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289

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图书

Highspeed Railway Service Quality and Market Competetion

SSAPID:101-6209-2837-37
ISBN:978-7-5097-284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安全、舒适、低能耗、环保等优点,于是21世纪成为全球性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时期。在旅客主导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运输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剧烈。如何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如何将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关系着高铁客运市场竞争的成败,关系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和其技术生命。本书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控制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组织模式与决策思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与规律,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合作关系,高速铁路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高速铁路主要要素的比较优势,几方面论述了高铁的市场竞争相对优势,对高铁的发展及运营起到促进作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林晓言 卜伟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铁路运输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60~80年代末期)

    二 高速铁路网建设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三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三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第二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顾客满意概念

    二 顾客满意度概念及特性

    三 顾客满意度指数

    四 服务质量控制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成果

    二 服务质量控制研究成果

    三 外包决策研究成果

   第四节 本研究主要成果

    1.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控制技术的提出

    3.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外包模式决策

  第二章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高速铁路客运市场特征

    一 高速铁路客运特点

     1.旅客集结时间短

     2.乘车服务水平要求高

     3.旅客乘降车时间短

    二 高速铁路的客运细分市场

     1.旅客年龄结构

     2.旅客收入结构

     3.旅客职业结构

     4.差旅费报销制度

    三 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特点

     1.主客观兼备性

     2.复杂多样性

     3.动态可变性

   第二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依据

    二 评价模型与方法

     (一)评价模型

      1.多重属性模型

      2.差距分析模型(Gap Analysis Model)

      3.乘客满意指数(PSI)模型

     (二)评价方法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

     (一)主观赋权法

      1.专家咨询法

      2.层次分析法

     (二)客观赋权法

      1.主成分分析法

      2.因子分析法

      3.熵值权重法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粗糙集法

   第三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实证

    一 问卷设计

    二 问卷基本统计情况

    三 统计检验

     (一)信度分析

      1.车站旅客服务系统信度分析

      2.车上旅客服务系统信度分析

      3.车站广场城市配套系统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四 计算SERVQUAL分数

    五 因子分析

     1.选择分析的变量

     2.相关性分析

     3.提取公共因子

     4.因子旋转

     5.计算因子得分

    六 实证结论

  第三章 基于差距模型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第一节 高速铁路客运产品整体性说明

   第二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

   第三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控制方案

    一 服务质量维度

    二 高铁服务质量控制因素

    三 服务质量控制区域选择模型

   第四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控制实证

    一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问卷设计

     (二)数据收集

    二 数据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 京津城际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控制模型应用

     (一)结果分析

     (二)高铁服务质量控制区域确定

     (三)高铁服务质量控制排序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外包模式决策

   第一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外包决策模型构建

    一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

    二 基于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一)模型说明

      1.初步决策模块说明

      2.模式选择模块

      3.外包商选择模块

      4.激励方案分析模块

     (二)初步决策模块

      1.核心战略因素

      2.经济因素

      3.技术因素

     (三)模式选择模块

     (四)外包商评价模块

     (五)激励方案设计模块

   第二节 外包模式与内制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一 三种外包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一)完全外包模式

     (二)合同外包模式

     (三)合资外包模式

    二 高速铁路客运采用内制模式的组织设计

     (一)敏捷型高铁客运服务部门内制模式的组织特点

     (二)基于策略、流程、结构和人员的内制模式组织设计

   第三节 国外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外包案例

    一 委托方视角的铁路维护服务外包——日、法、德三国选择外包模式对比分析

     (一)日本铁路设备维护合同外包及其机构管理

     (二)法国铁路基础设施维修合同外包与组织模式

     (三)德国路网公司铁路维护合资外包与分工

    二 供应商视角的公共交通服务外包——以庞巴迪公司为例*

     (一)庞巴迪公司的完全服务外包模式

     (二)庞巴迪公司的合同服务外包模式

     (三)庞巴迪公司的合资服务外包模式

   第四节 结论

    1.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外包的综合决策模型的建立

    2.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采取外包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3.基于高速铁路行业特色的组织设计

 下篇 高速铁路的比较优势

  第五章 高速铁路的市场比较优势

   第一节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章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 市场结构理论

    二 交通运输结构理论(运输产业结构理论)

    三 竞争合作理论

   第三节 我国旅客运输行业分析

    一 客运行业宏观分析

    二 客运行业内部结构分析

     (一)高速公路

     (二)航空运输

     (三)普通铁路及高速铁路

     (四)客运市场结构变化

    三 主要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客运市场细分

    一 客运市场细分的原因

    二 客运市场细分标准的选择

     (一)旅客运输需求特征

      1.出行目的

      2.出行距离

      3.收入水平

      4.时间价值

     (二)细分因素的选择及具体解释

      1.旅客时间价值的具体解释

      2.运输距离的具体解释

    三 客运市场细分标准的选择

    四 高速铁路目标市场的选择

    五 城际列车的目标市场——同城化讨论

    六 城际列车的目标市场——通勤的可行性分析(京津房价与交通费测算)

   第五节 可竞争市场和相对优势市场

    一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二 运输市场中的可竞争市场

    三 相对优势市场

    四 小结

   第六节 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

    一 竞争理论

    二 运输市场竞争关系

    三 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的竞争

     (一)部分民航与高铁票价比较

     (二)高铁与航空的优劣

     (三)高铁与航空的竞争

    四 竞争效果

   第七节 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作关系

    一 综合交通运输

     (一)综合交通运输的含义

     (二)综合交通运输模型

      1.模糊层次分析法

      2.综合交通运输整体协调度判定模型

      3.运筹学方法

      4.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二 外国实行的合作方式

   第八节 竞争合作关系——互补性竞争

    一 高铁与公路的互补性竞争

     (一)互补性竞争历程

     (二)互补性竞争的市场定位

    二 高铁与航空的互补性竞争

     (一)可竞争市场的竞争关系

     (二)相对优势的互补关系

    三 小结

   第九节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建议

    一 市场细分并明确市场定位

    二 灵活的定价与营销策略

    三 高速铁路与既有铁路的协调

  第六章 高速铁路经济比较优势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结构

   第二节 高速铁路对区域社会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高速铁路对区域社会发展影响

    一 高速铁路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二 高速铁路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第四节 高速铁路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

    一 评价指标的选取

     1.产值类

     2.人口类

     3.比率类

    二 方法选择与模型的建立

    三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高速铁路要素比较优势

   第一节 主要运输方式特点

   第二节 普通铁路的要素比较优势

    一 普通铁路运量方面的比较优势

    二 普通铁路成本及贡献方面的比较优势

    三 普通铁路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比较优势

    四 铁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比较优势

   第三节 高速铁路的要素比较优势

    一 客运运量比较

    二 土地资源利用比较

    三 节能环保比较

    四 速度比较

    五 安全舒适比较

   第四节 结论

 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部分

   Ⅰ 调查问卷一: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服务质量的期望程度和感知程度

   Ⅱ 调查问卷二: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服务质量的期望程度和感知程度

   Ⅲ 调查问卷三: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服务质量的期望程度和感知程度

   Ⅳ 调查问卷四

   Ⅴ 武广高铁调研数据分析

   Ⅵ 不同年龄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程度的差异性

  附录B 基础数据部分

   Ⅰ 各交通运输方式基础数据

    关于广义费用

    广义费用概念

    出行广义费用模型计算

   Ⅱ 京津地区基础数据

高速铁路在解决了运营技术与安全问题后,在通过多元手段消除人们“被高铁”的疑虑后,还有许多前瞻性问题值得业内同仁以及其他关心高铁发展的仁人志士思考:高速铁路在我国运输市场上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地位如何评价?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合作关系如何?怎样形成综合合力?高速铁路服务管理外包的必要性以及可行路径有哪些?在高速铁路管理领域,如何实现伴随其技术速度的敏捷管理?国际上高速铁路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做法是什么?本书尝试对上述问题予以解答。高速铁路应通过服务管理创新,强化产业化后的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其固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形成与既有交通体系的和谐融合,以缓解我国交通运输紧张局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白长虹、廖伟:《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南开学报(哲社版)》,2001(6):14~20。

白琳:《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述评》,《管理评论》,2009(1):87~93。

卜庆娟:《基于让渡价值的顾客满意度比较模型的案例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1):46~58。

曹斌:《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陈晓东、肖小科:《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铁道运营技术》,2008(4):16~18。

杜建刚、范秀成:《基于体验的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针对团队旅游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7(7):514~520。

高贺、刘军:《 基于SERVQUAL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6):70~73。

顾巧论、季建华:《大规模定制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软科学》2007(10):38~41。

郭倩倩、李成兵、都国报:《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12):32~34。

贾静、贾元华:《未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市场占有率预测及营销策略研究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4(8):27~29、56。

蒋伟伟:《基于CCSI模型的搜索引擎评价研究》,《情报科学》,2007(11):1659~1663。

金涛、杜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5):76。

雷亮:《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顾客满意管理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7):34~37。

李明生:《关于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量化探讨》,《管理工程学报》,2005(1):121。

李强:《中国高收入群体调查初探》,《数据》,2009(01):55。

李素芬、贾元华、房生修:《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10):59~63。

梁燕:《顾客满意度研究述评》《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5~80。

廖颖林:《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8,38。

廖镇:《铁路客运市场调查理论及应用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金兰、康键、白寅:《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管理学报》,2005(7):495~504。

刘小玲、崔炳谋、薛亮:《铁路旅客满意度的灰色综合评价》,《铁道运营技术》,2008(10):13~19。

刘新燕、刘雁妮、杨智、万后芬:《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述评》,《当代财经》,2003(6):57~60。

刘宇:《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基础技术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5):122~124。

罗贝宁、邓胜利:《用户满意度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5(4):23~25。

马强、刘莹爽:《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技术经济》,2001,(7)。

南剑飞、熊志坚:《论顾客满意评价体系的构建》,《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6):23~25。

彭冬莲、彭备芳:《读者满意度测评方法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5(8):52~56、66。

彭艳君、景奉杰:《服务中的顾客参与及其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研究》,《经济管理》,2008(10):60~66。

强丽霞、颜颖:《快速铁路客运网客流组织与营销管理战略研究》,《中国铁路》,2007(5):60~62。

瞿强:《铁路客运专线发展的宏观环境研究》,《学术动态》,2005(4):9~14。

孙东升、王凤霞:《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模型研究》,《商业研究》,2008(4):60~63。

孙丽辉:《顾客满意理论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8~23。

宋先道:《具有预警功能的顾客满意度数学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7):168~173。

涂荣庭、赵占波:《顾客满意度测量探讨:量表设计、信度和效度》,《管理学报》,2008(1):33~39。

汤万金、咸奎桐、郑兆红、康键:《顾客满意测评理论与应用》,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38。

田月华、陈玲玲:《顾客满意度述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9~61。

田志强、韩君、潘金山:《 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9):26~29。

望海军、汪涛:《顾客参与、感知控制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研究》,《管理科学》,2007(6):48~54。

吴建南、庄秋爽:《测量公众心中的绩效:顾客满意度指数在公共部门的分析应用》,《管理评论》,2005(5):53~57。

王艳:《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指数研究现状》,《统计与咨询》,2006(5):62。

王颖、乔梅、张研:《企业顾客满意度评价及实证研究》,《情报科学》,2008(12):1882~1885。

韦福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1)。

肖华斌:《建立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科学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6(3):77~79。

许芳:《如何构建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商业时代》,2006(13):25。

于晓东、胡安辉:《客运专线旅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企业技术开发》,2009(8):28~30。

邹德强、赵平、李飞:《顾客满意与忠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展望理论的解释》,《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77~82。

姚建明、刘丽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改善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科技管理研究》,2007(6):83~84。

朱华伟、涂荣庭:《商业领域顾客满意及未来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4):92~101。

周军、田澎:《顾客满意度指数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管理科学》,2004(4):62~64。

赵非:《高速铁路的旅客服务系统——话说高速铁路之七》,《铁道知识》,2000(6):16~17,39。

张琦、杨浩:《基于模糊因素的铁路旅客满意度的综合评价》,《铁道学报》,2006(2):22~25。

张秀敏、姚建明:《旅客服务心理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9):19~21。

吴群琪、徐星:《旅客出行选择的机理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7.9(2):14~16。

李欢、何宇强、丁勇、林琳:《石太客运通道旅客出行需求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7):62~64。

李欢、毛保华、何宇强、丁勇、林琳:《石太客运通道内影响旅客选择交通工具的因素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7(2):86~88。

付连军:《铁路提速对民航客运影响的实证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卷(1)。

孙健:《客运专线条件下旅客选择行为的SP调查与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9):23~26。

武永红、范秀成:《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竞争力整合模型探析》,《 中国软科学》,2004.11:86~92。

李建州、范秀成:《三维度服务体验实证研究》,《旅游科学》,2006.20(2):54~59。

范秀成、杜建刚:《服务质量五维度对服务满意及服务忠诚的影响——基于转型期间中国服务业的一项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6:111~118。

毕小青、刘怀清:《一种新的战略工具“外包”》,《天津化工》,1999 (6)。

金辉、杨帆:《企业,你外包了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杨成刚:《外包,让财富联动》,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E.S.萨瓦斯著,周志忍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朱玉多:《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模式及其对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改革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09 (4)。

林晓言:《铁路的民营化改革与市场融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段毅才、王伟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

黄少安:《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徐姝:《企业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胡运权、郭耀煌:《运筹学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埃尔玛·沃夫斯岱特著,范翠红译《高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拍卖和激励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彼得·德鲁克著,赵干城译,《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道格拉斯·布朗、斯考特·威尔森著,逸文、果东、夏翔译,《企业外包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伊恩·本吉尔·珀斯著,陈瑟译,《外包制胜—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竞争优势》,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斯蒂格利茨著,纪沫、陈工文、李飞跃译,《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荣朝和:《探究铁路经济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杨宏图:《客运专线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管理方案若干问题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庞巴迪公司网站,http://www.bombardier.com/en/corporate。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陈菲:《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工业经济》,2005(6):67~73。

杨凯云、尹柳营:《从产业价值链分析中小企业与战略外包》,《工业企业管理》,2002(1)。

刘迪瑞:《日本国有铁路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龙一民、崔南方:《设备维护外包服务商绩效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物流与决策》,2007.26( 6) :51~ 53。

肖强:《实施服务外包的战略困境及对策:竞合视角》,《中国经贸导刊》,2009(23):36。

段国鹏、杨波:《服务外包的供应商能力研究——基于中国的现实思考》,《管理评论》,2009,21(10) :78~85。

任彦辉.:《业务流程外包运作过程及其潜在问题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

张钢等:《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欧阳峰、林丹明:《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贾奇著,李原、孙建敏译,《组织行为学(第1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王丰、汪勇、陶宽:《网络组织:21世纪的新型组织结构模式》,《当代财经》,2000(5)。

西口敏宏著,范建亭译,《战略性外包的演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奈杰·尔金、尼尔·安德森著,冒光灿、关海峡译,《组织创新与变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吕庆:《企业组织设计理论发展的历史综述》,《商业经济》,2008(12):34~35。

王惠、吴冲锋、王意岗:《敏捷型组织设计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

肖旭、赵宏、梁莉丹:《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创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布超、林晓言:《旅客行为时间价值的Logit计算模型改进研究》,《技术经济》,2009.23(8):62~65、95。

陈馥利、张蕾:《客运专线修建后城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变化》,《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42~45。

陈绍宽、彭宏勤、刘爽等:《综合运输网络多方式分层分配模型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12(6):130~135。

陈韬、常军乾:《城市交通市场细分下的铁路发展》,《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12):3~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郭文军、曾学贵:《高速铁路对交通运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铁路》,2000(3):25~31。

韩彪、赵宜:《公路客运应对城际列车竞争的策略》,《物流技术》,2009(5):16~18。

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胡开云:《论综合运输市场的划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5~37。

黄向荣、李引珍:《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结构合理配置模型及算法》,《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9(5):80~84。

姬东朝、宋笔锋、喻天翔:《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方法及应用》,《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32(11):38~41。

江波、陈森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子系统间协调分析》,《综合运输》,2007(6):8~11。

蒋仁才、荣朝和、李雪松:《发达国家放松运输管制原因的理论分析》,《经济学家》,1996(6):80~84。

解晓灵、张星臣、聂磊:《日本客运大通道各种运输方式分工解析》,《综合运输》,2010(2):72~76。

金懋:《三维层面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经济学评述》,《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22~26。

李恒鑫:《城际铁路对城市圈同城化的促进作用》,《综合运输》,2010(4):36~40。

李廷锋、马保柱:《综合交通运输的一种优化模型》,《交通与运输》,2007(12):27~29。

连义平:《综合交通运输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廖弘:《浅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1):42。

刘东坡:《旅客旅行时间价值分析方法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3(4):155~156。

刘光溪:《互补性竞争论:区域集团与多边贸易体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陆东福:《加快铁路发展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与责任》,《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12):1~3。

罗仁坚:《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马建军、刘智丽、周羲;《高速铁路与可持续发展》,《交通环保》,2002(2):24~26。

毛保华、曾会欣、袁振洲:《交通规划模型及其运用》,铁道出版社,1999。

南敬林:《京沪通道旅客行为时间价值研究》,《铁道经济研究》,2002(3):36~38。

强丽霞、刘军:《关于高速铁路客运票价体系的探讨》,《综合运输》,2009(3):75~77。

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特:《协作型竞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邱培军、冯芬玲、黄铁兰:《我国铁路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思考》,《学习与研究》,2009(8):44~45。

邱玉琢、陈森发:《运输方式互利共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系统工程》,2006(7):8~12。

荣朝和:《从运输产品特性看铁路重组的方向》,《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3~18。

四兵锋、赵小梅、高自友:《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客运流量分离模型及算法研究》,《铁道学报》,2004,26(6):14~19。

孙建程、孙有信:《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客运结构合理配置分析》,《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2):79~81。

覃蓉芳、黄庆:《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0(6):39~44。

王海洋、周伟、王元庆:《旅客行为时间价值确定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4.21(8):134~137,141。

王亚飞、李群仁:《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成本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10):1~3。

韦文利、王海湘:《高速铁路的环境保护——话说高速铁路之十三》,《高新技术》,2007(4):8~9。

吴昊:《论交通运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综合运输》,2009(6):4~8。

吴祈宗:《系统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吴兆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席锦池:《法国高速铁路客票体系与营销方式分析》,《中国铁路》,2007(4):68~70。

席玺:《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综合运输》,2007(10):30~32。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可竞争市场理论》,上海财经大学,2000。

熊崇俊、宁宣熙、潘颖莉:《中国综合交通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系统工程》,2006(6):1~7。

徐行方、忻铁朕、项宝余:《城际列车的概念及其开行条件》,《同济大学学报》,2003(4):432~436。

徐艳:《从节能角度看高速铁路》,《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4):579~580。

薛亮、谢金宝、刘小玲:《从旅客时间价值角度分析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铁道运营技术》,2009(1):30~34。

易安:《高铁时代:支线航空发展的新机遇》,《综合运输》,2010(3):60~64。

张兰霞、周蓉姿、孙建伟:《竞争合作理论评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84~186。

张尧庭、陈慧玉:《效应函数及优化》,科学出版社,2000。

张振军:《高铁与航空由竞争走向连接》,《中国品牌与防伪》,2009(12):38~41。

赵非:《高速铁路的旅客服务系统——话说高速铁路之七》,《高新技术》,2000(6):15~17。

郑国华:《重视运输竞争对运输市场的影响作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1):41~46。

周新军:《我国铁路能源消耗和节能现状》,《节能与环境保护》,2009(3):87~92。

宗芳、隽志才、张慧永、贾洪飞:《出行时间价值计算及应用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3):114~119。

邹海波、吴群琪:《从综合运输谈城市交通与城间运输协调问题》,《大交通》,2007(8):25~26。

许晓峰、么培基:《高速铁路经济分析》,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李文陆、张正河、王英辉:《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评述》,《理论与现代化》,2007(2):11~16。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论文,2009。

陆大道:《区位论与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4。

张楠楠、徐逸伦:《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32~36。

郭文军、曾学贵:《高速铁路对交通运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铁路》,2000(3):25~27。

孙婷:《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现代城市研究》,2008.23(7):82~87。

胡天军、申金生:《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经济地理》,1999(5):101~104。

李京文:《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铁路》,1998(10):44~50。

平野卫:《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意义》,《中国铁路》,2001(3):38~40。

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经济地理》,2004.24(3):407~410。

陈春阳、孙海林、李学伟:《客运专线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4(4):6~10。

吴昊:《京津城际铁路对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铁道经济研究》,2009(4):15~19。

林晓言、陈有孝:《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定量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王慧炯、李泊溪、李善同:《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邓聚龙:《灰理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许庆斌:《运输经济学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梁倩:《京津城际旅客运输市场调查及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4):26~27。

中国民用航空局课题组:《高速铁路对民航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续)》,《中国民用航空》,2009(9):40~44。

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8):49~57。

林晓言:《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经济影响》,《中国铁路》,2007(4):45~58。

林晓言、王红梅:《技术经济学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王雅莉:《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4。

任国权:《灰色预测模型Delphi编程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2(3):51~52。

朱宗柏:《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集装箱运量预测中的应用》,《交通与计算机》,2001.19(3):46~48。

詹姆斯·D.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刘万明:《高速铁路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陈秀山、张云可:《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史明华:《贵广高速铁路对贵州区域经济影响力及利用研究》,贵州大学论文,2008。

谢贤良:《世界高速铁路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中国铁路》,2003(11):60~64。

张琳:《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上海铁道科技》,2005(4):35~36。

林桢家、冯正民、黄麟淇:《台湾高速铁路系统对地方发展影响之预测》,《运输计划季刊》,2005.34(3):391~412。

刘万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论文,2002。

高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论文,2008。

祝尔娟:《全新定位下京津合作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孙章、杨耀:《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轨道交通》,2005(12):38~41。

胡叶平、张超:《京沪高速铁路潜在市场的调查与分析》,《铁路运输与经济》,2002.24(1):21~25。

梁成谷:《看大秦铁路如何再创奇迹—大秦铁路完成年运量3亿吨纪实》,《中国铁路》,2008(1)。

李华:《道路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来有为:《铁路公益性运输问题亟需解决》,“中国铁路公益性问题研究”课题组,2003。

潘振锋:《铁路的公益性问题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

唐与弥:《港口成本管理中直接材料成本对于材料价格的敏感分析》,《港口科技》,2004(12)。

刘英:《浅议我国民航主要运输指标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关系》,《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9)。

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2009。

李楠:《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

康省桢:《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状研》,《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1)。

吕政:《南方雪灾反映出的问题与对策》,《科学新闻》,2008(8)。

朱新艳等:《我国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机制优化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6)。

贺玉龙:《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2)。

徐玉巧、田连升:《浅谈不同运输方式的土地占用》,《运输经济》,2007(7)。

邓智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0(4)。

廖和平、文森、谌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难点及对策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6)。

王慧炯、李泊溪、李善同,《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十一五”综合运输发展思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中国交通年鉴》(1997~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铁道年鉴》(2008)。

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发展回顾与展望》,《铁道经济研究》,2007(3)。

吴玉树、谢贤良:《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效益综述》,《中国铁路》,1999(6)。

杨浩、赵鹏:《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孙永福:《京九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作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胡思继:《综合运输工程学》(修订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成耀荣:《综合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冯树民:《交通运输工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Anderson,Eugene W. and Mary W. Sullivan:,“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Firms”,Marketing Science,1993(12).

Anderson E.W.,Fornell C.,and Lehmann D.R. “Customer Satisfaction,Market Share,and Profitability:findings from Swede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10).

Anderson J.C.,Jain C. and Chintagunta P.K. “Customer value assessment in business markets”,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1993 (1).

Averill J. R.,“Personal Control over Aversive Stimuli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r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3 (4).

Chang Y.H.,Yen C.H.“A survey analysis of service quality for domestic airlin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3).

Clara Xiaoling Chen,Ella Mae Matsumura,Jae Yong Shin.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on the Contracting Us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Evidence from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MAS Meeting Paper,2008.

Eugene W.,Anderson and Sattar A. Mansi. “Do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tter to Investors? Findings from the Bond Market”,Working Paper,2008.

Faranda W.T. “A Scale to Measure the Cognitive Control Form of Perceived Control:Construction and Preliminary Assessment”,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1 (12).

Flint D.J.,Woodruff R.B. and Gardial S.F.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Customer,Desired Value Change in a Business-to-business Context”,Journal of Marketing,2002 (10).

Forrest V.Morgeson. “Determinants of Website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Comparing e-Business and Federal e-Government Models”,Proceedings of the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2008.

Giese,Joan L.,Joseph A.Cote. “Defining Consumer Satisfaction”,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2000 (3).

Hitoshi Ieda,Yoichi Kanayama,Masafumi Ota. “How can the Quality of rail Services in Tokyobe Further Improved”,Transport Policy,2001(4).

Johnson,M.D.,and Fornell,C. “A Frame Work for Compar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cross Individuals and Product Categorie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1(12).

Jonathan Whitaker,M.S.Krishnan,Claes Fornell. “Does Offshoring Impact Customer Satisfaction?”,Working Paper,2008.

Jui-Sheng Chou and Changwan Kim,“Satisfaction index for a BOT Project: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Operation Stage”,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9.

Kapil R.Tuli,Sundar G.Bharadwaj.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Stock Returns Risk”,Journal of Marketing,2009.

Oliver,R.L.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0 (1).

Parasuraman,A.,Valarine A. Zeithaml & Leonard L. Berry,“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Retailing,1988(4).

Paul Valentin Ngobo,Jean-Francois Casta,Olivier Jacques Ramo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Financial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Working Paper,2009.

Peterson,Robert A. and William R. Wilson. “Measuring Consumer Satisfaction:Fact and Artifact”,Journal of the Academy Science,1992(3).

Reichheld,Frederick and Thomas Teal. The Loyalty Effect,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Robert Jacobson,Natalie Mizik. “Assessing the Value-Relevanc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Working Paper,2009.

Sheth J.N.,Bruce I. and Newman. “Why We Buy What We Buy: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1 (4).

Suman Lodh.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Working Paper,2007.

Tsaura S.H.,Chang T.Y.,Yen C.H.“The Evaluation of Airline Service Quality by fuzzy MCDM”,Tourisim Management,2002 (2).

Fang-Yuan Chen. Yu-Hern Chang. “Examining airline service quality from a process perspective.”,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5(11).

William Boulding,Ajay Kalra,Richard Staelin,and Valarie A. Zeithaml. “A Dynamic Process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From Expectations to Behavioral Inten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3 (2).

James J.H. Liou,Gwo-Hshiung Tzeng. “A Non-addit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Airline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7(3).

Jui-Sheng Chou,Changwan Kim. “A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of the QSL Relationship with Passenger Riding Experience on High Speed Rail: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and Korea.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9(3).

Yu-Hern Chang,Chung-Hsing Yeh. “A Survey Analysis of Service Quality for Domestic Airlin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12).

Fatma Pakdil,Ozlem Aydm. “Expectations and Perceptions in Airline Services:An Analysis Using Weighted SERVQUAL Scores.”,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7(12).

David Gilbert,Robin K.C. Wong. “Passenger Expectations and Airline Services:A Hong Kong Based Study.”,Tourism Management. 2003(12).

Jin-Woo Park,Rodger Robertson,Cheng-Lung Wu. “The Effect of Airline Service Quality on Passengers’ Behavioural Intentions:A Korean Case Study.”,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4(10).

Kotabe,M.Global Sourcing Strategy:R&D,Manufacturing,and Marketing Interfaces,New York:Quorum Book,1992.

Lepal,D.P.,Snell,S.A.Virtual H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Human Resource Managentmant Review,1998(8)

Vining,A.,Globerman,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Outsourcing Decision”,European Managenment Journal,1999(7).

Arnold. “New Dimensions of Outsourcing:A Comb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ast Economics and the Core Competence Concept”,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0(6).

Johnson,M.“Outsourcing”,Butterworth,Heinemann,UK,1997.

Lonsdale,C.,Cox,A.“Outsourcing:A Business Guide to Risk 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iques”,Earlsgate Press,London,1998.

Momme,J.,Hvolby,H.H. “An Outsourcing Framework:ActionResearch in the Heavy Industry Sector”,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2(8).

James M.Buchanan.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Economics, 1965 (2).

Prahalad C.K. and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3).

Ross.S. “The Economics Theory of Agent:The Principals Proble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 (63).

Mirrless.J.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Authority and Incentiv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 (7).

Holmstonn.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

Venkatesan R. “Strategic Sourcing-to Make or Not to Mak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6).

Quinn,Jj.B.,Hilmer,F.G. “Strategic Outsourcing”,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4(4).

Insinga,R.C.,Werle,M.J.Ling“Outsourcing to Business Strategy”,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0(4).

Dickson G.W.“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s”,Journal of Purchasing,1966(2).

Grossman,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4).

Chris Fill,Elke Visser. “The Outsourcing Dilemma:A Composite Approach to the Make or Buy Decision”,Management Decision,2000(1).

Grossman.G.M,Helpman E.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Produc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 (2).

Spencer Barbara J.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Incomplete Contracts”,Working Paper,NBER,2005(6).

Roy V.,Aubert B. “A Resources-Based Analysis of IT Sourcing”,ACM SIGMIS Database,2002 (2).

Chen S.K.,Mao BH,Ding Y.“Aroute Choice Mod-el Onmultimodal Transport Network” [C]Proceedings of In-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2004,Dalian,China,August 2-4,2004.

Chorus C.G.,Molin E J E,ArentzeTA. “Validation ofa Multimodal Travel Simulator with Travel Information Provis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2007.

Gentile G,Papola N.,Persia L.“Advanced Pricing and Ra-tioning Policies for Large Scale Multimodal Network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5.

HamH,KimT.J.,Boyce D.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s from Unexpected Events with an Interregional Commodity Flow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ode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5.

Kidd B.D.,Semmens J. “Multimodal Optimization of Urban Freeway Corridors”,Proceedings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7th Annual Meeting,CD-ROM,January 13-17,2008,Washington D.C..

Leurent F. “Curbing the Computational Difficulty of Logit equilibrium Assignment Mode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1997(4).

Lo H.K.,Yip C.P.,Wan K.H. “Modeling Transfer and Non-linear Fare Structure in Multi-modal Network”,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2003(2).

Lozano A.,Storchi G. “Shortest Viable Hyper-path in Multi-modal network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2002 (10).

Lozano A.,Storchi G. “Shortest Viable Path Algorithm Inmultimodal Network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2001(3).

Molin E.,Van Gelder M. “Freeway Access to Public Trans-port:A Hierarchical Multimodal Choice Model”,Proceedings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7th Annual Meeting,CD-ROM,January 13-17,2008,Washington D.C..

Nijkamp P,Reggiani A,Tsang WF. “Comparative Modeling of Interregional Transport Flows:Application to Multimodal European Freight Transport”,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

Blum U.,Havnes K.E.,Karlsson C.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The Regional and Urban Effects of High-speed Train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 (1).

Kiyoshi Kobayashi,Makoto Okmnura.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 (1).

Fernand Martin. “Justifying a High-speed Rail Project:Social Value”,Regional Growth,2000 (2).

Kingsley E.Haynes. “Labor Markets an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s:The Case of High-speed Train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 (1).

Komei Sasaki,Tadahiro Ohashi,Asao Ando. “High-speed Rail 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Does the Shinkansen Contribute to Dispersi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 (1).

Nakamura H.,Ueda T. “The Impacts of Shinkansen on Regional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WC,1989(3).

Gutierrez J.,Gonzalez R.,G6mez G.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Predicted Effects on Accessibility Pattern”,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996 (4).

OEC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views China”,2004.

简 介:本书基于外部性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从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与国家发展战略、与高铁经济带、与土地开发、与服务质量、与节能环保等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对于促进高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

作者: 林晓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简 介:本书基于外部性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与国家发展战略与高铁经济带、与土地开发、与服务质量、与节能环保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对于促进高铁及区域经济社会...

作者: 林晓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简 介: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为主线,分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城市交通五大部分,并针对各个交通运输方式进行专题分析。对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政府及交通相关部门制定战略和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

作者: 林晓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