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郭沫若生平文献史料考辨图书

SSAPID:101-6528-3702-35
ISBN:978-7-5097-5993-6
DOI:
ISSN:
关键词:

郭沫若 生平 考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关于郭沫若生平的文献基础上将研究成果集结而成的作品。其主旨是进行对郭沫若生平文献史料工作的回顾与考察,并同时梳理、发掘、考辨有关的文献史料。本书对郭沫若生平原始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填补了郭沫若生平叙述的历史空白。同时,作者订正了郭沫若生平重要经历的历史叙述偏差及舛误。在考订、辨析史料的同时,将郭沫若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创作著述中的相关问题予以解读,并做出了新的学术分析和研究。作者为郭沫若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作 者: 蔡震
编 辑:高雁;梁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后记

 绪言 从文献史料中寻找历史的真实

 史迹篇

  三个生辰日期?

  与国共两党关系中的大革命经历

   历史的误读

   国民党左派

   “知识分子的领袖”

   提出入党申请了吗?

   客观完整地记录历史

  京都,几次有特别意义的出行

   一

   二

   三

   四

  误读“南昌之一夜”

  不为人知的一次会面

  关于郭开文辞世

  主政政治部第三厅始末

   《抗战回忆录》*如是说

   几函书信中的史实:三厅之组建

   郭沫若彼时的政治身份

   政治部成立及第一次部务会报(会议)日期

   三厅人事、机构若干史事

   卸任三厅,张治中提出组建文化工作委员会

   附录1

   附录2

  从一份月报看三厅与蒋介石

   附录

 著述篇

  《女神之再生》,从散文到诗剧

  《芽生の二葉》,全貌与背景

   一

   二

    (一)

    (二)

    (四)

    (五)

  关于《题〈一个流浪人的新年〉》

  “纪事的杂诗”与《十里松原四首》

  留学佚诗的整理与思考

   一

   二

  从《着了火的枯原》说异题同作

   《着了火的枯原》与《瓶》

   《妇协歌》与《女性歌》

   挽“四八烈士”的歌与诗

   《晚眺》与《暮鼓东皋寺》

   文本与诗题

  《沫若诗集》版本之惑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写作与版本

   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完稿于何时?

   2.《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初版本出版于何时?

   3.追论补遗部分写作时间考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寻得下落的《五月歌》

  命途多舛的《骑士》

  流亡期间若干旧体佚诗考

   “赖君新有余且网”

   “请君一摇曳,凉意满阶墀”

   “渊深默默走惊雷”

   “人间今见赤城归”

   “羡君风格独嶕峣”

  “坐见春风入棘篱”

   文献疏理

   文化怀旧

   诗书画

   触摸历史

  《历史小品》,盗版?正版?

  在日本期间日文著述考

   1.《芽生の二 》

   2.Our New Movement in Literature

   3.《狂歌》

   4.《自然への追怀》

   5.《现代支那政治论》

   6.《天の思想——先秦思想の天道观》

   7.《“易”の构成时代》

   8.《考史余谈》

   9.《武昌城下》

   10.《丙子の字に就て》

   11.《万宝常——彼れの生涯と艺术》

   12.演讲词《中日文化之交涉》

   13.《雷雨》日文译本《序》

   14.《日本文學の課題としての吾が母國》

   15.《鲁迅を吊ふ》

   16.《章太炎先生の金祖同に與へて甲骨文を論ぜし書を評す》

   17.《共存できぬ医者と病菌——日本の豆まきにおもう》

  “诚哉女丈夫”

  《谒见蒋委员长》子虚乌有?

  缙云诗文缘

  《铭刀》的创作与《烽火》脱期

  “大笔信如椽”

  抗战期间用寺字韵作佚诗考

   一

   二

   三

  为《和平》中文版作“介言”

  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广告宣传

  “遗香犹自透尘埃”

 交往篇

  与郑伯奇的书信交往

   一

   二

   三

  “诗友”之交吴芳吉

  与胡适不尽是争锋

  “上海交游”,识谷崎润一郎

  在东洋文库,结交林谦三

  助傅抱石东京办画展

  逢文求堂田中庆太郎

   笔下隐曲

   文求堂主人

   写书、出书

   商讨选题

   学界交友

   经济往来

   登堂入室

  “邂逅知音”?

  作《雷雨》序:与秋田雨雀

  同《台湾文艺》的联系

  于细微处看历史

  “十年神交,握手言欢”

 书信篇

  《樱花书简》厘正补遗*

   (1)第9函

   (2)第24函

   (3)第34函

   (4)第43函

   (5)第48函

   (6)第49函

   (7)第50函

   (8)第54函

   (9)第55函

   (10)第57函

   (11)第59函

   (12)第62函

   (13)第66函

   (14)遗漏的一封书信(残简)。

   补遗:若干佚失的家书

  张琼华书信之误读

  致李石岑信写于何时?

  关于致原田淑人信

  与金祖同书简及与其人相识

  几函佚简与“两个口号”论争的史事

   一

   二

   三

  《郭沫若致文求堂书简》的疏误

   一 《书简》第45-(2)号

   二 《书简》第63号

   三 《书简》第92号

   四 《书简》第211号

   五 《书简》第59号

   六 《书简》第200号

  一组书简,一段历史

  陕北,未发出的信札

  与郭开运(翊昌)的书信

  致日本友人信与后乐园诗碑

  致金灿然信与出版《太平经合校》

  一纸信函,两个未改的字

  致郁文书信与科技大学事

郭沫若是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术史、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足迹的人物,当然也是一个时有訾议,乃至被历史模糊了的人物。了解一个人,需要阅读他的一生。但就郭沫若的生平经历而言,还存在许多历史空白之处,存在不少史料的疏误、曲解。本书即着眼于此,摭拾往事,发掘,钩沉,考证,辨析一则则史料,依其内容分门别类,逐一记入“史迹篇”“著述篇”“交往篇”“书信篇”。文中所述史实、史事,或大或小,或见全貌或为片段,但皆为展现一个历史人物生动而真实的存在。郭沫若以自由体诗歌的写作名闻于世,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在日本攻读医学的留学生。此后,他便弃医从文,成了文学家。大革命时期,郭沫若投笔从戎参加北伐,经历了一段铁马金戈的军旅生涯。随之,是十年海外亡命的坎坷,却玉成了他在历史和古文字学领域的辉煌。他的人生行旅就这样不断变换着内容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