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拓荒者的足迹图书

SSAPID:101-6503-3592-79
ISBN:978-7-5097-4741-4
DOI:
ISSN:
关键词:

创意经济 文化产业

[内容简介]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化中国书系
作 者: 张晓明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前言

 迎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导言

  一 文化产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

   (一)近十年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提高,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构成了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

   (二)在顺利实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所谓“新兴第三产业”门类以远远超出其他产业门类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三)在近年来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带动第三产业,以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四)我国的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和地区发展新的主要增长点

  二 文化产业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一)收入需求结构的变化刺激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拉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改革启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

   (二)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三)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形成尖锐矛盾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形成战略矛盾,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

   (五)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四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突出,中央和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和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运动加速,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将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数字化文化产业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趋势

   (三)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将在其核心领域——传媒业中获得重大突破,从而带动文化产业各行业的改革全面深化和走向融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实质性的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兼容性格局将基本形成

   (四)中国“入世”及其在服务贸易领域里的承诺,以及国际文化产业集团在WTO的原则框架范围内获准进入,在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多重挑战的同时,也助推了中国文化产业全国竞争态势的形成,并将这一竞争进一步引向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新型产业融合

   (五)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变数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将日益突出

   (六)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五 若干政策建议

   (一)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构建与WTO原则相适应又符合中国文化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系统

   (二)放宽市场准 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整和重组文化经济利益关系,积极稳妥地构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国民文化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应对加入WTO的挑战

   (三)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建立新的文化外贸制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发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四)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加强文化安全立法建设

   (五)进一步改善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创新环境,加强相关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以制度创新的公共产品支持文化政策的创新,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

 战略性调整中起步的中国文化产业

  一 “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是完全必要的

   (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二 2002年文化产业发展热点聚焦

   (一)传媒业改革全面启动

   (二)旅游业持续高速增长

   (三)体育和会展业蓬勃兴起

  三 文化产业能否有较大较快的发展,关键要看文化体制创新

   (一)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文化产业领域中,需要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形成事业和产业合作发展的体制

   (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文化产业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度,在统一的市场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创新

   (三)无论是在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领域,还是在市场化程度低的产业领域,文化资源、文化内容与文化原创都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薄弱环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突破内容瓶颈,大力发展内容产业

   (四)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新的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

   (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值关键时期,需要更大的财政支持,更需要转变机制,进入国家宏观经济部门支持范围

 以全面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一 2003年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传统文化产业开始向新兴文化产业转移

   (二)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存量领域的产业发展潜力开始得到释放

   (三)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运动引人注目,产业格局出现大范围重组,增量领域的新兴产业力量异军突起

    1.数字电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改变了广电领域的产业格局,使影视内容提供商开始拥有优势地位

    2.通信和信息产业从粗放发展走向集约,网络内容产业浮出水面

   (四)市场开放提速,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谋求多方创新

  二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三 若干建议与展望

   (一)将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更积极地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将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存量潜力与释放民营文化资本的增量实力结合起来,迅速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

   (三)实施文化内容管理制度创新,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迅速壮大国有文化经济,并逐步摸索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形式

   (四)开放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文化事业服务领域,将发展公益性社会服务事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进一步加大和改善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持

 抓住改革机遇,积极、稳健、快速发展文化产业

  一 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文化产业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分析

   (二)文化体制改革强力推进,产业发展获得新的动力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加快发展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内容产业的紧迫性凸显

   (四)网络信息内容产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其中游戏内容产业继续保持复合率将近100%的增长,超过了手机短信的增长幅度

   (五)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任务提上日程

   (六)宏观管理体制开始变化,为产业发展释放出新的空间

  二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宏观形势中的问题:对于战略性短缺的进一步审视

   (二)改革日渐深入,关键性领域的关键性制度创新有待突破

   (三)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使得发展冲动无序化,文化产业发展出现“泡沫化”现象

  三 预测与建议

   (一)通过建立平等、统一的市场体制,扩大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推进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之间的联合、兼并、重组,大力提高市场集中度

   (二)将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杠杆,推动新一轮传媒资本投资浪潮的形成

   (三)抓住“十一五”规划机遇,规范产业发展,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格局形成

   (四)加入WTO以后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应该建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战略联系,拓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商机

 从突破走向规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一 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获得积极进展

   (二)文化产业宏观形势:随着消费增长而平稳上升

   (三)文化体制改革进入试点总结,体制和政策创新进入调整、完善、规范阶段,有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四)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

   (五)“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亮点

   (六)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关注热点,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与合作的新型战略思路和战略机制开始形成

   (七)内地和香港、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产业互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二 目前存在问题与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新的机遇和老的道路

   (二)文化建设的形势:发展与改革的“紧平衡”

   (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态势

   (四)改革的中心环节: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

  三 预测与建议

   (一)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发挥文化产业对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战略枢纽作用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

   (三)统一和规范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四)关注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结构重组中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

   (五)加强区域协调,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

   (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局面

 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

  一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首次经济普查结果发布,文化产业总量不大,但是结构趋于合理

   (二)文化消费继续平稳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

   (三)数字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电子消费终端发展迅猛,新娱乐时代来临

   (四)产业链条上移,内容原创备受重视,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平实现历史性的提升

   (五)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东部文化产业战略升级,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东、中、西部各显特色

   (六)“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

  二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尽管文化消费热点迭出,但是总量过小,基本面仍然比较沉寂,多种原因制约了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

   (二)经济普查凸显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战略性短缺”,市场开放不足使得文化体制改革成果难以被检验,产业发展步伐不快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雷同,可能落入产业发展的陷阱

   (四)发展冲动巨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政策供给不足,监管手段滞后,发展环境不顺

   (五)文化产业发展高潮的兴起与理论研究的落后形成落差,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于发展现实需要的状况日益突出

  三 预测与建议

   (一)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三)适应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汇流的发展趋势,实行体制和政策的综合创新,形成跨产业、跨部门的发展合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六)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

 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 总体态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文化产业提速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二)人均收入不断增加,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度假消费模式出现转型

   (三)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存量领域与资本市场开始全面接轨,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破局

   (四)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播电视和电信产业融合稳步推进,新型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值得关注

   (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走向规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北京模式”

  二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趋紧,要注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文化市场建设滞后问题开始凸显

   (三)在整体上市的大门打开之后,要特别注意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四)在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发展和繁荣文化也要警惕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

   (五)“走出去”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规律缺乏了解,盲目性较大

  三 趋势预测和政策建议

   (一)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要以多种手段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政策

   (二)在改革全面推开的形势下,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中心,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环境

   (三)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市突破后,应该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兴办中小型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形成大中小并举的文化产业格局

   (四)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更要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文化企业的特殊组织形式,避免转企改制简单化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 总体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通道,但是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多的亮点之一

   (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来说有限,从现阶段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制性的而非市场性的

   (三)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新闻出版领域表现突出,媒体产业化进展加速

   (四)新技术发展迅速,广电业和通信业日益融合,越来越接近“引爆点”,并承担起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职责

   (五)在经济危机压力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的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开始发挥作用

  二 前景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将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一)经济危机将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危机将会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新兴服务业将开始唱主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方向

   (三)经济危机将会加速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3G和CMMB的同时推出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时期

   (四)经济危机将推动全球文化产业格局变化,全球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中国在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将会改变

  三 对策建议:抓住经济转型机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重新梳理文化产业概念,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发展范式”转型的高度来认识

   (二)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要求,以新的发展思路研究制订“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新的增长周期的到来早做准备

   (三)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四)以“创意经济”的大视野,创新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结盟,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 总体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2009年文化产业的宏观数据:从私人需求、公共需求、出口三个角度分析

   (二)文化体制改革:存量和增量领域出现联动,改革取得突破

   (三)数字化和网络化进展迅猛,新媒体新业态开始唱主角

   (四)产业融合迅猛推进,制造业升级机遇凸显

  二 趋势与问题:中国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调整产品结构,既要满足消费需求更要满足生产需求

   (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关键不是做大规模,而是促进竞争和鼓励创造

   (三)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调整技术结构,要有一个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多层次的技术结构

   (五)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在全国统一市场环境中合理配置产业资源

  三 政策建议:围绕结构调整推动改革、完善政策

   (一)明确改革目标,围绕公民文化权利构建基本文化制度,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

   (二)调整改革重点,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梳理产业政策,完善政策衔接,充分利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

 寻找动力,重新起步

  一 如何看待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目标?

  二 如何看待“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一)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本依据

   (二)参与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主攻方向

   (三)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大机遇

   (四)发展新型城市文化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和错位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独特优势

   (五)发展文化贸易,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三 寻找新动力,实现新发展

   (一)重新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一场观念的革命?

   (二)重新认识改革: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要构建目标模式

   (三)重新认识文化市场主体:变两轮驱动为多元合力

   (四)重新认识文化安全,建立积极外向的国家文化贸易体系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十年堪称“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十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十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十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到“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十年发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