水平,高失衡”

     (1)整体格局:东部、东北“高水平,低失衡”,中部、西部“低水平,高失衡”

     (2)区内峰值:东部嘉兴,中部安庆,西部桂林,东北大连

     (3)区内谷值:东部沧州西部金昌,中部三市东北五市

   三 县级城市分析

    1.整体态势:交往热度普遍偏低,各城市间差距显著

    2.十强分布:苏、蒙两省表现出众,口岸、海港城市居多

   四 省市县三级比较:均值省、市、县逐级递减,县级水平最低,市级差距最大

   五 案例分析:来自陕西省的交往经验

   六 存在的问题:部分省市热度偏低,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1.部分省市热度偏低,县级结果不容乐观

    2.交往热度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内部差距显著

   七 总结

  第十一章 城市友好交往频度分析

   一 省级分析

    1.全国整体交往频度较低,省份交往频度差异巨大

    2.省级友好交往频度得分十强:四川遥遥领先,甘肃榜上有名

    3.区域格局:省级友好交往频度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二 地级以上城市分析

    1.地级以上城市友好交往频度整体水平偏低,少数城市得分较高

    2.区域格局:城市友好交往频度分布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态势,各区域内部城市得分差异明显

   三 县级城市分析

    1.县级城市友好交往频度得分水平整体低于地级以上城市,个别县级市得分较高

    2.区域格局:与地级市得分区域格局相反,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友好交往频度递增

   四 友好城市交往频度分析

    1.友好城市交往项目调查问卷数据结构

    2.各领域友好城市人员交往频度:每个城市平均每年政治领域人员往来0.79批次;平均每年政府主导人员交往活动2.81次,民间自发组织0.82次;平均每年去城交往1.78次,接待来访交流1.85次

   五 省、市、县三级城市友好交往频度对比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比:省、市、县友好交往频度得分均值递减;低值样本分布都较为集中,县级市中交往频度为0的样本数量较多;样本分布不均,变异系数较大

    2.友好交往频度得分分布区域对比:并未找到区域分布特征,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或外溢效应;空间分布并非影响友好交往频度的决定性因素

    3.友好城市交往频度与基本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

     (1)友好城市交往频度与GDP微弱正相关

     (2)友好城市交往频度与人口数量微弱正相关

   六 案例:城市友好交往频度对比分析——长春“政府主导”与无锡“民间活跃”

   七 城市友好交往频度总结与展望

    1.城市友好交往频度水平总体较低,省、市、县级城市间友好交往频度差距巨大

    2.城市友好交往频度得分分布不存在地域特征,具体情况因城而异

    3.来城、去城交往频度基本均等;政治、经贸、教育、文化为友好交往最频繁的领域;环保、科技、旅游等领域还需提高交流频度

    4.构建城市间全面发展战略,同时发挥政府引领、市场支撑的协同作用

    5.友好城市交往频度研究展望:大样本数量、多层次指标、多维度深入分析

 第五部分 城市点评

  第十二章 城市点评

   一 省级点评

    1.山东

    2.河南

    3.陕西

    4.湖南

    5.福建

    6.广东

    7.河北

    8.浙江

    9.湖北

    10.黑龙江

    11.宁夏

    12.甘肃

    13.海南

    14.云南

    15.山西

    16.安徽

   二 地级以上城市点评

    1.沈阳

    2.济南

    3.洛阳

    4.昆明

    5.厦门市

    6.杭州市

    7.西安市

    8.深圳市

    9.镇江市

    10.黑河市

    11.宁波市

    12.福州市

    13.苏州市

    14.长沙市

    15.南昌市

    16.南京市

    17.嘉兴市

    18.大连市

    19.呼伦贝尔

    20.佛山

    21.青岛

    22.温州

   三 县级城市点评

    1.溧阳

    2.江阴

 附录

  附录1 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问卷调查City Friendship Interaction Index(CFI Index)

   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City Friendship Interaction Index(CFI Index)]问卷调查

    一 综合问题

    二 填写说明:

  附录2 中国城市友好交往度五个维度得分表*

  附录3 中国国际友好城市总表(1973~2015)

 Abstract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简介

 序

为了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并对未来开展城市对外友好交往工作做出清晰规划,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于2014年4月组成联合课题组,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创立“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City Friendship Interaction Index,CFI Index)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中国各省级、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友好交往工作数据388 套,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梳理、总结并客观评价中国国际友好城市40年工作情况。本报告对中国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展望。首先,从友好城市发展格局、历史进程、发展趋势、交往内容等角度,对自1973年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结好以来的友好城市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翔实数据,围绕“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运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对总体情况进行综述,然后分别对省级、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对外友好交往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每一个层次内和层次之间的对比研究,考察城市友好交往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获得许多重要发现,主要为:一是中国东部地区在国际友好城市结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经济快速发展是重要促进因素;二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和城市异军突起,表明经济快速发展固然重要,但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国际友好城市交往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三是国际友好城市是促进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增进人民之间的感情、夯实民间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在不可阻挡的城市化与全球化趋势推动下,未来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必然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将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

龚铁鹰:《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贾伶:《中阿友好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第6期。

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吴晓征、王茂军:《中国友好城市的时空间演变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肖冰:《欠发达地区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合作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熊九玲:《城市的国际角色:联邦制和单一制比较》,《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春季号。

许春、许锋:《友好城市资源与开放型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以江苏为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杨娟:《国际友好城市发展与对外开放——以南通市为例》,《现代交际》,2013年第9期。

张秋生、张荣苏:《关于中国国际友好城市问题的探讨——以中澳友好省州/城市为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B.Ramasamy and R.D.Cremer,“Cities,Commerce and Culture:the Economic Role of International Sister-c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w Zealand and Asia,”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07).

Douglas Webster and Larissa Muller,“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the Road Ahead,” World Bank(2000).

Ivo D.Duchacek,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Politics:Within,Among,and Across Nations(Boulder:Westview Press,1986).

Marek Furmankiewicz,“Town Twinning as a Factor Generating International Flows of Goods and People—the Example of Poland,” Belgeo(2005).

Michael E.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3).

NiPengfei,“Cities as the New Engine for Sino-Indian Coope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1).

Peter,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

R.Martin and J.Simmie,“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Does Proximity Matter?,” Revue Déconomie Régionale Et Urbaine(2008).

Sherene Shaw and George Karlis,“Sister-city Partnership and Cultural Recreation:the Case of Scarborough,Canada and Sagamihara,Japan,” World Leisure Journal(2002).

Tüzin Baycan-Levent et al.,“Success Conditions for Urban Networks:Eurocities and Sister Citie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0).

WilburZelinsky,“The Twinning of the World:Sister Cities in Geographic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1).

邓慧慧:《基于引力模型的FDI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第5期。

楼朝明:《用重力模型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地理因素》,《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田晖:《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区域差异》,《经济地理》2015年第2期。

万绪才、王厚廷等:《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例》,《地理研究》2013年第2期。

许和连、张萌、吴钢:《文化差异、地理距离与主要投资国在中国的FDI空间分布格局》2018年第8期。

赵欣欣、鞠成晓:《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因素的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第7期。

Min Zhou,Intensification of geo-cultural homophily in global trade:Evidence from the gravity model,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1.

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Appendix VI,An Analysis of World Trade Flow,(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长春市对外友好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ccfao.gov.cn/mjjg/dwyhxh/。

De Villiers,J. C.(2005). Strategic Alliances Between Communities,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Twinning of South African Cities and Towns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Bellville Park Cam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