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企业文化发展报告(2013)图书
Report on Corporate Culture in Hubei(2013)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湖北省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势。书中总报告系统阐述了湖北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理论观点部分重点梳理了有关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发展状况篇探究湖北省不同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成果;典型案例篇对湖北省的重点企业,如武汉钢铁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等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就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关信息
《湖北企业文化发展报告(2013)》编委会
总报告
湖北企业文化建设概要:成效、问题、对策
一 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二)从历史传承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
(三)从现实需求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湖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从提升企业竞争力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
二 湖北企业文化建设成效
(一)从认识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企业文化意识大大增强
(二)从内涵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从浅层到深层的转变,企业文化内容更加丰富
(三)从载体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文化建设阵地不断扩大
(四)从覆盖领域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局部到全面的拓展,文化建设领域更加宽广
(五)从机制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单一推进到整体的联动,机制更加完善
(六)从功能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文化建设作用凸显
三 湖北企业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一)确立以科学发展、和谐共赢为主导的企业文化目标取向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开拓创新为根的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1.指引方向,引领发展
2.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3.特色鲜明,符合主流
4.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5.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三)建设以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
1.凝练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提高企业文化理解力
2.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打造企业文化竞争力
3.选择多元企业文化的载体,凸显企业文化感染力
4.完善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
5.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影响力
6.构建企业文化评价体系,强化企业文化推动力
(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六大关系
1.长期发展与短期盈利的关系
2.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的关系
3.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管理者与员工参与的关系
5.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6.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四 湖北企业文化建设政策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政府推动力
(二)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
(三)汇聚社会力量,加大舆论引导力度
(四)深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强组织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理论篇
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湖北企业文化建设
一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 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把握湖北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湖北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二)湖北发展“黄金十年”的阶段目标奠定了湖北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文明湖北”建设的新部署描绘了湖北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望
三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文化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四 充分了解湖北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选择湖北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湖北企业的文化建设状况及特点
(二)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推动湖北企业文化再造
1.提炼员工统一的核心价值观
2.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
3.建设兼收并蓄的特色文化
4.培育学习创新的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一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二 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机制
(一)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力
1.企业的精神力
2.企业的制度力
3.企业的行为力
4.企业的形象力
(二)企业文化力提升企业学习力
(三)企业学习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 小结
推进湖北企业文化升级,提升湖北企业发展战略地位
一 推进湖北企业文化升级,须重新认识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企业文化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与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
(二)企业文化是公司运营的哲学基础和管理的“软环境”“软约束”,是“管理之魂”
(三)企业文化是特定组织学习和发明创造的基本假定
(四)企业文化是管理与其社会文化高度调和的产物
(五)企业文化是与组织战略密切相关的主体文化,深刻影响着战略思想和战略实施的成功
二 湖北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二)缺乏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三)企业伦理文化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
(四)企业人本文化核心地位确立不够
(五)缺乏企业文化创新机制
三 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升级,提升湖北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企业文化应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从价值观念上对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二)企业文化应更注重企业内学习氛围的培养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三)企业文化应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将生态文明作为湖北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四)企业文化应由单元性向多元性、兼容性和协调性方向发展,使企业文化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
(五)企业文化应更注重树立企业良好的组织形象
加强湖北企业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绩效
(一)构建企业外部、内部发展协调统一体的问题
(二)企业文化力激发与建设问题
1.导向力
2.激励力
3.凝聚力
4.融合力
5.规范力
6.防御力
7.辐射力
(三)企业-员工成长共同体建设问题
(四)企业创新与变革中的文化支持问题
加强湖北企业创新文化研究,打造湖北制造新动力
一 湖北企业文化创新研究的特点
(一)独特的“荆楚文化”是湖北企业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二)民营企业纷纷崛起是湖北企业文化创新的生力军
(三)借势“中部崛起”战略为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四)利用知识密集特点为创新驱动提供科技优势
二 湖北企业文化创新的发展现状
(一)湖北省大力推进“创新湖北”的文化建设
(二)县域文化发展魅力显现
(三)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四)扩大开发了文化旅游业
(五)涌现了一批“文化兴企”的优秀企业
1.蓝特集团:“三本文化”凝铸企业之魂
2.武汉钢铁集团:“四个每一天”
3.三江集团:“三江文化成就航天伟业”
三 湖北企业文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层次低且形式单一
(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三)企业文化力难以转化为竞争力
(四)未能充分利用湖北省人才资源
(五)就企业文化理解层面来说,表现为高度重视却认识不够
(六)就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来说,表现为认识正确却理解不透
(七)就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来说,表现为强调共性却忽视个性
(八)就贯彻企业文化来说,表现为贯彻措施不错却忽视了整合
四 实施湖北企业文化创新,打造湖北创造新动力
(一)继承传统文化,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
(二)注重人的因素,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企业和谐文化
(四)提倡开拓创新,反对中庸之道
(五)以武汉为中心,发展企业文化教育
(六)就地取材,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七)加强企业文化创新与市场实际的结合,增强危机意识
(八)强化企业学习能力,注重企业文化创新
(九)拓展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倡科学冒险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理念之“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现代企业“团结协作”精神之“基”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思想:现代企业“诚信立企”追求之“本”
二 促进与制约交织: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利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二)传统文化的糟粕制约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三 超越与创新: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一)坚持批判地继承的原则
(二)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合理吸收与现代转换相结合的原则
楚文化对湖北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 丰富的楚文化内涵
二 独特的楚文化精神
三 楚文化精神对湖北特色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业篇
湖北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报告
一 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与组成要素
(一)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金融企业文化的特征
(三)金融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
1.金融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2.金融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3.金融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二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 湖北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湖北银行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凝练战略,指导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重视合规文化建设
3.加强企业形象宣传,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4.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的管理与维护
5.重视行徽设计
(二)汉口银行金融文化建设现状
1.精神文化建设
2.行为文化建设
3.环境责任
四 湖北省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一)对金融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二)金融文化建设体系不完善
(三)金融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目标短期化行为
(五)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形不成合力
(六)存在舍本逐末的倾向
五 改善湖北省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紧扣“三大”内涵
(二)处理好“八大”关系
1.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2.把握好广泛性与特色性的关系
3.把握好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关系
4.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业务经营的关系
5.把握好文化形成与持续发展的关系
6.把握好文化主导与参与主体的关系
7.把握好一贯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8.把握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三)做好“九件”大事
1.承担社会责任应作为金融企业首选的经营战略
2.强化风险意识理念是增强金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3.“诚信至上”应作为金融企业基本的经营思想
4.“以人为本”应作为金融企业的管理理念
5.金融创新是增强金融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
6.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金融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7.打造学习型团队是保证金融企业与时俱进的先决条件
8.团队精神是增强金融企业凝聚力的有力保证
9.培养一批勇于担当的金融家
湖北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报告
一 湖北物流企业发展状况
(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
(二)“育牌”工作积极,知名品牌偏少
(三)产业区域分布不均衡,行业结构不合理
二 湖北物流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一)现代物流企业文化的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二)物流企业文化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2010年)
(三)物流企业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
三 湖北物流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
四 湖北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湖北物流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及要求
湖北商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报告
一 湖北省商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
二 湖北省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一)商业文化软硬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三)企业文化正成为商贸类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四)建构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商业制度
(五)形成了“诚信”和“务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训制度
(七)员工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三 湖北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的楷模——武商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武商集团的光荣传统
(二)武商集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强化培训
2.开展活动
3.重在实践
四 湖北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而轻内涵
(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模糊
(三)盲目效仿、缺乏个性特色
(四)部分领导和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五)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六)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的各种保障措施还不够到位
五 加强湖北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湖北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1.构筑先进的商业理念
2.构筑义利结合、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
3.构筑顾客导向型的商品文化
4.构筑尽善尽美的服务文化
5.构筑富有特色的营销文化
6.构筑相互尊重的商业伦理文化
(二)加强湖北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三)加强湖北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全方位开放,汲取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的精华
2.大力推进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
3.着力打造商业文化载体
4.加大保障措施,推进商贸类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工作
湖北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报告
一 旅游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一)旅游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旅游企业文化的特征
1.服务意识是旅游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
2.文化内涵是旅游企业文化的鲜明特点
3.以人为本是旅游企业文化的主题
4.开放性与涉外性是旅游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
(三)旅游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约束功能
3.凝聚功能
4.辐射功能
二 湖北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1.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2.文化建设逐步朝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二)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1.旅游企业文化是“设计”文化
2.旅游企业文化是“个人”文化
3.旅游企业文化是“造人”文化
4.旅游企业文化是“形象”文化
5.旅游企业文化是“拿来”文化
6.旅游企业文化是“政治”文化
7.旅游企业文化是“文体”文化
三 湖北省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企业“小、散、弱”特征比较突出,竞争力不强
(二)旅游企业文化中的“沉默的螺旋”困境
1.外在旅游大环境的沉默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沉默
3.旅游协会的沉默
4.旅游企业的沉默
(三)旅游企业的诚信问题
1.存在唯利是从观念
2.缺乏团队协作
3.服务意识较差
四 改善湖北省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从“沉默的螺旋”理论入手构建旅游企业文化
1.创建有效的旅游企业大环境
2.借助积极的“意见领袖”
3.系统推广旅游企业文化,完善CIS体系
(二)建立旅游企业诚信体系
1.明确企业的使命
2.塑造以诚信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
3.创建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4.体现“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5.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
(三)注重培育学习氛围
湖北高科技企业文化发展报告
一 湖北高科技企业行业发展与现状
(一)湖北高科技企业行业发展历程
(二)湖北高科技企业行业现状
二 湖北高科技企业文化现状
(一)企业文化对湖北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
(二)湖北高科技行业企业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
2.创新性
3.前瞻性
4.示范性
三 湖北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表象化
(二)过于重视科技而忽视人文
(三)高科技企业文化要进一步与社会契合
四 湖北高科技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1.湖北高科技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进一步突出高科技企业文化的开放性、创新性、前瞻性和示范性
3.注重提升高科技企业文化的人文特征
五 总结
湖北制造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报告
一 湖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比较雄厚,是全国的制造业大省
(二)发展较快,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三)产业结构与市场拟合度越来越高,八大产业构成制造业框架
二 湖北省制造业企业文化发展的状况
(一)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积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建设由表象建设向内涵建设推进
(三)企业文化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乏创新
(四)企业文化的整合力度不够
三 湖北省制造业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具有一定的关系导向特征
(二)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特色
(三)具有一定的“家文化”导向
(四)具有一定的业绩导向
四 湖北省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方面
(二)社会发展方面
(三)认识方面
(四)忽视对员工的激励
五 湖北省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进一步强化人本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三)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体系
(四)强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五)把握企业建设的重点并有所侧重
(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内容
案例篇
武钢集团的职工文化建设
一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高职工素质
二 发挥职工文化的熏陶作用,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追求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一 稻花香名称的由来
二 稻花香文化的内涵
(一)稻花香的核心价值观
(二)稻花香精神
(三)稻花香的发展愿景
三 稻花香文化的传播与实施
东风汽车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一 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体系
(一)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1.企业使命
2.企业愿景
3.企业价值观
4.经营理念
5.企业哲学
6.企业精神
(二)东风公司管理文化
二 东风公司的企业文化评估体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建设原则
(二)企业文化建设评估体系建设要求
(三)评估内容及指标
1.评估内容
2.评估方法
湖北宜化用文化打造百年品牌*
一 宜化文化体系
(一)什么是宜化文化?
(二)宜化文化的本质:价值观的认同
3.宜化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
4.宜化文化的落脚点:以人为本
(1)让员工快乐着工作,工作着快乐
(2)为员工制造感动,在宜化倡导感恩
5.宜化文化持之以恒发展的关键
(1)企业领导与员工一致的价值观
(2)企业文化要与工作结合起来,要与效益联系起来
(3)企业文化是全员性的文化
二 宜化文化的特性
(一)形成了“五六七”管理思想:五项措施、六大任务、七大法宝
(二)提炼了系统的文化管理理念
(三)建立了自觉的文化宣贯机制
大冶有色凝聚“大江文化”*
一 用企业文化引领人,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公司发展“凝心”
(一)发挥工会联系劳模先进人物的优势,大力弘扬公司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工会贴近职工群众的优势,教育引导职工认同公司改革发展观
(三)发挥工会强化民主管理的优势,激励职工吸收先进企业文化
二 用科学文化培育人,开展“创争”活动,为企业发展“聚力”
(一)打造三个阵地
(二)分层分级培育
三 用职工文化团结人,开展文艺体育活动,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鼓劲”
(一)大动作推进文化软硬环境建设
(二)全方位形成公司职工文化活动模式
葛洲坝集团打造“丰碑文化”*
蓝特集团建设“三本文化”
一 确立核心理念,构筑精神标杆
(一)创立“三本文化”
(二)丰富发展内涵
(三)彰显文化力量
二 坚持文化引领,促进和谐发展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营造和谐创业氛围
(三)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三 发挥工会优势,推动文化共建
(一)打造优质文化阵地
(二)发展员工文化组织
(三)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中铁大桥局构筑“桥文化”*
一 实施桥文化战略,凝聚桥精神核心
(一)提炼桥精神
(二)构建桥理念
(三)谋划桥战略
二 构筑桥文化体系,拓展桥精神内涵
(一)总结桥历史
(二)继承桥传统
(三)树立桥英模
(四)展示桥文艺
(五)繁荣桥创作
(六)培育桥人才
三 提升桥文化形象,打响“桥坚强”品牌
(一)树立桥信誉
(二)发展桥科技
(三)建造桥精品
九州通用文化塑造企业*
一 九州通文化体系
(一)九州通文化的核心理念
1.企业思想
(1)企业宗旨:传递健康 创造价值
(2)企业精神:诚信 勤奋 竞合 创新
(3)经营理念:客户至上 用心服务
(4)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有效执行
(5)企业口号:
2.企业愿景:做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最佳服务商
3.企业使命: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高性价比服务
4.核心价值观
(1)责任心
(2)危机感
(3)执行力
(4)融合度
(二)九州通文化的企业形象设计(CIS)
1.企业形象定位
2.企业形象标识释义
(三)九州通文化的主要观念
1.诚信观:追求至诚品质 共建多赢平台
2.发展观:立足主业 稳步推进 和谐发展
(1)核心业务
(2)战略业务
(3)新兴业务
3.质量观:放心的商品 满意的服务
4.团队观:自主自觉 群策群力
5.人才观:能力择才 品德立才 实战育才 平台留才
6.创新观:勤学务实,精细实践,以团队智慧创未来
二 九州通文化特色
(一)文化精髓:家文化
(二)服务模型:陀螺模型
1.领导为员工服务:
2.员工为客户服务:
(三)文化再造:考核体系
附录
2012年湖北企业文化建设大事记
大事一 湖北企业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大事二 首届中部企业文化高峰论坛精彩纷呈
大事三《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指引湖北境外企业文化建设
大事四 高校专家座谈会共话湖北企业文化建设
大事五 湖北企业文化论坛营造湖北发展强大气场
大事六 标杆企业引领湖北企业文化建设
序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央编译局:《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五个湖北系列解读》,《湖北日报》2012年10月12日。
4.宋剑伟、胡晓珍:《企业文化研究综述》,《商业文化》,2011.9。
5.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曾中等译,华夏出版社,1997。
6.迈克尔·茨威尔:《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王申英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7.强以华:《湖北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然趋势》,《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王卫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改进》,《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
2.巩向臣:《论国有企业文化现状及改善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3.熊香平:《国有老企业文化重建与宣传部门的职能》,《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代海岩:《企业文化与战略实施主体——博弈论的视角》,《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9期。
5.陈静:《中国高科技园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张勉、李海、魏钧:《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一致性和均衡性的观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8期。
2.Enz,C. A.,
3.Cameron,K.S. & Quinn,R.E.,
1.涂爱荣:《宋明理学家德育方法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祁润兴:《陆九渊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4.黄钊:《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6.林语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8.梁海明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1.刘玉堂:《楚文化发展历程考述》,《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2.王峰、黄莹:《楚人文化心理论略》,《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黄宏信:《楚文化的基本精神》,《江汉论坛》1990年第12期。
4.罗运环:《论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特点》,《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刘玉堂:《楚民族精神略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周家洪:《楚文化的创新精神及成因》,《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杨甫念:《楚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中国文化报》2004年2月21日。
1.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刘洪钟、孙丽、刘红:《组织效率、企业文化与日本银行业的兴衰》,《当代金融家》2005年第6期。
4.蒋峦、谢卫红、蓝海林:《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4期。
5.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企业文化的测度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6期。
6.李成彦:《企业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陈万宁、周双喜、周敏李:《企业文化测度与诊断实证研究》,《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第10期。
8.张勉、张德:《企业文化测评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26期。
9.董丽丽:《企业文化测度体系的构建及其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10.占德干、张炳林:《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管理世界》1996年第5期。
11.汤敏聪:《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及意义》,《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第1期。
12.黎永泰:《企业文化管理初探》,《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1.李静宇、刘光琦:《心海拾珠——业内人士谈物流文化关键词》,《中国储运》2012年第1期。
2.李静宇:《物流文化的纠结》,《中国储运网》2012年第1期。
3.本刊编辑:《打造绿色物流文化的远成物流》,《物流科技》2012年第1期。
4.王之泰:《物流文化的思考——两个重要概念》,《中国储运》2011年第11期。
1.郭戈平:《企业文化,特许连锁之魂——在第8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的发言》,《中国市场》2006年第21期。
2.毛冬省、万来红:《武商集团的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精品文库》2001年。
1.巩向臣:《论国有企业文化现状及改善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周应堂、刘霞、杨红锋:《浅析企业文化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9期。
3.田云山:《略论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4.张艳卿:《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理论探索》2004年第1期。
5.国家统计局:《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提升湖北制造业综合竞争力》,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57792&record=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