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8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petitiveness of Central China (2016)

SSAPID:101-6562-0090-18
ISBN:978-7-5201-020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聚焦“五大发展”理念,认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造区域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可以分为创新发展竞争力、协调发展竞争力、绿色发展竞争力、开放发展竞争力、共享发展竞争力五种分项竞争力。其中,创新发展是增强地区经济内生活力的重要手段,协调发展是维持地区和谐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保障地区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开放发展是地区繁荣发展的关键路径,共享发展是地区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所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部竞争力蓝皮书
作 者: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6)》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摘要

 法律声明

 Ⅰ 总报告*

  B.1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

   一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理论分析

    (一)要素禀赋、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二)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竞争优势理论

    (三)技术创新、技术差距与创新优势理论

    (四)人力资本、人本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基础

     1.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框架构建

     2.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内涵解析

    (二)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主要指标解释

      (1)创新发展竞争力指标

      (2)协调发展竞争力指标

      (3)绿色发展竞争力指标

      (4)开放发展竞争力指标

      (5)共享发展竞争力指标

     3.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主要指标计算方法

    (三)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

     1.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1)资料来源

      (2)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2.多层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三 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

    (一)中部经济社会发展分项竞争力评价

     1.创新发展竞争力评价

     2.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

     3.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

     4.开放发展竞争力评价

     5.共享发展竞争力评价

    (二)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

     1.竞争力的整体态势

     2.竞争力的结构特征

   四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一)关于创新发展竞争力

    (二)关于协调发展竞争力

    (三)关于绿色发展竞争力

    (四)关于开放发展竞争力

    (五)关于共享发展竞争力

 Ⅱ 城乡评价篇

  B.2 中部六省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态势

   一 中部六省城镇化发展态势

    (一)中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

    (二)中部地区的土地城镇化

    (三)中部地区产业城镇化

    (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比较

    (一)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发展

    (二)中部地区地级市发展核心指标排名

    (三)中部地区县级市城市发展指标排名

  B.3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竞争力评价

   一 评价体系与指标设计

   二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B.4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问题与对策

   一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城镇化下的城乡差距问题

    (二)城镇化中农村社会问题

    (三)城中村治理问题

    (四)城镇化下的强征与强拆等暴力执法问题

    (五)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与粮食安全问题

    (六)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失问题

    (七)转型时期的城市安全问题

    (八)转型时期的贪腐与官僚作风问题

    (九)非均衡发展与老少边穷问题

    (十)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资源枯竭问题

   二 新时期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挑战与发展对策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二)新时期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三)新时期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对策

     1.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2.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3.推进廉政建设与基层民主

     4.加速脱贫致富与还富于民

     5.促进矿产开发与资源型经济升级

 Ⅲ 产业评价篇*

  B.5 战略性新兴产业界定与统计标准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界定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标准

  B.6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

  B.7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二)建立指标体系

    (三)因子分析法

   二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二)生物药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三)合成材料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四)合成纤维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五)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六)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七)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八)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九)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B.8 中部六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培育对策

 Ⅳ 生态评价篇*

  B.9 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生态文明战略的背景演进

    (一)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背景

    (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背景

   二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

   三 生态文明竞争力界定

  B.10 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指标体系构建

   二 资料来源

   三 指标说明

   四 熵权TOPSIS评价方法

    1.指标的极值化处理

    2.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个项目的指标值的比重pij:

    3.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

    4.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wj:

    5.计算加权评价值矩阵V=Wj*X′ij

    6.确定评价对象的理想解V+和负理想解V-

    7.计算评价对象到理想解的距离D+和到负理想解的距离D-

    8.计算相对贴近的Di

  B.11 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 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分析

    (一)生态安全屏障指标

    (二)生态资源利用指标

    (三)生态环境治理指标

    (四)生态体系保障指标

    (五)生态经济支撑指标

   二 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结果

   三 中部生态文明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横向比较

    (二)纵向比较

  B.12 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 高度重视生态功能区划的引领作用,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二 依托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倡导低碳消费模式

   四 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

   五 加强生态制度与法制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Ⅴ 开放评价篇*

  B.13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格局

   (一)开放发展的新内涵

   (二)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1.山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2.安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3.江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4.河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5.湖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6.湖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B.14 中部地区开放经济发展现状

   一 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二 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三 对外贸易的全球分布

   四 文化交流

  B.15 中部地区开放经济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一 中部地区开放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 中部地区开放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

    1.指标权重的确定

    2.数据标准化

    3.模型建立

   三 中部地区开放经济竞争力评价

  B.16 中部地区加快开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山西

   二 安徽

   三 江西

   四 河南

   五 湖北

   六 湖南

 Ⅵ 创新评价篇

  B.17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构建

   一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区域创新能力概念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可操作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三)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一)基于熵权法的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的评价

     1.主成分分析方法优点

     2.主成分分析方法基本步骤

  B.18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一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二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比较

    (一)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指标比较

     1.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2.各省区域创新环境比较

     3.各省区域创新投入比较

     4.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分析

     5.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析

    (二)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的主成分评价结果分析

   三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低于全国水平

    (二)科技创新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且呈上升趋势

    (三)中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四)创新环境薄弱且存在区域差异

    (五)科教水平总体偏弱且参差不齐

    (六)科技创新成果湖北省“一枝独秀”

  B.19 提升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 推动中部六省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二 完善中部地区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三 完善创新型人才发展战略

   四 确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五 加强中部六省创新软环境建设

  B.20 附录

   附表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表2:生物药品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3:合成材料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4:合成纤维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5: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6: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7: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8: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附录9: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业统计与分析数据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6)》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一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理论指导,以“中部竞争力”为研究主题的蓝皮书,整体由“总报告、城乡评价篇、产业评价篇、生态评价篇、开放评价篇、创新评价篇”六大部分组成。总报告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分析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全新框架,构建了基于“创新发展竞争力、协调发展竞争力、绿色发展竞争力、开放发展竞争力、共享发展竞争力”五个分项竞争力的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和比较分析,深入揭示了中部各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整体态势和具体特征,最后提出了中部六省提升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城乡评价篇全面剖析了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态势,通过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发展、地级市以及县级市的发展指标及排名的梳理对中部地区城市发展进行了比较。构建了由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构成的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三个层次建立了中部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测评,并提出了中部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对策。产业评价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对中部六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态势进行了比较评判。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构建了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部具有代表性的9个产业,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与横纵向比较,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对中部六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培育对策进行了研究。生态评价篇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战略演进与实践进程,对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进行了阐述,从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体系保障和生态经济支撑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并对中部各省生态文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和比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开放评价篇重点评估了中部各省开放水平和开放经济发展竞争力,并对中部各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中部地区应依托自己的发展优势,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等发展政策,推动特色经济发展。同时,从构建开放体系、实施开放战略、建立对内及对外的开放环境等方面加强中部地区的开放,促进中部快速发展,提出了中部六省在制定区域开放政策方面的一些科学依据。创新评价篇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创新环境、区域技术创新、区域知识创新、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几个维度建立了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评价方法对中部六省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了当前中部各省在创新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提出了中部各省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及系统谋划创新发展路径方面应加以关注的一些政策建议。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123~131页。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54~57页。

陈柳钦:《区域竞争力内涵的多元化认知与辨析》,《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第25~31页。

周绍森、胡德龙:《现代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论——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对经济贡献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第189~196页。

王圣云:《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测评、预警与比较——发展型福祉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第169~176页。

王圣云:《中部经济崛起度动态评估与新常态下促进崛起度的战略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1期,第36~42页。

赵冬梅、周荣征:《基于多层主成分分析的企业竞争力评价》,《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第83~87页。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6,第26~29页。

国务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5,第90~98页。

侯蕊玲:《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36~42页。

李仁安、申家峰:《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第48~57页。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6期,第61~71页。

王亚力、朱翔:《新世纪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及其综合效益的对比分析》,《生态经济》2010年10期,第30~33页。

王发曾、吕金嵘:《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地理研究》2011年第1期,第49~60页。

熊华、支晓娟:《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0~11页。

郑慧玲、谢元态、林孝丽:《中部六省城市化水平比较研究》,载《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第50~53页。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第78~79页。

周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统计研究》2012年第9期,第24~30页。

周晶、何锦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10期,第3~8页。

汪秋明、韩庆潇、杨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基于政府规制下的动态博弈分析视角》,《财经研究》2014年第7期,第43~53页。

钟无涯:《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2004~2013》,《教育与经济》2015年第4期,第38~45页。

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财贸经济》2012年第05期,第106~113页。

巫强、刘蓓:《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第41~49页。

钟无涯:《深圳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第101~110页。

张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14年第8期,第41~44页。

钟无涯、傅春:《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差序测度与评价:2009~2013》,《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第11期,第19~28页。

陆国庆、王舟、张春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第44~55页。

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3期,第87~92页。

任保全、王亮亮:《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第38~55页。

汪晓梦:《我国中部六省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监测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第5期,第50~53页。

吴丰华、刘瑞明:《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5期,第57~69页。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第87~94页。

钟无涯、谢琼:《欧债危机与福建出口变化:结构与机制》,《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3期,第64~70页。

武清华、姚士谋、薛凤旋、张落成:《我国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发展策略思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第391~396页。

马永红、张景明、王展昭:《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空间差异性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9期,第89~95页。

曹丽平:《中部六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与测度研究》,郑州大学,2015,第6~9页。

陈二厚、董峻、王宇:《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国土绿化》2015年第1版,第1~5页。

陈吉宁:《江西:绿色崛起的先行区》,《领导决策信息》2015年第37期,第4~7页。

程乾、方琳:《生态位视角下长三角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第183~189页。

程宇航:《论生态经济的支撑结构: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第一篇,第73~77页。

傅春:《“江西样板”——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评价》,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第5~14页。

江传力:《浅析提高安徽生态文明竞争力》,《绿色视野》2014年第8期,第45~47页。

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1~6页。

黄钟浩、方旭红、张宁、张镒:《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75~78页。

兰明慧、廖福霖、罗栋燊:《生态文明研究综述》,《绿色科技》2012年第12期,第88~91页。

李宗尧、杨桂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第124~128页。

李魁明、帅红、姚罗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41~44页。

梁明珠、蒋璐:《生态竞争力视角下的城市品牌定位——以广州市为例》,《城市问题》2015年第4期,第23~27页。

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5,第53~65页。

邱尔妮、栾海峰、邱尔卫、王臣业:《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生态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2期,第107~111页。

孙海燕、孙峰华、吴雪飞、刘金建、冯媛媛:《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竞争力》,《经济地理》2015年第5期,第198~203页。

孙虎、韩良、佟连军、孔凡娥:《中国区域生态经济水平与区域竞争力的关联性与实证研究》,《生态学报》2006年第5期,第1597~1604页。

王文良、杨昌明、王军:《基于分类树的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生态经济》2010年第4期,第76~78页。

王亚男、王宏起、朱磊:《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9期,第253~260页。

卫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福建农林大学,2014,第4~8页。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12,第17~23页。

徐阔:《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考》,《经营管理者》第2016下期,第317页。

郑军、史建民:《基于AHP法的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第5期,第1087~1092页。

郑震:《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人民日报》2015年第7版,第1~2页。

占少贵:《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南昌大学,2015,第25~26页。

张力小、杨志峰、陈彬、刘耕源、梁竞:《基于生物物理视角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生态学报》2008年第9期,第4344~4351页。

张毅:《重庆市县域生态文明竞争力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4,第15~17页。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03-28)[2015-05-21],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328/c1002-26764633.html。

山西省人民政府:《王儒林书记在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12-07)[2015-06-11],http://www.shanxigov.cn/n16/n8319541/n8319612/n8322053/n8342514/18469866.html。

李小鹏:《在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2015-01-29)[2015-06-12],http://www.sxrb.com/sxxww/zthj/2015year/xwzt/2015sxlh/gzbg/5029940.shtml。

吴丹:《山西拥抱“一带一路”提质外向》,《山西青年报》,2015年3月3日,第2版。

陈志:《“一带一路”的山西机遇》,《山西晚报》,2015年4月17日,第5版。

定军、李天娇、张艳:《鲁豫多个城市或被纳入“一带一路”规划再扩围》,《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1期。

王杏芬:《R&D、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科研管理》2010年第5期,第58~67页。

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科研管理》2004年第25卷第3期,第30~35页。

石峰:《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及DEA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技术经济》2010年29卷第5期,第42~47页。

陈伟、冯志军、姜贺敏:《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基于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的新视角》,《情报杂志》2010年29卷第12期,第24~29页。

Giovanni S.,“Kon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Journal of Konwledge Management,12(2008):121-136.

刘莹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徐磊、黄凌云:《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科研管理》2009年30卷第2期,第16~25页。

Jeremy H.,“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matter of perpective?” Research Policy,8(2005):1220-1234.

王锐琪、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科研管理》2010年31卷第3期,第17~26页。

吴玉鸣:《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27卷第2期,第318~324页。

姜磊、戈冬梅、季民河:《长三角区域创新差异和位序规模体系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31卷第7期,第1101~1105页。

王红亮、胡伟平、吴驰:《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0~115页。

Lin G C S,Wang C,“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s high-tech sector:Insights from a 2008 survey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industry in Shanghai.”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4(2009):402-424.

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5(1990):71-102.

Bottazzi L,Peri G.,“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2003):687-710.

Pavitt K.,“The globalizing learning econom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2002):125-127.

Moreno R,Paci R,Usai S.,“Spatial spillovers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in European region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0(2005):1793-1812.

LeSage J P,Fischer M M,Scherngell T.,“Knowledge spillovers across Europe:Evidence from a Poisson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 with spatial effect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3(2007):393-421.

Fischer M M,Scherngell T,Reismann M.,“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Evidence using a spatial panel data mode,” Geographical Analysis,2(2009):204-220.

Asheim B T,Gertler M S.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Fagerberg J et al.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王灏:《光电子产业区域创新网络建构与演化机理研究》,《科研管理》2013年34卷第1期,第37~45页。

陈子凤、官建成:《合作网络的小世界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17卷第3期,第115~120页。

刘凤朝、马荣康、姜楠:《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绩效及演化研究综述》,《管理学报》2013年10卷第1期,第140~145页。

冯锋等:《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1期,第82~86页。

陈伟、张永超、马一博:《区域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结构和网络聚类的视角》,《科学学研究》2012年30卷第4期,第600~607页。

许冠南:《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案例研究》,《科学学研》2011年29卷第11期,第1728~1735页。

吴家庆、卿孟军:《长株潭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37~41页。

李新平:《长株潭城市集群经济增长的知识溢出研究》,《邵阳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52~56页。

廖翼、唐玉凤:《人力资本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2年32卷第1期,第41~45页。

朱华晟:《城市边缘区外来农民工非正规创业动力与地方嵌入》,《经济地理》2013年33卷第12期,第135~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