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图书

COMBAT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CHINA:Research and Action

SSAPID:101-6506-7619-82
ISBN:978-7-5097-3578-7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09年11月,社会性别平等项目在“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10周年之际,举办了“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和男性参与”全国研讨会,以全面检视“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10年来,中国在反对针对妇女暴力方面的进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拓展和深化中国的反暴力运动之路。 本书即是以这次全国研讨会的论文为基础,经精心挑选编纂而成。本书的出版将对当前拓展和深化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有所助益,也有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国际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运动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与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肖扬 姜秀花
编 辑:王玮;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致辞

 理论研究篇

  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之发展进路

   一 家庭暴力违背了社会正义的基本理念

   二 禁止家庭暴力是社会正义理念在家庭关系中的拓展

    (一)对家庭成员主体性的确认

    (二)禁止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社会正义的全面体现

   三 禁止家庭暴力是国家责任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理念与体系建构

   一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理念

    (一)对家庭暴力“零忍耐”

    (二)受害人本位

    (三)国家责任

    (四)人权观念与社会性别视角

   二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体系建构

    (一)关于法律的名称

    (二)关于总则部分

     1.立法目的

     2.基本原则

     3.适用范围

    (三)关于预防措施

    (四)关于救助措施

    (五)人身安全保护措施

    (六)关于法律责任

  对中国反家庭暴力机制的再思考

   一 中国反家庭暴力机制的现状

    (一)中国反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

     1.中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2.中国地方性法规、相关规定

    (二)中国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机构及制度

     1.司法机构及特邀陪审员制度

     2.公安机构及快速出警制度和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统计制度

     3.妇联组织及庇护制度

   二 中国反家庭暴力机制的现有缺陷

    (一)中国反家庭暴力相关规定的现有缺陷

     1.中国法律相关规定的现有缺陷

     2.中国地方性法规相关规定的现有缺陷

    (二)中国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机构及制度的现有缺陷

     1.司法机构及特邀陪审员制度的现有缺陷

     2.公安机构快速出警制度和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统计制度的现有缺陷

     3.庇护制度的现有缺陷

   三 中国反家庭暴力机制的完善

    (一)中国反家庭暴力相关规定的完善

     1.中国法律相关规定的完善

     2.中国地方性法规相关规定的完善

    (二)中国反家庭暴力相关机构及制度的完善

     1.司法机构及特邀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2.公安机构快速出警制度和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统计制度的完善

     3.庇护制度的完善

  针对妇女的暴力:一种基于性别的恐怖主义

   一 恐怖主义涉及暴力使用或暴力威胁

   二 恐怖主义分子行为具有政治目的

   三 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具有象征性价值

   四 恐怖主义希望引起公众注意

   五 恐怖主义的破坏性具有不可预测性

   结论

  “家庭暴力”在中国的“社会问题化”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传统社会中殴妻现象合法性的确立

    (一)家庭为本的父权等级制社会结构

    (二)家庭内部:“打老婆”——父权制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三)“家”“国”之间:干预的非正当——“家事”和“国事”的等级性

   三 西方现代社会中殴妻现象合法性的丧失

    (一)个人为本的现代西方民主制社会结构

    (二)家庭内部:亲密关系的变革和殴妻现象的“社会问题化”

    (三)公私之间:“公共暴力”对“家庭暴力”的干预

   四 总结和反思

  婚内强奸的概念界定及构成特征

   一 婚内强奸概念的界定

   二 婚内强奸的构成特征

    (一)婚内强奸的主体特征

    (二)婚内强奸的客体特征

    (三)婚内强奸的主观特征

    (四)婚内强奸的客观特征

     1.违背妻子的性意志

     2.丈夫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妻子发生性行为

      (1)婚内强奸的手段行为

      (2)婚内强奸中的强制性行为

  婚内针对女性性侵害的法律应对

   一 婚内性侵害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婚内性侵害的特征

    (二)婚内性侵害的表现形式

     1.性暴力

     2.性虐待

     3.性损害

   二 产生婚内性侵害的主要关联因素

    (一)传统思想观念与性侵害相关联

    (二)性行为规范和性道德的教育缺失

    (三)对婚内性侵害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缺乏明确的规定

   三 婚内针对女性的性侵害行为应被纳入法律的规制之中

    (一)婚内性侵害行为的刑事责任

     1.婚内性侵害行为的罪名确定

     2.对婚内性侵害行为罪与非罪的判定

     3.公诉与自诉的选择

    (二)对遭受婚内性侵害受害人的民事救济

  论丈夫对妻子的性暴力

   一 丈夫对妻子的性暴力的界定

   二 丈夫对妻子的性暴力与刑法中的强奸罪

   三 关于丈夫对妻子性暴力行为定罪的分析

  家庭暴力背景下女性犯罪宽宥论

   一 中国司法实践中对家庭暴力下女性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

   二 国外处理家庭暴力下女性犯罪的理论及实践

    (一)英美法系的“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

    (二)大陆法系的“期待可能性”理论

    (三)在正当防卫制度中增加“具有特定情节的防卫过当”

   三 对家庭暴力下女性犯罪从宽处罚的正当性分析

    (一)对家庭暴力下的女性犯罪从宽处罚,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对受虐女性犯罪从宽处罚,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和经济性要求

    (三)对家庭暴力下女性犯罪从宽处罚,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四)对家庭暴力下女性犯罪从宽处罚,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应有之义

   四 实现家庭暴力背景下女性犯罪轻刑化的法律途径

    (一)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

    (二)在准刑事司法解释中加以规定

  家庭暴力下受暴女性犯罪的量刑与执行途径

   一 “受虐妇女综合症”作为“正当防卫”成立的突破要件

   二 被害人过错:家庭暴力下受暴女性犯罪量刑的从轻情节

   三 期待可能性:衡量受暴女性犯罪刑事责任的新思路

   四 社区矫正:受暴女性犯罪刑罚执行的新途径

  “人身保护令”之意义、瑕疵及完善建议

   一 “人身保护令”之意义

    1.利用法律手段干预家庭生活,是对“家暴”受害者司法救济的有益尝试

    2.裁定内容的设计从现实危险到潜在威胁,周密全面,可避免受害人受到新的伤害

    3.人身保护裁定制度的创立和执行为保护妇女儿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 “人身保护令”之作用

   三 “人身保护令”设计之瑕疵

    1.“人身保护令”适用范围设计过窄,与需要采取司法救济措施的人群不成比例

    2.在“人身保护令”实施中,执法主体分散,责任分担不明

    3.对家暴实施者的惩治措施过少,惩罚力度不足,违法成本过低

   四 “人身保护令”执行之障碍

    1.“人身保护令”执行主体难以承受任务之重

    2.“人身保护令”的约束力和防治家暴的需求不相适应

    3.“人身保护令”执行的现实窘境

    4.社会对家暴存在认识误区

   五 完善“人身保护令”的建议

    1.扩大“人身保护令”的适用范围

    2.成立防治家庭暴力工作网络

    3.立法授权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于家庭暴力案件具有管辖权、裁决权、执行权

    4.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内涵予以立法意义上的规范

  家庭暴力与婚内赔偿

   一 有关法律规定的关系

   二 相关司法解释的理解

   三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对农村家庭暴力的实证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 农村家庭暴力情况

    1.“家庭暴力”行为界定

    2.研究方法与统计结果

     (1)实验组、控制组、成人常模SCL-90评定比较

     (2)实验组、控制组SSRE各项目、3个维度、家人支持评定比较

     (3)实验组SCL-90总分与SSRS总分、3个维度相关分析

   四 农村家庭暴力发生成因的社会性别分析

    1.传统观念与社会分工的禁锢

    2.文化程度与经济地位的悬殊

    3.冲突解决方面的性别差异

    4.摆脱暴力与渴望被爱的矛盾

    5.社会支持总水平的低下

   五 防治农村家庭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法律制度的构建

     1.推进地方反家庭暴力立法

     2.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

    (二)社会合力系统的构建

     1.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2.进行社会性别培训

     3.建立农村心理咨询机构

   结束语

  对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一 为什么要对施暴者进行教育

   二 施暴者为什么会施暴

   三 对施暴者进行心理教育的可能性

 行动干预篇

  发挥优势 履行职能 积极推进反对家庭暴力工作

   一 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完善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1.积极参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2.积极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

   二 加强宣传倡导,推动形成全社会反对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

    1.大力开展普法宣传

    2.创新基层活动载体

    3.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 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反对家庭暴力工作的协调机制

    1.牵头成立了多部门合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协调议事机构

    2.推动部门间合作出台反对家庭暴力措施

   四 加强妇联维权服务,建立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网络

   五 积极利用国际、国内项目资源,推动反对家庭暴力专项工作

  妇联组织在反对家庭暴力中的作用

   一 旗帜鲜明的宣传倡导作用

    1.宣传形式丰富多彩,喜闻乐见

    2.宣传内容深入浅出,因材施教

   二 名副其实的协调联动作用

    1.协调公安部门建立“反家暴110”

    2.协调法院建立“反家暴合议庭”

    3.与司法部门联手建立妇女法律服务(援助)机构

    4.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家庭暴力伤情(致伤)鉴定中心

    5.建立家庭暴力庇护所

    6.开展“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活动

    7.开展医疗干预家庭暴力试点工作

    8.建立妇女维权解困资金

    9.开展“阳光行动”

    10.推动“以暴制暴”女服刑人员减刑假释工作的开展

   三 强劲有力的个案干预作用

   四 锲而不舍的立法推动作用

    1.家庭暴力的界定比较宽泛

    2.突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3.突出了对受害人的人权保障问题

    4.强调了政府对受害人的救助责任

    5.努力解决家庭暴力案件举证难的问题

   五 忠于职守的执法监督作用

  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

   一 社会性别理念与网络同生共存

    (一)社会性别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二)家庭暴力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三)社会性别与反家暴网络的建立、发展

   二 警察干预家暴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一)对试点地区公安干警进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研讨、培训(2001~2006年)

    (二)开展公安干警中的培训培训者工作(TOT培训)(2007~2009年)

    (三)将社会性别培训纳入警察职业培训课程体系(2009年至今)

   三 挑战和展望

    (一)挑战

    (二)展望

  论家庭暴力之刑事司法干预

   一 本文对于“家庭”含义的取舍

   二 刑事司法干预家庭暴力的价值

   三 对妇女家庭暴力刑事司法干预的路径

    (一)强化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的刑事司法控制

    (二)建立家庭暴力刑事案件公诉与自诉相协调的制度

    (三)完善家庭暴力的刑事立法

    (四)确立宽严相济的家庭暴力犯罪的惩罚体系

    (五)对反抗家庭暴力的涉案妇女的轻刑化思路

  家庭暴力危险的阻却

   一 破冰之旅:家庭暴力催生“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二 危险阻却:“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概念及功能

    (一)“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概念

    (二)“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功能

     1.威慑功能:使其不敢犯

     2.缓冲功能:使其不能犯

     3.渠道功能:国家干预

     4.平衡功能:抑强扶弱

   三 实践探微:解析“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试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一)反映情况的多,申请保护的少

    (二)保护期限引发广泛争议

    (三)谁来保护“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四)裁定效力缺乏立法支持

   四 程序构建:人身安全保护程序的制度设计

    (一)申请程序:尊重受害人的自主权

    (二)保护范围:合理划定公权力干预的边界

    (三)审理程序:坚持快捷审理,兼顾公平公正

    (四)证据规则:一定情况下举证责任转移

    (五)有效期限:合理界定

    (六)执行保障:多机构联动合作

   结语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行为分析与警察干预策略

   一 对家庭暴力施暴者实施暴力的社会原因分析

    (一)受家长制文化的丈夫惩戒权的影响

     1.在英美国家,“拇指法则”赋予了丈夫及家长惩戒权

     2.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对丈夫及家长惩戒权的认可

    (二)社会与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以及不平等关系使暴力成为可能

    (三)在社会化过程中男性暴力行为的学习与养成使施暴行为正常化

   二 社会交换与社会控制理论对警察处理家庭暴力的建议

    (一)对家庭暴力施暴者的惩处与打击策略

    (二)对家庭暴力施暴者的预防、教育和矫治策略

     1.行为前预防:构筑家庭暴力防线

     2.教育与矫治:建设性帮教施暴者

  在社区中赋权妇女

   一 “半边天家园”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半边天家园”产生背景

     1.家庭暴力问题不容乐观

     2.社会变革使社区成为家庭问题的聚集地

     3.社区拥有行政、非政府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志愿者等各种支持性资源

    (二)理论基础

     1.社会支持理论

     2.赋权理论

     3.社会性别理论

   二 “半边天家园”的工作模式

   三 “半边天家园”的行动内容

    (一)参与式培训

    (二)法律帮助

    (三)心理疏导

    (四)小组工作

    (五)社区倡导性活动

   四 “半边天家园”的主要成效

    (一)一个创建

    (二)两个转变

    (三)三个延伸

    (四)四个提高

    (五)八个载体

   五 启示

    (一)妇联组织在反家暴工作中大有可为

    (二)社工介入是反家暴的发展趋势

    (三)反家暴工作必须与和谐社区建设紧密结合

  婚姻暴力的城市社区干预个案研究

   一 文献回顾

   二 婚姻暴力的社区干预研究

    (一)社区介入婚姻暴力的必要性分析

     1.社区文化、社区意识对个人越轨行为具有的制约作用

     2.“单位”功能的衰落赋予了社区干预婚姻暴力的重要职责

     3.发生婚姻暴力事件后,受害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熟悉社会、熟悉人群

    (二)婚姻暴力的社区干预现状

    (三)关于右安门街道社区干预婚姻暴力的分析

     1.街道社区概况

     2.参与干预婚姻暴力的主要机构和组织

      (1)政府机构牵头形成的多机构网络

      (2)社区志愿者组织

     3.婚姻暴力的主要干预方式

      (1)宏观层面的预防

      (2)微观层面的干预

     4.右安门社区婚姻暴力干预的特点和启示

   三 婚姻暴力的城市社区干预模式构思

    (一)建立反对婚姻暴力的社区支持网络

    (二)营造干预婚姻暴力的社区文化

    (三)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巧

  农村中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建议

   一 导言

   二 农村中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特点

    (一)行为发生的半隐蔽性

    (二)法律介入的半真空性

   三 农村中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影响因素

    (一)针对妇女家庭暴力中的农村男性

     1.对家庭经济的责任形成了社会对男性的压力

     2.重男轻女的观念符合男性对家族的责任

     3.流氓地痞家庭中的妇女更容易受到暴力侵害

    (二)针对妇女家庭暴力中的农村妇女

     1.生活地域从夫居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妇女的退路

     2.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剥夺了妇女反抗家庭暴力的经济基础

     3.外界支持的缺乏常使妇女产生无助感

    (三)针对妇女家庭暴力中的农村婚姻形式

     1.媒妁之言的结合方式为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埋下了隐患

     2.早婚容易造成家庭矛盾,进而产生家庭暴力

   四 农村中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社区干预建议

    (一)内外结合,观念优先

    (二)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

    (三)加强专业的社区干预

  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医疗干预:实践价值与路径探索

   一 对妇女暴力的由来、定义及内容

    (一)对妇女暴力的定义

    (二)对妇女暴力的表现

     1.家庭中的暴力

     2.性侵犯及性骚扰

     3.拐卖妇女及女童

     4.溺杀女婴及产前性别选择

   二 医疗干预在反对针对妇女暴力行动中的作用

    (一)反对针对妇女暴力医疗干预的意义

    (二)医疗机构在反对对妇女暴力中的位置与作用

   三 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的实践

    (一)医疗干预的首次实践——铁营医院试点项目启动

    (二)铁营医院推动医疗干预的主要做法

     1.全员滚动式培训

     2.建立医院内部救助机制与工作原则

     3.编写医疗干预教材及指导手册

     4.定期对临床救助案例、经验进行交流研讨

     5.应用多种宣传手段,宣传医疗干预理念

     6.建立医院与社区/社会的合作网络,共同干预对妇女的暴力

    (三)实践中提炼出的医疗干预原则

   四 医疗干预的实践价值

    (一)显示医疗干预的可行性与紧迫性

     1.可行性

     2.紧迫性

    (二)铁营医院医疗干预的经验

     1.进取、开放、富于创新精神的领导层

     2.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人文情怀的医务工作骨干队伍

     3.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4.项目及工作小组全情投入

    (三)促进医务工作者人格的提升与成长

   五 思考与展望

    (一)铁营医疗干预项目的困难与挑战

     1.项目工作与医院常规工作的关系

     2.人员流动与持续性培训的关系

     3.医疗干预的制度性保护问题

     4.医疗干预及救助的专门经费

    (二)医疗干预可拓展路径的思考

     1.制度性政策近期出台可能吗

     2.可以继续探索和推进的工作

  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心理救助

   一 家庭暴力存在的现状

   二 施暴者和受虐者的心理特质分析

    (一)家庭暴力成因的两种心理学分析

     1.施受双方病理模式论

     2.心理学理论模式

    (二)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特质分析

     1.对家庭暴力中施虐者——男性特质的分析

      (1)施虐者——男性特点的分析

      (2)心理学对男性施暴过程及施暴后特征的分析

     2.对家庭暴力中的受虐者——女性特质的分析

    (三)家庭暴力下女性的特征

     1.行为特征*

     2.心理特征

   三 心理救助的方法

    (一)通过心理干预早期预防夫妻暴力的发生

    (二)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或减少已发生的夫妻暴力*

     1.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防止家庭暴力

     2.夫妻共同治疗

     3.团体治疗或小组治疗

    (三)家庭暴力心理干预的评定和随访

    (四)建立系统的妇女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1.情感支持小组

     2.各类专门的女性会馆

    (五)法律援助

  反对家庭暴力中的妇女非政府组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三 体制的催生:宁街道庇护所的形成

   四 宁街道庇护所干预家庭暴力的过程与方法

    (一)宁街道庇护所干预家庭暴力的过程

    (二)宁街道庇护所干预家庭暴力的方法

     1.做一个倾听者

     2.全面动员

   五 宁街道庇护所的困境

    (一)隐私的家庭问题与熟人的社区

    (二)无区隔的家庭暴力与区隔性的庇护

    (三)专业的服务需求与非专业的工作人员

   六 结论与建议

  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探讨

   一 上海市家庭暴力调查

   二 受害者的生理、心理状况

    1.家庭暴力对受虐妇女的身体影响

    2.家庭暴力对受虐妇女的心理影响

    3.社会工作干预的意义

   三 社会工作干预模式探索

    1.社区层面

    2.团体层面

    3.个人层面

  家庭暴力干预手记:来自一线工作的思考

   一 受虐妇女的困境

    (一)简妮的故事:离开暴力的心理困境

    (二)娟子的离婚路——离开暴力的法律困境

   二 未来干预策略的有效性探索

    (一)回顾过去的干预成果

    (二)未来干预的设想

     1.心理干预

      (1)施暴者干预

      (2)受暴妇女的干预

      (3)受暴儿童的干预

     2.法律完善

   三 反家暴干预需要的条件

    (一)观念的转变

    (二)全国性的干预系统

 反对针对妇女多种形式的暴力与男性参与篇

  对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现况与问题的思考

   一 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主要进展与现况

    (一)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法律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公众反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不断提升

    (三)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逐步深入

     1.有关家庭暴力的理论研究

     2.定量与定性的实证调查

     3.法律政策的研究与推动

    (四)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模式不断创新

   二 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反对家庭暴力领域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二)对针对妇女的其他暴力形式研究干预不够

     1.在私人和家庭领域,针对农村老年妇女的暴力亟需干预

     2.在公共生活领域,针对女性的性骚扰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3.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有所上升

     4.因外出谋生而被拐卖/骗的妇女儿童还将继续增多

     5.剥夺女性生存权的产前性别选择尚未杜绝

   三 战略选择和未来努力方向

  中国近十几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现象的特征与变化趋势

   一 近十几年来被拐卖妇女儿童现象特征

    (一)婚迁流入妇女

    (二)性服务妇女

    (三)非法/非正常收养儿童

    (四)女性廉价劳动力

   二 未来十年内拐卖妇女儿童现象变化的趋势

  工作中的性骚扰

   一 女性态度的作用和影响女性态度的因素

   二 单位/组织的态度和公平性分析

   三 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舆论分析

   四 性骚扰的后果及特征

   五 结论与思考

    (一)影响性骚扰行为的结构

    (二)受害者的社会援助和救济渠道缺乏

    (三)单位制度的迫切性

    (四)需要性别文化的矫正工作

  姻亲冲突与亲密伴侣暴力的关系研究

   一 亲密伴侣暴力的流行率与风险因素

    (一)亲密伴侣暴力的流行率

    (二)亲密伴侣暴力的风险因素

   二 姻亲冲突的流行率与风险因素

    (一)姻亲冲突的流行率

    (二)姻亲冲突的风险因素

   三 个案分析

   四 讨论

  技术与权力的暴力合谋

   一 女性身体的历史——受压制的历史

   二 社会性别制度所建构的审美取向——男权文化的软暴力

   三 技术文明是权力的具体实施者——技术暴力

   四 媒体——权力与技术的合谋者

   结语

  网络文化与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

   一 网络文化与暴力: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重要视角

   二 网络制暴与治暴: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现实境况

   三 网络的文化使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网络诉求

  关于针对妇女语言暴力的调查与分析

   一 相关概念厘定

    (一)语言暴力的定义

    (二)显性语言暴力与隐性语言暴力

   二 调查的实施

   三 现状分析

    (一)对语言暴力认识的浅析

     1.对针对妇女的语言暴力认识模糊

     2.针对妇女的语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

    (二)针对妇女的语言暴力的基本情况

     1.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妇女更易遭受语言暴力的伤害

     2.不同职业的女性遭遇语言暴力的内容不尽相同

     3.家庭中的语言暴力

      (1)家庭中男性绝对权威的体现

      (2)“冷战”现象频繁

     4.针对妇女的语言暴力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5.针对妇女的语言暴力具有循环反复性

   四 原因剖析

    (一)社会历史原因

    (二)社会现实原因

    (三)存在原因

     1.传播途径

     2.法制不完善

   五 语言暴力对女性的危害

   六 解决针对妇女语言暴力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语言暴力问题的认识

    (二)用沟通与理解抵制语言暴力

    (三)用法律抵制语言暴力,捍卫正当权益

    (四)加强法制建设

   结语

  促进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研究与行动

   一 中国语境下的“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论述

    (一)性别暴力

     1.什么是性别暴力

     2.为什么要定义性别暴力

     3.在中国语境下,定义性别暴力需要关注的问题

     4.关于“女性对男性的暴力”

    (二)男性参与

     1.男性参与的意义

     2.男性参与的主体

     3.男性参与的领域

     4.男性参与的目标

     5.男性参与的途径

     6.促进男性参与的策略

   二 中国大陆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行动

    (一)培训公检法司人员,促进改变观念和行为

    (二)开展“白丝带”行动

    (三)成立男性反对性别暴力行动小组

    (四)推举著名男电影演员为反家暴公益形象大使

    (五)首届十大“时代男性”评选*突出反对性别暴力

    (六)对男性施暴者的辅导与矫治

   三 促进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经验与挑战

    (一)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经验

     1.立法进步和机构规章制度完善是促进男性参与的机制保障

     2.妇女组织和女性主义者是促进男性参与的推动力

     3.社会性别培训是促进男性参与的重要手段

     4.国际视角与本地实际结合是促进男性参与的策略

    (二)促进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面临的挑战与根源

     1.困难与挑战

     2.根源

   四 促进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策略

    (一)男性主体建构

    (二)全面反对性别暴力及学科建设

    (三)促进男性参与的方法和途径

     1.倡导与教育

     2.培训

    (四)立场和方法的统一

     1.非批评态度

     2.妇女组织的策略

  与男孩和男子合作,防止针对妇女的暴力(摘要)

  迈向一个公平的世界

  在“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和男性参与”全国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

   一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特点

   二 会议达成的主要共识

    (一)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有效保障受暴妇女的权益

    (二)努力开展综合性的干预与行动,不断提高为受暴妇女服务的水平

    (三)进一步关注针对妇女的多种暴力形式,推进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事业的创新发展

   三 继续深化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为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而努力

本书从理论研究、行动干预和男性参与方面系统反映了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成果和现状,集中体现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学者对针对妇女暴力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展现了“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确立10年来中国在法律政策、警察干预、司法干预、法律援助、心理支持及综合性干预方面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揭示了新形势下针对妇女的性骚扰、拐卖/骗、网络暴力、语言暴力、姻亲关系和亲密伙伴暴力的特点与趋势。书中富有哲理的思辨、独到的见地和鲜活的经验将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行动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