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9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SSAPID:101-6115-3656-67
ISBN:978-7-5201-486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本书在系统梳理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集聚力、行动力、影响力、辐射力、承载力五个层面的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等专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寻京津冀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基本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京津冀蓝皮书
作 者: 祝合良 叶堂林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京津冀蓝皮书编委会编委会成员

 基本子库

 摘要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主编简介

 文前辅文

 Ⅰ 总报告

  B.1 京津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纵观世界——创新成为引领全球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审视国内——创新驱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式

    (三)聚焦京津冀——创新驱动是京津冀区域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框架

     1.承载系统:地方品质优化构成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的基础

     2.集聚系统:创新要素聚集并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3.行动系统:区域内自组织创新和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双轨”模式

     4.产出系统:创新产出与成果共享

     5.辐射系统:成果产业化、技术交易与辐射

     6.保障机制:政府与市场合力是打造创新驱动型发展区域的必要条件

    (三)指标体系

    (四)研究方法

     1.子系统有序度模型构建

     2.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

   三 综合评价与短板分析

    (一)总体水平

    (二)结构特征

     1.集聚力子系统:创新要素集聚度保持稳定,北京优势明显

     2.行动力子系统:三地创新合作日益密切,北京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3.影响力子系统:学术成果突出,专利发明北京优势显著

    (三)短板分析

     1.京津冀内部创新梯度差异悬殊导致创新协同难度较大

     2.高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下降导致技术承接能力不足

     3.京津冀区域整体尚未形成全国的技术辐射源

     4.区域内缺乏科技资源与要素流动共享机制

   四 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创新驱动保障体系

    (二)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三)优化三地创新环境,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四)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稳定运行

  B.2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与成效*

   一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 五周年协同发展成效

    (一)创新动能逐渐释放,协同创新布局有序推进

     1.三地协同创新政策频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2.三地依托新机制提升创新融合度,加快推进创新共同体建设

     3.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动能逐渐释放

    (二)产业协同成效显著,产业疏解路径日趋成熟

     1.产业分工格局日趋明朗

     2.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3.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民生领域持续改善,京冀扶贫协作取得突破

     1.民生支出持续增加,为社会民生改善提供保障

     2.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渐增强

     3.三地教育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河北与京津两地的均衡度显著提升

     4.积极开展扶贫协作帮助河北实现脱贫目标

    (四)生态治理扎实开展,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

     1.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总体增加,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较强资金保障

     2.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3.水体质量得到改善

    (五)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开放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1.交通一体化政策相继出台,陆海空建设全面推进

     2.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突破,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3.交通运输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交通建设具有较强资金保障

     4.公路建设稳步推进,里程、密度持续提升

     5.区域间轨道交通联系度有所提升,“核心-外围”特征依旧显著

    (六)定式思维逐步打破,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三地创新产出的融合度不断提升,中关村成为三地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平台

     2.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断向河北地级市辐射

     3.三地间的资金流动明显增加,北京资本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突出

   三 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1.强“核”任务任重道远,北京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2.发展不平衡问题严峻,区域内部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3.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在全国发展中的优势有所下降

    (二)对策建议

     1.缩小区内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2.提升发展水平,实现充分发展

     3.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

 Ⅱ 分报告

  B.3 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一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

     1.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2.跨边界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三)区域创新系统实践

   二 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特征

    (一)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二)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各创新主体优势突出

    (三)京津冀区域创新环境近年来有较大改善

    (四)京津冀区域间创新合作不断加强

   三 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问题

    (一)京津冀创新系统主体结构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仍有待加强

    (二)京津冀三地间创新水平差距过大,北京的溢出效应不充分

    (三)京津冀地方品质有待提高,应为吸引人才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B.4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研究*

   一 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纵观世界——创新成为塑造全球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审视国内——创新驱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式

    (三)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是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必然途径

   二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构建

    (一)研究思路

     1.协同基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与经济支撑能力

     2.协同行动——跨区域创新主体构成创新共同体

     3.协同成效——联合创新产出与技术交易

     4.协同环境——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的外部保障条件

    (二)指标体系

    (三)测度方法

     1.数据标准化处理

     2.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的比重

     3.计算指标信息熵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5.计算指标权重

     6.计算单指标评价得分

   三 协同创新水平测度与主要问题

    (一)总体水平

     1.总体指数:水平大幅提升,发展态势良好

     2.分项指数:协同基础优势明显,协同行动、协同成效与协同环境均呈上升态势

    (二)协同基础

     1.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现代服务业支撑能力增强

     2.创新人才约占全国的1/8,北京人才规模优势显著,天津集聚态势突出

     3.R&D经费约占全国的1/7,北京偏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津冀偏重试验发展环节且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格局

     4.创新机构规模优势突出,京津高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略有下降

    (三)协同行动

     1.协同战略促进三地创新主体融合,滨海新区已成科技孵化主阵地

     2.联合创新成果“井喷式”增长,北京始终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三)协同成效

     1.学术成果数量逐年上升且占全国的近1/4,京冀、京津学术交流与合作密切

     2.专利数量逐年上升且占全国的1/10,北京发明居全国之首,津冀平稳增长

     3.专利产出各有侧重,北京偏科技服务,河北偏制造,天津二者兼具

     4.北京技术输出五成流向京外,近五成流向京内,流向津冀仅占7.7%

     5.创新活力趋向优化,北京优势显著,河北增长较快

     6.高技术产业的主营收入及产品出口额下降明显,在全国占比有所下降

    (四)协同环境

     1.金融环境特别是风险投资环境亟待优化

     2.知识环境基础雄厚,但北京科普活动规模在全国的占比有所下降

     3.政策环境较为完善

    (五)主要问题

     1.京津冀内部创新梯度差异悬殊导致创新协同难度较大

     2.未形成依托产业链的创新研发导致创新协同难度较大

   五 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府间协作机制

     1.建立政府层面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

     2.联合共建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加强三地协同创新的制度与政策保障

    (二)突出企业和市场中介在协同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1.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2.发挥区域科技中介机构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黏合剂”作用

    (三)明确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并实现创新链在区域内布局

     1.明确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的功能定位和重点领域

     2.完善基于重点产业的区域协同创新链

    (四)大力完善和积极推广区域协同创新的成功模式

     1.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中的技术创新模式

     2.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3.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中的创新资源共享模式

  B.5 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一)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二)京津冀要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三)京津冀地区面临创新能力不均衡的短板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现状

     1.关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关于企业创新效率测度的研究

     3.关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4.关于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

   三 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测算

     1.原始数据标准化

     2.计算第j个指标下i地区占该指标的比重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5.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6.计算各地区综合得分

    (二)创新效率分析

     1.DEA模型

     2.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Global Mamlquist)

    (三)创新能力均衡度测度

     1.企业创新首位度

     2.企业创新基尼系数

     3.空间相关性测度

    (四)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四 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一)基于创新水平的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1.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内部差距较为悬殊,北京优势显著、河北明显不足

     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优势明显

    (二)基于创新效率的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1.北京企业创新效率始终高于“三市五省”平均值,而津冀两地相对不足

     2.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企业创新效率增长水平居中,规模效应是效率增长的主要源泉

    (三)基于创新能力均衡度的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1.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均衡度较低,城市群内部的企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2.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内部企业创新能力差距较大

     3.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内部企业创新能力尚未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四)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五 主要结论

   六 对策建议

    (一)围绕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布局京津冀企业创新链

    (二)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缩小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差距

    (三)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与转化

  B.6 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放眼世界,抢占科技制高点、产业链高端环节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所在

    (二)审视国内,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三)聚焦区域,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作用是京津冀实现区域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 研究现状及思路

    (一)研究现状

     1.关于耦合的研究

     2.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3.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熵值法

     2.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 科技创新及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二)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四 京津冀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北京优势明显,天津优势有所减弱,河北相对不足

    (二)从要素投入来看,北京优势明显,天津有所下降,河北相对不足

    (三)从市场产出来看,北京优势显著,天津相对不足,河北明显不足但快速增长

    (四)从环境支撑来看,北京具有优势,天津水平居中,河北相对不足

   五 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北京具有优势,天津提升较快,河北相对不足

    (二)从产业结构高度化来看,北京优势显著,津冀有所提升

    (三)从产业结构合理化来看,北京优势逐步丧失,天津优势逐步显现,河北有所提升

   六 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情况分析

    (一)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实现了由起步阶段向稳定阶段的转变

    (二)京津冀科技创新子系统与产业结构升级子系统的耦合度有所提升,差距逐步缩小

    (三)北京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高度化耦合度较高,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耦合度明显不足,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四)天津科技创新环境支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较高且优势日趋明显

    (五)河北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耦合度较高,与产业结构高度化耦合度明显不足,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七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北京优势明显,天津优势有所减弱,河北相对不足

     2.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北京具有优势,天津提升较快,河北相对不足

     3.京津冀三地两系统的耦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4.制约京津冀三地两系统耦合度提升的因素有所不同

    (二)对策建议

     1.围绕产业结构升级重点任务加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2.通过前沿科学技术协同攻关抢占产业链高端环节

  B.7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财税制度保障研究

   一 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创新驱动的政府推动

   二 现有财税制度保障

    (一)采用多样化的财政资金资助方式引导创业创新活动

     1.京津冀创新券合作协议

     2.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3.《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的实施

     4.各地区积极实施相关财政政策

    (二)通过税收政策,引导资源流向,鼓励创业活动

     1.税收优惠

     2.税收收入分享机制

     3.税收征管

    (三)通过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促进创业创新

   三 现有财税政策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二)地区间税收政策差异

    (三)税源无序竞争

    (四)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完善

    (五)税收征管问题

    (六)财政税收政策衔接不到位

   四 政策建议

    (一)收入政策

     1.税收制度

     2.税收征管和管理

    (二)支出政策

     1.转移支付

     2.政府投资和政府购买

  B.8 北京与国内主要创新城市对比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创新是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城市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三)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析

    (一)关于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

    (三)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方法的研究

    (四)关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三)测度方法

   四 测度结果与综合评价

    (一)总体地位评价

    (二)内部结构分析

     1.创新投入分析

     2.创新环境分析

     3.创新产出分析

   五 创新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实证检验

   六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优势,但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2.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北京应加强创新环境营造和创新人才培育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和提升促进北京创新能力提高的软硬件环境

     2.通过引进和培育等手段集聚各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

     3.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调整布局的契机促进北京前沿领域技术优势形成

     4.创新研发经费使用方式,建立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B.9 北京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从社会发展规律看,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是民心所盼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基础

     1.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经济增长理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 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一)分析框架

     1.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经济稳定增长

     2.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创新驱动

     3.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结构优化

     4.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效率提升

     5.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人民幸福

    (二)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

     2.指标体系

   四 指数测度与综合分析

    (一)指数测度

     1.北京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2.北京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数分析

    (二)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

     2.创新驱动

     3.结构优化

     4.效率提升

     5.人民幸福

    (三)综合分析

     1.经济增长

     2.创新驱动

     3.结构优化

     4.效率提升

     5.人民幸福

   五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1.整体来看,北京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

     2.北京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

     3.创新驱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但基础研究阶段投入力度不足

     4.近年来北京经济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但高技术产业出口受限,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

     5.北京生产效率提升较为稳定,但资本利用效率较低

     6.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但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不足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

     3.提高资本要素利用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4.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高层次需求

  B.10 北京绿色发展测度与评价*

   一 理论分析

    (一)研究背景

     1.“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2.“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引

     3.国家出台的绿色考核评价体系成为推进各地区绿色发展的“风向标”

    (二)研究意义

     1.绿色发展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由之路

     2.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是当前北京城市发展的工作重点

     3.构建测评体系是评估北京市绿色发展成效的重要举措

    (三)绿色发展研究综述

     1.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2.国内外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二 研究思路及指标体系构建

    (一)研究思路

    (二)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思路

     3.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三 北京市绿色发展现状测度分析

    (一)全市层面:绿色发展指数不断提升,发展态势整体向好

     1.资源利用: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呈下降态势,循环利用率明显提升

     2.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投资比重不断提升,工业三废处理及水土保持能力持续增强

     3.环境质量: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土壤环境污染物总量逐年递减

     4.生态保护:湿地保护、森林覆盖及城市绿化水平稳步提升,保护区面积不断增加

     5.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

     6.绿色生活:能源消耗呈清洁化、减量化态势,人均绿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北京市各功能区绿色发展成效比较分析

     1.分区总体测度结果

     2.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3.城市副中心: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发展较好,环境治理有待提升

     4.城市发展新区:能源清洁化、减量化任务面临较大压力

     5.生态涵养区: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成效突出,经济发展相对不足

   四 主要结论

    (一)全市层面——绿色发展指数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态势整体向好

     1.全市绿色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资源利用成为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短板

     2.全市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方面的联动性较强,而在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方面区际差距显著

    (二)功能分区层面——各分区的绿色发展成效基本符合自身功能定位

     1.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相对不足

     2.城市副中心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发展较好,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有待提升

     3.城市发展新区的能源清洁化、减量化任务面临较大压力

     4.生态涵养区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成效突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五 对策建议

    (一)提高资源集约使用和再生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资源承载力

    (二)持续保障环境治理投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与整治力度

    (三)优化高端产业功能区的业态环境,实现产业的减量集约发展

 Ⅲ 专题报告

  B.11 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趋势研究

   一 北京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北京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中的作用

     1.北京是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源动力

     2.北京是京津冀体制机制改革的策源地

    (二)北京在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1.创新投入的带动作用

     2.创新产出的辐射作用

     3.创新绩效的引领作用

     4.创新环境的示范作用

   二 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一)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提升

     1.创新资源流通日益快速和通畅

     2.创新资源共享和合作逐步深化

    (二)创新载体建设成果突出

     1.园区先行先试效果显著

     2.产业联盟纽带作用增强

     3.研究机构加速高精尖化发展

    (三)创新体系构建初见成效

     1.创新改革试验格局初步形成

     2.政府创新协作体系有效运行

     3.“一体两翼”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四)知识产权一体化机制初步构建

     1.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2.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五)人才一体化战略政策落地执行

     1.跨区域科技人才制度衔接进一步强化

     2.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健全

   三 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一)北京对津冀地区发展带动不足

    (二)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仍须完善

    (三)市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 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趋势与重点

    (一)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趋势

     1.北京创新资源对外合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2.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层次将越来越高

     3.协同创新参与的主体将越来越多

    (二)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重点任务

     1.增强北京的原始创新能力

     2.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优势

     3.强化创新成果的梯度转移

     4.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五 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对策

    (一)构建京津冀创新资源统筹机制

    (二)构建京津冀创新资源合作机制

    (三)完善京津冀创新的金融保障机制

    (四)完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机制

  B.12 天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趋势研究

   引言

   一 天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机制建设

    (一)领导推进机制

    (二)分工负责机制

    (三)工作协调机制

    (四)督促检查机制

   二 天津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

    (一)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积极推进

    (二)天津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显著

     1.全方位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

     2.积极落实国务院推广的改革举措

    (三)推出一系列区域特色改革举措

     1.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执法区域一体化

     2.支持创新的财税和科技金融政策改革

     3.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科研人员创新

     4.创建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平台机制

   三 天津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未来趋势

    (一)天津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天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路径选择

     1.整合政策供给体系

     2.构建高效顺畅的沟通机制

     3.探索新型组织运行方式

     4.以改革担当精神深化政府推动

  B.13 河北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趋势研究

   一 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背景及内涵

    (一)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实施背景

    (二)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内涵

   二 河北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现有进展和成效

    (一)河北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现有进展

     1.系统谋划、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2.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发挥科技金融对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

     4.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5.探索深化开放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二)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成效明显

     1.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重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2.重点产业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平台水平有效提升

     3.新兴产业发展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动能加速培育壮大

     4.创新资源要素的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5.施军民融合战略,加快形成军民资源的有机互动

   三 河北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河北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中的问题和障碍

     1.制度和政策等创新环境的障碍

     2.京津冀创新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

    (二)河北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1.做好政策设计及优化

     2.建立新型的跨部门的协同管理组织形式

     3.继续深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三)河北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发展趋势

     1.延长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期限

     2.支持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级创新平台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放眼国际,面对“工业4.0”时代全球经济转型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载体和战略平台。聚焦京津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既是京津冀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更是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实施5周年,三地在科技、交通、生态、产业、城镇体系、公共服务等领域仍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障碍,需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改革创新已成为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症结的有效路径。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强调应加强三地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来提升协同创新水平,进而打造创新共同体。当前,京津冀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政府,市场机制尚未成为推动创新驱动的主导力量。本报告在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创新城市的发展规律,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发展来推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的路径与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本报告重点围绕“京津冀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这一主题,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照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所取得的基本成效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引领示范区建设三年来的关键举措与重要进展,从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培育区域创新增长极、提升企业创新的主导地位、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耦合机制、制定促进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等方面探讨了京津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实现方式。本报告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13章内容组成。总报告围绕京津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展开论述,在系统梳理创新驱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集聚力-行动力-影响力-辐射力-承载力”五位一体的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具体分析了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的水平、地位与驱动能力,得出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整体逐步提升,但总体仍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创新要素集聚水平稳定,三地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且始终保持以北京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格局等基本判断。但受创新要素空间配置失衡、创新环境落差较大、高技术产业实力下降、科技资源与要素流动共享机制缺失等因素制约,京津冀仍面临内部创新链接程度不足等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分报告由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协同创新指数测度、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创新耦合机制探索、财税制度保障、国内创新城市比较、京津冀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测度与评价等八个分报告组成,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寻京津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得以实现的主要问题与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专题报告对京津冀三地全面创新改革引领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举措与重要进展进行了专项分析。本报告的主要建树:1.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与成效进行了系统回顾,从公共服务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一体化建设、交通一体化建设、生态一体化建设、协同创新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得出:京津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创新动能逐渐释放,协同创新布局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产业分工格局日趋明朗;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京冀扶贫协作取得突破;生态治理扎实开展,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开放发展格局逐渐显现;定式思维逐步打破,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等。同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强“核”任务任重道远,北京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不平衡问题严峻,区域内部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在全国发展中的优势有所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内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提升发展水平,实现充分发展;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2.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天津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河北转型发展势头良好的综合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本报告在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得出:京津冀创新系统主体结构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三地间创新水平差距过大,北京溢出效应不显著;地方品质有待提高等。3.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效与问题进行了测度分析,本报告构建了包括协同基础、协同行动、协同成效和协同环境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监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赋权,研究得出:从协同创新水平看,2011~2016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9.6768增加到86.1900,协同基础雄厚,协同行动态势良好,协同成效显著,协同环境持续优化。从空间结构看,京津冀三地基本形成创新发展的“中心-外围”分工格局,北京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京津已成为区域重要的创新轴。但也发现:京津冀存在三地间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创新链缺乏产业链支撑等方面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4.对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城市群的角度出发,对京津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基于水平、效率、均衡度三个方面的测度,并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究京津冀在企业创新方面的优势与短板。得出:京津冀三地企业创新能力差距较为悬殊,河北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京津冀企业创新效率仍有上升空间,技术进步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京津冀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均衡度相对不足,尚未形成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等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5.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要素投入、市场产出、环境支撑三个维度构建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及其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两系统的耦合总体处于稳定阶段;北京、天津、河北两系统的耦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制约耦合度提升的因素有所不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6.对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财税保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报告对已推行的支持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从财权及事权的匹配、政策差异、税收竞争、税收优惠、税收征管、政策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7.将北京与国内主要创新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3个层面构建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北京与国内其他9个创新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这些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国内创新城市中,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优势,但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各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加强创新环境营造和创新人才培育对北京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8.对北京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测度与评价,本报告在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北京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指数测算和综合分析得出:北京经济增长趋势稳定;创新驱动能力快速提高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经济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但高技术产业出口能力较弱、生产效率整体稳步提高但资本效率有所下降;北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高层次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9.对北京绿色发展成效进行了测度与评价,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绿色生活六个维度入手,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绿色发展成效进行测度,得出:在全市层面,绿色发展指数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但资源利用方面表现不佳;在功能分区层面,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而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相对不足,城市副中心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发展较好而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发展新区的能源清洁化、减量化等方面面临压力,生态涵养区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成效突出而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10.对北京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研究,从“创新源”(北京)与“创新腹地”(津冀)的关系入手,提出北京是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源动力和策源地。北京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中的地位,体现在对科技创新的带动、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方面。自京津冀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来,北京在创新资源配置、载体培育、体系构建以及知识产权、人才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也存在北京对津冀地区发展带动不足、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市场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程中,北京创新资源对外合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层次将越来越高,协同创新参与主体也将越来越多。围绕北京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制度优势,应从创新资源统筹、创新资源合作、金融保障以及人才一体化等方面继续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深入发展。11.对天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研究,天津建立了包括领导推进、分工负责、工作协调、督促检查等在内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长效机制,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天津层面改革试验以及区域特色改革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认为,天津仍需在理顺政府管理职能、探索区域性立法、开展改革绩效评估等领域继续进行探索,在整合政策供给体系、理顺沟通机制、创新组织运行方式以及强调改革担当精神方面进行实质推动。12.对河北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研究,本报告从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科技金融对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重点探索深化开放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等方面梳理了河北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分析了现阶段河北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好政策设计及优化、建立新型的跨部门协同管理组织形式、继续深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13.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目前,京津冀在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京津冀内部创新梯度差异悬殊导致创新协同难度较大;二是高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下降导致技术承接能力不足;三是京津冀区域整体尚未形成全国的技术辐射源;四是区域内缺乏科技资源与要素流动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创新驱动保障体系;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三是优化三地创新环境,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四是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本报告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智慧结晶。作者是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本报告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发展报告(2019)——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18JDYJA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区域治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7ZDA059)和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项目“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资助成果。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3]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第5~12页。

[4]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期,第1~5页。

[5]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第41~49页。

[6]贺德方:《创新型国家评价方法体系构建研究》,《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6期,第117~128页。

[7]Corrado,Carol,Jonathan Haskel,Cecilia Jona-Lasinio and Massimiliano Iommi. Intangible capital and growth in advanced economie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comparative results[OL]. available at www.INTAN-Invest.net.2012.

[8]施筱勇:《创新驱动经济体的三大特征及其政策启示》,《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2期,第44~56页。

[9]夏天:《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第124~129页。

[10]孙彦明、赵树宽:《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子分析及路径选择》,《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1期,第125~136页。

[11]李国平等:《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9。

[12]李昌浩、徐琪、罗鄂湘、时炳臣:《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32(6)期,第39~44页。

[13]杨开忠:《面向新时代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前线》2018年第3期,第71~73页。

[14]Benhabib J,Spiegel 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34(02):143-173.

[15]王越、王承云:《长三角城市创新联系网络及辐射能力》,《经济地理》2018年第38(09)期,第130~137页。

[16]王承云、孙飞翔:《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地理研究》2017年第36(06)期,第1042~1052页。

[1]祝尔娟、何皛彦:《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1(03)期,第49~59页。

[2]叶堂林、毛若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前线》2017年第8期,第61~63页。

[3]王金杰、周立群:《新常态下区域协同发展的取向和路径——以京津冀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第73~79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课题组,黄群慧、叶振宇、姚鹏、王宁、崔志新:《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第44~50页。

[5]周伟、马碧云:《京津冀产业分工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第208~210页。

[6]阎东彬、丁波、陈雪:《基于要素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经济参考研究》2017年第8期,第31~40页。

[7]戚晓旭、何皛彦、冯军宁:《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及相关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9期,第70~79页。

[1]Asheim B,Vang J.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sian countries:A new way of exploiting the benefit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J]. Innovation,2006,8(1):27-44.

[2]Asheim B T,Grillitsch M,Trippl 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past-present-future[J]. Chapters,2015.

[3]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 Geoforum,1992,23(3):365-382.

[4]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J]. London:Pinter,1987.

[5]Lundquist K J,Trippl M. Distance,Proximity and Types of Cross-boR&Der Innovation Systems:A Conceptual Analysis[J]. Regional Studies,2013,47(3):450-460.

[6]Kiryushin P,Mulloth B,Iakovleva T. Developing cross-boR&De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with clean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the case of resu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3,(5):179-195.

[7]Kratke S. Regional Integration or Fragmentation?The German-Polish BoR&Der Region in a New Europe[J]. Regional Studies,1999,33(7):631-641.

[8]T?dtling F,Trippl M. One size fits all?:TowaR&Ds a differentiated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approach[J]. Research Policy,2005,34(8):1203-1219.

[9]Trippl M. Scientific Mobilit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at the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Level[J]. Regional Studies,2013,47(10):1653-1667.

[10]Trippl,M. Developing cross-boR&De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key factors and challenges[J].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2010,101(2),150-160.

[11]官建成、刘顺忠:《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21(2)期,第210~214页。

[12]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研管理》2000年第21(2)期,第43~48页。

[13]柳卸林、张杰军:《中国高技术产业是否高投入低产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效益的考察》,《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25(1)期,第5~8页。

[14]刘曙光、徐树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进展综述》,《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5期,第33~37页。

[15]任胜钢、关涛:《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软科学》2006年第20(4)期,第90~94页。

[16]谭清美:《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19(8)期,第52~54页。

[17]王缉慈:《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地理学报》1996年第6期,第481~488页。

[18]杨开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逻辑:地方品质驱动型发展》,《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33(01)期,第1~3页。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161~164页。

[2]SUN YUTAO,CAO CONG. Intra-and inter-reg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cross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evolving patterns in China[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5,96:215-231.

[3]孙瑜康、李国平:《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36(01)期,第78~86页。

[4]何皛彦:《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5]刘汉初、樊杰、周侃:《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与类型划分——基于投入规模和创新效率的分析》,《地理研究》2018年第37(5)期,第910~924页。

[6]祝尔娟、何皛彦:《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测度与路径优化》,《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31(09)期,第109~119页。

[7]叶堂林、毛若冲:《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前线》2018年第12期,第67~69页。

[1]李春艳、徐喆、刘晓静:《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管理》2014年第36(09)期,第36~45页。

[2]丛屹、孙伯驰:《京津冀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6期,第140~142页。

[3]徐立平、姜向荣、尹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第36(S1)期,第122~126页。

[4]齐秀辉、武志勇:《创新驱动视角下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32(21)期,第114~119页。

[5]张满银、张丹:《京津冀地级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析》,《经济经纬》2019年第36(01)期,第26~33页。

[6]李刘艳:《基于DEA分析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33(18)期,第171~174页。

[7]齐齐、赵树宽、李其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31(10)期,第65~72页。

[8]罗利华、胡先杰、冯君:《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比较研究》,《科研管理》2018年第39(02)期,第60~65页。

[9]郑烨、杨若愚、姬晴晴:《企业创新绩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十五年述评与展望》,《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第3期,第73~80页。

[10]刘树峰、杜德斌、覃雄合、何舜辉:《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企业创新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18年第38(12)期,第111~118页。

[11]Berry B J L. Cities as systems within systems of cities[J].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4,13(1):146-163.

[12]Batty M.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J].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2013,38(1):123-126.

[13]唐建荣、李晨瑞、倪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第11期,第63~76页。

[14]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31(04)期,第114~121页。

[15]滕堂伟、方文婷:《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演化与机理》,《经济地理》2017年第37(04)期,第66~75页。

[16]韩增林、夏康、郭建科等:《基于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第8期。

[17]车磊、白永平、周亮等:《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分析》,《地理科学》2018年第38(11)期。

[18]成刚:《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MaxDEA软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1]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地理学报》2005年第60(2)期,第237~247页。

[2]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32(12)期,第116~122页。

[3]蒋天颖、华明浩、许强等:《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制及其空间分异——以浙江省为例》,《经济地理》2014年第34(6)期。

[4]李国凤:《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34(8)期,第145~148页。

[5]陶四海、赵国杰、韩彩欣等:《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建构》,《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11(4)期,第136~139页。

[6]邹华、徐玢玢、杨朔:《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33(23)期,第56~61页。

[7]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31(4)期,第114~121页。

[8]陈国宏、康艺苹、李美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评价——基于改进的“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技术经济》2015年第10期,第17~23页。

[9]张爱华:《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24期。

[10]黄海标、李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商业时代》2008年第3期,第81~82页。

[11]徐晔、陶长琪、丁晖:《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科研管理》2015年第36(4)期,第109~117页。

[12]吕明元、陈维宣:《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机理与路径》,《人文杂志》2015年第4期,第46~53页。

[13]霍远、王盛兰:《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16期,第175~178页。

[14]Peneder M.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3,14(4):427-448.

[15]Duarte M,Restuccia D. The Role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C]. Meeting Papers.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2010.

[16]周柯、张斌、谷洲洋:《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35(8)期,第85~92页。

[17]王桂月、徐瑶玉、王圆圆等:《我国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30(3)期,第83~90页。

[18]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第12~26页。

[19]李政、杨思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与实证检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第43~54,206~207页。

[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工作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http://kw.beijing.gov.cn/art/2015/9/10/art_112_300.html。

[2]高洪显、陈渝:《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协同研究》,《经营与管理》2015年第1期,第30~32页。

[3]高玉:《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分享政策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66~70页。

[4]郭佩霞:《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取向》,《税务研究》2011年第1期,第12~17页。

[5]林颖:《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税务研究》2007年第1期,第16~18页。

[6]《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学规划有序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8/c1024-27898132.html。

[7]《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人民网,http://tj.people.com.cn/n2/2016/0713/c375366-28656208-3.html。

[8]孙宇娜:《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税收分享机制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1期,第238页。

[9]姚东旭:《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支持创业的财税政策》,《税务研究》2015年第1期,第5~11页。

[10]尹航、张自力、张拥军:《京津冀税收征管协同发展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期,第188~189页。

[11]于学深:《京津冀一体化下的财税政策研究》,《天津经济》2015年第1期,第56~58页。

[12]张瑞、赵睿、傅巧灵、方可心:《京津冀协同视角下的PPP模式及其资产证券化》,《现代商业》2019年第1期,第82~84页。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京津冀签订创新券合作协议》,http://www.most.gov.cn/dfkj/tj/zxdt/201808/t20180802_141015.htm。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正式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2018~2020年)〉》,http://www.most.gov.cn/dfkj/hb/zxdt/201812/t20181203_143942.htm。

[1]Sasaki M.,Kanazawa A. Creative and Sustainable City[M]. Policy Science,Ritsumeikan University,2003.

[2]Peter Hall. Cities in Civilization(New Ed edition)[M]. orion Publishing,2006.

[3]Florida R,Adler P,Mellander C. The city as innovation machine. Regional Studies,2017,51(1):86-96.

[4]代明、王颖贤:《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第94~98页。

[5]吕拉昌、孙飞翔、黄茹:《基于创新的城市化——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地理学报》2018年第73(10)期,第1910~1922页。

[6]乔章凤:《基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6期,第141~145页。

[7]陈套:《科技强国视域下合肥市创新能力评估与提升路径比较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9年第1期,第46~50页。

[8]倪进峰、李华:《经济集聚、空间结构与城市创新——基于2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10期,第146~153,162页。

[9]马静、邓宏兵、蔡爱新:《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来自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第38(10)期,第12~25页。

[10]邓智团、屠启宇:《特大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我国14个特大城市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36(12)期,第52~55页。

[11]谢守红、甘晨、于海影:《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城市问题》2017年第8期,第92~95、103页。

[12]胡树华、杨洁:《国内主要城市群创新能力的评价》,《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4期,第53~55页。

[13]杨明海、张红霞、孙亚男:《七大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34(03)期,第21~39页。

[14]2ThinkNow. InnovationCitiesTop100Index2018. https://www.innovation-cities.com/innovation-cities-index-2018-global/13935/.

[15]隋艳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一线城市为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年第20(01)期,第69~79页。

[16]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31(04)期,第114~121页。

[17]王默、魏先彪等:《国家创新型城市效率评价研究——基于两阶段DEA模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0(06)期,第65~74页。

[18]易高峰、刘成:《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地理》2018年第38(10)期,第155~162页。

[19]张宗和、彭昌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1期,第35~44页。

[1]刘迎秋:《四大对策应对高质量发展四大挑战》,《中华工商时报》2018年1月23日(003)。

[2]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冶金企业文化》2018年第1期,第26~28页。

[3]张军扩:《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期,第5~8页。

[4]赵昌文:《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学习时报》2017年12月25日(001)。

[5]王一鸣:《改革开放新时代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时报》2018年11月16日(003)。

[6]胡敏:《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考评》,《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月18日(005)。

[7]李伟:《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中国林业产业》2018年第Z1期,第50~51页。

[8]刘振兴:《天津商贸经济质量效益研究》,《天津经济》2018年第12期,第12~20页。

[9]赵德友、邱玲、徐委乔:《中国省区市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及结果分析》,《市场研究》2018年第11期,第15~26页。

[10]程虹:《如何衡量高质量发展》,《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3月14日(A11)。

[11]徐瑞慧:《高质量发展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金融发展研究》2018年第10期,第36~45页。

[12]任保平、刘笑:《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三维质量变革及其协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37~43页。

[13]纪明、许春慧:《论中国当前供需结构性改革思路——基于供需转换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视角》,《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第30~39页。

[14]钞小静、薛志欣:《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8(6)期,第12~22页。

[15]杨文、刘永功:《中国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城市问题》2015年第2期,第10~16页。

[16]郭叶波、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37~43页。

[17]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地理科学》2014年第34(6)期,第641~647页。

[18]吕薇:《探索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人大》2018年第11期,第23~24页。

[19]方创琳、马海涛、王振波、李广东:《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地理学报》2014年第69(4)期,第459~473页。

[20]杨延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4期,第76~82页。

[21]王慧慧:《中等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求索》2016年第12期,第67~71页。

[22]查奇芬、董洁、陈祖功:《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分析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6期,第152~154页。

[23]郭晓晶、何倩、张冬梅、许金芳、贺佳:《综合运用主客观方法确定科技评价指标权重》,《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32(20)期,第64~67,71页。

[24]李小龙、苗长虹、陈龙、吴乐英、李晶晶:《基于因子分析法文化创意指数测度分析——以开封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34(6)期,第74~78页。

[25]朱迎春:《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配置模式及其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2期,第15~22页。

[26]赵抒、邵长安、关欣:《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现状分析》,《科技和产业》2018年第18(11)期,第20~26页。

[27]李兰兰、诸克军、郭海湘:《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28]周绍森、胡德龙:《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2期。

[1]Alfsen K H,Bye T,Lorentsen L. 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analysis[J]. 1987.

[2]HIDALGO,H.G,DETTINGER,et al. 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 of Streamflow Timing Chang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Climate,2009,22(13):3838-3855.

[3]夏光、赵毅红:《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第198~205页。

[4]夏光:《通过扩展环境权益而提高环境意识》,《环境保护》2001年第2期,第38~40页。

[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齐援军:《基于立法、政策推动的绿色GDP核算和循环经济发展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1期,第7~44页。

[6]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第143~146页。

[1]王书华:《京津冀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6。

[2]李国平:《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9。

[3]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9042咨询专家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4]王小鲁、樊纲、余静文:《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孙久文、闫昊生、李恒森:《京畿协作——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6]武义青、田学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回顾与展望》,《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2期,第1~7页。

[7]龚秩、王静:《以协同创新引领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8年第9期,第64~69页。

[8]孙瑜康:《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1期,第78~86页。

[9]郜媛莹、乔黎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今日科苑》2018年第10期,第34~40页。

[10]李国平:《加快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第35~36页。

[11]张拓宇:《基于创新资源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8年第9期,第13~21页。

[12]安树伟、闫程莉:《沿海三大城市群产业协作效果评价与比较》,《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第144~150页。

[13]毕娟:《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8期,第49~54页。

[14]李国平:《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6期,第13~18页。

[15]李京文:《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2期,第13~17页。

[16]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第95~105页。

[17]王秀玲、王亚苗:《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期,第14~16页。

[18]李峰、张贵、李洪敏:《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0期,第48~51页。

[19]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10期,第119~123页。

[20]武霏霏、王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科技和产业》2018年第12期,第24~29页。

[1]闫仲秋:《以全面创新改革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北京观察》2016年第11期。

[2]陈弘仁、张振:《改革试验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转型》,《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10期。

[3]《全面创新改革要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友报》2016年10月14日第3版。

[4]周民良:《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发展新焦点》,《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6月24日第5版。

[5]国研中心“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及路径选择研究”课题组:《区域创新:推进机制与路径选择》,《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4期。

[6]蒋永穆:《科学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四川日报》2016年7月27日第6版。

[7]《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光明日报》2015年9月8日第6版。

[1]《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第24期,第72~73页。

[2]尹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打造四川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10期,第14~15,第20页。

[3]应勇:《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8期,第4~6页。

[4]向松祚:《全面创新改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物业管理》2018年第10期,第13~15页。

[5]布朗温·H.霍尔、内森·罗森伯格:《创新经济学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6]龙海波:《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及路径选择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7]李伟红:《区域创新政策设计和测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

[8]王再进、田德录、刘辉:《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评估框架和指标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12期,第44~51页。

[9]Bjorn Asheim,Ron Boschma,Phil Cooke. Constructing regional advantage. Platform policies based on related variety and differentiated knowledgen 23. Mar 2012.

[10]Anna Bergeka,Staffan Jacobssonb,Bo Carlssonc,Sven Lindmarkd and Annika Ricknee. Analyzing the functional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A scheme of anaiysis[J]. Research Policy.2008,Vol.37(NO.3):407-429.

简 介:本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时代背景,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享发展内涵的阐释为依据,构建了中国经济共享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科学、全面、建设性地评价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共享发展水平。书中利用统计数据,对全国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9年共享发展基本情况和2000~2019年共享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测算;对部分...

作者: 韩保江 邹一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