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62

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图书

Harmonious society in sociological view

SSAPID:101-6515-3610-02
ISBN:7-80230-234-X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难点热点问题、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市民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等30多篇获奖论文。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家海 王开玉
编 辑:陶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和谐社会构建

 一 特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难点热点问题

   一 我们现在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与过去的和谐社会究竟有什么区别?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究竟是如何提出来的?

   三 究竟如何落实以人为本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

   四 究竟如何理解落实双赢互利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

   五 究竟如何理解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进步和代价的关系?

   六 究竟如何理解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治理和善治的关系?

   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分哪些层次?

   八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包括哪些机制?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一 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二 影响中国社会运行和经济成长的四种力量

    1.市场

    2.政府

    3.社会结构转型

    4.全球化

   三 中国经验的基本要点

    1.渐进式改革成为中国改革的普遍规则

    2.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步进行

    3.社会稳定优先原则和谨慎的民主化探索

    4.长期坚持低生育率政策和减少贫困

    5.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6.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

   四 中国经验中包含的大国发展存在的难题

    1.农民问题对“中国经验”的考验

    2.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果和趋势

    3.就业问题和劳动低成本时代走向终结

    4.市场条件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5.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矛盾

    6.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的压力

   五 中国经验对世界现代化的启示

    1.历史重新开启和大国和谐兴起的可能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3.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驱动和超越性发展

    4.因地制宜和现实发展的多样性

    5.在发展中注意化解新的利益和价值冲突

  “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

   一 三种改革模式的比较

    1.“拉美模式”

    2.“俄罗斯模式”

    3.“中国模式”

   二 “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1.实行市场经济转轨,改善政府宏观调控

    2.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3.实行渐进式改革,维护社会稳定

    4.实行农村工业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5.降低发展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

    6.效率与公平并重,坚持共同富裕路线

   三 “中国模式”面临的新挑战

    1.消除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持续因素

    2.化解社会发展中的不良指数

    3.克服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同步效应

  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二 为什么在当前要特别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协调好社会的各群体之间的关系

    1.收入分配和贫富分化问题

    2.各种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问题

    3.化解新生社会矛盾,解决新生社会问题

    4.社会结构调整的长期任务

 二 一等奖论文

  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市民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

   一 基本情况

    1.关于研究对象

    2.抽样方案

    3.置信水平、置信区间以及主要变量

    4.本研究的目的

   二 农民市民化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程度

    1.本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状况

    2.与浦东新区整体现代化程度的比较

   三 如何实现农民市民化

    1.劳动视角

     (1)职业变化概况

     (2)征地农民进入现代工厂后的变化

    2.教育视角

    3.信息化维度

     (1)市民化群体对于信息化的认识

     (2)新兴信息化工具正悄悄取代传统信息化工具的地位

     (3)社区宣传栏不应是社区信息传递的仅有渠道

   四 关注外来人口

    1.外来人口不会影响农民市民化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2.半数外来人口有常住打算

    3.外来人口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分布

    4.如何提高外来人口的现代化程度

   总结

  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

   一 相关理论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设计和变量的测量

   三 研究发现

   四 讨论与结论

  关于中产阶级“类型”的提问与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产阶级”是一个被理想化的西欧“类型”

   三 中产阶级:历史过程与“发展类型”

   四 工业机制与中产阶级类型的变化

   五 中产阶级: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发展类型及复合性

    1.“中产阶级”在中国是作为地位群体出现的

    2.“中产阶级”的出现在中国代表了政治性分层的解体,市场化时代分层结构的开始

    3.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发展又是全球化时代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产物

    4.如同俄罗斯一样,全球化与快速社会转型使中国的“中产阶级”带有更多不确定、复合的特性

  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制度与非制度路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的地位获得过程之比较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市场分割与流动路径

   二 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的社会经济差异

   三 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结论

  社会和谐的形式基础*

   一 和谐社会的学理基础——“关系研究”的哲学原则

   二 和谐社会的形式基础——三方关系

    1.社会行动者

    2.关系:行动者之间的具体联系

   三 三方关系的质化分析

    (一)三方关系的特点

     1.三方关系中的个体性受到限制

     2.“二对一”现象的出现

     3.三方关系一多方关系的比较

    (二)第三者的作用

     1.调停者

     2.渔利者

     3.分而治之者

   四 三方关系的量化表征——三方谱

    1.三方谱的含义

    2.现实社会关系是否和谐?——三方谱系分析举例

   五 三方关系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把握群体的结构——对社会结构研究的推进

     2.三方关系研究的应用性和推广价值

     3.消解二元对立

     4.“二对一”理论的意义

    (二)实践价值

  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

   一 福利多元组合范式

   二 福利三角范式

   三 福利三角范式与社会政策发展

   四 福利三角范式与社会排斥研究

   结语

  从社会学视角解析“构建和谐社会”

   一 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 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考察“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1.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具体道德价值”

    2.围绕具体道德价值的内涵制订“规范体系”

    3.以具体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去引导和规制人们的互动行为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种路径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种构建模式

  中国人传统和谐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嬗变

   一 构成传统中国人心理的社会背景

   二 社会行为四因素的提出及其相关假设

   三 以关系与权力运作为中心的模型建构

   结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

  化解失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顶基础性任务

   一 如何获得失范的指标

   二 转型时期行为失范的总体状况

   三 加速完善新的社会控制机制

 三 二等奖论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与思考

   一 透视性别平等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的边缘状态

   二 性别平等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特殊地位

    1.性别平等与经济繁荣

    2.性别平等与社会公平

    3.性别平等与生态安全

  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形成现代社会结构

    1.当前社会最主要的阶层关系是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关系

    2.各收入阶层的关系之一:收入差距

    3.各收入阶层的关系之二:社会公平

    4.各收入阶层的关系与社会稳定

    5.处理各阶层的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二 形成现代社会结构必须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1.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2.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各国现代化的普遍趋势,中等收入者是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定型现代社会结构的中坚力量

    3.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保障

    4.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利于拉动消费和稳定消费市场

  论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转型的历程

     (1)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2.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障基本目标的转化

     (2)社会保障水平的变化

     (3)社会保障基本模式的变化

     (4)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变化

    3.改革后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的变化

   二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架

    1.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构架

     (1)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城市社会救助

     (4)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5)其他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土地保障

     (2)社会保险

     (3)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4)农村医疗制度

   三 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成就与缺陷

    1.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经济效果分析

    2.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社会效果分析

    3.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政治效果分析

    4.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意识形态后果分析

   四 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议题

    1.新的发展背景

    2.重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

    3.重构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原则

  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研究*

   一 研究设计

    1.抽样方法

    2.基本概念及操作化设计

     (1)社会支持的测量

     (2)社会支持的类型

     (3)支持网规模

     (4)关系构成

   二 研究发现

    1.综合支持网的网络规模与关系构成

    2.社会支持的类型分布

    3.各关系类型在不同支持类型上的作用比较

   三 总结与讨论

    1.关于社会支持网的规模

    2.关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功能

    3.关于不同关系类型的支持作用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1.社会阶层结构

    2.区域结构

    3.三个文明

    4.人与自然

   二 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

    1.分配不公

    2.道德失范

    3.司法欠公正

    4.民主政治不健全不完善

    5.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1.分配公正是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

    2.维护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4.保护生态环境是未来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

    5.搞好制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

    1.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选择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

    (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

     1.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

     2.把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农村面貌

    (二)注重全面协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积极促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人才高地

     4.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5.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着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1.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2.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加强社会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和谐社会建构与城市农民工的住房

   一 和谐社会的内涵

   二 研究对象及假设

   三 农民工的住房现状及满意度

    (一)农民工的住房现状

     1.城市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多年维持在不足4平方米的水准

     2.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的住房设施简陋、环境差

     3.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同质性强

    (二)农民工的居住模式

    (三)农民工对住房的满意度

   四 讨论

  失范:对当前劳资冲突问题的一种解释

   一 基本假设

   二 体制转轨、劳动关系的变化与失范

   三 失范与劳资冲突

    (1)冲突行动的集合性

    (2)冲突的无规范性

    (3)冲突双方的敌意与不信任

    (4)对政府干预的依赖性强

   四 从失范到建立规范

    1.如何看待政府的作用

    2.劳动关系双方的组织化

    3.劳资冲突的作用

  演奏和谐的半音:农村留守妻子的婚姻与情感生活

   一 问题的提出与个案选取

   二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1.制作抽样框

    2.确定标准

    3.确定样本构成

   三 研究发现

    1.留守妻子的婚姻生活

    2.留守妻子的闲暇生活与情感倾诉

   四 结语

  非农化与中国农村社会分化

   一 非农化: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根本动力

   二 分枝化: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格局

    1.农村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拉大

    2.农村社会发展的村庄差异显化

   三 多元化: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方式

    1.农村社会成员在不同经济单位之间流动

    2.农村社会成员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

    3.农村社会成员在社区间的流动

   四 非充分:目前中国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量度

  基于出生性别比的人口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

   一 人口安全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人口性别构成在人口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1.对人口素质安全的影响

    2.对人口结构安全的影响

    3.对人口数量安全的影响

   四 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对策与建议

    1.倡导新型、科学的社会性别观念

    2.强化舆论宣传的推动作用

    3.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两非”

  双重性与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企业

   一 社会企业的特性、功能与组成

    1.社会企业的属性

    2.社会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功能是混合的

    3.社会企业的构成

   二 “社会企业”是一种组织创新

   三 社会企业与社会和谐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福利制度的给付体系与服务体系

   三 “星光计划”要求社区由单一管理功能转变为自治-管理-服务的三位一体功能

   四 西方“混合福利经济”意义上的“社区照顾”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1)在社区内接受照顾(care in the community)

    (2)由社区负责照顾(care by the community)

   五 社区福利服务的资源整合与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可能性

  “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

   一 学术界关于现代化标准的研究

    1.可操作化的“现代化”概念

    2.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

    3.箱根标准

   二 国内几种小康和现代化指标体系剖析

    (一)早期的小康和现代化指标体系

     1.经济水平

     2.物质生活

     3.人口素质

     4.精神生活

     5.生活环境

     1.经济发展

     2.社会结构

     3.人民生活与人口素质

     4.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

     5.社会环境质量

    (二)当下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1.经济发展

     2.生活质量

     3.社会结构

     4.社会公平

     1.经济发展

     2.生活水平

     3.社会发展

     4.生态环境

   三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及其启示

    1.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2.普及初等教育

    3.促进性别平等,赋权于妇女

    4.减少儿童死亡率

    5.改善孕产妇健康

    6.遏制HIV/AIDS(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8.为发展而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结语

  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假设

    (1)年龄

    (2)文化程度

    (3)城市生活时间

    (4)收入

    (5)“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

   三 分析发现

   四 结论

  制度、资本与网络: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及其系统生成*

   一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思路

   二 城市劳动力移民的制度设置及其影响

   三 城市劳动力移民的社会网络及其运作

   四 城市劳动力移民的人力资本及其效能

   五 结论性评论:劳动力移民系统的生成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 风险的界定

   二 风险社会的微观透视

    1.风险地位是对传统阶级地位的超越

    2.工业社会是一个现代的封建社会

    3.个体化生涯的制度化与标准化

    4.不充分就业

   三 科学和政治的衰微

    1.科学研究的不充分

    2.政治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四 风险理论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国民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心理承受力

    2.为我国实际风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建立科学的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积极应对与预防社会风险

  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的分化与协调*

   一 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现状

    1.利益主体异质化

    2.利益需求多元化

    3.利益获取途径多样化

    4.利益差距扩大化

    5.利益矛盾和冲突公开化

   二 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原因

    1.社会发展战略的改变是社会利益分化的前提条件

    2.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利益分化的主导因素

    3.利益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利益分化的“催化剂”

   三 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影响

    1.社会利益分化的正面影响

    2.社会利益分化的负面影响

   四 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

    1.经济发展的原则

    2.社会整合的原则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4.统筹兼顾的原则

   五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途径

    1.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

    2.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

    3.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

    4.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和谐社会与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再建构*

   一 和谐社会与生活质量研究理念的整合

   二 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沿革

    1.超国家层面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1)UNDP的人类发展指标体系

     (2)世界银行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3)欧洲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2.国家层面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1)美国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2)德国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3)加拿大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三 和谐社会与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四 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政策性解读

  依托社区搭建救助管理工作新平台

   一 目前我国城市救助管理工作现状

    (1)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帮助,救助难

    (2)求助对象成分复杂,甄别难

    (3)旧的收容遣送办法仍有影响,宣传难

    (4)强讨恶要、借乞讨进行非法活动的现象突出,治理难

    (5)救助站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受威胁,保障难

    (6)救助站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7)救助管理并不能真正帮助求助对象摆脱受助处境

    (8)救助管理实施成本高

    (9)救助管理容易引起争议

   二 救助管理进社区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区内开展救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有效识别求助对象

     2.充分利用社区功能

     3.有效预防流浪乞讨人员再次流浪

     4.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二)社区内开展救助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适应了我国区域间差异大的现实

     3.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适应了建设社区文化的需要

    (三)实证依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流浪乞讨人员搭建社会救助平台

     2.领导重视,完善机构,建立长效救助管理体系

     3.建立健全救助体系,明确职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4.想方设法,助其自助,使流浪乞讨人员安居乐业

   三 社区内开展救助管理工作的途径

    1.理顺救助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长效基层救助管理体系

    2.积极引导,有效捐助,开拓救助管理资金的社会化渠道

    3.齐抓共管,部门协作,形成救助合力,实现助人自助

    4.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强救助管理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结束语

  “群体”失业者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

   一 本文的框架、概念和分析视角

   二 “群体”失业者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分析

    1.“群体”失业者转型适应的一般分析模式

    2.“群体”失业者的转型适应状况

   三 几点讨论和简单的结论

 附录

  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理事会召开

  中国社会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名誉会长2人

   顾问14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会长1人

   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1人

   副会长10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常务理事61人

   特邀常务理事12人

   秘书长1人

   副秘书长6人

 雷洁琼名誉会长致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的贺信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3。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

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

〔法〕托德:《美帝国的衰落》,李旦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余英时:《中国近代宗教伦理与商业精神》,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

金耀基:《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1999。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韩相震:《东亚“第三条道路”:全球化时代社会学的新视野》,载《社会理论》(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蔡昉、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新视野》2002年第4期。

赵人伟、李实、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4月26日。

Fukuyama,F.,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London:Hamish Hamilton,1992.

Kagan,Robert,Of Paradise and Power:America and Europe in the New World Orde,New York:Knopf,2003.

Huntington,Samuel,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r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Simon&Chuster,1996.

Amsden,Alice H.,Asian’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Wade,Robert,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Wade,Robert. “Wheels within Wheels:Rethinking the Asian Crisis and the Asian Model”,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3,2000.

World Bank,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Krueger,A.0.,Economic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92.

Krugman,Paul,“The Myth of Asian Miracle” Foreign Affairs73,1994.

Giddens,A.,Beyond Left and Right,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8;(ed.)The Global Third Way Debate,Cambridge:Polity Press,2001.

范伟达:《全球化与浦东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美〕Alex Inkeles:《人的现代化素质探测》,夏中德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美〕Alex Inkeles:《有关个人现代性的了解与误解》,载谢立中、孙立平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瞿铁鹏:《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5。

王德峰:《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王竞、岑华:《浦东龙头地位的极化效应与辐射效应》,载范伟达主编《全球化与浦东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Daniel Lerner,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8.

Bahry,Donna and Brian Silver,“Soviet Citizen Participation on the Eve of Democratiza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4(3),1990.

Burns,Joh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Coleman,Jame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1998.

Downs,Anthony,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57.

Elklit,Jorgen,“The Chines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oral System”,China Information11(4),1997.

Goel,Lal M.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Nation:India,New York:Asia Publishing House,1975.

Li,Lianjiang and Kevin J.O’Brien,“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Modern China,Vol.22,1996.

Milbrath and Goel,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Chicago:Rand Mc Nally,1977.

Milbrath,W.Lester,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Chicago,1965.

Nie,H.Norma,Sidney Verba,and Jae-onKim,“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Life Cycle.” Comparative Politics6(3),1974.

O’Brien,Kevin J. and LianjiangLi,“Accommodating‘Democracy’in a One-PartyState:Introduc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162,2000.

Pastor,Robert A. and Tan Qingshan,“The Meaning of China’s Village Elections”,China Quarterly162,2000.

Putnam,Robert,Making Democracy W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Shi,Tianjia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Taylor,M.Community,Anarchy and Liber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Thurston,Anne F. “Muddling Toward Democracy:Political Change in Grassroots China”,Peaceworкs,No.23,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1998.

Verba,Sidney,Norman H.Nie,and Jae-on Kim,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A Seven Nation Comparis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清华社会学评论》2004年第2期。

福建省民政厅:《村委会选举工作指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

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远东出版社,2001。

胡荣:《竞争性选举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的信任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

帕特南:《使民主运作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

萧唐镖:《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年第2期。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周晓虹:《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袁亚愚:《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王汉生等:《“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唐灿等:《“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Brinton,Mary C.,Yean-JuLee,and William L.Parish,“Married Women’s Employment in Rapidly Industrializing Societies:Examples from East Asi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1995,pp.1099~1130.

DiPrete,Thomas A.,PaulM.de Graaf,Rund Luijkx,Michael Tahlin,and Hans-Peter Blossfeld,“Collectivist Versus Individualist Mobility Regimes?Structural Change and Job Mobilityin Four Countr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1997,pp.318~58.

Doeringer,Peter and Micheal Piore,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Lexington,MA:D.C.Heath,1971.

Fligstein,Neil and Haldor Byrkjeflot,“The Logic of Employment Systems”,In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Inequality,edited by James N.Baron,David B.Grusky,and Donald J.Treiman,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6,pp.11~35.

Kerckhoff,Alan C.Generat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Toward a New Research Agenda,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6.

Piore,Michael J.,“Notes for a Theory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I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edited by Richard C.Edwards,Michael Reich,and David M.Gordon,Lexington,MA:D.C.Heath,1975,pp.125~71.

Smith,Michael R. “What Is New in‘New Structuralist’Analyses of Earn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1990,pp.827~4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康、李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Breiger,R.L.“The duality of persons and groups”,Social Forces 53,1974,pp.181~190.Also in Wellman and Berkowitz,eds.Social Structure:A network approac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83~98.

Burt,R.S.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Caplow,T.A.“Two against one”,Prentice-Hall,Inc,New Jersey,1968.

Caplow,T.A.“A Theory of Coalitions in the Triad”.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6,pp.489~493.

Ekeh,P.P. Social Exchange Theory,London:Heinemann,1968.

Holland,P.W. and Leinhardt,S.“A Method for Detecting Structure in Sociometric Dat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6,1970,pp.492~513.

Simmel,G.,“The Number of Members as Determining the Sociological Form of,the,Group”,American Journal,of,Sociology 8,1902,pp.1~46,158~196.

Simmel,G. The Sociology of George Simmel,Kurt H.Wolff trans.New York:Glencoe Press,1955.

Wasserman,S. and Faust,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Wilier,D.,Network Exchange Theory,Praeger Publishers,Westport CT,1999.

Abrahamson,P.,“Welfare pluralism:towards a new consensus for a European social policy”.In Poverty and social politics:The changing of social Europ,Samiko Project,Copenhagen,1994.

Ascoli,U. and Ranci,C.,“Changes in the welfare mix:The European path”.In Ascoli,U. & Ranci,C.(eds.),Dilemmas of the welfare mix:the new structure of welfare in an era of privatization,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2002.

Beveridge,W.,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1958.

de Neubourg,C. & Weigand,C.,“Christine Social Policy as Social Risk Management”,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13(4),2000,pp.401~413.

Duffy,K.,The human dignity and social exclusion project-research opportunity and risk:trend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98.

Evers,A.,“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Introducing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s in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In Evers,A. & Wintersberger,H.(eds.),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 work,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Eurosocial,Vienna,1988.

Evers,A..“The welfare mix Approach:understanding the pluralism of welfare systems”.In Evers,A. & Svetlik,I.(eds.),Balancing pluralism:new welfare mixes in care for the elderly,Aldershot:Avebury,1993.

Gu,E.X.,“Forging a labor market in urban China:The legacies of the past and the dynamics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Asian Affairs:An American Review 28(2),2001,pp.92~111.

Gross,A.M.,“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 and social innovation in welfare policies:A case-study in Israel”.In Evers,A. & Svetlik,I.(eds.),Balancing pluralism:new welfare mixes in care for the elderly,Aldershot:Avebury,1993.

Johnson,N.,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Brighton(England):Wheatsheaf,1987.

Johnson,N..Mixed economies of welfar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London,New York:Prentice Hall Europe,1999.

Marshall,T.H.,Class,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New York:Anchor Books,1965.

Pinker,R.,The idea of welfare,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1979.

RoseR.,“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r’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In Rose,R. & ShiratoriR.,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wes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Titmuss,R.M.Social policy:An introduction,London:Allen&Unwin,1974.

Walder,A.G.,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Wilensky,H.L. & Lebeaux,C.N.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5.

Woerness,K.“The changing‘welfare mix’in childcare and care for the frail elderly in Norway”.In Lewis,J. & Hants,A.,Gender,social care and welfare state restructuring in Europe,England;Brookfield,Vt.USA:Ashgate,1998.

Wong,C.K.,Ideology,welfare mix and the production of welfare: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ld daycare policies in Britain and Hong Kong,Sheffield:Department of Sociological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1991.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Niklas Luhmann,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Talcott Parsons,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McGraw-Hill,1937.

Talcott Parsons.The Social system,New York:Free Press,1951.

Talcott Parsons,Pobert F.Bales,and Edward A.Shils,Working Paper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Glencoe,IL:Free Press,1953.

Talcott Parsons and Neil J.Smelser,Economy and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1956.

Talcott Parsons,“An Outline of the Social System”,in Theories of Society,edited.by T.Parsons,E.Shils,K.D.Naegele,J.R.Pitts,New York:Free Press,1961.

Robert Wuthnow,Meaning and Moral Order:Explorations in Cultural Analysis,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Anthony Giddens,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Oxfoud:Polity,1984.

Pierre Bourdieu,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0Press,1977.

Pier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Boston:Beacon,1984.

Mind,Self and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

Schutz,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Ecanston,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7.

Kuhn and C.Addison Hickman,Individuals,Groups,and Economic Behavior,New York:Dryden Press,1956.

Robert K.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Glencoe,IL:Free Press,1968.

钱穆:《中国人的性格》,《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杨联陞:《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杨联陞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

翟学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冬季卷。翟学伟:《特殊主义抑或普遍主义:中国人行为研究模式的视角转换》,待发表。

翟学伟:《内聚抑或内耗:中国人群体意识新论》,《社会心理研究》1991年第4期。

刘泽华、张荣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4。

Francis L.K.Hsu,Americans and Chinese:Reflections on two cultures and their people,New York:Garden City press,1970.

利维:《中日现代化诸因素的比较研究》,载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见杨国枢、余安邦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

何友晖、陈淑娟、赵志裕:《关系取向:为中国社会心理方法论求答案》,见杨国枢、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1。

杨中芳:《人际关系与人际情感的构念化》,《本土心理学研究》1999年第12期。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见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翟学伟:《中国人的面具人格模式》,《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12月号。

翟学伟:《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探讨》,《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第1期。

翟学伟:《在中国官僚作风及其技术的背后一偏正结构与脸面运作分析》,待发表。

艾蒂安·白乐日:《中国社会值得注意的方面》,《中国的文明与官僚主义》,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韦伯作品集》第3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韩格理:《天高皇帝远:中国的国家结构及其合法性》,《中国社会与经济》,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6。

Nan Lin:《Chinese Family and Social Structure》,《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8年第65期。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Earl Rubington&Martin S.Weinberg编《社会问题导论:五种理论观点》,陈慧娟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印行,1988。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98。

Atteslander,P.,B.Gransow,and J.Western,“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Policies”,in P.Atteslander,B.Gransow,and J.Western(eds.),Comparative Anomie Research,Ashgate Publishing Ltd,Aldershot,1999.

Parsons,T.,“Durkheim”.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4,New York:Macmillian and Free Press,1968.

Passas,N.,“Global Anomie,Dysnomie,and Economic Crime:hidden consequences of neoliberalism and globalization in Russia and around theworld”,Social Justice,Vol.5(Summer),2000.

Stuart,K.,“Urban and Other Anomies”,The Nation,Vol.4,1996.

Yinger,M.,“Anomie,Alienation,and Political Behavior”.In J.N.Knutson(ed.),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New York:McCraw-Hill Press,197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肖扬:《论妇女人力资本积累与可持续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7月。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的男人和女人——事实和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首都儿研所与11省妇幼保健院:《1998年中国育龄妇女贫血情况调查》,《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社》2002年第3期。

刘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

王开玉、方金友:《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12月5日。

胡必成、方金友、王开玉:《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构筑现代化社会结构》,《江淮论坛》2003年6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笔谈》,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11期。

王开玉主编《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合肥市社会阶层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求是》2005年第11期。

《扩大农村中等收入阶层》(浙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的社会调查丛编:社会保障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唐钧主编《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政策》,华夏出版社,2001。

田毅鹏:《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信平:《全球化时代社会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及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唐钧:《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现状与前瞻》,见汝信等主编《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陈佳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1~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民政部等11部委局:《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国民政》2000年第4期。

Katherine Van Wormer,Social Welfare:AWorld View,Nelson-Hall Publishers,1997.

Xinping Guan,“China’sSocial Policy: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in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Welfare State in East Asia,edited.by Huck-ju Kwon,Palgrave Macmillan,2005.

曹子玮:《攀援的绳索一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

洪小良:《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唐钧:《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编织最后的安全网: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报告》,见景天魁:《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华夏出版社,2001。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Campbell,K.Eetal.,“Social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Social Networks,Vol81996.

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1973.

Huang,G. and Tausig,M.,“Network range in personal networks”,Social Networks,Vol12,1990.

Marsden,P.V.,“Core discussion Networks of America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2,1987.

Ruan,D.Social network in urban China,Doctorate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93.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第1版。

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李强、胡俊生、洪大用:《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李斌:《住房利益分化与社会分层机制变迁》,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张泓铭等:《住宅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路金勤、皮东山:《城市外来人员住房政策研究一据武汉的典型调查》,《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第19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6期。

凌月:《冲突与宽容》,《中国青年报》1997年1月18日。

〔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Malte Lübker,“Globalization and perceptions of social inequality”,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2004.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

程延园主编《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险监察法律法规文件选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李琪:《改革与修复——当代中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Zhou,Xueguang,“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ve in Communist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58,Issued(Feb.)1993.

郑真真、解振明:《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卡拉·亨德森等:《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现状与特点》,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nwccw.gov.cn/yth/yth019.htm),2003年7月。

“外出女劳工研究”课题组:《外出打工与农村及农民发展》,《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孟宪范:《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中国农村妇女》,载《北京大学妇女问题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2。

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张宏宏:《留守女成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李洁:《试论农村社区中留守女性生活方式的转变》,《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辜胜阻、简新华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卢福营:《转型时期的大陆农民分化——以浙江四个村为典型案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春季卷。

〔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程为敏:《社会流动中的边缘群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年第3期。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转引自http://www.xinhuanet.com,5月26日。

杜是桦:《人口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视角》,http://www.qglt.com/bbs,2005年6月6日。

吕红平:《我国近年来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研究》,载田雪原等编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田雪原、王国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张纯元、陈胜利:《生育文化学》,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吕红平:《陈胜利.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王淑贤:《贯彻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大会上的发言》,http://www.sina.con.cn,2005年3月10日。

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丁元竹:《公民服务·社会创新·政府改革》,转引自《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200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刘继同译,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建军:《“跨单位组织”与社会整合:对单位社会的一种解释》,《新华文摘》2004年第11期。

〔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全球公民社会》,贾西津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迈克尔·史乐山:《以资产为本政策的包容性:科学的发展观》,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春季国际论坛上的发言,2005。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时立荣:《全球化与非正规就业》,《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W.理查德·斯科特著《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杨团:《中国的“第四域”》,社会学研究与调查内部文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4。

Sangjin Hahn,“Korea’s third way?Welfare-to-work and the emerging third sector in South Korea”,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交流论文,2004。

高鉴国:《中国社区工作者手册》,民族出版社,2002,第85页。

《老人之家风雨飘摇中“星光计划”何日星光灿烂》,《南方网一南方都市报》2004年4月6日。

Zastrow,Charles:《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张英阵等译,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王思斌:《混合福利制度与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发展》,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周向红、张小明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赖雨阳:《社区工作与社会福利社区化》,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

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

唐钧:《社会公正的社会与经济基础》,载景天魁等著《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唐钧:《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现状与前瞻》,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R.Rose,“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in R.Rose and R.Shiratori(eds.)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Wes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乘旦、陈新意:《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谢立中:《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谢立中:《如何看待社会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估——兼评“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光明日报》2001年8月2日。

童星、崔效辉:《“现代化”概念及其内涵》,《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4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胡福明:《苏南现代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千年发展目标:消除人类贫困的全球公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社会发展综合研究课题组:《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摘要)》,《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童星、文军:《我们的三个错觉及其反思——对当前社会几种流行认识的社会学思考》,《学术界》2001年第3期。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丁金宏:《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特征及其户口政策研究》,上海“人口与发展论坛”会议资料,2002。

华金·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8期。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温铁军:《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2年4月18日。http://www.macrochina.com.cn/zhtg/20020418028660.shtml。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6期。

周聿峨、阮征宇:《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Gans,H.J.,“Filling in Some Holes:Six Areas of Needed Immigration Research”,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9,p.42.

Hechter,M.,“Sociological Rational Choice Theory”,American Annual Reviews of Sociology,1997,p.23.

Hugo,G.,“Migration and the Family”,Occasional Paper Ser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Family,1994,p.12.

Mallee,Hein,“In Defense of Migration:Recent Chinese Studies on Rural Population Mobility”,China Information 10,1994,No.4:108~140.

Nee,Victor and Rebecca Matthews,“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ume22,1996.

Pieke,F.“European Chinese and Chinese Domestic Migrants:Common Themes i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l Migration”,http://www.iisa.nl/iiasn6/esf/migrant.html,1996.

Roberts,K.D.“Female Labor Migrants to Shanghai:Temporary‘Floaters,or Potential Settlers?”Interni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6,2002,p.2.

Ruben G.Rumbaut,Nancy Foner,and Steven J.Gold,“Im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June/July,2002,Vol.42,Iss.9.

Ruben G.Rumbaut,“Immigra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Social Origins and Future Orientation”,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June/July,1999,Vol.42,No.9.

Rumbaut,R.G.“International Migration:New ASA Section to Form in Los Angeles”,Footnotes[newsletter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May,22,1999.

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Pittsburgh: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No.1.

Stevenson,R.J.“Where do Sociologists Come From?”Footnotes[Newsletter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December,21,1993.

Waters,M.C.“Sociology and the Study of Immigration”,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Vol.42,No.9,1999,June/July.

Wu,H. and Zhou,L.“Rural-to urban migration in China”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1999,10(11).

Yaohui Zhao,“Rural to Urban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The Past and the Present”.In L.A.West and Y.Zhao(eds.),Chinese Rural Labor Flows,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0.

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乌尔西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译林出版社,2004。

乌尔西里·贝克等:《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乌尔西里·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郗卫东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乌尔西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金鑫主编《世界问题报告——从世界的视角观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蓝若琏:《失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与建立失业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师》2000年第6期。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伏兰君:《解决当前收入差距问题的重点与对策》,《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秦立强、王光:《浅谈我国社会环境的评价与预警》,《统计研究》2002年第4期。

宋林飞:《“中国经济奇迹”未来与政策选择——国际市场的挑战》,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刘兆佳等编《华人社会的变貌:社会指标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汝信等主编《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吴寒光:《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周长城等:《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周长城等:《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周长城等:《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朱庆芳等著《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林南等:《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林南、卢汉龙:《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构模型探讨》,《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卢汉龙:《来自个体的报告——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分析》,《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1期。

卢淑华:《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根据北京西安等地的调查》,《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4期。

卢淑华、韦鲁英:《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罗萍等:《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

罗萍:《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成果评述》,《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6期。

彭念一、李丽:《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海统计》2002年第12期。

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秦斌祥、朱传一:《美国生活质量研究的兴起》,《美国研究》1988年第3期。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李学举:《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求是》2004年第7期。

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唐钧:《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第11页。

1999年9月28日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令第271号)。2003年6月20日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我国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04发展报告)》,《人民日报》2005年2月16日第八版。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

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景天魁:《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华夏出版社,2001。

李强、胡俊生、洪大用:《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刘平:《从新二元社会分析到社会政策选择——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治理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

乔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下岗失业问题》,《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1期。

宋宝安:《观念与需求:社会养老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方式与需求意愿的调查与分析》,《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田毅鹏:《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赵定东、许洪波:《关系的魅力与移民的社会适应——中哈移民的一个考察》,《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4期。

赵子祥等主编《2002~2003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3。

辽宁省民政厅:《城市低保试点资料汇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