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1

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图书

Innovation Driven and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SSAPID:101-6031-2588-80
ISBN:978-7-5097-642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引入复杂性理论,抓住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产业链创新”,围绕“制度引致‘催化’创新—瓶颈突破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涌现’创新—产业跨越发展”的研究思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行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探讨了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重新诠释了自主创新的新动态,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新本质,揭示了产业结构变革新趋势。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贵
编 辑:高雁;梁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后记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外患”:经济危机“外患”持续蔓延

   (二)“内忧”:内在矛盾突然显性化

   (三)“挑战”:引进模仿还是自主创新?

    1.核心技术是无法引进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2.资源能源和环境强约束,必须通过创新来破解现代化难题

    3.重复新兴国家的赶超型道路也有弊端,必须另辟蹊径

   (四)“使命”:高新技术产业责无旁贷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三 国内外有关创新和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1.有关创新动力的研究

    2.有关创新途径的研究

    3.有关创新能力的研究

    4.有关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研究

   (二)国内创新理论

    1.有关创新定义及内涵理论

    2.有关创新和R&D理论

    3.有关创新动力理论

    4.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研究

    5.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四 国内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

   (二)国内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

   (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四)对创新管理的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五 本书研究的切入点

  六 本书的创新点和主要观点

   (一)本书的创新点

    1.提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新模型,揭示产业发展的新本质和新趋势

    2.编制“产业链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阐述经济增长新方式和工业发展新道路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

    1.我国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2.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应该是也必须是整个产业链的创新

    3.产业链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催化和涌现是其两种最主要的活动

    4.政府的创新目标是引致催化,创新重点是突破瓶颈

    5.“产业链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使理论模型转变为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

    6.要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微观层面和外部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七 本书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一)主要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

    2.比较分析方法

    3.跨学科研究方法

    4.典型个案调研分析方法

 第二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创新实践的综合现状分析

  一 各国(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综合现状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日俱增

   (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行业发展新特征

    1.电子信息产业(及其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2.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的新特征

    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4.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新特征

    5.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6.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7.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新趋势

    1.科技革命正在酝酿新产业的出现

    2.市场竞争正在预示新规则的出台

    3.产业转移正在形成新全球布局

    4.产业创新正在培育新市场势力

  二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比较

   (一)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引领的特点

    1.美国的忧患意识强化了创新引领作用

    2.美国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世界发展

    3.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有一个创新动力十足的中小企业群

   (二)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模仿创新之路

    1.日本政府在产业成长中发挥超常作用

    2.建设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科学城、技术密集区

    3.创新主体是大企业群而不是小企业

   (三)德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与特点

    1.政府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产业创新

    2.政府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科技化

    3.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集聚和共生发展

    4.技术创新是推动德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其他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

    1.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班加罗尔

    2.韩国——发展低碳与绿色新兴产业

  三 台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新竹科技园

   1.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2.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扶持

   3.官、产、研、学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网络

  四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启示

   (一)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成为真正创新主体

   (四)重视科技智力投入,实施全球人才战略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

  一 电子信息及其拓展产业

   (一)发展现状

    1.正在形成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大

   (二)创新现状

    1.研发投入强度大,企业重视研发和创新

    2.行业发展大而不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

    3.进出口贸易差额较大,对外依存度大

    4.技术成果转化程度高,技术合同总额居各领域之首

  二 航天航空产业

   (一)发展现状

    1.我国运载火箭、卫星发射技术不断进步

    2.在制造理念、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3.卫星导航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卫星通信平台逐渐成熟

    4.工业基础进一步提升,研制保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二)创新现状

    1.科技研发投入较世界先进水平偏低很多

    2.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越来越大,但仍有差距

    3.消化吸收的力度有所上升,但仍待提高

    4.专利产出上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5.通过干中学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三 装备制造产业

   (一)发展现状

    1.装备制造业初具全球影响力

    2.产业规模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3.产业空间集聚趋势凸显

    4.相关支持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创新现状

    1.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2.创新能力不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

    3.五大重点领域有待全面发展

    4.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亟待改善

  四 生物医药产业

   (一)发展现状

    1.产业已初具规模

    2.产业前景广阔

    3.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4.产业供需状况不断变化

    5.医疗器械呈现高速增长

    6.高端医疗器械被外企垄断

   (二)创新现状

    1.R&D投入强度较低

    2.R&D人员比例偏低

    3.新产品有一定创新能力

    4.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

    5.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有待提高

    6.科技成果与其他学科差距较大

  五 新材料产业

   (一)发展现状

    1.市场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产业基地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3.新材料产业集中在中低端

    4.“西上东下”的格局基本未变

    5.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创新现状

    1.政府科技研发投入力度较大

    2.技术合同成交少,对外合作程度低

    3.专利授权存在差距,但增长迅猛

    4.化工新材料的创新现状

    5.金属新材料的创新现状

    6.纳米材料的创新现状

    7.信息新材料的创新现状

  六 新能源产业

   (一)发展现状

    1.核能:核电站快速建设

    2.风能:发电能力居世界首位

    3.太阳能:行业发展参差不齐

    4.生物质能: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二)创新现状

    1.R&D创新投入强度不足,核心技术支持资金渠道少

    2.新能源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创新攻关能力弱

    3.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但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4.新能源各细分行业创新动态

  七 节能环境保护产业

   (一)节能产业发展现状

    1.政府大力支持节能产业的发展

    2.绿色金融及社会资本推动节能产业快速发展

    3.节能产业潜力巨大。在《“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我国也为节能产业重点领域的重点工程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值,如表3-15所示。例如,在“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产业有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两个重点领域,计划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要达到4.5万亿元,产值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不足5%,提高到30%左右,产值达到5000亿元;通用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70%以上,景观装饰产品达到80%以上,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达到4500亿元,年节电600亿千瓦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

    4.我国节能服务业稳步增长,成为新亮点

   (二)节能产业创新现状

   (三)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迅速,已见成效

    2.环保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3.市场结构不合理

   (四)环保产业创新现状

    1.环保行业创新投入强度不大,但逐年增长

    2.环保专业人才和资金紧缺,创新攻关能力弱

    3.技术合同成交相对较少,对外依存度较大

    4.专利授权大幅增加,具有一定创新力

    5.在学术成果方面硕果显著

  八 新能源汽车产业

   (一)发展现状

    1.受到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2.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稳步上升

    3.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创新现状

    1.研发中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3.绿色电池技术研发全面开花,硕果显著

    4.自主品牌上市加快了其研发的步伐

  九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动力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二)消化吸收的力度尚待提高

   (三)基础研究比重偏低

   (四)企业研发行业分布不均衡

   (五)R&D的人力资源相对量相差甚远

   (六)R&D与GDP比值及人员人均经费投入尚需大幅提高

 第四章 复杂性理论下的产业链创新模型

  一 产业链内涵与复杂性理论

   (一)产业链概念

    1.产业链拓展了创新理论

    2.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竞争实力

    3.产业链整合了社会资源

    4.产业链优化了国际分工规则

   (二)复杂性理论研究

   (三)产业链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内在关系

  二 产业链创新:一种复杂性适应系统

   (一)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质

    1.聚集

    2.非线性

    3.流

    4.多样性

    5.标识

    6.内部模型

    7.积木

   (二)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要素与“4主体+1机制”

    1.企业

    2.政府

    3.高校科研机构

    4.科技中介

    5.市场

   (三)产业链创新动力机制

   (四)产业链涌现点判定

   (五)产业链创新演进阶段

    1.产业链创新的初始阶段

    2.产业链创新的成长阶段

    3.产业链创新的成熟阶段

    4.产业链创新的衰退阶段

    5.产业链创新的消失阶段

  三 产业链创新模型建构

   (一)模型的基本概念

    1.3种链条

    2.两种主要创新活动

   (二)核心变量

    1.要素活度

    2.催化反应

    3.经济自由度

    4.创新外部响应度

    5.政策临界条件(也称临界点)

    6.传导机制

   (三)构建理论模型

  四 产业链创新催化路径

   (一)瓶颈突破模式

   (二)创新扩散模式

   (三)创新分工模式

   (四)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五 产业链创新涌现路径

   (一)生产开发整合创新

   (二)供应链整合创新

    1.供应链整合创新

    2.供应链创新运行模式

   (三)产业集成化创新

    1.新全球主义条件下产业集成的特征

    2.产业集成化的分类与模型

    3.产业集成化的重要意义

  六 结论

 第五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链创新

  一 模块化与生产链创新

   (一)模块化理论揭示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

   (二)模块化思想发展了传统分工理论

   (三)模块化为生产链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 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链形成与结构

   (一)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链形成过程

    1.生产链的分解

    2.生产链的模块化

    3.生产链的网络化

   (二)模块化与生产链类型

    1.从产品特征将模块化进行分类

    2.从产品流向对模块化进行分类

    3.从知识类型对模块化进行分类*

    4.本书的模块化分类

   (三)模块化与生产链的结构及要素

    1.生产链核心主体

    2.生产链外围主体

    3.生产链相关基础支撑

   (四)模块化与生产链形态

    1.产品形态

    2.价值形态

    3.知识形态

  三 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链创新模式及机制

   (一)模块化视角下生产链创新的内涵

    1.生产链创新的价值创造

    2.生产链创新中的知识创新

   (二)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链创新模式

    1.产品创新模式

    2.价值创新模式

    3.知识创新模式

   (三)模块化与生产链创新机制

    1.自组织的生产链创新机制

    2.基于价值的竞争合作机制

    3.基于动态知识创新整合机制

  四 产业链创新分析:以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一)产品创新整合

   (二)价值创新整合

   (三)知识创新整合

   (四)产业重点发展模块分析

  五 结论

 第六章 知识链创新与产业协同演进

  一 知识链的形成与结构特征

   (一)知识链与知识链模型

    1.知识链概念

    2.知识链模型

   (二)知识链形成的动因

    1.外在动因:知识分工

    2.内在动机:交易成本优势和知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三)知识链的结构与功能

    1.知识链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2.知识链协同创新系统的结构特征

    3.知识链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 知识链协同演进规律

   (一)知识链协同演进阶段

    1.知识链形成阶段

    2.知识链成长阶段

    3.知识链快速发展阶段

    4.知识链更替阶段

   (二)知识链协同演进过程

    1.协同创新主体

    2.协同创新过程演进

    3.协同创新方式

  三 演进博弈与知识链协同演进模型的构建

   (一)知识链形成阶段演进模型

   (二)知识链成长阶段演进模型

   (三)知识链快速发展阶段演进模型

   (四)协同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五)知识链协同创新的演进机理

    1.主博弈役使演进机理

    2.合作均衡与整体协同演进机理

    3.主体自聚集与自增强演进机理

  四 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演进阶段与知识链创新分析

   (一)知识链构成主体及结构

   (二)通信制造业的三次变革与知识链创新

    1.移动通信制造业1G时代的博弈分析

   (二)移动通信制造业2G时代的博弈分析

    3.移动通信制造业3G时代的博弈分析

  五 结论

 第七章 行政链、科技管理与绩效评价分析

  一 行政链的复杂性与科技管理模式

   (一)行政链的复杂性

    1.行政链的非线性

    2.行政链的传导性

    3.行政链的关联性

    4.行政链的多样性

   (二)我国行政链的构成

    1.行政链的主体

    2.行政链的客体

    3.行政链实施科技管理的载体

   (三)我国科技管理模式分析

  二 我国科技管理演进与特点分析

   (一)各类相关政策的演进

    1.科技政策的演进

    2.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演进

    3.财税政策的演进

    4.金融政策的演进

    5.政府采购的演进

    6.其他科技管理手段的演进

   (二)我国科技管理的特点

    1.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2.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3.从运用单一政策转向运用政策组合

    4.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

    5.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三 我国科技管理的绩效评价

   (一)政府科技直接投入的评价

    1.我国科技直接投入现状

    2.我国主要发达地区科技直接投入现状

    3.对政府科技直接投入的绩效评价

   (二)政府科技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价

    1.税收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2.政府采购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3.风险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我国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点科技管理政策成效低

    2.科技管理政策组合不健全

    3.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4.我国科技管理主体权责认定不清

  四 构建科技管理新模式及战略实施重点

   (一)对我国科技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1.制度环境层

    2.市场环境层

   (二)战略实施重点

    1.完善科技管理政策体系

    2.强化科技管理政策效用

    3.加强政府职能建设

  五 结论

 第八章 我国产业链创新绩效综合评价与分析

  一 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一)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5.目标导向原则

   (二)影响产业链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与特性

    1.支撑创新基础资源

    2.创新投入

    3.创新产出

    4.创新扩散与产业关联

    5.创新环境支撑

   (四)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补充说明

    1.依据权威数据,反映真实现状

    2.加强对比,先国内、后国外

    3.数据如难获得,采用替代指标

    4.增加定量指标,减少定性指标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新特点

    1.支撑创新基础资源指标,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创新投入指标突出对核心自主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

    3.创新产出指标突出行业领袖的作用:支撑与引领

    4.创新扩散与产业关联指标突出创新的外部性和社会效应:跨越发展

    5.创新环境支撑指标突出对市场和政策环境的重视:制度引致

  二 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构建评价模型

   (三)计算与综合排序

  三 实证评价与比较

   (一)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排名

   (二)2009~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析

    1.支撑创新基础资源

    2.创新投入

    3.创新产出

    4.创新扩散与产业关联

    5.创新环境支撑

   (三)国际比较与我国差距

    1.缺乏核心技术突破,很难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2.缺失标准战略,难以促进产业发展并维护产业安全

    3.产业间相互支撑不足,产业关联发展受阻

    4.国际贸易基本被外资垄断,无法通过国际产业分工获得应有位置

  四 结论

 第九章 公司治理与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

  一 国内外公司治理及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一)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对比

    1.英美:市场导向型

    2.日德:银行导向型

    3.东南亚:家族型

   (二)我国企业公司治理发展现状

    1.股权结构单一

    2.董事会功能弱化

    3.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影响创新的主要问题

    1.对企业创新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2.对企业创新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3.对企业创新缺乏配套机构和组织结构

    4.对企业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

  二 治理结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治理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

    1.对创新资源的影响

    2.对创新动力的影响

    3.对创新策略的影响

   (二)内部治理角色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1.股东

    2.董事会

    3.经营管理者

    4.员工

   (三)外部治理角色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1.供应商及客户

    2.企业外部基本模型验证

  三 公司治理与创新关系的相关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研究假设与实证分析

    1.股权集中度

    2.董事会规模

    3.经营者的激励程度

    4.企业员工教育程度

    5.供应商集中度

    6.实证总结

  四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设计

   (一)改善股权结构,提高股权集中度

   (二)强化董事功能,实现有效决策监督体系

   (三)加强经营者激励,提高对企业创新的认同度

   (四)加大人才引进,实现员工激励

   (五)实施多方参与,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五 结论

 第十章 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

  一 创新、能力与企业内生性成长机理

   (一)企业成长的内生性

    1.企业成长问题的提出

    2.企业内生性成长的理论渊源

    3.企业内生性成长的理论发展

   (二)核心能力——企业内生性成长的源泉

    1.核心能力特点

    2.企业内生成长的源泉

   (三)创新——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1.企业竞争优势的消散

    2.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二 企业内生成长的实证研究框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假设

    1.创新对企业内生性成长的作用机理

    2.核心能力对企业内生性成长的作用机理

    3.创新与核心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变量的度量与问卷的设计

    1.企业成长的测量

    2.创新的测量

    3.核心能力的测量

    4.问卷的设计

  三 企业内生成长实证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企业所属行业的分布情况

    2.企业年限分布情况

    3.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1.企业成长

    2.技术创新

    3.管理创新

    4.吸收能力

    5.引导能力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四)检验结果

    1.技术创新对企业内生性成长有显著正影响

    2.管理创新对企业内生性成长有显著正影响

    3.吸收能力对企业内生性成长有显著正影响

    4.引导能力对企业内生性成长有显著正影响

    5.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吸收能力与引导能力相互间存在正相关

   (五)研究结论

    1.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内生性成长的内在动力

    2.管理创新营造企业内生性成长的土壤

    3.核心能力构筑企业内生性成长的基础

    4.创新、核心能力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 结论

 第十一章 国际因素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

  一 国际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关联

   (一)国际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双重影响

    1.国际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2.国际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

   (二)国际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影响的主要途径

  二 国际贸易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双重影响

   (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现状

    1.反倾销、反补贴

    2.技术性贸易壁垒

    3.知识产权壁垒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两重性影响

    1.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正面影响

    2.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模型分析

    1.以欧盟对我国光伏反倾销为例的博弈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五)国际贸易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

    2.回归分析

    3.小结

  三 外商直接投资新形势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具有双重影响

   (二)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国际新形势

    1.全球投资大幅缩减

    2.国际市场需求下降

    3.保护主义抬头,优势产业出口受阻

    4.竞争对手崛起,低端制造业外逃

    5.国际游资混杂,影响经济稳定

   (二)新形势下外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路径

    1.资本充裕,由引资向选资转型

    2.比较优势改变,推动引资质量高级化

    3.依托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链完整与升级

   (三)实证分析结果

    1.单位根检验

    2.协整检验

    3.结果分析

   (四)小结

  四 结论

 第十二章 部分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重点与创新模式

  一 自主创新的总体部署、基本原则与分析思路

   (一)总体部署

   (二)基本原则

    1.有基础

    2.有未来

    3.有龙头

    4.有项目

    5.有环境

  二 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体系、产业结点与创新模式

   (一)电子设备制造产业体系

   (二)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

    1.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2.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的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3.通信设备制造的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4.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三)物联网产业体系

   (四)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体系

   (五)我国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

    1.物联网硬件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2.数字内容产业

   (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模式与创新重点

    1.创新重点

    2.创新模式——扩散型

  三 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产业结点及创新模式

   (一)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体系

    1.制药产业体系

    2.医疗器械产业体系

   (二)我国主要产业链

    1.化学制药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2.现代中药制造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3.生物制药产业链及其核心结点

    4.医疗器械制造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三)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模式和创新重点

    1.创新重点

    2.创新模式——非集中式

  四 航空航天产业体系、产业结点及创新模式

   (一)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1.航空产业体系

    2.航天产业体系

   (二)我国航空航天主要产业链

    1.飞机制造业产业链及其核心结点

    2.航天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三)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模式与创新重点

    1.创新重点

    2.创新模式——学习型

  五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体系、产业结点与创新模式

   (一)新能源产业体系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三)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

    1.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2.风能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3.绿色电池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4.生物质能(以海藻炼油为例)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5.核电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6.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其核心产业结点

   (四)我国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重点与创新模式

    1.创新重点

    2.创新模式——替代

 第十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重点与建议

  一 自主创新政策的重点

   (一)科技产业政策的重点

    1.确立创新战略的总纲

    2.产业链创新战略

    3.扶植创新主体战略

    4.对外资的嵌入战略

    5.区域创新战略

    6.知识产权与标准战略

   (二)财税政策的重点

    1.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

    2.改革和完善主体税种

    3.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4.制定加速折旧政策

   (三)金融政策的重点

    1.建立旨在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性银行

    2.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工具创新

    3.建立自主创新企业的贷款担保制度

    4.推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5.鼓励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四)政府采购的重点

    1.对政府采购政策要有正确的认识

    2.政府采购要支持自主创新

    3.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工作

  二 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改变政府角色,专职于公共服务

    1.公平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2.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

    3.积极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4.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5.其他应尽职能

   (二)改革科技投入标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1.加大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2.科技投入指标从单一指标向多指标体系方向发展

    3.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进行房租和能源资助

   (三)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1.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

    2.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3.对科技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研发机构和平台

    1.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

    2.聚集高水平的研发机构

    3.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五)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掌握一批关键技术

   (六)扶植新兴产业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精心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科技项目

    2.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

    3.启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三 自主创新的保障性措施建议

   (一)构筑产、学、研联盟,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1.建设产、学、研联盟

    2.健全面向产业的公共研发体系

    3.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二)加强孵化器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创新系统

    1.加强对全国孵化器建设的管理和指导

    2.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基金和担保基金

    3.设立支持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引导资金

    4.加强孵化器的认定管理和政策落实

    5.推动孵化器行业协会的成立

   (三)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发展壮大科研能力

    1.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

    2.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四)健全创新评价标准,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五)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良创新环境

    1.深化科教体制和机制改革

    2.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3.用价格杠杆配置资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内忧”压力不减、“外患”干扰频繁,内在矛盾日益显性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艰难而缓慢;实施“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本书引入复杂性理论,抓住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产业链创新”,围绕“制度引致‘催化’创新—瓶颈突破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涌现’创新—产业跨越发展”的研究思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行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探讨了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重新诠释了自主创新的新动态,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新本质,揭示了产业结构变革新趋势。

[1]〔爱〕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牧等译,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奥〕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3]〔比〕G.尼科里斯、L.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4]〔丹〕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蒂安·克努森:《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5]〔德〕H.哈肯:《高等协同学》,科学出版社,1989。

[6]〔德〕H.哈肯:《协同学引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徐锡中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84。

[7]〔美〕伯利,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商务印书馆,2005。

[8]〔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

[9]〔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10]〔日〕斋藤优:《技术开发论——日本的技术开发机制与政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11]〔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2]〔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13]〔美〕盖尔曼等:《夸克和美洲豹》,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15]成思危:《依靠风险投资推进高技术产业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第2期。

[16]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科研管理》1994年第2期。

[17]陈劲:《国家技术发展系统初探》,科学出版社,2000。

[18]狄昂照等:《国际竞争力》,改革出版社,1992。

[19]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0]顾良丰、许庆瑞:《产品模块化与企业技术及其创新的战略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4期。

[21]郭励弘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与风险投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22]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07。

[23]纪宝成、赵彦云:《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No.1):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4]贾根良、张峰:《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25]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6]柯颖、王述英:《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

[27]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8]李维安:《公司治理新阶段:合规、创新与发展》,《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1期。

[29]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0]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1期。

[31]刘刚:《企业成长之谜——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解释》,《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32]刘世锦:《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论完善体制机制》,《政策》2006年第4期。

[33]陆国庆:《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模式》,《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34]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3期。

[35]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6]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37]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

[38]盛亚:《技术创新扩散及新产品营销》,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39]田国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效率、公平与法治》,《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40]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0期。

[4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5期。

[42]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3]杨小凯、张永:《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4]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5]余东华:《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格致出版社,2008。

[46]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第4期。

[47]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1期。

[48]张贵:《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不确定性分析框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9]张贵、李俊林、韩彦清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0]张贵、苏志炯:《产业信息化与我国产业政策选择》,《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51]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改革》2008年第6期。

[52]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53]Afuah,A.,Innov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4]Ammon Frenkel,“Barrier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the Region”,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Vol.11,No.2,2003,pp.115-119.

[55]Benvignati.Arita.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Economica,Vol.49,No.195,1982,pp.313-323.

[56]Boehringer C,H.Koschel and U.Moslener,“Efficiency Losses from Overlapping Regulation of EU Carbon Emission”,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No.33,2008,pp.299-317.

[57]Buckley,N. Short-Run Implications of Cap-And-Trade versus Baseline-And-Credit Emission Trading Plans:Experimental Evidence,Manuscript McMaster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4.

[58]Bushey,Brian,“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r”,Accounting Review,Vol.73,No.3,1998,pp.305-353.

[59]BUTERAF,“Adapting the Pattern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to the Needs or the Knowledge Economy”,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35,No.4,2000,pp.403-419.

[60]Cantwell,John and Tolentino,Paz Estrella,“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Discussion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Studies 139,1990.

[61]C.W.Holsapple,M.Singh,“The Knowledge Chain Model: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No.20,2001,pp.77-98.

[62]Edwin Mansfield,“Academ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Vol.20,No.1,1988,pp.1-13.

[63]Edwin Mansfield,“Academic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ources,Characteristics,and Financing”,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7,No.1,1995,pp.55-65.

[64]Edwin Mansfield,Jeong-Yeon Lee.,“ The Modern University:Contribution to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Recipient of lndustria1 R&D Support ”,Research Policy,1996,pp:1047-1058.

[65]EIA,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9.

[66]J. Fagerberg,B.Verspagen,“Innovation,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Have the Conditions for Catch-Up Change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No.1,pp.13-33.

[67]Freeman,Chris,Luc Socte,The Economic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ird Edition),London:Pinter,1997,pp.18-80.

[68]Hall,“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No.1,2002,pp.35- 51.

[69]Hall,W.P. Biological Nature of Knowledge i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in Firestone,J.M.and McElroy,M.W.(eds.),Special Issue Doing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2005(2).

[70]H Glejser,K.Goossens,Vanden M.Eede,“Inter-Industry Versus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n Exports and Impor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No.2,1982,pp.363-369.

[71]Hoffmann,“V.EU ET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the Case of German Electricity Industry”,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No.25,2007,pp.464-474.

[72]Holsapple CW.Kiku Jones,“Exploring Primary Activities of the Knowledge Chain”,Knowledge and ProcessManagement,Vol.11,No.3,2004,pp.155-174.

[73]Hosono,Kaoru,Tomiyama,Masayo,Miyagawa and Tsutomu,“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search and Evelopment:Evidence from Japan”,Economic Innovation New Technology,Vol.13,No.2,2004,pp.141-164.

[74]Karlenzig,W.,Markovich,M.,Borromeo,J.J.,et al.,“Knowledge Collaboration”,Dimension Data,2002,http://www.didata.com/.

[75]Leijen,H.V.,Baets,W.R.J.,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Ree-Ngineering Knowledge-Intensive Processes,Proceedings of the 36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ICSS'03),Hawaii,USA,2002.

[76]Los,B.and B.Verspagen,“Localized Innovation,Localized Diffusion and the Environment:an Analysis of Reductions of CO2 Emissins by Passenger Cars”,c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No.19,2009,pp.507-526.

[77]Masahiko Aoki and Hirokazu Takizawa,“Formation,Incentives,and Option Value:The Silicon Valley Mode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No.30,2002,pp.759-786.

[78]Malerba,Franco,Sectoral Systems:How and Why Innovation Differs across Sectors,In Fagerberg,Jan,David Mowery,and Richard Nelson,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9]Miozzo,Dewick,Paul,“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European Construction”,Research Policy,No.31,2002,pp.989-1008.

[80]Moran,Gwen,The VOICES of Venture Capital Entrepreneur,2010.

[81]Munari,F.,Sobrero,M.,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In M.Calderini,P.Garrone,& M.Sobrero(Eds.),Corporate Governance,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3.

[82]Nummela,N.,Saarenketo,S.,“Research Resources-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itiative:International Growth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Intensive Small Firm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No.2,2004,pp.263-265.

[83]Oberndorfer,U.,“EU Emission Allowances and the Stock Market:Evidence from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Ecological Economics,No.68,2009,pp.1116-1129.

[84]Qiang Q and Nagurney A.,“Knowledge Collaboration Net-Works:Optimal Collaboration Across Disciplines and Com-Munication Distance”,August,http://supernet.som.umass.edu/articles/knowledgenet.pdf,2005.

[85]Robin,V.,Rose,B.,Girard,P.,“Modell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to Support Engineering Design Project Manager”,Computers in Industry,No.58,2007,pp.188-198.

[86]Ruth V.Aguilera,“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Director Accountability:an Institu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No.5,2005.

[87]Rycroft Robert,W.,Don E.Kash,“Self-Organization Innovation Networks:Implieations for Globalization”,Technovation,No.7,2004,pp.187-197.

[88]Samaddar,S.,Kadiyala,S.S.,“An Analysi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Decisions i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No.170,2006,pp.192-210.

[89]Saul Lach & Mark Schankerman,“Incentives and Invention in Universitie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RAND Corporation39,No.2,pp.403-433.

[90]Sheremata,Willow,“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in Network Markets:Strategies for Challenger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No.3,2004,pp.359-377.

[91]Sidney G.Winter,Gino Cattani,Alex Dorsch,“The Value of Moderate Obsession:Insights from a New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Search”,Organization Science,No.3,2007,pp.403-419.

[92]Simsek,Z.,Michael H.Lubatkin,Steven W.Floyd,“Interfirm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A Structural Embeddeness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nagement,Vol.C29,No.3,2007,pp.427-442.

[93]William P.Hall,“A Biolog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s to Real World Organizations”,Peter Dalmaris,Susu Nousala,Proceedings,KMAP05,Wellington,NZ,2005,pp:28-29.

[94]Yoo,Y.,Boland,R.J.,Lyytinen,K.,“Distributed Innovation in Classes of Network”,The 41st Hawai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Science,IEEE,Big Island,Hawaii,2008.

[95]Zhang,J.F.,“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Performance of Venture-Backed Start-Ups in Silicon Valle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No.2,2007,pp.124~147.

[96]Muller,S.,“Endogenous Innovation Waves and Economic Growth”,Structural Changeand Economic Dynamics,No.3,2005,pp.1-18.

[97]Los,B.,B.Verspagen,“Localized Innovation,localized Diffusion and the Environment:an Analysis of Reductions of CO2 Emissions by Passenger Car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No.19,2009,pp.507-526.

[98]Fagerberg B.Verspagen,“Innovation,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Have the Conditions for Catch-Up change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No.1,2007,pp.13-33.

[99]Chiung-Hui,Tseng,Patriya,Tansuhaj,William Hallagan,James MeCullough,“Effects of Firm Resources on Growth in Multinational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No.38,2007,pp.961-974.

[100]Macpherson,A.,Holt,R.,“Knowledge,Leaming and Small Firm Growth: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Research Poliey,No.36,2007,pp.172-192.

[101]Hit Ma,Ireland,R.D.,Lee Hu,“Technological Learning,Knowledge Management,Firm Growth and Performance:an Introductory Essay”,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No.17,2000,pp.231-246.

[102]Yang,C.H.,Huang,C.H.,“ R&D,Size and Firm Growth in Taiwan’s Electronics Industry”,Small Business Economic,No.25,2005,pp.477-487.

[103]Kang,J.H.,Jin,B.,“Determinants of Born Global Firm Gowth in the Apparel Industry:A Korean Case”,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No.98,2007,pp.137-145.

[104]Bratkovie,T.,Antoncic,B.,Ruzzier,M.,“Strategic Uti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 Resource-Based Social Capital and Small Firm Growth”,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No.15,2009,pp.486-499.

[105]Beekman,A.V.,Robinson,R.B.,“Supplier Partnerships and the Small,High-Growth Firm:Selecting for Succes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4,No.42,pp.59-77.

[106]Wynarczyk,P.,Watson,R.,“Firm Growth and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UKSME Subcontractor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39,No.1,2005,pp.39-51.

[107]Huynh,K.P.,Petrunia,R.J.,“Age Effects,Leverage and Firm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Control,No.34,2010,pp.1003-1013.

[108]Inderst,R.,Mueller,H.M.,“Early-Stage Financing and Firm Growth in New Industr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No.93,2009,pp.276-291.

[109]Park,K.,Jang,S.,“Firm Growth Patterns: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s with Firm Siz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No.29,2010,pp.368-377.

[110]Beaudry,C.,Swann,G.M.P.,“Firm Growth in Industrial Clusters of the United Kingdom”,Small Business Economics,No.2,2009,pp.409-424.

[111]Carlota Perez,“The Double Bubbl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Technological Roots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No.4,2009,pp.77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