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图书

AN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SAPID:101-6271-5509-35
ISBN:978-7-5097-4290-7
DOI:
ISSN:

[内容简介] 从制度文化的视阈看,作为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模式突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设计,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后发展中国家建设的制度文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我党制度文化理念的与时俱进。“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制度文化优势,证明了文化与制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制度优越性。民族性文化和现代性制度的协调互动成为当代中国制度文化变迁的未来图景。

相关信息

丛书名: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学术文库
作 者: 张西山
编 辑:林尧;李松林;蔡莎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学术文库

 摘要

 Abstract

 后记

 总序

 导论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理论意义

    1.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提高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理论水平,在制度(现代性)和文化(民族性)视域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二)实践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对人类制度文明模式的成功探索和伟大贡献

    2.制度文化创新创造社会和谐、促进科学发展,“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三)学术价值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外学者论制度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二)西方学者的观察

   (三)近现代中国学者的看法

   (四)当代学人有关制度文化方面的研究论著

  三 海内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学术综述

   (一)海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二)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

 第一章 制度文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第一节 文化、制度和制度文化

   一 文化释义

   二 制度界说

   三 制度文化

  第二节 制度变迁、文化传统、模式选择

  第三节 制度文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第一节 从经典社会主义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第二节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之谜”的历史启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探索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价值理念追求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逻辑及其特点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最重大的制度变迁和文化创新

   二 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前提,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内生的制度创新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着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现代性来代替传统现代性的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就是中国的现代性生成过程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文化建设中摒弃了过去价值理性的偏执和工具理性的滥用,实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和谐探索与协调发展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文化变迁中实现了科学发展和模式转型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一 政治体制改革率先从党内领导制度的改革入手

   二 在国家政权制度体系探索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创新

   三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构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形成

   四 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形成了“一个格局、三个互动、四个机制”的制度,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基层管理体制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意义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历史突破

  第二节 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模式设计

  第三节 人类制度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自觉升华

  第五节 后发展中国家建设的制度文本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创新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政党文明

  第二节 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第三节 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文化软实力

  第四节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制度建设

  第五节 体现公平正义,促进科学发展,保持社会和谐、政治稳定

  第六节 开放兼容会通,实现现代性制度和民族性文化的统一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现代性的当代审思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未完成的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制度文化现代性转型之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现代性的当代建构

   一 重建市场伦理

   二 建构政制文明

   三 建设公民社会

   四 发展先进文化

   五 树立和谐理念

 结束语 文化、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抉择与未来

政治学者安德鲁·海伍德认为:“政治问题的争论往往归结为关于‘术语’真正意义的争辩。”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最流行、最热议的词语之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我党新时期新阶段制度文化建设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反思和追问。这一反思和追问不仅表明这30多年当中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解读,而且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终伴随着社会主义合法性论证的问题。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质上是制度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国模式”不只是物质力量、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兴起,而且是文明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一种新的制度文明之路在开拓。在探寻“中国模式”之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层动因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文化魅力和制度活力。文化是制度之母。一个繁荣昌明的现代化,必蕴涵着强大的政制文明和醇厚的精神文化源流。制度文化既是一个生长的问题,也是一个选择与创制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选择和文化源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制度变迁有其自身的逻辑,而制度文化常常成为一种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路径依赖”。制度文明内在地蕴涵着价值理念、制度设计、机制程序。制度文化则是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维度,是制度的理念、灵魂和生命,它决定民主政治制度的最终确立与良序运作。民主社会的实现有赖于适合的制度保障,有赖于正确的路径选择。政治文明的最终标准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就是要建立一个以现代核心价值理念为灵魂,以市场经济、民主政制、公民社会、先进文化、和谐理念为基本支撑的现代制度文明秩序。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研究,建构制度文化的价值理念,对于拓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视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和学术意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文化的竞争。一个国家的落后,其背后和实质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和文化的守旧。“社会主义三个三十年”中国制度文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可以归结为制度文化模式之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一部上下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到中国的现代转换,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理论逻辑。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从革命到改革、从计划到市场、从富强到文明、从封闭到开放、从斗争到和谐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这是一个思想文化影响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冲破观念束缚的进程,是一条突破观念藩篱和体制桎梏重围的探索之路。百余年来的梦寻与抗争,六十年的共和国岁月,三十载的改革开放风云,奠定了社会主义辉煌伟业和制度基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留下了丰厚的制度文化经验和教训。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程及全局看,制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俱进、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课题。从经典社会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演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则使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使中国实现制度文化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都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模式”的成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制度文化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一种具有优势和活力的中国制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它是一条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代表了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路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作为执政精英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整合和动员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独特的制度文化遗产。新时期中国制度文化的转型变迁,在创新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现了在结合中创路,在特色上挖掘,在模式上拓新,在后发中超越。这些制度文化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领导是核心,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改善民生是重点,制度创新是关键,社会和谐是本质,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着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现代性来代替传统现代性的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就是中国的现代性生成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现代性(制度)和民族性(文化)的双重变奏,就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我们已探索和塑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先进文化体制与和谐社会体制,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从制度文化的视阈看,作为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模式突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设计,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我党制度文化理念的与时俱进。中国模式研究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读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学、中苏模式比较、制度经济学、国家社会理论、现代化历史、思想文化学、制度主义方法论等不同视角,本书在中国文化传统和世界制度文明的双重视阈下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文化源流、制度逻辑和思想条件,发掘并吸收了中外传统制度文明的智慧活水,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比较的视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导论、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旗帜、道路、理念、制度、模式等不同维度和层面。它既是价值理念,又是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有三种:一是实践形态,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理论形态,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制度形态,就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制度模式对世界制度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之路。第二,社会主义运动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或道路选择的制度文化逻辑特点及其意义(第二、三、四章)。“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关键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制度创新与思想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性和民族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普世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实现了西方制度文明成果与中华文化传统的有机整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政治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文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一致性。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规约,也不能以彻底否定其赖以生存的文明传统作为代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与市场经济的活力结合在一起,把优秀的中华文明与优秀的世界文明融合在一起。实践理性、大同理想、民本思想、变革意识、和谐文化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源流。中国制度文化变迁需要社会主义,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的制度文化创新的成功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不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一脉相承与发展。在改革开放30多年空前伟大的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体现了可贵的制度理性和文化自觉。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现代性思考(第五、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政党推动制度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保证社会制度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制度公平正义问题,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我们要坚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实现制度文化的和谐,实现制度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积极建立更加健全、充满活力的制度文化体系。文化制造社会和谐,制度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市场伦理、政制文明、法治国家、公民社会、和谐理念蕴涵着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不断超越的制度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现代性思考。人类制度文化变迁的规律表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人类制度文明是制度和文化的统一,民族性文化和现代性制度的协调互动成为未来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图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坚持并创新自己的制度文明,创造更加优越和有效的制度文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文化与制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制度优越性,这也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4-1990。

[5]《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7]《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3-1956。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

[1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

[11]《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2]《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4]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6]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第1-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

[19]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

[20]中宣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

[21]中宣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

[22]《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23]《江流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5。

[24]《赵曜讲学录》,红旗出版社,2002。

[25]《高放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6]《靳辉明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27]《徐崇温自选集》,重庆出版社,1999。

[28]《吴江论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29]《徐勇自选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0]《宋镜明自选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1]周有光:《朝闻道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32]周有光:《拾贝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33]黄卫平、汪永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2-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4]《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

[3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6]沙健孙、龚书铎:《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37]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36位著名学者纵论新中国发展6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8]吴振坤:《20世纪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9]林蕴晖:《国史札记(史论篇)》,东方出版中心,2009。

[40]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10。

[41]〔美〕费正清:《美国和中国》,商务印书馆,1966。

[42]〔美〕费正清:《费正清文集:中国的思想与制度》,郭晓兵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43]〔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4]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2005。

[45]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6]贺培育:《制度学:走向文明与理性的必然审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7]陈朝宗:《制度学理论与我国制度创新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48]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49]苏东斌:《制度与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0]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8。

[51]李景治、熊光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2]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

[53]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人民出版社,2007。

[54]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人民出版社,2006。

[55]胡伟等:《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模式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6]邹东涛等:《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7]曹天予:《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8]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9]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0]〔奥〕冯·米塞斯:《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王建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1]〔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3]〔英〕佩里·安德森:《思想的谱系》,袁银传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4]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5]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2006。

[66]黄宗良:《书屋论政——苏联政治体制及其变易》,人民出版社,2005。

[67]黄宗良、林昭健:《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8]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69]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0]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1]肖枫:《社会主义转折与创新》,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72]周作翰:《求真思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73]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74]吴家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5]许庆朴、李爱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人民出版社,2002。

[76]程伟礼、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学林出版社,2009。

[77]董四代:《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8]董四代:《传统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79]郑德荣:《国情·道路·现代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80]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解析》,人民出版社,2008。

[81]吴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82]罗文东、吴波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人民出版社,2008。

[83]季正矩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前沿学术对话》,重庆出版社,2005。

[84]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5]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6]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7]王韶兴、刘京希:《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88]宋镜明等:《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89]李慎明:《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人民出版社,2008。

[90]李慎明主编《2006年: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1]沈志华等:《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上中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2]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93]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现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4]赵麟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95]何继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6]陈希:《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7]〔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98]〔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9]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00]张风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1]〔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册)》,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10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

[103]〔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04]〔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105]〔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06]〔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7]〔韩〕宋荣培:《中国社会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8]〔日〕加藤节:《政治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9]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10]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11]秦德君:《政治设计与政治发展》,商务印书馆,2009。

[112]杨阳:《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1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

[114]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115]虞和平:《中国现代化的历程(1-3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16]〔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17]〔美〕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18]〔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19]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20]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

[121]郭根山:《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视点》,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22]陈铁健:《社会发展理论模式研究——兼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123]赵剑英:《复兴中国——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4]赵剑英、吴波:《论中国模式(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5]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26]陈季冰:《下一站:中国》,文汇出版社,2008。

[127]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人民出版社,2004。

[128]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29]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上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30]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人民出版社,2007。

[131]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2]车洪波、郑俊田:《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133]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34]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5]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6]李艳丽:《政治亚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7]王文科:《公共行政的伦理精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38]冯颜利:《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与解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9]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140]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1]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42]杨海蛟:《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43]张骥等:《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

[144]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性》,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145]刘杰等:《执政党与政治文明》,时事出版社,2006。

[146]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47]刘明福:《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148]涂成林等:《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49]资中筠主编:《20世纪的美国系列丛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50]何历宇:《政治知识化与现代知识的成长——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51]汪永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建设》,人民出版社,2006。

[152]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3]黄宗良、黄南平主编:《党的执政能力与政治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54]李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55]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56]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57]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0。

[158]陈志武:《金融的逻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15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

[160]汪丁丁:《盘旋的思想:知识、秩序、自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61]汪丁丁:《串联的叙事:自由、秩序、知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62]〔美〕G.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6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164]何俊志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65]〔美〕戈登·塔洛克:《官僚体制的政治》,柏克、郑景胜译,商务印书馆,2010。

[166]〔美〕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67]〔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8]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69]S.E.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70]〔英〕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71]〔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72]阎健编:《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73]俞可平:《思想解放和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74]俞可平:《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75]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76]刘军宁编:《民主二十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77]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09。

[178]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79]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和途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80]王绍光:《祛魅与超越——反思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民社会》,中信出版社,2010。

[181]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18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上海三联书店,1998。

[183]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8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

[18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186]〔英〕大卫·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

[18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88]〔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

[189]〔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190]〔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

[19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琛译,商务印书馆,1997。

[19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93]〔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

[194]〔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9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9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张立平译,新华出版社,2003。

[197]〔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198]〔日〕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200]〔英〕爱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20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202]〔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3。

[20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96。

[204]〔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

[205]〔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法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206]林达:《如慧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07]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08]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主编:《中西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

[209]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10]秦晓鹰、白俭成:《寻找精神家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11]张立文:《和合哲学论》,人民出版社,2004。

[212]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13]《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14]《伯特兰·罗素自选文集》,商务印书馆,2006。

[215]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16]陈丰编:《陈乐民文存:给没有收信人的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17]江平:《沉浮与枯荣》,法律出版社,2010。

[218]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出版社,1988。

[219]〔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20]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22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22]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23]〔美〕茱迪·史珂拉:《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24]〔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历史讲稿》,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25]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2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

[227]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

[22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

[22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30]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31]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岳麓书社,2003。

[232]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花城出版社,2009。

[233]许纪霖等编:《丽娃河畔论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4]许纪霖编:《20世纪西方思想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35]许纪霖、罗岗:《启蒙的自我瓦解》,吉林出版集团,2007。

[236]黄万盛:《革命不是原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37]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

[238]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39]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40]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上海三联书店,1997。

[24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42]〔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3]〔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44]〔英〕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潘永强、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10。

[245]〔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46]〔英〕以赛亚·柏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

[247]〔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商务印书馆,2005。

[248]〔日〕丸山真南:《日本的思想》,区建英、刘岳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49]〔美〕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战旭英译、冯克利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

[250]〔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衰落》,张莉、刘曲译,中信出版社,2010。

[251]〔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魏平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252]〔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中华书局,2002。

[253]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5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

[255]〔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56]〔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57]〔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5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59]〔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60]〔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61]〔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62]〔法〕让·夸克:《合法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63]〔德〕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264]〔德〕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天津人民出版,2003。

[265]公羊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6]薛涌:《仇富——当下中国的贫富之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

[267]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

[26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69]〔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70]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7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3。

[27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273]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74]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75]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76]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

[278]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79]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80]许倬云:《观世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09。

[28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28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83]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

[284]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8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86]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87]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88]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89]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90]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新星出版社,2009。

[291]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

[29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93]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94]王海光:《历史运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95]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96]郑永年:《未竟的革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97]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中华书局,2011。

[298]马立诚:《当代中国社会八大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99]〔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00]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01]王绍光:《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02]张维为:《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03]〔印〕阿玛蒂亚·森:《正义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04]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05]郑永年:《为中国辩护》,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06]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07]张英洪:《农民公民权研究》,九州出版社,2012。

[308]Lucian Pi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 Brown Press,1966.

[309]Ludwig von misses Socialism:An Economics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Liberty Fund Indianapolis 1981.

[310]The Free and Prosperous Commonwealth:An Exploitation of the ideas of Classical Liberalism,Princeton:Van No strand,1962.

[311]Hagerman: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Massachusetts: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5.

[312]Glenn Tinder. Political Thinking:The Perennial Questions,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313]M.E.Latham. 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

简 介:本书循着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发生、发展及转化的路径,全景式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开创、全面推进、全面发展和更加成熟四个阶段恢宏的历史进程,进而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