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3

河南深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图书

SSAPID:101-6529-5205-70
ISBN:978-7-5097-907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大中原深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任务,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河南深化改革选择的战略支撑和升级转型模式,从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梳理国际范围内历史上著名改革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思考河南深化改革的示范效应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河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制,切实深化大中原体制机制改革以此引领河南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健燕
编 辑:陈凤玲;肖世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与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节 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一 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

    1.经济实力快速增强

    2.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3.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4.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增强

    5.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从制约经济发展到有力支持经济发展的显著转变

    6.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7.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8.“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二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2.“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思维逻辑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4.大力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获取成果的经济助推器

   三 3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贫富差距增大

    2.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3.生态环境恶化

    4.改革不全面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及特征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

    1.全面改革的内涵

    2.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

     (1)现代性

     (2)整体性

     (3)深刻性

     (4)公正性

     (5)方向性

     (6)艰巨性

     (7)坚定性

     (8)阶段性

     (9)协同性

     (10)重点性

     (11)创新性

     (12)务实性

   二 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1.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原动力

    2.新时期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三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点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点: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1.“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联动携手

     2.纠正财政金融资源的错配

     3.《决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三节 中原经济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定位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标准体系

    1.生产力标准是评价改革的根本标准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是评价改革的最高标准

    3.社会文明标准是评价改革的综合标准

   二 中原经济区的界定

   三 中原经济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优势

    1.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3.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4.现代工业化的优势

    5.农业化的优势

   四 中原经济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挑战

    1.传统发展理念尚未打破

    2.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4.民生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偏低

    5.开放程度低

    6.城乡经济发展失衡

    7.社会问题相对复杂

    8.资源环境压力沉重

 第三章 世界历史上著名改革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欧洲思想领域的改革

   一 文艺复兴

   二 宗教改革

   三 启蒙运动

  第二节 日本的政治经济改革

   一 明治维新

   二 二战后的政治经济改革

  第三节 美国的社会经济改革

   一 20世纪的国际形势

   二 罗斯福新政

   三 资本主义发展与经济危机

  第四节 俄罗斯历史上的改革

   一 彼得一世的军事强国改革

   二 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三 俄国的资本主义道路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典型改革

   一 商鞅变法与秦始皇改革

   二 桑弘羊改革

   三 王安石变法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内容

    3.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四 雍正改革

 第四章 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河南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节 中原开放创新发展

   一 中原经济区发展背景

    1.三大平原、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

    2.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

    3.不可替代的核心地区和战略腹地

    4.新时代经济腹地的地位日益突出

   二 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现实性

    1.中国经济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为中原地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新一轮全球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为中原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窗口

    3.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为中原地区重建新的战略生态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是中原地区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

   三 中原地区发展的依据

    1.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

    2.从“一带一路”战略角度分析

    3.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角度分析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助推河南省拓展中原发展空间

   一 “一带一路”战略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

   二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原发展的重要机遇

   三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原发展的重要机遇

  第三节 中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一 新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 河南省“四化”协同发展

 第五章 中原地区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战略定位

  第一节 国家物资流通枢纽和网络中枢

   一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1.经济、人口大省的地位使现代物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区位优势突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分拨物流发展前途广阔

    3.物流资源丰富,物流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

    4.劳动力、仓储等成本低,物流人才可得性高

   二 河南省交通物流业发展现状

    1.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1)铁路运输

     (2)公路运输

     (3)航空运输

     (4)水路运输

     (5)管道运输

    2.物流货运量和周转量不断上升

     (1)河南省物流货运量发展状况

     (2)河南省货运周转量发展状况

    3.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正在大跨步前进

    4.交通物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5.物流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三 河南省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1.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方向

     (1)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2)构建现代交通网络*

    2.物流业发展方向*

     (1)空运物流的发展方向

     (2)铁路物流的发展方向

     (3)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向

     (4)水运物流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全国生态储备中心

   一 生态事件应急储备物资集聚地

    (一)应急储备物资的特点及管理要求

     1.应急储备物资的特点

     2.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要求

    (二)应急储备物资集聚地选址目标及影响因素

     1.应急储备物资集聚地选址目标

     2.应急储备物资集聚地选址的影响因素

    (三)河南省作为生态事件应急储备物资集聚地的优势

     1.自然条件契合

     2.运输条件优越

     3.与危险源匹配度高

   二 碳汇资源储备中心

    (一)碳汇与碳汇产业

     1.碳汇的定义

     2.碳汇产业的定义

    (二)河南省碳汇资源估算

     1.河南省农田资源碳汇估算

     2.河南省森林资源碳汇估算

    (三)河南省碳汇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1.农田产业碳汇潜力分析

     2.森林产业碳汇潜力分析

  第三节 人力资源禀赋大区

   一 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带来巨大挑战

    (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二)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挑战

     1.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经济增速的下降

     2.人口红利消失带来抚养比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

     3.人口红利消失导致财政收支的入不敷出

     4.人口红利消失同时伴随“未富先老”加剧财政收支困境

   二 河南省人口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人口数量增长状况

    (二)河南省人口质量发展现状

     1.河南省人口身体质量发展现状

     2.河南省人口文化质量发展现状

    (三)河南省人口结构发展现状

     1.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现状

     2.河南省人口性别结构发展现状

     3.河南省人口城乡结构发展现状

   三 中原人口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一)河南省人口红利判定

    (二)河南省人口红利带动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人口红利带动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机遇

     2.人口红利带动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

     3.职业技能培训滞后是阻碍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

  第四节 全国粮食供给系统稳定器

   一 世界粮食安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一)世界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世界粮食安全基本状况

     2.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3.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

   二 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

    (一)我国粮食供需状况

     1.粮食供给情况

     2.粮食需求情况

     3.供给紧平衡状态持续,风险承受力相对较低

     4.供需在区域分布上失衡,粮食安全调控难度增加

    (二)依靠传统粮食生产方式提升产量难度加大,并易引发次生安全问题

    (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落后,科技支撑力弱,粮食安全不稳定性增加

   三 中原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一)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

     1.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历程

     2.河南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三)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供给系统稳定器的优势

     1.资源禀赋总量大,生产条件优越

     2.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

     3.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为农业的运输、销售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

     4.农业地位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节 南水北调中线重要工程所在地

   一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 河南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贡献

    (一)科学规划,强化水质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

    (二)大力实施科技攻关和管理创新,提升整体自主创新水平

    (三)和谐推进移民征迁

   三 河南省在未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重任

    (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清水走廊”*

    (二)积极构建南水北调中线绿色经济带,建设“绿色走廊”*

    (三)积极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文化走廊”*

 第六章 中原地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战略目标

  第一节 优化要素禀赋结构

   一 区域要素禀赋的内涵与作用

    (一)区域要素禀赋的内涵

     1.经典要素禀赋理论概述

     2.现代经济学对于要素禀赋的理解

     3.要素禀赋的动态演进

    (二)区域要素禀赋的作用

     1.要素禀赋决定经济主体区位选择

     2.经济主体聚集决定区域经济发展

   二 中原地区要素禀赋的优化目标

    (一)优化中原文化,引领经济增长

     1.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2.中原文化的现状与优化目标

    (二)推进中原制度创新,促进经济转型

     1.户籍制度改革

     2.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司法制度改革

    (三)蓄积人力资本,共谋区域发展

  第二节 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一 创新开放型要素流通体制机制

    (一)流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1.法律创新

     2.管理体制创新

     3.规划体制机制创新

     4.融资体制机制创新

    (二)流通产业业态创新

     1.制造业流通方式创新

     2.商业业态创新

     3.产销模式创新

     4.农业流通方式创新

    (三)流通政策创新

    (四)配套制度改革

   二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一)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1.明晰权责,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2.理顺关系,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系

     3.管罚相对分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集中执法与专业执法相结合的行政执法体系

     4.完善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城市管理支撑保障体系

     5.建立起以大数据为背景的智慧城市管理体制

    (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1.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经历过的改革

     2.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三个方面

    (三)创新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三 创新中原城市群协调治理体制机制

    1.在中央层面成立超政府的综合性区域发展协调机构*

    2.构建有利于政府间协作的区域治理平台*

    3.推动城市群区域内部整合,建立事权统一的区域规划体系*

    4.形成有利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调整与兼并方案

    5.建立跨域性功能型政府,推动建立单一议题或项目的战略性伙伴关系*

    6.区域性立法*

    7.建立公民和社会组织充分参与的平台*

   四 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1.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完善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

     (1)建立和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量交易市场

     (2)适时开征环境税,建立绿色税制体系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完善资源产权制度,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2.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政府指挥棒,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必要时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

     (2)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作用

     (3)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管理,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建立对环境违法的严惩机制

     (2)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

    4.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机制

     (1)科学制定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2)完善政绩考核方法

     (3)将政绩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奖惩挂钩

    5.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

     (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构,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2)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职权,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

     (3)强化跨区域环境管理

    6.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机制

     (1)加快生态文明技术的研发

     (2)加强生态文明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3)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第三节 打造成熟的经济功能区

   一 经济功能区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路径

    1.经济功能区的主要特征

     (1)主导要素的优势度

     (2)组织上的同质性和群体性

     (3)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

     (4)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2.经济功能区的发展阶段

   二 构建经济功能区的步骤

    (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要素聚集*

    (二)构建现代市场和创新体系,推动区域企业集群

     1.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举措

     2.构建创新体系的举措

    (三)以产业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区域产业集群

    (四)构建现代城乡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2.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

     3.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第七章 中原地区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

   一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一)动态发展性

    (二)整体协调性

    (三)区域差异性

    (四)世界性和时代性

   二 农业现代化的判断标准

    (一)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

    (二)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三)农业生产机械化

    (四)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

    (五)农业经营产业化

    (六)农业信息化

    (七)农民思想现代化

    (八)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

   三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二)西欧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1.英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2.法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3.德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三)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四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

    (二)人地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三)农业投入大、效益低,农民增产难增收

    (四)农业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

    (五)农技人员短缺、农业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低

    (六)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五 中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六 中原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一)以“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二)有效的制度供给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提升农业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

    (四)完善土地制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展

    (五)增加农业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六)改变农业高污染,实现低碳环保的战略措施

  第二节 产业技术创新

   一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的提出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

     1.创新性

     2.开放性

     3.融合性

     4.生态性

     5.集聚性

     6.可持续性

     7.动态适应性

    (三)国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

     1.政府推动型现代产业体系

     2.企业主体带动型现代产业体系

     3.军民融合推进型现代产业体系

     4.关键技术推进型现代产业体系

    (四)中原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1.中原地区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的动因

     2.中原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效应

     3.中原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劣势及目标选择

   二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兴产业的特点

     1.更迭性

     2.高技术性

     3.高增长性

     4.不确定性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1.市场自发培育式

     2.政府培育式

     3.市场自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模式

    (三)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

     1.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及发展前景

     2.新兴产业的创新条件与环境

     3.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

     4.有关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

    (四)国外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1.经济衰退是孕育新兴产业“机会窗口”的战略机遇

     2.需求和市场决定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方向

     3.产业聚集与产业延伸是新兴产业走向成熟不可缺少的环节

    (五)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六)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

     2.部分公共科研机构异化

     3.技术进步的压力传导机制存在障碍,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4.相关配套制度落后,制约企业技术进步

    (七)中原发展新兴产业的目标指向与战略措施

     1.明确中原发展新兴产业的目标指向

     2.中原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措施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

   一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深化改革的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利益格局,理顺社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改革,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借鉴的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同步城市化

    (二)超前城市化*

    (三)滞后城市化

   三 中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一)1949~1957年:河南省城镇化的起步阶段

    (二)1958~1978年:河南城镇化的波动阶段

    (三)1978~1992年:河南省的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四)1992年至今:河南省的城镇化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四 中原城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及突出难题

    (一)中原城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1.“有城无市”的新型城镇化遭遇产业缺失阵痛

     2.“有城无镇”的单一城镇化格局

     3.“重物轻人”的城镇化

     4.“无文化内涵”的城镇化

    (二)中原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城镇化和工业化融合问题

     1.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的实证分析

     2.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中原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路径

    (三)中原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1.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及时修正城镇化路径

     2.具备全局观念,统筹发展

     3.推动产城融合,强化产业支撑力

     4.具有前瞻性眼光,构建生态城镇

     5.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

  第四节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一 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趋势

     1.竞争日趋激烈

     2.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

     3.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

     4.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趋于经常化、制度化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则

     1.运用前瞻性思维,主动应对

     2.寻求更有效的途径化解日益增多的国际摩擦

     3.制定切实可行和趋利避害的长期经济成长方略

     4.联合金砖国家集体发声,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三)河南省拓宽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的措施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物流枢纽地位

     2.加强合作交流,推进开放发展

     3.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4.强化人文交流,实施人才战略

   二 扩展国内区域合作新空间

    (一)国内城市群概况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京津冀城市群

     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4.其他城市群

    (二)国内城市群之间的基本关系——竞争与合作

     1.国内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2.国内城市群之间的合作

     3.河南省与国内几大城市群合作的措施*

   三 拓展中原经济区内部的合作空间

    (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三)中原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构成

     1.区域信息共享机制*

     2.区域政策协商机制

     3.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4.区域合作监督约束机制

    (四)推进中原经济圈发展的战略措施

     1.以经济圈理念推动中原经济圈发展

     2.推进中原经济圈内经济体的协调合作

     3.在经济圈的整体思路下,优化产业结构

     4.激发推进型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极化与扩散作用

 第八章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原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节 中原经济转型升级

   一 经济新常态对中原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二 中原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全球挑战

   三 制约中原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内障碍

    (一)重要设备与关键部件受制于人

    (二)自主创新惰性导致产业被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三)产业创新必需的金融支持不足

    (四)组织和管理创新滞后

    (五)发展方式粗放与内生动力不足

   四 推动中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建议

  第二节 承接产业转移

  第三节 现代化所需要的政策改革

   一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改革

    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

    2.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改革

   二 中原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机制

    (一)深化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

    (二)推进系统性社会管理创新

     1.在宏观层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能够引领社会管理体系构建

     2.在中观层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能够推进社会管理机制整合

     3.在微观层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能够推进社会管理路径优化

 第九章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原经济创新发展

  第一节 新时期中原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形势

   一 适应新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环境变革

    (一)新产业革命的含义界定

    (二)新产业革命引发产业发展动力变革

    (三)河南省应对新产业革命的战略选择

     1.应对新产业革命,发展“四新经济”

     2.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促进产业链式发展

     3.依靠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筑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4.通过知识资本创造推动产业发展

   二 适应“互联网+”时代:基于要素升级的发展动力变革

   三 适应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与增长模式变革

    (一)保持战略定力,实现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相结合

    (二)重塑新动力,积蓄发展势能

    (三)培育新优势,增强发展后劲

    (四)突出结构优化,实现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

   四 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中原发展战略变革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河南省的影响

    (三)河南省应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产业发展战略取向

  第二节 基于全面改革的中原产业组织创新

   一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产业组织创新的新平台

    (一)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寡头垄断与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二)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河南省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三)网络经济与河南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二 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标模式

   三 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内容

   四 产能过剩治理:产业组织创新的紧迫任务

  第三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中原创新驱动路径

   一 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

   二 强化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三 强化要素升级推动创新发展

   四 强化软环境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第四节 中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 完善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持政策

   二 健全公共配套设施供给体系

   三 构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四 政府职能转变与现代治理体系构建

   五 推动中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清单

李庆余等:《美国现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1994。

张仲威:《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李可让:《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气象出版社,2000。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

蔡昉、都阳:《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梁子谦:《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安全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李中元:《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樊士德:《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卫绍生:《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刘美平、徐丽杰:《中国城镇化质量提升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瑞典〕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英〕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冯银江、李雪茹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彼得·马什:《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

朱式毅、傅政:《信息产业与美国经济——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美国经济》,《国际商务研究》1997年第1期。

金志奇:《美国信息产业革命与宏观经济目标》,《新东方》1999年第2期。

金碚:《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

赵雪燕、郭世信:《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第1期。

王忠静、王美凤:《南水北调工程重大意义及技术关键》,《工程力学》2004年第12期。

王宏伟:《美国的军民一体化》,《中国军转民》2004年第5期。

王忠静、王学凤:《南水北调工程重大意义及技术关键》,《工程力学》2004年第12期。

赵志华等:《内蒙古地区金融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支持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学勤:《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点及启示》,《吉林农村农业信息》2005年第7期。

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林书雄:《新兴技术的内涵及其不确定性分析》,《价值工程》2006年第9期。

李远:《美国、日本产业政策:比较分析和启示》,《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

郗婷婷、李顺龙:《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6期。

王丰:《人口红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姜玉宏等:《应急物流中应急物流的管理研究》,《物流技术》2007年第6期。

熊鹏、王飞:《中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内生传导渠道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周定平:《突发事件应对的物资保障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季凯文、武鹏:《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经济评论》2008年第4期。

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5期。

刘涛:《金融危机中更应关注粮食安全》,《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年第43期。

姜黎辉、张朋柱、龚毅:《不连续技术机会窗口的进入时机抉择》,《科研管理》2009年第2期。

黄玖立、冼国明:《人力资本与中国省区的产业增长》,《世界经济》2009年第5期。

刘明宇、芮明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尹娟民、范秀红:《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研究》,《南方金融》2009年第10期。

张耀辉:《传统产业体系蜕变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产经评论》2010年第1期。

杜传忠、刘英基:《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探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刘英等:《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源/碳汇及其变化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5期。

王铮等:《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历史特征及趋势预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6期。

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法学论坛》2010年第6期。

谭海波、蔡立辉:《论“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及其改革路径》,《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金丽馥、刘晶:《基于世界粮食危机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刘友金、胡黎明:《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3期。

王延峰、胡美林:《河南与三大经济圈区域产业合作研究》,《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第3期。

崔瑞霞:《人口红利与河南经济发展》,《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

杜传忠、刘英基:《中国新型工业化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分析》,《东岳论丛》2011年第8期。

庞凌:《权利、自由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法学》2011年第10期。

尹成杰:《关于“三化同步”推进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1期。

刘美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研究》,《当代财经》2011年第11期。

陈文胜、陆福兴:《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关键点》,《人民论坛》2011年第24期。

高波、陈健、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陆旸:《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云鹤、胡剑锋、吕品:《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2期。

孟文:《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李长青等:《内蒙古碳汇资源估算与碳汇产业发展潜力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李友梅:《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芮明杰:《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怎么办?》,《当代财经》2012年第8期。

徐梦周、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及影响》,《政策瞭望》2012年第10期。

汪秀婷:《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11期。

詹懿:《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症结及其治理》,《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12期。

沈坤荣、徐礼伯:《美国“再工业化”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期。

杨建国、赵海东:《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及优化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赵志耘、杨朝峰:《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期。

涂晓芳、魏葱葱:《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郭艳玲:《县域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县域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91个县的实证研究》,《南方金融》2013年第1期。

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张茉楠:《全球“再工业化”下的中国困境与战略突围》,《财经界》2013年第2期。

刘云、安菁、陈文君、张军:《美国基础研究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配置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基础科学》2013年第3期。

黄燕萍、刘榆、吴一群、李文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率》,《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吕铁:《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制造业提出巨大挑战》,《求是》2013年第6期。

刘英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汪大海、南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学术界》(月刊)2013年第12期。

李建伟:《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学刊》2014年第1期。

肖琳:《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2期。

杨凯:《审判管理理论体系的法理构架与体制机制创新》,《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任佳、王清华、杨思灵:《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易水:《云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规划》,《创造》2014年第3期。

汪习根:《新一轮司法改革的理念创新和制度构建——全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高端论坛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余昊东:《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民生周刊》(学术版)2014年第4期。

邹士年、李震海:《应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

齐云英:《河南省交通物流发展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第12期。

李强:《努力做好“一带一路”建设大文章》,《大陆桥视野》2014年第13期。

郑霞、吴新玲:《公共科研机构异化研究——广东省科研机构问卷调查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22期。

刘英基、杜传忠、刘忠京:《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1期。

周瑾:《河南省交通物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流技术》2015年第2期。

刘英基:《地方政府的社会冲突协同治理模式构建与政策建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杨晗、赵平飞:《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地使用制度的创新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农村经济》2015年第6期。

谢呈阳、胡汉辉、周海波:《区域关联视角下的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7期。

詹懿、李晓渝:《国外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刘英基:《经济制度、技术创新与清廉政府建设协同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2期。

唐雪薇:《河南稀有剧种今起大汇演》,《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10月30日。

王树山:《南水北调工程为中原经济区助力》,《河南日报》2010年10月13日。

李颖:《郑州大遗址保护全面提速》,《河南日报》2011年12月6日。

余嘉熙、胡芷滔:《河南省图书馆超半数古籍损坏》,《工人日报》2012年6月23日。

胡敏:《立足大逻辑顺势新常态》,《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12月18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河南日报》2012年12月3日。

杨博:《美国工业4.0着眼“软”实力》,《中国证券报》2014年12月18日。

田明:《城镇化对于中国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学习时报》2014年8月4日。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特邀报告集》,2008。

司林杰:《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4。

张雅娟:《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4。

龙飞:《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农业大学,2007。

郑晓娜:《突发事件应急储备体系中的仓库选址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

郭啟阳:《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

王鹏飞:《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3。

张琳:《当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

刘杰:《河南省人口内部均衡发展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4。

http://hn.wenweipo.com/news/2011/01/13/hnwenhui_1330.html

http://www.hse365.net/renju huanjing/yiju/2012051543201_2.html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nan.gov.cn/hngk/system/2011/03/04/010233550.Shtml。

浙江在线,http://china.zjol.com.cn/system/2015/09/22/020843950. shtml.2015-9-22。

《2014全国最差10城市名单 大气污染依然严峻》,http:www.ah. xinhuanet.com/2015-02/02/c_1114221876.htm。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城市化展望》,http://www.hse365. net/renjuhuanjing/yiju/2012051543201_2.html。

J.Rifkin,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the Economy,and the World(Palgrave MacMillan,2011).

Robert O.Keohane,Joseph S.Nye.,“Introduction,” in Joseph S.Nye and

John D.Donahue,eds.,Governance in a Globalization World(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0).

Christoppher Po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1(2003).

Paul Markillie,“Special Report:Manufacturing and Innovation-A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st 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