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4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图书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undergraduates

SSAPID:101-6523-6698-81
ISBN:978-7-5097-422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多主体互构的过程,并运用实证的数据建立起了多主体之间互构的路径与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的主体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新成果;突破了关于“如何教”的传统研究思路,重点运用成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挖掘个体“如何学”的问题,并选择批判性思维较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研究了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和内化过程,发现了许多关于个体建构教育信息方面的重要特点与规律。

相关信息

丛书名:青年研究学术论丛
作 者: 吴鲁平
编 辑: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序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特色

    (1)推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国际交流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

    (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建议

   2.深化政治社会化研究

    (1)拓展与丰富中国社会学中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2)深化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化的研究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一 政治社会化研究回顾

    1.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模式

    2.建构主义研究模式

   二 本研究理论框架

    (一)研究理论视角

     1.互构论的视角

     2.全球化理论视角

    (二)研究框架

   三 问卷设计与施测

    (一)问卷设计

    (二)抽样与施测

    (三)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一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上处于中等认同水平

    (二)大学生对政治系统运行的内容合法性认同较高,形式合理性认同较低

    (三)大学生理性情感认同高,感性情感认同低,政治认同呈现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特点

    (四)大学生政治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二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中西政治认同的关系分析

    (一)“爱国”与“爱世界”的关系

    (二)中西政治制度认同的关系

   三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内在政治认知图式是影响政治定向与政治参与的核心因素

    (二)大学生政治定向是系统方面的外在因素与个体方面的内在因素互构的结果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与总结

   二 讨论与创新

 第二章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第一节 国家认同、国家情感相关研究回顾

   一 国家认同

    (一)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

    (二)国家认同的测量

   二 国家情感

    (一)爱国主义成分

    (二)国家主义成分

   三 研究问题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结构分析

   一 国家认同部分

    (一)国家认同标准分量表

     1.以整体数据为基础验证理论模型

     2.以30%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70%的数据做验证性因素分析

     3.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调整在两个维度上负荷均高的3个题目后的模型

    (二)国家自豪感分量表

     1.以整体数据为基础验证理论模型

     2.以30%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70%的数据做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 国家情感部分

  第三节 大学生国家认同基本状况分析

   一 国家认同

    (一)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总体状况

    (二)不同群体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现状比较

     1.不同专业大学生

     2.不同年级大学生

     3.不同政治面貌及政治理想大学生

   二 国家情感

    (一)大学生国家情感总体状况

    (二)不同群体大学生国家情感的比较

     1.不同专业大学生

     2.不同年级大学生

     3.不同政治面貌及政治倾向的大学生

     4.母亲最高学历不同大学生

   三 小结

    (一)清晰的“理性”

    (二)“无奈”的利益

    (三)“隔行如隔山”

  第四节 国家认同、国家情感与对外排斥的关系分析

   一 文献回顾

   二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三 结果与结论

    (一)“国家界限”标准与“爱世界”的关系

    (二)“自豪感”与“爱世界”的关系

    (三)“国家情感”与“爱世界”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背景

   一 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内涵

    (一)广义与狭义的政治制度

    (二)不同性质属性的政治制度

   二 政治制度的类型与结构

    (一)政治制度的类型

    (二)政治制度的结构

   三 政治制度的评价标准

    (一)合法性(正当性)

    (二)合理性

    (三)现实性

    (四)实效性

   四 中国政治制度研究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

    (二)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理念

   五 政治制度认同研究

    (一)制度认同的内涵

    (二)影响制度认同的因素

     1.制度价值的合法性

     2.制度程序、运行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3.社会阶层结构变化

     4.权力控制

    (三)制度认同的现状

    (四)当前制度认同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测量

   一 抽样设计

    (一)抽样基本思路

    (二)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二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

    (二)样本基本情况

   三 核心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

    (一)人大制度认同的测量

     1.人大制度认同概念操作化与指标设计

     2.人大制度认同量表分析

    (二)自变量的设计

  第四节 结果分析

   一 人大制度认同现状

   二 大学生人大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因素

    (二)家庭政治态度

    (三)学校教育

    (四)媒体

    (五)个体批判性思维

    (六)个体文化认同

    (七)个体政治制度价值观

   三 大学生人大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一 总结与启示

   二 讨论与创新

 第四章 大学生对政党制度的认同研究

  第一节 理论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资料与测量

   一 政党制度认同概念的操作化与指标设计

   二 政党制度认同量表分析

  第三节 研究发现

   一 大学生对政党制度认同现状

   二 大学生政党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年级、专业

    (二)家庭政治观点与主流媒体的一致度

    (三)学校教育

    (四)媒体使用情况

    (五)个体批判性思维

    (六)个体文化认同

    (七)个体政治制度价值取向

   三 大学生政党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与总结

    1.大学生对政党制度认同的结构及水平判断

    2.大学生对政党制度认同的影响因素

   二 对提高大学生政党制度认同的启示

 第五章 大学生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同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资料与测量

   一 政治体制改革认同概念操作化与指标设计

   二 政治体制改革认同量表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大学生对政治体制改革认同现状

   二 大学生政治体制改革认同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性别

    2.家庭因素

    3.学校教育

    4.媒体使用情况

    5.个体批判性思维

    6.个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7.个体政治制度价值取向

   三 大学生政治体制改革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与总结

    1.大学生对政治体制改革认同的结构及水平判断

    2.影响大学生政治体制改革认同的因素

   二 对提高大学生政治体制改革认同的启示

 第六章 大学生对中西政治制度认同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测量

  第二节 大学生对中西制度的认同比较

   一 中西政治制度认同结果比较

   二 中西政治制度认同的相互关系

    (一)中西政党制度认同的相互关系

    (二)中西政体制度认同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研究

  第一节 研究回顾及问题提出

   一 研究回顾

    (一)政党认同的概念界定

    (二)政党认同的操作化测量

    (三)影响政党认同因素分析

   二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政党认同结构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政党认同现状分析

   一 执政绩效的认可度现状

   二 政党归属感现状

   三 小结

    (一)期待“平衡”

    (二)层层“融入”

  第四节 影响政党认同因素分析

   一 影响执政绩效认可度的因素分析

    (一)专业

    (二)年级

    (三)政治面貌和政治倾向

    (四)母亲最高学历

    (五)性别

   二 影响政党归属感的因素分析

    1.专业

    2.年级

    3.政治面貌和政治倾向

    4.母亲最高学历

    5.性别

   三 小结

    1.“关心未必乱”

    2.敏锐的群众

  第五节 国家认同对政党认同的影响

   一 具体领域自豪感与政党认同

   二 建设性国家认同与政党认同

  第六节 总结

   一 整体较高,层次分明

   二 影响因素:主观利益及客观表现

   三 培育国家经济、政治自豪感

 第八章 大学生对政府角色期待及其治理评价研究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其问题

   一 政府角色理论

    (一)外显政府角色理论

     1.小政府理论

     2.大政府理论

     3.有限政府理论

     4.有效政府理论

     5.我国政府角色的演变

    (二)内隐政府角色理论

   二 政府绩效评价

    (一)政府工作满意度

    (二)政府信任

    (三)政策参与

   三 期望对政府评价的影响

   四 本研究的主体框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问卷编制与分析

    (一)内隐政府角色

    (二)政府工作感受

    (三)政府评价

   二 被试选取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 大学生内隐政府角色理论

    (一)内隐政府角色理论的结构

     1.政府经济措施的内隐观

     2.政府公共支出的内隐观

     3.政府责任的内隐观

     4.政府文化的内隐观

     5.内隐政府角色理论的结构

    (二)不同大学生内隐理论的差异

   二 大学生对政府工作的感受

    (一)贪污

    (二)民主

   三 大学生对政府工作的评价

    (一)政府工作满意度

     1.满意度的结构

     2.大学生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二)政府信任

     1.政府信任的结构

     2.大学生对政府信任情况

     3.政策信心及政策参与

   四 政府决策内隐观对政府工作评价影响的效应模型

    (一)相关分析

    (二)政府工作预期、感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三)对政府工作预期、感受对政府信任水平的影响

    (四)政府满意度、信心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一 大学生政府角色的内隐观

   二 大学生内隐观对政府评价的效应

   三 重塑政府角色的思路

   四 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九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

   一 政治参与的内涵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和结构

     1.政治参与的类型

     2.政治参与的维度

   二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三 研究问题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结构分析

   一 网下政治参与的结构分析

    (一)网下政治参与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网下政治参与的结构验证

   二 网上政治参与的结构分析

    (一)网上政治参与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网上政治参与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 网上和网下政治参与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特点分析

   一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总体状况

   二 不同群体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比较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

    (四)父母最高学历不同的大学生

   三 小结

    (一)大学生网上政治参与水平高于网下政治参与水平

    (二)男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整体上高于女生

    (三)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参与水平

    (四)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网上和网下政治参与水平上不存在差异

    (五)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网上(下)政治参与的整体水平存在上升趋势

  第四节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一)政治效能感结构

    (二)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1.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相关关系

     2.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三)小结

   二 大学生政治信任感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一)大学生政治信任感结构及其特点

    (二)大学生政治信任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1.大学生政治信任感与政治参与相关关系

     2.政治信任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三)小结

   三 大学生的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一)大学生政治兴趣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三)小结

     1.政治兴趣不等于政治行为

     2.负性政治信息更容易引发关注

     3.社会问题所引发的政治参与往往限于网络

 第十章 重大政治仪式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效用与局限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

    (二)深度访谈

    (三)问卷调查

   二 核心概念的操作与测量

    (一)政治认知图式的测量

    (二)阈限的测量

    (三)对庆典评价的测量

    (四)自变量的设计

   三 研究假设

    (一)理论假设

    (二)研究框架

     1.访谈研究框架

     2.问卷调查研究框架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政治认知结构测量量表的分析

    (一)庆典中政治认同感量表的分析

    (二)原政治认知结构量表的分析

   二 庆典教育效果的描述性分析

    (一)庆典过程中的政治认同感

     1.国家认同

     2.政党认同

     3.政府认同

    (二)庆典结束后对庆典的评价

   三 庆典中的阈限状态及其度量

    (一)庆典中阈限状态的质性描述

    (二)阈限的测量及初步分析

     1.阈限的测量

     2.阈限测量指标的初步分析

    (三)阈限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 阈限与庆典的政治教育效果

    (一)阈限对政治认同感的影响

    (二)阈限与庆典价值评价

   五 阈限的影响因素

    (一)主要变量及计分方式

    (二)影响阈限因素的回归分析

   六 大学生对庆典的意义建构及过程

    (一)处于近阈限状态中的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1.信息选择

     2.信息意义理解与输出

     3.认知图式作用过程

    (二)处于原结构状态中的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1.信息选择

     2.信息意义理解与输出

     3.政治认知图式作用过程

   七 庆典的效用与局限

    (一)庆典的效用

    (二)庆典的局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与总结

   二 对政治教育性仪式的建议

   三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四 结语

 后记

 名家点评

 前言

[1]〔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白学军、刘海健:《中学生及其家长内隐智力观的发展研究》,《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8期。

[3]拜建国:《重塑政府: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价值定位》,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7。

[4]布和:《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5]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76~84。

[6]曹胜:《相互关联中的政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政治制度研究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7]柴宝勇:《政党认同研究在西方:综述与评价》,《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8]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探索》2009年第1期。

[9]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

[10]陈明明:《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结构:冲突与调适》,《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1]陈刚:《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中医教育ETCM》1996年第4期。

[12]陈煊之主编《认知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15]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美]戴维·伊斯顿:《儿童早期政治社会化过程——对民主参政概念的接受》,《国外政治学》1985年第2期。

[17]道格拉斯·斯诺:《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联书店,1994。

[1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9]樊东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新视阈与可行性研究》,《学术交流》2010年第11期。

[20]高兆明:《论多元社会的价值整合》,《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21]高潮:《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调查——以武汉部分高校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2]高放:《社会主义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23][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

[24]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5]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6]龚小平、张传文、许在荣:《政治社会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7]贺金瑞:《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8]侯杰泰、温忠琳、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9]霍春龙、包国宪:《政治制度的有效性与政府责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3期。

[30]何晓杰:《论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转换——构建“有效政府”的前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4。

[31]黄四林、林崇德、王益文:《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源起与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

[32]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3]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34]胡伟、池阿海:《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35]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6]黄振辉:《社会资本与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以珠江三角洲S市为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1年。

[37]蒋荣、代礼忠:《从执政效能和执政价值认同看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基于重庆大学与西南大学的经验材料》,《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38][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于树声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2。

[39]孔德永:《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认同分析》,《求实》2008年第5期。

[40]拉加(Ananda Rajah):《营造传统——新加坡国庆庆典》,梁永佳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1]雷振文:《政治制度的秩序生长功能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实践》,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2]李会欣、吴欣欣:《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及其启示》,《行政文化》2009年第4期。

[43]李贺林:《怎样评价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制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44]李跃忠:《栾州影系的宗教仪式功能简论》,《大舞台》2009年第4期。

[45]李莎莎、耿柳娜:《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认知的影响》,《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第2期。

[46]李木柳:《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7]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48]林怡、张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路径和意义》,《理论前沿》2007年第23期。

[49]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0]刘琳娜:《中国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安排的困局及完善》,《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51]刘明、高翔:《互联网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湖南农机》2007年第9期。

[52]刘扬:《试论高校教育与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3]刘启焱:《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分析与对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4]刘小川:《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55]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56]罗章、张俊伟:《分析与对策:当代大中学生政治认同研究——以重庆市学生联合会的专项调查为例》,《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7]罗亮:《新制度主义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探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

[59]马起华:《政治社会学》,中国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

[6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

[61]马敏:《和谐社会与冲突政治中仪式功能的多样性阐释》,《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

[63]马景超:《试论政治制度的创设》,《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6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1。

[65]闵绪国:《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学校消极因素及其优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7期。

[66]倪星、李佳源:《政府绩效的公众主观评价模式:有效抑或无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7]聂晓光:《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68][美]帕特里克·J:《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孔奇、王胜明、范云萍译,《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69]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潘吉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倾向研究》,《经济师》2006年第2期。

[71]彭述初:《建构主义理论评介》,《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7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74]戚兴元:《政治制度的属性辨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75]乔欢、周舟:《意义建构理论要义评析》,《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5期。

[76]秦国民:《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7]邱皓政、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78]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教育学报》2011年第5期。

[79]邵景均:《抗震救灾彰显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求是杂志》2008年第13期。

[80]沈传亮:《当代中国群体政党认同的实证分析——以公务员全体为对象》,《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81]师建康:《简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和内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82]宋鲁郑:《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前进论坛》2010年第5期。

[83]宋孝忠:《论传统成人仪式的教育意蕴及其启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4]孙留华、任园:《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文学教育》2010年第12期。

[85]孙太怀:《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与政党认同浅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0期。

[86]孙世月、罗跃嘉:《欺骗任务中结果评价的FN效应》,《心理学报》2008年第6期。

[87]孙爱军:《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88]宋立会:《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9]〔美〕唐(Tang W.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90]唐仲山:《从同仁土族“於菟”看民俗仪式的功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91]田海林、李俊领:《仪式政治: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的祭祀典礼》,《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92]田丽:《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93]童建挺:《政治制度:作用和局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94]王结发:《论制度认同》,《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

[95]王续添:《中心主义政治制度与“中国政治模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96]王乃圣:《公民社会: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社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97]王庆兵:《试析政党认同的功能和构建途径》,《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98]王勇、刘宏伟:《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99]王至元、陈晓希:《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哲学动态》1983年第2期。

[100]王彩霞:《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1]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2]乌仁其其格:《蒙古族萨满教宗教治疗仪式的特征及治疗机理的医学人类学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103]吴鲁平、刘涵慧、王静:《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来自ISSP的证据》,《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年第1期。

[104]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政治认同重构》,《求实》2008年第3期。

[105]吴建南、孔晓勇:《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改进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8期。

[106]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07]习文:《仪式的建构与颠覆》,《中国电视》2003年第4期。

[108]向欣:《对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现状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3期。

[109]向发意、张晓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10]小卡尔·麦克丹尼尔:《当代市场调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1]辛鸣:《制度评价的标准选择及其哲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12]谢殿波:《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首要价值诉求》,《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13]徐永军:《政治制度伦理和政治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114]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15]阎崴:《当代我国成年仪式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

[116]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7]杨春风:《意识形态与制度再生产》,《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118]杨明伟:《政治制度创设的探索》,《理论观察》2008年第5期。

[119]杨俊:《从核心价值的维度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20]杨楹:《政治制度伦理的地位、结构及其历史始端》,《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

[121]杨成胜、李思明:《交融:在结构中闪光——对特纳“阈限交融”思想的再诠释》,《世界民族》2009年第1期。

[122]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23]余振、郭正林:《中国大学生的家庭政治社会化》,《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

[124]俞可平:《简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25]于海:《论我国有效政府的建构》,硕士论文,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7。

[12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7]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8]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29]赵昆:《“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130]张怀民、陈波:《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131]张欢、张强、陆奇斌:《政府满意度与民众期望管理初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132]张官妹:《汇源瑶族度戒仪式功能谈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133]张帆:《特纳与仪式理论》,《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34]张志:《从研究生看“超级女生”透视当代研究生的政治社会化》,《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35]张光、罗婷:《当代大学生性别与政治社会化》,《青年探索》2006年第3期。

[136]张光、蒋璐:《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37]张永宁:《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8]张明新:《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39]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0]朱鹰、王义银:《转型期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Andrew Heywood(2000). Key Concepts in Politics. N. Y. St. Martin’s Press.

[2]Blank,T. Schmidt(2003). National identity in a united Germany:Nationalism or Patritism?An Empirical Test With Representative Data,24(2):289-312.

[3]Barry C. Burden,Casey A. Klofstad(2005).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Party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4]Barry R. Weingast,Kenneth A. Shepsle,ChristopherJohnsen(198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enefits and Costs:A Neoclassical Approach to Distributive Politic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9(4):642-664.

[5]Campbell,A. ,Converse,P. E. ,Miller,W. E. ,Stokes,D. E.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John Wiley. 转引自:Barry C. Burden,Casey A. Klofstad,(2005),Affect and Cognition in Party Identific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6]D. J. Elkins(1997). Globalization,Telecommunication and Virtual Ethnic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Science Review.

[7]Doeley,K. M. ,Silver,B. D(2000). Subnational and national loyalty: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2(4):361.

[8]David Easton,Robert D. Hess(1961). Youth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Culture and Social Characte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9]David Easton,Robert D. Hess(1962). The Child’s Political World.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0]David Easton(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1]David O. Sears(1969). Black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Watts Insurrection.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3(4).

[12]Dean Jaros,Herbert Hirsch,Frederic J. Fleron(1968). The Malevolent Leader: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an American Subcultur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2(2).

[13]Douglas D. Roscoe,Neil D. Christiansen(2010). Exploring the Attitudinal Structure of Partisa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4]Doeley,K. M. ,Silver,B. D. (2000). Subnational and national loyalty: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2(4):361.

[15]Frirbrother,G. P. (2003). Toward critical patriotism-student Resistance to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ongkong and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78-105.

[16]Fiorina,M. P. (1981). Retrospective voting in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转引自:Barry C. Burden,Casey A. Klofstad,(2005),Affect and Cognition in Party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17]Franklin,Charles,and Jackson,John(1983). The dynamics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7:957–973. 转引自Steven Greene,(2002),The Social-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Partisanship. Political Behavior.

[18]Gupte,Kalpana(1989). A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mbay. Himalayo pub. House,.

[19]Gabriel A. Almond,James S. Coleman(eds)(1960).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Greene,S. (1999). Understanding party identification:A social identity approach. Political Psychology,20:393-404.

[21]Greene,S. (2000). The psychological Sources of Partisan-learning Independence.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228:511.

[22]Greene,S. (2002).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partisanship. Political Behavior,24(3).

[23]Grimes RonaldL(1995). Beginnings in ritualstudies. Columbia. S. 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4]Hjerm,M(1998). National identities,national pride and Xenophobia:A comparison of four western countries. Acta Sociologica,41(4):335-347.

[25]Huddy,L. ,Khatib,N(2007). American Patriotism,National identity,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Amerc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51(1):63-77.

[26]Hetherington,M. J. (1998). 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political trus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2(4):791-808.

[27]India Unlikely To Overtake China,South Asia Monitor,Aug2006,Vol. 12 Issue 8,p1-2,2p.

[28]Inglehart,R. ,Foa,R. Peterson,C. Welzel,C. (2008). Development,Freedom,and Rising Happiness:A Global Perspective(1981–2007).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s,3(4):264-285.

[29]Inc. Marcus George E. ,Fischer MiChael M. J. (1986).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Chicago,l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0]Jack Dennis,Leon Lindberg,Donald Mccrone,Rodney Stiefbold(1968).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o Democratic Orientations in Four Western System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1).

[31]Jack Dennis(1968). Major Problem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2(1).

[32]Jones,F. L,Smith(2001).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Bases of National Identity:A Comparative Multi-level Analysi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7:103-118.

[33]Jay W. Jackson,Eliot R. Smith(1999). Conceptualizing Social Identity:A New Framework and Evidence For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JP. Cabestan(2005). The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Obstacles to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ule of Law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35]Jean-Frangois Huchet(2006). The Emergence of Capitalism in China: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Its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social research,73(1).

[36]Jan E. Leighley Arnold Vedlitz Texas A,M University(1999). Race,ethnicity,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mpeting models and contrasting explanation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61(4):1092-1114.

[37]Jarvis,Montoya,Mulvoy(2005).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Working Youth and College Students. CIRCLE Working Paper 36,www. civicyouth. org.

[38]Kunovich,R. M(2009).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merican Siciolo gical Review,74:573-593.

[39]Lord,R. G. ,Maher,K. J. (1991). Leadership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ondon:Routledge,81.

[40]M. Pei(1998). Is China Democratizing?. Foreign Affairs.

[41]Michael Johnston,YuFan Hao(1995). China’s Surge of Corrup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42]Markus,G. B. (1992). The Impact of Pers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Conditions on Presidential Voting(1956-1988).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6(3):830.

[43]Miller,W. E. ,Shanks,J. M. (1996). The new American voter.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转引自Barry C. Burden,Casey A. Klofstad(2005),Affect and Cognition in Party Identific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44]Oliver,R. L. (1980).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7:460 – 469.

[45]Peter A. Hall,Rosemary C. R. Taylor(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936-957.

[46]Peter Nolan(1994). The China Puzzle:Touching Stones to Cross the River. Challenge/January-February.

[47]Pavitt,C. ,Sackaroff,P. (1990). Implicit theories of leadership and judgments of leadership amonggroup members. Small Group Research,21:374-392.

[48]Percy,S. L. (1986). In defense of citizen evaluations as performance measures. Urban affairs review,22(1):66-83.

[49]Paul H. Showalter(2001). Assessing the Level and Natur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mong Academic Librarians in North Carolina. A Master’s paper submitted to the facultyof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50]Raijman,R. ,Davidov,E. ,Schmidt,P. ,Hochman,O(2008). What does a nation owe non-citizensNational attachments. Perception of threat and attitudes towards Granting citizenship right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49:195-220.

[51]Rex,J. (1996).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emocratic Multi-cultural state.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1 Issure 2,Http://www. socresonline. org. uk/socresonline/1/1/1. html--转引自M. Hjerm(1998). National identities,national pride and Xenophobia:A comparison of four western countries. Acta Sociologica,41(4):337.

[52]Roscoe,D. D,Christiansen,D. N. (2010). Exploring the Attitudinal Structure of Partisa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40(9):2232-2266.

[53]Schatz,R. T. ,Staub,E. ,Lavine,H. (1999). On the varieties of National Attachment:Blind versus Constructive Patriotism. Political Psychology,20(1):151-174.

[54]Shulman,S. (2002). Challenging the civic/Ethnic and West/East Dichotomies in the study of Nationalism.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35:554-585.

[55]Steven Greene(2002).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Partisanship. Political Behavior.

[56]Sternberg,R. J. ,Conway,B. E. ,Ketron,J. L. ,Bernstein,M. (1981). People’s conceptions of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1:37–45.

[57]Sternberg,R. J. (1985).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creativity,and wisdo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9:607–627.

[58]Stuart Hall and Tony Jefferson(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Press.

[59]Tianjian Shi(199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0]Turner Victor. Drama(1974). Fields and Metaphors: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Ithaca. New York:Cornel lUniversity Press.

[61]Tolbert E(1990). Women Cry with Words:Symbolization of Affect in the Karelian Lament.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62]Vienna,Austria(200).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Young People inEurope-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e EuropeanUnionEUYOUPART),www. sora. at/EUYOUPART.

[63]Wilce J. M. (2006). Magical Laments and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Text as Ritual Activity. Current Anthropology.

[64]William C. (1962). Mitchell. American Polity,The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