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6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10-2011)图书

SOCIAL SCIENCES FRONTIER STUDIES IN CHINA 2010~2011

SSAPID:101-6569-7679-02
ISBN:978-7-5097-269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组织撰写的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10-201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研究主线,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现代化实践逻辑的真实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表达,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引领旗帜。全书精选的文稿,主题明确,视野宏阔,论证严密,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学术研究与发展的总体状况,客观论证了中国社会科学走自主创新之路,需要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从而形成走向世界的学术对话能力,才能在世界文明对话和交往中,以中国特色的话语方式牢牢掌握理论思维与时代表达的主动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当学术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科学蓝皮书
编 辑:周志宽;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前言 理论自觉与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法律声明

 BⅠ 综论

  B.1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一 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时代要求

    1.时代场域

    2.坐标建构

    3.世界视野

    4.刻写未来

   二 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学科视野

    1.吴晓明:切中中国现实,凸显批判方法

    2.张康之:超越工业社会的话语体系

    3.比努德·辛赫(Binod Singh):英语霸权之后

    4.叶自成:用中国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

    5.瞿林东:探索中国史学的理论研究话语体系

    6.李伯重:国际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话语体系之建构

    7.先巴:“和而不同”——建构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当代话语

    8.童庆炳: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从哪里来

 BⅡ 总论

  B.2 论中国道路与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一 关于中国道路的学术提问

    (一)中国道路的探讨源自新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

    (二)中国道路的解释必定会有分歧

    (三)对某些理论观点的学术提问

     1.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内涵

     2.关于中国创造奇迹的原因

     3.关于中国发展中出现新问题的解释

     4.关于中国道路追求的目标

    (四)理论概括的差异体现出历史观的差异

   二 正确认识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唯物史观

    (一)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存在客观规律

    (二)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1.整个社会的形态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基础决定的

     2.在历史时代的演进中存在着过渡性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形式

     3.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或结果

     4.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必然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

    (三)社会经济结构包括多层面的经济关系

     1.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

     2.广义生产关系包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社会分工制度和所有制两个关系层面

    (四)社会发展机制中存在“主动轮”

     1.在社会发展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2.人的经济行为是生产关系人格化的表现

     3.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是社会机制的主动轮

   三 中国道路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一)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简要历史回顾

    (二)中国共产党人应用唯物史观的高度自觉性

     1.应用唯物史观深化对新中国经济社会形态本来面目的认识

     2.运用辩证法能动地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矛盾

    (三)新中国宪法是对中国道路最精辟的唯物史观概括

    (四)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世界意义

   四 开拓中国道路需要继续坚持唯物史观中国化

    (一)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不动摇

    (二)坚持唯物史观的辩证思维路径

     1.必须全面地认识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

     2.把所有经济现象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

     3.要弄清现象背后的本质

     4.向上经济现象产生的因果关系

     5.纠正对向上经济现象产生原因的错误解释

     6.向下经济现象产生的因果关系

     7.纠正对向下经济现象产生原因的错误解释

     8.坚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开拓中国道路

   五 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新要求

    1.推进唯物史观具体化现实化

    2.积极开展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的理论斗争

    3.推进唯物史观的大众化

  B.3 “中国道路”的文化解读

   一 中国道路的生机活力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 “中国道路”的兼收并蓄与中国文化注重综合的思维方式

   三 中国道路的合作追求与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B.4 从问题意识到理论自觉

   一

   二

   三

  B.5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道路的理论框架

   一 全球化是基于非零和博弈的帕累托改进

   二 制度效率源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及文化积累特征

   三 发展的阶段差异格局决定了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四 参与国际分工的强度导致了合作模式的可行性

   五 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制度形成

   六 发展道路的成功源自嵌入全球化的阶段性进程

   结语

  B.6 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一 充分吸取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的经验教训

   二 高度重视对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探讨

   三 保持自由和开放的精神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四 高度重视中国传统学术资源,构筑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的民族根基

   五 脚踏实地开展学术研究,改革学术体制和学术风气

 BⅢ 分论

  B.7 “中国特色”的哲学视野与本土学术话语的建构

   一 德国发展道路的哲学审视

   二 “中国特色”:在资本逻辑、形而上学与民族—国家的整合视野中

   三 总体性与本土学术话语的建构

  B.8 中国传统的主体价值与未来意义

   一 前近代中国主体价值的确立经纬与结构失衡

   二 近代化的奥义和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与行动

   三 从形式比附到转换能力的关注

   四 中国价值的古典意义与未来启示

  B.9 入思、聚焦、创造性与身份自觉、问题自觉、话语自觉

   一 探索与迷失:中国现代哲学存在困境

    1.无思与胡思

    2.失忆与失焦

    3.学舌与失语

   二 入思、聚焦、创造性:中国现代哲学的希望之路

    1.入思

    2.聚焦

    3.创造性

   三 身份自觉、问题自觉与话语自觉:中国现代哲学的自我确证

    1.身份自觉

    2.问题自觉

    3.话语自觉

  B.10 新中国经济学60年学术话语体系的演变及其重建

   一 新中国60年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演变

    1.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理论基础的演变

    2.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主题的演变

    3.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范式的演变

    4.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主线的演变

    5.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方法的演变

    6.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环境的演变

   二 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面临的困境

    1.理论基础的多元化与统一性的困境

    2.传统方法与规范方法并存的困境

    3.传统概念范畴与国际概念范畴并存的困境

    4.丰富的实践与贫困的理论并存的困境

   三 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重构

    1.形成新的概念框架

    2.扩展研究范围

    3.采用规范方法

    4.确立新主线

    5.形成新的体系

    6.转型经济学范式

   四 新学术话语体系背景下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实践的融合创新

    2.经济学与其他多学科的融合创新

  B.11 数据库:历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

   一 从“选精”与“集粹”谈起

   二 数据库方法在经济史及人口史研究中的应用

   三 数据库方法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1.环境史

    2.政治史

   四 结论

  B.12 境界与路径:建构世界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一 何谓世界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二 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反思

   三 如何建构“中国学派”

 BⅣ 专论

  B.13 “中国精神”的文化—实践自觉与民族学术话语之思想语法真解

   一

   二

   三

  B.14 中国财政国家转型:走向税收国家?

   一 中国的财政国家转型:理论分析

    1.“征税—代议制模式”

    2.“租金—国家自主性模式”

    3.“税收讨价还价—政治民主模式”

   二 半“税收国家”:税收来源分析

   三 自产国家与租金国家

   四 财政国家转型的政治影响

   五 未来走向

   六 结论与讨论

  B.15 政府创新研究:理论回顾与最新进展

   一 国内政府创新研究概况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政府创新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 政府创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一)因子分析

    (二)聚类分析

    (三)社会网络分析

    (四)小结

   三 政府创新研究的理论回顾

    (一)政府创新的基本理论研究

    (二)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研究

    (三)政府创新与政府绩效研究

    (四)政府创新中的动因研究

     1.发展型动力

     2.竞争型动力

     3.压力型动力

    (五)简要的小结

   四 政府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政府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

    (二)政府创新的持续力研究

    (三)政府创新的扩散研究

    (四)公共服务创新研究

    (五)权力视角下的政府创新研究

  B.16 中国外交转型:经验与超越

   一 外交转型与中国问题

   二 中国外交转型的制度维度

   三 中国外交转型的文化维度

   四 中国外交转型道路与经验

   五 中国外交转型的双重超越

   六 结论

  B.17 世界经济结构失衡探析

   一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结构失衡表现

   二 失衡演变分析

   三 失衡根源分析

  B.18 结构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基于传统投入要素的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二 量化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效应

   三 能源和环境视角的工业结构改革效应*

    (一)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要素配置效率变化

    (二)工业结构改革是如何影响要素配置效率的

   四 小结

    1.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由此前的重工业优先转向发展能够反映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这带来了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2.投入要素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影响工业发展

    3.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的结构红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在行业内部存在着异质的蘑菇效应,行业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酵母效应

  B.19 能源经济学的中国探索之路

   一 能源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 现阶段能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能源需求

    (二)能源供给

    (三)能源效率和能源强度

    (四)能源市场

    (五)能源政策

   三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 未雨绸缪,应对低碳经济

  B.20 后记

 中国皮书网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组织撰写的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10~201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研究主线,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现代化实践逻辑的真实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表达,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引领旗帜。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自觉与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提出30年来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理论表达方式,全面回顾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学术发展的内在关系,突出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的总体特色,形成了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为主旨的综论,以“中国道路”与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为总体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总论,以“中国特色”为学术话语标尺研讨中国社会科学的多学科分论,以及展示各学术领域重大问题研究为核心的专论。全书精选的文稿,主题明确,视野宏阔,论证严密,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围绕中国特色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学术研究与发展的总体状况,客观论证了中国社会科学走自主创新之路,需要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从而形成走向世界的学术对话能力,才能在世界文明对话和交往中,以中国特色的话语方式牢牢掌握理论思维与时代表达的主动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当学术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聚焦预算公开》:2010年4月2日《财经日刊》。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全国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全国预算(草案)》。

常红晓:《重分“土地出让金”》,2006年3月20日《财经》。

岑科:《2008公民税权手册》,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8。

《土地出让金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社评],2006年9月2日21世纪网。

国土资源部:《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2007年9月8日。

国资委:《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编报办法(试行)》,国资发产权[2008]46号,2008年3月5日。

靳丽萍:《工商联提请修宪,要求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2002年3月11日《财经》。

刘守刚:《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满燕云、郑新业:《中国公共财政规模与税负再评估》,《北大—林肯政策简报》第1期。

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马骏:《中国预算改革政治学》,《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马骏等:《公共预算读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马骏、李黎明:《为人民看好“钱袋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马骏:《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2010年工作论文。

马骁、庞健:《成都发生严重暴力抗税事件》,2000年12月17日《北京晚报》。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三联书店,1996。

《中国预算公开路线图》,2009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200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田新杰:《土地出让金监管上海破题,数百亿资金纳入人大监督》,2008年2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平新乔:《财政管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5。

《财政部解读中央财政预算:让国家“账本”更透明》,2010年3月25日人民网。

杨之刚:《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国将立法保护私有财产》,2002年3月10日《新快报》。

张涛、刘晓超:《“老板公务员”双重身份有悖于人事制度》,《瞭望》2004年第5期。

张卓元:《导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基本经验》,载张卓元、郑海航主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1~20),人民出版社,2008。

郑海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历程和思考》,载张卓元、郑海航主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21~64),人民出版社,2008。

王绍光、马骏:《走向“预算国家”》,《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杨国雄:《坚定不移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2007年12月24日《上海国资》。

Chen,Jie & Yang Zhong.2002.Why Do People Votes in Semicompetitive Elections in China?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64,no.1,2002,pp.178-197.

Campbell,John.1996.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Fiscal Reform in Post-communist Europe.In John Campbell & Ove K.Pedersen.Eds.Legacies of Change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Easter,Gerald M.2008.Capacity,Consent and Tax Collection in Post-communist States.In Brautigam,Dedorah A.,Odd-Helge Fjeldstad & Mick Moore.Eds.Taxation and State-buil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64-88).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naut,Ross & Ligang Song.2004.Private Enterprise in China:Development,Constraints,and Policy Implication.In Ross Garnaut & Ligang Song.Eds.China’s Thir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Rise of the Private Economy(pp.1-14).New York:Routledge.

Goldscheid,Rudolf.1917/1958.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In Richard A.Musgrave & Alan T.Peacock.Eds.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pp.202-213).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Holbig,Heike.2004.The Party and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PRC.In Kjeid Erik Brodsgaard & Yongnian Zheng.Eds.Bring the Party Back In:How China is Governed(pp.239-268).Singpore: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Private Ltd

Levi,Margaret.1988.Of Rule and Revenu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Jun.2009.The Dilemma of Developing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without Election.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68:62-72.

Ma,Jun & Yilin Hou.2001.From an Owner-state to a Tax-state:A Challenge for China.Paper presented to Western Society of Social Science(Nevada,May,2001).

Moore,Mick.2004.Revenues,State Formation,and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25,no.3:297-319.

Musgrave,Richard A.1980.Theories of Fiscal Crises:An Essay in Fiscal Sociology.In Henry J. Aaron & Michael J.Boskin.Eds.1980. The Economics of Taxation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Schumpeter,Joseph A.1918.The Crisis of Tax State.In Richard Swedberg.Eds.1991. Joseph A.Schumpeter:Th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f Capitalis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mith,Craig S.2000.China’s Farmers Rebel against Bureaucracy.New York Times(Sept.17).

Tarschy,Daniel.1988.Tribute,Tariffs,Taxes and Trade:The Changing Sources of Government Revenue.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5,1-20.

Thornton,Patricia.1999.Beneath the Banyan Tree:Popular Views of Taxation and the State during the Republican and Reform Eras.Twenty-Century China,vol.XXV,no.1(Nov.):1-42.

World Bank.1990.China:Revenue Mobilization and Tax Policy(World Bank Country Study).Washington,D.C.:World Bank.

Yang,Dali.2004.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i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Zheng,Yongnian.2004.Interest Represent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In Kjeid Erik Brodsgaard & Yongnian Zheng.Eds.Bring the Party Back In:How China is Governed(pp.269-301).Singpore: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Private Ltd.

〔美〕保罗·C.莱特:《持续创新:打造自发创新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德〕韩博天:《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美〕伊莱恩·卡马克:《过去20年各国政府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6期。

陈国权、黄振威:《善政发展的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3期。

陈国权、麻晓莉:《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温州制度变迁的轨迹与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陈家刚:《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变迁——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比较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4期。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陈雪莲、杨雪冬:《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3期。

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8。

傅大友、芮国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傅大友:《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4。

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韩福国:《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持续力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

何显明:《顺势而为: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

何增科:《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一项初步的经验性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黄永炎:《地方政府创新行为的制度分析》,《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2期。

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7期。

蓝志勇:《给分权划底线,为创新设边界——地方政府创新的法律环境探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李景鹏:《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体制改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刘靖华:《政府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刘景江:《地方政府创新:概念框架和两个向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乔耀章、芮国强:《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学术界》2002年第4期。

吴建南、杨宇谦、Richard M.Walker:《创新行为如何影响政府绩效:以领导干部任前公示为例的研究探索》,《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王玉明:《论政府的制度创新职能——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吴知论:《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人民出版社,2004。

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谢庆奎、佟福玲:《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杨雪冬:《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特点和问题》,《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杨雪冬:《近30年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变化:治理的视角》,《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杨雪冬:《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十个问题》,《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

杨雪冬、陈雪莲:《政府改革创新的社会条件与发展状态——地方干部的视角》,《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燕继荣:《政府创新的不同版本》,《人民论坛》2010年第13期。

俞可平:《改革开放30年政府创新的若干经验教训》,《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俞可平:《论政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文史哲》2005年第4期。

俞可平:《应当鼓励和推动什么样的政府创新——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评析》,《河北学刊》2010年第3期。

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创新》,转引自吴建南、马亮、杨宇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周红云:《使农村民主运转起来——湖北广水“两票制”案例分析》,载《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H.Small,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4,no.4(1973).

Michael Spence,Market Signaling.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Lan Zhiyong,Chen Guoquan,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2005 Report,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vol.2,no.Sup.,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