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图书

Report on TCM Cultur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15)

SSAPID:101-6128-8083-52
ISBN:978-7-5097-7444-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术角度对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政府、行业监管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提升行业发展水平。通过对北京中医医疗信息传播、北京市民中医认知度和认可度、北京市民就医选择的调查,评价北京中医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为北京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权威建议,而且可以满足大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指导大众的养生文化消费,引导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医文化蓝皮书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3 科学、科学研究

 皮书数据库

 《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课题组

 摘要

 前言

 Abstract

 BⅠ 总报告

  B.1 中医药科学文化传播的战略分析

   一 中医药的存在价值

    (一)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珍贵文化遗产

    (二)中医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资源

    (三)中医药是未来人类健康需求的新选择

   二 中医药传播的科学文化问题

    (一)中医药文化的概念

    (二)中医药文化的三大核心

    (三)中医药特色

     1.生命理念特色——天人合一

     2.认知思维特色——象思维

     3.治疗调理特色——道法自然

    (四)中医药优势

     1.理论优势——执简驭繁

     2.思维优势——以不变应万变

     3.治疗优势——以人为中心

     4.养生优势——防患于未然

     5.医疗经济优势——减少医疗支出

    (五)中医药传播

     1.中医药传播功能

     2.中医药传播内容

   三 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迅猛

    (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医药文化”

    (二)政府组织的系列中医药文化活动

    (三)中医药院校中医文化教育与研究

    (四)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

    (五)国医大师评选的学术影响力

   四 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的调研

    (一)2014年北京市民养生保健与选择中医就诊的现状

     1.中医养生方面

     2.中医就诊方面

     3.中医评价方面

    (二)北京大多数青少年都看过中医

    (三)北京中医药专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四)北京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兴未艾

    (五)全国第一家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机构在北京成立

    (六)北京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国际传播与合作

   五 中医药的未来与传播战略

    (一)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1.第一大趋势:中医知识必将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健康知识财富”

     2.第二大趋势:中医养生必将成为现代人的“标准健康方式”

     3.第三大趋势:中医诊疗必将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医疗体系”

    (二)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大预测

     1.中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将取代恩格尔模式

     2.中医高等教育将理性回归

     3.中医科研将走向象思维的道路

     4.中医药将从大数据中获得新生

     5.中医医疗机构将发展结构性变革

    (三)中医药传播的三大战略

     1.跨时代传播战略

     2.跨地域与国际传播战略

     3.跨文化传播战略

 BⅡ 社会医疗篇

  B.2 2014年北京市民养生保健与选择中医就诊的趋势调查

   一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调查原则与内容

    (三)调查研究方法

   二 受访者概况

    (一)受访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二)医疗保险:职工医保为主要参保类型

    (三)自身健康满意度:54.4%表示满意

   三 中医养生与治病的认知和行为

    (一)中医科普:对养生保健知识兴趣度最高

    (二)养生知识获取:网络和书籍为主要渠道

    (三)养生保健活动:太极、瑜伽参与度较高

    (四)养生活动时间:2年以下活动人群为主

    (五)活动时长:62.1%每日活动在1小时以内

    (六)九成以上受访者收看中医养生电视节目

   四 受访者中医就诊偏好

    (一)中医诊疗:67.8%偶尔选择中医

    (二)习惯性就诊西医为受访者放弃中医的主因

    (三)失眠、腰腿酸痛患者多直接选择中医

    (四)确诊患者倾向于用中医进行身体调理

    (五)就诊医院:三甲中医医院为首选

    (六)50~59岁中医医师为患者主要选择

    (七)中医选择主因:副作用小,危害程度低

    (八)对中医的认识:70.7%认为科学有效

   五 调查结果小结

  B.3 北京市中医“治未病”文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一 “治未病”在现代的兴起

    1.国家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

    2.“治未病”含义

    3.为何只有上工才能“治未病”

   二 北京市“治未病”文化现象调研

    1.对“治未病”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分析

    2.对“治未病”从业人员医学成果的分析

    3.“治未病”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

    4.“治未病”工作之前曾从事的临床工作

    5.“治未病”从业人员最擅长的病种

    6.“治未病”日常门诊量

    7.对“治未病”从业人员特殊技能的分析

   三 提高治未病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1.“治未病”需顶层设计

    2.制定“治未病”医学标准

    3.治未病机构从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及准入条件

    4.中医“治未病”的法律以及医学伦理学问题

    5.让老百姓认知“治未病”

    6.开展“治未病”的现代研究

  B.4 我国民营中医院发展的现状与调查*

   一 与民营中医院相关的背景数据

    1.民营医疗机构

    2.中医医疗机构

   二 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资源与产出

   三 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六种办院模式

    1.纯民营模式

    2.民办公营模式

    3.民营托管模式

    4.组合式服务模式

    5.政府购买模式

    6.专科医院模式

   四 民营中医院特点与优势

    (一)产权制度与体制优势

    (二)服务优势

    (三)经营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势

   五 民营中医院面临的生存问题

    (一)政策方面

     1.医院属性问题

     2.市场经济应当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医疗市场

     3.民营中医院人才引进困难与流失大

     4.实行的税收政策不利

    (二)税负方面

    (三)管理方面

     1.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规范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四)信誉方面

   六 发展民营中医院的建议

    1.国务院的“两个文件”*非常切合民营中医院的实际

    2.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已经成为民营医院家族里的“稀客”

    3.民营中医院要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守法自律

    4.人才瓶颈是制约当前民营中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问题是民营中医院发展的关键

    5.民营医院要差异化发展

 BⅢ 创意产业篇

  B.5 北京中医药学术和科普图书的创作与营销分析

   一 北京在中国图书和医学图书零售市场出版和发行的地位分析

   二 报告数据来源、背景及数据选取标准

   三 2004~2013年十年间中医药学术和科普图书大数据分析

  B.6 从人物画创作角度展现中医药文化遗产

   一 立项背景与文化传承

   二 立项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对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三)对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四)对中国服饰历史的意义

    (五)对中国美术历史的意义

   三 项目内容与实施重点

    (一)研究制订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入选标准

     1.从原始奠基角度入选的标准

     2.从学术原创角度入选的标准

     3.从开创流派角度入选的标准

     4.从历史影响角度入选的标准

    (二)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像的研制原则

     1.以史实揣摩形象

     2.以服装区别时代

     3.以饰物增添特色

     4.以色调渲染氛围

     5.以古代画像、塑像为参考

     6.体现时代、地域特色,体现人物医德、医术、医学贡献

    (三)研究制订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肖像的绘制标准

    (四)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肖像的创作流程

     1.确定创作概述

     2.创作草稿

     3.审定草稿

     4.创作样稿

     5.审定样稿

     6.创作成品

     7.审定成品

    (五)研究制订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肖像的推广计划

   四 衍生产品开发

    1.工笔重彩肖像(高仿)

    2.石刻肖像

    3.印章

    4.紫砂壶

    5.钥匙扣

    6.麻布挂件

    7.塑像

   五 实施步骤

   六 第一阶段工作结题会

   七 与其他同题材项目对比

    1.创作队伍

    2.选取代表人物数量及朝代

    3.作品用途及影响力

   八 总述

  B.7 中医药手机游戏创意产业的新进展

   一 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意义重大

   二 中医药手游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载体

    1.手游的行业现状

    2.手机游戏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的可行性

    3.系列中医药手游与以往包含中医药内容的游戏相比

   三 中医药手游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路径

    1.手机游戏的定义与主要类型

     (1)手机游戏的定义

     (2)手机游戏的主要类型(按内容分类)

    2.系列中医药手游初步设计

     (1)系列中医药手游产品定义与意义

     (2)中医药系列手游传播分层与设计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3)中医药手游产品线规划与布局

   四 首款中医药文化手机游戏——《药王之王》初步研发举例

    1.《药王之王》中主要传播的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内容

    2.《药王之王》的游戏设计特点

     (1)以《刀塔传奇》作为中医药文化移动端化的载体

     (2)游戏设计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3.《药王之王》游戏故事梗概

    4.《药王之王》初步展示

     (1)故事线初步设定

     (2)关卡释放说明

     (3)游戏图片展示

    5.首款中医药手游——《药王之王》开发技术路线图:

    6.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五 系列中医药手游五年研发计划初定

 BⅣ 人才教育篇

  B.8 国医大师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评价

   一 大师的来源与评价标准

    1.大师称谓的来源

    2.大师的定义

    3.大师的评价标准

   二 国医大师的评选

    1.国医大师的评选

    2.国医大师的评选意义

    3.国医大师的评选条件

     (1)第一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条件

     (2)第二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条件

     (3)两届国医大师评选条件的对比

      a.两届评选条件都具有以下要求

      b.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条件取消的要求

      c.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条件的变化

      d.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条件新增的要求

    4.国医大师的评选程序

     (1)评选人的产生

     (2)参评人的产生

     (3)评选程序

   三 国医大师基本数据

    (一)基本情况

     1.年龄

     2.学中医的起始年龄

     3.医龄

     4.学历

     5.学科分布

     6.著作

     7.论文

     8.课题

   四 国医大师学术影响力构成

    1.学术贡献

    2.临床实践

    3.学术地位

    4.社会影响

    5.从业资历

   五 完善国医大师评选机制的对策研究

    1.评选条件标准问题

    2.评选程序问题

    3.限制从医时间的问题

    4.评选人数问题

    5.获奖者称呼的问题

    6.获奖后的工作问题

  B.9 北京市中医药专业人员文化素养的调研

   一 中医药文化素养

    (一)中医药文化

    (二)中医药文化素养

   二 中医药文化素养调研分析

    (一)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二)中医药信息知识的获取情况

    (三)中医药信息和知识兴趣点

    (四)必读的中医药古籍

    (五)在对中医经典医籍掌握情况的调查

    (六)对中医方剂掌握的情况

    (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八)国学能否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发展

   三 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建议

    (一)个人提高修养的方法

     1.追求事业理想

     2.培养科学观念

     3.加强思维训练

     4.调整知识结构

     5.陶冶个人情操

     6.明确奋斗方向

    (二)行业要组织提高修养的活动

     1.组织中医药新从业人员集体宣誓

     2.提倡中医药从业的“八荣八耻”

     3.组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B.10 北京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一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调研

    (一)大部分学生看过中医,相信中医疗效,但缺乏了解渠道

    (二)学生学业压力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疏泄压力,大部分学生愿意学习中医养生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

    (三)家庭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较为薄弱

    (四)青少年对中医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愿意学习相关知识

   二 北京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探索现状及分析

    (一)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的现状调研

    (二)中医药文化在北京市中小学校及民间教学模式的探索

     1.小学模式——史家小学的探索

     2.小学模式——育才学校“敬先农,爱本草”系列课程开发

     3.初中模式——北京四中“药如人生”系列课程

     4.初中模式——五中分校初中普及中医文化

     5.高中模式——大峪中学科技特色的黄芩资源教学化开发

     6.高中模式——北京宏志中学课程开发

     7.民间中医启蒙教育模式——杨志勋老中医的“国医启蒙班”

   三 问题及建议

    (一)政策支持

    (二)师资培养

    (三)志愿者团队建设

    (四)课本与读物

     1.独立教材

     2.中医药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特色校本课程教材

     3.课外读物

  B.11 全国中医药大学生阅读活动纪实

   一 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背景介绍

   二 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概览

   三 第二届悦读中医之星评选活动展望

 BⅤ 传播交流篇

  B.12 北京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探析

   一 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基本情况

    (一)中医药服务贸易的主要形态

     1.境外消费

     2.跨境交付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二)中医药服务贸易展示平台——“京交会”中医药板块

    (三)北京中医药贸易服务特点

     1.历史悠久

     2.贸易形式多样

     3.参与主体广泛

     4.优质资源集中

    (四)北京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优势

     1.首都优势

     2.服务业基础好

     3.“京交会”平台高

     4.中医药资源丰富

     5.工作基础优势

    (五)北京市相关政策措施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各项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

    2.政策不够清晰,路数尚需探索

    3.各国文化差异较大,兼容并蓄尚需磨合和认可

    4.各国、各地出于自我保护或是受利益驱动,尚存在对中医药服务贸易壁垒

    5.专业人员匮乏,贸易发展基础差

   三 决策路经与保障措施

    1.制定规划

    2.加强基础工作

    3.提供多层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4.积极开拓国际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

    5.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

    2.推进立法和政策研究

    3.中医标准化研究

    4.积极落实多点执业政策

  B.13 全国中医医院微信分析报告

   一 全国公立三甲中医院影响力分析

    (一)各省微信数量

    (二)微信公众号总阅读量排名

     1.订阅号总阅读量TOP10

     2.服务号总阅读量TOP5

    (三)订阅号文章平均阅读量TOP10

   二 发文频次

   三 内容类型

   四 微信公众号栏目设置

    (一)微信订阅号子栏目开设情况

    (二)微信服务号子栏目开设情况

     1.佛山市中医院

     2.北京中医医院

   五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微信运营效果差异显著

     2.部分中医医院对微信的重视程度不够

     3.大部分医院对微信服务功能的开发和认识不足

     4.微信发布频率与阅读量未呈现正相关

    (二)建议

     1.加强对微信的重视和对其传播功能的认识

     2.提高对微信服务功能的利用

     3.扩大微信的服务范围

  B.14 中医药文化节的“新常态”展望

   一 “中医药文化节”的由来

   二 北京市“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的演变

   三 我国主要“中医药文化节”的基本特点

   四 “中医药文化节”的“新常态”

 主编简介

 《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编委会

《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是中医药行业第一本具有中医药发展战略与智库性质的蓝皮书。本报告从现代智库的角度,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研、统计分析、数据比较、文献整理等社科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以及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与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关的行业管理、医疗、教育、研究、中医药企业、文化企业和大众传媒等资源的年度状况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以掌握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同时,寻找和发现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探索发展战略思路,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强有力依据。长期以来,中医药传播侧重于文化传播,而忽略从科学角度进行传播,致使给人一种“中医药是文化和哲学,不是科学”的误解。为此,本报告特别强调了要全面传播中医药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客观有效地传播中医药科学文化,有利于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人才队伍后继有人,更有利于引导社会认可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科学价值,以增强现代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为广大患者提供多样性的就医选择,最终实现不断提升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养生防病能力的目标。从2015年开始,本报告将每年发布北京市民养生保健与选择中医就诊的趋势指数,以供政府有关部门、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以及广大北京市民参考。本报告的出版,必将有效促进中医药科学文化传播事业和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大众就医选择和养生文化消费,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简 介:本书主要从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中医药政策七个维度进行评价。书中分报告围绕中医医疗资源、中医医疗服务效率和中医医疗费用三个方面撰写,以2018~2020年的中医药行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更加细致地研究对比不同区域中医药医疗事业的动态发展变化特征,分析各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