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8

乡村传播与城乡一体化图书

Rural Communic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___ A?Positiv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on Citizens and Migrant Farmer-Workers in Beijing

SSAPID:101-6369-0173-09
ISBN:978-7-5097-0891-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乡村传播学的视角,借鉴发展学与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以如何建构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为主要研究主题,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焦点小组及深度访谈的方法,结合相关部门的内部资料,对城乡一体化关系之良性构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对流动人口与市民、流动人口与管理组织、流动人口与大众媒介的功能三个层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系列丛书
作 者: 李红艳
编 辑:李心华;范明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前言(代序)浅议社会转型中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职业性与专业化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乡村传播学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

  一 乡村与乡村传播

   (一)乡村

   (二)乡村传播

  二 乡村传播学概念解析

   (一)乡村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二)乡村传播学的发展脉络

    1.乡村传播学的界定

    2.乡村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三)发展传播学与乡村传播学之异同

    1.发展传播学的发展脉络

    2.乡村传播学与发展传播学之异同

  三 中国乡村传播学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

   (一)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

   (二)乡村传播学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

    1.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现实使命和学术诉求

    2.乡村传播学学科本土化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传播学命题

    1.城乡之间信息传播系统研究

    2.城乡之间大众媒介的影响力

    3.城市品格和乡村品格的传播问题

 第二章 研究路径

  一 选题视角

   (一)民众视角可以更贴切了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之差异

   (二)民众视角可以对社会群体层面相关问题的社会屏蔽现象具体化

   (三)传播关系的角度从微观层面赋予了农民工与市民相对平等的传播权利和传播地位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调查区域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1.农民工

    2.市民

   (二)调查区域的选择

    1.北京市的选择

    2.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选择

  三 现有研究状况

   (一)城市化问题研究

   (二)农民工的信息弱势现象研究

   (三)农民工与大众媒介关系之研究

   (四)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研究

  四 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

   (二)参与式观察

   (三)焦点小组法

   (四)深度访谈法

   (五)行动研究

 第三章 被调查者总体概况

  一 农民工眼中的市民主题调查概况

   (一)问卷调查概况

   (二)深度采访和焦点小组情况

  二 市民眼中的农民工主题调查概况

   (一)问卷调查概况

   (二)深度采访

  三 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调查概况

 第四章 作为受传者的农民工与市民

  一 作为受传者的农民工

   (一)来到城市的动机

   (二)在城市生活的自我意愿

    1.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

    2.渴望得到社会关注

    3.是否定居态度不是很明朗化

   (三)对城里人的基本认识

    1.对城里人的印象

    2.与城里人日常接触情况

    3.对城里人对农民工态度的认知

   (四)对城市贡献的认知

   (五)对乡村发展的设想

  二 作为受传者的城里人

   (一)对农民工入城动机的认识

   (二)对农民工的基本认识

    1.对农民工的印象

    2.与农民工日常接触情况

    3.对农民工的认知态度

   (三)对农民工城市化的意愿调查

    1.城里人对农民工的需求分布

    2.是否愿意农民工成为城里人

    3.从事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的意愿

   (四)对城市贡献的认知

  小结

 第五章 传受双方信息传播内容之分析

  一 信息类别

   (一)城市生活信息:以工具性信息为主,间或有非工具性信息

   (二)城乡交流信息

    1.工作中获取的信息:以工具性信息为主

    2.与城市退休老人的交往信息:工具性信息与非工具性信息混杂

    3.大众媒介的信息:以工具性信息为主

    4.来自周围人的信息

  二 信息传播之内容分析

   (一)生活性信息:工具性信息与非工具性信息混杂

    1.市民:接触多与否,都可以理解农民工的生活处境,但不能认同他们的生活习惯

    2.农民工:对市民进行观察式接触,在获取的信息中决定接触的行为

   (二)积累性:以非工具性信息为主

   (三)职业性:以工具性信息为主

    1.农民工的职业性

     (1)餐饮服务业。

     (2)所谓“市民”的农民工。

     (3)特殊行业:建筑工人。

     (4)其他行业。

    2.北京市民的职业性

     (1)农民工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理应是城市资源的共同享用者。

     (2)农民工在城市中是弱势地位,有不同类型的农民工,但他们的确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3)尊重农民工,但不希望他们全部共享城市资源。

     (4)农民工的陋习和文化素质使得他们理应更多地回到乡村生活。

  小结

 第六章 传受双方信息获取渠道之比较

  一 农民工了解城市市民的信息以人际传播渠道为主

  二 市民了解农民工的信息渠道:人际传播渠道和大众媒介渠道的作用大致相近

  三 信息获取渠道比较

   (一)人际传播渠道

    1.人际传播网络之比较

    2.人际传播活跃度之比较

    3.人际网络变迁之比较

   (二)大众媒介传播渠道

    1.农民工的大众媒介接触行为

    2.市民获取的农民工印象与大众媒介之农民工报道的变化

   (三)组织传播渠道

  小结

 第七章 城乡一体化如何构建: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分析为例

  一 农民工就业信息来源渠道

   (一)初次就业信息的获取以人际传播渠道为主

   (二)调换工作信息多通过人际网络

   (三)就业信息的整体短缺状态

   (四)组织传播信息渠道作用开始显现

    1.政府系统的组织管理系统的建立

    2.民间组织的积极探索

    3.大众传媒渠道作用微弱

  二 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比较

   (一)人际传播渠道作用依然明显

    1.农民工对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天然依赖

    2.降低流迁成本的需要

    3.信息的有限性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自身的发展

   (二)组织传播渠道亟待加强

    1.街道办事处功能开始显现,但并不充分

    2.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需要重视

   (三)大众传播渠道的拓展

    1.大众媒介内容的缺席

    2.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的可信度还需考量

  小结

   (一)组织传播要重视与媒介之间的协作和宣传,政府多渠道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

   (二)农民工民间组织加强与媒体的协作

 第八章 传受双方信息传播之效果比较

  一 平民生活的城乡一体化:乡村与城市之间

   (一)农民工与市民交流意愿之比较

   (二)农民工与市民相互交流现状之比较

   (三)农民工与市民相互交流期望之比较

  二 平民意识的城乡一体化:社会角色与生活场景

   (一)农民工:社会角色与生活场景的现实割裂

    1.城乡居住和生活时间比较

    2.城乡生活习惯度比较

    3.城市教育资源的使用

    4.城乡生活场景与社会角色之融合的意愿

   (二)市民:社会角色与生活场景的混杂状态

    1.矛盾心理与社会现实

    2.对农民工成为“新”市民的看法

    3.生活场景与被动参与

  三 平民视野的城乡一体化: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

   (一)身份社会的制度隔阂与个体的自我认知

   (二)社会地位的客观隔阂与个体的自我认知

   (三)城市生活中的群体权益与个体的自我认知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思考: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的社会场景

  一 他者想象与自我认同

   (一)他者身份与自我体验

   (二)他者在场与他者想象

  二 大众媒介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之关系之思考

   (一)大众媒介的属性与城市化之关系

   (二)中国大众媒介产业化及其社会功能的定位与选择

  三 乡村传播学与城乡一体化之关系的思考

   (一)传播学本土化如何与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发展相结合

   (二)逐步建立乡村传播学的研究理论

乡村传播视野下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问题,不仅与流动人口自身的地区来源、教育背景、职业类别、社会网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与城市市民群体的开放度、接纳度关系密切,同时,作为城市化产物的大众媒介的报道倾向与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对此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着眼于乡村传播学的视角,借鉴发展学与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以如何建构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为主要研究主题,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焦点小组及深度访谈的方法,结合相关部门的内部资料,对城乡一体化关系之良性构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对流动人口与市民、流动人口与管理组织、流动人口与大众媒介的功能三个层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书认为,构建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关系,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城市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身份认同与角色构建;二是大众媒介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功能问题,即大众媒介在流动人口城市化中应有的报道倾向和报道角度的选择问题,以及中国媒介产业化与中国社会转型之关系;三是传播学本土化如何与中国社会转型相结合,如何拓展乡村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1.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士〕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与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

5.〔美〕James Nolan、Jr.Linda A.Hoover:《当代教师新支点丛书:教师督导与评价》,兰英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英〕James McKernan:《课堂行动研究》,朱细文、苏贵民、赵南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刘恩山:《生物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刘良华:《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9.〔美〕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Scott):《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改变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英〕梅茵:《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

11.〔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2.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

13.袁祖社:《权力与自由 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Theotonio Dos Santos):《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张树义:《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 行政法学背景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6.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7.〔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

18.张光照等:《发展经济学 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19.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0.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1.李金挂:《大众传播理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1988。

22.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3.李良荣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5.陈世敏:《大众传播与文化变迁》,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1992。

26.〔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7.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

28.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9.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0.余红、丁骋骋:《中国农民工考察》,昆仑出版社,2004。

31.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2.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33.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5.喻国明:《媒介市场——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6.赵汀阳:《年度学术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7.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8.〔美〕斯坦利·巴兰(Stanley J.Baran)、丹尼斯·戴维斯(Dennis K.Davis):《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周宁:《牧歌田园——二十世纪西方想象的另一个中国》,《书屋》2003年第6期。

2.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李红艳:《徘徊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国农民》,《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

4.李红艳:《乡村传播意义下的农村发展》,《新闻界》2007年第6期。

5.吴江:《我们应当走出一条新的城市化道路来》,2005年11月22日《北京日报》。

6.李培林:《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社会》2008年第3期。

7.喻国明:《解读新媒介的几个关键词》,《媒介方法》2006年第5期。

8.刘建峰:《中国农民工的流动与城乡可持续发展》,《陇东学院学报》2006年2月第17卷。

9.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0.陈丰:《从梳理到适应:进城农民工的文化嬗变》,《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李磊:《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社会观察》2007年第10期。

12.王竹林:《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因素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3.吴玉军、宁克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14.郑建朝:《浅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第6期。

15.杨桂宏、胡建国:《农民工城市生活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区423名农民工为例》,《调研世界》2006年第8期。

16.李娜:《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7.李林:《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北方经济》2007年第2期。

18.王微微、于伟:《农民工多元身份形成的文化诱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9.刘辉武:《文化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农业经济》2007年第1期。

20.李奋生、梁舒禹:《论政策对农民工城市化的影响》,《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第7期。

21.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2.刘磊:《农民工经济心理不适应变迁的原因研究》,《开放时代》2005年第6期。

23.郑瑛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24.李艳芳:《浅析农民工都市“信息孤岛”的危害和对策》,《新闻知识》2007年第3期。

25.周华姣:《从信息公平的角度来看信息弱势群体》,《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4期。

26.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

27.李玉华:《媒体排斥:弱势群体的信息贫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8.刁松龄:《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群体信息需求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07年第7期。

29.杨敦显:《媒介传播与农民工利益表达》,《当代传播》2005年第6期。

30.陈文高:《当前农民工媒介镜像批判》,《学术交流》2007年第5期。

31.雷涛:《媒体农民工报道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1期。

32.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期。

33.陈红梅:《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新闻大学》2004年第1期。

34.周茂川、郁炳隆:《农民工报道——媒体还要做什么》,《传媒观察》2003年第7期。

35.周运清、王培刚:《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6期。

36.王芳、刘海霞、李卓琳:《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关系研究——以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为例》,《开发研究》2007年第1期。

37.谢常青:《社会偏见的媒体因素及消减对策——以对农民工题材的报道为例》,《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2期。

38.汤晓羽:《大众媒介与城市农民工》,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9.梁媛、王书华:《农民工接触公共卫生信息渠道》,《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3期。

40.王小红:《大众传媒与农村转移人员的城市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41.陶建杰:《大众传媒对民工观念的影响力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2期。

42.张鹏:《重塑农民工传媒形象的思考》,《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43.章俊程:《农民工城乡流动中传播现象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44.文军:《从生存理想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45.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红旗文稿》2007年第12期。

46.黎政祥:《在京五集中 首都建设离不开农民工》,2005年6月4日《北京晚报》。

47.韩俊:《从农民到市民的壁垒》,2004年6月17日《南方周末》。

4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2007年1月12日《工人日报》。

49.高雯蕾:《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北京大学研究生杂志》2006年第2期。

50.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1.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52.张晶晶:《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第12期。

53.王春兰、毛卉:《外出农民工难以城市化的原因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54.覃国慈:《关于农民工与城里人的隔阂探讨》,《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55.王星:《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56.程亮、郭剑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57.《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多少财富》,《农村 农业 农民(A版)》2005年第5期。

58.徐丙奎:《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9.乔同舟、李红涛:《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新闻大学》2005年冬季号。

60.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61.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2.王琪延等:《北京市居民闲暇时间分配研究》第一届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03。

63.郭星华、胡文嵩:《闲暇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64.孟庆红:《浅析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刻板印象》,《东南传播》2007年第4期。

65.程超:《都市报中的语言暴力》,《青年记者》2007年第23期。

66.谢建社:《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8期。

67.严晓:《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非农职业培训模式的构建途径》,《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第11期。

68.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4期。

69.徐丙奎:《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0.卢海元:《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71.张涛:《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层及其影响:以收入分层为视角——武汉市农民工思想道德调查分析报告》,《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

72.翟学伟:《社会流动和关系信任》,《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73.王毅杰、童星:《流动民工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4.陈军:《信息不平等:进城农民求职难的信息成因》,《情报科学》2006年第6期。

75.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76.《中国社科院发布研究报告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数量仍在增长》,2007年7月26日《北京劳动就业报》。

77.牟新云、徐承红:《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的行为选择模型》,《财经科学》2006年第7期。

78.《民工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超时工作是常事》,2007年9月15日《法制晚报》。

79.舟心:《有效引导民工再社会化过程 进京农民工的社会适应与生活满意度》,课题完成:200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80.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81.蔡文清:《城里人“心理和谐”不如农村人》,2007年11月4日《北京晚报》。

82.陈宏峰:《关于农民工维权问题的几点思考》,《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2期。

83.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84.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2期。

85.彭远春:《时空情境变换与农民工身份认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6.卢国显:《差异性态度与交往期望: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变化趋势——以北京市为例》,《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87.刘海龙:《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88.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89.王延中:《关于中国城市化的政策检讨》,2001年9月19日《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