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24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机理、模式及效率评价图书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 Mechanism, Modes and Efficiency Evaluation

SSAPID:101-6020-1972-98
ISBN:978-7-5097-8407-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产业共生理论的框架下,从产业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出发,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模式以及效率评价。在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过程中揭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在联动发展的模式分析过程中计算了不同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对彼此的共生度,求解出不同地区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大致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以宝供与宝洁联动发展为例,探讨双方联动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博士文库项目
作 者: 王珍珍
编 辑:赵慧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2014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博士文库项目编辑委员会

 附录

 序言

 后记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1.1.2 “制造业大国”背景下发展物流业的紧迫性

   1.1.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践活动渐趋活跃

   1.1.4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供需结构的矛盾尖锐

    (1)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没有完全有效地转化为社会化的需求

    (2)物流服务能力不高

   1.1.5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物流业的巨额需求

   1.1.6 产业共生理论研究思潮的兴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1.1 丰富物流产业研究的理论内容

    1.2.1.2 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供一种研究视角

    1.2.1.3 使共生理论在物流业领域的运用又前进了一步

    1.2.1.4 构建一种动态的视角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关系

   1.2.2 实践意义

    1.2.2.1 有利于现代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2.2.2 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1.2.2.3 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有效路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本书的结构框架

   1.3.2 本书研究的方法

    (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4)比较分析法

    (5)以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支撑来开展研究

  1.4 研究创新与重点难点

   1.4.1 研究创新

    (1)从产业共生理论的内涵出发揭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深层次机理

    (2)从合作竞争关系出发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3)从共生度、共生关系和共生寿命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大概所需要的时间

    (4)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效率值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研究概念及内容的界定

   2.1.1 制造业与物流业

    (1)制造业相关定义

    (2)物流业相关定义

   2.1.2 产业联动

   2.1.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含义及特点

   2.1.4 机理

   2.1.5 模式

   2.1.6 效率

  2.2 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关系的研究述评

   2.2.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述评

    2.2.1.1 理论综述

    2.2.1.2 实证研究综述

     (1)投入产出分析法

     (2)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3)问卷调查、访谈方法

     (4)其他研究方法

   2.2.2 物流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述评

   2.2.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研究述评

    2.2.3.1 按照研究内容分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综述

     (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

     (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模式研究

     (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述评

    2.2.3.2 按照研究方法分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综述

     (1)计量经济模型

     (2)灰色关联模型

     (3)投入产出法

     (4)数据包络法

     (5)案例研究

  2.3 产业共生理论的研究述评

   2.3.1 共生的哲学及内涵

    (1)共生是一种自组织现象

    (2)共生单元之间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共同进化

    (3)共生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共生单元之间的合理分工

    (4)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合作竞争关系

   2.3.2 产业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

   2.3.3 共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

    2.3.3.1 共生在工业生态中的应用

    2.3.3.2 共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

     (2)合资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

     (3)具体类型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

    2.3.3.3 共生在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2.3.3.4 其他领域

  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一个共生系统

  3.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共生系统概述

  3.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3.2.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单元分析

    3.2.1.1 制造业主要指标分析

     (1)制造业规模迅速积累,效益显著提高

     (2)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

    3.2.1.2 物流业主要指标分析

     (1)物流业增长势头强劲

     (2)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断上升

     (3)物流业其他发展指标变化情况

   3.2.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

   3.2.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环境分析

   3.2.4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界面分析

    3.2.4.1 信息技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平台

    3.2.4.2 供应链金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介质

  3.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原理

   3.3.1 质参量相互融合原理

   3.3.2 共生能量生成原理

   3.3.3 共生界面选择原理

   3.3.4 共生系统相变原理

   3.3.5 共生系统进化原理

 4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自组织演化

  4.1 自组织理论及应用

  4.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共生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1)系统的开放性——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前提

   (2)系统的非线性——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根本依据

   (3)系统的远离平衡态特性——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力量源泉

   (4)系统的涨落力特性——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触发器

  4.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4 模型中控制变量对系统演化行为的影响

  4.4 小结

 5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共同进化

  5.1 引言

  5.2 种群生态学模型及其应用

  5.3 理论分析及模型假设

   5.3.1 理论分析

   5.3.2 模型的假设

    5.3.2.1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传染病模型(Infectious Diseases Model)

    5.3.2.2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密度依赖模型(Density Dependence Model)

    5.3.2.3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双密度依赖模型(Double Density Dependence Model)

  5.4 模型分析

   5.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5.4.2 模型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合理分工

  6.1 引言

  6.2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模型

  6.3 小结

 7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合作竞争

  7.1 引言

  7.2 演化博弈论及其应用

  7.3 纯企业行为下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

   7.3.1 模型基本假设

    (1)博弈主体

    (2)策略选择

    (3)支付矩阵

   7.3.2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演化博弈收益分析

    (1)制造企业的收益分析

    (2)物流企业的收益分析

   7.3.3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演化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1)系统所处的初始状态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2)联动发展超额利润ΔVM,ΔVL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3)初始成本COM,COL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4)损失因子CM,CL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5)贴现因子δM,δL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7.4 政府补贴机制下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

   7.4.1 模型基本假设

    (1)博弈的两个参与人

    (2)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

    (3)博弈矩阵构建

   7.4.2 演化博弈模型的收益分析

    (1)制造企业的收益分析

    (2)物流企业的收益分析

   7.4.3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演化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7.5 联动发展系统中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

   7.5.1 模型基本假设

    (1)博弈方

    (2)行为策略

    (3)收益矩阵

   7.5.2 演化博弈收益分析

   7.5.3 政府与企业演化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1)系统所处的初始状态对模型演化的影响

    (2)收益分配h和i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3)联动发展成本c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7.6 小结

   (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

   (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包括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8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行为模式:基于Logistic和Volterra模型

  8.1 共生行为模式及其应用

  8.2 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不利共生模式

  8.3 制造业与物流业寄生模式

   8.3.1 制造业为寄主、物流业为寄生单元的寄生模式

   8.3.2 物流业为寄主、制造业为寄生单元的寄生模式

  8.4 偏利共生模式

   8.4.1 利益分配偏向制造企业的偏利共生模式

    8.4.1.1 模型基本假设

    8.4.1.2 模型稳定性求解

   8.4.2 利益分配偏向物流企业的偏利共生模式

    8.4.2.1 模型基本假设

    8.4.2.2 模型稳定性求解

  8.5 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8.5.1 模型基本假设

   8.5.2 方程均衡点及稳定性的求解

   8.5.3 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启示

   8.5.4 斜率变化对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8.5.5 参数值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8.5.5.1 竞争系数CLM,CML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8.5.5.2 贡献系数δLM,δML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8.5.5.3 环境容量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8.6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8.6.1 模型的基本假设

   8.6.2 模型均衡及稳定性求解

   8.6.3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启示

   8.6.4 斜率变化对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

   8.6.5 数值模拟分析

    (1)竞争系数CLM,CML对产出值的影响

    (2)贡献系数δLM,δML对产出值的影响

    (3)环境容纳量KM,KL对产出水平的影响路径

  8.7 小结

 9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的实证检验:基于共生度的分析

  9.1 引言

  9.2 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评判标准

   9.2.1 共生度分析

   9.2.2 共生系数分析

   9.2.3 共生寿命分析

  9.3 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3.1 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3.2 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3.3 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4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4.1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4.2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4.3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5 东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5.1 东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5.2 东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5.3 东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6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6.1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6.2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6.3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7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7.1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7.2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7.3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8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8.1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8.2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8.3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9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9.1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9.2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9.3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10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10.1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10.2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10.3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11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模式实证检验

   9.11.1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度测算

   9.11.2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系数测算

   9.11.3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由正向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正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测算

  9.12 小结

 10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10.1 宝供基本情况介绍

  10.2 偏利共生模式阶段(1994年)

  10.3 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阶段(1994~1997年)

   10.3.1 第一阶段:1994~1996年

   10.3.2 第二阶段:1996~1997年

  10.4 为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转变做出努力阶段(1997~1999年)

  10.5 多种共生模式并存阶段(2000年至今)

  10.6 小结

   (1)宝供与宝洁的联动发展处于自组织的共生系统中

   (2)宝供与宝洁的联动发展遵循着共同进化的思想

   (3)合理分工依旧是宝供与宝洁联动发展的途径

   (4)竞争合作机制伴随着宝供与宝洁联动发展的始末

 1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11.1 引言

  11.2 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11.2.1 超效率DEA模型

   11.2.2 Malmquist指数

  11.3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11.3.1 研究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11.3.2 制造业子系统效率分析

    11.3.2.1 制造业子系统静态效率分析

    11.3.2.2 制造业子系统动态效率分析

   11.3.3 物流业子系统效率分析

    11.3.3.1 物流业子系统静态效率分析

    11.3.3.2 物流业子系统动态效率分析

   11.3.4 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

 1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2.1 共生单元维度

   12.1.1 交易费用

   12.1.2 核心成员

    A.骨干型企业

    B.主宰型企业

    C.缝隙型企业

   12.1.3 市场结构

  12.2 共生界面维度

  12.3 共生环境维度

   12.3.1 政府支持

   12.3.2 法律制度

   12.3.3 地理位置

 1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路径分析

  13.1 共生单元维度

   13.1.1 树立共生共赢的发展意识

   13.1.2 认清各自在联动发展中所处的生态位

   13.1.3 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13.1.4 协调好两业联动发展的关系

  13.2 共生模式维度

   13.2.1 明确共生模式,发挥产业集聚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的作用

   13.2.2 充分发挥物流外包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3.2.3 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模式创新发展

  13.3 共生环境维度

   13.3.1 制定和完善联动发展相关政策

   13.3.2 成立联动发展领导小组

   13.3.3 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组织的作用

  13.4 共生界面维度

   13.4.1 整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

   13.4.2 建立和完善物流现代信息系统

   13.4.3 加快物流人才教育平台建设

   13.4.4 着力提升物流产业与商务金融业的融合发展

 14 结论与展望

  14.1 本书的结论

  14.2 未来研究的方向

 图目录

 出版说明

 表目录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近几年来讨论得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的召开,《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的出台掀起了两业联动发展研究的热潮。但当前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供需结构存在尖锐的矛盾,既是“制造大国”,又是“物流小国”,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更是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关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机理、模式与效率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当前我国制造业降低成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制造大国”与“物流小国”的地位至关重要。本书在产业共生理论的框架下,从产业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出发,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模式以及效率评价。在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过程中围绕产业共生的自组织演化、共同进化、合理分工和合作竞争的内涵,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揭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在联动发展的模式分析过程中围绕Logistic模型和Volterra模型对两者联动发展的互不利共生模式、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及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进行分析,并引入共生度、共生关系和共生寿命等概念,计算不同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对彼此的共生度,在此基础上拟合出共生度随着时间演化的曲线方程,最终求解出不同地区达到对称性互惠共生大致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以宝供与宝洁联动发展为例,探讨双方联动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进一步指出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产出时系统效率值的变化情况,最终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演化路径。书中运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哈肯模型、系统动力学、种群生态模型、产业分工理论、演化博弈论、Logistic模型、Volterra模型、拟合曲线方程、案例分析、超效率DEA模型等。文章分析的逻辑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系统中包含制造业与物流业两大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主要指的是制造业与物流业两大共生单元,可以通过象参量和质参量的变化来描述这两大共生单元的基本特征;共生模式包括互不利共生、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共生单元所选取的共生模式不一样;共生环境包括政府政策、法律制度及信息技术等。(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包括自组织演化、共同进化、合理分工及合作竞争关系。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制造业与物流业会在系统涨落力情况下达到新的耦合状态,两者通过合理分工和合作竞争的原则使联动发展后的利益大于联动发展之前的利益,出现共同进化、协同演化的过程。(3)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自组织演化中可得出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是这一联动发展系统的序参量,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支配着物流业货物周转量的演化,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稍有变化,系统的结果就会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转化。(4)种群生态学中的传染病模型、密度依赖模型及双密度依赖模型反映出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协同演化规律、双方之间存在传染行为、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处于互利共生阶段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5)制造业与物流业合理分工后的利益分配受到联动发展系统所处的市场结构、投入成本、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需求弹性、两者的关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物流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可以使下游的制造企业减少搜寻成本,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的利润;制造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亦能够使上游的物流企业共享需求扩张的优势,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6)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过程中的合作竞争关系及系统的演化方向受到两者联动发展所处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收益、联动发展的成本、贴现值的大小、政府的补贴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参数值对系统演化方向的影响。(7)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共生模式包括互不利共生、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及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其中互不利共生、寄生和偏利共生模式下计算出来的其中一方的产出水平低于双方在独立状态下的产出水平,因此,这几种模式只是短暂的状态。在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下,物流企业力量比较薄弱,在联动发展过程中提供的物流服务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存在竞争,制造企业作为其中的核心企业,吸附能力较强,对物流企业的贡献程度较大,获得大部分的利益;在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下,制造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可以通过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手段与物流企业达成联动发展,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上述手段与制造企业达成联动发展,要求双方对彼此的贡献大于对对方发展构成的阻滞作用。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现有共生模式的常态,而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种共生模式的演化方向遵循着从寄生、偏利共生到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并最终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过渡。(8)分别选取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和物流业增加值代表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主质参量,实证分析1978年以来除西藏外的其他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对彼此的共生度的差异,共生度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共生度以及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共生度存在显著的差异。除了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大致会经历从寄生模式到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转变,并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演化。拟合方程曲线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转化的时间不一样。东部地区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演化的速度普遍快于其他地区,时间上早于其他地区。(9)宝供与宝洁之间的联动发展模式遵循着从偏利共生到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最终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的过程。这集中体现出宝供在提供物流服务时由之前单纯的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最终向供应链一体化企业所做出的转变。(10)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别对制造业子系统以及物流业子系统的效率值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物流业发展因子纳入原先的制造业子系统中,然后将制造业发展因子纳入物流业的子系统中。实证发现,在考虑了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要素的系统中,大部分地区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有所提升,说明联动发展之后总体的效率值是有所提升的。(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共生单元所处的地理位置、交易费用、核心成员、市场结构特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法律制度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等。其中共生单元的市场结构是影响双方之间共生的最主要因素。(1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路径可以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界面入手。对于政府、行业、企业而言,必须从多视角、多思维角度思考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关系。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加强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引导,促进有效竞争共生秩序的形成,为制造业与物流业提供互动、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企业间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网络,尽可能创造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生机会,为企业之间长期的互惠共生合作关系创造条件。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则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联动发展中所处的生态位,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水平。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是未来联动发展的路径之一,可以通过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带动两业的联动发展,物流外包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契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信息共享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能够实现联动发展的关键。

[1]Adelheld,H.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Agglomeration Economics and Firm Birth: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ortugal[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4,44(4):693-712.

[2]Agenor,Pierre-Richard,and Joshua Aizenman. Public Capital and the Big Push. Work in Progress,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6.

[3]Ahmdajina V. 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M]. 1986,88-94.

[4]Amburgey,Terry L,Rao,Hayagreeva,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265-1287.

[5]Amita Shah. Inter-Firm Scalar Linkage in India:A Class within the Small Scale Industry[J]. 1994,(6):237-267.

[6]Andersson D. Third Party Logistics:Outsourcing Logistics in Partnerships[M].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1997.

[7]Aoki M. Organiz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 Gains from Diversity:an Evolution Game Approach[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8,7(4):399-432.

[8]Arch W. Shaw. Some Problems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5.

[9]Arthur W.B.,Steven N.D.,David A.L. 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M]. Addison-Westey,1997.

[10]Aschauer,D.A. 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177-200.

[11]Banga,R. & Goldar,B. Contribution of Services to Output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in Indian Manufacturing:Pre and Post Reforms[Z]. Working Paper No.139,India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New Delhi,2004.

[12]Banister,D.,Berechman,Y. Transport Invest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Growth[J]. Transport Geography,2001,9(3):209-218.

[13]Bass,Frank M.,A New Product Growth Model for Consumer Durables[J]. Management Science,1969,15:215-227.

[14]Bathla. Inter-sectoral Growth Linkages in India: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Liberalized Reforms. 2003,http://ieg.nic.in/dis_seema_77.pdf.

[15]Bernd Scholz-Reiter,Morosini Frazzon,Thomas Makuse hewitz. Integrating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Systems along Global Supply Chain[J]. CIPR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216-223.

[16]Boarnet,M.,G. Spillover and Location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8,(38):381-400.

[17]Bolton.,D. Ros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3rd ed[M].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3.

[18]Bowersox,D.J. The Strategic Benefits of Logistics Alliance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6-45.

[19]Boyle CA,Baetz B W. A Prototype Knowledge-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Industrial Waste Management:II. Application to a Trinidadian Industrial Estate Case Study. Waste Manage. 17(7),1997,411-428.

[20]Brewer A.M,Button K.J,Hensher D A. Handbook of Logistics and Supply-chain Managenment[D]. Oxford:Pergamon,2001.

[21]Camarina Matos L.M.,Afsarmanesh H.,Lima C. Hierarchical Coordination in Virtual Enterprise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1999,26(1).

[22]Chen C.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and Partne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hoice of Alliance Fo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115-124.

[23]Chen.Y.W,M. Larbani,Simul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 with Various Allia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2005.

[24]Chris van Egeraat,David Jacobson.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Linkages in the Irish and Scottish Microcomputer Industry:The Role of Logistic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5.(81):283-303.

[25]Ciccone,A. and Hall,R.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1):54-70.

[26]Coffey W.J. Bailly A.S. Producer Service and Flexible Produ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Growth and Change,1991,(22):95-117.

[27]Cohen,S.,Zysman,J. Manufacturing Matters: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M]. Basic Books,New York. 1987.

[28]Corbett,M. The Outsourcing Revolution[M]. Kaplan Business,September,2004.

[29]Craig T. Outsourcing:Let the Buyers Beware[J].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1996,37(5).

[30]Daugherty J.,Stank P.,and Rogers S. 3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Purchasing Percep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 Management,1996,32(2).

[31]D.Delfino,P.J. Simmons. Infectious Disease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 Tuberculosis[J]. Working Paper,1999.

[32]Dension,E. Why Growth Rates Differ[M]. Washington. D.C.:Brooking Institute,1967:19-30.

[33]Dixit A and Stigliz 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97-308.

[34]Drejer,I. Business Services as a Production Factor[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2002,14(4):389-405.

[35]Ed Cohen-R,Thomas N. M. 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J].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Industry and Environment,1996(19),4.

[36]Egeraat CV,Jacobson 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Linkages in the Irish and Scottish Microcomputer Industry:the Rol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J]. Ti jdschri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6,(4):405-417.

[37]Ehrenfeld J R. Industrial Ecology:Paradigm Shift or Normal Science[J].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0,44(2):229-244.

[38]Ehrenfeld J. Industrial Ecology:a New Field or Only a Metaphor?[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825-831.

[39]Ehrenfeld,J. Putting the Spotlight on Metaphors and Analogies in Industrial Ecolog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J]. 2003 Vol.7,No.1,pp1-4.

[40]Ethier W.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No.6:389-405.

[41]Eitan A.,Rachid E.A.,Yezekael H.,Hamidou T. The Evolution of Transport Protocols:An Evolutionary Game Perspective[J]. Computer Networks,2009,1751-1759.

[42]Engberg H.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M]. NewYork:NewYork University,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Press,1993,25-26.

[43]Esben S. A. Railroadization as Schumpeters Standard Example of Capitalist Evolution:An Evolutionary-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C]. Paper for the Workshop on the History of Evolutionary Thought in Economics,1999.8.

[44]Eswaran M,Kotwal A. The Role of Servic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2):401-420.

[45]Fare,Rolf,Shawna,Grosskopf,Mary,Norris,Zhongyang Zhang.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1):66-83.

[46]Fixler D.J.,Siegel D. Outsourcing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Service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9,10(2):177-194.

[47]Francois,J. Producer Services,Scale,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M].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715-729.

[48]Friedman D,Fung K.C.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Firms:an Evolutionary Approach[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6,41(1):113-137.

[49]Friedman D. 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J]. Econometrica,1991:59(3),637-666.

[50]Frosch,R. A.,and Nicholas E.G,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 Scientific American,September,1989,94-105.

[51]Funderburg R,Boarnet M. Agglomeration Potential:The Spatial Scale of Industry Linkages in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Economy[J]. Growth and Change. 2008. (39):24-57.

[52]Garlno,G.A.,Voith,R. Accounting for Differences in Aggregate State Productivity[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2,22(4):597-617.

[53]George J.Stigler.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1,59(3):185-193.

[54]Geo,W. R.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es:Sorting through the Externalization Debate[J]. Growth and Change,1991(22):118-141.

[55]Geroski P.A.,Mazzucato K..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Industry Popul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9:1003-1022.

[56]Giuerrieri P.,Meliciani V.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TI Meeting in Rome,May,2003.

[57]Guerrieri,P.,V.. Meliciani.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er and Producer Service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489-502.

[58]Grubel,Walker. The Dominance of Producers Services in the US Economy[J]. 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Quaterly Review,1991(3).

[59]Hakansson H.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 Network Approach[M]. London:Croom Helm,1987.

[60]Hamid Etemad,Richard W. Wright and Leo Pual Dana. Symbioti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tworks:Collaboration between Small and Large Firm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1,43(4):481-499.

[61]Hannan,Michael.T,John Freem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M]. Cambridge,MA:Hvar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62]Hans V. Obstacles and Preconditions for Log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Improvements in Africa a Cas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9,19(3):293-307.

[63]Hansen N. Factors in Danish field:How High-wage,Flexible Production has Succeeded in Peripheral Jutland[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1(14):109-132.

[64]Hardy C,Graedel T E. Industrial Ecosystems as Food Webs. J Ind Ecol,2002,6(1):29.

[65]Hawken P. The Ecology of Commerce[M」. New York:Harper Business,1993.

[66]Holtz-Eakin,D.,Schwartz A. E. Spational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Public Infrastructure:Evidence from State Highway[J].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1995 (2):459-468.

[67]Hubert Schmitz. Global Competition and Local Cooperation: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Sinos Valley,Brazil[J]. World Development,1999. (27):1627-1650.

[68]Hutton T.A. Service Industries,Globalization and Urban Restructuring Within the Asia-Pacific:New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nd Planning Responses[J]. Progress in Planning,2004,(1):1-74.

[69]Jocl A C,Baum,Helaine J K,Suresh K. Dominant Designs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in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Founding and Failure of Facsimile Transmission Service Organizations[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95,24(2):97-135.

[70]Joong-Kun.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E-commerce Market:The Role of Logistics Capabilities and Logistics Outsourcing[Ph.D]. University of Arkansas,2001.

[71]Joseph W.K.Chan.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Manufacturing Logistics:An Empirical Study of Hong Kong Manufactur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5,35(1):20-43.

[72]J.Zim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n Evolutionary Proces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esity Press,2000:224-236.

[73]Karaomerioglu,B.C. Manufacturing in Decline_A Matter of Definition[J]. Economy,Innovation,New Technology,1999(8):175-196.

[74]Keckler S E & Allen D T.,Material Reuse Modeling[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9,2(4):79-92.

[75]Kogut B. The Stability of Joint Ventures: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ve Rivalry[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9(38):183-198.

[76]Krugman,P. 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32):129-144.

[77]Karaomerlioglu,D.,& Carlsson,B. Manufacturing in Decline?A Matter of Definition Economy,Innovation[J]. New Technology,1999:175-196.

[78]Klodt,H. Structural Change Towards Services:the German Experience[J].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GS Discussion Paper,2000:12-15.

[79]Kuei C. Principl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Balanced Approach[J]. Emerald Management Reviews,2005,34(2):11-22.

[80]Lamberta BF. Eco-industrial Parks: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J]. Technovation,2002,(22):471-484.

[81]Lifset R. Industrial Metaphor,a Field,and a Journal[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1997,1(1):1-3.

[82]Low,E Warren,J,and Moran,S. Discorvering Industrial Ecology:An Executive Briefing and Soucebook. Battelle Press[R]. Cleveland,OH,1997,121-125.

[83]Lynch C. Logistics Outsourcing:a Management Guide[M]. Oakbrook: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0.

[84]Macpherson A. 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 Outsourcing i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w York State Manufacturing Firm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7,87(1):52-71.

[85]Marcial Marazzoa,Rafael Scherreb,Elton Fermandes. Air Transport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in Brazil:A Time Series Analysi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10.46(2):261-269.

[86]Markusen J.R.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No 3,85-95.

[87]Markus Hesse,Jean-paul Rodrigue. The Transport Geography of Logistics and Freight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J]. 2004(6):171-184.

[88]Marrewijk,C. et. Al,Producer Services,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atter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195-220.

[89]Martin Andersson. Co-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 Producer Services-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 2004.

[90]Marshall J.N.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Service. Evidence from the Motor Vehicle Aftermarket in the West Midlands Region of the UK[J]. Regional Studies,1989,23(2):139-150.

[91]Martinelli,F. A Demand-Orien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Producer Services. in P.W.Daniels,and F.Moulaert(eds.)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M]. London:Belhaven Press,1991.

[92]Maynard-Smith J. 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93]Maynard-Smith,J. The Theory of Ga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Conflicts[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74(47),209-221.

[94]Meade L.M.,Lilesa D. Justifying Alliances and Partnering:a Prerequisite for Virtual Enterprise Infrastructure[J]. Omega,1997,25(1).

[95]Moor J.F. 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5):22-31.

[96]Mukush E. & Ashok K. The Role of the Services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 (26),401-420.

[97]Murray B. Low,Eric Abrahamson. Movements,Band Wagons,and Clones:Industry Evolu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435-457.

[98]Mukesh Eswaran,Ashok Kotwal.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401-420.

[99]Nelson Q.,Winter S.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M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00]Ochel W.,Wegner M. Service Economy in Europe:Opportunities for Growth[M]. London:West view Press,1987.

[101]O’Faeeell,P.N.,Hitchens,D.M.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Some Major Conceptual Policy and Research Issu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0(22):1141-1154.

[102]Olav Sorenson.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Level Learning on Market Entry:The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y[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0,29:307-326.

[103]Ole M. & Olga W. L. Integ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8,28 (4):331-359.

[104]Paolo G,Valentina M.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2):489-500.

[105]Pappas.N.,Sheehan.P. The New Manufacturing:Linkag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ctivities. Melbourne: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1998:127-155.

[106]Park S.H,Russo M.V. When Competition Eclipses Cooperation: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f Joint Venture Failure[J]. Management Science,1996 (42):875-890.

[107]Park,S. H.,Chan,K. S.. A Cross-country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J]. World Development,1989,17(2):199-212.

[108]Park,S.H.. Linkages between Industry and Servi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Urban Employment Gene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9,30 (2):359-379.

[109]P.Parker and H.Gatignon. Specifying Competitive Effects in Diffusion Models:an Empirical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4,11:17-39.

[110]Perry 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dvertising[J]. Geofourm,1990,21(1):35-50.

[111]Persson G.,Virum,H. Growth Strategies for Logistics Services Providers:A Case Stud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1,12(1).

[112]Pilat,D.,Wolf,A. Measu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STI Working Paper 2005/5,OECD,Paris.

[113]Praveen A. Jumping the technology S-curve[J]. IEEE Spectrum,1995,32 (6):49-54.

[114]Ricardo Alaez-aller’ Amaya Erro-garce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the ‘Old Periphery’ of the European Union:Regional Input Linkages of Volkswagen Navarra SA[J].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2006. (97):377-388.

[115]Rietveld P.,Nigkamp P.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Polak,J.,B.,Heertje A. Analytical Transport Economic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C].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2000.

[116]Riddle,D. 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M]. Praeger Publishers,1986.

[117]Rowthorn. R,Ramaswamy,R. 1999,Growth. Trade and Deindustrialisation[J]. IMF Staff Papers,46(1):18-41.

[118]R.R. Nelson,S.G.Winter.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35-56.

[119]Rubinstein A. 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J]. Econometrica,1982,50,105-109.

[120]Salmi O. Eco-efficiency and Industrial Symbiosis-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f a Mining Community[J]. Clean Prod,2007,15(17):1696.

[121]Schumpeter,J.A.,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122]Scott,G.D. Plant Symbosis. Edward Arnold,1969.

[123]Skjoett-Larsen,T.,2000. Third Party Logistics from an Interorganizational Point of 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30,112-127.

[124]Shah A. Inter-firm Scalar Linkage in India:a Class within the Small Scale Industry[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1994,(6):237-247.

[125]Shugan,S.M. 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 In:Rust RT,Oliver RL,editors. Service Quality: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kas,CA:Sage Publications,1994:72-94.

[126]Shunming Chen,Jie Li,Meijuan J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 and Lo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Service and Management,2009,(03).

[127]Sink L. Buyer Observations of the US 3rd-Party Logistics Marke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6,26(3).

[128]Smith,D.C. Musatine L.. Carbohydrate Movement from Autotroph to Hetertroph in Parasite and Mutuatistic. Biological Review 44,1999:17-90.

[129]Stank T.P.Daugherty PJ. The Impact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Cooperative Logistics Relationship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1997,33(1):53-64.

[130]Stephen H.Levine. Products and Ecological Models-A Population Ecolog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3(2):137.

[131]Taylor P. D.,Jonker L. B.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and Game Dynamics[J]. Math Biosci,1978,40 (3):145-156.

[132]Wang ZZ,Chen GY. Benefits Distributi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 Proceeding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 (10).

[133]Wei-bin Zhang.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with Endogenous Time Distribution amongst Work,Travel and Leisure[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12 February 2007.

[134]Weibull JW.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M]. Boston:MIT Press,1998. 32-48.

[135]Windrum,Tomlinson. Mark,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 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391-448.

[136]Wolf,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nd Its Potential Role for Productivity Growth. Paper for the Intermediate Input-output Meeting on Sustainability[J]. Trade & Productivity,July,26-28,2006,Sendai,Japan.

[137]Wong,Y C,Tao,Z G. An Economic Study of Hong Kong’s Producer Service Sector and Its Role in Supporting Manufacturing[C]. A Research Proposal,2000.

[138]Young H P. Individual Strategy and Social Structure: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Institutions[M]. Princeton:Pre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139]Zaccaro S.J. & Horn Z.N.J.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Fostering and Effective Symbiosis [J].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Bulletin,2003,14:769-806.

[140]Ziman J.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n Evolutionary Process,Cambridge 2000.

[141]〔韩〕李承律,2005,《共生时代——东北亚区域发展新路线图》,世界知识出版社。

[142]〔美〕爱德华·威尔逊,王一民等译,2007,《昆虫的社会》,重庆出版社。

[143]〔美〕劳伦斯,詹宁斯,2005,《电子分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分销模式与工具》,电子工业出版社。

[144]〔日〕黑川纪章,2004,《共生城市》,《建筑学报》第1期。

[145]〔日〕黑川纪章,1987,《新共生思想》,中国建筑书店。

[146]〔日〕花崎皋平,1993,《主体性与共生的哲学》,筑摩书房。

[147]B.豪伊尔,1973,《运输与发展》,麦克米伦出版公司。

[148]艾仁智,2005,《自组织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研究》第6期。

[149]彼得·德鲁克,1962,《经济的黑色大陆》,《财富》。

[150]卞崇道,2008,《融合与共生——东亚视域中的日本哲学》,人民出版社。

[151]卞华白,高阳,2008,《“共生”联盟系统的演化方向判别模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一种分析》,《学术交流》第3期。

[152]〔美〕伯特·佛雷德曼,2002,《第五项修炼教程》,上海三联书店。

[153]蔡玲如,王红卫,曾伟,200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环境污染演化博弈问题研究》,《计算机科学》第8期。

[154]蔡小军,李双杰,刘启浩,2006,《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软科学》第3期。

[155]曹华,刘瑞,2010,《区域联动发展的经济政策创新研究——以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的政策创新为例》,《经济问题探索》第2期。

[156]曹玉贵,2005,《企业集群共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

[157]柴国君,2012,《内蒙古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研究》,《物流科技》第6期。

[158]陈春晖,2012,《基于灰色关联的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中国市场》第1期。

[159]陈畴镛,吴国财,2007,《产业集群与第三方物流的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期。

[160]陈凤先,夏训峰,2007,《浅析“产业共生”》,《工业技术经济》第14期。

[161]陈金波,2009,《企业竞争的进化博弈论与种群生态学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1期。

[162]陈丽平,2009,《基于产业联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科技和产业》第10期。

[163]陈平,张宗成,2008,《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技术分析》,《南方金融》第6期。

[164]陈伟达,韩勇,达庆利,2007,《苏州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东南大学学报》第9期。

[165]陈伟达,张宇,2009,《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东南大学学报》第3期。

[166]陈宪,黄建锋,2004,《分工、互通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0期。

[167]陈晓红,顾海峰,2003,《“共生性”商品市场扩散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第6期。

[168]陈星光,周晶,朱振涛,2009,《城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管理工程学报》第2期。

[169]陈智刚,马俊生,2011,《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物流技术》第11期。

[170]程大涛,2003,《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据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71]程永伟,2013,《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测度及影响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第1期。

[172]程胜,张俊飚,2007,《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过程的稳态和混沌分析》,《学术月刊》第10期。

[173]程世平,彭其渊,2006,《安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交通标准化》Z1期。

[174]崔晓迪,2011,《基于DEA-GRA双层模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效果分析——以天津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第31期。

[175]崔忠付,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途径及趋势》,《现代物流报》11月27日。

[176]丁俊发,2009,《制造业物流环节必须分离》,《泉州晚报》4月21日。

[177]丁俊发,2007,《中国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

[178]丁永波,周柏翔,凌丹,2007,《供应链联盟共生模式及稳定性分析》,《统计与决策》第6期。

[179]董千里,2013,《基于集成场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网链融合发展机理研究》,《物流技术》第3期。

[180]董直庆,王林辉,2008,《财政货币政策和我国股市关联性: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对比检验》,《税务与经济》第5期。

[181]杜一民,张明玉,2008,《物流与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机制研究》,《生产力研究》第20期。

[182]段雅丽,樊锐,黎忠诚,2009,《湖北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物流技术》第9期。

[183]段云龙,2005,《互惠共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第4期。

[184]樊敏,2010,《中国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基于产业运作及联动发展视角》,《软科学》第5期。

[185]范明,汤学俊,2004,《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自组织研究——一个一般框架及其对中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应用分析》,《管理世界》第10期。

[186]范文婷,黄中祥,2009,《城市交通方式间的互利合作模型》,《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第2期。

[187]方晓昌,2006,《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8]冯德连,2000,《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模式的分析》,《财经研究》第1期。

[189]冯泰文,2009,《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190]冯智能,齐振宏,2007,《生态工业园的企业共生关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1]付涛,王玫,2008,《中国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供应链核心成员之路》,《中国市场》第6期。

[192]傅远佳,201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库存管理研究》,《港口经济》第8期。

[193]傅勇,白龙,2009,《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1978~2006年)——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Malmquist指数分析》,《金融研究》第7期。

[194]甘卫华,汪娟,2010,《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商业时代》第17期。

[195]高传胜,刘志彪,2005,《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上海经济研究》第8期。

[196]高萌泽,2008,《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其机理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7]高伟,2006,《产业生态网络两种典型共生模式的稳定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8]〔加〕格鲁克,沃克,1993,《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

[199]葛金田,201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第1期。

[200]龚鹏,阎黎,2012,《西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物流技术》第1期。

[201]〔日〕公文俊平,雨谷译,1987,《日本进入服务产业新时代》,新华出版社。

[202]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2006,《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203]桂寿平,2005,《灰关联理论与区域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第12期。

[204]郭莉,Lawrence Malesu,胡筱敏,2008,《产业共生的“技术创新悖论”——兼论我国生态工业园的效率改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10期。

[205]郭莉,苏敬勤,徐大伟,2005,《基于哈肯模型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1期。

[206]郭淑娟,董千里,《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研究》,《物流技术》第7期。

[207]海峰,2006,《区域物流论》,经济管理出版社。

[208]韩超群,2009,《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关系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角度》,《经济师》第12期。

[209]韩敬稳,赵道致,秦娟娟,2009,《Bertrand双寡头对上游供应商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管理科学》第4期。

[210]韩晓丽,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价值工程》第1期。

[211]韩锡琴,2010,《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2]何黎明,2014,《物流业需加快转型升级》,《经济日报》9月1日。

[213]何自力,徐学军,2006,《生物共生学说的发展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企业家天地》(理论版)第11期。

[214]侯方淼,2009,《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关系——以北京市为例的实证分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期。

[215]侯红昌,2010,《河南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分析》,《企业活力》第4期。

[216]胡才龙,2013,《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共生性研究》,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7]胡明礼,刘思峰,方志耕,阮爱清,2006,《企业集群演进的进化博弈链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1期。

[218]胡守钧,2006,《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19]胡守钧,2002,《走向共生》,上海文化出版社。

[220]胡蔚波,2005,《制造企业物流联盟模式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1]胡晓鹏,李庆科,200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

[222]黄福华,谷汉文,2009,《中国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对策探讨》,《中国流通经济》第8期。

[223]黄凯南,2009,《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经济研究》第2期。

[224]黄鲁成,张红彩,2005,《基于生态学的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种群演化分析》,《中国管理科学》第5期。

[225]黄少安,2005,《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经济研究》第5期。

[226]黄有方,严伟,2010,《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及建议》,《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第3期。

[227]黄有方,2010,《两业联动中物流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建议》,《物流技术与应用》第3期。

[228]黄志刚,2005,《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9]黄宗阜,周愉峰,袁桂林,2010,《基于非对称性演化博弈的物流联盟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第2期。

[230]惠巧鸽,2013,《陕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性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1]计国君,张茹秀,2010,《基于演化博弈的生态供应链采购管理研究》,《生态经济》第1期。

[232]姜克锦,张殿业,刘帆洨,2008,《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供需协同演化模型与实证研究》,《人类工效学》第12期。

[233]姜启源,1998,《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

[234]蒋辉,麻学峰,2010,《旅游产业链中纵向外部性的演化博弈分析》,《技术创新与管理》第1期。

[235]蒋慧峰,陈森发,2010,《基于时不变综合系数的运输方式动力学模型》,《系统工程学报》第2期。

[236]蒋蓉华,王娜,2009,《区域经济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第6期。

[237]江小涓,李辉,2004,《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第1期。

[238]蒋笑梅,李贵春,2010,《产品内分工视角的物流产业界定》,《港口经济》第2期。

[239]蒋照连,黄峰,黄丽娟,2010,《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策略研究》,《福建论坛》第4期。

[240]解学梅,曾赛星,2009,《都市圈技术创新主体协同的演化博弈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9期。

[241]金玲,刘长滨,李秀杰,2009,《我国建设供应链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建筑经济》第6期。

[242]孔原,刘览,2009,《现代物流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价值工程》第8期。

[243]郎春雷,刘志迎,2004,《高技术产业共生理论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44]冷志明,张合平,2007,《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未来与发展》第6期。

[245]黎继子,刘春玲,常亚平,李柏勋,2006,《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耦合分析》,《中国软科学》第1期。

[246]黎继子,刘春玲,2005,《集群内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五种模式》,《中国物流与采购》第10期。

[247]李春发,冯立攀,2014,《考虑外部性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演化博弈分析》,《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第9期。

[248]李电生,员丽芬,2010,《港口群物流系统效率测度——基于多子系统模糊DEA模型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49]李冠霖,2002,《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中国物价出版社。

[250]李焕荣,2007,《基于共生观的战略网络关系进化动因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6期。

[251]李焕荣,2007,《基于超循环观的战略网络进化过程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8期。

[252]李辉,2008,《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53]李虹,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对策分析》,《生产力研究》第10期。

[254]李丽梅,韩瑞珠,2009,《物流外包网络竞合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软科学》第4期。

[255]李建建,2010,《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第9期。

[256]李江虹,2011,《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联动发展探析》,《物流技术》第12期。

[257]李久鑫,郑绍濂,2000,《高技术企业的组织与自组织管理》,《中国软科学》第6期。

[258]李松庆,苏开拓,2009,《广东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国集体经济》第15期。

[259]李停,2014,《安徽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模式判定:理论与经验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第9期。

[260]李燕,2005,《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理论学习》第5期。

[261]梁红艳,王健,2014,《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福州大学学报》第4期。

[262]梁红艳,王健,2013,《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263]李春艳,2012,《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物流技术》第3期。

[264]李久鑫,郑绍濂,2000,《高技术企业的组织与自组织管理》,《中国软科学》第5期。

[265]李力,杨柳,2006,《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6期。

[266]李肖钢,赵莉,2010,《宁波市物流业与制造业集群联动发展模式研究》第7期。

[267]李燕,2005,《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理论学习》第5期。

[268]李洋,200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性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69]李煜,骆温平,刘华荣,2014,《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研究》,《物流技术》第10期。

[270]李正明,2004,《论生产性服务革命与制造业的关系和影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

[271]李志强,温建芳,2009,《企业家制度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科学决策》第1期。

[272]李子奈,2003,《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解放军出版社。

[273]李忠民,刘育红,张强,2011,《“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财经问题研究》第4期。

[274]廖迎,阮陆宁,2008,《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南昌大学学报》第39期。

[275]廖日卿,2009,《基于Logistic模型的服务型海关物流监控部门与物流企业共生关系研究》,《上海海关学院学报》第2期。

[276]林洪伟,龚国华,2000,《基于web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第1期。

[277]林震,杨浩,2005,《城市交通结构的优化模型分析》,《土木工程学报》第5期。

[278]林子波,李碧珍,2008,《海西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279]凌丹,2006,《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联盟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80]刘兵权,王耀中,2010,《分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发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1期。

[281]刘秉镰,林坦,2010,《制造业物流外包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282]刘秉镰,余泳泽,2010,《我国物流业地区间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及托宾模型的分析》,《中国流通经济》第9期。

[283]刘丹,2009,《促进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物流技术》第28期。

[284]刘丹,2012,《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福州大学学报》第3期。

[285]刘德海,2010,《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中国管理科学》第1期。

[286]刘国山,徐士琴,孙懿文等,2013,《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均衡模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第9期。

[287]刘金芳,徐枞巍,高波,2011,《供应链整合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系统工程》第8期。

[288]刘蕾,2001,《信息技术与物流业的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289]刘明宇,芮明杰,姚凯,2010,《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290]刘璠,程国平,2009,《第四方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91]刘浩,原毅军,20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财贸研究》第3期。

[292]刘娟,2007,《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储运》第2期。

[293]刘荣增,2006,《共生理论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百家论坛》第1期。

[294]刘书瀚,张瑞,刘立霞,20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南开经济研究》第6期。

[295]刘涛,李帮义,孙涛,2010,《供应链中信用交易的演化博弈分析》,《管理评论》第3期。

[296]刘雯,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探析》,《中国流通经济》第10期。

[297]刘文博,2010,《辽宁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现代企业管理》第3期。

[298]刘学妮,宁宣熙,2007,《产业集群演化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第9期。

[299]刘一霖,2008,《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以第三方物流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00]刘源,2008,《“传染病模型”在隐性知识传播中的应用》,《科技进步与对策》第7期。

[301]刘玥,2008,《产业联动网络演化模型与联动路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02]刘贞,任玉珑,2007,《发电商演化博弈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仿真研究》,《工业工程》第7期。

[303]刘志彪,2001,《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304]刘志彪,2006,《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第5期。

[305]刘志迎,郎春雷,2004,《基于共生的产业经济分析范式探讨》,《经济学动态》第2期。

[306]刘志学,许泽勇,2003,《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博弈分析》,《中国管理科学》第5期。

[307]柳瑞禹,殷素萍,2008,《物流地产供需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技术经济》第8期。

[308]楼园,韩福荣,2004,《从自组织方法论角度看企业仿生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309]鲁成秀,尚金城,2003,《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农业与技术》第3期。

[310]鲁成秀,尚金城,2004,《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初探》,《经济地理》第3期。

[311]〔美〕奥德姆等,陆健健等译,2008,《生态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12]陆小成,罗新星,2007,《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与策略选择》,《统计与决策》第22期。

[313]陆玉梅,田野,2008,《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6期。

[314]吕涛,聂锐,2007,《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工业技术经济》第5期。

[315]〔美〕罗斯托,1962,《经济成长的阶段》,商务印书馆。

[316]罗哲,2005,《集群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研究》,《开发研究》第5期。

[317]毛荐其,杨海山,2006,《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与市场选择机制》,《科研管理》第3期。

[318]马风华,2008,《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述评》,《经济管理》第17期。

[319]马凌,潘伟静,2009,《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

[320]马慧,于红春,王红新,2012,《供需双方网络渠道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管理评论》第10期。

[321]马士华,林勇,2000,《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322]茆翠红,钱钢,胡伟伟,2008,《创新行为中政府和企业的演化博弈及稳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323]慕艳平,2008,《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共攀高峰》,《管理观察》第7期。

[324]聂荣,钱克明,潘德惠,2006,《基于Logistic方程的创新技术传播模式及其稳定性分析》,《管理工程学报》第1期。

[325]潘孝礼,2008,《物流产业与经济协同发展》,《中国市场》第4期。

[326]彭本红,冯良清,2010,《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机理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第1期。

[327]彭永华,2008,《中国仍需提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水平》,《市场周刊:新物流》第2期。

[328]钱书法,肖宁,2006,《企业共生模式演进及启示》,《商业研究》第17期。

[329]秦书生,2004,《技术创新系统复杂性与自组织》,《系统辩证学学报》第4期。

[330]秦颖,武春友,武春光,2004,《生态工业共生网络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柔性化研究》,《软科学》第2期。

[331]邱灵,申玉铭,任旺兵,2008,《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地理学报》第12期。

[332]邱玉琢,陈森发,2006,《运输方式互利共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系统工程》第24期。

[333]曲莎,王京芳,周浩,厉秉铎,2009,《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关联度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期。

[334]曲顺兰,申亮,郑华章,2007,《基于演化博弈的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税务研究》第6期。

[335]饶勇,黄福才,魏敏,2008,《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

[336]任志安,吴江,2005,《企业集群形成机理的进化博弈分析》,《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9期。

[337]单汩源,吴炜炜,江黎明,2009,《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广告的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软科学》第4期。

[338]尚涛,陶蕴芳,2009,《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339]邵扬,2009,《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0]沈华,汪朗峰,2010,《我国高技术产业研究人员创新特征因素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21期。

[341]沈文装,2014,《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2]申亮,王玉燕,2007,《绿色供应链的演化博弈分析》,《价值工程》第5期。

[343]申亮,2008,《绿色供应链演化博弈的政府激励机制研究》,《技术经济》第3期。

[344]沈绪明,2010,《也谈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物流技术》(装备版)第4期。

[345]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2007,《产业地域联动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讨论》,《经济地理》第6期。

[346]生延超,2008,《技术联盟的共生稳定分析》,《软科学》第2期。

[347]盛昭瀚,蒋德鹏,2002,《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348]施国洪,赵曼,2010,《基于DEA的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评价》,《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

[349]石岿然,肖条军,2007,《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东南大学学报》第5期。

[350]帅斌,2005,《物流经济》,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351]舒晖,文振华,肖阳扬,2014,《湖南省大型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探究》,《物流工程与管理》第5期。

[352]史莉洁,2006,《“共生”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3]申亮,董千里,张林,2014,《交通基础设施门槛、物流业与制造业获利能力》,《中国流通经济》第8期。

[354]史硕云,2007,《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5]宋晗菲,2013,《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6]宋远方,2000,《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

[357]苏东水,2010,《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58]苏秦,张艳,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及原因探析》,《软科学》第3期。

[359]苏秦,张艳,201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中国软科学》第5期。

[360]孙博,王广成,2012,《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学报》第10期。

[361]孙军,2001,《你了解共生关系吗》,《世界科学》第6期。

[362]孙天琦,2001,《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研究——以银行业为例的分析》,《金融研究》第10期。

[363]谭清美,冯淩云,葛云,2003,《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现代经济探讨》第8期。

[364]唐强荣,康泽永,2010,《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述评》,《生产力研究》第3期。

[365]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200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第3期。

[366]陶长琪,2004,《IT企业集群的共生性和稳定性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5期。

[367]陶良虎,辛洁,2008,《湖北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第6期。

[368]陶永宏,2005,《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369]田刚,2013,《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关系演化规律及动力模型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第2期。

[370]田家林,黄涛珍,2010,《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中国科技论坛》第8期。

[371]田雪,2014,《北京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需求分析》,《商业时代》第5期。

[372]田宇,马钦海,2010,《电信业技术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技术经济》第2期。

[373]田宇,阎琦,2007,《物流外包关系中物流服务需求方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5期。

[374]汪标,2010,《SCM环境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战略联盟模式探析》,《物流工程与管理》第10期。

[375]汪朗峰,胡汉辉,2009,《制造业利润对研发投入依赖规律研究》,《软科学》第11期。

[376]汪鸣,冯浩,2002,《现代物流的发展及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第11期。

[377]汪普庆,李春艳,2008,《食品供应链的组织演化——一个演化博弈视角的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5期。

[378]王发明,2007,《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79]王发明,于志伟,侯金燕,2014,《基于产业链管理的煤电产业共生系统目标模式及其稳定性分析》,《科技管理研究》第23期。

[380]王海萍,2011,《物流在制造业中的嵌入性研究》,《经济问题》第10期。

[381]王海萍,2012,《物流外包合作关系的理论框架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1期。

[382]王浩天,2011,《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3]王红霞,2007,《产业集聚是否就是产业联动》,《解放日报》8月27日。

[384]王健,刘丹,魏重德,2010,《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理论和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

[385]王健,梁红艳,2012,《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流通经济》第2期。

[386]王见喜,2010,《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7]王金武,2005,《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8]王晶晶,2013,《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分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9]王海萍,2011,《物流在制造业中的嵌入性研究》,《经济问题》第10期。

[390]王慧敏,2014,《五大举措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http://www.acs.gov.cn/sites/aqzn/jrywnry.jsp?contentId=2776704457017,2014年1月3日。

[391]王玲,2007,《供应链网络竞合机制:一个演化博弈的视角》,《预测》第5期。

[392]王茂林,刘秉镰,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现代管理科学》第3期。

[393]王俭,韩婧男,胡成等,2012,《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共生模型及应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1期。

[394]王宁,2011,《辽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分析》,天津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5]王淑云,2005,《物流外包的理论与应用》,人民交通出版社。

[396]王世磊,严广乐,2009,《绿色供应链中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科技与管理》第5期。

[397]王仕卿,韩福荣,2006,《高新技术企业种群的演化规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第11期。

[398]王曙光,李桂香,朱丽等,2013,《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效率的量化评价》,《工业技术经济》第6期。

[399]王文,刘伟,2010,《生产性物流服务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价值贡献分析法》,《软科学》第6期。

[400]王晓艳,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物流技术》第7期。

[401]王宇露,李元旭,2008,《国际合资企业的共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上海管理科学》第4期。

[402]王玉梅,2003,《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应成为上海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第12期。

[403]王玉燕,李帮义,申亮,2008,《两个生产商的逆向供应链演化博弈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4期。

[404]王兆华,武春友,王国红,2002,《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软科学》第2期。

[405]王兆华,武春友,2002,《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8期。

[406]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2003,《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0期。

[407]王兆华,2002,《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08]王珍珍,陈功玉,2002,《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影响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409]王珍珍,陈功玉,2009,《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第17辑。

[410]王珍珍,陈功玉,2010,《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411]王珍珍,陈功玉,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模型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第7期。

[412]王珍珍,陈功玉,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模式及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珞珈管理评论》第2辑。

[413]王珍珍,2012,《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时空分异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414]王之泰,2002,《现代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

[415]王子龙,谭清美,许萧迪,2006,《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第2期。

[416]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2007,《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统计研究》第2期。

[417]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2005,《集群企业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研究》,《工业技术经济》第9期。

[418]王子龙,许箫迪,2013,《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科技与经济》第8期。

[419]王自勤,2012,《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内涵与理想模式研究》,《物流技术》第15期。

[420]王佐,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本源和创新》,《中国流通经济》第2期。

[421]韦琦,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关系演化与实证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1期。

[422]韦琦,2014,《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大管理研究》第9期。

[423]魏际刚,邱成利,胡吉平,2001,《运输方式涨落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4期。

[424]翁心刚,2000,《城市环境与物流合理化》,《中国流通经济》第3期。

[425]吴大进,曹力,陈立华,1990,《协同学原理和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26]吴飞驰,2002,《企业的共生理论:我看见了看不见的手》,人民出版社。

[427]吴飞驰,2000,《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哲学动态》第6期。

[428]伍利群,尹国俊,2012,《风险投资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共生模式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6期。

[429]吴勇民,纪玉山,吕永刚,2014,《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生演化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家》第7期。

[430]吴宏涛,2008,《区域港口群演化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31]吴群,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1期。

[432]吴志军,2006,《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研究》,《当代财经》第9期。

[433]武春友,刘岩,王恩旭,2009,《基于哈肯模型的城市再生资源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1期。

[434]武春友,2006,《资源效率与生态规划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435]夏青,2013,《基于哈肯模型的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4期。

[436]夏晴,郑吉昌,姜红,2004,《论服务业发展与分工的演进》,《中国软科学》第10期。

[437]萧灼基,2002,《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序言》,商务印书馆。

[438]肖丕楚,周序红,朱方明,2003,《西部传统优势企业与新兴中小企业共生模式探讨》,《生产力研究》第2期。

[439]肖伟,赖明勇,2009,《基于演化博弈算法的全球供应链研发策略分析》,《社会科学论坛》第7期。

[440]肖忠东,顾元勋,孙林岩,2009,《工业产业共生体系理论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9期。

[441]谢奉军,龚国平,2006,《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共生模型研究》,《江西社会科学》第11期。

[442]谢莉,李平龙,贾让成,2014,《基于VAR模型的宁波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分析》第3期。

[443]徐剑,韩锡琴,2009,《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研究》,《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第10期。

[444]徐学军,2008,《助推新世纪的经济腾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巡礼》,科学出版社。

[445]许国兵,2007,《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决策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6]薛立敏等,199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

[447]薛伟贤,张娟,2010,《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期。

[448]颜鹏飞,王兵,2004,《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12期。

[449]杨达,2008,《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第11期。

[450]杨春河,张文杰,孟燕萍,2005,《现代物流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论研究》,《物流技术》第10期。

[451]杨国军,刘志学,2005,《第三方物流服务采购流程及实例分析》,《物流技术》第5期。

[452]杨国忠,许超,刘聪敏等,2012,《有限理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扩散的演化博弈分析》,《工业技术经济》第4期。

[453]杨杰,宋马林,2011,《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区域环境效率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第9期。

[454]杨杰,叶小榕,2009,《制造业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统计教育》第9期。

[455]杨杰,2011,《区域差异视角下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2003-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456]杨青,彭金鑫,2011,《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研究》,《软科学》第2期。

[457]杨万平,袁晓玲,2009,《从FDI看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

[458]杨万平,袁晓玲,2008,《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时间序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82-2006》,《世界经济研究》第12期。

[459]杨勇,2012,《广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60]杨松令,刘亭立,2009,《基于共生理论的上市公司股东行为研究——一个研究框架及设想》,《会计研究》第1期。

[461]姚洪兴,狄红星,丁娟,2007,《两类零售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10期。

[462]叶昌友,王遐见,2013,《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经济研究》第2期。

[463]叶茂盛,2007,《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关系探析》,《市场周刊:新物流》第10期。

[464]叶裕民,2002,《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第3期。

[465]易志刚,易中懿,2012,《保险金融综合经营共生界面特征的计量分析》,《经济问题》第9期。

[466]伊俊敏,周晶,2007,《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分析》,《现代管理科学》第7期。

[467]易余胤,2009,《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第2期。

[468]尹希果,刘培森,2014,《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城市问题》第11期。

[469]于海生,赵林度,龙迎红,2008,《考虑声誉激励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演化博弈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2期。

[470]于惊涛,李作志,苏敬勤,2008,《东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外包共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第4期。

[471]于全辉,孟卫东,2007,《企业群落中创新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科技管理研究》第1期。

[472]余菲菲,张阳,2008,《协同演化视角下公司战略与业务战略的互动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10期。

[473]于文武,2012,《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制研究》,《中国市场》第19期。

[474]袁纯清,1998,《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

[475]袁纯清,2002,《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商务印书馆。

[476]袁国敏,王亚鸽,王阿楠,2008,《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当代经济管理》第3期。

[477]袁克珠,2007,《长三角制造业与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0期。

[478]袁增伟,毕军,2006,《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及其优化模型开发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7期。

[479]云程浩,李严峰,王永峰,2014,《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选择研究——微观视角下的比较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第7期。

[480]张传玉,孙文军,李辉,《加快日照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发展策略》,《商场现代化》第1期。

[481]张宏斌,2008,《第三方物流企业演进及其经济学含义——以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为例》,《中国流通经济》第5期。

[482]张红辉,陈红,刘春芳,2014,《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考察农业可持续性》,《安徽农业科学》第28期。

[483]张军,施少华,200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第3期。

[484]张快娟,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以杭州市为例》,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85]张琳,刘琛,2014,《标准化对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作用研究——基于供应链角度》,《物流技术》第7期。

[486]张林刚,陈忠,2009,《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创新扩散模式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6期。

[487]张敬峰,周守华,2013,《产业共生、金融生态与供应链金融》,《金融论坛》第8期。

[488]张萌,姜振寰,胡军,2008,《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及稳定性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489]张明星,孙跃,朱敏,2006,《种群生态理论视角下的企业间相互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4期。

[490]张沛东,2010,《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开放研究》第2期。

[491]张庆普,胡运权,1995,《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复合Logistic发展机制的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4期。

[492]张同江,2010,《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建议》,《物流工程与管理》第12期。

[493]张小兵,2008,《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和融合》,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94]张孝峰,蒋寒迪,2006,《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华龄出版社。

[495]张学良,2007,《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财经研究》第8期。

[496]张艳,2009,《EIPs工业共生系统构建与结点关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2期。

[497]张艳,苏秦,2011,《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中国软科学》第5期。

[498]张莹,2013,《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99]张燕,2007,《江苏省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江苏商论》第12期。

[500]张泽麟,王道平,张虹等,2014,《标准设定动因下企业R&D联盟的进化博弈分析》,《软科学》第1期。

[501]章凯,2003,《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及其管理学蕴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502]张世贤,2000,《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管理世界》第5期。

[503]张万强,温晓丽,2011,《构架内生增长动力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中国经济出版社。

[504]张文杰,2002,《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中国流通经济》第1期。

[505]赵放,成丹,2012,《东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7期。

[506]赵红,陈绍愿,陈荣秋,2004,《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行为方式及其共生经济效益》,《中国管理科学》第6期。

[507]赵玉林,魏芳,2007,《基于哈肯模型的高技术产业化过程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4期。

[508]郑吉昌,夏晴,2004,《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

[509]郑吉昌,夏晴,2004,《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财贸经济》第9期。

[510]郑吉昌,2003,《产品服务增殖与现代制造企业竞争优势》,《商业经济与管理》第8期。

[511]郑慕强,2009,《区域物流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创新》第7期。

[512]植草益,2001,《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513]《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国发〔2009〕8号。

[514]钟晓君,2009,《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统计教育》第6期。

[515]周彩红,2010,《基于协整与脉冲响应函数的FDI溢出效应分析——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科学决策》第6期。

[516]周浩,2003,《企业集群的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系统工程》第7期。

[517]周鑫,季建华,2008,《港口竞争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中国航海》第3期。

[518]周云飞,2014,《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研究》,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19]周振华,2003,《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520]朱莉,2011,《基于超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优化模型》,《系统工程》第6期。

[521]朱莉,金丹丹,陈蕾,2014,《低碳经济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物流技术》第2期。

[522]朱培培,2012,《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23]朱少英,2007,《基于演化博弈的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第10期。

[524]朱永达,张涛,李炳军,2001,《区域产业系统的演化机制和优化控制》,《管理科学学报》第6期。