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3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0

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图书

Annual report on gender equalit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in China (2006-2007)

SSAPID:101-6080-8109-18
ISBN:978-7-5097-053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的可喜变化,关注了流动妇女、失业妇女、留守妇女等弱势妇女群体面临的民生问题,分析和评估了全国城乡和各省区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状况和变化,介绍了国内推动性别平等、促进妇女发展的行动实践。

相关信息

丛书名:妇女绿皮书
编 辑:徐辉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妇女绿皮书》编委会

 法律声明

 Preface

 总报告

  建设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一 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主要进展

    1.各地《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取得重要突破

    2.各级政府推进妇女发展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3.政府决策中的性别主流化程度逐渐提高

    4.妇女组织和参政女性参与立法和决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5.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妇女发展的步伐,增强了两性的平等参与与公平分享

    6.女性就业困难得到重视,就业状况开始好转

    7.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迅速扩大,社会保障的性别公正原则得以体现

    8.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两免一补”政策覆盖面的扩大,促进了男女教育机会的平等

   二 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出生性别比偏高及其背后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应引起进一步的政策关注

    2.促进妇女健康的行动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3.对妇女发展的支持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4.在劳动权益保护力度加大背景下女性就业的非正规化特别值得关注

    5.妇女参政的机制、环境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 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加速推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在促进妇女发展、推进性别平等中的责任

    2.关注妇女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和服务促进妇女发展

    3.增强妇女组织代表维护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

    4.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发展状况分析篇

  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 调查对象及基本特征

   二 调查结果

    (一)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贡献与作用

     1.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建设的生力军

     2.妇女是家庭收入的重要创造者,夫妻共挑家庭经济大梁

     3.夫妻共掌家庭财权,共同决策生产大事

     4.农村妇女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新农村建设给妇女带来的变化

     1.享受免征农业税政策

     2.家庭收入增加

     3.“打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第二来源

     4.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较高

     5.自来水和卫生厕所逐渐得到推广

     6.柴草、煤气和煤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燃料,清洁能源亟待推广

     7.农村妇女闲暇生活趋向多元化

     8.村庄集体文化活动比较活跃

     9.农村妇女有较高幸福感,对未来生活有信心

    (三)妇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参与

     1.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晓率较高

     2.对新农村建设5项内容的了解程度不一

     3.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4.积极参加村委会选举,关心村公共事务

     5.从身边事做起,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四)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与期盼

     1.对资金、技术、项目和实用信息服务的需求

     2.对就地转移就业的需求

     3.对医疗、养老和教育社会保障的需求

     4.对改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期望

     5.对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的期望

     6.对妇联组织的期望

   四 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帮助农村妇女解决“三缺”问题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

     2.大力开发妇女发展项目

     3.落实国家政策,切实将惠农支农的金融政策惠及农村妇女

     4.赋予“双学双比”活动新的内涵

    (二)夯实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

    (三)制定倾斜政策,多渠道扶持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稳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的改革

    (五)大力推广沼气,改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

    (六)发挥电视在宣传教育中的强势作用

    (七)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

   一 中国公立中小学中女性教师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状况

    (一)中国公立学校女教师的人数

    (二)中国公立学校女性教师的职称比例

    (三)中国公立学校中女性教师的政治参与

    (四)中国公立中小学中女性教师的学历状况

    (五)中国公立中小学女教师的任课课程安排

   二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师的职业生存和发展状况

    (一)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师的比例

    (二)中国中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师的学历背景

    (三)中国中高等教育系统中女性教师的职称状况

    (四)中国中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师的岗位状况

   三 现阶段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尽管女教师的人数在增多,但是女性教师在不同教育等级中的比例并不均衡

    (二)女性教师在职称发展上还处于比较弱势

    (三)不同教育等级的教育机构中,传统性别的学科区分依然明显

    (一)改变观念,为女教师正常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二)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科学地管理女性教师,促进其职业发展

  在流动中求发展

   一 流动妇女的年龄特征

   二 迁移率的性别差异

   三 迁移原因

   四 流动妇女的受教育状况和就业特征

   五 结语

  中国流动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

   一 背景情况

   二 流动妇女的基本生殖健康状况

    (一)流动妇女的基本情况

    (二)生育情况

    (三)人工流产状况

    (四)避孕节育情况

     1.避孕节育构成情况

     2.避孕节育方法的获得

     3.免费避孕节育方法的获得

    (五)生殖健康状况

     1.妇科检查情况

     2.对性病的了解明显低于艾滋病

     3.对艾滋病的了解

    (六)户籍地服务与管理情况

     1.相关规定

     2.婚育证明的办理情况

     3.孕检情况

    (七)流入地服务与管理情况

     1.婚育证明的作用

     2.接受孕检情况

   三 流动妇女的主要生殖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生育风险大

    (二)人工流产的危险性大

    (三)避孕节育服务的不足

    (四)婚育证明的作用小

   四 相关政策建议

    (一)决策层面

     1.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强化决策的参与性

     3.确保决策实施

    (二)管理层面

     1.清理证件多样、办事烦琐、操作复杂的局面

     2.遏制流产药物管理、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3.加强对流动妇女的社会保障

    (三)服务层面

     1.调整服务时间,改善服务环境

     2.加强宣传教育

    (四)个体层面

     1.增强流动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强化她们的生殖健康意识

     2.改善生殖健康行为

  中国留守妇女状况研究

   一 概念、数据和鉴别方法

    (一)概念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方法

     1.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鉴别留守妇女的方法

     2.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鉴别留守妇女的方法

   二 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一)留守妇女的总量和年龄构成

    (二)留守妇女的地区分布

    (三)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

     1.留守妇女的户主率提高

     2.留守妇女家庭负担明显加重

   三 留守妇女的形成原因

   四 留守状态对留守妇女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五 结论与建议

  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状况

   一 概念界定和数据处理

    1.概念界定

    2.数据处理

   二 有关农村留守女童的基本信息

    1.中国农村留守女童人数

    2.农村留守女童的地域分布

   三 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状况

    1.农村留守女童中有3%左右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2.较高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差于农村留守男童

    3.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好于农村其他女童

   四 农村留守女童所在家庭的家庭结构

    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的农村留守女童各占一半左右

    2.女孩的成长与父母的影响

   五 失学农村留守女童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六 建议

    1.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改革入手,消除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

    2.对留守女童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

    3.重点关注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女童,特别是关注她们的初中教育

    4.关注留守女童的健康和安全

  中国失业妇女状况

   一 引言

   二 妇女的失业状况

   三 失业妇女的基本状况

    (一)失业妇女的基本特征

     1.失业妇女的年龄分布

     2.失业妇女的受教育状况

     3.失业妇女的婚姻状况和政治面貌

    (二)失业妇女的社会保障状况

   四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当前中国老年妇女的基本状况

   一 引言

   二 中国老年妇女的主要人口特征

    (一)中国老年妇女的人口数及其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

    (二)中国老年妇女的年龄构成

    (三)中国老年妇女的城乡分布

   三 中国老年妇女的婚姻状况

   四 中国老年妇女的受教育状况

   五 中国老年妇女的经济状况

    (一)老年妇女的经济来源及两性老年人的比较

    (二)老年妇女的就业状况及两性老年人的比较

   六 中国老年妇女的健康状况

    (一)两性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二)两性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

    (三)老年妇女健康状况的年龄差异

   七 结语

  中国残疾妇女状况*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调查结果分析

    (一)中国残疾妇女残疾与功能障碍状况

     1.中国残疾人与非残疾人性别与地区分布状况

     2.中国残疾人的残疾状况与主要功能障碍状况

    (二)中国残疾妇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状况

     1.中国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保障状况的性别差异

     2.中国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状况比较

     3.残疾人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状况的性别差异

    (三)中国残疾妇女权益保护、家庭生活和社会平等对待状况

     1.残疾妇女权益保护状况

     2.残疾妇女家庭生活状况

     3.残疾妇女的社会平等问题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提升对中国残疾妇女状况的认识,建立保障残疾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关注残疾妇女特殊问题

    (二)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提高残疾妇女的整体健康水平

    (三)改善残疾人社会生活环境,提高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率

    (四)满足残疾妇女需求,提高残疾妇女生活满意度

 法律政策分析篇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与完善

   一 新修订的《妇女法》的突破与局限

    (一)突破

     1.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入法律

     2.明确法律的执行机构

     3.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妇联组织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职责

     4.在妇女具体权利的维护方面,新修订的《妇女法》也有许多突破

     5.法律责任方面,与1992年《妇女法》相比,执法主体更为明确

    (二)局限与不足

     1.对一些重要概念缺乏界定

     2.《妇女法》条款总体上仍过于原则,可操作性欠缺

     3.法律责任仍不够明确

     4.执行机制不足

   二 对省级《〈妇女法〉实施办法》的分析

    (一)对一些重要概念做出界定

     1.关于歧视的定义

     2.关于性骚扰的界定

     3.关于家庭暴力的界定

    (二)规定具体的妇女参政比例

     1.指标得到细化和提高

     2.规定了人大女代表的比例

     3.扩大了妇女参政比例的范围

    (三)对边缘、贫困妇女的权益维护与救助

    (四)执法主体进一步明确

    (五)法律责任进一步细化

   三 结论与建议

  女性财产权益的保障

   一 《物权法》是中国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保障妇女财产权益需要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优化《物权法》实施的社会环境

   三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物权法》

    (一)对《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性别分析

    (二)不动产登记制度中的性别陷阱

    (三)以性别视角看居住权的缺失

    (四)对农村妇女财产权益保护的突破与局限

  就业领域性别平等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中国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

    (一)就业机会不平等

    (二)男女退休不同龄及退休金待遇不平等

    (三)同工不同酬

    (四)职业性别隔离

   二 反性别歧视立法的必要性和重点

    1.明确歧视的概念和反歧视的适用范围

    2.反歧视法要解决反歧视专门机构的问题

    3.建立处理纠纷的机制

   三 反性别歧视立法的可行性

    (一)目前中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允许出现这样的立法

    (二)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为立法提供了可靠基础

    (三)强化就业中的性别平等观念,为立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加大劳动监察部门检查、监督的力度

     2.参照国外立法例,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积极行动

     3.完善、健全非政府组织并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小额信贷与农村妇女发展

   一 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二 小额信贷的发展类型

   三 小额信贷对妇女的影响测定和评估——国际经验

    (一)对收入的影响

    (二)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1.妇女赋权

     2.避孕

     3.儿童营养

    (三)影响妇女受益的因素

     1.对贷款的控制状况

     2.收入贫困状况

     3.家庭病灾危机

   四 小额信贷对妇女的影响测定和评估——国内的认识

   五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小额信贷政策思考

  托幼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托幼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托幼事业发展由升到降,已呈逐渐下滑局面

    2.托幼机构构成明显变化,托幼服务价格迅速攀升,公共托幼服务功能极大削弱

    3.片面强调托幼机构的教育功能,忽视托幼作为公共服务的双重性质和功能

   三 发展公共托幼服务的对策建议

    1.在全社会树立托幼服务是公共服务的理念

    2.坚持托幼服务的双重性,纠正托幼服务“教育化”偏向,重视托幼对解除父母后顾之忧的功能和作用

    3.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重视发展质优价廉的公共托幼服务

    4.各级政府应积极承担发展公共托幼事业的责任,加大对托幼事业的财政投入,在对各类托幼机构进行政策引导和支持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托幼服务

  丧偶老年女性的生活状况及其收入保障

   一 中国遗属保障制度的简要回顾

    (一)遗属津贴的建立和实施

    (二)现行遗属津贴制度的局限

   二 丧偶老年妇女状况调查结果

    (一)基本生存状况

    (二)影响受访者生存状态的主要制度原因

     1.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失缺

     2.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

    (三)受访者状况的普遍性

     1.丧偶女性老年人是组成城市老年贫困人口的主要群体

     2.丧偶女性老年人困境的潜在延续

   三 关于遗属养老保险的政策探讨

    (一)遗属保险的国际经验

    (二)从遗属津贴到遗属保险:中国遗属保障建设之路

   四 遗属养老保险的社会意义

    (一)保护妇女及其家庭的利益

    (二)填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空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专题调查研究篇

  妇联干部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

   一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年龄情况

    2.政治面貌

    3.文化程度

    4.健康状况

    5.职业流动与职业认同情况

    6.待遇状况

   二 对妇联组织的认知和评价

    1.对妇联组织基本职能的认知

    2.对妇联履职能力的评价

   三 影响妇联绩效的因素

    1.提高妇联绩效的积极因素

    2.影响妇联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

   四 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1.加强妇联组织的制度管理和工作指导

    2.提高妇联组织的凝聚力

    3.建立有效提高妇联干部能力的培训机制

    4.提高妇联干部待遇,减轻家务劳动负担

  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一 浙江省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的主要特征

    (一)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二)农村妇女自主意识开始觉醒,权力意识增强

    (三)农村精英妇女民主参与程度较低

     1.农村妇女进村“两委”领导班子的比例小,职位低

     2.妇女进“两委”的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3.各市地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

   二 浙江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文化依然影响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的热情和态度

    (二)受教育程度低依然制约着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能力

    (三)选举竞争激烈和选举行为不规范,加大了农村妇女参政的难度

    (四)从夫居的婚姻家庭制度造成妇女在社会认同上处于劣势地位

    (五)家务负担重影响妇女参政的积极性

   三 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农村妇女参政的认识

    (二)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公共政策和法律支持

    (三)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影响农村妇女生活的重要作用

    (四)做好培养农村后备女干部的工作

    (五)规范选举程序,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化

    (六)全面加强农村妇女的能力建设

  中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歧视程度与经济效应的估计

   一 引言

   二 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

    (一)模型方法

    (二)数据与变量选择

    (三)经验分析及结果

    (四)结论

   三 职业隔离的程度及经济效应分析

    (一)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

    (二)拥挤假设模型

    (三)模型应用条件及数据

    (四)经验分析及结果

    (五)结论及建议

   四 就业机会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前劳动力市场歧视与女性劳动就业机会

    (二)人力资本投资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

     1.社会对女性教育投资不足

     2.家庭对女性教育投资不足

     3.企业对女性教育投资不足

     4.基于社会性别的自我歧视的教育投资倾向

    (三)结论与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村妇女就业及其影响因素

   一 资料来源及基本统计分析

   二 实证模型及实证结果

   三 提高就业率的政策含义

  关于湖北省“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情况调查

   一 湖北省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现状

    (一)湖北省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

     1.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区域分布

     2.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人口状况

     3.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二)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主要困难及生活现状

     1.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主要困难

     2.单亲特困母亲身处困境仍自强不息

    (三)造成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困难的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偏远,区域经济落后,最低生活无法保障

     2.遭遇天灾人祸,家庭负债累累,生活处境雪上加霜

     3.占有资源匮乏,缺少劳动技能,生产自救相对困难

   二 “关爱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助行动”的探索

    (一)开展调查研究

    (二)明确援助内容

    (三)广泛宣传动员

    (四)筹措援助资金

    (五)分级逐步实施

   三 对后续援助行动的思考及建议

    (一)强化性别扶贫意识,将“关爱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助行动”纳入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关爱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助行动”工作格局

    (三)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实行类别管理,探索“关爱单亲特困母亲援助行动”的长效机制

  上海市贫困女性老年人口特征分析

   一 数据来源和概念界定

    (一)数据来源

    (二)概念界定

   二 贫困女性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

    (一)城乡与贫困

    (二)年龄与贫困

    (三)受教育程度与贫困

    (四)婚姻状况与贫困

   三 经济情况自评与贫困

   四 子女及孙辈的经济支持与贫困

   五 享受的医疗费待遇与贫困

   五 结语

  云南/广西籍未成年被拐卖/骗妇女和儿童华东五省流入地个案调研总报告*

   一 几个重要的概念

    (一)被拐卖/骗

    (二)未成年

    (三)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

    (四)性服务妇女*

    (五)非法/非正常收养

    (六)廉价劳动力

   二 流入地目标人群流入的阶段特征

    (一)浙江

     1.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

     2.被拐卖/骗的性服务妇女

    (二)山东

    (三)江苏

    (四)福建

     1.非法/非正常收养儿童

     2.被拐卖/骗的性服务妇女

    (五)安徽

     1.被拐卖/骗的廉价劳动力

     2.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

   三 目标人群的类型分析

    (一)婚迁流入妇女

    (二)性服务妇女

    (三)非法/非正常收养儿童

    (四)廉价劳动力

   四 近十余年来拐卖/骗妇女儿童现象的运行轨迹及其规律

   五 未来10年内拐卖/骗妇女儿童现象变化的趋势

   六 倡导和建议

    (一)在完善有关法律和政策方面,修改和完善有关“拐卖/拐骗”的法律定义和刑法条文、有关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和政策

     1.应对“拐卖人口”的概念重新进行法律定义,并根据新的定义重新设定《刑法》条文

     2.完善禁用童工的法律规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政策

     3.建立和健全有关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专门法律规定和政策,建立有效和常态化的执行机制

    (二)在增强对拐卖/骗妇女儿童现象进行打击和预防的力度和效度方面,根据新变化和新特点,制定新的预防和反对策略

    (三)改进有关法律和政策的执行方面,加强农村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

    (四)要为那些既不愿回家乡、又不愿继续留在原流入地的被拐卖/骗妇女儿童创造重建生活的有利条件

    (五)从改善妇女生存环境,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角度,建立妇女发展银行,加大对贫困妇女创业的资金支持

  从专场招聘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一 全国各地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回顾

   二 女大学生招聘会折射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一)求职成功率较低,同民难同工

    (二)就业期望值较高,同工难同酬

   三 从女大学生招聘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

    (一)社会习俗论

    (二)利益最大论

    (三)女性弱势论

   四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路在何方?

    (一)社会有责任创造男女平等的文化与制度环境,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好平台

     1.政府应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并予以贯彻落实

     2.用人单位应结合男女性别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客观分析,减少偏见

    (二)高校要实行素质教育、差别教育,做好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高校改革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女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高校要推行差别教育,在教育中体现性别关怀

     3.高校应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保证女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完善自我,勇敢面对挑战

     1.女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动机,降低职业偏好

     2.女大学生要正视优势弱点,完善自我

  增权模式——虐妻之社会工作应对

   一 增权理论的提出

    (一)个人层面的权力

    (二)人际交往的权力

    (三)政治权力

   二 缺乏权力的妇女更易遭受暴力

    (一)经济资源缺乏导致的权力不足

    (二)人际支持的匮乏带来的权力不足

    (三)自我权利意识的不足

   三 增权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实践

    (一)个案工作的增权

    (二)小组工作的增权

    (三)社区工作的增权

  福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调查分析*

   一 调查对象和方法

   二 调查发现

    (一)农村留守女童教育处境相对不利

    (二)农村留守女童存在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留守女童遭受侵害的危险系数相对更大

   三 原因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直接导致了留守女孩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家庭残存的重男轻女观念使农民工对留守女童教育和成长问题认识淡漠,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产生留守女童教育环境相对不利和情感饥渴现象

    (三)家庭和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几乎空白

   四 政策建议

    1.重视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和普及

    2.在原来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规,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特别是接受初中教育的权利,以减少留守儿童(包括留守女童)数量

    3.重视并研究留守女孩的心理问题及其地域、年龄差异问题,尽快根据各地、各年龄段留守女孩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4.特别关注对留守女童的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和法律教育

 社会行动篇

  推动将性别平等纳入法律/政策的行动综述

   一 推动将性别平等纳入法律/政策取得的成绩

    1.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和省级实施办法的出台

    2.促进出台专项法律/政策,维护妇女权益

    3.促进在其他各项法律/政策中纳入社会性别平等

    4.以促进立法决策为目的的研究不断丰富

    5.有关社会性别平等和公共政策的讨论日渐深入

   二 推动将性别平等纳入法律/政策的经验

   三 对今后行动的建议

    1.继续加强以政策倡导为目的的研究

    2.用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纳入法律/政策,强调法律和公共政策的性别公平维度

    3.从法律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着手,推动变革

    4.继续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加强妇女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

  社会性别与法律/政策项目的尝试

   一 行动背景

   二 行动的具体内容、成果及影响

    (一)以服务政策/法律为宗旨的研究

     1.研究的议题、视角和方法

     2.研究发现

    (二)基于研究的法律政策倡导

     1.研究为政策/法律提供个例

     2.以研究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纳入立法中

     3.以研究为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倡导服务

     4.促进公民社会参与性别平等立法

   三 思考和小结

  反家暴网络推动反性骚扰的立法的倡导实践

   一 背景

   二 行动

    (一)开展培训研讨,提高关键部门和关键人员的认识和立法技巧

    (二)组织专家,草拟“《人民法院审理性骚扰案件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专家建议稿”,通过人大代表提交到最高人民法院

   三 思考

  对妇女的法律援助与救助行动综述

   一 对妇女的法律援助与救助行动概述

    (一)政府部门的行动

     1.出台有利于妇女法律援助的法规和政策

     2.设立妇女法律援助与救助的机构

     3.对妇女组织法律援助行动的支持与配合

     4.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注重为妇女提供服务

    (二)妇联组织的行动

     1.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救助机构

     2.开通网站和法律服务热线

     3.设立中国妇女法律援助基金

     4.开展“中国妇女法律援助行动”

    (三)民间组织的行动

   二 妇女法律援助与救助行动的特点

    (一)妇女法律援助纳入政府工作

    (二)妇女法律援助的机制逐步建立

    (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妇女法律援助行动

    (四)民间组织在妇女法律援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 思考与建议

  梦想 激情 行动

   一 中心成立背景

   二 取得的成就及影响

   三 思考

    1.中心遇到的主要困难

    2.对中心未来发展的思考

    3.对非政府组织发展和妇女权益保护的思考

  家庭暴力受害者救助保护

   一 家庭暴力受害者救助保护的“徐州模式”

    (一)完善的生活及安全保障

    (二)全方位的专项服务

    (三)多机构合作的立体防控体系

    (四)社会性别意识培训

    (五)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六)施暴者行为矫治

    (七)男性参与及白丝带活动

    (八)异地庇护的探索与尝试

    (九)跟踪回访

   二 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救助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保护妇女权益,我们在行动!

   一 中心概况

   二 针对妇女的法律援助与救助行动及效果

    (一)长期提供妇女权益保护法律咨询

    (二)义务代理诉讼案件

    (三)开通“女职工免费专线”

    (四)进行反对性别歧视的调查研究

    (五)边缘妇女权益保护行动

   三 思考及建议

    (一)农村妇女维权意识需要提高

    (二)城市妇女遭受歧视问题需要更多关注

  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综述

   一 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内容

   二 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行动的效果与意义

   三 促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行动的特点与不足

   四 建议

  以保护性政策为核心,有效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

   一 项目的背景、目标和原则

   二 项目主要活动

    (一)制定保护性政策

    (二)采用权威性强、覆盖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倡导,动员群众支持新政策

    (三)加强妇女能力建设

    (四)增强村干部落实新政策的主动性

    (五)注重信息特别是分性别信息的收集与使用

   三 结果与影响

    (一)从选举结果看,实施保护性政策和配套措施,确实提高了项目点的妇女当选比例

    (二)实施保护性政策和开展各种活动,使项目点干部群众的性别平等意识有所提高

    (三)项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

    (四)项目对改进村民自治工作发挥了作用

   四 思考和建议

  合阳县20名女村官是如何选出来的?

   一 项目的背景与干预框架

   二 主要做法

    (一)提高政策制定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二)推动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政策出台

    (三)提升妇女参选参政的自信心和竞选能力

    (四)创建支持妇女参选参政的社会文化与环境

    (五)用合阳模式带动全省选举

   三 合阳模式的特点

    (一)目标锁定为女村委会主任

    (二)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运作

    (三)试点带动、点面推进

   四 合阳项目的启示

    (一)政策是必要的,但若没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仅靠政策的效果是有限的

    (二)经济发展程度和妇女当选比例没有直接关系,有计划地干预是提高妇女参政比例的有效途径

    (三)群体的效应:关于临界量的思考

    (四)热情与责任感:妇女组织能动性

  家政工会:非正规就业女工组织及参政的赋权尝试

   一 项目启动及开展过程

   二 目标群体特征

   三 研究发现及体会

    (一)现有条件下,边缘分散女工集体劳权获得的可能性

    (二)寻找参与立法决策的渠道

    (三)雇主与家政工:再生产劳动分工后女性内部的权利协商

  促进妇女健康行动综述

   一 促进妇女健康行动概述

    (一)政府部门的行动

     1.卫生系统

     2.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的行动

    (二)妇联组织的行动

     1.实施“母亲健康快车”项目

     2.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

     3.开展性别平等与生殖健康的国际合作项目

    (三)民间组织的行动

     1.对妇女健康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研究与干预

     2.拓展健康服务内容和覆盖范围

     3.提供各种服务,弥补政府健康服务的不足

   二 促进妇女健康行动的特点

    (一)将社会性别意识逐步纳入健康领域

    (二)促进妇女健康实行项目化运作

    (三)民间组织异常活跃

   三 思考与建议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一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背景与目的

   二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内涵与工作机制

   三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普及与社会影响

   四 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母亲健康快车”公益项目

   一 项目背景、宗旨及目标

   二 公益项目开展情况

    (一)开展健康咨询和义诊

    (二)免费对贫困妇女进行健康普查

    (三)免费发放募捐药品及各种宣传资料

    (四)免费接送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

    (五)特殊病例一对一救助

   三 “母亲健康快车”公益项目阶段性效果

    (一)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得到保障

    (二)妇女群众卫生健康知识普遍提高

    (三)各级妇联组织的管理及协调能力普遍增强

    (四)密切了党群关系,树立了公益项目的良好形象

    (五)项目执行单位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

   四 困难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健康科普宣传

    (二)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状况

    (三)整合社会力量,扩大受益范围

  艾滋应对项目中的实践与参与

   一 行动背景

   二 艾滋应对项目行动

    (一)理论研究

    (二)行动研究

    (三)模式探索

   三 思考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

    (二)致力于国际经验的本土化

  促进性别平等的媒介行动综述

   一 通过媒介倡导性别平等

    (一)将媒介倡导整合到有关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项目和行动中

    (二)多机构合作开展创新性的媒介倡导和干预活动

   二 媒介监测、媒介批评和媒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积极介入促进变革

   一 通过评选鼓励媒体关注性别平等

   二 以监测提供倡导依据

   三 凸现议题促进变革

  通过社会性别多步式培训促进媒体报道女童议题

   一 培训项目背景

   二 培训项目的内容及效果

    (一)项目设计

    (二)多步式培训的实施过程

    (三)形成“女童报道指南”

    (四)参与者反馈

   三 对于参与式多步培训的分析

 报告评估报告篇

  生命健康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生命健康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评估指标框架

   二 生命健康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1.生命安全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2.妇女保健服务领域的发展状况

   三 生命健康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评估

   四 结论

  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体系及数据状况

    1.指标体系及权重分配

    2.评估指数构成

   二 教育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分析*

    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

    4.高等教育

    5.职业培训

    6.教育成果

   三 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评估

    1.全国总体状况

    2.各地区教育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

  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数据状况

   二 2005~2006年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分析

    1.经济资源分享

    2.收入和社会保障

    3.就业结构与职业地位

     4.性别与贫困

   三 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综合评估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

  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政治与决策参与领域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及计算方法

   二 政治与决策参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一)女性参与党政部门管理

     1.发展态势

     2.女性参与党政部门管理评估指数

    (二)参与立法机构

     1.女性参与立法机构进展*

     2.女性参与立法指数的变化

    (三)参与政治协商

     1.女性参与政治协商的进展情况

     2.女性参与政治协商指数变化

    (四)参与基层管理

     1.女性参与基层管理的进展情况

     2.妇女参与基层管理指数变化

   三 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情况综合评估结果

    1.全国女性参与政治及决策指数评估结果

    2.分省区市女性参与政治与决策指数评估结果

    3.讨论

  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数据状况

   二 2005~2006年中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分析

    1.婚姻关系状况

    2.家庭责任分担状况

    3.家庭资源分配状况

   三 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综合评估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比较

  环境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一 环境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数据状况

   二 环境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情况的具体分析

    1.生活环境

    2.社会安全环境

    3.资金支持环境

    4.环境参与

   三 环境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情况综合评估

    1.全国总体状况概述

    2.各地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环境比较

   四 小结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评估报告

   一 全国总体状况评估

   二 分地区综合指数评估

    1.省级综合指数总体变化情况

    2.各省综合指数得分及排名情况

    3.省区市综合得分的地域分布状况

   三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分领域综合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的关系

 附录

  促进妇女发展 推动性别平等大事记

   一 相关法律与政策的修改和制定

   二 重要事件

  2006~2007年妇女/性别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活动

 前言

该书既宏观描述了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的可喜变化,又特别关注了流动妇女、失业妇女、留守妇女、老年妇女、留守女童及残疾妇女等弱势妇女群体面临的民生问题,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应如何在改善民生背景下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分析和评估了全国城乡和各省区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状况和变化,介绍了国内推动性别平等、促进妇女发展的行动实践。该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深刻探索和经验与信息分享,对推动中国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 介:本书是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中国妇女发展”课题组编撰的2021年度分析报告,由中华女子学院组织研究机构和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撰写。书中选取健康、教育、就业、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婚姻家庭、国际交流合作与妇联组织发展等领域的发展和经验,以及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事业的地方实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简 介: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一本蓝皮书。本书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进展,概括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善人权保障状况的政策建议。

作者: 李君如 常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