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黄帝思想与道、理、法研究图书

SSAPID:101-6551-0705-66
ISBN:978-7-5097-5075-9
DOI:
ISSN:

[内容简介]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使道家黄老学派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各学科的学者都参与讨论。“道”“理”“名”“法”等范畴的诠释是黄老学派研究的基础。本书所收论文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尤其是法治理论。如廖凯原认为汉墓帛书为黄帝所作,并从哲学、法学、物理学的多重视角诠释了帛书的内涵,从而形成了“黄帝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其他各篇论文还涉及了“道生法”的内涵,黄老哲学“名”与“法”、“刑”与“罪”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当今中国的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轩辕黄帝研究(第1卷)
作 者: 徐炳
编 辑:关志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多种文字
中图分类:D9 法律

 后记

 序言

 附录

 The Xuan Yuan Operating System 2.0

  Introduction

   Da Tong

  THE FIRST STEP

  THE SECOND STEP

  THE THIRD STEP

 轩辕运行体系2.0

  导论

  一

  二

  三

  四

 黄老思潮与汉初君臣之反熵治国

  一 关于“黄老思潮”

  二 汉初形成黄老思潮的主客观条件

   (一)汉初形成黄老思潮的客观条件

   (二)汉初形成黄老思潮的主观条件

  三 汉初君臣之反熵治国

  四 汉初反熵治国的余波:“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

   (一)开皇年间的反熵之治

   (二)贞观年间的反熵之治

  五 借鉴汉初君臣反熵治国的历史经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黄学“道生法”的重大意义

  一 从“道”到“道生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 “道生法”与礼法之争

  三 “道生法”的治道内涵

  四 “道生法”的特点

  五 “道生法”的意义

 韩非、李斯与“黄老”帛书

  一 “黄老”与韩非的法治思想

  二 “黄老”与李斯的法治实践

 黄老法思想初探

  一 《伊尹》中的“法君法臣”

  二 《黄帝书》中的“道生法”

  三 《黄帝书》中的“阴阳刑德”

 《黄帝四经》与《老子》政治哲学的主要差异

  一 “道生万物”与“援法入道”

  二 批判礼法与案法而治

   1.“案法而治”,一断于法

   2.法制公平,无私无偏

   3.带头守法,秉公无私

   4.谨守边界,先德后刑

  三 否定仁义与刑阴德阳

  四 愚民弃智与顺民爱民

  五 君人南面与限权尊法

 《黄帝四经》的“执一”统治术

  一

  二

  三

  四

 “名”是《黄帝四经》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前言

  一 《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

  二 《黄帝四经》中的“审名”活动

  三 “执道者”与“名”的关系

  四 “名”与“法”的关系

  余论

 《黄帝四经》法律思想与儒家法律传统

  一 《黄帝四经》与汉初的黄老之治

  二 《黄帝四经》中的法律思想

   (一)“明者为法”“微道是行”

   (二)“俗者顺民”“赋敛有度”

   (三)“案法而治”“阴阳刑德”

   (四)“名由天成”“正道不殆”

  三 《黄帝四经》与儒家法律传统

   (一)《黄帝四经》同儒家法律传统的契合性

    1.《黄帝四经》和儒家均强调“天道”的至高无上性

    2.《黄帝四经》和儒家法律思想均推崇“德刑并用”的治国理念

    3.《黄帝四经》和儒家法律传统均重视恤民情、顺民心

   (二)《黄帝四经》同儒家法律传统的相异性

    1.理论逻辑起点上的不同

    2.如何建构社会秩序方面存在差异

  余论

 论黄老哲学与自然法之别

  一 “自然”的内涵

  二 道与自然法的认知

  三 法律自然主义不是自然法的内涵

  结语

 新解“道生法”

  一 研究前提:《黄帝四经》和《老子》之角色处理

   (一)黄帝、老子与黄老道家皆属道家

   (二)角色处理:让“应化之道”回归“根本之道”

  二 阐释“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视域下的“道生法”

   (一)“道生法”即“与道立约”

   (二)佐证“与道立约”的史实:前841年之“共和行政”

   (三)“恒与善人良法”即“道生法”

  三 “与道立约”:“道生法”的现代新解

   (一)《太一生水》与《老子》的宇宙起源论

   (二)以现代物理学阐释“道”

   (三)“自然法”源于人人平等潜在的宇宙本性

  结论:“与道立约”是与自然法立约

 平衡观的引入

  一 平衡观——黄老学派“刑”与“罪”关系的指导思想

  二 “当罪”与“达刑”——黄老学派“刑”与“罪”关系的两个具体表述

   1.“当罪”的观念

   2.“达刑”的观念

  三 黄老学派对“刑”与“罪”关系的认识同法家、荀子之比较

  四 以“当”所体现的平衡观在秦汉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结论

 《黄帝四经》与战国有关“法”的学问

  引子

  一 《黄帝四经》之于战国有关“法”的学问的意义

   (一)“法”的道、术关联:作为战国“法”学转折点的《黄帝四经》

   (二)“法象”与“生法”:《黄帝四经》道家“法”的因袭与发明

  二 知识背景与历史基础浅析

  结语

 文前彩插

一九七三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黄帝四经》,其中记述了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政治法律思想,这把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向前追溯了两千多年,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源头尽在于此。道、理、法及其相互关系是《黄帝四经》论述的基本问题,法必须合理,而理渊源于道,理是法之源,道是理之本,有道有理,无道无理,这对于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本论文集即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所收论文多有新见,可谓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