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73

中国文化论衡(2016年第1期总第1期)图书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SSAPID:101-6187-7632-05
ISBN:978-7-5097-946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涂可国
编 辑:韩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中国哲学

 以“三不朽”精神致力于中国文化资源的发掘

 主要文章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国文化论衡》编委会

 《中国文化论衡》征稿启事

 社会儒学

  儒家孝悌伦理的理性审视

   序言:问题的缘起

   一 儒家孝悌伦理内涵的多维解读

    1.赡养——物质向度

    2.有敬——精神向度

    3.无违——规范向度

    4.谏诤——道德向度

    5.忧思——心理向度

    6.显耀——社会向度

   二 孝悌在儒家道德哲学系统中的地位的客观分析

    (一)孝是人的一种天然性情

    (二)孝为德之本

    (三)罪莫大于不孝

   三 儒家孝悌伦理社会作用的系统考量

    (一)就对个人而言,孝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伦理禀赋

    (二)就对家庭和宗族而言,孝是维系家族关系的重要情感纽带

    (三)就对国家天下而言,孝是实现治国兴邦的价值理性

    (四)就对社会道德文化发展而言,重孝、行孝可以起到敦风化俗的作用

     1.教民从善

     2.达至忠顺

     3.使天下太平

   四 儒家孝悌伦理社会功用的正确衡定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一元性和多维性

    (三)原始性与继发性

  论王阳明之理

   一 理是条理、道理和本体

   二 理是超越者

   三 理是本原之心

   四 理是天理

   结论:“心即理”与人类主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古代的灾荒与儒家的生命力

   一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历朝当政者视救灾安民为己任

   二 儒家的防灾救灾思想构成了荒政的主要内容

   三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社会各层都积极备荒救灾

   四 儒家防灾救灾思想中的灾异说具有两面性

   五 结语

  儒家礼仪文化及其生命观教育

   一 冠礼:生命开启教育

   二 婚礼:生命繁衍教育

   三 丧礼:生命谢幕教育

  梁漱溟的文化生成论及东西文化观

   一 引语

   二 文化的根据:生活与意欲

    (一)生活

    (二)意欲

    (三)文化三路向与西、中、印文化

     1.文化三路向

     2.西、中、印文化

    (四)文化早熟与应持的态度

     1.文化早熟

     2.应持的态度

    (五)文化观的内在矛盾

  朝鲜中期文人李民宬与齐鲁文化

   一 敬亭李民宬的儒家文化情结

   二 李民宬的癸亥甲子使行缘由及其路线

   三 齐鲁文化诗文创作

    (一)以文庙书院为主题的儒家文化

    (二)以仙道佛老为主题的寺庙文化

    (三)以生活场景为主题的风光文化

   四 结论

  价值之源的追寻

   一 牟宗三:如何追寻价值之源?

   二 康德: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三 马克思:实践乃价值之源

   四 海德格尔:“价值之源”总在的整体中

   五 简短的结语

 易学文化

  论明代易学的形成、发展和意义*

   一

   二

   三

  关于清华简《筮法》的几处困惑

   一 关于“六虚”“五虚”问题的困惑

   二 关于“参吉同凶”与“众胜寡”问题的矛盾与困惑

   三 关于“乾坤运转”的本义与困惑

   四 乾坤不落四季与《筮法》卦位图的矛盾与困惑

   结语

  《周易》所体现的三大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序论

   一 《周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特质

   二 《周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特质

   三 《周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特质

  李退溪的诗意生存与韩国《易》文化*

 社会文化

  中国乡贤文化析论

   一 贤人与圣人

   二 乡贤、乡绅与儒家文化

   三 乡贤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乡贤对于本乡本土的后代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二)乡贤的示范意义

    (三)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先进文化

    (四)乡贤文化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五)乡贤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四 乡贤文化的世界视野

  试论宗教文化的本质、结构、类型、特征和作用*

   一 何为宗教文化

   二 宗教文化的基本结构

   三 宗教文化的类型

    (一)基督教文化

    (二)佛教文化

    (三)伊斯兰教文化

    (四)道教文化

   四 宗教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神圣性

    (二)非理性

    (三)人本性

    (四)社会性

   五 宗教文化的作用

    (一)寻找确定一致之感

    (二)提供安身立命之所

    (三)达成“劝人为善”圣境

    (四)充当社会交往媒介

   结语

  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建设

   一 正确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

   二 大众文化赖以形成的社会原因

    (一)大众文化的温床——现代大工业

    (二)大众文化的创造群体——新精英文化阶层

    (三)大众文化的存在场域——商品消费市场

    (四)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市民社会

    (五)大众文化载体——大众传媒

    (六)大众文化的内容——市民文化与文学艺术

    (七)大众文化的取向——价值背反

   三 科学把握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阶层的消解——世俗性、流行性

    (二)消费主义的产物——商品性

    (三)思想性的丧失——消遣性、娱乐性

    (四)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标准化、模式化

   四 厘清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拓宽大众生活空间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

    (三)加速文化多元化发展

    (四)市场经济介入文化领域

   五 推动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

    1.正确面对大众文化的挑战

    2.推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

    3.适应文化全球化潮流

  中国性别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

   一 何谓性别文化

   二 中国性别文化的演进

   三 中国性别文化的当代建构与发展

  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城市文化发展

   一 城市文化的现代诠释

   二 城市文化功能评价

    (一)凝聚功能

    (二)动力功能

    (三)导向功能

    (四)传承功能

   三 中国城市文化发展路径选择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主题

    (二)提炼合理的城市精神

    (三)创新城市文化管理

    (四)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社会结构成因及其当代意义

   导言:问题的提出

   一 氏族制时代的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

   二 宗法制时代的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

   三 君主专制时代的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

   四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当代意义

    (一)基于和谐理念推动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

    (二)弘扬和谐精神,为解决现代建筑的危机指明方向

    (三)汲取古建筑文化和谐精髓,繁荣和创新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

 学术动态

  略谈《周易》“数理”问题*

   一

   二

  近十几年来大陆孟子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一 人学研究

    (一)通史通论

     1.尚明《中国古代人学史》

     2.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

    (二)学术论文

   二 伦理思想总论

    (一)仁义等道德规范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二)仁义等道德规范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三)道德形上学思想

    (四)伦理思想的逻辑层次

    (五)伦理与生态、权变等思想的交叉、渗透

   三 道德修养

    (一)道德修养的原则、方法、价值、意义

    (二)养“浩然之气”

  儒学研究新亮点

   一 历史形态的社会儒学及其现代转换

   二 现代性色彩浓厚的社会儒学

   三 系统化的社会儒学

   四 社会儒学与荀子群己观

   五 社会儒学的现实经验

 《中国文化论衡》学术委员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两期,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欢迎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员赐稿。

[1]转引自曾振宇《儒家伦理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4,第6~10页。

[2]丁冠之等:《儒家道德的重建》,齐鲁书社,2001,第31~34页。

[3]王文科:《中国传统孝德的当代转换》,载张文彦、贾英健主编《伦理与文明》,中国广播出版社,2009。

[4]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第25页。

[5]尤西林:《基督教超血亲伦理及其起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李丽丽、赵美艳:《孔子孝道观的三个向度》,《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3期。

[7]李翔海:《“孝”与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8]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9]郭齐勇:《儒家伦理争鸣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3页。

[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08页。

[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2页。

[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18~119页。

[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0页。

[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页。

[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6页。

[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4页。

[9](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页。

[1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页。

[1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3页。

[1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9~30页。

[1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2~63页。

[1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6页。

[15]钱彩钧:《王阳明思想之进展》,文史哲出版社,1983,第44页。

[1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5~96页。

[1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7页。

[1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6页。

[19](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5页。

[2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4页。

[2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8页。

[2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9页。

[2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9页。

[2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5页。

[2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页。

[2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页。

[2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5~96页。

[2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页。

[29](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2页。

[3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页。

[3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三联书店,1997,第79~80页。

[3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页。

[3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4页。

[3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页。

[3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1页。

[3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7页。

[3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1~32。

[3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页。

[39](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页。

[4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2~43页。

[4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79页。

[4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79页。

[4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19~120页。

[4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1页。

[4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页。

[4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58页。

[4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3页。

[4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4页。

[49](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9~80页。

[5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3页。

[5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5页。

[5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5页。

[5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3页。

[5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3~34页。

[5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6页。

[56]钟彩钧:《王阳明思想之进展》,文史哲出版社,1983,第43页。

[5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6页。

[5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9~80页。

[59]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6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07~108页。

[6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4页。

[6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4页。

[6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38页。

[64]《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2,第305页。

[65]陈少明:《“心外无物”——从存在论到意义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6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7页。

[6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7页。

[6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5页。

[69]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三联书店,1997,第79~80页。

[7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04页。

[7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1页。

[72](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1页。

[7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页。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10,第599页。

[2]余英时:《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第253~254页。

[3]干春松:《一以贯之和生生不息:儒家的构成和发展》,《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4]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第38页。

[5]《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第157页。

[6]〔法〕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4页。

[7]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104~105页。

[8]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第17页。

[9]《旧唐书》卷37《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第1365页。

[10]《汉书》卷36《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第1969页。

[11]选自民国武进《吴氏宗谱·家训·先祖明训》。

[12]《晋书》卷90《范晷传》,中华书局,1974,第2336页。

[13]《南齐书》卷28《刘善明传》,中华书局,1971,第522页。

[14]《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第2498页。

[15]李军:《“委托—代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社会救荒》,《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16]王涛:《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4页。

[17]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8]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第279页。

[19]张建民、鲁西奇:《“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20]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4页。

[1]徐光德:《1920年代东西文化论战与“格义”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第33辑,2006,第95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32页。(以下凡引本书只列书名及页码。)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57页。

[4]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译,东西文化社,2014,第39页。

[5]文善映:《有关文化的几个思维》,《中国语文学论集》第39号,2006,第133页。

[6]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57~58页。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57页。

[8]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第92页。

[9]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第93页。

[10]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译,???,2005,第20页。

[11]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译,???,2005,第35页。

[1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56页。

[1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57页。

[14]崔洪植:《有关梁漱溟文化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东样哲学研究》第33辑,2003,第365页。

[1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32页。

[16]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译,东西文化社,2014,第158页。

[17]“惟‘意志’是‘物自体’。这些意志不是表象,与表象完全不同。一切表象,即一切客观是意志显现出来的,……‘意志的客观化’。”《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157页。

[18]徐光德:《1920年代东西文化论战与‘格义’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第33辑,2006,第98页。

[1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61页。

[2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61页。

[2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73页。

[2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42页。

[2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70页。

[2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71页。

[2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156~157页。

[26]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72页。

[2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第268~269页。

[2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第274页。

[2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第272页。

[3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203页。

[3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205页。

[32]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台湾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第81页。

[3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204页。

[3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157~158页。

[3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214页。

[36]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213页。

[3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214页。

[38]乔清举:《梁漱溟文化思想通论》,《孔子研究》1995年第1期。

[1]李民宬:《读中庸》,《敬亭先生集》卷之三,诗,a_076_248c。

[2]《文庙重修记》,拾遗○记,《敬亭先生续集》卷之四,a_076_522a。

[3]李民宬:《田园杂兴》壬戌夏,诗,《敬亭先生集》卷之四a_076_265b。

[4]李民宬:《甲子朝天录》下,三月十八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三,a_076_462a。

[5]李民宬:《东莱郡谒文庙》,诗○《燕槎唱酬集》下,《敬亭先生集》卷之八,a_076_327b。

[6]吴 :《谒登州文庙》,[诗],《天坡集》第二,a_095_046b。

[7]李民宬:《题东莱书院赡士田碑》,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d

[8]李民宬:《白沙以余题东莱书院赡士田碑诗,为韵险而难和,遂再迭以竢郢斤》,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3b。

[9]全湜:《过吕东莱读书堂》,诗,《沙西先生文集》卷之一,a_067_038d。

[10]李民宬:《癸亥朝天录》中,七月初六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二,a_076_462a。

[11]李民宬:《甲子朝天录》下,三月十三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三,a_076_462a。

[12]李民宬:《过伏生故里 在长山县西十八里》,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3d。

[13]李民宬:《过范文正读书堂二首》在长山县西,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3c。

[14]李民宬:《癸亥朝天录》中,七月初八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二,a_076_462a。

[15]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00,第176页。

[16]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00,第176页。

[17]李民宬:《登蓬莱阁秦皇汉武遣方士,望海中蓬莱山故名》,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c。

[18]李民宬:《题开元寺寺在登州城中,唐开元中所创也,一行寓焉》,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b。

[19]李民宬:《癸亥朝天录》中,七月初三日、初四日条,《敬亭先生续集》卷之二,a_076_462a。

[20]李民宬:《题弥陁寺》,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2b。

[21]李民宬:《黄山驿途中有感》,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1d。

[22]李民宬:《次刘家店,寄题台韵》,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4a。

[23]李民宬:《趵突泉,次王阳明韵》,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5a。

[24]李民宬:《历下亭,忆李北海、杜少陵》,诗○《燕槎唱酬集》上,《敬亭先生集》卷之六,a_076_295b。

[1]牟宗三:《历史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页。

[2]牟宗三:《历史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4页。

[3]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66页。

[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7页。

[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8页。

[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18页。

[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23页。

[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2页。

[9]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3页。

[10]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4、35页。

[1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6页。

[12]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5页。

[1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6页。

[14]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66页。

[15]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序》,台湾学生书局,1990,第3页。

[16]参见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76~77页。

[1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177页。

[18]〔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88页。

[19]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169页。

[20]转引自《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附录》,第140页。

[21]〔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18~19页。

[22]〔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104页。

[23]〔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4页。

[2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42~44页。

[25]〔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5页。

[26]〔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2页。

[27]〔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74页。

[28]俞吾金:《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29]〔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4页。

[30]〔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10页。

[3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7页。

[3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1页。

[3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3~104页。

[3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页。

[3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页。

[36]〔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载《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第400~401页。

[37]〔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载《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第402页。

[38]〔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3页。

[39]〔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8页。

[40]〔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8页。

[4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9页。

[4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1页。

[4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2页。

[4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2~13页。

[45]〔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1~12页。

[46]〔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5页。

[47]〔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6页。

[48]〔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2~39页。

[49]〔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42页。

[50]〔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45页。

[5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47页。

[5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49页。

[5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23页。

[5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24页。

[55]〔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24页。

[56]〔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23~140页。

[57]〔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39页。

[58]〔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40页。

[59]〔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41页。

[60]〔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42页。

[6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74页。

[6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75页。

[6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75页。

[6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89页。

[65]〔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79页。

[66]〔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80页。

[67]〔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84页。

[68]〔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85页。

[69]〔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89页。

[70]〔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93页。

[7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01页。

[7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99页。

[7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03页。

[7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03页。

[75]〔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204页。

[76]〔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195~198页。

[77]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02~303页。

[78]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13页。

[79]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17页。

[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2页。

[2]林庆彰:《晚明经学的复兴运动》,《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出版社,1994,第134页。

[1]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78页。

[2]子居:《清华简〈筮法〉解析》(修订稿上),《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

[3]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88页。

[4]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89页。

[5]子居:《清华简〈筮法〉解析》(修订稿上),《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

[6]李尚信:《清华简〈筮法〉筮例并非实占例(附:清华简〈筮法〉补释四则)》“释‘参……同……’之‘同’”部分,未刊稿。

[7]王化平:《读清华简〈筮法〉随札》,《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

[8]王化平:《读清华简〈筮法〉随札》,《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

[9]王化平:《读清华简〈筮法〉随札》,《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李尚信《论清华简筮法筮例非实占例(附:清华简〈筮法〉补释四则)》,未刊稿。

[10]王化平:《读清华简〈筮法〉随札》,《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

[1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115页。

[12]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109页。

[13]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85页。

[14]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下册,中西书局,2013,第109页。

[15]李尚信:《清华简〈筮法〉筮例并非实占例(附:清华简〈筮法〉补释四则)》,未刊稿。

[1]汤一介:《中国哲学中和谐观念的意义》,载《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建构》,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第83~84页。

[2](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刘大钧整理本,巴蜀书社,1998,第667页。

[3]徐芹庭:《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册),中国书店,1999,第356页。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第120页。

[5](宋)朱熹:《周易本义》,廖明春点校本,中华书局,2009,第50页。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第303~306页。

[1]《鹤峰全集》原文,附录《年谱》,鹤峰金先生纪念事业会,1976,第206页。

[1]赵畅:《话说乡贤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2月24日。

[2]郭星华:《“现代乡绅”对城市的启发》,《社区》2004年第24期。

[1]李申:《宗教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7页。

[2]〔英〕马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14页。

[3]〔英〕马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15页。

[4]〔英〕马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16页。

[5]吕智敏主编《文艺学新概念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第329~330页。

[6]〔美〕W.E.佩顿:《阐释神圣:多视角的宗教研究》,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7]曹诗图、孙静主编《旅游文化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第83~84页。

[8]〔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43页。

[9]贺彦凤:《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第62页。

[10]贺彦凤:《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第3页。

[2]〔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376页。

[3]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艺术广角》2001年第2期。

[4]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5]李陀:《“文化研究”研究谁?》,《读书》1997年第2期。

[6]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第28页。

[7]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第17页。

[8]〔英〕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197页。

[9]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39页。

[10]邹广文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第75页。

[11]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2]郑仓元、何健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变革与建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第2页。

[13]〔美〕马斯洛主编《人类价值新论》,胡万福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1~2页。

[14]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5]〔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56页。

[16]〔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93,第11页。

[17]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第22~23页。

[1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04~105页。

[1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95~96页。

[2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第13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第91页。

[2]〔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4页。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4]〔法〕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第560页。

[5]王金玲:《性别文化及其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论文在线》2003年5月22日。

[1]〔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杨幼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杨幼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杨幼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第11页。

[2]何晓明、曹流:《中国文化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第45页。

[3]何晓明、曹流:《中国文化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第45页。

[4]何晓明、曹流:《中国文化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第45页。

[5]《韩非子》,李维新等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第464页。

[6]《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10,第101页。

[7]何晓明、曹流:《中国文化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第51页。

[8]戴胜编《礼记·王制》,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第55页

[9]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第33页。

[10]司马迁:《史记》,线装书局,2006,第34页。

[11]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基于传统哲学观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12]司马迁:《史记》,线装书局,2006,第33页。

[13]《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10,第217页。

[14]《庄子》,安继民、高秀昌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第39页。

[15]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6]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基于传统哲学观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17]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第15页。

[18]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第16页。

[1]黄玉顺:《论〈周易〉的“易理”与“数理”——评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2]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

[3]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社,1995。

[4]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

[5]《周易》:《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0,《系辞上传》。

[6]《周易·系辞上传》。

[7]关于“生活儒学”,参见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生活儒学”论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生活儒学讲录》,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生活儒学——黄玉顺说儒》,孔学堂书局,2014。

[8]《周易·系辞上传》。

[9]蒯因:《论何物存在》,收入《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

[11]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第一讲,“一、等同与对应:定名与虚位”,第4~8页。

[12]黄玉顺:《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对〈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的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3]亚里士多德:《工具论》,李匡武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14]《尚书》:《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

[15]弗雷格:《论涵义和指称》(üeber Sinn und Bedeutung),肖阳译,载于马蒂尼奇(A. P. Martinich)主编《语言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商务印书馆,1998。

[1]刘玉娥:《论孟子的人学思想》,《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胡黎君:《浅议孟子人学》,《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3]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第185页。

[4]王其俊:《亚圣智慧——孟子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324~325页。

[5]张奇伟:《仁义礼智四位一体——论孟子伦理哲学思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

[6]高立梅:《孟子“仁义内在“说浅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7]余治平:《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夏当英、陆建华:《孟子之礼学》,《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9]肖雁:《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

[10]邢靖懿、刘建如:《浅谈孟子的道德绝对主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1]王华:《孟子德性伦理的逻辑层次》,《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2]赵素锦:《孟子恻隐之心的道德哲学解读》,《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13]任俊华:《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管窥》,《齐鲁学刊》2003年第4期。

[14]马永庆:《孟子的权变伦理思想评析》,《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5]黄云明:《论孟子的立法伦理思想》,《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6]王杰:《超凡入圣:孟子的自我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塑造》,《国际儒学研究》2010年第17辑。

[17]李世阳:《论孟子的“浩然之气”》,《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8]张光成:《孟子“浩然之气”说再考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9]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说探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20]高正伟:《孟子浩然之气的生成及对〈孟子〉气势的影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1]李山、唐巧美:《“往圣”的一段“绝学”——论孟子“浩然之气”的宗教属性》,《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2期。

[22]周干溁:《孟子“不动心”论剖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23]郭锋:《〈孟子〉“不动心”章发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李维武:《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2]李维武:《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3]蒋庆:《政治儒学默想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第307页。

[4]韩星:《社会儒学——儒学的现代转型与复兴之路》,在2009年11月12~14日广东省肇庆抱绿山庄“百年儒学”学术研讨会发表,后载于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八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368~420页。

[5]韩星:《儒学的社会维度或社会儒学?——关于儒学发展方向的思考》,贾磊磊、杨朝明主编《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第580~594页。

[6]韩星:《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东岳论从》2015年第10期。

[7]谢晓东:《“社会儒学”何以可能》,《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8]谢晓东:《第六伦与社会儒学》,《东岳论从》2015年第10期。

[9]涂可国:《社会儒学建构:当代儒学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选择》,《东岳论丛》2015年第10期。

[10]黄玉顺:《儒学的“社会”观念——荀子“群学”的解读》,《中州学刊》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