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0

新媒介情境下的意识形态构建图书

The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SSAPID:101-6351-2153-97
ISBN:978-7-5097-992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的构建,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利益的构建,反映出中国民主进程的步伐。“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新媒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在于,既让公民个人权利的行使更有保证、更加有效,又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是强力的助推。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媒体公共传播
作 者: 王一岚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Abstract

 序言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的思路框架、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意识形态研究概述

    1.4.1.1 意识形态理论派别

     1.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论

     2.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论

     3.非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论

    1.4.1.2 国内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1.4.2 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研究概述

   1.4.3 新媒介及新媒介事件研究概述

 2 认同: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认同

  2.2 传播学视阈下的媒介与认同

   2.2.1 传播:认同实现的根本机制

   2.2.2 媒介:传播的技术手段与必需载体

  2.3 意识形态的构建与认同

   2.3.1 意识形态与认同

   2.3.2 意识形态构建与认同

  2.4 建立于认同理论上的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

 3 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

  3.1 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

   3.1.1 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溯源

    3.1.1.1 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

    3.1.1.2 “媒介即意识形态”论

    3.1.1.3 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论

    3.1.1.4 媒介拟像的意识形态

  3.2 意识形态构建的媒介实现方式

   3.2.1 媒介与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3.2.1.1 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

     1.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介与权力”观

     2.资本主义的“媒介与权力”观

    3.2.1.2 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手段

     1.组织架构与媒介权力掌控

     2.媒介功能与权力运用

  3.3 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中西方考察

   3.3.1 意识形态构建与大众传媒社会

    3.3.1.1 灌输方式

    3.3.1.2 潜在方式

    3.3.1.3 收编方式

    3.3.1.4 流言方式

    3.3.1.5 对话方式

   3.3.2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介意识形态构建

   3.3.3 我国的媒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

    3.3.3.1 不断丰富的意识形态构建新媒介手段

    3.3.3.2 加强新媒介监管措施

 4 从新媒介事件透视意识形态构建

  4.1 媒介事件与意识形态构建

   4.1.1 作为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媒介事件

    4.1.1.1 媒介事件研究梳理

    4.1.1.2 意识形态构建的媒介事件化

     1.媒介事件与传播的社会功能

     2.媒介事件与意识形态构建

  4.2 意识形态构建的新媒介事件样本分析

   4.2.1 新媒介事件与媒介事件的比较

   4.2.2 新媒介事件的“元文本”与意识形态构建

   4.2.3 “讨薪农妇死于派出所”新媒介事件剖析

    4.2.3.1 信息源自主性与新媒介事件成因

    4.2.3.2 多变性议程设置与新媒介事件演进

    4.2.3.3 建构公众议题与新媒介事件新功能

     1.网友观点

     2.媒介观点

     3.政府观点

  4.3 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

   4.3.1 新媒介的技术性与意识形态构建

   4.3.2 新媒介的信息性与意识形态构建

   4.3.3 新媒介的工具性与意识形态构建

  4.4 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新趋势

   4.4.1 意识形态构建的感性化趋势

   4.4.2 意识形态构建的“二元化”趋势

   4.4.3 意识形态构建的生活化趋势

 5 意识形态构建困境及审视

  5.1 意识形态构建的执行力困境

   5.1.1 信息公开与执行力困境

   5.1.2 服务能力与执行力困境

  5.2 意识形态构建的公信力困境

   5.2.1 “两个舆论场”与公信力困境

   5.2.2 “本领恐慌”与公信力困境

   5.2.3 新媒介叙事方式与公信力困境

  5.3 意识形态构建的整合力困境

   5.3.1 国际传播力偏低与整合力困境

   5.3.2 社会思潮激荡与整合力困境

   5.3.3 表达自由与整合力困境

  5.4 意识形态构建困境审视

   5.4.1 意识形态构建困境与传播场域变革

    5.4.1.1 传统大众媒介下意识形态构建的传播场域

    5.4.1.2 新媒介对意识形态构建的传播场域变革

   5.4.2 意识形态构建困境与传播语境变革

    5.4.2.1 传统大众媒介下意识形态构建的传播语境

    5.4.2.2 新媒介对意识形态构建的传播语境变革

   5.4.3 意识形态构建困境与传播效度变革

    5.4.3.1 传统大众媒介下意识形态构建的传播效度

    5.4.3.2 新媒介对意识形态构建的传播效度变革

 6 意识形态构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6.1 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构建

   6.1.1 新媒介信息流变对抗意识形态安全

   6.1.2 新媒介技术的不对称性威胁意识形态安全

   6.1.3 新媒介传播路径挑战意识形态安全

  6.2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构建

   6.2.1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物质基础

   6.2.2 意识形态构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保障

  6.3 新媒介情境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6.3.1 新媒介的“去中心化”倒逼国家治理现代化

   6.3.2 新媒介的“民意新构建”倒逼国家治理现代化

   6.3.3 新媒介的“微观政治”倒逼国家治理现代化

  6.4 新媒介情境下的意识形态镜像表征

   6.4.1 新闻事件流行语里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6.4.2 新闻事件流行语里的意识形态多元性和包容性

   6.4.3 新闻事件流行语里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和斗争

  6.5 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的实现路径

   6.5.1 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主导地位

   6.5.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构建

   6.5.3 推进媒介融合,提高意识形态构建的舆论掌控力

   6.5.4 改革机制体制,掌控意识形态构建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

 结语

 摘要

大众媒介是意识形态运作的主要载体和场域,构建意识形态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每一种媒介技术的诞生和运用,开拓了信息传播新空间、带来了人的能力延伸,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观念价值,这必然使意识形态构建发生变革。媒介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生动表现,舆论则是公众利益诉求和权利意识的一种表达。随着新媒介事件通过新媒介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不断发掘和扩大事件的信息附加值,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相互叠加中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各种社会思潮有了宣示的载体,“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并行对立……这一切无形中制造和加剧了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威胁意识形态安全,考验国家治理能力。“围观改变中国。”当多起新媒介事件的最终结果,让社会大众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书写自己历史的行动者”,从而赋予更多的公民个人行动力量时,新媒介成为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网络群体成为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意识形态构建的直接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相关机构至今仍未彻底解决新媒介运用的“本领恐慌”问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对新媒介的认识越来越深,对新媒介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建立在传统媒介基础上的宣传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无法控制新媒介的信息自由传播;另一方面依然沿袭对主流传统媒介的宣传管控,因此使某些重要信息未能及时公开,各种谣言在新媒介上不断发散。主流传统媒介因为宣传行政管控而在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失语,既损害了媒介和政府的公信力,更让新媒介事件裂变式传播,引发“从众心理”,致使意识形态领域杂音四起。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意义深远重大。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步入信息文明时代,网络社会如影随形。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媒介,是网络社会的基因,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制高点,更是民主政治进程的加速器。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无疑正处在意识形态构建的拐点。本书正是遵循这一思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在新媒介情境下探究意识形态构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具体地说,本书分六章研究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及实践问题。第1章导论。本章阐述的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解决的问题及难点所在,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溯源和现状。第2章阐述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基础。本章以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论述媒介与认同、意识形态与认同的关系,阐明认同是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基础。第3章论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关系。通过对意识形态构建的媒介实现方式、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媒介事件、媒介权力等相关理论的归纳总结,借助对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东西方考察,明晰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的变革,乃是规律性作用下的必然。第4章探讨新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的关联。以新媒介事件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新媒介事件的信息源、议程设置和延伸功能的研究,研判新媒介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新媒介对传统媒介的传播功能的变革,对意识形态构建带来何种影响。第5章审视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借助新媒介情境下我国意识形态构建的境况,审视困境出现的根源,及对意识形态构建产生的阻碍。第6章运用新媒介思维对意识形态构建再思考。从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背景考量,从媒介的微观视角入手,为我国意识形态构建提出可行性建议。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新媒介情境下意识形态的构建,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利益的构建,反映中国民主进程的步伐。“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新媒介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在于,既让公民个人权利的行使更有保证、更加有效,又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师曾志、金锦萍编著《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王松、李志坚、赵磊:《信息传播大变局:新媒体传播管理与数字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王满荣:《冲突与和谐:基于人的主体视角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师曾志、胡泳等:《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谢耘耕主编《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王赐江:《冲突与治理:中国群体性事件考察分析》,人民出版社,2013。

高宏存主编《政务微博:使用与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

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文远竹:《转型中的微力量: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人民出版社,2011。

樊浩等:《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彭兰主编《网络传播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王爱玲:《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利昂:《逻辑思考的艺术》,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张云莲:《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冲突》,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冯刚主编《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宋衍涛:《政治冲突学理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唐绪军主编《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栾轶玫:《新媒体新论》,人民出版社,2012。

张骥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河南省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报告·2011》,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任剑涛主编《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秦艳华、路英勇:《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陈秀云:《大众传播与地方公共危机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马立诚:《当代中国的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陈蕾:《中国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审视》,时事出版社,2012。

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人民出版社,2014。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胡鞍钢等:《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石云霞等:《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喻国明、张小争编著《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华夏出版社,2005。

黄河:《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薛小荣:《网络党建论: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时事出版社,2013。

本书编写组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编《中国新兴媒体发展报告(2012—2013)》,新华出版社,2013。

谢新洲主编《舆论引擎:网络事件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

岳泉、汪徽志、刘红珠编著《新媒介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程成、曾永红、王宪伟、彭盾、王吉斌等:《APP营销解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叶皓等:《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醒客:《重新理解新媒介》,中信出版社,2014。

李明:《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变迁——以1949~2008年〈人民日报〉社论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曲士英、牛涛、陈宏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国家文化安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程予诚:《新媒介科技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陈作平:《媒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徐海龙:《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与文化(1967~1983)》,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韩松洋:《网权论:大数据时代的政治网络营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彭伟步主编《突发公共事件媒介化现象解读》,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陈奕:《“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叶启绩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

人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新华出版社,2012。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斯琴格日乐:《全球化境遇中意识形态的冲突、影响与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10期。

夏德元:《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主体与特征》,《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

林滨、户晓坤:《大众传媒·意识形态·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媒介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辛楠:《“技术决定论”抑或“技术人文主义”——波兹曼“媒介意识形态”理论探析》,《新闻界》2014年第1期。

赵永华、姚晓鸥:《媒介的意识形态批判或受众研究:霍尔模式的现象学分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1期。

周敏:《媒介意识形态的诡计——德里罗〈天秤星座〉的文化解读》,《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4期。

王涛、王延章、鲁艳敏:《突发公共事件基于本体的元事件模型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黎万和、李克龙:《社会稳定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外语学刊》2014年第5期。

毕宏音:《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媒体传播》,《新闻出版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

庄德水:《利益冲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败》,《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庄德水:《利益冲突:一个廉政问题的分析框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夏德元:《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若干规律》,《新闻记者》2014年第6期。

任洁:《党刊文章揭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方面突出问题》,《党建》2013年第5期。

常健、张春颜:《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南开学报》2012年第6期。

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何子英、陈丽君、黎灿辉:《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的有效政府沟通与政府公信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罗坤瑾:《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研究文献综述》,《学术论坛》2013年第10期。

高菲、帅全锋:《政务微博辟谣策略探析——以2012年突发公共事件为例》,《新媒体》2013年第2期。

柳新元:《制度变迁过程中群体意识形态冲突的利益集团分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李亚:《中国的公共冲突及其解决:现状、问题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

郑萌萌:《关于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思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李明:《以〈人民日报〉社论透视中国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新闻大学》2013年第6期。

潘知常:《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新闻与传播》2014年第2期。

赵连章:《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张晓月:《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意识培育与路径选择》,《传媒》2014年第1期。

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夏倩芳、黄月琴:《“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5卷第5期。

魏然、刘小新:《信用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2015年第1期。

张云莲、韦正翔:《意识形态在国际社会中的矛盾冲突与求同存异》,《昆明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但海剑、石义彬:《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语言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石义彬,单波:《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喻国明:《关于当前传媒发展的若干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期。

朱春阳:《政治沟通视野下的媒介融合——核心议题、价值取向与传播特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期。

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8期。

李春华:《论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李凤如:《媒体的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鸭绿江》2014年第5期。

魏建国:《微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江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吴学琴:《意识形态微观化发展态势下的安全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夏倩芳、王艳:《“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杨永志、张艳:《论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6期。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王剑竹:《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角色——从“长春婴儿丢失案”说起》,《新闻世界》2013年第4期。

张孟镇:《意识形态批判视野中的大众传媒》,《福建论坛》2011年第10期。

王冬冬、张亚婷:《微博中有关刘翔伦敦奥运会比赛失利事件各方意见的意识形态分析》,《新闻大学》2013年第1期。

姜胜洪:《微博意见领袖的新特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2期。

陈媚媚:《试析政府、媒体、公众“三位一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视听》2013年第6期。

李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的解读》,《理论观察》2013年第11期。

夏倩芳、管成云:《媒介市场化中的节目品质议题:流变与困境》,《新闻与传播困境》2013年第12期。

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1期。

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青年记者》2006年第21期。

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丁元竹:《2010年:中国的三种可能前景——对98名政府和非政府专家的调查与咨询》,《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4期。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张立彬:《博客互动的意义诠释与规则探析》,《情报科学》2007年第12期。

西米:《杯弓蛇影:美国人的“恐怖主义恐慌症”》,《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9期。

董天策等:《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蕉癌”风》,《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现代传播》2011年第3期。

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1期。

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2期。

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红旗文稿》2012年第2期。

李希光:《网络公众外交平台上的国际话语竞争》,《中国记者》2009年第8期。

唐金凤:《从“权利”到“权力”:网络话语权定义的构建》,《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2期。

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王庆生:《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制度创新:来自意识形态的深刻挑战及应对》,《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基于对美国的剖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李英田:《利益变迁:意识形态创新的逻辑起点》,《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1期。

黄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当代构建》,《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黄哲:《网络民主与网络暴力》,《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年第1期。

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人民论坛》2009年第16期。

高金萍:《大数据与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议程设置》,《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0期。

罗文东、谢松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

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刘少杰:《制度变迁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王恩铭:《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意识形态交锋的基本观点》,《理论探讨》2006年第2期。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徐喷:《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领导文萃》2005年第6期。

王维佳、杨丽娟:《“吴英案”与微博知识分子的“党性”》,《开放时代》2012年第5期。

王锡锌:《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蔡文之:《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张晓明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9。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媒介观察》2003年第10期。

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熊澄宇:《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朱东红:《网络环境下沉浸理论研究综述》,《现代商业》2007年第13期。

程诚:《试论微博对舆论形成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9期。

杨维:《论微博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现代视听》2011年第1期。

刘琼:《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与管理对策》,《学术论坛》2010年第8期。

郭苏明:《南京梧桐树事件之始末与思考》,《风景园林》2011年第3期。

贾广惠:《论环境传播中的“公民参与”》,《新闻界》2011年第2期。

刘晶晶:《国内外邻避现象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1期。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8。

郑恩、邓然、龚瑶:《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类型及叙事模式》,《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马晓红:《大学生“微博控”现象成因分析》,《新闻界》2012年第3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王晶:《去时间化:媒介时代的共享观念》,《新闻界》2012年第3期。

刘兴亮:《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3期。

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人民出版社,2010。

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高雯倩:《浅谈微博的传播偏向》,《新闻世界》2012年第4期。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赵永华、赖华榕:《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周琪:《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周新城、关雪凌:《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及其历史教训》,安徽人民出版,2001。

赵颖、刘少杰:《生活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人民出版社,2008。

张志洲:《英国工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变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英〕詹姆斯·柯兰、娜塔莉·芬顿、德斯·弗里德曼:《互联网的误读》,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美〕W.J.T.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美〕依莱休·卡茨、约翰·杜伦·彼得斯、泰玛·利比斯、艾薇儿·奥尔洛夫编《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美〕迈克尔·塞勒:《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邹韬译,中信出版社,2013。

〔美〕戴维·迈尔斯:《看不见的影响力》,乐国安、侯玉波、郑全全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证明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荷〕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第二版),蔡静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美〕W.兰斯·本奈特、罗伯特·M.恩特曼主编《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董天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加〕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美〕凯瑟琳·弗恩-班克斯:《危机传播——基于经典案例的观点》,陈虹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文涓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

〔美〕托马斯·库恩、伊安·哈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特里·K.甘布尔:《有效传播》,熊婷婷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约翰·汤普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志成、韦苏、陈宗显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美〕彼得·卡赞斯坦:《国家文化的安全》,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冲突》,李俊清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2000年第1期。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

〔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The Norman Lear Center. “Reality TV:Truth Behind the Lens?” A USC Spectrum Lecture,January 27 & 28. USC Annenberg,2004

Robert Gilpi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Elizabert Steiner,Educology of the Free,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1981.

Walter A.Lateber,The New Empire,Califoe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3.

F.Wete,The 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in C.Schneider and B.Wallis(eds.) Global Television,New York:Wedge Press,1988.

Huntington,Samuel P.: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6.

Noam Chomsky,On Power and Ideology,South End Press,Boston 1987.

Michael H.Hunt,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Abram,Philip,History Sociology.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2.

Akhavan-Muthiah. “Introduction.” I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Asia,ed. Muthiah Alagappa,1-21. 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Almeida,Paul D. “Opportunity Organizations and Threat-induced Contention:Protest Waves in Authoritarian Sett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9,no.2(2003):345-400.

Appadurai,Arjun,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Fung,A. “One City,Two Systems:Demmocracy in an Electronic Chat Room in HongKong.” Jaunost-the Public,2002,9(2):77-94.

Jones,M. “Will News Find a Home on YouTube?”,Nieman Reports,2006(60):4.

Liseter,M. New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3.

Kiss,J. “Media:Go Figure Viral Videos:Spread of Online Movie Clips Shows YouTube’s Influence.” The Guardian,2006-12-18:9.

Norris,C. “The Year In Ideas:MashUps.” The New York Times,2002-12-15:102.

Powers,W. “This is You Tube Material.” National Joural,2007-09-29:94.

R.Dawson and K. Prewitt:Political Socialization,Little Brown & Company,Boston:Brown,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