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2

福建“碳达峰、碳中和”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Fujian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2021)

SSAPID:101-6278-1221-57
ISBN:978-7-5201-870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编撰。全书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跟低碳发展最新动态,基于EKC-STIRPAT等模型研判福建省碳达峰、碳中和情况及发展趋势,科学测算福建省碳汇资源和碳捕集能力,总结福建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优势与现实困难,提出低碳发展蓝图。全书包括五部分,分别为总报告、分报告、能源治理篇、专题篇、国际借鉴篇。

相关信息

丛书名:低碳发展蓝皮书
作 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编 辑:陈凤玲;武广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X2 社会与环境

李政、陈思源、董文娟等:《碳约束条件下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年第12期。

马明义、郑君薇、马涛:《多维视角下新型城市化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6期。

潘勋章、王海林:《巴黎协定下主要国家自主减排力度评估和比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9期。

齐园、李源彬、张永安:《基于Multi-Agent的区域产业协同减排策略研究》,《软科学》2021年5月,网络首发。

谢鹏程、王文军、廖翠萍等:《基于能源活动的碳排放清单及减排措施研究——以广州市为例》,《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年第5期。

赵昕东、沈承放:《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的经验数据》,《江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周宏春、李长征、周春:《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中国煤炭》2021年第5期。

邹才能、熊波、薛华庆等:《新能源在碳中和中的地位与作用》,《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年第2期。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平新乔、郑梦圆、曹和平:《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与“十四五”时期碳减排政策优化》,《改革》2020年第11期。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苏增添:《福建省交通发展成就与展望》,《综合运输》2002年第7期。

徐丽、曲建升、李恒吉等:《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分析及预测研究》,《生态经济》2019年第1期。

张翼、张士强:《中国与美国碳排放EKC分析及因素分解》,《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20期。

陈镜明、居为民、刘荣高等:《全球陆地碳汇的遥感和优化计算方法》,科学出版社,2015。

丛荣:《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财经大学,201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

国家林业局编《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09~2013)》,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国家林业局编《中国森林资源报告: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胡学东主编《国家蓝色碳汇研究报告:蓝碳行动可行性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焦念志、梁彦韬、张永雨等:《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

邵桂兰、刘冰、李晨:《我国主要海域海水养殖碳汇能力评估及其影响效应——基于我国9个沿海省份面板数据》,《生态学报》2019年第7期。

孙康、崔茜茜、苏子晓等:《中国海水养殖碳汇经济价值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研究》2020年第11期。

唐剑武、叶属峰、陈雪初等:《海岸带蓝碳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6期。

杨柯:《我国典型农耕区土壤固碳潜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张婷、蔡海生、王晓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及效应研究综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张颖:《森林碳汇核算及其市场化》,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本书编著组编著:《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1)》,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

董扬主编、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编:《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9~202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樊静丽、张贤等:《中国燃煤电厂CCUS项目投资决策与发展潜力研究》,科学出版社,202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编:《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华志刚主编《储能关键技术及商业运营模式》,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蒋东方、贾跃龙、鲁强等:《氢能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中国电力》2020年第5期。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2019)》,科学出版社,2019。

刘坚、钟财富:《我国氢能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中国能源》2019年第2期。

陆诗建编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20。

米剑锋、马晓芳:《中国CCUS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年第9期。

汪航、李小春:《CCUS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与融资》,科学出版社,2018。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气化发展报告(2019)》,202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统计与数据中心:《二〇一九年电力工业资料统计汇编》,2020。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编著:《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石化出版社,2019。

陈昊、曹奇:《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研究》,《时代金融》2016年第17期。

关寅明、黄建华、肖阳馨等:《新经济常态下福建节能减排政策优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1期。

沈霁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翁伯琦、叶菁:《发展绿色农业 振兴绿色乡村》,《海峡通讯》2021年第2期。

翁文静、卢芸芸、李剑刚:《加快推进福建生态气象建设重点问题思考》,《福建热作科技》2020年第1期。

李怒云、杨炎朝编译:《林业碳汇计量》,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米剑锋、马晓芳:《中国CCUS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年第9期。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唐剑武、叶属峰、陈雪初等:《海岸带蓝碳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6期。

叶彬、秦丹丹、杨欣等:《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分析预测方法及应用》,《电力与能源》2014年第2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

朱四海:《“十四五”能源规划:怎么看、怎么办?》,《发展研究》2020年第4期。

朱四海:《节能的基本途径与目标分析》,《发展研究》2010年第3期。

朱四海:《经济体低碳转型顶层设计》,《发展研究》2012年第8期。

朱四海:《碳减排与减排经济学》,《发展研究》2010年第1期。

朱四海:《制度竞争:中国方案的治理架构》,《发展研究》2019年第9期。

贾宏杰、王丹、徐宪东等:《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若干问题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第7期。

潘崇超、金泰、李娜等:《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综述与文献计量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年第11期。

童光毅:《基于双碳目标的智慧能源体系构建》,《智慧电力》2021年第5期。

肖云鹏、王锡凡、王秀丽等:《多能源市场耦合交易研究综述及展望》,《全球能源互联网》2020年第5期。

曾鸣:《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人民日报》2018年4月9日,第7版。

曾鸣、许彦斌:《综合能源系统要义: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中国能源报》2021年4月12日,第4版。

Asongu,S.A.,Le Roux,S.,Biekpe,N. Enhancing ICT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127.

Asongu,S.A.,Le Roux,S.,Biekpe,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ICT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 Energy Policy. 2017,111.

Berndt,E.R.,Rappaport,N.J. Price and quality of desktop and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s:A quarter-century historical overview.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91(2).

David,P.A.,Wright,G.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ivity surges: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the ICT revolution. Economic History. 2005,502002.

Emmenegger,M.F.,Frischknecht,R.,Stutz,M.,Guggisberg,M.,Witschi,R.,Otto,T.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towards eco-efficient systems(12 pp).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6,11(4).

Higón,D.A.,Gholami,R.,Shirazi,F. ICT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A global perspective.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7,34(4).

Honée,C.,Hedin,D.,St-Laurent,J.,Fr?ling,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data centres-a case study of the Swedish National Insurance Administration. 2012 IEEE Electronics Goes Green. 2012.

Joyce,P.J.,Finnveden,G.,H?kansson,C.,Wood,R. A multi-impact analysis of changing ICT consumption patterns for Sweden and the EU:Indirect rebound effects and evidence of decoupling.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211.

Miller,R.E.,Blair,P.D. Input-output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Moyer,J.D.,Hughes,B.B. ICTs:do they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carbon emission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2,79(5).

Pohl,J.,Hilty,L.M.,Finkbeiner,M. How LCA contributes to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higher order effects of ICT application:A review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219.

Simon J.,Farrer P. The ICT Landscape in Brazil,India,and China.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4.

Su,B.,Ang,B.W.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A multi-region model for China. Applied Energy. 2014,114.

Thakur,S.,Chaurasia,A. Towards green cloud computing:Impact of carbon footprint on environment. 2016 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cloud System and Big Data Engineering(Confluence). 2016.

Weber,C.L.,Olivetti,E.A.,Williams,E.D. Data and methodological needs to assess uncertainty in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ICT products.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Systems and Technology. 2010.

Zhou,X.,Zhou,D.,Wang,Q.,Su,B. Ho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rives carbon emissions:a sector-level analysis for China. Energy Economics. 2019,81.

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及我国对策》,《环境经济研究》2019年第3期。

林伯强:《发展清洁能源需要技术创新》,《中国科学报》2015年1月6日,第6版。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20)》,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2020)》,国际能源网,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299637.shtml。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Japan-Tokyo Cap-and-Trade Program,2021。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2020年度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2020。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2021年度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2021。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中国绿碳基金会:《全球碳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2016。

美国环保协会:《全球观“碳”:日本东京都碳市场概览》,2018。

齐绍洲、程思:《美国电力行业碳市场建设的主要经验借鉴》,《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7年第47期。

沈啟霞、赵长红、袁家海:《欧盟碳市场对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启示》,《煤炭经济研究》2021年第4期。

帅云峰、周春蕾、李梦等:《美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耦合机制研究——以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为例》,《电力建设》2018年第7期。

晏溶、周志璐:《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前世今生 中国可汲取的教训与面临的挑战》,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