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0

中美传媒互动与文化交流图书

Media Interac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SAPID:101-6231-7659-35
ISBN:978-7-5201-1728-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美关系史的大背景下,提取传媒这一中美互动与交流的重要介质,运用大量原版报刊、原始档案和珍贵素材,集合中美学者与媒体人的智慧与努力而打造出来的。中美传媒的“互动”与“交流”是贯穿这本书的一条主线,中美双方互为主客体,从不同侧面生动展示了两个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同时细致分析了传媒在双边关系中所承担的传媒外交这一重要功能。全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分析力度,全景式地呈现出中美传媒互动与文化交流的立体影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肖欢容 孙璐
编 辑:高振华;吕秋莎;郭瑞萍;高启;贾宏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驻华媒体

  第一节 早期中美关系与美在华“印刷”媒体的出现

   一 中美两国的早期接触及对彼此的初步印象

   二 美国(西方)对建立现存中国知识新体系的渴望

   三 美国(西方)传教士大批来华

   四 美国(西方)传教士的布道遭遇阻力从而催生印刷媒体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国丛报》

   一 《中国丛报》的创刊始末及背景

    (一)《中国丛报》的创刊始末

    (二)《中国丛报》的创刊时代背景

   二 《中国丛报》的负责人和撰稿人

    (一)《中国丛报》的零散撰稿者

    (二)《中国丛报》的五位重要负责人兼撰稿人

     ①裨治文(E.C.Bridgman,1801-1861)

     ②卫三畏(S.W.Williams,1812-1884)

     ③马礼逊(J.R.Morrison,1782-1834)

     ④马儒翰(Robert Morrison,1814-1843)

     ⑤郭实腊(Karl Gutzlaff,1803-1851)

   三 《中国丛报》主要栏目和内容介绍

    (一)中国国情

     1.有关中国自然经济、地理位置的情况*

     2.有关中国政治和政府体制等方面的介绍

     3.有关中国教育、文化、风俗等其他方面的介绍

    (二)在华传教与宗教

    (三)中外关系

    (四)外国

   四 《中国丛报》的发行和影响力

  第三节 美国侨民在华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

   一 《密勒氏评论报》的创刊始末和背景

    (一)《密勒氏评论报》的创刊始末

    (二)《密勒氏评论报》的创刊背景

   二 《密勒氏评论报》负责人和撰稿人

   三 《密勒氏评论报》主要栏目和内容介绍*

    (一)早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17~1931)

    (二)中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31—1941)

    (三)后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45—1953)

   四 《密勒氏评论报》的发行和影响力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美国在华传媒与中美文化交流

   一 美国在华创办的其他传媒

    (一)《万国公报》(1868—1907)

    (二)《大陆报》*(1911—1949)

    (三)《大美晚报》*(1929—1949)

   二 美国在华传媒与中美文化交流——以《中国丛报》为例

   三 美国在华传媒与中美文化交流——以《密勒氏评论报》为例

   四 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驻华官方媒体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媒体驻华概述

  第二节 美国驻中国四大官媒的发展历程

   一 美联社与中国

    (一)美联社概况

    (二)美联社在中国现状

    (三)美联社打开新中国中美新闻交往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间新闻交往的“真空时代”

     中美新闻“交往”初相会

     新华社与美联社间互访开启中美新闻交往之门

   二 《纽约时报》自身发展历程及在中国的发展

    (一)《纽约时报》的创立

    (二)《纽约时报》的地位、影响

    (三)《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语言风格、版面设计、办报风格

     报道原则

     语言风格

     版面设计

     办报风格

     中国问题专家

    (四)《纽约时报》在中国设立分社的情况

   三 后起之秀的美国媒体CNN

    (一)CNN的发展历程及规模

    (二)CNN主要版本、节目分类及报道风格

     CNN较有影响的栏目

     CNN的报道风格

     CNN设立中国周

   四 《华尔街日报》与中国

    (一)《华尔街日报》概况

    (二)《华尔街日报》走出国门

    (三)《华尔街日报》进中国

     敲开中国之门

     主攻财经 打响品牌

     立场公正 不乏利益当前

     免费开放吸引和扩大了受众

  第三节 美国官媒对中国大事件的报道

   一 CNN对华报道——以“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为例

    CNN对华负面报道原因分析及总结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影响——以2008年报道为例

  第四节 美国驻中国官媒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 中国媒体要学习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一)中国要注重并且加快传媒品牌建设

    (二)媒体公信力的塑造不容忽视

     1.从信息源、传播者角度提高媒体公信力

     2.从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角度提高媒体公信力

    (三)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二 美媒驻华记者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1.用镜头记录中国三十多年巨变的刘香成

     用镜头记录历史

     刘香成眼中的“中国梦”

    2.CNN前任、现任首席驻华记者谈中国巨变

 第三章 美国华文媒体

  第一节 中美关系与华文媒体在美的发展历史

   一 导言

   二 1850年华人移民至1882年《排华法案》的通过

   三 1882年《排华法案》

   四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

   五 移民法改革、中美建交与改革开放

   六 美国华文媒体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

   一 《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Chinese Daily News)

   二 《星岛日报》(Sing Tao Daily)

   三 《侨报》(The China Press)

  第三节 美国其他华文媒体

   一 华文报纸在美国百花齐放

   二 华文广播、电视的多形式发展

    多元文化传播集团(Multi-Cultural Radio Broadcasting Inc.)

    美国鹰龙传媒有限公司(EDI Media Inc.)

    麒麟电视(KyLin TV)

    美国ICN电视互联网

   三 结语:未来华文媒体的生存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驻美官方媒体

  第一节 中国驻美三大官媒的发展历程

   一 新华社北美总分社

    (一)新华社北美分社的建立与迁址

    (二)新华社北美分社的组织架构和技术更新

    (三)新华社北美分社的业务扩张

   二 中央电视台驻美分台

    (一)中央电视台驻美业务的开展与驻美分台的建立

    (二)中央电视台驻美分台业务的发展

   三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驻美机构

  第二节 中国官媒与中美间重大事件

   一 2008年的“3·14”西藏拉萨骚乱事件

    (一)中央电视台对“3·14”西藏拉萨骚乱的报道

    (二)《人民日报》对“3·14”西藏拉萨骚乱的报道

    (三)与西方媒体战的启发

   二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一)新华社对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

    (二)《人民日报》对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

    (三)中央电视台对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

   三 2012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

    (一)新华社对2012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的报道

    (二)《人民日报》对2012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的报道

  第三节 中国驻美官方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

   一 中国官方媒体的“走出去”国际化战略

   二 中国驻美官方媒体“走出去”战略面临的挑战

   三 中国驻美官方传媒的发展路径

  第四节 中国驻美官方传媒与中美文化的交流

   一 传媒“软权力”与公共外交

   二 中国驻美官方传媒与中美文化的交流

本书是在中美关系史的大背景下,提取传媒这一中美互动与交流的重要介质,运用大量原版报刊、原始档案和珍贵素材,集合中美学者与媒体人的智慧与努力而打造出来的。中美传媒的“互动”与“交流”是贯穿这本书的一条主线,中美双方互为主客体,从不同侧面生动展示了两个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同时细致分析了传媒在双边关系中所承担的传媒外交这一重要功能。全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分析力度,全景式地呈现出中美传媒互动与文化交流的立体影像。

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

陈彤旭:《比较传媒史》,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大卫·斯隆编著《美国传媒史》,刘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法兰奇:《镜里看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毛泽东时代的驻华外国记者》,张强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1。

方炳焯、陈彦等编著《传媒春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韩德:《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和中国》,项立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胡道静:《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通志馆,1935。

黄俊英:《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重庆出版社,1991。

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陈郁译,商务印书馆,1964。

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长春出版社,1999。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雷孜智:《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尹文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刘继南、何辉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刘笑盈、贺文发等:《从俯视到平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马克·海盖特:《国际传媒巨擘品牌成长实录》,许怡勤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张汇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彼得·兰德:《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李辉、应红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欧内斯特·梅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它国家的关系》,齐文颖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仇华飞:《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84)》,人民出版社,2005。

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廖世奇、彭小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中译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姚曾廙译,商务印书馆,1959。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王淇主编《从中立到结盟——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

吴信训、金冠军、陈梁、王路明:《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著《全球传播》,尹弘毅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张西平主编,顾钧、杨慧玲整理《中国丛报(1832.5—1851.12)》(目录索引卷2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张注洪主编《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张功臣:《东方寻梦:旧中国的洋记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Roswell S.Britton,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912,Taipei,Ch’eng-wen Publishing Company,1966.

George H.Danton,The Culture Contac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1.

G.B.Endacott,A Biographical Sketch-Book of Early Hong Kong,Singapore,Donald Moore,1962.

Dumas Malone(ed.),Dictionary of American Biography,Vol.4,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30.

George L.Nesbitt,Benthamite Reviewing The First Twelve Years of the Westminster Review 1824-1836,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4.

Clifton E.Olmstead,History of Religion in the United States,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1960.

Judy Yung,Gordon H.Chang and Him Mark Lai ed.Chinese American Voices:From the Gold Rush to the Presen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Scott D.Seligman,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The Remarkable Life of Wong Chin Foo,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