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7

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uangzhou (2021)

SSAPID:101-6190-3256-71
ISBN:978-7-5201-864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编辑出版,以广州为主要研究对象,跟踪探究中国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途径,搭建城市国际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书中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篇,分析把握广州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定位,并从城市评价、国际经贸、交往与传播、国际化案例等维度对广州城市国际化状况展开研究,总结成效经验,探讨未来一段时间广州城市国际化的主攻方向。本书还设“中国城市国际化十大关注”,梳理总结了2020年中国城市国际化重大事件,便于读者把握中国城市国际化实践及研究的年度特征。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作 者: 尹涛 伍庆 胡泓媛
编 辑:丁凡;王京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

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求是》2021年第1期。

王毅:《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是》2020年第5期。

王毅:《迎难而上 为国担当 奋力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求是》2021年第2期。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求是》2021年第2期。

宁吉喆:《中国经济逆势前行跃上新台阶》,《求是》2021年第3期。

王雅莉、王妍:《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影响及对策分析》,《理论探讨》2021年第2期。

都倩仪、郭晴:《RCEP生效对全球经济贸易中长期影响研究》,《亚太经济》2021年第1期。

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管理世界》2020年第12期。

戴翔、张二震、张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重塑》,《国际贸易》2020年第11期。

沈坤荣、赵倩:《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纵横》2020年第10期。

赵可金:《病毒与权力: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权威重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10期。

蔡昉:《中国经济如何置身全球“长期停滞”之外》,《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9期。

郭树勇:《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的新型国际合作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5期。

李兰冰、刘秉镰:《“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管理世界》2020年第5期。

林毅夫:《经济结构转型与“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罗清和、张畅:《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四区叠加”的历史逻辑及经验启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7~2020年。

普华永道、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机遇之城》,2016~2020年。

A.T.Kearney,Global Cities Report,2008-2020.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Report,January 2021.

GaWC,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2000-2020.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January 2021.

World Bank Group,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anuary 2021.

Z/Yen,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 (CDI):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19th-28th edition.

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

林毅夫:《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第11期。

王义桅:《“双循环”开创“主场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2020年12月10日,http://d.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Detail.aspx?DocID=6054329&leafid=3007&chnid=1030。

权衡:《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学习时报》2020年10月21日。

张平、杨耀武:《经济复苏、“双循环”战略与资源配置改革》,《现代经济探讨》2021年第1期。

崔卫杰:《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8月13日。

申卉:《广州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广州日报》2020年12月16日第3版。

冯芸清:《RCEP将为广州融入和打造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大动力和机会》,《南方都市报》2020年12月30日第4版。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

薛凤旋、郑艳婷:《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以航空物流为新竞争优势》,《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1期。

潘坤友、曹有挥、魏鸿雁、曹卫东:《我国航空货运网络结构研究》,《经济地理》2007年第4期。

王姣娥、王涵、焦敬娟:《“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5期。

吴振坤、杨雪萍:《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

朱前鸿:《发展空港经济对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研究》,《中国民用航空》2017年第11期。

朱前鸿:《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 打造引领型全球航空大都市》,《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8)》。

朱前鸿:《抓住大机遇,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用航空》2019年第5期。

朱前鸿:《加强国际货运航空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中国民用航空》2020年第11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报告》,http://www.21jingji.com/2019/12-31/OMMDEzNz/fMTUyNDYOMA.html,2019年12月。

广州大学、省政府参事室、省社科院联合课题组:《把广州培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引领者》,《广东经济》2020年第12期。

方越峦、邓谦:《关于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思考》,《广东经济》2020年第11期。

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2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3月28日。

伍庆、胡泓媛等:《全球城市评价与广州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7~2020年。

A.T.Kearney,Global Cities Report,2008~2020.

GaWC,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2000~2020.

Institute for Urban Strategies,The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Global Power City Index,2008~2020.

Z/Yen,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CDI),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19th-28th edition.

创新城市评价课题组、何平:《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统计研究》2009年第8期。

王帮俊、朱荣:《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评估——基于中国2006—2016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软科学》2019年第3期。

王勤、姜国兵、张子璇:《科技创新强省政策绩效评价实践探索:基于A省的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15期。

张赛飞、刘晓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内涵与广州功能定位》,《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8期。

张永安、郄海拓:《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20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贾凌民:《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3期。

UNEP,Green Economy: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Nairobi Kenya Unep,2011.

OECD,Towards Green Growth:A Summary for Policy Makers[R],2011.

GHK,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2009.

李明光:《国际大城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中国环境管理》2013年第6期。

李明光、关阳:《广州市区县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年第3期。

康晓光、马庆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李建平:《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倪鹏飞、侯庆虎、李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冯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关税监管问题的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2月。

王东波:《中小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面临的物流难题与解决路径》,《对外经贸实务》2018年第11期。

马骏驰:《进口跨境电商供应链结构与交付可靠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8。

杨柳:《上海自贸区货物海关分类监管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7。

沐潮、叶琳:《全球中心仓:跨境物流新模式——深圳前海考察》,《开放导报》2017年第7期。

倪雨晴:《跨境电商广东样本:广州、深圳业务领跑》,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2月9日,http://www.21jingji.com/2018/2-9/xNMDEzODFfMTQyNTAxNQ.html。

卢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演进过程与推进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

赖伟娟、廖志明:《我国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借鉴——以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为例》,《特区经济》2020年3月25日。

赖伟娟、欧奕成:《我国跨境电商仓库的运作困境及转型升级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2期。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北京人大》2019年第11期。

朱嘉明、李晓、柏亮等:《数字货币蓝皮书(2020)》,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

刘江宁、陈贞吉:《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6期。

翟杜平等:《区块链技术:应用及问题》,《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梁国柱:《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年第2期。

冯贺霞、韦放:《金融科技(FinTech)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

王莹:《区块链对金融业的影响与展望》,《吉林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张伊伊:《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探究》,《对外经贸》2018年第6期。

王洋、于君:《区块链技术行业运营模式及产业发展研究》,《调研世界》2020年第6期。

柯建飞:《区块链在金融中的实践与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Codruta Boar and Andreas Wehrli,Ready,Steady,Go?—Results of the Third BIS Survey on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BIS Papers No.114,January 2021.

Agustín Carstens,Digital currencies and the future of the monetary system,Hoover Institution Policy Seminar,January 202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

杨洁篪:《倡导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问题研究》2019年第2期。

王毅:《不忘初心 接续奋斗 全力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求是》2020年第1期。

王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求是》2020年第15期。

陈健:《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江淮论坛》2020年第1期。

刘波:《国际交往中心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发展的战略措施》,《前线》2018年第3期。

沈坤荣、赵倩:《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纵横》2020年第10期。

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管理世界》2020年第12期。

王义桅、刘雪君:《“一带一路”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前线》2019年第2期。

伍山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涵义》,《求索》2020年第6期。

熊九玲:《对标初心使命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前线》2019年第7期。

杨长湧:《推进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导报》2020年第6期。

杨旭明:《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理论及其动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焦爱英、郭伟、罗新波:《关于天津城市形象建设的探讨》,《经济师》2006年第5期。

陈映、董天策:《本地媒体与城市形象之形塑:再现、场域与认同——以广州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城市观察》2012年第1期。

张丽平:《城市形象的“他者”再现:以域外媒体有关广州的报道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陶卫宁、高志洋:《广州亚运会城市形象效应的居民感知及满意度:基于IPA法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张海钟、姜永志:《区域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以甘肃和内蒙古原著居民为研究对象》,《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Ilona P.,et al.,“Measuring the resemblance Between Pictorial and Verbal City Image Spa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12(4):pp.326-339.

Marc F.H.,et al.,“Activation of Country Stereotypes:Automaticity,Consonance,and Impact”,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13,41:pp.400-417.

Sebastian Z.,“How to Catch a City?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Place Brands”,Journal of Pla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2011(1):pp.40-52.

Hamid Z.,et al.,“A Review on City and Country Brand Index”,Australian 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2013(7):pp.317-324.

Myfanwy T.,et al.,“Creative Dimensions for Branding and Regeneration:Overcoming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a City”,Place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2008(1):pp.29-44.

彭迁:《“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城轨交通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城市轨道交通》2017年第6期。

赵磊:《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投入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年第11期。

宋剑、孙玉兰:《境外铁路合作项目管理实践与探索》,《中国铁路》2020年第3期。

朱一迪:《巴基斯坦迎来首列“中国造”地铁车 将进入地铁时代》,《机车电传动》2017年第6期。

冯硕、孙万启、何斌、杨斌、张海玉:《在南亚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以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建设为例》,《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9期。

姚屹:《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首列车下线》,《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7年第3期。

程琳琳:《服务通信企业“抱团出海”中国通信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通信世界》2017年第11期。

周斌:《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电信公司运营策略研究》,《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年第7期。

司先秀:《2005年东盟政治经济与电信市场发展情况》,《世界电信》2006年第7期。

陈岩、翟瑞瑞:《对外投资、转移产能过剩与结构升级》,《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刘国斌:《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东北亚经济研究》2020年第2期。

时宜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中国商论》2015年第19期。

周明月:《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分析》,《企业发展》2009年第8期。

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