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5

引证文献

6 !

参考文献

5

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图书

BLUE BOOK OF CHINA’S CULTURE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IES 2009

SSAPID:101-6183-6519-29
ISBN:978-7-5097-0697-8
DOI:
ISSN: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2009年将是一个转折性年头,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文化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书建议,重新梳理文化产业概念,以新的视野和发展思路研究制订“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新的增长周期的到来做好准备。本书还建议,为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释放“原创能力”,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化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撰稿人名单

 资讯创造价值 皮书成就未来

 中文摘要

 约稿启事

 Abstract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总报告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 总体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通道,但是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多的亮点之一

    (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来说有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现阶段看,主要是体制性的而非市场性的

    (三)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新闻出版领域表现突出,媒体产业化进程加速

    (四)新技术发展迅速,广电和通信日益融合,越来越接近“引爆点”,并承担起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职责

    (五)在经济危机压力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功能开始发挥作用

   二 前景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将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一)经济危机将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危机将会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新兴服务业将开始唱主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方向

    (三)经济危机将会加速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3G和CMMB的同时推出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时期

    (四)经济危机将推动全球文化产业格局变化,全球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中国在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中低端位置将会改变

   三 对策建议:抓住经济转型机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重新梳理文化产业概念,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发展范式”转型的高度认识

    (二)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要求,以新的发展思路研究制订“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新的增长周期的到来早做准备

    (三)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

    (四)以“创意经济”的大视野,创新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结盟,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宏观视野

  文化体制改革获得配套政策强力支持

   一 改革配套政策对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 105号文件修订的基本情况和114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1.关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

    2.关于原划拨土地的处置

    3.关于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差

    4.关于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5.关于减轻转制企业的税收负担

    6.关于文化企业融资

    7.关于鼓励文化企业开发高新技术

    8.关于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 产业的框架结构

    (一)文化产业中的“渠道”部分

     1.出版物发行

     2.电影院线

     3.广电传输网络

     4.演出场所连锁

    (二)文化产业中的“内容生产”部分

     1.电影生产

     2.图书出版

     3.报刊出版

     4.舞台表演艺术生产

     5.广电节目生产

   二 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文化资源调整和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三)文化产业发展从自发转向自觉

   三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条件与调控引导

    (一)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二)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加快文化资源的调整和整合

    (三)加快培育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

    (四)设立面向全国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五)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改革开放30年文化体制改革评述

   一 文化体制改革的萌动阶段(1978~1992年)

    (一)改革开放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二)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1.广告业、文化娱乐业蓬勃兴起

     2.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开始起步

     3.国有文化单位尝试市场化经营

     4.推动四级政府办广电网络

     5.开放民营资本办院团

     6.国家财政转变文化投资机制

   二 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93~2002年)

    (一)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

    (二)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1.组建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探索

     2.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开始启动

     3.外资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出版发行分销领域对外开放

     4.实施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三 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阶段(2003~2006年)

    (一)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新突破

    (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

     1.开放文化市场投资准入门槛,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分类指导,重塑市场主体

     3.推动文化市场流通体系改革和建设

     4.改革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市场监管和文化立法

     5.完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四 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2006~2008年)

    1.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2.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3.出版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

    4.文化产业在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5.文化产业在获得银行金融支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6.制定并出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进一步规范外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行为

   五 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展望

    (一)文化体制改革难点分析

     1.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比较滞后

     2.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改革和发育相对迟缓、对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

     3.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够清晰,传媒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体制安排面临困惑

     4.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这方面的改革涉及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5.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文化体制改革展望

     1.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文化经济,重塑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

     2.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4.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5.积极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回顾及前景展望

   一 30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轨迹

   二 30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文化产业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并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成长起来,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营造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的多边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推出一批影响较大的出口文化品牌,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初见成效

    (五)政府产业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了文化系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

    (六)建设了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和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文化产业干部队伍和具有较高理论造诣的研究队伍

   三 30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一)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水平

    (三)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四)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五)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合作与竞争

    (六)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四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将大幅度增加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后发的科学技术优势,促使我国文化产业从高端起步

    (五)国际社会“中国热”的兴起,为中国文化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2008文化消费市场观察

   一 旅游消费内需为主导

   二 网络接触渐呈常态,新媒体接触机会众多

   三 文化消费水平有待整体提升

   结语

 专家论坛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政策的兴起

   一 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一)全球化

    (二)文化全球化

   二 全球政策与文化的全球政策

    (一)全球政策

    (二)文化的全球政策的提出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三 文化全球政策的基本内容及理念

    (一)文化的全球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文化的全球政策的“关键词”(基本理念)

     1.文化权利

     2.文化自由

     3.文化的多样性

     4.文化发展

   结语

  文化产业:变革与突破

   一 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块短板

    (一)产品生产重技术甚于重内容

    (二)在内容创作方面,或者说文化创造方面,我们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意义

   二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回顾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文化生产体制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

   三 文化产业进一步变革与突破的方向

    (一)让创造走出体制

    (二)让文化回归生活

  文化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一 本文对文化业范围的界定与分析方法

    (一)文化业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方法

   二 我国文化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一)全国与上海、广东狭义文化业的产业关联程度比较

     1.我国狭义文化业处于外延扩张型快速发展阶段,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除狭义文化业)的依赖性大,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

     2.狭义文化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贡献小,对第三产业的直接贡献相对较大

     3.狭义文化业作为生活服务业的属性明显,但其生产性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4.发达地区狭义文化业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强

     5.狭义文化业作为满足最终消费的产业特征非常突出

    (二)全国与上海、广东文化产业的产业波及效果比较

     1.文化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低于第二产业,但高于第三产业,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2.狭义文化业的需求弹性较小,且受经济增长拉动能力弱

     3.我国狭义文化业对经济推动力强,但受经济拉动力弱,适合采用主动发展模式

   三 我国文化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波及效果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和日本广义文化业的产业关联程度的国际比较

     1.中国广义文化业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除广义文化业)的依赖程度高,而日本对广义文化业自身和第三产业(除广义文化业)的依赖程度高

     2.广义文化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贡献较小,日本广义文化业相对于中国广义文化业的直接贡献较大

     3.广义文化业在中国是生活服务业,而在日本是生产服务业

     4.中国广义文化业中间投入率高,对上游产业带动能力强,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

    (二)中国和日本广义文化业的产业波及效果的国际比较

     1.中国广义文化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强

     2.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文化产业的拉动能力低于日本

     3.中国广义文化业推动力强,但需求较弱,适合采用主动发展的模式

  “奥运商机”落地与文化业态创新

   一 奥运商机落地率引出对文化经济生态和业态的思考

    (一)北京奥运会“落地商机”概览

    (二)悉尼奥运经济中引领、组织、协调经验的启示意义

    (三)奥运经济中的文化产业生态和业态

   二 后奥运商机亟待新生态来增加文化产业动力

    (一)社会关联方的支撑互助关系是文化产业外部新生态

    (二)业务流程方的上下游组合是文化产业内部机制新生态

     1.面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两大产业源泉,做泽及文化产业的资源集成商

     2.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服务文化产业的工艺制作商

     3.面对时尚型欣赏的潮流,做提升文化产品市场形象的改造包装商

    (三)跨文化传播的效能与形象决定文化产业国际营销新生态

   三 后奥运商机亟待新业态来改善文化产业的素质与形象

    1.在文化传播半径和传播效果上刮起世界风

    2.宏大艺术经典的科技制作比肩国际先进水准

    3.全球配置文化资源能力增强

    4.自主诠释民族文化、欣赏外国文化

    5.加大文化项目互动、参与、体验内容的含量

    6.日益全面深化的自信心态和开放行为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

   一 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现状分析

    (一)国际话语权

     1.对国家文化形象系统的定义、开发和宣传不够重视

     2.现代商业媒体的影响力不够

     3.争取国际话语权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包括一国人民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利

    (二)文化资源有待保护和合理开发

    (三)对外文化交流

    (四)文化对外贸易

     1.从行业来看,我国在核心文化产业领域依然处于劣势,逆差明显

     2.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阻碍了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和文化对外贸易渠道,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文化服务对外贸易落后明显

     3.伴随着总量逆差的减少,文化贸易结构逆差凸显

   二 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壁垒和障碍

    (一)外部因素

     1.行业准入政策,即对本国保护的文化行业实行准入限制,或者限定某些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投资和所有权的比例

     2.进行补贴

     3.对服务的标准提出过高的要求

     4.比市场壁垒更为严重的是“文化歧视”和“文化贴现”形成的非市场壁垒

    (二)内在因素

     1.产业结构不合理

     2.社会资本进入的障碍较大,文化产业规模过小,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缺少合作,文化企业难以做大

     3.市场主体实力较弱

     4.运作机制陈旧

     5.外向型文化经营缺乏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转机

   一 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制造业亟待升级

   二 授权业概况及艺术授权在中国

    (一)国际授权市场概况

    (二)国内授权市场概况

    (三)艺术授权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2.中介组织不完整

     3.产业分工不细致

   三 以中国文化提升产业附加值,艺术授权开拓金融危机下的转机

  2008中国城市文化消费解读*

   一 城市文化消费的现状和特点

    (一)数字娱乐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文化消费形态逐渐多元化

    (二)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逐渐深入,文化教育消费投入成为城市居民逐渐青睐的文化消费方式

    (三)城市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仍偏向“实用型”

   二 城市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消费差距较大,消费呈现两极现象,区域间仍旧存在显著差距

    (二)文化消费结构单一,信息获取渠道不平衡

    (三)盗版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使用频率在居民文化消费中仍占较高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企业的良性运转和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四)文化产品消费形态较为单一,衍生产品消费关联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盈利空间

   三 关于城市文化消费的建议和对策

    (一)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康顺畅的文化消费链条

    (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使文化成果归人民共享

    (三)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形态,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层次

    (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推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以实力求国际传播话语权

 行业报告

  中国出版业步入产业化时代

   一 2007~2008年出版业发展状况

   二 2008年出版业主要特征

    (一)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产业化进程不可逆转

    (二)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拉开产业整合的大幕

    (三)借壳上市,出版业的股份制发展再创新路

    (四)出版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出版投资新热点

    (五)贝塔斯曼等书店遭遇发展危机

    (六)教材教辅市场这一出版业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开始松动

    (七)出版业数字化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八)政府出版管理模式发生重要调整

   三 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转型,全面推进出版产业化进程

    (一)探索实行综合媒体出版权一体化管理

    (二)抓紧解决民营文化工作室参与出版的通道问题

    (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促进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逆势发展

  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一 年度数字:持续七年高速发展

    1.中国内地出品故事影片406部,动画片、纪录片生产增长突出,电影产业开始从影片数量的增加转向影片质量的提高

    2.票房收入创历史新高

    3.中国内地国产影片票房增长近50%,占全年市场份额6成以上,国产电影竞争力显著提升

    4.全国影院票房过亿影片达到创纪录的12部,其中国产片9部,为历年最高

    5.多厅影院建设稳步发展,每天平均新增1.6块城市院线影院银幕,而城市和农村数字银幕的快速增加为新兴电影市场准备了条件

   二 年度行业: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成为趋势

    1.中国电影行业开始形成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的综合性电影企业

    2.民营的华谊兄弟传媒和保利博纳正在完善产业结构,成为中国最具商业运营能力的电影企业

    3.众多国有和民营的电影企业正在形成企业差异性,打造核心竞争力

    4.香港电影公司推动国产片的商业运作

    5.金融机构介入制作和发行环节,中国电影企业期望进军资本市场

   三 年度制作:从增加数量转向提高质量

    1.大制作主流电影(大片):形态趋向多样

    2.中等制作的商业类型片:浪漫喜剧、黑色喜剧、搞笑喜剧性价比突出

    3.中小制作的艺术/商业片:艺术与商业的跨界创新

    4.作者电影:更小众的小众电影

    5.主旋律电影:努力向大众主流电影转化

    6.国产动画片:出现新的曙光

    7.形形色色的电影:专业化程度急需提升

    8.合作拍摄:共担风险、共享资源、共分市场

   四 年度市场:国产片竞争力全面提升

    1.电影市场全面增长,国产影片份额优势凸显

    2.电影市场从金字塔结构向梯形结构变化,高票房影片增多

    3.影院建设循序渐进,院线竞争的市场集中度更加明显

    4.影片供给逐渐丰富,影院市场的供需矛盾明显缓和

    5.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机制逐渐完善,二级电影市场和农村电影市场潜力有待开发

    6.电影的多窗口市场收效甚微,国际(特别是亚洲)电影市场出现转机

    7.港台市场外语片主导,华语电影艰难生存

   五 新年展望:长大难成人

  2008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报告

   一 2008年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概略

    (一)电台、电视台的总量有所增加,广播电视传输能力稳步提高

    (二)动画电视制作迅猛增长,电视剧制作有所下降

    (三)综艺益智、专题服务和新闻资讯仍为广播播出节目的前三甲,影视剧、广告和新闻资讯还是电视播出节目的头三魁

    (四)广告收入持续上升,付费电视收入大幅度增长

    (五)中央、省与地市、县以及区域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

    (六)数字化进程加快,CMMB实验播出工作全面推进

   二 2008年我国广播产业发展分析

    (一)广播内容创新、制作分析

     1.广播节目编排有了新突破,广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区域联动共同制作节目,形成了颇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二)广播市场与经营分析

     1.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已经萌动

     2.奥运报道跨地区、跨媒介联盟,彰显资源整合的力量

     3.广播广告市场趋于良性发展,广告结构正在变化

     4.交通频率仍然领跑于广播市场,北京交通广播连续8年创广告收入之冠

     5.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制播分离不断推进,经营性资源逐步剥离

    (三)广播听众市场分析

     1.奥运期间多数广播听众市场整体有微弱下滑,但受众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

     2.听众的参与意识,与电台的互动进一步加强

    (四)广播新媒介发展与技术创新

     1.网络广播等新媒介发展迅速,影响也愈来愈大

     2.台网整合,技术融合优势渐显

   三 2008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分析

    (一)电视内容的创新与制作分析

     1.汶川地震后央视和省级卫视的新闻类节目比重增加,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大型综艺晚会和特别节目成为震后综艺节目的主流

     2.围绕奥运会的新节目涌现,节目编排有了新突破

     3.电视剧仍然是最强的电视节目类型,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成为当前的创作主流

    (二)电视市场格局与经营管理

     1.央视、地面电视、卫视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基本不变,省级卫视的市场份额继续呈上升趋势

     2.城市观众收视时间多于农村观众,农村观众收视频次却不断增加

     3.频道的专业化进一步加强,电视广告继续稳居传统广告市场投放之首

    (三)电视观众市场分析

     1.年轻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2.汶川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观众收视量有所下降,而奥运会期间观众收视量有较大增长

    (四)电视新媒介与技术应用

     1.网络新闻和网络视频蓬勃发展,媒介融合之势日趋明显

     2.互联网电视等电视新形态首次以独立的媒介形态转播奥运赛事,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共用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

  混沌中的博弈与调整

   一 宏观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广告市场2008年弱增长、2009年稳定中调整

   二 2008~2009年广告市场三大主体现状与趋势

    (一)广告主:调整营销推广策略,新传播理念形成

     1.营销推广策略调整:广告、公关、终端推广的新协同

     2.媒体选择:新旧之外,新整合传播理念形成

     3.广告投放费用分配:传统媒体有升有降,新媒体强化认可但痼疾难除

     4.对广告活动掌控权更为强势,对支持伙伴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二)广告公司:寒冬中思考产业核心竞争力

     1.寒流来袭:2008年广告公司经营波动明显,纯利润下降的广告公司比例达历史新高

     2.广告公司现存客户行业结构存在较高风险

     3.博弈预警:广告公司的边缘化与生存利基反思

    (三)媒体:广告经营跌宕前行

     1.媒体广告收入整体向好,分地区呈现两端分化

     2.不同媒体广告经营收入暗合广告主媒体投放比重变化

   三 2008~2009年广告市场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广告市场未来发展的战略立足点

     1.资源:后奥运时代如何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

     2.能力:结合市场需求谋求产业核心竞争力

     3.资本:潮落后的调整与反思

    (二)广告生态失衡下反思利与义的协调发展

     1.整治虚假广告,根治制约行业发展的顽症

     2.以公益塑造行业口碑,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2008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报告

   一 2008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解读

    (一)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1.画廊业的发展

     1.古玩市场的发展

     3.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发展

     4.艺术博览会的发展

    (二)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在平稳和健康中发展

     1.股市楼市的下跌对艺术品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大,但不致崩盘

     2.古代书画价值上扬,当代艺术品市场盘整

     3.艺术品市场的风险大于收益

     4.经历调整,艺术品市场渐入适宜期

    (三)奥运题材艺术品交易活跃

    (四)大力开展公益艺术品拍卖与销售活动

   二 2008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画廊业徘徊不前

    (二)拍卖业在困惑中发展

     1.“诚信”与“道德”错位

     2“投资”与“经营”失衡

     3.“主观”与“客观”背离

    (三)艺博会喜忧参半

    (四)古玩市场关注者多但交易不旺

   三 发展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回流”藏品的监管体系与制度

    (二)建立健全艺术品市场流通体系与监管制度

    (三)制定和完善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四 2009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展望

    (一)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过程会逐步加快

    (二)艺术品的区域性发展特征会趋于明显

    (三)中国正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

    (四)后奥运藏品的收藏与投资仍然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

    (五)“文玩”、“文房”藏品将逐步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点

    (六)当代艺术市场将继续调整,古代书画价格稳中有升

  2008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回顾与分析

   一 政府:明确分工 确立目标 扶持原创

    (一)明确职责分工,确定产业发展目标

    (二)政府规范与约束并行

    (三)设立专项资金,加强人才培养

   二 动漫产品:数量增长 期待飞跃

    (一)动漫杂志稳中有升

    (二)电视动画片数量大增,总体质量亟待提高

    (三)动画电影作品喜忧参半

    (四)手机、网络动漫兴起但仍难成气候

   三 动漫投融资环境:政府资助、外资注入、产业自筹等多轨并进

    (一)争取政府力量的扶持

    (二)吸引产业外资本的注入

    (三)调动产业内资本的投入

   四 动漫衍生产品:自有品牌逐渐兴起

    (一)国内自有品牌市场渐起

    (二)玩具出口从黄金期进入冬眠

    (三)衍生产品开发面临的障碍

     1.缺乏有影响的动画明星形象

     2.缺乏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

     3.缺乏合法的权利保护机制

     4.缺乏有效的产业链运行体系

  2008年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报告

   一 宏观政策与管理

    (一)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二)中央各部委相关政策

     1.文化部:政策涉及多个内容产业重点行业

     2.新闻出版总署:政策集中于数字出版领域

     3.广电总局:政策全面涵盖数字影视行业各重点领域

     4.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关注网络通信质量和企业信息化进程

     5.科技部:大力扶持数字内容产业相关技术的发展

   三 数字内容产业细分行业发展态势

    (一)数字出版

     1.2008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保持高速的增长

     2.三股动力在2008年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竞争格局调整

     3.版权纠纷仍是2008年的关键词之一

     4.国家推进数字出版的宏观政策逐步被落到了实处

    (二)数字学习

    (三)数字游戏

    (四)数字影音

     1.数字音乐

     2.数字电影

     3.数字电视

    (五)电脑动画

    (六)网络服务

    (七)移动内容

  2008年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概述

   一 网络视听业务

   二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

   三 IPTV

    (一)IPTV用户稳步增长

    (二)国内标准应用取得一定进展

    (三)业务营销取得新的突破

   四 手机电视

  传媒行业投资吸引力研究

   一 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一)广告业发展潜力大,但增速放缓

    (二)互联网、无线移动多媒体广告成行业增长亮点

    (三)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仍在全面推进数字化

    (四)报刊纸媒体数字化转型压力犹存

    (五)图书出版业力推全行业改制上市

   二 传媒行业2008年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一)传媒行业指数2008年较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取得显著超额收益

    (二)传媒行业估值水平已随大市迅速回落

   三 传媒行业2009年上半年投资策略

    (一)传媒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定

    (二)传媒行业是“小非”抛售压力最轻的行业

    (三)传媒行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需求并不迫切

    (四)制度变迁红利将助推传媒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五)传媒上市公司将呈现分化发展

    (六)机构投资者已经对传媒行业作出积极配置选择

    (七)传媒行业2009年上半年策略:积极配置,差异化选股

  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的发展态势及路径选择

   一 电视购物发展状况

    (一)电视购物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二)电视购物已经成为电视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我国电视购物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电视购物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一)电视购物的发展趋势

     1.品牌化

     2.集团化

     3.规模化

     4.专业化

     5.数字化

     6.媒体多元化

    (二)相关政策建议

     1.需对电视购物进行明确定位

     2.要制定完备的保护电视购物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规范,明确管理机构,完善行业发展规范

     3.建立市场准入标准及资质评估体系

     4.打破地区壁垒

 区域报告

  创新战略:天津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研究*

   一 天津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机遇的研究

    (一)发展现状

     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天津崛起一批具有一定原创能力和国际市场覆盖能力的实力型动漫游戏企业

     2.天津动漫企业界在成长中注重自主品牌研发,并构建生产—营销网络

     3.重视技术的自主创新

     4.拥有本土的核心创作人才

    (二)存在问题

    (三)机遇与条件

   二 天津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战略思路

    (一)关于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二)关于行业布局

     1.核心产业

     2.相关产业

     3.下游产业

    (三)关于区位布局

     1.“一带”是指“海河动漫文化展示交易带”

     2.“两大园区”是指华苑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区和滨海新区动漫产业园区

     3.“四个基地”是指红旗路中国原创漫画研发制作基地、华苑手机游戏研发制作基地、卫津路云琅联邦动漫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台儿庄路六号院动漫产业展示交易基地

   三 对发展天津动漫游戏产业对策的研究

    (一)尽快出台纲领性政策,建立政策支持体系

    (二)建立融资体系,为动漫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多角度构筑商务公共平台,打造成熟产业链

    (五)吸引、培育、集聚动漫人才,发挥创意主体能动作用

    (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走强强联合之路

    (七)扩大宣传,通过舆论树立天津动漫城市品牌

  广东文化产业成长期应关注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 广东文化产业成长期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战略需求和新战略重点

    (二)市场化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

    (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从注重“形态建设”转变为“形态建设”与“业态建设”并举

    (四)政府在新时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角色定位

   二 广东文化产业成长期应关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市场化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

    (三)强化“业态”建设,力促文化产业园区上规模、出效益

    (四)找准政府角色定位,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政府要充分发挥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引导作用

     2.政府要有效发挥公共服务作用,从注重提供“硬件”公共服务为主向提供“硬件”和“软件”公共服务并举转变

     3.政府要注重发挥市场监管作用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再研究*

   一 引言

   二 北京集聚区规划设计思路与发展脉络

    1.前集聚区时期

    2.集聚区时期

   三 集聚区类型、特征及概念界定

    1.国家文化产业的北京“基地”

    2.北京集聚区类型

    3.集聚区概念界定

   四 竞争优势、生成模式、管理运行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1.竞争优势

    2.生成模式

    3.管理运行特点

    4.主要问题

   五 集聚区发展策略

  文化体制:从局部调整到全面改革

   一 1978~1998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一)借鉴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重点的文艺体制改革,调整艺术表演团体布局结构、改革用人制度、逐步建立规范有效的投资机制

    (二)积极尝试转变文化主管部门职能,推进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轨

    (三)开始尝试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实行规模经营,强化激励机制

    (四)在经营机制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省文化事业单位在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加强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认真的探索,对文化企业如何走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

   二 1999~2002年:实施建设文化大省战略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三 2003年至今:以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释放文化发展活力

 国际文化产业

  日本文化产业促进法研究

   一 立法经纬

    1.法律名称

    2.立法目的

    3.立法背景

    4.法律和政策渊源

   二 法律概况

    1.文本结构

    2.文化产业的界定

    3.促进事项

    4.促进体制

    5.促进措施

   三 经验与启示

    1.政策选择上:基础与发展并重

    2.促进体制上:国家为主,地方、事业者为辅

    3.促进对象:正外部性最大

  聚焦全球产业态势 把脉中国发展契机

   一 国际文化产业前沿态势

    全球创意经济:贸易规模巨大,创意服务增长迅猛,就业贡献突出

    全球版权产业:核心版权产业占据半壁江山,授权产业增长缓慢

    全球出版产业:业界力促版权开放性,推动各国出版自由度

    全球电视产业:技术融合改变产业模式,交互电视催生社会媒体

    全球电影产业:印度产量遥遥领先,中国票价接近中线

    全球游戏产业:市场增长迅猛,生产格局依然集中

    数字多媒体产业:互联网主导新业态,高增长推动大变局

   二 中外学者纵论全球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数字技术增加全球文化经济生产的公平性

   三 中外学者把脉中国文化产业

 个案研究

  汶川地震灾后文化产业恢复重建及其影响

   一 文化产业恢复重建与灾后产业转型

    1.地理环境的破坏,是产业转型的直接动力

    2.灾区富集的文化资源,为产业升级注入活力

    3.推动文化产业重建,为保障民生提供文化支撑

   二 文化产业重建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

    1.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灾区文化发展实力

    2.以重大文化产业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 文化产业恢复重建有待观察和解决的若干问题

  我国首次第三方担保电影融资

   一 电影《集结号》融资业务背景介绍

   二 项目贷款的过程介绍

    (一)贷款调查和决策过程

     1.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

     2.电影产品的运作过程分析

     3.风险评估

    (二)贷款过程管理

   三 项目的启示

   四 相关建议

  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一 东方惠金的使命和定位

    (一)成立背景

    (二)公司定位

    (三)公司经营模式

   二 东方惠金投资公司运作情况

    (一)选好团队,打好基础

    (二)研究模式,投好项目

     1.新媒体产业项目——富凯网络

     2.动漫产业项目——城市动画

    (三)创新模式,担保贷款

     1.组建4000万元的担保公司

     2.创建联合银行的放大机制

     3.帮助文化企业融资取得成功

   三 体会和建议

    (一)文化产业急需加大政策和投融资的扶持

    (二)给予国资为主的创业投资公司以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1.关于“投资和退出的资产评估及国资确认”

     2.关于机制

  以联贷联保模式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机制

   一 联贷联保模式探源及相关研究

   二 联贷联保模式在珠宝创意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1.企业在自觉组团过程中充分利用私人信息进行甄别,减少了银企信息不对称

    2.企业自觉形成贷款约束机制

    3.非财务因素对贷款安全的保证作用

   三 大芬油画村企业联贷联保——文化产业融资的新探索

    1.借助私人信息了解行业和企业

    2.提高还款约束

    3.合作实现多赢

   四 联贷联保模式的创新要点

    1.私人信息的充分利用

    2.道德风险的规避

    3.横向监督作用

    4.相互激励作用

    5.减少银行交易成本

 统计研究

  文化消费“十五”分析与“十一五”测算

   一 数据来源及基本结论

    (一)数据来源

    (二)基本结论

     1.“十五”期间文化消费增长8成

     2.“十一五”头两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及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速连续下滑,低于“十五”年均增幅

     3.“十一五”期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及综合人均文化消费总增长均将为7成,占收入比重和占总消费比重将双双下降

   二 “十五”期间增长分析

    (一)在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之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总增长与综合人均文化消费总增长,皆呈阶梯下行态势

    (二)在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之间,城乡居民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总增长,占总消费比重总增长,同样皆呈阶梯下行态势,但省、市之间分化显著

    (三)东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领先于全国,中西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高于东北,京、沪、浙位居三甲

   二 “十一五”头两年测算

    (一)“十一五”头两年,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之间,文化消费总量及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双双呈阶梯下行趋势

    (二)城乡居民综合人均文化消费的绝对值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更加大大高于东北及中西部,西部甚至连续两年跌落到东部的50%以下,状况堪忧

   三 “十一五”最后一年估测

    (一)“十一五”期间,全国和东中西部及东北整体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总增幅将全面低于“十五”期间,西部增幅跌落尤为严重

    (二)至“十一五”最后一年,全国城乡居民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将低于“十五”末期,东部与东北、中部和西部之间呈阶梯状下行

   四 结语

 大事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事记

   2007年

    12月

   2008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编委会

 《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相关链接

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的第八本年度性国家文化产业报告。本书继续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延续了以往的栏目结构,分为“宏观视野”、“专家论坛”、“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国际文化产业”、“个案研究”、“统计研究”等栏目。本书力图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对已经过去一年的评估,又有对新的一年的预测。由总课题组提供的“总报告”依然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发展也有10年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关头。国际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在惯性发展路径上的进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增长方式转变在被动中起步,文化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报告对2008年形势总的评估是:比较其他行业,国际经济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冲击总体上说比较有限,在一些领域甚至出现“逆势上升”的突出表现;文化体制改革在出版领域获得长足进步,率先明确了“路径”和“时间表”;新技术推动新兴消费手段和消费形式创新,引发广电和通信两大传媒领域继续稳步融合;以及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联盟,出现历史性的战略转向。基于中长期预测,本报告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在这段时间里,诸多启动内需的重大举措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制造业的大规模升级将为文化产业开辟出新的战略方向;技术进步将推动文化产业进入一个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时期;国际文化产业格局改变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创造出参与国际文化资本博弈的新机遇。为了抓住机遇,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报告建议重新梳理文化产业概念,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发展范式”转型的高度认识;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要求,以新的发展思路研究制订“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新的增长周期的到来早做准备。报告认为,释放“原创能力”应该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文化体制的着力点,应该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举措,解除束缚国民创造精神的一切枷锁;应该在发展“创意经济”大视野下系统梳理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结盟,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剑主编《2005北京奥运经济报告》,北京出版社,2006。

张泉等主编《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王永章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第二辑)》,北京出版社,2007。

张晓明等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2008》,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简 介:文化产业园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作品。即便是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其发展中也存在着困惑和问题。本书编者收集了北京798等15个文化产业园案例,逐一介绍,分析其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对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 李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简 介:本书以全球化和城镇化为发展背景,以文化改革创新为时代底色,以作者近十年来从事文化规划实务工作的专业实践为素材,对文化规划的知识背景、基础理论、区域分析、定位与目标设计、空间模式与产业模式设计和专项规划设计进行了基于规划框架的秩序解码。本书通过倡导一种融合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城市设计、区域开发的思想,为城市开发建设中的“...

作者: 齐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简 介:“十二五”时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是服务业可能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我国正在加速向服务经济时代迈进,“十二五”期末,我国很有可能迎来服务经济时代。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十二五”时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服务业是满足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民生福利的重要保障,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有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简 介:社会主义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也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课题。如果从18世纪中叶算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算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对社会主义每一个问题的探索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对于一些观点的把握和鉴别是非常艰难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的教师经过长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简 介:本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国休闲发展的年度报告,是两大权威机构共同合作的成果,由国内十余位知名休闲研究专家作为编委、五十多位研究者倾力而作。本书在构建休闲研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着重从实践发展层面,全面反映我国休闲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做出预测。全书涉及国民休闲生活动态、休闲相关产业发展、休闲公共管理政策、典型城市休闲实践、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简 介:本书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回顾了2007~2008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与主要特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解读,对城市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权威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