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70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图书

BLUE BOOK OF CITIES IN CHINA ANNUAL REPORT ON URBAN DEVELOPMENT OF CHINA( No.3)

SSAPID:101-6098-2651-70
ISBN:978-7-5097-1074-6
DOI:
ISSN: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

[内容简介] 该书从城市经济、 社会、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回顾了2007-2008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与主要特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解读,对城市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权威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蓝皮书
编 辑:王颉;张永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中文摘要

 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

 法律声明

 Abstract

 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一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及其地区差异

    (一)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和阶段的判断

    (二)中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三)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性

   二 “十一五”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

    (一)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三)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设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五)城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三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不匹配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三)收入差距扩大与居住分异加剧

    (四)各种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五)城市空间开发无序现象严重

    (六)大城市膨胀问题亟待解决

   四 “十二五”中国城市发展思路与展望

    (一)加快全面城镇化的进程

    (二)推动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

    (三)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四)合理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秩序

 综合篇

  中国城市的科学发展评价

   一 城市科学发展评价的理论依据

   二 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坚持前瞻性与导向性相结合

     3.坚持开放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4.坚持可比性与易操作性相结合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 评价结果分析

   四 简短的小结

   附录 城市的科学发展评价方法及结果

    一 数据来源

    二 数据处理

     (一)缺失数据的弥补

     (二)数据标准化

    三 评价方法

     (一)通过德尔菲法初步确定指标权重

     (二)利用因子分析进行检验

     (三)进行综合评价

  中国城镇化的成效和基本趋势*

   一 “十一五”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成效

    (一)城市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城乡统筹加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三)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城镇密集地区实力增强

    (四)体制机制改革提速,打破城乡二元分割进入实质阶段

   二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城镇化模式较为粗放

    (二)人居环境质量不高

     1.居住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2.居民出行不便捷

     3.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求

     4.城市生态安全存在隐患

    (三)体制机制难以满足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1.城市外来人口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2.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成为矛盾焦点

     3.新农村建设缺乏全面统筹协调

    (四)国家城镇体系布局不完善

     1.重点城镇群和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不强

     2.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3.小城镇发展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

   三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三)“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2.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3.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城市外来人员待遇

     4.坚持区域统筹,提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发展活力

     5.坚持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6.坚持远近结合,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四)“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目标

   四 “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举措

    (一)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促进集约紧凑发展

    (二)加强宜居城乡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

    (三)完善国家和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激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活力,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一 “十一五”时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总体状况

    (一)“十一五”时期中国进入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二)“十一五”时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实践

     1.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2.推进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3.初步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4.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5.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 “十一五”时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一)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的成就

     1.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取得宝贵经验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营模式亟待创新

     2.农地制度亟待改革,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缺失

     3.城乡产业一体化互动机制亟须建立

     4.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制有待深化和完善

     5.乡镇政府的服务功能有待强化

   三 “十二五”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深化城乡统筹配套制度改革

     1.构建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2.深化户籍制度

     3.加强乡镇基层政府建设

    (二)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三)继续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四 “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供城乡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构建市场化农地管理模式

    (三)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衔接

    (四)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

    (五)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政策

    (六)构建新型的农村公共治理模式

    (七)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区域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一 区域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一)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

    (二)城镇化速度的变化情况

    (三)城市建设的情况

   二 区域城镇化发展趋势展望

    (一)人口城镇化的区域差距将趋于缩小

    (二)各地区城市发展将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

    (三)重点区域和城市群将主导各地区城镇化发展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十一五”时期城市群发展态势

    1.小时交通圈成为城市群建设的主题

    2.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3.市际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二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特征

    1.城市群体系初具雏形

    2.城市群功能结构初步成形

    3.省会城市多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4.地级城市成为城市群的骨干

    5.城市群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中坚力量

    6.城市群增长重心开始西移

   三 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心城市功能偏弱

    2.城市群结构不健全

    3.城市群产业同构严重

    4.城市群建设中行政色彩浓厚

    5.城市群内部协作机制有待强化

    6.大城市“膨胀病”日益加剧

    7.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8.发展方式仍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四 “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群发展趋势

    1.城市群规模继续壮大

    2.城市群区域格局逐渐凸显

    3.东部沿海城市带渐露头角

    4.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5.城市群一体化将有实质性突破

    6.城市群跨区域合作成为新潮

   五 促进城市群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总体思路

    2.基本原则

    3.主要策略

  城镇体系的演变趋势与结构优化*

   一 “十一五”以来中国城镇体系演变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城镇体系演变的特点

     1.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市结构日趋合理

     2.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下降,建制镇规模明显扩大

     3.城市人口以特大城市为主,城市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巨型城市和中等城市

     4.中等城市数量增加明显,城市地域分布格局基本未变

     5.城市群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6.城市(镇)职能明显增强

     7.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省域城镇体系

    (二)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城市数量偏少,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

     2.特大型都市集聚效应有待提高

     3.城市平均人口规模缩小,而建成区扩张过快

     4.建制镇规模偏小,集聚效应不明显

   二 “十二五”期间影响中国城镇体系演变的因素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快速推进时期

    (二)国内各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发展空间拓展加速

    (三)新农村建设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调整

    (五)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三 “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体系演变趋势

   四 “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方向

    (一)积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二)促进人口向特大型都市集聚

    (三)促进中等城市尽快成长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四)把县城作为建制镇发展的重点

   五 “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对策

    (一)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城镇体系优化政策

    (二)夯实城镇产业基础,构筑不同规模城市的产业分工格局

    (三)搞好大城市的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四)彻底改革户籍等阻碍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各种制度障碍

 经济篇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评价与展望

   一 2006~2009年城市经济发展成效评价

    (一)城市经济全面快速增长

    (二)城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城市经济空间布局变化明显

   二 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成因

    (一)城市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拉大,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力度不足

    (二)城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三)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乏力

    (四)城市经济发展代价依然较大

   三 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城市经济发展展望

    (一)经济总量仍会快速增长

    (二)城市消费需求逐步增加,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三)城市产业结构将会加速转型

    (四)城镇对区域的拉动作用凸显

    (五)城市区域经济格局趋于完善

    (六)城市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发生转变

   四 推进中国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取向

    (一)以法制化与市场化途径规范垄断行业

    (二)加强房地产的市场调控

    (三)鼓励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

    (四)大力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形态

    (五)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房地产发展的重要进展与调整方向

   一 “十一五”时期城市房地产发展及其调控政策状况

    (一)“十一五”时期城市房地产发展状况

     1.房地产投资大幅增加

     2.2008年以后施工、竣工面积增长率有所下降

     3.土地购置和开发面积由上升转为下降

     4.2006~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呈现一定波动性,2009年房价回升很快

    (二)“十一五”时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特点

     1.保持住房价格稳定增长

     2.加大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

     3.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4.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击投机

   二 “十一五”时期城市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严重失衡

    (二)房价上涨过快,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

    (三)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

    (四)房地产业对金融依赖程度较高,蕴含较大的金融风险

     1.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

     2.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重低

     3.银行为利益所驱动对房地产市场过度支持

    (五)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三 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加剧了供求矛盾

    (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三)住房按揭贷款成为支撑市场的主力军

    (四)地方政府短期化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

    (五)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够,调控方式亟待创新

     1.对土地闲置、捂盘惜售、炒房炒地等行为打击力度不够

     2.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式亟待创新

   四 “十二五”时期城市房地产发展的方向与政策措施

    (一)“十二五”时期城市房地产发展的方向

     1.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总体认识

     1.注重从国民经济全局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房地产业

     2.房地产业发展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3.房地产企业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争取做大、做强、做优

     4.注重从经济规律出发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房地产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的住房供应体系

     2.加强土地的集约化管理,谋求土地资源的永续高效利用

     3.进一步完善税收和金融信贷政策

     4.保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加大投机炒作打击力度,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5.切实加强房地产基础调查工作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成就与展望

   一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特点与成就

    (一)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1.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外向型特征显著

     2.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壮大

     3.土地资源高效集约,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4.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培育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2.高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3.高新区和谐发展成效显著

    (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保税港区

     1.出口加工区

     2.保税区和保税港区

   二 “十二五”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创新性发展是带动园区转型升级的核心

    (二)推动产业园区向生态型园区升级

    (三)整合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功能

    (四)进一步拓展保税港区功能

   三 “十二五”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

    (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开发区的法律地位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三)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减少园区间的政策差异

    (四)努力培育产业园区共有品牌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创新

   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取得的成就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二)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三)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

    (四)投融资效果显著

    (五)支持性政策不断完善

   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二)融资平台建设不足

    (三)定价机制有待改进

    (四)融资渠道需要拓展

   三 “十二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的思路

    (一)建立项目区分机制

    (二)规范政府管理机制

    (三)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四)强化投资监督机制

   四 “十二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前景展望

    (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驱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规模扩大

    (二)城市经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深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新课题

   五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新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规划及相关规章制度

    (二)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

    (三)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定价制度及定价体系

    (四)强化风险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五)统筹推进各项配套制度的建设

 社会篇

  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状况与总体趋势

   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城镇人口总量快速增长,二线城市增长势头强劲

    (二)城镇就业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城市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城市生活品质逐步提高

    (四)建立社区服务站,政府委托事务与居民自治事务逐步分离

   二 当前城市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中城市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亟待加强

    (二)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地方政府需要正确处理“保民生”与“城市经营”的相互关系

    (四)社区在城市环保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城镇化快速推进要求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二)大力改善二线、三线城市的就业与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三)积极推动城市新型社会组织建设,提高公共事务的自治能力

    (四)全力推进城市环保的社区生活体系建设

   四 推进城市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政策建议

    (一)加紧落实“放宽中小城市户籍政策”,推进进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子弟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二)落实“就业促进法”,努力开拓新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和城市困难群体的就业

    (三)制定“市民生活基准”,强力推进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保障城市居民文明生活的权利

    (四)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绿色环保的社会生活体系

  城镇社会保障发展评价及展望

   一 “十一五”时期城镇社会保障发展情况

    (一)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1.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2.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3.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4.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

     5.社会化管理逐步加强

     6.基本养老金实现省级统筹

     7.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政策

    (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1.扩面征缴达到新规模

     2.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3.农民工参保发展迅速

     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开

    (三)城镇失业保险

    (四)城镇工伤保险

    (五)城镇生育保险

   二 城镇社会保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支付能力存在隐患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存在制度缺陷

    (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五)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三 “十二五”城镇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社会保障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二)城镇化速度加快对完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制提出更高要求

    (三)人口老龄化加快要求增强社会保障资金支付能力

   四 “十二五”城镇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分类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二)加大基金依法征收力度,严把缴费基数稽核关

    (三)明确政府责任,化解转制成本

    (四)建立机动灵活的就业与退休机制

    (五)强化政府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中的责任,逐步淡化个人账户作用

    (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七)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体系

    (八)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信息系统

  中国“新医改”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 新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新医改的历程

    (二)新医改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新医改的主要内容及亮点

     2.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之处

     3.新医改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 新医改的重点内容分析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五)公立医院改革

   三 新医改面临的主要挑战及难点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构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难点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面临的困难

     1.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面临的问题

     2.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 关于落实新医改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

    (二)新医改要整体把握,突出重点

    (三)各地应研究制定医改实施方案、专项方案和试点方案

    (四)新医改要重视利益相关者意见

    (五)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改革重点

  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战略路径

   一 中国城市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一)当前中国农民工的总量与结构

    (二)农民工由第一代向第二代交替的特征

    (三)当前农民工生存发展的状况

   二 影响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

    (一)户籍制度方面的障碍

    (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障碍

    (三)城市承载能力的限制

    (四)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障碍

   三 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

    (一)加快各项制度改革

    (二)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三)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四 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地方经验

    (一)广东模式

    (二)长三角模式

    (三)北京模式

    (四)其他模式

   五 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

 生态环境篇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与展望

   一 “十一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一)城市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1.全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呈大幅提高的态势

     2.可吸入颗粒物仍为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3.酸雨污染仍较严重

    (二)全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形势严峻

     1.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基本稳定

     2.城市内湖水环境呈现富营养化趋势

     3.多数城市地下水水位保持平衡

    (三)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城市绿化水平逐年提高

   二 “十一五”城市污染控制与“创模”进展

    (一)污染控制情况

     1.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2.水污染物排放量与万元产值用水量呈下降趋势

     3.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4.突发环境事件减少,但直接经济损失增加

    (二)污染减排进展

    (三)全国城市“创模”进展

     1.“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进展

     2.“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进展

   三 “十一五”城市环保投资与环保基础设施状况

    (一)城市环境治理投资逐年递增

    (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形势严峻

     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高,区域差异明显

     2.生活垃圾处理量增加,处理难度加大

    (三)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

   四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

    (二)城市人口和污染物排放量快速增长

    (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

    (四)建成区快速扩张,城市环境承载力下降

    (五)生态文明观尚未全面树立

    (六)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区域性差异明显

   五 “十二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一)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列为国家环保总目标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生态深化与拓展

     3.促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1.加强城市污染控制,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

     2.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

     3.差异化控制开发强度

    (四)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构建“两型”社会

     1.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

     2.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

    (五)实施差异化管理,构建“绿色GDP”考核问责制度

    (六)加大中西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城市节能减排进展和效果评价

   一 城市能源消耗和排放状况分析

    (一)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趋势

    (二)城市能源消费和排放状况

   二 “十一五”时期城市节能减排工作进展

    (一)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措施

     1.国家宏观政策

     2.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

     3.投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4.千家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

     5.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6.发展非化石能源

     7.城市绿化增汇

    (二)重点城市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三 “十二五”时期推进城市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

    (一)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城市节能减排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 低碳经济转型与城市的责任

   二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保定: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

    (二)上海:以低碳世博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三)吉林:研究探索在前,实践行动在后

    (四)杭州:“低碳新政”、“六位一体”

    (五)广元:以低碳重建促低碳发展

    (六)广东:再扮先锋,自上而下推动转型

    (七)北京:发展林业碳汇,从局部做起

    (八)中部各省:不甘人后,尚在研究探索

   三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尚未形成

    (二)对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存在误区

    (三)争做低碳城市试点意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四)评级作秀的商业行为不利于创造良好的低碳发展环境

    (五)没有认识到低碳城市建设的艰巨性

   五 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规划管理篇

  城市规划的工作进展与完善方向

   一 “十一五”期间城市规划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法制建设工作

     1.以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理念修订出台了《城乡规划法》

     2.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宗旨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二)规划编制工作

     1.编制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区域规划

     2.批准了一系列大城市的总体规划

     3.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开展

    (三)督察监察工作

     1.建立了规划督察、监察制度

     2.查处了一批违反《城乡规划法》的大案要案

   二 城市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种类太多太滥,规划实施协调难度大

    (二)规划的权威性、控制性不足,规划利益驱动明显

    (三)规划的科学性不够,难以规范指导地方实践

    (四)跨行政区规划实施的协调性不够,区域管制成了盲区

    (五)规划实施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不够,凸显了文化的缺失

    (六)规划实施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七)规划实施监督机制不健全,规划监督难以到位

   三 “十二五”期间城市规划及其实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三)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需要

    (四)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五)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六)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七)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需要

    (八)城市规划及其实施要适应低碳化发展的需要

   四 “十二五”期间城市规划及其实施完善的方向

    (一)统一编制规划,努力实现“三规合一”

    (二)科学编制规划,多方协商参与

    (三)完善规划编制体制,逐步上收规划权

    (四)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实现规划、管理与监督分离

    (五)注重利益协调,保持行为主体的利益平衡

    (六)配套实施政策,使空间管制与空间政策相协调

  城市建设的特点、模式与展望

   一 “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的特点

    (一)建设目标发生方向性转变

    (二)城市建设区域特征明显

     1.东部地区城市建设向高端化发展

     2.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三)突发事件助推城市建设发展

    (四)大规模建设提升了城市建设能力和水平

   二 各地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一)规划主导的城市建设模式

    (二)主题活动带动城市建设的模式

    (三)趋向于节能减排的建设模式

    (四)绿色发展模式扩展到城市建设领域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模式

   三 中国城市建设“十二五”展望

    (一)城市建设仍将持续发展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三)城市建设更加关注农民工群体

    (四)提高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水平

    (五)城市建设要提升应对极端事件的能力

    (六)城市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中国城市管理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管理的进展与问题

    (一)逐步树立了“服务型城管”的新理念

    (二)城管体制改革深化,“大城管”体制初步建立

    (三)推行柔性执法,城管形象得到提升

    (四)推行网格化与数字化管理技术

    (五)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十二五”期间加强城市管理的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完善和普及数字化城管

    (二)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化、民主化水平

    (三)创新和发展多元化的城市管理手段

    (四)大力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品牌城市创建工作的评价与展望

   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品牌城市创建基本情况

    (一)国家园林城市

    (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国家森林城市

    (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五)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六)国家卫生城市

    (七)全国文明城市

   二 中国城市品牌创建的意义

    (一)城市品牌创建的意义

    (二)创建品牌城市的积极作用

     1.创建国家品牌城市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创建国家品牌城市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创建国家品牌城市是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再上台阶的需要

     4.创建国家品牌城市能促进城市规划的进一步优化

     5.创建国家品牌城市能促进城市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6.创建国家品牌城市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7.创建国家品牌城市能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民生活质量

     8.创建国家品牌城市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 中国城市品牌创建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环境而不够注重生态

    (二)追求美观而不够追求实用

    (三)重视现代而忽略了传统

    (四)有规划的文本而没有规划的程序

    (五)注重创建而不注重维持

   四 中国城市品牌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一)让城市居民当评委

    (二)城市评比要少而精

    (三)加强对品牌城市的复核

 案例篇

  北京CBD开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 北京CBD开发建设的历程

    (一)前期发展准备阶段(1993~2000年)

    (二)政府主导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7年)

     1.成功推出CBD概念

     2.建设组织机构

     3.编制区域规划

     4.项目及道路建设

    (三)综合完善和提升阶段(2007~2009年5月)

     1.调整工作思路

     2.完善协会体系

     3.加强管理服务

    (四)东扩和创新发展阶段(2009年5月至今)

   二 北京CBD建设发展成就

    (一)硬件设施

     1.项目设施完备

     2.交通网络发达

     3.生态环境优美

    (二)产业发展

     1.产业结构合理

     2.国际组织集聚

    (三)经济效益

    (四)文化氛围

    (五)人才支撑

   三 主要经验及启示

    (一)高标准的目标定位是推动CBD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是引导CBD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促进CBD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四)持续的品牌培育是有效提升CBD软实力的关键环节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 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情况

   二 城市规划机制创新

    1.建立生态城量化指标体系

    2.采用“多规合一”和反规划路线

    3.构建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三 城市建设机制创新

    1.绿色建筑管理

    2.招投标管理

    3.建设审批管理

    4.基础设施配套管理

   四 城市管理机制创新

    1.社区管理机制创新

    2.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3.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4.财税管理体制机制

   五 推进机制创新

  郑州新区复合型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一 郑州新区复合型城市建设的背景

   二 郑州新区复合型城市的规划建设

    1.复合与共生的规划发展理念

    2.郑州新区的功能定位

    3.郑州新区的空间布局

    4.复合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 郑州新区复合型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

    1.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郑州新区的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和发展举措

    2.用现代化城市标准来规划郑州新区

    3.用全国改革发展示范区的要求来推进郑州新区的发展

    4.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支撑新区建设

   四 郑州新区未来发展展望

    1.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特色新区

    2.加快产业聚集,建设繁荣新区

    3.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文化新区

    4.注重民生改善,构建和谐新区

    5.加快完善功能,建设生态宜居新区

    6.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廉洁新区

  长沙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一 长沙城市文化建设的背景和影响

    1.应声而起:“不发展对不起百姓”

    2.加速推进:“文化成果共享”

    3.走向繁荣:“又好又快发展”

    4.影响深远:文化发展呈国际化趋势

   二 “长沙文化现象”的实践体现

    1.抓创新,树形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民生

    2.抓改革,激活力,推动舞台艺术有声有色开展

    3.抓特色,立品牌,形成城乡文化百花齐放局面

    4.抓管理,优服务,推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5.抓保护,建体系,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不断提升

    6.抓质量,创精品,提高广播电视文化辐射力

    7.抓建设,夯基础,推动文化阵地逐步完善

   三 “长沙文化现象”的几点启示

    1.文化凝聚了城市的精气神

    2.文化提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点

    3.文化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4.文化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四 加快长沙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强市政文化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而高雅的文化场所

    2.建立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3.大力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

   一 资源日渐枯竭:黄石面临“矿竭城衰”的困局

    (一)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

    (二)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竞争力不足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解决民生问题任务繁重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恢复治理任务艰巨

    (五)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可用财力严重不足

   二 推进城市转型:黄石在阵痛中的“华丽转身”

    (一)明晰思路促转型

    (二)树立理念促转型

    (三)探索路径促转型

    (四)搭建平台促转型

   三 转变发展方式:黄石城市转型的“治本之策”

    1.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促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3.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5.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构建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环境

  广元利州区的低碳重建之路

   一 利州区低碳重建的背景

    (一)利州区特殊区位优势

    (二)利州区已有的发展基础

    (三)利州区灾后重建的特殊背景

    (四)利州区低碳重建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 利州区低碳重建的十大计划

    (一)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二)鼓励企业低碳发展,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三)推广低碳建筑

    (四)建设低碳农村,实施低碳农业

    (五)创建低碳旅游区,增强碳汇能力

    (六)建设低碳交通网络

    (七)争创低碳社区和低碳示范村

     1.对低碳示范村的要求

     2.对低碳社区的要求

    (八)重建项目的碳足迹跟踪监管

    (九)各个层面上增强低碳意识

    (十)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三 利州区低碳重建的启示

    (一)坚持统筹理念,更新思维方式

    (二)明确战略目标,编制科学规划

    (三)强化组织保障,落实班子责任

    (四)引导全民参与,倡导低碳生活

    (五)强化科技支撑,激励企业转型

  “十一五”中国城市发展大事记(2006~2010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城市蓝皮书编委会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承前启后之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以中国城市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为主题,紧密联系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动向,对“十一五”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回顾,对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趋势和调整思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报告》还选择了部分在城市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的代表城市(区)进行案例分析,并归纳梳理了“十一五”期间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报告》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前4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仍在延续着改革开放以来所呈现的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特征,城镇化率在统计上被高估。城市发展在规模扩展、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和谐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但发展质量的提高却较为缓慢。由于体制和政策不尽完善,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不匹配,城乡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与居住分异加剧,各种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空间开发无序现象严重,大城市膨胀问题亟待解决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1.0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今后必须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加快全面城镇化的进程,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3月25日。

洪兴建:《基于分组数据的样本基尼系数范围估计》,《统计研究》2010年第2期。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吕政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王敏、马树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魏后凯:《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4期。

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肖金成、袁朱等:《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杨伟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张建民:《广州城中村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New York,2009.

BP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2009》,2009年6月。

World Steel Association,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Brussels,200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09,OECD/IEA,200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d Energy Outlook 2008,IEA,2008.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布鲁斯·赫里克(Bruce Herrick):《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麦肯锡:《为十亿城市大军做好准备》,内部研究报告,2008。

徐瑛、陈秀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评价区域经济质量》,《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魏贵祥、王有娟:《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统计方略》2008年第9期。

刘志迎、饶梅先、李静、章江丽:《中国省区科学发展评价研究》,《科学发展》2009年第3期。

徐晨光、吴传毅:《论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汪克夷、栾金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商业研究》2010年第3期。

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河海大学,2007。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0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小组:《“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内部讨论稿),2010。

王凯、陈明:《“十一五”以来城镇化回顾及绩效评价》(内部讨论稿),2010。

徐泽、李浩、曹广忠、徐辉:《优化国家城镇空间布局研究》(内部讨论稿),2010。

王凯、陈明:《近30年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理念的变迁》,《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1期。

邹德慈、王凯、陈明、李浩等:《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内部讨论稿),200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小组:《城镇化推进三年规划》(内部讨论稿),2009。

张秋:《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的新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期。

王洪春:《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探讨》第32卷,《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汪斌等:《地级市政府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第26卷,《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王玉玫:《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1期。

姜作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抉择》,《求索》2004年第2期。

张丽艳:《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的制度创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陈林生、李刚:《四川城市化战略选择——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1期。

王伟光主编《中国二线城市科学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博、靳取:《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4卷,《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0~34页。

安树伟:《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及其表现》,《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40~44页。

史育龙:《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模式》,《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67~73页。

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第12卷,《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第11~14页。

宁越敏:《中外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对区域的引领作用》,《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8~10页。

黄建富:《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城市群的支撑》,《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第17~21页。

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第13卷,《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1~16页。

陈胜昌:《中国城市化之路——重点发展超大型城市》第2卷,《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4~21页。

顾朝林:《中国城市化空间及其形成机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发展报告2010》背景报告,20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2008年6月24日。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十》,2009年9月17日。

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146~147、105页。

屠启宇、金芳等:《金字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19~220页。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第83页。

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及其空间扩张》,商务印书馆,2007,第268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小城镇发展报告(2005~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第19页。

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97、102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2006。

王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历史与现实》,《城市规划》2007年第10期,第9~15页。

安树伟、任媛:《“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新特点》,《发展研究》2009年第9期,第9~15页。

安树伟等:《“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政策调整研究》,《国家发改委事业费项目研究报告》,201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第7~15页。

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9。

Davis K,World Urbanlsation:1950-1970.In Bourne L.S. and Simmons J.W.(eds) System Of Ci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第310页。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129、134、137页。

刘治彦:《中国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演变》,载牛凤瑞、潘家华、刘治彦《中国城市发展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4~40页。

丁成日:《城市增长与对策——国际视角与中国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98页。

陈钊、陆铭:《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32、39页。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牛凤瑞、潘家华、刘治彦主编《中国城市发展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刘治彦:《中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改善途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刘治彦:《城市区域运行分析》,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李京文、刘治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取向研究》,《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1期。

Liu Zhiyan,San Feng,Long Xiaobai,Research into EU-China Energy and Climate Relations:China’s View of Energy and Climate Security,GOEL,Vol.3,2008,UK.

于凤艳:《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研究》,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08。

王明浩、李小羽:《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9期。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张汉亚:《中国经济与城市发展》,《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第7期。

潘家华、李景国主编《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袁秀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设计问题剖析与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袁秀明:《中国需要尽快建立公租房制度》,载2010年2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

邹东涛:《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商务部:《2009年1~9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2009。

科技部发展规划司:《科技统计报告》2009年第16期。

科技部发展规划司:《科技统计报告》2009年第17期。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全国出口加工区2009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2009。

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9)》,2009。

孙万松:《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阎兆万、王爱华等:《经济园区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

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1990~200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子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的探索》,http://www.dianliang.com/lunwen/jjgl/jjgl/2005.11/lunwen_37465_7.html。

《政策力推发展方式加速转变》,2010年3月22日《中山日报》。

金永昌:《青岛交通投融资新平台聚集发展能量》,2010年3月19日《中国交通报》。

《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3月17日《解放日报》。

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比较》,天津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9。

李雨谦:《地方融资平台隐藏巨大风险》,http://finance.qq.com/a/20100315/006707.htm。

王璐:《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探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松下圭一:《市民生活基准的思想》,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7~2009),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任福姣:《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东行政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费海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苏映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研究综述》,《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3期。

江军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的反思与重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陶志勇:《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发展的路径探析》,《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4期。

刘滨、荣英男、张亮:《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议》,《中国卫生经济》2008年第12期。

孙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中的问题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12期。

陕西省行政学院课题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

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14日。

汪勇:《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之困境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李小贞、栾明梅:《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分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6期。

刘海清、麻智辉:《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理论导报》2008年第10期。

潘泽泉:《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何得桂、吴理财:《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武汉市农民工的实证分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谢建社等:《中国农民工权利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方巍:《社会排斥及其发展性对策——杭州市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个案研究》,格致出版社,200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2008年),国家环保部网站。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09年),国家统计局网站。

环保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2005~2008年度)》,环保部网站。

步雪琳:《关于“周生贤在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上的讲话”的报道》,2010年5月13日《中国环境报》。

李宇军:《“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与展望》,《环境经济与政策(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10。

李宇军:《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人民论坛》2010年第2期。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Chapter 8 Energy Use in Cities.

陈迎:《中国“十一五”规划的节能目标、绩效与展望》,《环境经济与政策》2010年第1期。

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与节能重点》,《建设科技》2007年第5期。

《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

汤伟:《气候变化中的城市责任》,《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第15期。

Kamal-Chaoui,Lamia and Alexis Robert(eds.)(2009),“Competitive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OECD Reg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 NO 2,2009,OECD publish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研究报告),2010年3月。

庄贵阳、张磊:《绿色突围:双重困境下的中国低碳路》,《董事会》2010年第2期。

庄贵阳:《“低碳城市”在中国》,《时事报告》2010年第4期。

殷耀、赵仁伟、齐海山、晏国政、郭远明、康淼:《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调查与思考》,新华网呼和浩特2009年9月16日专电。

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2008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吕俊华、彼德·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美〕刘易思·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高虹、张爱黎等:《新型能源技术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江亿、林波荣、曾剑龙、朱颖心:《住宅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2006年7月。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与我国的能源数据比较》,2005。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我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城市运行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杨洪山、齐建宗:《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琳:《论新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历史嬗变》,《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11期。

李勇:《中国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的创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及综合行政执法》,《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吕霄红、杨东:《试论柔性执法与我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性变革》,《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3期。

张鸿雁:《论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品牌战略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02(增刊)。

李树民等:《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9。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2009。

《中新天津生态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08~2010)》,2009。

徐东辉:《“三规合一”的城乡总体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企业低碳发展之音”项目组:《低碳领导力》,中信出版社,2009。

简 介:在旅游地产、景观房产、旅游房地产等概念铺天盖地映入眼帘的时候,本书从房地产的基本概念出发来理解旅游房地产,提供了认识旅游房地产本质的真实通道,面对何谓“旅游房地产”,您将不再迷惑。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反映了在住宅领域成长壮大起来的房地产开放商介入旅游开发的迫切和冲动,自此,中国的旅游开发进入更加宏大与波澜壮阔的时代。

作者: 张金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简 介:本书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归集了相关学者近期有关城市安全主题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国际上城市安全治理经验、城市危机中的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城市安全以及风险评估与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对我国城市安全及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首部以城市风险与公共安全为主题的著作。

作者: 赵来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简 介:本书是我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出版项目。作者都是活跃在国内经济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序言由李扬副院长亲自执笔。主报告也由李雪松副所长反复修改、斟酌。其余各篇,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值得说明的是,今年新增加了刘煜辉的文章。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时期、金融发展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的形势下,该文必能一飨读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