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

中国商业改革发展研究图书

SSAPID:101-6056-0116-73
ISBN:978-7-5097-840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笔者的科研成果, 从1980~2010年笔者发表的近200篇文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42篇,分四个部分整理编辑而成。它覆盖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基本反映了笔者对商业流通改革问题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历程,对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作 者: 唐伦慧
编 辑:张丽丽;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序言

 第一篇 社会主义流通理论

  社会主义流通问题

   一 流通的概念、内容和范畴

    1.流通首先是指商品流通

    2.流通也包括资金流通

    3.流通还包括非物质产品的流通

   二 社会主义流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三 流通过程

    1.流通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必要阶段,是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的媒介

    2.流通过程是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的过程

   四 流通与市场

   五 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六 商品流通的组织问题

    1.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意义

    2.合理组织商品流通

    3.建立中国式流通体制

  商品流通形式的几个问题

   一 商品流通形式是商品经济的一个范畴

   二 多种流通形式的存在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三 专职商业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

   四 多种流通形式的国内市场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

  浅谈生产与流通的辩证关系

   一 生产决定流通,并不是取消或削弱流通

   二 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一定条件下也决定生产

  对商品流通渠道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 什么是商品流通渠道

   二 流通渠道与所有制的关系

  学习孙冶方流通理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流通过程

   一 流通不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

   二 流通过程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媒介,是包括分配在内的与直接生产过程相独立的客观经济过程

   三 流通过程的经济内容不仅是价值的补偿和物质替换的过程,而且是产品全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

   四 流通过程的计划性是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的本质特点

   五 流通过程应该包括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过程

   六 孙冶方在批判无流通论时,进一步强调应从理论上肯定流通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是对马列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三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一种旧的痕迹、外在因素,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身的属性

   四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历史上的商品经济的共性和特殊性

   五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否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

 第二篇 商品市场与工农业产品流通

  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的性质

   一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

   二 我国农村集市贸易是有领导有管理的市场,不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

   三 我国农村集市贸易是大计划下的小自由,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几点看法

   一 什么是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 为什么要开放农村产品批发市场

   三 农产品市场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农副产品流通多渠道的几个问题

   一 农副产品流通多渠道的客观依据

   二 农副产品流通多渠道之间必须协调发展

   三 要由统一的协调机构来加强对市场的领导和管理

  对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初步认识

   一 什么叫产供销一体化

   二 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发展产供销一体化

   三 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意义

   四 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条件

   五 供销社在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中的作用

  为工业品开辟多条流通渠道

   一 三种不同类型的日用工业品市场

    1.轻工业品市场

    2.北市露天日用工业品市场

    3.市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

   二 市场开放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从沈阳开放日用工业品市场所得到的启示

    1.需要给工业部门自销产品开辟市场

    2.开放日用工业品市场是当前解决城市商业网点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

    3.把工业品批发市场搞活,充分发挥城市贸易中心的作用

   四 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商品流通多渠道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一

   二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市场

   二 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

   三 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市场

  对建立市场秩序评价体系几个问题的看法和设想

   一 市场秩序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二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1.市场主体秩序

    2.市场客体秩序——商品运行秩序

    3.市场竞争秩序

    4.中介人(中间组织)秩序

    5.市场监管秩序

   三 商品市场秩序评价指标的分类、选取

    1.市场主体秩序指标

    2.市场客体——商品运行秩序指标

    3.中介人(或中间机构)秩序指标

    4.竞争秩序指标

    5.监管秩序指标

   四 市场规则本身的评价

  中国农村商品流通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农产品流通

    (一)农产品流通概述

     1.农产品购销增长情况

     2.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3.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趋势

    (二)农产品经营行业

     1.供销社系统农产品经营状况

     2.供销社的农产品经营发展趋势

    (三)当前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及对策

     1.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2.采取的对策

   二 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三 农村消费品流通

    (一)概述

     1.农村消费品需求和销售情况

     2.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点

     3.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趋势

    (二)农村消费品流通经营行业

     1.1978年前,农村消费品流通由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一统天下

     2.供销社经营

    (三)当前农村消费品流通中的问题及对策

     1.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农民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2.农民购买力水平和需求特点与开拓农村市场的切入点与出发点之间的矛盾

     3.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与现行体制、农村流通组织化程度、资金短缺、流通设施落后及人员素质差之间的矛盾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 农村流通现代化体系的进展情况

   二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三 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重流通、重合作、扩内需

   一 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状

   二 大力发展城乡现代流通业

   三 目前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业发展的进展情况及其成效

   四 统筹协调,城乡互动,进一步推动农村流通业发展

  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现行生产经营体制因素

   2.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因素

   3.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因素

   4.市场制度因素

   5.财税制度因素

   1.重新对农村合作制进行定位,再构农村合作体制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机制

   3.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加强农村市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

   5.加速乡(镇)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

   6.建立倾斜性财税制度

   7.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第三篇 商业改革发展研究

  商业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商业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

   二 商业体制深入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 商业体制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关于贸易中心问题

     1.为什么要建立贸易中心,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2.建立贸易中心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几个问题

    (二)把国营小型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业转为集体和个体经营问题

     1.为什么要把部分国营小型零售商业、服务业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它的客观根据是什么

     2.部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小型商业和服务业为什么要采取全民所有、集体经营或个人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有无客观根据

    (三)政企职责分开后,国家还有无组织经济的职能,如何行使这一职能

  我国现阶段商业所有制结构问题

   一 商业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的客观根据

    1.商业多种所有制形式是由我国现阶段商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商业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是与我国生产领域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密切联系的

    3.商业多种所有制形式与群众的消费特点有关

   二 对当前商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与改革的几点意见

    1.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全民所有制国营商业

    2.在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中,应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商业饮食服务业,并以发展集体所有制为主

    3.进一步发展个体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

  商业的多种经济成分问题

   一 我国现阶段的商业经济成分

   二 我国多种商业经济成分存在的客观依据

   三 各种商业经济成分的地位、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经济的性质

  对发展私营经济的初步认识

   一 私营经济的概念和质的规定性

   二 私营经济在我国重新出现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

    1.私营经济的再现是历史的必然反复,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2.私营经济的产生是个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正确认识私营经济

    (一)私营经济实质上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从调查材料看,私营企业的资金一般在几万元,最多的在百万元以上;雇工最多的企业有上千人

    (二)私营经济的作用和国家应采取的政策

  商业所有制结构改革趋向多种联合

  对我国商业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 确定我国商业所有制目标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我国商业所有制的目标模式

   三 确定我国商业所有制目标模式的客观依据

  商业所有制结构与国有制商业的改革问题

   一 我国商业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二 完善和优化我国商业所有制结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所有制结构目标模式

    2.调整目前的商业所有制结构

   三 国有商业本身的改革

  关于商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一 制订流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二 商业发展战略的内容

   三 制订商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四 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论商业经济效益的特点

  产品适销对路的客观必然性

  谈谈粮食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 粮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 粮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四 理论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篇 农村供销合作社商业改革发展研究

  农村供销社体制改革

   一 改革的必要性

    (一)农村商业是我国商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供销社合作商业应当成为我国农村商业的主要形式或主体

     1.供销社所有制性质与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经济形式不相适应

     2.供销社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不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消费需要

     3.供销社的经营思想和作风与农民的关系很不协调

   二 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把供销社由全民所有制国营商业改为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即由“官办”改为民办

    2.改供销社单纯的商业组织为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把立足点转到农村商品化生产服务上来

   三 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组织上的改革

     1.恢复供销社的“三性”,要充分体现供销社的群众性,群众性是供销社存在的基础,是“三性”的核心

     2.基层社的建社原则和建社形式

     3.基层社的联合形式也可不拘一格

     4.成立省(市)联合社以及全国联合总社,建立自下而上的组织体系

    (二)把县联社办成真正的经济联合实体

    (三)恢复和进一步加强供销社经营上的灵活性

    (四)如何把供销社办成综合服务中心

    (五)改革供销社的各项管理制度

  对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问题的探讨

   一 供销社具有集体所有制合作商业的基本特征

   二 供销社集体所有制合作商业又不同于一般的集体商业

   三 恢复供销社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现实意义

   四 对几个观点的商榷

  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与体制改革

   一 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

    (一)如何正确理解马列主义有关合作制的论述

    (二)考虑供销社所有制性质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三)改革供销社体制的方向和目标究竟是什么

   二 对供销社下一步改革的意见

    1.要进一步完成组织上的改革

    2.进一步加强供销社经营上的灵活性

    3.扩大供销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4.国家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应和供销社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

   一 合作经济的存在发展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必然要求

   二 合作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三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 抓住机遇,加快供销合作经济的改革发展

  理顺产权关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一 明晰和理顺产权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一)产权关系是市场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理顺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二 怎样理顺供销合作社的产权关系

    (一)进一步理顺供销社与国家之间的产权关系,并予以法律确认

    (二)理顺供销社理事会与经营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

    (三)理顺供销社与农民社员之间的产权关系

  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一 必须进一步确认供销社的集体财产所有权

    (一)应弄清供销社与国家之间财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客观事实,科学地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要在理论上澄清一个模糊观点

    (三)要进一步从法律上确认供销社集体所有权

   二 探索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经济利益共同体

   三 坚持实行社员民主管理

   四 成立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独立完整的组织体系

  按照合作制原则办好基层社

  中国供销合作社现状及改革思路

   一 现状

   二 改革的思路

  对供销合作社改革热点问题的评析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下供销社存在的价值问题

   二 供销社深化改革目标的可行性

   三 供销社所有制性质问题

   四 供销社服务宗旨问题

   五 供销合作社组织能否企业化

   六 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充分认识合作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合作制模式

   一 充分认识合作制的进步意义

   二 发展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供销合作社的地位作用

   一 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 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三 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特有作用

  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作用

    (一)经济功能作用

    (二)社会功能作用

    (三)文化功能作用

    (四)联合功能作用

   二 供销社怎样参与新农村建设,怎样发挥作用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参与各项建设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开拓城乡市场

     3.发展农村多种服务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生活

     5.重视和加强合作社文化的宣传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

   三 改革创新体制,加强组织建设

    1.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供销社参与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阵地

    2.深化县联社改革,真正成为基层社的联合社

本文集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笔者的科研成果,从1980~2010年笔者发表的近200篇文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42篇,分四个部分整理编辑而成。它覆盖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基本反映了笔者对商业流通改革问题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历程,对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集有四个特点:(1)着重研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党中央关注的问题;(2)坚持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中国国情和人民利益出发研究和探讨问题;(3)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探索研究并予以理论性地回答及提出对策性建议;(4)成果的思想观点和建议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独到之处。

1.陈锡文:《解读中央1号文件》,《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2月24日。

2.杜青山:《十六届三中全会答记者问》,《经济参考报》2005年3月11日。

3.高涤陈:《制度性变革——中国土地的根本出路》,《中国统计》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