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4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86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图书

Politic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Qing Dynasty

SSAPID:101-6232-1289-05
ISBN:978-7-5097-307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0年8月9日至11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近60名著名专家学者, 围绕清代政治史研究与回应“新清史”等主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以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的场景,在反思历史中追求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构,并从满人主体性与对满汉文化交融状态的考察出发,以理性的论证回应了“清代的国家与民族认同”等“新清史”的重要话题。本书即是此次会议的论文辑集,分为七个部分,一共四十篇文章,不仅打开一个全新的政治史研究的视野,激发了学界对“回归政治史”的强烈企盼;而且在对问题意识的构建、对学术思维的磨砺,以及学术理念与方法的突破上,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董建中
编 辑:吴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第一部分 对“新清史”的再认识:清朝的国家与民族认同

  关于“新清史”的几个问题

   一 “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符号

   二 征服与同化

   三 “新清史”

   四 大清皇帝的多面性

   五 边疆与帝国

   六 重新以清朝为中心

  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

   一 问题意识的由来与满人“中国认同”之确认

   二 认同与再造:内涵及特征分析

   三 清末满人的现代民族自觉与“中国认同”之演进

   四 结语:变与不变的“中国性”:多重认同的统一

  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一 接续治统与政治认同

   二 崇儒重道与文化认同

   三 多元一体与民族认同

   四 结语

  清代的帝王庙祭与国家政治文化认同

   一

   二

   三

   四

  作为民族认同符号的黄帝

   一 黄帝作为20世纪中国的政治符号

   二 陕西黄帝陵

   三 作为汉族祖先的黄帝和晚清的排满运动

   四 晚清时期的黄帝

   五 中华民国建立以来的黄帝崇拜

   六 近现代中国对黄帝的重新评价

   七 结论:黄帝和超族群性的普世统治

   附录 中国历代黄陵祭文*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文

    清圣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祭文

    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为岁歉为民祈福祭文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为六旬万寿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为世宗配享圜丘礼成祭告祭文

    清高宗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为平金川等事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文宗(咸丰)践位祭告祭文

    1908年同盟会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祭黄陵公元1955年清明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祭陵文

    公元1960年清明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祭陵文

    1980年陕西省各界祭文

    1981年陕西省各界祭文

    1989年陕西省各界祭文

    1991年陕西省各界祭文

    1997年陕西省各界祭文

    甲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丁亥年公祭黄帝祭文

  对从民族到国家历程的理论反思

   一 从民族到国家的理论反思

    (一)关于国家起源模式的理论

    (二)关于民族模式的阐释

    (三)从民族到国家的“进化”道路

   二 中国北方民族的起源及其政治过程

   三 “满洲”的内涵及其意义

  汉族空间与民族处所

   一 汉族空间

   二 绘制汉族空间思想体系之“地图”

   三 历史歧异时期无所不在的“气”的运行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条道路?

   一 “新清史”与“旧清史”研究路径的差异

   二 “新清史”研究的盲点所在

   三 清史研究出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

  被译介的“新清史”

   一 国内学界对“新清史”的了解

   二 有关“新清史”译文的一些误译、漏译、回译等问题

   三 以“族”为中心的讨论

    1.满洲(Manchu)与满族

    2.族群(ethnic group)与种族(race)

    3.国家与gurun(固伦)、state、nation、country

   四 小结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一 研究现状

   二 如何回应“新清史”

 第二部分 政治制度与权力结构:国家的秩序化管理

  清前期“属州”考

   一 引言

   二 “属州”沿革复原

   三 “属州”消失的分析*

    1.地里琼远,治理不便

    2.政区变迁的内在规律

    3.统治者的顺水推舟

   四 余论

  “年选”考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清太祖时期设部事实考

   一 jurgan*词义考证

   二 jurgan*(部、院)溯源

   三 天命朝设部及其沿革

   四 有关译文之商榷

  晚清《外务部大臣年表》订误

   一 那桐任外务部尚书兼会办大臣、会办大臣问题

   二 徐寿朋卒日问题

   三 联芳改署外务部右侍郎问题

   四 光绪二十九年那桐卸署外务部左侍郎日期

   五 光绪三十三年吕海寰任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日期

   六 光绪三十三年梁敦彦署任外务部右侍郎日期

   七 光绪三十三年邹嘉来署外务部右侍郎日期

   八 光绪三十四年梁敦彦任外务部右侍郎

   九 宣统元年世续任外务部会办大臣问题

   十 宣统二年梁敦彦病免尚书兼会办大臣、邹嘉来补授尚书兼会办大臣日期

   十一 宣统二年胡惟德转补左侍郎、曹汝霖补授右侍郎日期

   十二 光绪三十三年邹嘉来卸署外务部右侍郎问题

  制度执行与资源环境基础

   一 围场资源环境基础与捕牲相关部门及定制

   二 围场鹿羔减少与捕牲定制的调整

   三 捕获鹿只定例送省喂养

  清代外藩蒙古捐纳

   一

   二

  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

   一 朝廷耳目:清初科道官员的地位

   二 风闻奏事之权开始丧失

   三 禁而后开:康熙中后期的再讨论与变革

   四 明开实禁:雍乾时期对风闻奏事制度的变革

   五 清代科道风闻奏事体制变革的特点和原因

   六 尾声

  试论雍正朝的开户政策

   一

   二

   三

   四

 第三部分 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

  从北京庙会看清朝的统治政策

   一 前言

   二 北京藏传佛寺的宗教活动

    (一)黄寺与黑寺

    (二)雍和宫

   三 蒙古王公朝觐活动

   四 北京内城的庙会

    (一)隆福寺

    (二)护国寺

    (三)白塔寺

    (四)清末民初的庙会

   五 清政府对北京庙会空间的控制

   六 结论

  “私欲”与“冤抑”共存:对清代京控的再思考

   一 前言

   二 关于史料与研究

   三 争地的策略

    (一)持“远年地契”的湖地争讼

    (二)“若要官事赢,除非死一人”——以人命搏胜诉

    (三)合族相斗下的报复

   四 因官方灾赈产生的控案

    (一)成也垸堤,败也垸堤

    (二)书吏的原罪

     1.户有应赈不应赈之分

     2.官吏可以针对现场放赈情况对放赈者进行调整

     3.官方放赈地点可以随机调整

     4.放赈书吏勒索侵吞

   五 对地方豪族与京控者的打击

   六 小结

  清初社会传闻与皇权干预

   一 “讹言*繁兴”的清初时世

   二 杜遏谣言:顺治朝对社会传闻的政治干预

   三 整肃人心:康熙朝对社会传闻的皇权控制

  晚清的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形成

   一 前近代的卫生防疫与身体约束

   二 晚清卫生行政的引入及其基本内容

   三 晚清卫生防疫对身体的干预

   四 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生成

    (一)士绅精英

    (二)普通民众

   五 结语

 序言

2010年8月9日至11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及中国两岸三地的近60名专家学者,就如何超越传统的政治史研究、重构清代政治史的认识体系进行了探讨,并从满人主体性与对满汉文化交融状态的考察出发,理性回应了“清代的国家与民族认同”等“新清史”的重要话题。本书即是此次会议的论文辑集,分为7个部分,一共44篇文章,不仅打开一个全新的政治史研究的视野,激发了学界对“回归政治史”的强烈企盼;而且对问题意识的构建、对学术思维的磨砺,以及在学术理念与方法的突破上,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王国桢编《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03。

黄兴、宋教仁编《二十世纪之支那》,1905。

《高等小学国文读本》,出版年不明(1911年后)。

赵钲铎编《高等小学历史课本》,1907~1910。

《高等小学新国文范本》,1915。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出版年不明。

黄藻编《黄帝魂》,1903。

黄陵县人民政府和黄陵县县志办编《黄陵年鉴》,西安出版社,2002。

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陵县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

黎锦熙编《黄陵志》,1944,见《中国祠墓志丛刊16》,广陵书社,2004。

《康有为政论集》2册,中华书局,1981。

《梁启超全集》10册,北京出版社,1999。

丁宝书编《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张继、章太炎、汪精卫、胡汉民编《民报》,1906~1910,东京。

《孙中山全集》11卷,中华书局,1981~1986。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6。

《新式国文教科书》,1916。

《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章太炎全集》6册,人民出版社,1985。

陈庆年编《中国历史教科书》6册,1903。

姚祖义编《最新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4册,1904。

安藤久美子:《孫文の「五族共和」批判と戴季陶の連邦共和制論》,《思艸》2005年第46期,第13~41页。

柏明、李颖科:《黄帝与黄帝陵》,西安大学出版社,1990。

陈旭麓编《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

平野聡:《清帝国とチベット問題:多民族統合の成立と瓦解》,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4。

石川禎浩:《20世 初頭の中国における黄帝熱·排満·肖像·西方起源説》,《二十世纪研究》2002年第3期,第1~22页。

片岡一忠:《辛亥革命期の五族共和論をめぐって》,田中正美先生退官記念論集刊行会编《中国近現代史諸問題:田中正美先生退官記念論集》,东京,国书刊行会,1984,第279~306页。

兰草:《历代名人祭黄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李西兴编《黄帝陵与龙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第1期,第84~91页。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第1~77页。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孙江:《连续性与断裂——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黄帝叙述》,王笛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第210~244页。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68~79页。

高田淳:《章炳麟·章士钊·鲁迅:辛亥の死と生と》,龙溪书舍,1974。

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王柯:《20世 中国の国家建設と「民族」》,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

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73/3(2002):583-6-24。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台北,云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

熊十力:《中国历史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许伟:《体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历史特点的历代帝王庙祭祀体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第583~592页。

姚敏杰、何炳武:《黄帝祭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

于右任:《黄帝公德纪》,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张晋藩:《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张琏:《历代帝王祭祀中的帝王意象与帝统意识——从明代帝王庙祀的祭祀思维谈起》,《东华人文学报》,10(2007):321~366。

张岂之:《五千年血脉·黄帝及黄帝陵史料汇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Anderson,Benedict(1983),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

Billeter,Térence(2007),L’Empereur jaune-Une tradition politique chinoise,Paris:Les Indes savantes.

Breuilly,John(1993),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Chow Kai-wing(1994),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Ethics,Class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rossley,Pamela Kyle(1987),“Manzhou Yuanliu Kao and the Formalization of the Manchu Heritage,”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46,No. 4,pp. 761-790.

Crossley,Pamela Kyle(1990a),“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in Late Imperial China,11/1,pp.1-35.

Crossley,Pamela Kyle(1990b),Orphan Warriors-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rossley,Pamela Kyle(1999),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uara,Prasenjit(1993),“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 30,pp. 1-26(see also Unger [ed.][1996]:31-55).

Duara,Prasenjit(1995),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rkheim,Emile(196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New York:The Free Press.

Ebrey,Patricia(1996),“Surnames and Han Chinese Identity,” in Brown,Melissa J.(ed.),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Berkeley/Californi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Elliot,Mark C. (2001),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itzgerald,John (1995),“The Nationless State:The Search for a Nation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 33,pp. 75-104(see also Unger [ed.] [1996]:56-85).

Gellner,Ernest (2006),Nations and Nationalism,Malden,Mass.:Blackwell Publishing.

Gladney,Dru (1994),“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3,No. 1,pp. 92-123.

Harrison,Henrietta (2000),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1911-1929,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on,Henrietta(2001),Inventing the Nation-China. London:Arnold.

Hobsbawm,Eric and Ranger,Terence(ed.)(1983),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n Tze-ki and Culp,Robert(ed.)(2007),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Leiden:Brill.

Kaup,Katherine Palmer(2000),C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Kedourie,Elie(1970),Nationalism in Asia and Africa,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

Laitinen,Kauko(1990),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Zhang Binglin as an Anti-Mandchu Propagandist,London:Curzon Press.

Leibold,James(2006),“Competing Narratives of Racial Unity in Republican China-From the Yellow Emperor to Peking Man,” in Modern China,Vol. 32,No. 2,pp. 181-220.

Levenson,Joseph R.(1968),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A Trilog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u Xiaoyuan(2004),Frontier Passages-Ethnopolitics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Communism,1921-194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a,Pierre(1989),“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Les Lieux de Mémoire,” in Representations No. 26,Special Issue:Memory and Counter-MemorySpring1989,pp. 7-24.

Nora,Pierre(1996),Realms of Memory:Rethinking the French Pa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hoads,Edward J.M.(2000),Manchus&Han-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1861-1928,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autman,Barry(2001),“Peking man and the politics of paleoanthropological nationalism in China,” 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0,No.1,pp. 95-124.

Smith,Anthony David(2001),Nationalism-Theory,Ideology,Hist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su-yüTeng and Fairbank,John K.(1979),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Cambridge/Mass. and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ng Xiaobing(1996),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ownsend,James(1992),“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 27,pp. 97-130(see also Unger [ed.] [1996]:1-30).

Tsou Jung(1968),The Revolutionary Army-a Chinese Nationalist Tract of 1903(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with notes by John Lust),The Hague/Paris:Mouton & Co..

Unger,Jonathan(ed.)(1996),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New York and London/England:M.E. Sharpe.

Zhao Suisheng(2004),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2004),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Zarrow,Peter(2001),“Political Ritual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n Chow Kai-Wing,Doak,Kevin M. and Poshek Fu(ed.),Constructing Nationhood in Modern East Asi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pp. 149-188.

简 介: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归属的认知及情感取向,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事实证明,现代国家认同之形成乃民族国家合法性逐步确立之过程,人民的国家认同为国家提供合理性、正当性论证。当下,国家认同危机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尽管不同国家之国家认同危机或有不同表现,但最终都落实到政治层面上。故国家认同危机根本上即为对国家...

作者: 暨爱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简 介: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论著。在描述清末、民初、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的基础上,研究教科书的内容,探讨了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的关系,即历史教科书与民族主义认同、政权统治合法性认同之建立的关系。

作者: 刘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